第98頁
「不賣那小子,俺們怎麼活呢?」他爹說:「誰家不賣呢。買的人穿得好,鞋子上一點土都沒,精貴有錢得很,說不定是生不出兒子想抱一個,去了不會受罪的,俺還開了個高價,足足三兩銀子。」
「是,賣了掙個活路。就算那孩子知事了,想來也同意,沒有眼睜睜瞧著老子娘餓死的道理。」蘇景同說。
「對嘛。」他爹欣然點頭。
「現在你們條件好了,」蘇景同問:「你們想把孩子找回來嗎?畢竟是親生的。」
他爹擺擺手,「要什麼要,生下幾個月就賣了,早不認識了,叫回來也沒用,還得多吃俺糧食。那要是個閨女,還能嫁出去換點彩禮,小子要回來還得給他掏錢娶媳婦,不要不要。俺又不種地了,不需要下地的人了,要回來沒用了,俺有其他兒子,有人伺候就行了。」
蘇季徵在門外聽著,縱使他對蘇景同沒多少感情,這時候也聽不下去了。
「也對。」蘇季徵聽到蘇景同平靜的聲音,「是不划算。」
蘇季徵被這句話擊中心臟,那一刻,他覺得他錯了。
蘇景同這時候不過九歲,他是怎麼孤零零地在攝政王府中想明白他不是親生的,又是怎麼不動聲色費盡心思找到他親生爹娘,他和他親爹聊天時在想什麼?他是不是希望能回到他親生爹娘身邊呢?他聽到他爹明明有錢但覺得不划算就不想要他回家時,他是怎麼平靜地說出那句「不划算」?
有那麼一瞬間,蘇季徵似乎窺見了蘇景同的心,像一片荒蕪的沙漠,而他在荒漠中沉默又漫無目的地孤獨前行。
「自從把他賣了,俺家條件就好了,什麼好事都來了,要俺看,早就該賣了,那小子保不齊是個掃把星窮命,他來俺家,俺家就窮,他走了,俺家就能發家了。」
蘇季徵氣笑了。
蘇景同卻還面色如常,「原來如此,那確實該賣。」
「對嘛!」
蘇景同又和他爹娘聊了一會兒,蘇季徵第一次發現他這個便宜兒子實在有幾分了不得,聽到他爹這麼評價,竟然能一直沉住氣,還能冷靜地繼續扮演「天真無邪小公子」。
蘇季徵透過門縫觀察蘇景同,其實他和他親生爹娘長得完全不像,那兩人平庸的五官,生不出蘇景同這麼好看貴氣的人,氣質更是天差地別,難怪他們只有生的緣分,沒有養的命。
蘇景同耐著性子陪他們聊到盡興才離開,從頭到尾沒提一句自己是誰。
蘇景同走出門時,看到了一旁的蘇季徵,沖他點了點頭,像什麼都沒發生一般離開了。
他不需要和蘇季徵交代什麼,蘇季徵清楚一切。
那以後,蘇季徵對蘇景同開始上心了。他突然覺得他和蘇景同是該當父子的。老天讓他們當了父子,想來是有緣。
只不過親近蘇景同是件難事,這孩子幾乎沒有情緒,蘇季徵完全沒法從他永遠平靜的眼睛、永遠客氣的話語中看出他到底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
蘇季徵試著把自己的重心挪到蘇景同身上,像他小時候需要的那般陪他吃飯,陪他睡覺,蘇景同也沒什麼特別的反應,配合他扮演著父慈子孝。
直到在無人的房間裡,只剩他們兩個人,蘇季徵試圖教蘇景同讀四書五經,蘇景同實在不愛讀四書五經,演都懶得演,把書丟到一旁,才開口道:「沒人了,就不用演了吧。」
他說這話時,聲音平靜地像他找親生爹娘那天一般。
蘇季徵愣住:「不是演的。」
「哦。」蘇景同這麼說,但蘇季徵就是能從這句「哦」中聽出他的不信。
蘇季徵解釋:「父王認真給你講書,不是為了演。」
蘇景同又「哦」了一聲,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蘇季徵只好道:「父王知道,是父王以前忽視了你,父王對不住你,往後不會了。」
蘇景同沉默。
「你只管看著吧。」蘇季徵把書撿回來,「父王會證明的。」
「哦。」蘇景同說。
顧朔仔仔細細把蘇季徵的話倒騰了兩遍,特別是蘇季徵描述的蘇景同的性格,這和現在天差地別,準確來說,只有蘇季徵描述的幼年黏糊的蘇景同還能找到一點現在蘇景同的影子,其他時候冷淡得像活死人。
行屍走肉。
麻木。
這兩個詞冒出腦海時,顧朔渾身上下一個激靈,可不就是行屍走肉和麻木麼,也許蘇景同的生病不是從成為姜時修以後才開始的,也許從小就有了徵兆。
就像他在皇宮進學時,總是發呆,對什麼都沒興趣,這可不就是情緒不好生病了麼?
