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陳熙南看見段立軒鼻頭起了個大痘。紅亮亮的,像麥當勞的小丑。可就在剛剛,還沒有。
他說,「好」。可聲音還是哽在喉嚨里,聽起來像是一聲氣短。
段立軒笑了笑。下巴緊收,嘴角顫抖的一個笑。隨後頭用力往下一沉,伸手去摸陳熙南的臉。拇指來回搓蹭著,揩掉那顆淌過面頰的濁淚。
第92章 風雨同舟-92
這趟回鄉之旅,段立軒決定開車去。
一是自在。車裡都自家人,嘮嗑不拘束,想眯覺也消停。二是到了之後方便。東家走西家串的,打車不如自己有。走走停停,還能看看沿途的風景。
從溪原開到京城,大概要15小時。他準備開個兩天,一路旅遊著去。陳熙南請了三天年假,找了倆人換班。連拼帶湊,終於擠出五天。不夠陪完全程,中途還得自己先回來。
這是全家第一次,恐怕也是最後一次共同旅行。他卻只能拿得出五天。他為此感到沮喪,甚至一度打算離職。段立軒勸他,還是該上班上班,別讓生活因此停擺。這次他從巴黎回來,老兩口心裡就有愧。他要是辭職了,往後媽那頭萬一有點啥事,估計更不肯吱聲。
陳熙南這頭咬牙切齒地湊假,段立軒那頭熱熱鬧鬧地張羅。帶老兩口買新衣服,挑選走親戚的禮物。還貼心地跟陳正祺交代,就說自己是老朋友的兒子,過來幫忙的。至於和陳樂樂的真實關係,就當咱小家裡的事情。
沒想到跟陳正祺一比,他倒成了保守派。老頭說了,一沒偷二沒搶,更沒幹那傷天害理的缺德事兒。沒啥好躲閃的,該顯擺就得顯擺。正好讓街坊四鄰都瞧瞧,自個兒多大的福氣。
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把一家沾得更緊。甭管是當姑爺還是當媳婦,反正是當自家孩兒了。就連陳正祺偷偷寫下的遺囑,也清楚地交代了段立軒那一份:
位於溪原市的房產以及所有存款,由妻子許廷秀繼承。位於京市的房產,由兒子陳熙南繼承。
本人生前購置門面房一間,委託兒子陳熙南租賃出去。所得租金50%為我妻子所有,為養老生活所用。50%為我乾兒子段立軒所有,為日後不時之需……
如果康復希望不大,請不要孤注一擲。如果我神志混亂,連親人都認不出了。請停止對併發症進行治療,但可以採取措施緩解疼痛……
洋洋灑灑,足足寫滿了兩頁紙。一頁遺產分配,幾乎把所有物件都標明了所屬。一頁醫療自主,把能想到的情況統統涵蓋。他還準備寫很多封信,給所有他愛的人。不過那得是明天以後。現在這具衰老的身體,無法從事長時間的寫作。
撂筆抬頭,恍惚間屋子都空了。這世上的種種,都已不再屬於他。有些空落,卻意外地從容。
陳正祺一直是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不相信轉世或神佛。但他並不恐懼死亡,只因為他曾好好活過。
就像英國神經學家奧利弗,臨終前曾在《紐約時報》上刊載過的那一段話:
『我不能裝作自己不害怕,但最主要的還是感激。我愛過了,也被愛過了。我被給予過,也曾奉獻過。我曾遊歷、思考和寫作。最重要的,我曾是這個美麗星球上有情眾生中的一員、一個能思考的生靈。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極大的幸事、一場奇幻的冒險。』
