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董容琳望向文相:「真是我想的那樣?」
文相點頭:「自然是的。其實大多數人對此都是心知肚明的。藍將軍、劉將軍他們都是忠心耿直的武將,但凡和他們相處過,就知道他們不可能通敵叛國。而且在前線廝殺得最厲害的是他們,說誰通敵,他們都是不可能的啊!」
文相說著,臉上也有些羞愧難當:「可當今陛下心狠啊,毫無預兆,趁著兩家節慶團聚之際,拿著所謂鐵證,突然對兩家發難,諸人家族。可即便如此,我們這幫骨頭早就軟了的人,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作不知道了!」
董容琳沒有經歷前朝,實在無法理解朝堂里這些人的選擇。
他有他的選擇。
「藍老將軍一家,一身保家衛國,不應該落得這樣的下場,還是背著這樣的罵名。」董容琳也顧不得文相聽了這樣的話是不是會更加羞愧,堅定了表達了他的觀點。
文相看著眼前的董容琳,略有些恍惚。他還記得,四五十年前,自己也是這般的覺得世界非黑即白,一心要為正義發聲,為百姓謀利,也正是因此,自己才逐漸成為了文官之首,大家信任的對象。
是什麼時候,自己就左顧慮、右籌謀,活著了苟且偷生的模樣呢?
或許他們這些老傢伙真的應該退了。
那就看眼前的和不在眼前的年輕人,能夠建立起一個什麼樣的新世界吧。
文相拍了拍董容琳的肩膀:「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吧。我給你一份名單,名單上的人都是你可以信任的,如果還需要其他支持,你再來找我。」
董容琳回了一揖,道:「謝謝相爺的信任。容琳會好好用好這些人的。」
……
文相和董容琳的這一次會面,意味重大。
從這之後,京城的某些風聲,不再僅僅限於百姓之間的隱秘的口口相傳,而是在達官貴人和朝臣等中間,也逐漸的波及開來。而且因為後者知道的前事更多,一些真相也夾雜在傳言中,讓消息可信度變得越來越高。
……
與此同時的是,宋城還日日在他的噩夢中掙扎。
閉上眼,就是噩夢。
而睜上眼,又意味著困、意味著頭痛欲裂。
宋城的脾氣一天比一天壞,暴怒、抓狂……
而這些,則又進一步驗證著傳言的真實性。
……
終於到了陸凌瑤和劉煜回京的這一天。
兩人作為讓蒲城等一眾受災城鎮恢復正常的有功之臣,既已平安回到京城,皇帝宋城不得不在朝堂上接見,即使他心底已經有了決斷,待他們的風頭稍弱,就要讓他倆去見自己的父輩和祖輩。
只是,皇帝宋城不知,「戰爭」已經在會面的這一刻就已經打響。
這日,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分列兩側,文官一側,文相、董容琳領頭,武將一側,也都是陸凌瑤的老熟人。
皇帝宋城高坐在龍椅上,儘管他強打著精神 ,但眼底的青黑和那略顯扭曲的面容,都顯示著他一段時間被噩夢折磨的瀕臨崩潰。
陸凌瑤和劉煜站在殿中,並未下跪,這一幕並不正常,但或許是皇座上宋城和兩人氣場倒置的緣故,也可能是朝中眾人本身也都因傳言的緣故抱有吃瓜的隱秘心態,並未有人對此提出質問。
皇帝宋城精神恍惚,但還記著自己的皇權不容藐視。大聲呵斥道:「你們倆因何不跪,是要造反嗎?」
邊呵斥,邊道:「來人,將這兩個意圖造反的人給我拿下!」宋城知道這並不是一個好的弄死二人的機會,但是,對他而言,不敬皇權,也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鋪墊。他無法深度思考其他,只想先給陸凌瑤和劉煜一點顏色瞧瞧。
宋城的話音一落,殿外頓時湧入近十名的御前侍衛,將陸凌瑤和劉煜團團圍住。
殿中的文臣武將看著這一突然的變故,也有些被打得措手不及,有些支持陸凌瑤的,都不免腳步微變,做出了隨時要想辦法援救二人的準備。
在這劍拔弩張之際,站在文官前排的文相站了出來,說道:「陛下,等一下!」
宋城皺眉,道:「文相有何話要說?」
文相拱手答道:「陛下,陸縣主和劉小將軍都是有功之人,相信陛下也聽說了他們在華東六縣的功績,他們的功在社稷,如果陛下貿然拿下,恐怕會讓百姓不滿,也讓所有有功之臣寒心。」
宋城冷哼:「你說的我都知道,但那不是他們恃功而傲,殿中不跪君王的理由。」
文相仍是拱手,不急不躁的回道:「陛下多思多慮了。您也知道,陸縣主是初次上朝,大概只是還不知道回話的禮節罷了!」
然後,文相轉頭,給了陸凌瑤一個讓她暫忍的眼神。
只是,陸凌瑤要讓文相失望了,她並沒打算委屈自己去跪拜宋城。
第127章
陸凌瑤並不懼圍上來的御前侍衛,這次的情況與上次他們和暗衛交手不同,……
陸凌瑤並不懼圍上來的御前侍衛, 這次的情況與上次他們和暗衛交手不同,上次是意外遭遇戰,而這次, 她上朝前就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
