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頁
等生絲的價錢嘩啦一下, 飛快漲上來,這時候再出來說沒有大旱這回事, 下手快的商行囤積到大量生絲, 到時候無論想以多低的價格出手或許都沒人要, 甚至為了防止生絲價格過低,常平倉還要繼續購買,當然就賠慘了。
「其實,黃兄, 不瞞你說, 」陳世儀挽了挽袖口, 煞有介事地說道:「我在京城的時候聽說去年是中原遭災,今年啊,西北有了災荒的苗頭……」
黃姓說書人驚道:「唉喲, 要是西北發生災荒可不得了了……」西北一帶若發生災荒,那就不僅僅是災荒了,關外那些遭了災的蠻夷沒有吃的,必是要挑起戰事的。
「是啊,」陳世儀擺擺手:「在下一介小民,不說這個了。」
「這可是大事,」黃姓說書人唏噓道:「朝廷要捂嘴的,怪不得杭州府沒有聽說,」他話鋒一轉:「紙包里包不住火,這兒早問會聽到風聲,這樣一來,你就更不用急著離開杭州府了,說不定多等幾日,生絲的價格就上來了。」
陳世儀聽了他的話之後又嘆氣:「我何嘗不明白這個,只是,我手裡的那批生絲,原本是去年濟南等地災荒的時候向錢莊借錢囤的,就是想著今年賣個大價錢,誰知道朝廷開了常平倉,我這貨啊一下子就砸手裡了,如今借的錢馬上要到期了,要是還不上,利滾利,唉,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說完已是淚流滿面,哭得不能自己。
說書人:「王兄你有難處,我當幫你將這個消息散播出去,儘早讓生絲的價格起來,你好脫手回鄉還債。」
陳世儀聽了起身拜他:「若能得黃兄相助度過難關,在下許你富貴同享。」
「那你就再等幾日吧,」說書人又給他斟了杯酒:「別急著走。」
陳世儀:「好吧,多謝黃兄,來,喝酒喝酒……」
二人大醉一場方歸。
次日,說書人把前幾天講的楚漢戰爭換成了宋時北地大旱,契丹南下打敗了大宋,於是有了澶淵之盟,大宋每年向契丹納絲綢,杭州府生絲價格飛漲……
底下的聽書人就問了:「喲,這不是說這北地一大旱,咱們杭州府就發財了嘛?」
「你光想著發財了,」說書人假惺惺地說道:「不想想一旦打仗,得死多少人,那真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黎民百不存一……」
這時候,人群中有人小聲說道:「你們聽說了沒有,今年開春西北還未見一滴降雨,發生旱情的可能性很大……」
「啊……」家中經商的人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消息,心道:哎呦,生絲得漲價。
別看杭州府內的常平倉囤了一些,一旦開戰,不過杯水車薪,根本不夠。
這個消息就這樣散播出去了,當地的幾家大商行一聽立馬坐不住了,因為朝廷在這裡開了常平倉,他們不看好價格,所以手中幾乎沒有囤多少生絲,一旦漲價,他們不就踏空行情了嗎。
家家心急如焚,夜不安寢。
更火上澆油的是,聽說從京城南下一撥客商,個個都拿著現銀,要大量收購生絲呢。手裡沒貨可怎麼好。
他們想來想去,開始著人去松江府甚至到江西府去打聽、採買生絲。別人也不是傻子,一打聽,也聽說了生絲要漲價,暴利之下出奸商,人家乾脆不賣了,你想要買就要預定,今年付錢明年才能拿到貨。而且價錢呢是隔幾天就漲一次,隔幾天就漲一次,你去晚了或者猶豫一下,可能又漲價了——這不就是最早的期貨嘛。
這件事很快就傳到了杭州府知府歐陽穀的耳朵里,他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警覺起來,召集各大商行到府衙坐了坐:「戶部發文要各處的常平倉盯緊市價,才沒幾日杭州府的生絲一飛沖天的緊俏起來,本官迷糊了,你們來說說這其中是不是有古怪?」
一個當地的生絲巨賈著急地說道:「歐陽大人,這……要是聽戶部的,咱們這一年得少賺多少銀子啊?」
「這可不是少賺的事,」一位絲綢大商人說道:「要是買不到生絲,我家的絲綢鋪子沒貨可賣,一年就要虧掉幾十萬的銀子啊……」
