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但隨即有人反應過來,立刻開槍,子彈飛濺如暴雨。
林連雀如游龍般躲閃,以常人難以想像的柔韌和速度避過迎面而來的子彈,如果不是親自目睹,很難想像這是個人,或者說現在的他已經不是人了,從潘逢聲他們的方向只能看到林連雀的背影,但是橋這頭的衛兵們看清了他的臉——他的眼睛在夜裡是青白色,像是有火焰在燃燒。
那火不是燈火也不是戰火,那絕非人類能夠製造的火焰!
那火焰不能被囚禁於燈籠,只有以身為器,以壽為燭!
在衛兵的眼裡,此時的林連雀無異於傳說中的惡鬼,有人驚叫著打光了所有的子彈,林連雀閃身躲避,但子彈實在是太多了,凡人在面對恐懼時總會豪擲暴力,這暴力有時足以弒神——終於,有子彈打中了他。
但子彈沒有擊穿他的胸膛,反而像碰到了什麼銅牆鐵壁,「啪」地在他身畔炸開。
水岸的這一側,潘逢聲拿著望遠鏡目不轉睛地看,發現雖然林連雀沒有受傷,但是他的身形仿佛下降了一寸,腳開始被水浸濕。
旁邊的賀唳「嘖」了一聲,猛地停手,琴聲錚然而止。
下一瞬,少年突然開始掃弦,琴聲磅礴如萬軍齊衝鋒,萬人同擂鼓!
天地熔爐,祀身餵虎,白玉作膛劍作骨,他是這萬里山海馬前卒!
賀唳雙臂大展,整個人幾乎趴在了琴上,琴腔發出巨大的轟鳴,那簡直不是古琴的聲音,像刀擊柱、銅刮骨、麒麟斗而日月食、鯨魚死而彗星出,琴聲中,少年猛地放聲高歌——
「南有山兮,其上有光,
北有水兮,其下有倀,
以我眼兮,竊日之象,
以我口兮,賄鬼之漿,
以酒以火,山阿宴坐,
遊子去兮,歸我故鄉——」
少年略一停頓,在綿延不絕又震耳欲聾的琴音中再次放聲道:
「遊子去兮,歸我故鄉!」
琴聲與歌聲壓過水麵,像一隻無形的手,硬生生把林連雀的身形抬高了一寸!水上的人足尖如蜻蜓一點,再次沖了出去!
此時的林連雀已經距離對面很近了,他的身形極其輕捷,如果放在平時,常人通過道橋也要花上幾分鐘,但是從他踏上水面到現在,才剛剛過去數十秒。
如果有人此時從上往下俯瞰,會發現整道河灣以林連雀為中心,水面幾乎全部變成了青白色,像幽幽燃燒的火。
那火焰霸道又詭譎,甚至連從城中燒出的火光都因此停滯了,只在距離河道數十米的地方靜靜地燃燒著,不再蔓延。
潘逢聲看著遠處的林連雀猛地一躍,跳上對岸。
他跳上了岸,像長劍驟然出鞘,整個岸邊瞬間被青光籠罩,那光極冷又極熱,是毋庸置疑的火,最古老的火,在混沌初開之際,從八荒星野到四極之巔都有那樣的火焰燃燒,而今它再度降臨於世,在風中發出長嘯——
那是火焰中凶獸的嘯聲!
沒有人看得見,所有人都只能看到一望無際的大火。
但賀唳看見了。
——在那水天之間,迎風而立的山海異獸。
它是那樣巍峨,相較之下,連北斗也輕盈如一盞酒杓。
琴聲漸漸自磅礴轉入雍容,賀唳十指不停,心道:又見面了。
當年月下一曲,多少年了?
多少年未見了?
