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瘤中惡,癌中王,查出來就晚期。
路上心裡就七上八下,再一看這住院部,肺頭子都冰了。門診那邊是拔地而起的大樓,人來人往。這裡是一棟米黃小四層。雨棚上立著紅字:住院部B座。三樓和四樓中間貼著金字:以奉獻為樂。
紅字給家屬看,金字給醫護看。這裡沒有給病人的字,因為用不上:進了,難再出去。什麼早日康復,永不言棄。都用不上了。
一進門,大廳空蕩蕩的。冷陰陰的牆壁、白慘慘的地磚、酸哄哄的空氣。正對門口倆電梯,一大一小。
等電梯的功夫,段立軒對兩人道:「該幹啥幹啥去吧,醫院裡埋汰,人多還鬧騰。我自個兒上去得了。」
瘦猴和劉大腚見他是真心攆人,也就結伴走了。磨蹭到門口,又惦記著道:「二哥,有啥事兒吱聲嗷!哥兒幾個都在的。」
段立軒揮揮手,沒回頭。倒不是真嫌他倆鬧騰,是怕自己忍不住流淚。因為就算不提陳樂樂,他對老兩口也有感情。
陳樂樂工作忙,學業也忙。別說雙休,就單休都湊不上。早晨去科研,下午寫報告,再搓六個褲衩子,一天沒了。
所幸段立軒是個閒人,沒事兒能往二院跑跑。送個愛妻便當,巡視門診紀律,再麼找熟人扯閒篇。要不然他倆一個早出,一個晚歸,還真就像那不得拜的街坊了。
老兩口住在地級市,從家開車得將近一個鍾。陳樂樂沒辦法常回去看看,段立軒就代他多盡些孝。買點當季的好菜、進口水果串串門。沒啥事就留下蹭飯,再陪著聊聊天。
段立軒自來熟,陳正祺大白話。倆人往起一湊,就像打火機碰上大呲花。見得越多,混得越熟。老兩口一開始叫他『小軒兒』,後邊直接叫『兒子』。段立軒一開始叫「叔、姨」,後邊改口叫『爸、媽』。
這世上爹媽雙全的,還有的嫌老人贅腿。殊不知缺爹少媽的,都恨不得扯個老人來孝順。
一聲爸媽,就是一個家。
多好的一個家。倆男的搞對象,沒說半個不字,還拿你當自家人接納。哪怕知道他什麼身份,都沒跟他生分。有點啥好東西都捨不得吃,得存到小軒兒來的時候再下鍋。等到臨走,左一袋子右一箱子,恨不得家都搬空。
段立軒這輩子都沒想過成家。沒想到不但成了,還成得像他媽的神話。
可僅僅半年,神話就敗了。沒敗給錢權、沒敗給偏見、敗給了一個瘤子。
叮咚一聲,大電梯先到了。段立軒剛進去,聞到一股冷臭。他疑心這是屍臭,又倏地溜出來。拍拍打打地念了幾句楞嚴咒,轉去走樓梯。
正午的病樓,一片死寂。後背像是趴了髒東西,毛凜凜地催著。他越走越快,後邊幾乎是在跑。好像跑慢一會兒,老頭就會撒手人寰。
一路跑上四樓,拉開了靠樓梯的房門。總共四張床,三張都是空的。
老頭的床靠窗邊,披著滿後背的陽光。穿著藍白條的病號服,正眉飛色舞地跟倆護士侃大山。一看到段立軒,響亮亮地叫了一聲:「哎呦!兒子回來了!」
不見許廷秀,屋裡就老頭和倆護士。一個四十左右,白胖牛眼睛,叫玲姐。一個二十出頭,小山眉痘痘臉兒,叫小季。
小季笑道:「大爺,這是你哪個兒子啊?大兒子,二兒子,還是1.5兒子?」
住院這段日子,陳正祺沒事就念叨自己襯仨兒子。
老大,玩歇了虎子,滑得摸不著個兒;