鋪面費,夥計的工錢等等哪一樣不要錢。
「我家可能得二三百萬兩。」
另一家絲綢商行說道:「我家可能要虧百來萬兩銀子。」
其餘也都說要虧很多銀子。
歐陽穀皺著眉頭:「要不,先別動,再看幾日?待本官問問戶部這北地大旱之事是否屬實。」他不知道常平倉里的生絲該怎麼操作,是立馬賣出平抑市價呢還是惜售捏著等它繼續漲,到極高點再賣出。
幾位商人:「等大人問回來,黃瓜菜都涼了。」
歐陽穀知道他們心急,他也一樣:「唉,還是等等吧……」
商人們:「……還請大人儘快。」雖然嘴上這麼說,但心裡想的卻是趕緊拿錢去訂生絲,不能再等了。
戶部發下去命各地常平倉盯緊物價,放眼各處互通有無,靈活買賣的公文之後,這陣子反饋的文書如雪片一般飛來,三五日就要盤點庫存,以及買賣情況。
戶部右侍郎董尋、員外郎朱堯二人幾乎住在戶部,別人散值了他們還在看報表,往往要挑燈看到半夜,甚至黎明雞叫時分還不能安息,稍稍洗把臉又要去上早朝。
這日沈持在早朝上看見他臉色不好,帶上了病容,私下裡問他:「青溪身體不適?」
董尋不肯如實相告:「昨夜沒睡好,不礙事,等今日散值後補個覺就好了。」
沈持:「你還是去看看大夫,吃幾副湯藥。」京城還真有幾個不錯的大夫。
董尋笑道:「沒事,歸玉兄別擔心,過去這陣子就好了。」
沈持還想勸他兩句,被別人拉走說話去了,沒來得及問。也就是當天夜裡亥時末,就寢前他正在陪史玉皎拆裝魯班鎖——籠中取珠,有點複雜,他稀里糊塗地拆了,正在想怎麼還原,忽然戶部的衙役來敲門求見,遞進來一封文書,是杭州知府歐陽穀的,他拆開看了眼臉色微變,邊穿衣邊說道:「三娘,你先睡吧我去一趟戶部。」
史玉皎:「出什麼事了?」
沈持:「一句兩句說不清楚,我也得跟董、朱兩位大人碰個頭之後才能弄清楚。」
「嗯,」史玉皎點點頭:「你去吧。」
天太晚了,她總是不太放心,便叫子苓跟著去一趟。
庭院中,趙蟾桂已提著風燈在候著,心想:大概是出大事了吧,不然董大人也不可能大半夜來家裡找沈持。
他的心突突直跳,神情發僵地抬頭望天,下弦月已高,夜很深了。
沈持穿著官袍走出來,輕咳一聲:「去駕車吧。」
於是趙蟾桂趕著馬車,一主二仆一齊去了戶部。
戶部衙門的廊檐下風燈照夜,東邊的一座院子裡點著蠟燭,沈持輕車熟路地走進來,還未進屋就聽見董尋壓抑的咳嗽聲,又悶又深,他撩開帘子:「董大人,朱大人。」
朱堯給他搬了把椅子:「相爺快坐。」
「謝了,」沈持瞧了董尋一眼,那人臉色白中泛著黃,他道:「青溪,你先回家歇著,這事兒我和朱大人先說著,明日再告訴你詳細。」
董尋搖搖頭:「不礙事,下官說兩句話再走。」
他指著一沓疊放齊整的帳冊說道:「這是杭州府常平倉的出入帳單,裡頭有生絲對應的市價,一直以來,靠著賤是收購,貴時出售的路子,市面上生絲的價格都能維持平穩,這次事發突然,歐陽大人束手無策,發文書來讓戶部做決定……」
「沈相爺來之前,」朱堯接著他的話說道:「下官和董大人分析過一回,無論是去年濟南等地出現旱情或是往年蠶瘟,杭州府內生絲的價格也都是逐漸漲上去的,從未有過像這樣幾日之內大漲特漲的,事出反常啊……」
他們也猜測過,是不是有人要坑戶部。
沈持沉思著:「這樣,青溪先回家歇著,我和朱大人再捋一遍。」
董尋這才拿起披風:「那我就先回去了。」
他轉身離開衙門,走路時那身形讓「弱柳扶風「四個字具象化了,沈持皺起眉頭:「戶部還是人手太少。」他想著等今年的殿試之後挑幾個識食貨腦子靈光的新科進士來——入職。
說罷,拿著杭州府常平倉的帳冊翻看起來。
朱堯則在屋裡踱步,一會兒走過來彎下腰問個問題,得到沈持的答疑後又直起腰身去走一圈,再一會兒又來問個問題……
如此反覆到了四更末,沈持打了個哈欠,斬釘截鐵地說道:「立即給歐陽大人答覆,命他收到信後馬上賣出常平倉里囤積的生絲,用八百里加急送過去……」
朱堯冷不丁定睛一看他,只見沈持額頭上滲出密密麻麻的汗珠,他登時明了——他們的想法是一致的,霎那間渾身冒冷汗:「是,我這就去辦。」