她只是輕輕一揚手,衝上前的御前侍衛就已經都被定在了原地。
陸凌瑤輕笑著向前走了一步, 她對宋城問道:「陛下對造反二字可真是熟練,張口就來。是否當年誣陷藍將軍和劉將軍的造反, 你也是像今日這般兒戲?」
對造反這兩個字熟練, 說出來可謂直戳宋城的脊梁骨。
宋城看著陸凌瑤, 既驚懼於她的能力,又震驚於她話里透露的要為藍、劉兩位平反的信息, 一時竟是說不出話來, 而是指著陸凌瑤道:「你……你……你想做什麼?」
陸凌瑤卻於此時,掏出一張真話符,掐訣念咒,符紙無風自動, 飄向了皇帝宋城。
待符紙附著宋城身上, 進而消失, 作用於宋城身心。陸凌瑤趁機開口道:「我什麼也不想做,只是想聽陛下說幾句真話。當年我外祖一家,還有劉將軍一家,是否真的通敵叛國?」
宋城的嘴角蠕動,不受控制, 眼看要開口。坐在宋城右下角的太子已經慌得有些坐不下去, 怒斥陸凌瑤道:「你這是在做什麼?你對我父皇做了什麼?」
對於這個色厲內荏的太子, 陸凌瑤沒有看在眼裡,群臣也沒有太把他的質問當一回事, 而是全部目光炯炯的看向了皇座上的宋城。
「他們……他們……」宋城到底沒能夠扛住真話符的力量,小聲說道:「他們沒有通敵叛國,是我聯合匈奴二皇子,給他們製造的偽證。」
宋城的話一出,整個朝堂譁然。
大家固然猜測藍、劉兩大將軍府的所謂叛敵鐵證,必然是宋城栽贓的,但沒有人想到,宋城居然會為了偽造證據,而去通敵。
忠君衛國之人,被誣通敵叛國,而真正通敵叛國之人,居然高坐皇位,真是無比諷刺。
但陸凌瑤還沒有打算就此放過宋城,她繼續問道:「既然他們沒有通敵叛國,我外祖等人待你一向不薄,也願尊你為皇,你為何要如此對待他們?」
宋城本就因為噩夢精神衰弱,隨著第一句真話說出口,他那股要對抗的氣勢也就散了,索性陸凌瑤問什麼,他就開口答什麼道:「我為何要殺他們?這有什麼好問的?我不殺他們,最後就是他們要殺我。我都已經坐上皇位,怎麼可能留他們存在?」
宋城說得理所當然,卻也愈見自私,愈讓人寒心。
陸凌瑤聽了不免鄙夷道:「陛下可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為天下之人都和你一樣。說實話,您當年推翻前朝瘋帝,也算順應天命,為民除害,如果您不對外祖他們下手,我還能敬重你幾分。」
陸凌瑤這話一出,文武百官中有多人不免暗暗點頭。不管宋城這皇帝做得怎麼樣,相比前朝瘋帝,絕對是好了不少。
但陸凌瑤可不是來幫宋城來洗白的,她接著厲聲說道:「可是你怎麼做的呢?你登基以後,卻走了與瘋帝一樣的道路。你為了自己的皇位,胡亂猜忌,陷害功臣良將;你不管百姓,致使各處到現在仍然民不聊生,災難頻發。你不配這皇位!」
「你不配皇位!「這五個字擲地有聲。
陸凌瑤這話一出,宋城氣得渾身發抖,指著陸凌瑤道:「你……你……你造反!」
可是此時的造反二字一出,簡直猶如一個笑話。
陸凌瑤還在繼續詢問宋城:「其實,我還有一個疑問,我不能理解,我的母親她不過一後宅婦人,她礙著你的皇位什麼事了?為什麼連她你也不能放過?」
根據陸凌瑤的調查,藍心璇之死,與宋城同樣脫離不了關係。
宋城臉色鐵青,正要回答,卻有人從殿外走了進來,聲音帶著些嘶啞,卻也擲地有聲:「這個由我來說吧!」
是一個女聲,陸凌瑤循著聲音望過去,只見一個身著華服的高個女子由殿門口大步走進殿中,她的袖口掛著一串佛珠,但很奇怪,陸凌瑤覺得佛教的沉靜與此人格格不入。<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文相點頭:「自然是的。其實大多數人對此都是心知肚明的。藍將軍、劉將軍他們都是忠心耿直的武將,但凡和他們相處過,就知道他們不可能通敵叛國。而且在前線廝殺得最厲害的是他們,說誰通敵,他們都是不可能的啊!」
文相說著,臉上也有些羞愧難當:「可當今陛下心狠啊,毫無預兆,趁著兩家節慶團聚之際,拿著所謂鐵證,突然對兩家發難,諸人家族。可即便如此,我們這幫骨頭早就軟了的人,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作不知道了!」
董容琳沒有經歷前朝,實在無法理解朝堂里這些人的選擇。
他有他的選擇。
「藍老將軍一家,一身保家衛國,不應該落得這樣的下場,還是背著這樣的罵名。」董容琳也顧不得文相聽了這樣的話是不是會更加羞愧,堅定了表達了他的觀點。
文相看著眼前的董容琳,略有些恍惚。他還記得,四五十年前,自己也是這般的覺得世界非黑即白,一心要為正義發聲,為百姓謀利,也正是因此,自己才逐漸成為了文官之首,大家信任的對象。
是什麼時候,自己就左顧慮、右籌謀,活著了苟且偷生的模樣呢?