如今,陳正祺也心懷感激。他不憤恨自己得了癌症之王,反而慶幸自己有時間告別。畢竟疾病,總是比意外來得仁慈。也好過活得太久,最終成為子女的累贅。在某些社會,老人可是要被扔到山洞裡等死的。而在文明社會,那些山洞則有另外的名稱:養老院,或者叫姑息治療科。
送得起還算好。要是沒錢,還得聽子女在床邊爭吵費用怎麼攤。
所以在他看來,68歲得胰腺癌,不止不悲慘,甚至堪稱幸運。
他心滿意足地把醫囑疊好,放進信封。躺回床上熄了燈,在被窩裡握著老婆的手。
「小秀兒,還記不記得咱年輕那會兒,我跟你侃過塞涅卡?就那個古羅馬的老爺子,滿嘴大道理內位。」
「記得。」許廷秀從枕上偏過臉,借著窗簾縫裡的一點路燈看他,「你是不是想說那句。生命重要的不是長度,而是深度?這話早不時興了,現在小學作文都不用。」
「嘿,還真不是。是另一句。」他摸著妻子無名指上的婚戒,用沙啞的聲音說著,「很多人死得太晚,另外有些人則死得太早。人應該,死得其時。」
「你覺得自己…死得其時了?」
「凡業以圓滿者,皆為向死;凡依舊青澀者,乃念久長。深陷苦難,終求苟活。唯願圓融愉恰,高遠久長,乃至璀璨。」陳正祺閉上眼,心滿意足地微笑著,「我這輩子啊,概括起來就倆字兒。值了。」
許廷秀沉默片刻,翻身過來。被窩下給他抻襯衣,仔細地塞進秋褲腰。
「說多少回別敞著肚皮睡覺,容易著涼。」
「嗻!」陳正祺蹬腳抬腰,把一圈襯衣都掖好。轉過來跟她臉對臉,卻沒有睜開眼。他不怕死,卻唯獨怕見她落淚。
「明兒一早,倆兒子還得過來接咱。」他期待著口氣,來回搓著手,「可不能著涼,給人添麻煩。」
第二天一早八點半。段立軒開著鋥亮的大寶馬,準時出現在老兩口樓下。
他的歐陸年事已高,長途不好跑。本田是公司的車,牧馬人舒適度低。所以縱使千般不樂意,還是開了丁凱復送的寶馬X3。
車無疑是好車。啟動穩當,輪胎抓地。加熱座椅,還有電動腿托。車頂大天窗,通風又透亮。
毫無疑問,丁凱復這人就是個狗籃子。但他是個大方、誠實、坦蕩蕩的狗籃子。壞人明著壞,裝B裝實心,送車送頂配。他是匿名送的,派人裝成病號混進門診。裝模作樣地看完病,在診台上撂了個檔案袋。裡面裝著車鑰匙、資料、加油卡和洗車卡。牛皮紙上螞蟥似的蹦著幾個字:看著點開,往瞎子心上撞。
「開他送的玩意兒,我這心裡頭總不得勁。」段立軒咂了下嘴,跟副駕的陳樂樂抱怨著,「嘖,像這B還他媽出了一分力。」
「東西是無辜的。」陳熙南把桃子遞到他嘴邊,「瘋狗的便宜,沒有不占的道理。說起來前陣子早上,東城地方台的新聞還報了他。」
段立軒趁著等紅燈,偏頭咬了一口水靈。
「這桃好,嘎嘣脆,還順甜。」他折下脖頸,在道兩邊尋覓著午飯地方,「報導瘋狗啥啊?他是不是吃花生米了?呵,該。」
「沒有。」陳熙南舔著桃上的二哥牙印,口氣輕蔑地道,「報導他做慈善。資助師範學校的貧困生,還在樓嶺縣中學蓋教學樓,花了420萬。」
「咳!!」段立軒嗆了嗓子,差點沒把自己咳嗽死。
陳熙南趕忙給他拍背順,后座的老兩口也抻脖子過來瞅。