「另外給江蘇府、松江府發文書,但凡常平倉裡頭囤有生絲的,一旦發覺市面上價格跳漲立刻賣出去。」沈持又說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其實,黃兄, 不瞞你說, 」陳世儀挽了挽袖口, 煞有介事地說道:「我在京城的時候聽說去年是中原遭災,今年啊,西北有了災荒的苗頭……」
黃姓說書人驚道:「唉喲, 要是西北發生災荒可不得了了……」西北一帶若發生災荒,那就不僅僅是災荒了,關外那些遭了災的蠻夷沒有吃的,必是要挑起戰事的。
「是啊,」陳世儀擺擺手:「在下一介小民,不說這個了。」
「這可是大事,」黃姓說書人唏噓道:「朝廷要捂嘴的,怪不得杭州府沒有聽說,」他話鋒一轉:「紙包里包不住火,這兒早問會聽到風聲,這樣一來,你就更不用急著離開杭州府了,說不定多等幾日,生絲的價格就上來了。」
陳世儀聽了他的話之後又嘆氣:「我何嘗不明白這個,只是,我手裡的那批生絲,原本是去年濟南等地災荒的時候向錢莊借錢囤的,就是想著今年賣個大價錢,誰知道朝廷開了常平倉,我這貨啊一下子就砸手裡了,如今借的錢馬上要到期了,要是還不上,利滾利,唉,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說完已是淚流滿面,哭得不能自己。
說書人:「王兄你有難處,我當幫你將這個消息散播出去,儘早讓生絲的價格起來,你好脫手回鄉還債。」
陳世儀聽了起身拜他:「若能得黃兄相助度過難關,在下許你富貴同享。」
「那你就再等幾日吧,」說書人又給他斟了杯酒:「別急著走。」
陳世儀:「好吧,多謝黃兄,來,喝酒喝酒……」
二人大醉一場方歸。
次日,說書人把前幾天講的楚漢戰爭換成了宋時北地大旱,契丹南下打敗了大宋,於是有了澶淵之盟,大宋每年向契丹納絲綢,杭州府生絲價格飛漲……
底下的聽書人就問了:「喲,這不是說這北地一大旱,咱們杭州府就發財了嘛?」
「你光想著發財了,」說書人假惺惺地說道:「不想想一旦打仗,得死多少人,那真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黎民百不存一……」
這時候,人群中有人小聲說道:「你們聽說了沒有,今年開春西北還未見一滴降雨,發生旱情的可能性很大……」
「啊……」家中經商的人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消息,心道:哎呦,生絲得漲價。
別看杭州府內的常平倉囤了一些,一旦開戰,不過杯水車薪,根本不夠。
這個消息就這樣散播出去了,當地的幾家大商行一聽立馬坐不住了,因為朝廷在這裡開了常平倉,他們不看好價格,所以手中幾乎沒有囤多少生絲,一旦漲價,他們不就踏空行情了嗎。
家家心急如焚,夜不安寢。
更火上澆油的是,聽說從京城南下一撥客商,個個都拿著現銀,要大量收購生絲呢。手裡沒貨可怎麼好。
他們想來想去,開始著人去松江府甚至到江西府去打聽、採買生絲。別人也不是傻子,一打聽,也聽說了生絲要漲價,暴利之下出奸商,人家乾脆不賣了,你想要買就要預定,今年付錢明年才能拿到貨。而且價錢呢是隔幾天就漲一次,隔幾天就漲一次,你去晚了或者猶豫一下,可能又漲價了——這不就是最早的期貨嘛。
這件事很快就傳到了杭州府知府歐陽穀的耳朵里,他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警覺起來,召集各大商行到府衙坐了坐:「戶部發文要各處的常平倉盯緊市價,才沒幾日杭州府的生絲一飛沖天的緊俏起來,本官迷糊了,你們來說說這其中是不是有古怪?」
一個當地的生絲巨賈著急地說道:「歐陽大人,這……要是聽戶部的,咱們這一年得少賺多少銀子啊?」
「這可不是少賺的事,」一位絲綢大商人說道:「要是買不到生絲,我家的絲綢鋪子沒貨可賣,一年就要虧掉幾十萬的銀子啊……」
鋪面費,夥計的工錢等等哪一樣不要錢。
「我家可能得二三百萬兩。」
另一家絲綢商行說道:「我家可能要虧百來萬兩銀子。」
其餘也都說要虧很多銀子。