或許他們這些老傢伙真的應該退了。
那就看眼前的和不在眼前的年輕人,能夠建立起一個什麼樣的新世界吧。
文相拍了拍董容琳的肩膀:「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吧。我給你一份名單,名單上的人都是你可以信任的,如果還需要其他支持,你再來找我。」
董容琳回了一揖,道:「謝謝相爺的信任。容琳會好好用好這些人的。」
……
文相和董容琳的這一次會面,意味重大。
從這之後,京城的某些風聲,不再僅僅限於百姓之間的隱秘的口口相傳,而是在達官貴人和朝臣等中間,也逐漸的波及開來。而且因為後者知道的前事更多,一些真相也夾雜在傳言中,讓消息可信度變得越來越高。
……
與此同時的是,宋城還日日在他的噩夢中掙扎。
閉上眼,就是噩夢。
而睜上眼,又意味著困、意味著頭痛欲裂。
宋城的脾氣一天比一天壞,暴怒、抓狂……
而這些,則又進一步驗證著傳言的真實性。
……
終於到了陸凌瑤和劉煜回京的這一天。
兩人作為讓蒲城等一眾受災城鎮恢復正常的有功之臣,既已平安回到京城,皇帝宋城不得不在朝堂上接見,即使他心底已經有了決斷,待他們的風頭稍弱,就要讓他倆去見自己的父輩和祖輩。
只是,皇帝宋城不知,「戰爭」已經在會面的這一刻就已經打響。
這日,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分列兩側,文官一側,文相、董容琳領頭,武將一側,也都是陸凌瑤的老熟人。
皇帝宋城高坐在龍椅上,儘管他強打著精神 ,但眼底的青黑和那略顯扭曲的面容,都顯示著他一段時間被噩夢折磨的瀕臨崩潰。
陸凌瑤和劉煜站在殿中,並未下跪,這一幕並不正常,但或許是皇座上宋城和兩人氣場倒置的緣故,也可能是朝中眾人本身也都因傳言的緣故抱有吃瓜的隱秘心態,並未有人對此提出質問。
皇帝宋城精神恍惚,但還記著自己的皇權不容藐視。大聲呵斥道:「你們倆因何不跪,是要造反嗎?」
邊呵斥,邊道:「來人,將這兩個意圖造反的人給我拿下!」宋城知道這並不是一個好的弄死二人的機會,但是,對他而言,不敬皇權,也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鋪墊。他無法深度思考其他,只想先給陸凌瑤和劉煜一點顏色瞧瞧。
宋城的話音一落,殿外頓時湧入近十名的御前侍衛,將陸凌瑤和劉煜團團圍住。
殿中的文臣武將看著這一突然的變故,也有些被打得措手不及,有些支持陸凌瑤的,都不免腳步微變,做出了隨時要想辦法援救二人的準備。
在這劍拔弩張之際,站在文官前排的文相站了出來,說道:「陛下,等一下!」
宋城皺眉,道:「文相有何話要說?」
文相拱手答道:「陛下,陸縣主和劉小將軍都是有功之人,相信陛下也聽說了他們在華東六縣的功績,他們的功在社稷,如果陛下貿然拿下,恐怕會讓百姓不滿,也讓所有有功之臣寒心。」
宋城冷哼:「你說的我都知道,但那不是他們恃功而傲,殿中不跪君王的理由。」
文相仍是拱手,不急不躁的回道:「陛下多思多慮了。您也知道,陸縣主是初次上朝,大概只是還不知道回話的禮節罷了!」
然後,文相轉頭,給了陸凌瑤一個讓她暫忍的眼神。
只是,陸凌瑤要讓文相失望了,她並沒打算委屈自己去跪拜宋城。
第127章
陸凌瑤並不懼圍上來的御前侍衛,這次的情況與上次他們和暗衛交手不同,……
陸凌瑤並不懼圍上來的御前侍衛, 這次的情況與上次他們和暗衛交手不同,上次是意外遭遇戰,而這次, 她上朝前就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
