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所以他就這樣以一種恬淡的,甚至是祈盼的口氣,談論安排著自己的死亡。
「要能擱家裡的沙發上,曬著那暖洋洋的太陽。拉著你的手,再瞅著倆兒子。哎呦,那可真就是功德圓滿。」
許廷秀點點頭,背對著對陳熙南說道:「樂樂,拿本記上。等需要家屬做主那天,你要謹記你爸的願望。」
陳熙南沒有動地方,只是直勾勾地看著腳尖。段立軒懟了他兩杵子,他依舊沒有動地方。
「我給記。」段立軒掏出手機,在記事本上打字,「不去ICU,不開刀。還有啥來著?」
陳正祺從老婆的腰際伸出半張臉,調皮地說道:「老兒子,寫四個字兒就成。不遭洋罪。」
陳熙南忽然緊緊抿起嘴,大步走了。伴隨著門咔噠一聲關上,屋裡的氣氛冷了好幾個度。
段立軒反應了下,匆匆地追出去。臨到了門口,又回頭說道:「爸,你就聽媽的。媽說得都對。特別對。」
作者有話說:
京片子
病拿的:形容人得了重病以後,性情大變。暴躁乖戾,不近人情。
拔塞子:放屁
犯牛脖子:犯牛脾氣,使性子
嘬癟子:有苦說不出
第91章 風雨同舟-91
段立軒關上門,正好看見陳熙南拐下樓梯。
「陳樂樂!」他追著叫了一嗓子。
陳熙南沒有停下,反而加快了腳步。向來時速80納米的陳樂樂,今天像是踩了風火輪。踢踢踏踏一路小跑,劉海兒都掀起來了。
段立軒緊著追上去。連著伸手薅了幾下,都沒薅住。
「陳樂樂!嘖!陳樂樂!」他索性拄著扶手翻了一層,直接跳到陳熙南面前。抻著胳膊,柵欄一樣堵在樓梯口,「干哈去啊,咱不是說好不掉鏈子嗎。這咋還吊上臉子了?」
「我是說不掉鏈子,我沒說眼睜睜看著我爸…」陳熙南狠靠到牆上,拿虎口撐著額頭喘息,「困難才剛來,這第一槍還沒打響。什麼意思,你們仨就要集體躺炕上了?」
「就不躺炕上,咱下地溜達。那癌能溜達沒啊?哎,這病,你,嗨嚇!」
段立軒自己也說不出什麼『治不好』,『沒救了』,『純熬日子』之類的話。咋兩下舌,嗨嚇一聲。磕巴了半天,也沒說利索。
「機會的確渺茫,但渺茫也是機會。」陳熙南直視著他的眼睛,倔強地爭辯,「不管怎樣,我會盡所有手段讓我爸活下去。這是為人子的責任。」
「行行行,你先別著急裝B,趕緊跟我回去。」段立軒不想跟他樓道里掰扯,被人白聽笑話。拉著他胳膊,往樓梯上扯,「老爺子立遺囑呢,那不興打斷。好人都得做兩手準備,何況是個病人。」
「我不回去。」陳熙南使勁抽回手,一屁股坐到台階上。抱住膝蓋,把腦門抵上小臂,「你們仨說去,反正你們仨說得到一塊兒去。我同不同意,有什麼好要緊。」
段立軒蹲到他面前,扒著他胳膊哄:「那你有想法就說唄。咱一家心平氣和地嘮。」
「你讓我怎麼說?」陳熙南別開臉,噘著嘴嘟囔,「你原來說過,不管什麼事,都能跟我尿一個壺裡去。可今兒你又是什麼立場?我一開口,你就反駁。他倆一開口,你就附和。」
曾經的陳大夫,是冷靜開明的。能看清病人的進度條,並對家屬坦誠相告。強調生命質量,反對無效治療。尤其是老年人,他們往往不是單一病症,而是有多重複發病變。並且多數藥物,對老年人也發揮不出多少療效。因為臨床藥物試驗,只針對單一病狀的年輕人開展。