而那時,他們都以為蘇景同是單純的冷淡。
蘇景同發呆的時候在想什麼呢?親爹娘對他的存在無所謂,甚至還慶幸早早賣了他,養父是為了給兒子找個替身,皇宮一起進學的皇子們厭惡他至極,才剛來就惡作劇讓他從轎輦上摔下來摔破頭,後來是不欺負了,只是孤立,誰也不跟他說話,誰都離他遠遠的。
只有左正卿肯跟他說話。難怪他後面明知道左家和蘇家不對付,依然要親近左正卿。
除此之外,也只有顧朔看他時不帶惡意,難怪對蘇景同避而不理的皇子無數,蘇景同只記著自己不理他。
難怪他後來談起那段過去,只會覺得自己是不是不喜歡他,是不是厭惡他。
原來他從沒得到過愛。
也許是顧朔的表情太難過,蘇季徵忍不住道,「後來好多了,我答應了要好好當他父王,便竭盡全力。」
這點顧朔信,蘇季徵這人,不愛一個人的時候,懶得在他身上花一點時間,可愛一個人的時候,又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月亮統統摘給他。
蘇景同早些年只是吃穿用度要最好,直逼皇帝水準,但那只是蘇季徵動動嘴皮子就能安排的事,後來就奢靡出花了,不光要昂貴稀缺,還要風雅,要搞出花樣來,件件麻煩透頂,蘇季徵也願意跟著他折騰。
管理僕役不是件易事,蘇季徵是正經主子,掌握他們的生殺大權,對著蘇季徵自然件件都應,對著幾乎見不到蘇季徵的蘇景同就不一樣了,蘇景同年紀小,好拿捏,僕役們常常仗著年紀,怠慢蘇景同。他上下午想吃茶點果子,僕役懶得伺候,便說非正點進食不好,三推四阻不去。他想換件衣裳,僕役懶得折騰,便編造規矩習俗不許他換。
蘇季徵從前不往蘇景同那邊去,後來對蘇景同上心了,時常往那邊去,撞見過一次,大發雷霆,整治了一番西院,把就近伺候蘇景同的人統統換了個遍。攝政王府內庫的鑰匙,就是那時候交給蘇景同的。
管家權徹底交給蘇景同,僕役們全歸他管理,哪個刁奴敢不盡心盡力,儘管打發出去。
「我每天抽兩個時辰教他習字念書,他的字是我手把手教出來的,沒少花功夫。」
顧朔頷首表示贊同,蘇景同那一手字是沒少下苦功。
「四書五經……」蘇季徵想了想,還是閉嘴了,教蘇景同學四書五經,差點讓他們本就不牢固的父子關係破裂。
蘇季徵憋了半天,還是忍不住憋出一句:「好好的孩子,怎麼就不愛讀書呢。」
顧朔笑笑,他教蘇景同的時候,蘇景同挺愛學習的,不愛讀書的原因……反正不在蘇景同身上——他這麼想的時候,完全忘了蘇景同每個博士的課都逃學。
「哄小孩子嘛,天天陪著哄著,要什麼給什麼,讓他每天高高興興的,他受委屈替他出氣,他成長就替他高興,事事想著他,天天念著他,嬌慣幾年,也同我親近了,性格變活潑了,和現在差不多。」
顧朔認同,他是在蘇景同十四歲的時候,正式同他打交道的,十四歲的蘇景同張揚明艷、天之驕子,行事間頗有底氣,一看便知有人替他撐腰,所以無所畏懼,敢當著他大哥的面砍了濱州府尹,敢來回拿周文帝開涮,這期間少不了蘇季徵的支持。
顧朔心裡略放心一點,如果在他孩童時代鬱鬱寡歡後,蘇季徵能把他養成驕矜世子模樣,那顧朔也有信心再把蘇景同養回從前的快樂模樣。
「後來,我親兒子沒了。」
第60章 現實-成因
「可能我命中注定沒有自己的親生孩子吧。」蘇季徵說。
蘇季徵對親兒子的安全問題做到了極致,不大的宅子圍得和鐵桶一般,周圍的十幾套宅子全數都由蘇季徵買下,住滿了護衛,只要有點風吹草動,就能第一時間趕到。但凡出行必有幾十個護衛們跟隨,試毒的人就有七個,宅中各地名醫養了十個,天天問診檢查。
但還是沒了。
莫名其妙發了一場高燒,人就沒了。
難怪渾天監的國師說他有太子命,而不是自己親子有太子命,他從前以為是親子不爭氣,原來是親子不長壽。
蘇季徵略過那段傷心往事不提,這和蘇景同的事沒關係,「自他九歲以後,我是真心把他當我兒子的,他感覺得到。親子沒了以後,只剩他一個,更當眼珠子。」