她只是輕輕一揚手,衝上前的御前侍衛就已經都被定在了原地。
陸凌瑤輕笑著向前走了一步, 她對宋城問道:「陛下對造反二字可真是熟練,張口就來。是否當年誣陷藍將軍和劉將軍的造反, 你也是像今日這般兒戲?」
對造反這兩個字熟練, 說出來可謂直戳宋城的脊梁骨。
宋城看著陸凌瑤, 既驚懼於她的能力,又震驚於她話里透露的要為藍、劉兩位平反的信息, 一時竟是說不出話來, 而是指著陸凌瑤道:「你……你……你想做什麼?」
陸凌瑤卻於此時,掏出一張真話符,掐訣念咒,符紙無風自動, 飄向了皇帝宋城。
待符紙附著宋城身上, 進而消失, 作用於宋城身心。陸凌瑤趁機開口道:「我什麼也不想做,只是想聽陛下說幾句真話。當年我外祖一家,還有劉將軍一家,是否真的通敵叛國?」
宋城的嘴角蠕動,不受控制, 眼看要開口。坐在宋城右下角的太子已經慌得有些坐不下去, 怒斥陸凌瑤道:「你這是在做什麼?你對我父皇做了什麼?」
對於這個色厲內荏的太子, 陸凌瑤沒有看在眼裡,群臣也沒有太把他的質問當一回事, 而是全部目光炯炯的看向了皇座上的宋城。
「他們……他們……」宋城到底沒能夠扛住真話符的力量,小聲說道:「他們沒有通敵叛國,是我聯合匈奴二皇子,給他們製造的偽證。」
宋城的話一出,整個朝堂譁然。
大家固然猜測藍、劉兩大將軍府的所謂叛敵鐵證,必然是宋城栽贓的,但沒有人想到,宋城居然會為了偽造證據,而去通敵。
忠君衛國之人,被誣通敵叛國,而真正通敵叛國之人,居然高坐皇位,真是無比諷刺。
但陸凌瑤還沒有打算就此放過宋城,她繼續問道:「既然他們沒有通敵叛國,我外祖等人待你一向不薄,也願尊你為皇,你為何要如此對待他們?」
宋城本就因為噩夢精神衰弱,隨著第一句真話說出口,他那股要對抗的氣勢也就散了,索性陸凌瑤問什麼,他就開口答什麼道:「我為何要殺他們?這有什麼好問的?我不殺他們,最後就是他們要殺我。我都已經坐上皇位,怎麼可能留他們存在?」
宋城說得理所當然,卻也愈見自私,愈讓人寒心。
陸凌瑤聽了不免鄙夷道:「陛下可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為天下之人都和你一樣。說實話,您當年推翻前朝瘋帝,也算順應天命,為民除害,如果您不對外祖他們下手,我還能敬重你幾分。」
陸凌瑤這話一出,文武百官中有多人不免暗暗點頭。不管宋城這皇帝做得怎麼樣,相比前朝瘋帝,絕對是好了不少。
但陸凌瑤可不是來幫宋城來洗白的,她接著厲聲說道:「可是你怎麼做的呢?你登基以後,卻走了與瘋帝一樣的道路。你為了自己的皇位,胡亂猜忌,陷害功臣良將;你不管百姓,致使各處到現在仍然民不聊生,災難頻發。你不配這皇位!」
「你不配皇位!「這五個字擲地有聲。
陸凌瑤這話一出,宋城氣得渾身發抖,指著陸凌瑤道:「你……你……你造反!」
可是此時的造反二字一出,簡直猶如一個笑話。
陸凌瑤還在繼續詢問宋城:「其實,我還有一個疑問,我不能理解,我的母親她不過一後宅婦人,她礙著你的皇位什麼事了?為什麼連她你也不能放過?」
根據陸凌瑤的調查,藍心璇之死,與宋城同樣脫離不了關係。
宋城臉色鐵青,正要回答,卻有人從殿外走了進來,聲音帶著些嘶啞,卻也擲地有聲:「這個由我來說吧!」
是一個女聲,陸凌瑤循著聲音望過去,只見一個身著華服的高個女子由殿門口大步走進殿中,她的袖口掛著一串佛珠,但很奇怪,陸凌瑤覺得佛教的沉靜與此人格格不入。<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