所以當死亡無法逆轉,大動干戈只是延長痛苦。病人痛苦,家屬痛苦。錢花完了,債欠下了,往後活人的日子更痛苦。
但他的好心勸誡,總是被當成耳旁屁:『那是我媽,我不能不管。』『只要還活著,就有可能出現奇蹟。』『我爸當過兵,意志力特別堅定。一定能挺過去。』
求神仙、求佛祖、求菩薩。信巫術、信假藥、信偏方。
曾經,陳熙南對這些不屑一顧。心想觀世音要真大慈大悲,就不會讓人腦里長瘤。什麼奇蹟,這些生命支持設備才是奇蹟。
可如今,身處極度的壓力與焦慮之下,他出現了退行。陳大夫消失了,小樂樂接管心智。柔弱蹣跚,胡攪蠻纏,孩子似的尋求慰藉。
可惜他尋求錯了對象。
如果是向年長女性,哪怕不甚相熟,也會撿兩句他想聽的安撫。
如果是向某位神佛,哪怕神佛不語,自己也能幻想出虛無的加持。
只是他選擇向段立軒尋求。因為這是他的主心骨,他的依靠,他的根。
可同時,段立軒也只是個平凡的男人。對情緒識別不敏感,有時還缺根筋。比起慰藉和關懷,他更傾向於任務導向的溝通方式。此刻也沒讀懂他的需求,反而滿心都是糾正。害怕等真到那一天,陳樂樂像自己一樣抱憾終生。他既不想陳正祺被栓在醫院裡死去,也不想陳樂樂對父親的最後印象,是一張猙獰到不忍多看的臉龐。
所以兩人理論來理論去,也沒說出個所以然。就像是第一宿爭論誰當零兒,陳熙南變得油鹽不進。說來說去,無非就一個意思:你是我愛人,你就得和我一個戰營。否則就是不愛我,就是背叛。
「你內話我不愛聽。」段立軒蹲得腿麻,起身跺了跺,「昨兒晚上是哪個爹,跟我倆哭嚎兒的。啊,一會兒瘤大得像個棗兒了,一會兒又像山楂了。一會兒碰大動脈了,一會兒又指定復發。我意思,要這牽牽連連的,咱還白遭那罪幹啥?」
陳熙南抬頭看他。陽光從背後打過來,他的耳墜像兩根針頭。一晃一晃,扎得他眼睛生疼。
「保活那時候,你可不是這麼說的。你說只要有一線希望,都不應該放棄。」陳熙南的下眼瞼抽搐著,看向段立軒的眼神也帶上失望,「你別忘了,那時你迫著我治到死那一天。」
「那是一樣事兒嗎?保活才多點兒大,她懂個屁的生死。」段立軒有點不耐煩了,口氣也跟著沖,「但凡她不是3歲,她13歲。她跟我搖一個頭,你看我放不放她走!你爹都多大歲數了?你讓他跟死較勁,不是磋磨他玩兒呢嗎?再說了,那就算他媽秦始皇,也沒長生不老!」
他一著急就大嗓門,聽著像是生氣。陳熙南從鏡片上翻他一眼,語氣也跟著不好聽:「這跟歲數有關係嗎?那依你的意思,我爸歲數大了,就不該治了?我科室里的一半患者,都比我爸歲數大。」
「你科室的都治好了?都活蹦亂跳出院了?那不都擱床上插著管子,帶死不拉活地熬天兒呢嗎?」
「也有人出院。你一開始,不也是我的病人嗎?」
「嘖,我他媽跟你擱這兒抬槓呢啊?」
「不管怎麼說,他是我爸。別說他68,就他今年98,我都希望他能再活三五年。」
「我明白…」
「不,你不明白。」陳熙南扶著前站起來,居高臨下地看著段立軒。用那兩片最溫柔的嘴唇,講出了最絕情的話:「因為他是我爸,不是你爸。所以你能輕易地目送他死,而我不能。」
這話一出,段立軒的臉唰地紅了。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胸脯劇烈起伏。