老二,艾窩窩打錢眼,蔫有準兒;
還有個1.5,純小芥末墩兒,那味兒才竄呢。
小季好奇,問怎麼還出了個1.5。陳正祺便解釋說:歲數比二兒子大,來得比二兒子晚,所以是1.5。
小季又問,為什麼比二兒子大,還來得晚?陳正祺就不解釋了,一臉高深地擺手:緣分,妙不可言。
此刻小季提話茬,陳正祺就笑著介紹:「這姆家1.5,剛留法回來。為期一個月,進修的芥末專業。」
倆護士都笑了。段立軒也笑,走上前把飯盒一撂:「我也是他媽命硬。叫你幾聲乾爹,還真給你叫乾巴上了。」
陳正祺沖倆護士擠眉弄眼,那意思是:瞅瞅,味兒竄吧。
「我媽呢?」段立軒問。
「出去摘野果兒了,給我湊點貧下中農的盒飯。」陳正祺伸手扒著保溫袋,一臉猴饞地問,「還是姆家1.5惦記我啊。這又帶啥好吃的了?」
「蟲草燉鱘魚。」
「哎呦,山珍燉海味!現在的鱘龍魚,挺貴的吧?」
「沒花錢。」段立軒掏著水果袋子,撈了幾個枇杷給護士,「老姐小妹兒,都辛苦了啊。吃點水果。」分罷一屁股坐到老頭對面,平復著跑上來的呼吸,「蜀九香進貨的水產店不幹了,老闆送了幾條。」
「咋不幹了?」
「攤子鋪太大,連鎖店兒給親戚管砸了。」段立軒冷哼一聲,「做生意,那是有多大幾把,兜多大褲衩。褲衩做太大,保不准就鑽進來別人的幾把。」
兩個女護士一聽這話,都面露囧色,像是被枇杷酸了。想陳正祺舞文弄墨一輩子,又是編輯又是撰稿。老伴兒教語文,兒子高材生。冷不丁冒出這麼個糙蛋子,他著實有點不習慣。
「老兒子,咱文雅點兒。這叫做生意,有幾根兒指頭,摁幾隻跳蚤。」
段立軒不以為然地笑笑:「行了,跳蚤也沒比幾把文雅多少。趕緊吃吧。裡邊兩份兒,給我媽留一份兒。」
倆護士看陳正祺有兒子管,便也結伴出去吃飯。門剛一關,陳正祺就神秘地對段立軒招手:「兒子,來,我有話跟你交代。」
段立軒心裡咯噔一聲,還以為老頭要交代後事。凝著臉湊上去,結果就聽陳正祺小聲道:「你明兒給我帶包稻香村的沙琪瑪。偷摸的,別讓你媽瞧見。」
作者有話說:
歇了虎子:壁虎。爬得輕快,人不易抓住。形容人滑頭滑腦。
艾窩窩打金錢眼:舊時廟會在橋下掛銅錢,讓人拿硬幣扔。扔中了大吉大利。拿粘軟的窩窩扔,命中率比硬幣高。比喻人表面不聲不響,實則心有打算。
芥末墩兒:一道老北京的家常小菜,拿芥末醃的白菜。聞起來沖鼻子(京片子叫味兒竄),入口清脆解膩。是很多老北京人的童年回憶。
第86章 風雨同舟-86
「…咋了,不讓吃啊?」
「不讓!喝口罐頭湯兒都挨呲瞪!」
「那不對身體不好麼。生病得忌口。」
「哎呦,我這都要歇菜了!再不緊著吃兩口好的,我多虧吶?」
段立軒怔了一怔。不想自己小心護著的窗戶紙,被老頭給一指禪了。他胡亂揮著手,逃似的坐回去:「行行行,還沒出結果兒,就說這不著調的。」
「噯,生老病死甭忌諱,得實事求是。你別看我歲數大,還是會拿手機上個網。這就是胰腺癌,沒跑兒了。等2018,狗年春晚,咱爺倆是沒緣一起看嘍。」
段立軒不說話,別過臉看窗外。兩根手指來回搓著嘴唇,像是銜著一根煙。驀地淌出兩行眼淚,又連忙拿指頭揩了。揩地飛快,揚散在陽光里,雪花兒似的。
