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
段立軒放回聽筒,呆望窗外的那一塊月亮。泛著瑩潤的白光,像陳樂樂的指甲蓋。
翻過身來,看著身邊的空蕩蕩,竟還有點睡不著了。陳熙南最後那幾句告白,越回想越心動。
被窩裡熱得像是溫水池,蒸的渾身每個眼子都熱痒痒的,包括心眼子——他也開始想陳樂樂了。
他單腿騎到被上,往後抻著睡衣散汗。琢磨了會兒,只能恨恨地低罵一句:「狗嘴真他媽有毒。」
作者有話說:
色藍兒:色狼,鹹濕佬
第94章 風雨同舟-94
陳景闌有倆孩子。兒子陳正祺,女兒陳正嫻。兄妹倆差一歲,從小打著長大。
陳正嫻一生坎坷。原配丈夫搞破鞋,離過一次婚。獨自把閨女拉扯大,送到澳大利亞讀書。讀完留當地工作,嫁了個白皮土著。有了小家,更是鮮少回老家。
陳正嫻50歲那年,找了個後老伴兒。沒過多久,這後老伴兒也撒手人寰。如今又回到獨居狀態,撿了兩條破爛狗養著。黃的叫丫丫,少條腿。白的叫湯圓兒,瞎隻眼。
陳熙南上大學的時候,曾在這裡寄住過。姑姑對他疼愛有加,幾乎等於另一個媽。
這回再見面,小屋裡是許久不曾有的熱鬧。段立軒坐在靠窗的沙發上,逗著獨眼白狗:「湯圓兒,握手兒!握手兒!」
湯圓兒是奶奶寵大的傻狗,半個技能不會。就知道在人懷裡胡嘚瑟,晃得都出殘影了。
陳正嫻坐在搖搖椅上,正對著沙發。膝蓋上抱著丫丫,慈愛地打量大侄兒——正坐在沙發扶手上,彎腰在堅果盤裡挑揀糖塊兒。
「我瞧他這小模樣,總覺著不像是要三十的人。」陳正嫻扭頭對許廷秀道,「還像是十七八那前兒。」
「可不是。前陣子看在巴黎拍的照片,還給我恍了下。」許廷秀滑著手機,分享著兒子的近照。
陳正嫻後仰著抬老花鏡,費力地眯起眼睛:「哎呦,這大帥小伙子。」
把幾張照片來回滑了四五遍,這才捨得還回去。
「小軒兒倒是大人模樣。成熟穩當,有里有面兒的。」
陳正祺茶葉都在嘴上掛著,就緊著顯擺道:「姆家1.5可是頂門槓子,啥事兒都得指著他。」
「要我說以後啊,你也甭惦記了,這不也挺好?」
「不惦記。」陳正祺揮揮手,端起蓋碗喝茶,「我這心裡頭踏實著呢。該說道的,也都說道完事兒了。」
「多好啊。我都眼熱你。」陳正嫻摘下老花鏡,靠進躺椅里搖。凝視著柜子上的幾張老照片,陷在往事裡嘆息,「老侯那會兒,走得就不順心。一要交代點後事,他那幾個孩子就打岔,不讓說。」
「我是就瞧見老侯啥樣兒,才說醫院不是人呆的地兒。」陳正祺抻長脖子,對陳熙南隔山喊話,「咱家陳大夫,還記不記得你姑父?那會兒你還上大學呢。」
陳熙南沒說話,默默剝著糖紙。剝出一顆大白兔,遞到段立軒嘴邊。
這哪是奶糖啊,這就是軍令狀。段立軒要張嘴叼了,就得跟陳熙南一夥兒。要不叼…壓根兒沒這個選項。
這頭陳熙南偷摸拉選票,那頭陳正祺也不甘示弱。拿手指敲著腕子,對段立軒說道:「他姑父,內會兒住ICU。手腳都拿繩子捆床上。」
「那叫約束帶。」陳熙南剝開一顆橘子糖,冷聲糾正,「ICU很多患者會躁動。你不綁住他,他不僅拔自己的管,還可能拔別人的管。」
陳正祺反駁道:「誰插一身管子能不折騰?我可先交代了,你要孝順,就別讓人給你爹五花大綁。」
陳熙南斜昵他一眼,小臉涼得冰塊一樣。這些天,他們父子倆可以說是暗流涌動,處處較勁。
陳正祺主張姑息療養,簡而言之就是不化療,單止疼。左右治不好,不如吃著餑看著表,舒服一秒是一秒。走得乾淨利索,還能給老婆多剩幾個錢。
而陳熙南主張積極治療,總之就是要全力以赴。聯合化療,是為手術提供窗口期的唯一機會。即便胰腺癌是惡性程度極高的腫瘤,術後五年生存率也僅有5%。陳正祺憑什麼就能斷定,自己沒可能是那5%?萬一奇蹟就降臨他家了呢?