他喉結滾了兩下,終究什麼也沒說。手掌往後胡嚕了兩把頭髮,轉身往樓上走。銀羽毛的耳墜在陽光里亂顫,像兩截亂彈的音符。大步走到陳熙南頭上,斜瞥了他一眼。刀眉緊蹙,左眼尾卻掛了一小片淚。
陳熙南無疑說了氣話。段立軒對他家有多真,他心裡門兒清。他就是難過、委屈、不接受、抓邪火。在潛意識裡,他知道二哥慣自己。所以也恃寵而驕,輕易就口不擇言。
親密關係實在太複雜了。過度掌控是傷害,過度依賴,有時也會變成傷害。
去廟裡做義工流的汗,四處找關係花的錢。每天泡在醫院的時間,還有腳趾頭淌的血…那些段立軒不曾說過的代價,統統被這句話抹殺。
其實在說出口的那一剎那,陳熙南就已經開始悔恨。看著段立軒受傷的表情,他整個人像是一捧碎雪。勉強扶著牆,雙腿在褲子裡打著哆嗦。
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說出那樣的話。想追上去道歉,可通身無法動彈。想喊一句二哥,可喉嚨像是被堵住了。
他就那麼擰著脖子站在原地,呆呆地望著段立軒消失的方向。
像是被綁在了柱子上,而柱子矗立在荒島上,荒島則在緩緩沉沒。腦子裡塞滿棉花,想什麼都隔著霧。他的眼裡也浮出淚,可那淚也是凝著的。像一滴黏稠的米湯,掉不出眼眶。
不知道就這麼站了多久。直到腿麻了,脖子酸了。陽光像一瓶打碎的碘伏,在台階上潑潑灑灑。他又聽見由遠及近的腳步聲,段立軒重新出現在視野里。趴在扶手欄杆上,和他臉對臉。
「哎,爸媽的意思。」段立軒沒和他對視,而是盯著他不自主顫抖動的手指,「說想先回趟祖宅,看一圈親戚。然後回來聽你的,轉化化療。再找找有沒有那啥,臨床試驗。這回行不?」
「要能擱家裡的沙發上,曬著那暖洋洋的太陽。拉著你的手,再瞅著倆兒子。哎呦,那可真就是功德圓滿。」
許廷秀點點頭,背對著對陳熙南說道:「樂樂,拿本記上。等需要家屬做主那天,你要謹記你爸的願望。」
陳熙南沒有動地方,只是直勾勾地看著腳尖。段立軒懟了他兩杵子,他依舊沒有動地方。
「我給記。」段立軒掏出手機,在記事本上打字,「不去ICU,不開刀。還有啥來著?」
陳正祺從老婆的腰際伸出半張臉,調皮地說道:「老兒子,寫四個字兒就成。不遭洋罪。」
陳熙南忽然緊緊抿起嘴,大步走了。伴隨著門咔噠一聲關上,屋裡的氣氛冷了好幾個度。
段立軒反應了下,匆匆地追出去。臨到了門口,又回頭說道:「爸,你就聽媽的。媽說得都對。特別對。」
作者有話說:
京片子
病拿的:形容人得了重病以後,性情大變。暴躁乖戾,不近人情。
拔塞子:放屁
犯牛脖子:犯牛脾氣,使性子
嘬癟子:有苦說不出
第91章 風雨同舟-91
段立軒關上門,正好看見陳熙南拐下樓梯。
「陳樂樂!」他追著叫了一嗓子。
陳熙南沒有停下,反而加快了腳步。向來時速80納米的陳樂樂,今天像是踩了風火輪。踢踢踏踏一路小跑,劉海兒都掀起來了。
段立軒緊著追上去。連著伸手薅了幾下,都沒薅住。
「陳樂樂!嘖!陳樂樂!」他索性拄著扶手翻了一層,直接跳到陳熙南面前。抻著胳膊,柵欄一樣堵在樓梯口,「干哈去啊,咱不是說好不掉鏈子嗎。這咋還吊上臉子了?」
「我是說不掉鏈子,我沒說眼睜睜看著我爸…」陳熙南狠靠到牆上,拿虎口撐著額頭喘息,「困難才剛來,這第一槍還沒打響。什麼意思,你們仨就要集體躺炕上了?」