「就真是癌能咋的?咱他媽跟它拼了。」
陳正祺一聽這話,哈哈地笑起來。眼睛卡在笑紋里,臉上像是掛倆黑漆漆的小逗號。
「兒誒,你要跟誰拼啊?哪兒有敵人吶!癌是什麼呢,它就是生物界的一種過程,不是要證明咱家實力。車跑68萬公里得報廢,人活68不生病?鐵會生鏽,油會哈喇。啥這病那病的,就是老了,歲數大了。」
陳正祺支起小桌板,專心致志地拆盒飯。嘴裡照舊喋喋不休:「你說為什麼以前的人兒不得癌?他們活不到得癌的一天吶。多幸運呢,有老婆有家,孩子襯了仨。沒橫死沒自殺,活到68。人這樣夠本兒了,是吧。」
不鏽鋼的雙層飯盒,上層是米飯,下層是燉魚。陳正祺端起小托盤,準備美美開炫。
還沒等進嘴呢,門被嘭地推開。
許廷秀還是那麼颯麗,通身不見疲態。頭髮盤得一絲不苟,穿著中老年御姐最愛的碎花大擺裙。頭戴防曬塑料面罩,臂套黑色蕾絲冰袖。像戴著電焊罩子的奧黛麗赫本,挎倆花布兜,嘎噔嘎噔地進來了。
來不及撂東西,就親親熱熱地道:「法國也沒什麼好東西吃,給兒子都造瘦了。」
「曬黑顯的。」段立軒低頭幫她拾掇,「上稱沒咋變。」
許廷秀笑笑,摸了一把他的腦袋瓜。剛準備坐下,就看到陳正祺正狂風驟雨地炫飯,活像逃荒的難民。
「唉他爹,這大米飯你可悠著點兒。那升血糖才快呢!」她一邊說,一邊挖走難民飯盒裡的一半米。
陳正祺孩子似的扭過身去,抬著胳膊肘擋她筷子:「去去去,兒子也給你帶了。咱倆一人一盒,你別搶我的。」
「整盒的我不動了,留給兒子吃。」許廷秀從袋子裡撈了幾個聖女果,施捨一樣扔到老伴兒的米飯盒裡,「你呀,就配吃點這個。」
路上心裡就七上八下,再一看這住院部,肺頭子都冰了。門診那邊是拔地而起的大樓,人來人往。這裡是一棟米黃小四層。雨棚上立著紅字:住院部B座。三樓和四樓中間貼著金字:以奉獻為樂。
紅字給家屬看,金字給醫護看。這裡沒有給病人的字,因為用不上:進了,難再出去。什麼早日康復,永不言棄。都用不上了。
一進門,大廳空蕩蕩的。冷陰陰的牆壁、白慘慘的地磚、酸哄哄的空氣。正對門口倆電梯,一大一小。
等電梯的功夫,段立軒對兩人道:「該幹啥幹啥去吧,醫院裡埋汰,人多還鬧騰。我自個兒上去得了。」
瘦猴和劉大腚見他是真心攆人,也就結伴走了。磨蹭到門口,又惦記著道:「二哥,有啥事兒吱聲嗷!哥兒幾個都在的。」
段立軒揮揮手,沒回頭。倒不是真嫌他倆鬧騰,是怕自己忍不住流淚。因為就算不提陳樂樂,他對老兩口也有感情。
陳樂樂工作忙,學業也忙。別說雙休,就單休都湊不上。早晨去科研,下午寫報告,再搓六個褲衩子,一天沒了。
所幸段立軒是個閒人,沒事兒能往二院跑跑。送個愛妻便當,巡視門診紀律,再麼找熟人扯閒篇。要不然他倆一個早出,一個晚歸,還真就像那不得拜的街坊了。
老兩口住在地級市,從家開車得將近一個鍾。陳樂樂沒辦法常回去看看,段立軒就代他多盡些孝。買點當季的好菜、進口水果串串門。沒啥事就留下蹭飯,再陪著聊聊天。
段立軒自來熟,陳正祺大白話。倆人往起一湊,就像打火機碰上大呲花。見得越多,混得越熟。老兩口一開始叫他『小軒兒』,後邊直接叫『兒子』。段立軒一開始叫「叔、姨」,後邊改口叫『爸、媽』。