段立軒夾在父子中間,左右為難。只能把自家矛盾先撂一邊,專注於別家八卦:「老頭兒孩子呢?都干瞅著?」
陳正祺說道:「四個兒女,沒一個省油燈。」
「那哪是四個兒女啊,那是四匹豺狼!」陳正嫻倆手狠勁兒一拍腿側,給丫丫嚇得一個激靈,「一到交錢就互相搡,天天醫保卡上就給剩幾十塊錢。我那時候說,讓他走吧,別受罪了。他閨女說什麼,」陳正嫻直起身,梗著脖子叉起腰,「不怪說後老伴兒啊,就沒感情兒,眼睜睜看著我爸死,等著分那份兒家產!」
她的老花鏡掛在胸口,來回磨著毛衫上的水鑽。窸窸窣窣的,像是委屈的哭。丫丫在她腿上來回晃蕩,都要扒不住了。
「人家護士說,尿墊兒用完了,家屬探視再拿點兒。他兒子就跟護士吵吵,說用得太快,肯定是把他爸的墊子給別人兒用了。我說得了,兩包尿戒子襯幾個錢呢。你也甭跟護士撒氣,我給買得了。這下好了,又說我故意磕磣他。老侯說不了話,擱旁邊干瞅著。就這麼雞飛狗跳,走前兒都沒合眼。」
「姑父什麼病來著?」陳熙南問。
「一開始說是氣胸。」陳正嫻把丫丫往上摟了一把,捧著狗臉給摳眼屎,「後邊兒就各種新鮮詞兒了,咱聽不明白,也記不住。」
「噯,也別問啥病了,就問哪塊兒沒病吧。」陳正祺撂下蓋碗,又對著兒子意有所指,「這兒沒治好,那兒又不成了。歲數一大,就是馬蟻兒串豆腐,提不起來嘍。」
陳熙南摁上段立軒肩膀,不重地壓了壓。
段立軒真是有苦說不出。那ICU他爹躺過,他老叔躺過,他自己也躺過。他能理解陳正祺不樂意去的心。日子本就所剩無多,幹啥不開開心心地過?
但陳樂樂的壓力已經給到,他要不裝模作樣說兩句,晚上還得跟他倆嘰咯。
「ICU我也躺過。打點鎮靜劑,迷迷糊糊就睡過去了。沒那嚇人。」
陳正祺搖搖頭,拍著段立軒的膝蓋語重心長:「ICU這地兒啊,就該是給你們年輕人兒準備的。往生那頭兜一下,不是往死那頭送一程。要通身一個毛病,治好了就能活。那進去一遭,給支持支持。老目卡尺的沒意思,出不來,純浪費資源呢是。我可不想撂那裡頭,等沒那天兒都瞅不著人。」
陳熙南狗嘴有毒,但他還沒做到青出於藍。最藍的還是他爹。陳正祺的嘴比剪子還快,段立軒光速被說服了。
他揪著湯圓的耳朵,凝著眼神點頭:「要說擱裡邊就熬天兒,那確實沒啥意思。人臨走了,都不讓放佛經。」
陳熙南撤走搭在他肩上的手,擰過去大半個身子。在陽光里嚼著水果糖,咯嘣嘣直響。
許廷秀這時問道:「老侯的後事誰給辦的?」
「子女辦的。別看尿戒子錢捨不得掏,葬禮辦得那叫一個風光。下完葬就開始搶五道口的房,不停地打官司。我說得了,我不摻和。老侯的這點東西,我一分不要。你們幾個愛去哪兒打去哪兒打,別擱我眼前兒鬧騰就成。」
段立軒聽著,又想起自己爺死的時候。最後幾天交代後事,家裡人都不讓他去醫院露臉。說他拿了段昌龍那份兒,就不該惦記本家的東西。甚至在葬禮上,連頂孝帽都沒給他。他趴著酒店二樓的看台欄杆,抽著煙往下看。
廣大的廳堂,雕龍的大柱。鮮紅的抓絨地毯,擺著一張張白圓桌。像洶湧的血海里,浮著一顆顆白顱骨。黑壓壓的賓客腦袋,像一圈圈蒼蠅。嗡嗡叫,搓著手。台上鬧著鼓樂班子和二人轉,都是小有名氣的演員。
他依稀記得,葬禮花了五百萬。那可是千禧年時候的五百萬。來參加葬禮的人都說:老爺子這輩子值了,兒女真孝順。
孝不孝順,段立軒不知道。但他知道老爺子住院的個把月,所有兒女沒髒過一回手。後來老爺子跟護工扯上了,家裡人嫌磕磣,還滿醫院打點捂嘴。
葬禮風光就叫孝順?扯淡。葬禮不是給死人辦的,是給活人的面子辦的。
那什麼才叫孝順?