——那燈火如晝,舉世無雙的廣州。
另一側,潘逢聲把望遠鏡收起來,喃喃道:「祀身請神開饗宴……賀家為了傳這曲子,每一代死了多少人……」
「想不到林兄居然有此等體質……怪不得他一個外姓人……難得,難得。」
說著他嘆了口氣:「可惜了。」
很快,對岸的橋放了下來。
賀唳沒有停手,直到奏完一整曲,他慢慢撫平震動的琴弦,深吸一口氣。
而後「哇」地吐出了一大口血。
潘逢聲嘆了口氣,挽起袖子,對賀家的夥計說:「我來。」
接著他走過去,把癱在琴上的賀唳扛了起來。
他對三傢伙計說:「所有人跟我走。」又朝其中一個抬抬下巴,「給你們爺把琴收著。」
「當初就不想讓你來,這要是在廣州,哪容得宵小放肆。」他扛著賀唳往前走,邊走邊道:「區區一道水灣就把人搞得又是請神又是吐血的……到底是異國啊。」
林連雀上岸後,水面的青白色慢慢褪去,不遠處的戰火又開始蔓延,很快燒成一片。
潘逢聲在火光中顛三倒四地唱道:「明明明月是前身,他鄉為異客,久不做歸人——」
等走到對岸,賀唳趴在他肩上,沙啞地開口:「放我下來。」
「你真是我命里的冤家。」潘逢聲嘆了口氣,把少年放下來,扶著他站穩,「當年那晚我就不該在八十一樓喝酒——又要幹啥?」
賀唳緩了緩,併攏雙指放入口中,吹出一道尖銳的哨音。
林記的信鷹在半空應了一聲,盤旋著落了下來,在賀唳面前撲閃了一下,接著往前飛去。
賀唳跟著鷹,一瘸一拐地往前走。
直至走到一條大船前,船上有血腥味,船身塗著林記商號的標誌。
賀唳一揮手,夥計們手腳麻利地上了船,立刻開始準備,很快將風帆降了下來,隨時準備啟程。
信鷹落在桅杆上,仰頭長長地嘶鳴。
賀唳不要潘逢聲扶他,自己慢慢走上船,一路向前,最後在船頭停下腳步。
他看著不遠處負手而立的人,問:「撐得住麼?」
「都說了,一炷香之內,我是無敵的。」那人轉過身,含笑道:「小鶴兒你可不能看不起人。」
賀唳和他對視,片刻後說:「你還有什麼要交代的。」
「衛兵隊的人我已經處理了,人命債人命償,現在兩清了。」林連雀道,「剩下的撫恤之類,你去朱雀坊找帳房……」
「生意上的事不用你說。」賀唳打斷他的話,「我說了,林記的事我會管到底,我是在問你。」
他看著林連雀,再次問了一遍:「有什麼我能幫你做的?」
短暫的沉默後,林連雀從口袋裡掏出一封信,白色的防水箋,用蠟仔細地封了口。
「這封信,你幫我送去吧。」林連雀輕輕地笑了一下,「你知道地址,要是你不想去慕德蘭,從聖廷寄過去也行。」
賀唳接過信,道:「我會親自送去。」
林連雀:「……那我就不說謝了。」
交出那封信,林連雀像是鬆了口氣,他慢慢彎下腰,咳嗽一聲,最後在船頭坐了下來。
「賀堂主。」他說,「開船吧,我想再看一看海。」
賀唳狠狠閉了閉眼,轉身道:「開船!」
潘逢聲在遠處看著他倆,此刻也揚聲道:「開船!」
夥計們一聲連一聲,船很快動了起來,林連雀閉上眼,聽著耳邊綿延不絕的吆喝,開船,開船,在廣州水邊,在江南茶道,在京師河口,在北疆海港,但凡風帆揚起處,總有這樣的吆喝,它意味著滿船的新茶與上好的絲綢,青瓷碗盛著碧螺春,碗蓋一扣,清脆有聲。
還有那萬里波濤之外,朱雀棲息的坊市,沒有臉皮的師長和他同樣寡廉鮮恥的學生,一群人圍著吃白肉火鍋。
張燈結彩的大年夜,有人在市井煙火中回過頭,朝他溫和地笑了起來。
那人喚他:雀生。
「哎。」林連雀突然開口,對賀唳說:「你琴借我用用唄。」
賀唳沒說話,直接把他的琴抱了過來,林連雀試了試弦,手有點抖,但他還是指間一勾,奏出一支曲調。
船已經行到了海上,逐漸看得到月亮,濤聲里,林連雀突然唱道:
「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歌聲戛然而止,有血開始從他的嘴裡湧出。
林記的大夥計遠遠看著,看到東家背上的文身像暈開的墨,逐漸化為虛無。
婦人閉了閉眼,高聲唱道:「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林記所有的夥計都停了手裡的活,齊聲應道:「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船頭,隨著文身化開,林連雀的身體迅速衰敗下去,像一張窗紙,突然破開許多的洞,源源不斷地湧出血來。
這是方才凶獸為他擋住的子彈,一炷香的時間已過,祀身的報應來了。
林連雀已經撥不動琴,賀唳狠狠地抹了把臉,一屁股他在身邊坐下,扶著他的手,猛地盪開七弦。
潘逢聲走上前,對著林連雀一撩袖袍,長揖至地。
而後他深吸一口氣,提調唱道:「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
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
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雲幕高張。
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
林連雀如游龍般躲閃,以常人難以想像的柔韌和速度避過迎面而來的子彈,如果不是親自目睹,很難想像這是個人,或者說現在的他已經不是人了,從潘逢聲他們的方向只能看到林連雀的背影,但是橋這頭的衛兵們看清了他的臉——他的眼睛在夜裡是青白色,像是有火焰在燃燒。
那火不是燈火也不是戰火,那絕非人類能夠製造的火焰!