這世上爹媽雙全的,還有的嫌老人贅腿。殊不知缺爹少媽的,都恨不得扯個老人來孝順。
一聲爸媽,就是一個家。
多好的一個家。倆男的搞對象,沒說半個不字,還拿你當自家人接納。哪怕知道他什麼身份,都沒跟他生分。有點啥好東西都捨不得吃,得存到小軒兒來的時候再下鍋。等到臨走,左一袋子右一箱子,恨不得家都搬空。
段立軒這輩子都沒想過成家。沒想到不但成了,還成得像他媽的神話。
可僅僅半年,神話就敗了。沒敗給錢權、沒敗給偏見、敗給了一個瘤子。
叮咚一聲,大電梯先到了。段立軒剛進去,聞到一股冷臭。他疑心這是屍臭,又倏地溜出來。拍拍打打地念了幾句楞嚴咒,轉去走樓梯。
正午的病樓,一片死寂。後背像是趴了髒東西,毛凜凜地催著。他越走越快,後邊幾乎是在跑。好像跑慢一會兒,老頭就會撒手人寰。
一路跑上四樓,拉開了靠樓梯的房門。總共四張床,三張都是空的。
老頭的床靠窗邊,披著滿後背的陽光。穿著藍白條的病號服,正眉飛色舞地跟倆護士侃大山。一看到段立軒,響亮亮地叫了一聲:「哎呦!兒子回來了!」
不見許廷秀,屋裡就老頭和倆護士。一個四十左右,白胖牛眼睛,叫玲姐。一個二十出頭,小山眉痘痘臉兒,叫小季。
小季笑道:「大爺,這是你哪個兒子啊?大兒子,二兒子,還是1.5兒子?」
住院這段日子,陳正祺沒事就念叨自己襯仨兒子。
老大,玩歇了虎子,滑得摸不著個兒;
老二,艾窩窩打錢眼,蔫有準兒;
還有個1.5,純小芥末墩兒,那味兒才竄呢。
小季好奇,問怎麼還出了個1.5。陳正祺便解釋說:歲數比二兒子大,來得比二兒子晚,所以是1.5。
小季又問,為什麼比二兒子大,還來得晚?陳正祺就不解釋了,一臉高深地擺手:緣分,妙不可言。
此刻小季提話茬,陳正祺就笑著介紹:「這姆家1.5,剛留法回來。為期一個月,進修的芥末專業。」
倆護士都笑了。段立軒也笑,走上前把飯盒一撂:「我也是他媽命硬。叫你幾聲乾爹,還真給你叫乾巴上了。」
陳正祺沖倆護士擠眉弄眼,那意思是:瞅瞅,味兒竄吧。
「我媽呢?」段立軒問。
「出去摘野果兒了,給我湊點貧下中農的盒飯。」陳正祺伸手扒著保溫袋,一臉猴饞地問,「還是姆家1.5惦記我啊。這又帶啥好吃的了?」
「蟲草燉鱘魚。」
「哎呦,山珍燉海味!現在的鱘龍魚,挺貴的吧?」
「沒花錢。」段立軒掏著水果袋子,撈了幾個枇杷給護士,「老姐小妹兒,都辛苦了啊。吃點水果。」分罷一屁股坐到老頭對面,平復著跑上來的呼吸,「蜀九香進貨的水產店不幹了,老闆送了幾條。」
「咋不幹了?」
「攤子鋪太大,連鎖店兒給親戚管砸了。」段立軒冷哼一聲,「做生意,那是有多大幾把,兜多大褲衩。褲衩做太大,保不准就鑽進來別人的幾把。」
兩個女護士一聽這話,都面露囧色,像是被枇杷酸了。想陳正祺舞文弄墨一輩子,又是編輯又是撰稿。老伴兒教語文,兒子高材生。冷不丁冒出這麼個糙蛋子,他著實有點不習慣。
「老兒子,咱文雅點兒。這叫做生意,有幾根兒指頭,摁幾隻跳蚤。」
段立軒不以為然地笑笑:「行了,跳蚤也沒比幾把文雅多少。趕緊吃吧。裡邊兩份兒,給我媽留一份兒。」
