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董容琳儘量用簡短的話描繪了自己要說的事情的重點。

  他說完,文相的表情頓時嚴肅起來。

  無論什麼時候,關於皇家的謠言都是不容小視的大事。

  文相問道:「你有沒有探聽一下,是什麼人在傳?」

  董容琳答道:「下官意外從下人的聊天中知道此事後,當即去打聽了一下,才知道,這消息傳播得還挺廣的,雖然都很謹慎,但口口相傳,估計已經傳遍了京城的多半的區域。」

  文相沒想到這謠言會傳播這麼廣,畢竟京城屬天子腳下,此前藍大將軍等死時,也不是沒有消息說藍府死得冤枉,但皇帝和百官面前,誰也不敢多嘴,消息最終也就限在小範圍內,並且只是猜測而不是篤定。

  「傳播這麼廣,還是議論陛下,我怎麼感覺有點不正常?」文相的手指輕輕的叩擊著桌面,思索著。

  董容琳回應道:「我也是這樣想的,而且,我有一個猜想。」

  在董容琳說出猜想的同時,文相也停下了手指叩擊,他也有了答案。

  「你的意思是……凌瑤?」文相併沒有賣關子,直接說出了他的想法。

  董容琳點了點頭,答道:「下官想到的也正是陸縣主。陸縣主有玄樓,要做到這個並不難。」

  文相道:「但能夠做到這個的也不一定需要玄樓……」他不是否定董容琳,而是覺得董容琳的猜測一定還有更多佐證。

  果然,董容琳回答道:「下官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關於上天懲罰的謠言,還涉及了幾個人物。一個正是陸縣主的外祖——藍老將軍,有人覺得,藍老將軍一家忠心耿耿、保家衛國,是陛下誣陷了藍老將軍,偏偏又沒能力管好國家,因此到處都是災荒和起義,所以藍老將軍真的看不過眼了。還有一個則是陸縣主的父親——寧德侯,傳言裡也提到了他,說他當年被雷劈就是做了虧心事。外甥像舅,現在從沒有走水過的養心殿起火,必然也是上天的預兆。」

  傳言直指皇帝,而傳言的目的似乎又是要為藍家鳴冤,也難怪董容琳會做此猜想。之前文相只是下意識的覺得有能力做這事的,玄樓排第一,現在聽董容琳詳說了傳言內容,也覺得是陸凌瑤的可能性又加大了。

  「你和凌瑤也算是同鄉,這些年她有表現出要為藍家平冤的態勢嗎?」文相問董容琳。

  董容琳遲疑了片刻,他並不能肯定文相在這件事情上的站位,但他自己,毫無疑問,不管陸凌瑤想做什麼,他都會堅定不移的支持這個幫自己良多的「小神仙」,因此要怎麼回答,需要把握一下度。

  而文相看他的反應,也懂了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便沒有再等董容琳的答案,而是自己回答道:「不過你倆不同村,聽說交集也是源自凌瑤回京那陣,她有什麼想法你確實不一定清楚。我也和凌瑤打交道數年了,這孩子這些年在京城靠她的能力幫助了很多人,包括我在內,大家都既震驚於她的能力,又很是感恩。對於寧德侯當年的死,我也有過一些揣測,天雷轟頂,這種事情,如果不是巧合,唯一能做成這種事的,大概也只有凌瑤這孩子了。那么小背負這麼多,真是心疼這孩子了。」

  文相的話里,透露出了很明顯的意思:我既佩服凌瑤的能力,也感恩她的幫助,就算是她可能弒父,我也依舊對她只有心疼。這站位就有些震驚了,畢竟不論什麼時候,弒父聽上去都是極其違背道德人倫的事。

  董容琳聽著都不免有些震驚:「啊?我聽說是寧德侯自己發了毒誓然後驗證了啊?」這麼說完,作為狀元,他自己也突然意識到裡面的謬誤了,是啊,毒誓這東西,發的人還少嗎?好多人不都是張口就來,但真正誓言應驗的又有幾個?能引導誓言應驗的,恐怕還真的只有陸凌瑤。