陳熙南孝順嗎?
他也許是「孝」的。選擇回溪原立業,父親得病即刻回國。從小樸素懂事,給什麼穿什麼,做什麼吃什麼,從不開口要這要那。
但他不「順」。選什麼專業,養什麼寵物,找啥樣對象,他倒也從沒考慮爸媽的意見和喜好。
立場不同,想的也不同。世間關於孝順的試卷,也不知道由誰來判才正確。
對陳正祺來說,兒子要是肯尊重他的個人意願,那就是孝順了。
可對陳熙南來說,竭盡所能爭取希望,才是孝順。大抵他也拿不準,他爸是真灑脫,還是只為了不拖累家人。
父子倆就這麼疙瘩著,轉眼五天已過。陳熙南坐高鐵回二院上班,段立軒獨自帶著老兩口在京。串門子逛景點,與老頭的親戚朋友逐一道別。聽著那一聲聲『再見』,段立軒難免想,老頭要是還能再活三五年就好了。
翻過身來,看著身邊的空蕩蕩,竟還有點睡不著了。陳熙南最後那幾句告白,越回想越心動。
被窩裡熱得像是溫水池,蒸的渾身每個眼子都熱痒痒的,包括心眼子——他也開始想陳樂樂了。
他單腿騎到被上,往後抻著睡衣散汗。琢磨了會兒,只能恨恨地低罵一句:「狗嘴真他媽有毒。」
作者有話說:
色藍兒:色狼,鹹濕佬
第94章 風雨同舟-94
陳景闌有倆孩子。兒子陳正祺,女兒陳正嫻。兄妹倆差一歲,從小打著長大。
陳正嫻一生坎坷。原配丈夫搞破鞋,離過一次婚。獨自把閨女拉扯大,送到澳大利亞讀書。讀完留當地工作,嫁了個白皮土著。有了小家,更是鮮少回老家。
陳正嫻50歲那年,找了個後老伴兒。沒過多久,這後老伴兒也撒手人寰。如今又回到獨居狀態,撿了兩條破爛狗養著。黃的叫丫丫,少條腿。白的叫湯圓兒,瞎隻眼。
陳熙南上大學的時候,曾在這裡寄住過。姑姑對他疼愛有加,幾乎等於另一個媽。
這回再見面,小屋裡是許久不曾有的熱鬧。段立軒坐在靠窗的沙發上,逗著獨眼白狗:「湯圓兒,握手兒!握手兒!」
湯圓兒是奶奶寵大的傻狗,半個技能不會。就知道在人懷裡胡嘚瑟,晃得都出殘影了。
陳正嫻坐在搖搖椅上,正對著沙發。膝蓋上抱著丫丫,慈愛地打量大侄兒——正坐在沙發扶手上,彎腰在堅果盤裡挑揀糖塊兒。
「我瞧他這小模樣,總覺著不像是要三十的人。」陳正嫻扭頭對許廷秀道,「還像是十七八那前兒。」
「可不是。前陣子看在巴黎拍的照片,還給我恍了下。」許廷秀滑著手機,分享著兒子的近照。
陳正嫻後仰著抬老花鏡,費力地眯起眼睛:「哎呦,這大帥小伙子。」
把幾張照片來回滑了四五遍,這才捨得還回去。
「小軒兒倒是大人模樣。成熟穩當,有里有面兒的。」
陳正祺茶葉都在嘴上掛著,就緊著顯擺道:「姆家1.5可是頂門槓子,啥事兒都得指著他。」
「要我說以後啊,你也甭惦記了,這不也挺好?」
「不惦記。」陳正祺揮揮手,端起蓋碗喝茶,「我這心裡頭踏實著呢。該說道的,也都說道完事兒了。」
「多好啊。我都眼熱你。」陳正嫻摘下老花鏡,靠進躺椅里搖。凝視著柜子上的幾張老照片,陷在往事裡嘆息,「老侯那會兒,走得就不順心。一要交代點後事,他那幾個孩子就打岔,不讓說。」