歐陽穀皺著眉頭:「要不,先別動,再看幾日?待本官問問戶部這北地大旱之事是否屬實。」他不知道常平倉里的生絲該怎麼操作,是立馬賣出平抑市價呢還是惜售捏著等它繼續漲,到極高點再賣出。
幾位商人:「等大人問回來,黃瓜菜都涼了。」
歐陽穀知道他們心急,他也一樣:「唉,還是等等吧……」
商人們:「……還請大人儘快。」雖然嘴上這麼說,但心裡想的卻是趕緊拿錢去訂生絲,不能再等了。
戶部發下去命各地常平倉盯緊物價,放眼各處互通有無,靈活買賣的公文之後,這陣子反饋的文書如雪片一般飛來,三五日就要盤點庫存,以及買賣情況。
戶部右侍郎董尋、員外郎朱堯二人幾乎住在戶部,別人散值了他們還在看報表,往往要挑燈看到半夜,甚至黎明雞叫時分還不能安息,稍稍洗把臉又要去上早朝。
這日沈持在早朝上看見他臉色不好,帶上了病容,私下裡問他:「青溪身體不適?」
董尋不肯如實相告:「昨夜沒睡好,不礙事,等今日散值後補個覺就好了。」
沈持:「你還是去看看大夫,吃幾副湯藥。」京城還真有幾個不錯的大夫。
董尋笑道:「沒事,歸玉兄別擔心,過去這陣子就好了。」
沈持還想勸他兩句,被別人拉走說話去了,沒來得及問。也就是當天夜裡亥時末,就寢前他正在陪史玉皎拆裝魯班鎖——籠中取珠,有點複雜,他稀里糊塗地拆了,正在想怎麼還原,忽然戶部的衙役來敲門求見,遞進來一封文書,是杭州知府歐陽穀的,他拆開看了眼臉色微變,邊穿衣邊說道:「三娘,你先睡吧我去一趟戶部。」
史玉皎:「出什麼事了?」
沈持:「一句兩句說不清楚,我也得跟董、朱兩位大人碰個頭之後才能弄清楚。」
「嗯,」史玉皎點點頭:「你去吧。」
天太晚了,她總是不太放心,便叫子苓跟著去一趟。
庭院中,趙蟾桂已提著風燈在候著,心想:大概是出大事了吧,不然董大人也不可能大半夜來家裡找沈持。
他的心突突直跳,神情發僵地抬頭望天,下弦月已高,夜很深了。
沈持穿著官袍走出來,輕咳一聲:「去駕車吧。」
於是趙蟾桂趕著馬車,一主二仆一齊去了戶部。
戶部衙門的廊檐下風燈照夜,東邊的一座院子裡點著蠟燭,沈持輕車熟路地走進來,還未進屋就聽見董尋壓抑的咳嗽聲,又悶又深,他撩開帘子:「董大人,朱大人。」
朱堯給他搬了把椅子:「相爺快坐。」
「謝了,」沈持瞧了董尋一眼,那人臉色白中泛著黃,他道:「青溪,你先回家歇著,這事兒我和朱大人先說著,明日再告訴你詳細。」
董尋搖搖頭:「不礙事,下官說兩句話再走。」
他指著一沓疊放齊整的帳冊說道:「這是杭州府常平倉的出入帳單,裡頭有生絲對應的市價,一直以來,靠著賤是收購,貴時出售的路子,市面上生絲的價格都能維持平穩,這次事發突然,歐陽大人束手無策,發文書來讓戶部做決定……」
「沈相爺來之前,」朱堯接著他的話說道:「下官和董大人分析過一回,無論是去年濟南等地出現旱情或是往年蠶瘟,杭州府內生絲的價格也都是逐漸漲上去的,從未有過像這樣幾日之內大漲特漲的,事出反常啊……」
他們也猜測過,是不是有人要坑戶部。
沈持沉思著:「這樣,青溪先回家歇著,我和朱大人再捋一遍。」
董尋這才拿起披風:「那我就先回去了。」
他轉身離開衙門,走路時那身形讓「弱柳扶風「四個字具象化了,沈持皺起眉頭:「戶部還是人手太少。」他想著等今年的殿試之後挑幾個識食貨腦子靈光的新科進士來——入職。
說罷,拿著杭州府常平倉的帳冊翻看起來。
朱堯則在屋裡踱步,一會兒走過來彎下腰問個問題,得到沈持的答疑後又直起腰身去走一圈,再一會兒又來問個問題……
如此反覆到了四更末,沈持打了個哈欠,斬釘截鐵地說道:「立即給歐陽大人答覆,命他收到信後馬上賣出常平倉里囤積的生絲,用八百里加急送過去……」
朱堯冷不丁定睛一看他,只見沈持額頭上滲出密密麻麻的汗珠,他登時明了——他們的想法是一致的,霎那間渾身冒冷汗:「是,我這就去辦。」
「另外給江蘇府、松江府發文書,但凡常平倉裡頭囤有生絲的,一旦發覺市面上價格跳漲立刻賣出去。」沈持又說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