「沒事兒,咳,沒事兒。」段立軒拍拍胸口,接過陳熙南遞上的紙巾擦嘴,「我擱前邊停,咱往裡走走。這塊兒最有名一家春餅店,小餅兒老勁道了。」
陳正祺就愛吃麵,一聽春餅,美得都要手舞足蹈了。甫一下車,倆腿倒騰地比誰都快。
老兩口在前面走,小兩口在後面晃。肩膀蹭著肩膀,小聲地八卦。
「啥教學樓?這狗B他媽鬼上身了?」
陳熙南攥著段立軒擦過嘴的紙巾,捂在口鼻上一陣狂吸。剛想整點變態動靜,想到爸媽還在前邊。硬生生忍住,裝作若無其事地道:「我一個弟弟在銀拓做事,說瘋狗這一年像是受了刺激。非洲業務也不管了,天天忙著去當好人。」
「你還有個弟?」
「不是親戚,是姥姥家的鄰居。叫小石頭,當過好幾年兵。」
「這名兒還挺可愛。改天介紹給我,我就稀罕當兵的。擱瘋狗底下幹個幾把,來圓春。」
「嗯,我建議還是算了。這小子愣得很,我怕他給你惹麻煩。」
「怎麼說?」
陳熙南壓低聲音,湊到他臉邊小聲八卦:「他在東城做保鏢,跟自己甲方有不正當關係。」
人類語言的初衷是八卦。哪怕是在那些最嚴肅、最學術的會議上。重要人物中場休息時談論的,也絕不是什麼理論或政題。而是哪個教授跟自己學生亂搞,哪個博士論文抄襲,哪個院長公費買車等等。
段立軒一聽不正當關係,招子都要發光了。靠北,誰不愛聽搞破鞋啊。
「女老闆?」
「男的。還有個女兒,都要上小學了。把人家搞成大出血,還給我打電話問善後。」
「哎我草!驢吊啊,給干大出血?」
「…這話倒也沒錯。」
「你瞅見過?」
「算吧。」
「多長?」
陳熙南用手略微比劃了下:「這是剛從河裡上來。那你想要去倫敦,估摸還得翻倍。」
陳熙南比劃的長度,已經是一般人的戰鬥尺寸。段立軒看得眼珠子差點沒掉出來:「哎我草,這麼牛逼?」
他說,「好」。可聲音還是哽在喉嚨里,聽起來像是一聲氣短。
段立軒笑了笑。下巴緊收,嘴角顫抖的一個笑。隨後頭用力往下一沉,伸手去摸陳熙南的臉。拇指來回搓蹭著,揩掉那顆淌過面頰的濁淚。
第92章 風雨同舟-92
這趟回鄉之旅,段立軒決定開車去。
一是自在。車裡都自家人,嘮嗑不拘束,想眯覺也消停。二是到了之後方便。東家走西家串的,打車不如自己有。走走停停,還能看看沿途的風景。
從溪原開到京城,大概要15小時。他準備開個兩天,一路旅遊著去。陳熙南請了三天年假,找了倆人換班。連拼帶湊,終於擠出五天。不夠陪完全程,中途還得自己先回來。
這是全家第一次,恐怕也是最後一次共同旅行。他卻只能拿得出五天。他為此感到沮喪,甚至一度打算離職。段立軒勸他,還是該上班上班,別讓生活因此停擺。這次他從巴黎回來,老兩口心裡就有愧。他要是辭職了,往後媽那頭萬一有點啥事,估計更不肯吱聲。
陳熙南這頭咬牙切齒地湊假,段立軒那頭熱熱鬧鬧地張羅。帶老兩口買新衣服,挑選走親戚的禮物。還貼心地跟陳正祺交代,就說自己是老朋友的兒子,過來幫忙的。至於和陳樂樂的真實關係,就當咱小家裡的事情。
沒想到跟陳正祺一比,他倒成了保守派。老頭說了,一沒偷二沒搶,更沒幹那傷天害理的缺德事兒。沒啥好躲閃的,該顯擺就得顯擺。正好讓街坊四鄰都瞧瞧,自個兒多大的福氣。