「是,賣了掙個活路。就算那孩子知事了,想來也同意,沒有眼睜睜瞧著老子娘餓死的道理。」蘇景同說。
「對嘛。」他爹欣然點頭。
「現在你們條件好了,」蘇景同問:「你們想把孩子找回來嗎?畢竟是親生的。」
他爹擺擺手,「要什麼要,生下幾個月就賣了,早不認識了,叫回來也沒用,還得多吃俺糧食。那要是個閨女,還能嫁出去換點彩禮,小子要回來還得給他掏錢娶媳婦,不要不要。俺又不種地了,不需要下地的人了,要回來沒用了,俺有其他兒子,有人伺候就行了。」
蘇季徵在門外聽著,縱使他對蘇景同沒多少感情,這時候也聽不下去了。
「也對。」蘇季徵聽到蘇景同平靜的聲音,「是不划算。」
蘇季徵被這句話擊中心臟,那一刻,他覺得他錯了。
蘇景同這時候不過九歲,他是怎麼孤零零地在攝政王府中想明白他不是親生的,又是怎麼不動聲色費盡心思找到他親生爹娘,他和他親爹聊天時在想什麼?他是不是希望能回到他親生爹娘身邊呢?他聽到他爹明明有錢但覺得不划算就不想要他回家時,他是怎麼平靜地說出那句「不划算」?
有那麼一瞬間,蘇季徵似乎窺見了蘇景同的心,像一片荒蕪的沙漠,而他在荒漠中沉默又漫無目的地孤獨前行。
「自從把他賣了,俺家條件就好了,什麼好事都來了,要俺看,早就該賣了,那小子保不齊是個掃把星窮命,他來俺家,俺家就窮,他走了,俺家就能發家了。」
蘇季徵氣笑了。
蘇景同卻還面色如常,「原來如此,那確實該賣。」
「對嘛!」
蘇景同又和他爹娘聊了一會兒,蘇季徵第一次發現他這個便宜兒子實在有幾分了不得,聽到他爹這麼評價,竟然能一直沉住氣,還能冷靜地繼續扮演「天真無邪小公子」。
蘇季徵透過門縫觀察蘇景同,其實他和他親生爹娘長得完全不像,那兩人平庸的五官,生不出蘇景同這麼好看貴氣的人,氣質更是天差地別,難怪他們只有生的緣分,沒有養的命。
蘇景同耐著性子陪他們聊到盡興才離開,從頭到尾沒提一句自己是誰。
蘇景同走出門時,看到了一旁的蘇季徵,沖他點了點頭,像什麼都沒發生一般離開了。
他不需要和蘇季徵交代什麼,蘇季徵清楚一切。
那以後,蘇季徵對蘇景同開始上心了。他突然覺得他和蘇景同是該當父子的。老天讓他們當了父子,想來是有緣。
只不過親近蘇景同是件難事,這孩子幾乎沒有情緒,蘇季徵完全沒法從他永遠平靜的眼睛、永遠客氣的話語中看出他到底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
蘇季徵試著把自己的重心挪到蘇景同身上,像他小時候需要的那般陪他吃飯,陪他睡覺,蘇景同也沒什麼特別的反應,配合他扮演著父慈子孝。
直到在無人的房間裡,只剩他們兩個人,蘇季徵試圖教蘇景同讀四書五經,蘇景同實在不愛讀四書五經,演都懶得演,把書丟到一旁,才開口道:「沒人了,就不用演了吧。」
他說這話時,聲音平靜地像他找親生爹娘那天一般。
蘇季徵愣住:「不是演的。」
「哦。」蘇景同這麼說,但蘇季徵就是能從這句「哦」中聽出他的不信。
蘇季徵解釋:「父王認真給你講書,不是為了演。」
蘇景同又「哦」了一聲,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蘇季徵只好道:「父王知道,是父王以前忽視了你,父王對不住你,往後不會了。」
蘇景同沉默。
「你只管看著吧。」蘇季徵把書撿回來,「父王會證明的。」
「哦。」蘇景同說。
顧朔仔仔細細把蘇季徵的話倒騰了兩遍,特別是蘇季徵描述的蘇景同的性格,這和現在天差地別,準確來說,只有蘇季徵描述的幼年黏糊的蘇景同還能找到一點現在蘇景同的影子,其他時候冷淡得像活死人。
行屍走肉。
麻木。
這兩個詞冒出腦海時,顧朔渾身上下一個激靈,可不就是行屍走肉和麻木麼,也許蘇景同的生病不是從成為姜時修以後才開始的,也許從小就有了徵兆。
就像他在皇宮進學時,總是發呆,對什麼都沒興趣,這可不就是情緒不好生病了麼?