「我是就瞧見老侯啥樣兒,才說醫院不是人呆的地兒。」陳正祺抻長脖子,對陳熙南隔山喊話,「咱家陳大夫,還記不記得你姑父?那會兒你還上大學呢。」
陳熙南沒說話,默默剝著糖紙。剝出一顆大白兔,遞到段立軒嘴邊。
這哪是奶糖啊,這就是軍令狀。段立軒要張嘴叼了,就得跟陳熙南一夥兒。要不叼…壓根兒沒這個選項。
這頭陳熙南偷摸拉選票,那頭陳正祺也不甘示弱。拿手指敲著腕子,對段立軒說道:「他姑父,內會兒住ICU。手腳都拿繩子捆床上。」
「那叫約束帶。」陳熙南剝開一顆橘子糖,冷聲糾正,「ICU很多患者會躁動。你不綁住他,他不僅拔自己的管,還可能拔別人的管。」
陳正祺反駁道:「誰插一身管子能不折騰?我可先交代了,你要孝順,就別讓人給你爹五花大綁。」
陳熙南斜昵他一眼,小臉涼得冰塊一樣。這些天,他們父子倆可以說是暗流涌動,處處較勁。
陳正祺主張姑息療養,簡而言之就是不化療,單止疼。左右治不好,不如吃著餑看著表,舒服一秒是一秒。走得乾淨利索,還能給老婆多剩幾個錢。
而陳熙南主張積極治療,總之就是要全力以赴。聯合化療,是為手術提供窗口期的唯一機會。即便胰腺癌是惡性程度極高的腫瘤,術後五年生存率也僅有5%。陳正祺憑什麼就能斷定,自己沒可能是那5%?萬一奇蹟就降臨他家了呢?
段立軒夾在父子中間,左右為難。只能把自家矛盾先撂一邊,專注於別家八卦:「老頭兒孩子呢?都干瞅著?」
陳正祺說道:「四個兒女,沒一個省油燈。」
「那哪是四個兒女啊,那是四匹豺狼!」陳正嫻倆手狠勁兒一拍腿側,給丫丫嚇得一個激靈,「一到交錢就互相搡,天天醫保卡上就給剩幾十塊錢。我那時候說,讓他走吧,別受罪了。他閨女說什麼,」陳正嫻直起身,梗著脖子叉起腰,「不怪說後老伴兒啊,就沒感情兒,眼睜睜看著我爸死,等著分那份兒家產!」
她的老花鏡掛在胸口,來回磨著毛衫上的水鑽。窸窸窣窣的,像是委屈的哭。丫丫在她腿上來回晃蕩,都要扒不住了。
「人家護士說,尿墊兒用完了,家屬探視再拿點兒。他兒子就跟護士吵吵,說用得太快,肯定是把他爸的墊子給別人兒用了。我說得了,兩包尿戒子襯幾個錢呢。你也甭跟護士撒氣,我給買得了。這下好了,又說我故意磕磣他。老侯說不了話,擱旁邊干瞅著。就這麼雞飛狗跳,走前兒都沒合眼。」
「姑父什麼病來著?」陳熙南問。
「一開始說是氣胸。」陳正嫻把丫丫往上摟了一把,捧著狗臉給摳眼屎,「後邊兒就各種新鮮詞兒了,咱聽不明白,也記不住。」
「噯,也別問啥病了,就問哪塊兒沒病吧。」陳正祺撂下蓋碗,又對著兒子意有所指,「這兒沒治好,那兒又不成了。歲數一大,就是馬蟻兒串豆腐,提不起來嘍。」
陳熙南摁上段立軒肩膀,不重地壓了壓。
段立軒真是有苦說不出。那ICU他爹躺過,他老叔躺過,他自己也躺過。他能理解陳正祺不樂意去的心。日子本就所剩無多,幹啥不開開心心地過?