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把一家沾得更緊。甭管是當姑爺還是當媳婦,反正是當自家孩兒了。就連陳正祺偷偷寫下的遺囑,也清楚地交代了段立軒那一份:
位於溪原市的房產以及所有存款,由妻子許廷秀繼承。位於京市的房產,由兒子陳熙南繼承。
本人生前購置門面房一間,委託兒子陳熙南租賃出去。所得租金50%為我妻子所有,為養老生活所用。50%為我乾兒子段立軒所有,為日後不時之需……
如果康復希望不大,請不要孤注一擲。如果我神志混亂,連親人都認不出了。請停止對併發症進行治療,但可以採取措施緩解疼痛……
洋洋灑灑,足足寫滿了兩頁紙。一頁遺產分配,幾乎把所有物件都標明了所屬。一頁醫療自主,把能想到的情況統統涵蓋。他還準備寫很多封信,給所有他愛的人。不過那得是明天以後。現在這具衰老的身體,無法從事長時間的寫作。
撂筆抬頭,恍惚間屋子都空了。這世上的種種,都已不再屬於他。有些空落,卻意外地從容。
陳正祺一直是個堅定的唯物主義者,不相信轉世或神佛。但他並不恐懼死亡,只因為他曾好好活過。
就像英國神經學家奧利弗,臨終前曾在《紐約時報》上刊載過的那一段話:
『我不能裝作自己不害怕,但最主要的還是感激。我愛過了,也被愛過了。我被給予過,也曾奉獻過。我曾遊歷、思考和寫作。最重要的,我曾是這個美麗星球上有情眾生中的一員、一個能思考的生靈。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極大的幸事、一場奇幻的冒險。』
如今,陳正祺也心懷感激。他不憤恨自己得了癌症之王,反而慶幸自己有時間告別。畢竟疾病,總是比意外來得仁慈。也好過活得太久,最終成為子女的累贅。在某些社會,老人可是要被扔到山洞裡等死的。而在文明社會,那些山洞則有另外的名稱:養老院,或者叫姑息治療科。
送得起還算好。要是沒錢,還得聽子女在床邊爭吵費用怎麼攤。
所以在他看來,68歲得胰腺癌,不止不悲慘,甚至堪稱幸運。
他心滿意足地把醫囑疊好,放進信封。躺回床上熄了燈,在被窩裡握著老婆的手。
「小秀兒,還記不記得咱年輕那會兒,我跟你侃過塞涅卡?就那個古羅馬的老爺子,滿嘴大道理內位。」
「記得。」許廷秀從枕上偏過臉,借著窗簾縫裡的一點路燈看他,「你是不是想說那句。生命重要的不是長度,而是深度?這話早不時興了,現在小學作文都不用。」
「嘿,還真不是。是另一句。」他摸著妻子無名指上的婚戒,用沙啞的聲音說著,「很多人死得太晚,另外有些人則死得太早。人應該,死得其時。」
「你覺得自己…死得其時了?」
「凡業以圓滿者,皆為向死;凡依舊青澀者,乃念久長。深陷苦難,終求苟活。唯願圓融愉恰,高遠久長,乃至璀璨。」陳正祺閉上眼,心滿意足地微笑著,「我這輩子啊,概括起來就倆字兒。值了。」
許廷秀沉默片刻,翻身過來。被窩下給他抻襯衣,仔細地塞進秋褲腰。
「說多少回別敞著肚皮睡覺,容易著涼。」
「嗻!」陳正祺蹬腳抬腰,把一圈襯衣都掖好。轉過來跟她臉對臉,卻沒有睜開眼。他不怕死,卻唯獨怕見她落淚。
「明兒一早,倆兒子還得過來接咱。」他期待著口氣,來回搓著手,「可不能著涼,給人添麻煩。」
第二天一早八點半。段立軒開著鋥亮的大寶馬,準時出現在老兩口樓下。