倆護士看陳正祺有兒子管,便也結伴出去吃飯。門剛一關,陳正祺就神秘地對段立軒招手:「兒子,來,我有話跟你交代。」
段立軒心裡咯噔一聲,還以為老頭要交代後事。凝著臉湊上去,結果就聽陳正祺小聲道:「你明兒給我帶包稻香村的沙琪瑪。偷摸的,別讓你媽瞧見。」
作者有話說:
歇了虎子:壁虎。爬得輕快,人不易抓住。形容人滑頭滑腦。
艾窩窩打金錢眼:舊時廟會在橋下掛銅錢,讓人拿硬幣扔。扔中了大吉大利。拿粘軟的窩窩扔,命中率比硬幣高。比喻人表面不聲不響,實則心有打算。
芥末墩兒:一道老北京的家常小菜,拿芥末醃的白菜。聞起來沖鼻子(京片子叫味兒竄),入口清脆解膩。是很多老北京人的童年回憶。
第86章 風雨同舟-86
「…咋了,不讓吃啊?」
「不讓!喝口罐頭湯兒都挨呲瞪!」
「那不對身體不好麼。生病得忌口。」
「哎呦,我這都要歇菜了!再不緊著吃兩口好的,我多虧吶?」
段立軒怔了一怔。不想自己小心護著的窗戶紙,被老頭給一指禪了。他胡亂揮著手,逃似的坐回去:「行行行,還沒出結果兒,就說這不著調的。」
「噯,生老病死甭忌諱,得實事求是。你別看我歲數大,還是會拿手機上個網。這就是胰腺癌,沒跑兒了。等2018,狗年春晚,咱爺倆是沒緣一起看嘍。」
段立軒不說話,別過臉看窗外。兩根手指來回搓著嘴唇,像是銜著一根煙。驀地淌出兩行眼淚,又連忙拿指頭揩了。揩地飛快,揚散在陽光里,雪花兒似的。
「就真是癌能咋的?咱他媽跟它拼了。」
陳正祺一聽這話,哈哈地笑起來。眼睛卡在笑紋里,臉上像是掛倆黑漆漆的小逗號。
「兒誒,你要跟誰拼啊?哪兒有敵人吶!癌是什麼呢,它就是生物界的一種過程,不是要證明咱家實力。車跑68萬公里得報廢,人活68不生病?鐵會生鏽,油會哈喇。啥這病那病的,就是老了,歲數大了。」
陳正祺支起小桌板,專心致志地拆盒飯。嘴裡照舊喋喋不休:「你說為什麼以前的人兒不得癌?他們活不到得癌的一天吶。多幸運呢,有老婆有家,孩子襯了仨。沒橫死沒自殺,活到68。人這樣夠本兒了,是吧。」
不鏽鋼的雙層飯盒,上層是米飯,下層是燉魚。陳正祺端起小托盤,準備美美開炫。
還沒等進嘴呢,門被嘭地推開。
許廷秀還是那麼颯麗,通身不見疲態。頭髮盤得一絲不苟,穿著中老年御姐最愛的碎花大擺裙。頭戴防曬塑料面罩,臂套黑色蕾絲冰袖。像戴著電焊罩子的奧黛麗赫本,挎倆花布兜,嘎噔嘎噔地進來了。
來不及撂東西,就親親熱熱地道:「法國也沒什麼好東西吃,給兒子都造瘦了。」
「曬黑顯的。」段立軒低頭幫她拾掇,「上稱沒咋變。」
許廷秀笑笑,摸了一把他的腦袋瓜。剛準備坐下,就看到陳正祺正狂風驟雨地炫飯,活像逃荒的難民。
「唉他爹,這大米飯你可悠著點兒。那升血糖才快呢!」她一邊說,一邊挖走難民飯盒裡的一半米。
陳正祺孩子似的扭過身去,抬著胳膊肘擋她筷子:「去去去,兒子也給你帶了。咱倆一人一盒,你別搶我的。」
「整盒的我不動了,留給兒子吃。」許廷秀從袋子裡撈了幾個聖女果,施捨一樣扔到老伴兒的米飯盒裡,「你呀,就配吃點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