「就不躺炕上,咱下地溜達。那癌能溜達沒啊?哎,這病,你,嗨嚇!」
段立軒自己也說不出什麼『治不好』,『沒救了』,『純熬日子』之類的話。咋兩下舌,嗨嚇一聲。磕巴了半天,也沒說利索。
「機會的確渺茫,但渺茫也是機會。」陳熙南直視著他的眼睛,倔強地爭辯,「不管怎樣,我會盡所有手段讓我爸活下去。這是為人子的責任。」
「行行行,你先別著急裝B,趕緊跟我回去。」段立軒不想跟他樓道里掰扯,被人白聽笑話。拉著他胳膊,往樓梯上扯,「老爺子立遺囑呢,那不興打斷。好人都得做兩手準備,何況是個病人。」
「我不回去。」陳熙南使勁抽回手,一屁股坐到台階上。抱住膝蓋,把腦門抵上小臂,「你們仨說去,反正你們仨說得到一塊兒去。我同不同意,有什麼好要緊。」
段立軒蹲到他面前,扒著他胳膊哄:「那你有想法就說唄。咱一家心平氣和地嘮。」
「你讓我怎麼說?」陳熙南別開臉,噘著嘴嘟囔,「你原來說過,不管什麼事,都能跟我尿一個壺裡去。可今兒你又是什麼立場?我一開口,你就反駁。他倆一開口,你就附和。」
曾經的陳大夫,是冷靜開明的。能看清病人的進度條,並對家屬坦誠相告。強調生命質量,反對無效治療。尤其是老年人,他們往往不是單一病症,而是有多重複發病變。並且多數藥物,對老年人也發揮不出多少療效。因為臨床藥物試驗,只針對單一病狀的年輕人開展。
所以當死亡無法逆轉,大動干戈只是延長痛苦。病人痛苦,家屬痛苦。錢花完了,債欠下了,往後活人的日子更痛苦。
但他的好心勸誡,總是被當成耳旁屁:『那是我媽,我不能不管。』『只要還活著,就有可能出現奇蹟。』『我爸當過兵,意志力特別堅定。一定能挺過去。』
求神仙、求佛祖、求菩薩。信巫術、信假藥、信偏方。
曾經,陳熙南對這些不屑一顧。心想觀世音要真大慈大悲,就不會讓人腦里長瘤。什麼奇蹟,這些生命支持設備才是奇蹟。
可如今,身處極度的壓力與焦慮之下,他出現了退行。陳大夫消失了,小樂樂接管心智。柔弱蹣跚,胡攪蠻纏,孩子似的尋求慰藉。
可惜他尋求錯了對象。
如果是向年長女性,哪怕不甚相熟,也會撿兩句他想聽的安撫。
如果是向某位神佛,哪怕神佛不語,自己也能幻想出虛無的加持。
只是他選擇向段立軒尋求。因為這是他的主心骨,他的依靠,他的根。
可同時,段立軒也只是個平凡的男人。對情緒識別不敏感,有時還缺根筋。比起慰藉和關懷,他更傾向於任務導向的溝通方式。此刻也沒讀懂他的需求,反而滿心都是糾正。害怕等真到那一天,陳樂樂像自己一樣抱憾終生。他既不想陳正祺被栓在醫院裡死去,也不想陳樂樂對父親的最後印象,是一張猙獰到不忍多看的臉龐。
所以兩人理論來理論去,也沒說出個所以然。就像是第一宿爭論誰當零兒,陳熙南變得油鹽不進。說來說去,無非就一個意思:你是我愛人,你就得和我一個戰營。否則就是不愛我,就是背叛。
「你內話我不愛聽。」段立軒蹲得腿麻,起身跺了跺,「昨兒晚上是哪個爹,跟我倆哭嚎兒的。啊,一會兒瘤大得像個棗兒了,一會兒又像山楂了。一會兒碰大動脈了,一會兒又指定復發。我意思,要這牽牽連連的,咱還白遭那罪幹啥?」
陳熙南抬頭看他。陽光從背後打過來,他的耳墜像兩根針頭。一晃一晃,扎得他眼睛生疼。