他的歐陸年事已高,長途不好跑。本田是公司的車,牧馬人舒適度低。所以縱使千般不樂意,還是開了丁凱復送的寶馬X3。
車無疑是好車。啟動穩當,輪胎抓地。加熱座椅,還有電動腿托。車頂大天窗,通風又透亮。
毫無疑問,丁凱復這人就是個狗籃子。但他是個大方、誠實、坦蕩蕩的狗籃子。壞人明著壞,裝B裝實心,送車送頂配。他是匿名送的,派人裝成病號混進門診。裝模作樣地看完病,在診台上撂了個檔案袋。裡面裝著車鑰匙、資料、加油卡和洗車卡。牛皮紙上螞蟥似的蹦著幾個字:看著點開,往瞎子心上撞。
「開他送的玩意兒,我這心裡頭總不得勁。」段立軒咂了下嘴,跟副駕的陳樂樂抱怨著,「嘖,像這B還他媽出了一分力。」
「東西是無辜的。」陳熙南把桃子遞到他嘴邊,「瘋狗的便宜,沒有不占的道理。說起來前陣子早上,東城地方台的新聞還報了他。」
段立軒趁著等紅燈,偏頭咬了一口水靈。
「這桃好,嘎嘣脆,還順甜。」他折下脖頸,在道兩邊尋覓著午飯地方,「報導瘋狗啥啊?他是不是吃花生米了?呵,該。」
「沒有。」陳熙南舔著桃上的二哥牙印,口氣輕蔑地道,「報導他做慈善。資助師範學校的貧困生,還在樓嶺縣中學蓋教學樓,花了420萬。」
「咳!!」段立軒嗆了嗓子,差點沒把自己咳嗽死。
陳熙南趕忙給他拍背順,后座的老兩口也抻脖子過來瞅。
「沒事兒,咳,沒事兒。」段立軒拍拍胸口,接過陳熙南遞上的紙巾擦嘴,「我擱前邊停,咱往裡走走。這塊兒最有名一家春餅店,小餅兒老勁道了。」
陳正祺就愛吃麵,一聽春餅,美得都要手舞足蹈了。甫一下車,倆腿倒騰地比誰都快。
老兩口在前面走,小兩口在後面晃。肩膀蹭著肩膀,小聲地八卦。
「啥教學樓?這狗B他媽鬼上身了?」
陳熙南攥著段立軒擦過嘴的紙巾,捂在口鼻上一陣狂吸。剛想整點變態動靜,想到爸媽還在前邊。硬生生忍住,裝作若無其事地道:「我一個弟弟在銀拓做事,說瘋狗這一年像是受了刺激。非洲業務也不管了,天天忙著去當好人。」
「你還有個弟?」
「不是親戚,是姥姥家的鄰居。叫小石頭,當過好幾年兵。」
「這名兒還挺可愛。改天介紹給我,我就稀罕當兵的。擱瘋狗底下幹個幾把,來圓春。」
「嗯,我建議還是算了。這小子愣得很,我怕他給你惹麻煩。」
「怎麼說?」
陳熙南壓低聲音,湊到他臉邊小聲八卦:「他在東城做保鏢,跟自己甲方有不正當關係。」
人類語言的初衷是八卦。哪怕是在那些最嚴肅、最學術的會議上。重要人物中場休息時談論的,也絕不是什麼理論或政題。而是哪個教授跟自己學生亂搞,哪個博士論文抄襲,哪個院長公費買車等等。
段立軒一聽不正當關係,招子都要發光了。靠北,誰不愛聽搞破鞋啊。
「女老闆?」
「男的。還有個女兒,都要上小學了。把人家搞成大出血,還給我打電話問善後。」
「哎我草!驢吊啊,給干大出血?」
「…這話倒也沒錯。」
「你瞅見過?」
「算吧。」
「多長?」
陳熙南用手略微比劃了下:「這是剛從河裡上來。那你想要去倫敦,估摸還得翻倍。」
陳熙南比劃的長度,已經是一般人的戰鬥尺寸。段立軒看得眼珠子差點沒掉出來:「哎我草,這麼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