但陳樂樂的壓力已經給到,他要不裝模作樣說兩句,晚上還得跟他倆嘰咯。
「ICU我也躺過。打點鎮靜劑,迷迷糊糊就睡過去了。沒那嚇人。」
陳正祺搖搖頭,拍著段立軒的膝蓋語重心長:「ICU這地兒啊,就該是給你們年輕人兒準備的。往生那頭兜一下,不是往死那頭送一程。要通身一個毛病,治好了就能活。那進去一遭,給支持支持。老目卡尺的沒意思,出不來,純浪費資源呢是。我可不想撂那裡頭,等沒那天兒都瞅不著人。」
陳熙南狗嘴有毒,但他還沒做到青出於藍。最藍的還是他爹。陳正祺的嘴比剪子還快,段立軒光速被說服了。
他揪著湯圓的耳朵,凝著眼神點頭:「要說擱裡邊就熬天兒,那確實沒啥意思。人臨走了,都不讓放佛經。」
陳熙南撤走搭在他肩上的手,擰過去大半個身子。在陽光里嚼著水果糖,咯嘣嘣直響。
許廷秀這時問道:「老侯的後事誰給辦的?」
「子女辦的。別看尿戒子錢捨不得掏,葬禮辦得那叫一個風光。下完葬就開始搶五道口的房,不停地打官司。我說得了,我不摻和。老侯的這點東西,我一分不要。你們幾個愛去哪兒打去哪兒打,別擱我眼前兒鬧騰就成。」
段立軒聽著,又想起自己爺死的時候。最後幾天交代後事,家裡人都不讓他去醫院露臉。說他拿了段昌龍那份兒,就不該惦記本家的東西。甚至在葬禮上,連頂孝帽都沒給他。他趴著酒店二樓的看台欄杆,抽著煙往下看。
廣大的廳堂,雕龍的大柱。鮮紅的抓絨地毯,擺著一張張白圓桌。像洶湧的血海里,浮著一顆顆白顱骨。黑壓壓的賓客腦袋,像一圈圈蒼蠅。嗡嗡叫,搓著手。台上鬧著鼓樂班子和二人轉,都是小有名氣的演員。
他依稀記得,葬禮花了五百萬。那可是千禧年時候的五百萬。來參加葬禮的人都說:老爺子這輩子值了,兒女真孝順。
孝不孝順,段立軒不知道。但他知道老爺子住院的個把月,所有兒女沒髒過一回手。後來老爺子跟護工扯上了,家裡人嫌磕磣,還滿醫院打點捂嘴。
葬禮風光就叫孝順?扯淡。葬禮不是給死人辦的,是給活人的面子辦的。
那什麼才叫孝順?
陳熙南孝順嗎?
他也許是「孝」的。選擇回溪原立業,父親得病即刻回國。從小樸素懂事,給什麼穿什麼,做什麼吃什麼,從不開口要這要那。
但他不「順」。選什麼專業,養什麼寵物,找啥樣對象,他倒也從沒考慮爸媽的意見和喜好。
立場不同,想的也不同。世間關於孝順的試卷,也不知道由誰來判才正確。
對陳正祺來說,兒子要是肯尊重他的個人意願,那就是孝順了。
可對陳熙南來說,竭盡所能爭取希望,才是孝順。大抵他也拿不準,他爸是真灑脫,還是只為了不拖累家人。
父子倆就這麼疙瘩著,轉眼五天已過。陳熙南坐高鐵回二院上班,段立軒獨自帶著老兩口在京。串門子逛景點,與老頭的親戚朋友逐一道別。聽著那一聲聲『再見』,段立軒難免想,老頭要是還能再活三五年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