而那時,他們都以為蘇景同是單純的冷淡。
蘇景同發呆的時候在想什麼呢?親爹娘對他的存在無所謂,甚至還慶幸早早賣了他,養父是為了給兒子找個替身,皇宮一起進學的皇子們厭惡他至極,才剛來就惡作劇讓他從轎輦上摔下來摔破頭,後來是不欺負了,只是孤立,誰也不跟他說話,誰都離他遠遠的。
只有左正卿肯跟他說話。難怪他後面明知道左家和蘇家不對付,依然要親近左正卿。
除此之外,也只有顧朔看他時不帶惡意,難怪對蘇景同避而不理的皇子無數,蘇景同只記著自己不理他。
難怪他後來談起那段過去,只會覺得自己是不是不喜歡他,是不是厭惡他。
原來他從沒得到過愛。
也許是顧朔的表情太難過,蘇季徵忍不住道,「後來好多了,我答應了要好好當他父王,便竭盡全力。」
這點顧朔信,蘇季徵這人,不愛一個人的時候,懶得在他身上花一點時間,可愛一個人的時候,又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月亮統統摘給他。
蘇景同早些年只是吃穿用度要最好,直逼皇帝水準,但那只是蘇季徵動動嘴皮子就能安排的事,後來就奢靡出花了,不光要昂貴稀缺,還要風雅,要搞出花樣來,件件麻煩透頂,蘇季徵也願意跟著他折騰。
管理僕役不是件易事,蘇季徵是正經主子,掌握他們的生殺大權,對著蘇季徵自然件件都應,對著幾乎見不到蘇季徵的蘇景同就不一樣了,蘇景同年紀小,好拿捏,僕役們常常仗著年紀,怠慢蘇景同。他上下午想吃茶點果子,僕役懶得伺候,便說非正點進食不好,三推四阻不去。他想換件衣裳,僕役懶得折騰,便編造規矩習俗不許他換。
蘇季徵從前不往蘇景同那邊去,後來對蘇景同上心了,時常往那邊去,撞見過一次,大發雷霆,整治了一番西院,把就近伺候蘇景同的人統統換了個遍。攝政王府內庫的鑰匙,就是那時候交給蘇景同的。
管家權徹底交給蘇景同,僕役們全歸他管理,哪個刁奴敢不盡心盡力,儘管打發出去。
「我每天抽兩個時辰教他習字念書,他的字是我手把手教出來的,沒少花功夫。」
顧朔頷首表示贊同,蘇景同那一手字是沒少下苦功。
「四書五經……」蘇季徵想了想,還是閉嘴了,教蘇景同學四書五經,差點讓他們本就不牢固的父子關係破裂。
蘇季徵憋了半天,還是忍不住憋出一句:「好好的孩子,怎麼就不愛讀書呢。」
顧朔笑笑,他教蘇景同的時候,蘇景同挺愛學習的,不愛讀書的原因……反正不在蘇景同身上——他這麼想的時候,完全忘了蘇景同每個博士的課都逃學。
「哄小孩子嘛,天天陪著哄著,要什麼給什麼,讓他每天高高興興的,他受委屈替他出氣,他成長就替他高興,事事想著他,天天念著他,嬌慣幾年,也同我親近了,性格變活潑了,和現在差不多。」
顧朔認同,他是在蘇景同十四歲的時候,正式同他打交道的,十四歲的蘇景同張揚明艷、天之驕子,行事間頗有底氣,一看便知有人替他撐腰,所以無所畏懼,敢當著他大哥的面砍了濱州府尹,敢來回拿周文帝開涮,這期間少不了蘇季徵的支持。
顧朔心裡略放心一點,如果在他孩童時代鬱鬱寡歡後,蘇季徵能把他養成驕矜世子模樣,那顧朔也有信心再把蘇景同養回從前的快樂模樣。
「後來,我親兒子沒了。」
第60章 現實-成因
「可能我命中注定沒有自己的親生孩子吧。」蘇季徵說。
蘇季徵對親兒子的安全問題做到了極致,不大的宅子圍得和鐵桶一般,周圍的十幾套宅子全數都由蘇季徵買下,住滿了護衛,只要有點風吹草動,就能第一時間趕到。但凡出行必有幾十個護衛們跟隨,試毒的人就有七個,宅中各地名醫養了十個,天天問診檢查。
但還是沒了。
莫名其妙發了一場高燒,人就沒了。
難怪渾天監的國師說他有太子命,而不是自己親子有太子命,他從前以為是親子不爭氣,原來是親子不長壽。
蘇季徵略過那段傷心往事不提,這和蘇景同的事沒關係,「自他九歲以後,我是真心把他當我兒子的,他感覺得到。親子沒了以後,只剩他一個,更當眼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