「保活那時候,你可不是這麼說的。你說只要有一線希望,都不應該放棄。」陳熙南的下眼瞼抽搐著,看向段立軒的眼神也帶上失望,「你別忘了,那時你迫著我治到死那一天。」
「那是一樣事兒嗎?保活才多點兒大,她懂個屁的生死。」段立軒有點不耐煩了,口氣也跟著沖,「但凡她不是3歲,她13歲。她跟我搖一個頭,你看我放不放她走!你爹都多大歲數了?你讓他跟死較勁,不是磋磨他玩兒呢嗎?再說了,那就算他媽秦始皇,也沒長生不老!」
他一著急就大嗓門,聽著像是生氣。陳熙南從鏡片上翻他一眼,語氣也跟著不好聽:「這跟歲數有關係嗎?那依你的意思,我爸歲數大了,就不該治了?我科室里的一半患者,都比我爸歲數大。」
「你科室的都治好了?都活蹦亂跳出院了?那不都擱床上插著管子,帶死不拉活地熬天兒呢嗎?」
「也有人出院。你一開始,不也是我的病人嗎?」
「嘖,我他媽跟你擱這兒抬槓呢啊?」
「不管怎麼說,他是我爸。別說他68,就他今年98,我都希望他能再活三五年。」
「我明白…」
「不,你不明白。」陳熙南扶著前站起來,居高臨下地看著段立軒。用那兩片最溫柔的嘴唇,講出了最絕情的話:「因為他是我爸,不是你爸。所以你能輕易地目送他死,而我不能。」
這話一出,段立軒的臉唰地紅了。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胸脯劇烈起伏。
他喉結滾了兩下,終究什麼也沒說。手掌往後胡嚕了兩把頭髮,轉身往樓上走。銀羽毛的耳墜在陽光里亂顫,像兩截亂彈的音符。大步走到陳熙南頭上,斜瞥了他一眼。刀眉緊蹙,左眼尾卻掛了一小片淚。
陳熙南無疑說了氣話。段立軒對他家有多真,他心裡門兒清。他就是難過、委屈、不接受、抓邪火。在潛意識裡,他知道二哥慣自己。所以也恃寵而驕,輕易就口不擇言。
親密關係實在太複雜了。過度掌控是傷害,過度依賴,有時也會變成傷害。
去廟裡做義工流的汗,四處找關係花的錢。每天泡在醫院的時間,還有腳趾頭淌的血…那些段立軒不曾說過的代價,統統被這句話抹殺。
其實在說出口的那一剎那,陳熙南就已經開始悔恨。看著段立軒受傷的表情,他整個人像是一捧碎雪。勉強扶著牆,雙腿在褲子裡打著哆嗦。
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說出那樣的話。想追上去道歉,可通身無法動彈。想喊一句二哥,可喉嚨像是被堵住了。
他就那麼擰著脖子站在原地,呆呆地望著段立軒消失的方向。
像是被綁在了柱子上,而柱子矗立在荒島上,荒島則在緩緩沉沒。腦子裡塞滿棉花,想什麼都隔著霧。他的眼裡也浮出淚,可那淚也是凝著的。像一滴黏稠的米湯,掉不出眼眶。
不知道就這麼站了多久。直到腿麻了,脖子酸了。陽光像一瓶打碎的碘伏,在台階上潑潑灑灑。他又聽見由遠及近的腳步聲,段立軒重新出現在視野里。趴在扶手欄杆上,和他臉對臉。
「哎,爸媽的意思。」段立軒沒和他對視,而是盯著他不自主顫抖動的手指,「說想先回趟祖宅,看一圈親戚。然後回來聽你的,轉化化療。再找找有沒有那啥,臨床試驗。這回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