  想通的董容琳,很快就從陸凌瑤的角度做出了解釋:「就算真是陸縣主,那她肯定也是替天行道,她爹一定是做了什麼天人共怒的事。」

  董容琳這快速而堅定的站隊,讓文相都不免有些失笑。

  不過說起來,他自己其實想法,也和董容琳沒有差異。

  接下來,他不免仔細地向董容琳解釋起這樁舊案背後的一些糾葛。

  「唉,我就知道,陸縣主也太可憐了。」董容琳最後總結道。

  「如果這次傳言背後是陸縣主,那肯定也是陛下有問題,對不對?」既然文相知道很多隱秘之事,董容琳也一事不煩二主,繼續打聽起來。

  第126章

  董容琳這個問題問出來,已經可以說是向文相徹底的交底了。因為這個問……

  董容琳這個問題問出來, 已經可以說是向文相徹底的交底了。因為這個問題,不管真相如何,將問題歸因於皇帝, 就已經是大逆不道了。

  對於這樣的坦誠和直白,文相很欣慰。他一直希望他們如師生、如父子般的關係里, 沒有試探,只有這樣的信任。

  他也很願意和董容琳說一些真話。

  「皇帝是對不起藍家的。」文相一句話總結了董容琳問題的答案。

  「前朝的將軍府中, 藍將軍府實力最盛, 既有家學的淵源, 藍老將軍生的兒子更是個個爭氣,假以時日, 每個兒子都能夠再托起一座將軍府。另一個就是劉將軍府, 雖然實力沒有藍將軍府那麼強勁,但劉將軍從軍中小兵做起,所有的軍功都是他和兄弟們一刀一槍的流血拼出來的,在軍中的口碑還有劉家軍的向心力, 那絕對都是一等一的。」

  文相開始給董容琳訴說那些過往。

  「而宋家這個將軍, 與藍老將軍和劉將軍相比, 就顯得有些不上不下。實力也有,但在藍老將軍和藍將軍府面前,多有不如。」

  董容琳作為後起之秀,對這些過往有過些許猜測,但都不如親歷的文相知道得那個清楚。此時聽了, 董容琳不免奇怪:「那為什麼會是當今陛下登基了呢?」

  文相說:「是啊, 為什麼會是他呢?這不僅是你的疑問, 也是當時滿朝文武的疑惑,更是這位先一步登基的皇帝自己心裡的一個心結。」

  「前朝到了後期, 我們都知道,文官這邊,是靠我在苦撐。而對外動武,則離不開三大將軍府。前朝皇座上的瘋帝,日常做的就是發瘋和拖後腿。一開始,靠著前面幾代的積累,也還能勉力支撐。但再厚的家底也經不起無所顧忌的揮霍,所以前朝越到後面,就越不行了。」

  「想當初,藍將軍他們在前線打了勝仗,舉國歡慶都不為過。結果前朝瘋帝卻還在想著給對方送人送錢。……一個戰敗國家得到了這樣的待遇,其他國家就算原本不敢挑釁的,也都聞著腥味蠢蠢欲動起來。」

  「而我們文官這邊,也都是惶惶不可終日。誰都不知道上朝的某一日,會不會就是自己的末日。本來各地就問題頻出,咱們解決問題的同時,還要妨著自己被解決。於是,很多事情,到最後,就很難得到徹底的解決。」

  董容琳聽了,不由地慶幸自己不是生活在前朝。

  文相看到他的表情,完全能夠理解他在想什麼。

  「你想想也知道,前朝到了那種狀態下,要麼滅國,要麼更換門庭。重點就是,誰來結束這種混亂。」

  「而當今陛下和他的部下,就是搶了這個先機。」

  「先一步入了皇城,先一步要了前朝皇帝的命,然後先一步用早已準備好的龍袍,還有所謂的傳位聖旨,宣告了他的繼位。」

  「第二日,當我們進了皇宮,皇座上已經換人了。」

  「我們能怎麼呢?拒不承認?不得不說,我們被前朝那位折磨良久,對前朝也都缺少些忠誠,甚至對有人造了前朝的反,是欣然樂見的。而且,當今陛下再怎麼名不正言不順,但他手中有兵,還弄了個聖旨來為他的造反遮掩,算是給了所有人一個台階。」

  文相也並沒有隱瞞當年面對宋城造反時自己的選擇:「所以我們當年也就都順著這個台階,認可了他的皇位。畢竟,就算是來位傻子,我們都覺得可能會比前朝那位瘋子要強。」

  「那藍老將軍、劉大將軍他們也承認了現在那位的皇位嗎?」董容琳問道。

  董容琳猜測,既然藍、劉軍權更盛,估計宋城這皇位應該還會有番波折。

  但出乎意料的是,文相點了點頭:「承認了!……朝臣都承認了,藍家和宋家之間還有藍心璇這個寶貝疙瘩,所以,很快他們就也承認了宋家這位的皇位。……劉將軍看宋家都點頭了,他本身也沒有權利慾望只喜歡打仗,也利索地跟著點了頭。」

  董容琳聽了不免又是一陣唏噓,沒想到權利的更迭就這麼簡單,可真是時勢造皇權。

  只是,這樣下來,董容琳就更不能理解了:「既然大家都承認了,怎麼藍家和劉家還會走到那地步?」董容琳一直不相信藍家劉家會叛國,要叛國何必等到當今陛下繼位,就藍家、劉家的實力,早就能夠直接掀了前朝的皇座。

  「這個問題,你不是早就心裡有了答案嗎?」文相說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