那火焰不能被囚禁於燈籠,只有以身為器,以壽為燭!
在衛兵的眼裡,此時的林連雀無異於傳說中的惡鬼,有人驚叫著打光了所有的子彈,林連雀閃身躲避,但子彈實在是太多了,凡人在面對恐懼時總會豪擲暴力,這暴力有時足以弒神——終於,有子彈打中了他。
但子彈沒有擊穿他的胸膛,反而像碰到了什麼銅牆鐵壁,「啪」地在他身畔炸開。
水岸的這一側,潘逢聲拿著望遠鏡目不轉睛地看,發現雖然林連雀沒有受傷,但是他的身形仿佛下降了一寸,腳開始被水浸濕。
旁邊的賀唳「嘖」了一聲,猛地停手,琴聲錚然而止。
下一瞬,少年突然開始掃弦,琴聲磅礴如萬軍齊衝鋒,萬人同擂鼓!
天地熔爐,祀身餵虎,白玉作膛劍作骨,他是這萬里山海馬前卒!
賀唳雙臂大展,整個人幾乎趴在了琴上,琴腔發出巨大的轟鳴,那簡直不是古琴的聲音,像刀擊柱、銅刮骨、麒麟斗而日月食、鯨魚死而彗星出,琴聲中,少年猛地放聲高歌——
「南有山兮,其上有光,
北有水兮,其下有倀,
以我眼兮,竊日之象,
以我口兮,賄鬼之漿,
以酒以火,山阿宴坐,
遊子去兮,歸我故鄉——」
少年略一停頓,在綿延不絕又震耳欲聾的琴音中再次放聲道:
「遊子去兮,歸我故鄉!」
琴聲與歌聲壓過水麵,像一隻無形的手,硬生生把林連雀的身形抬高了一寸!水上的人足尖如蜻蜓一點,再次沖了出去!
此時的林連雀已經距離對面很近了,他的身形極其輕捷,如果放在平時,常人通過道橋也要花上幾分鐘,但是從他踏上水面到現在,才剛剛過去數十秒。
如果有人此時從上往下俯瞰,會發現整道河灣以林連雀為中心,水面幾乎全部變成了青白色,像幽幽燃燒的火。
那火焰霸道又詭譎,甚至連從城中燒出的火光都因此停滯了,只在距離河道數十米的地方靜靜地燃燒著,不再蔓延。
潘逢聲看著遠處的林連雀猛地一躍,跳上對岸。
他跳上了岸,像長劍驟然出鞘,整個岸邊瞬間被青光籠罩,那光極冷又極熱,是毋庸置疑的火,最古老的火,在混沌初開之際,從八荒星野到四極之巔都有那樣的火焰燃燒,而今它再度降臨於世,在風中發出長嘯——
那是火焰中凶獸的嘯聲!
沒有人看得見,所有人都只能看到一望無際的大火。
但賀唳看見了。
——在那水天之間,迎風而立的山海異獸。
它是那樣巍峨,相較之下,連北斗也輕盈如一盞酒杓。
琴聲漸漸自磅礴轉入雍容,賀唳十指不停,心道:又見面了。
當年月下一曲,多少年了?
多少年未見了?
——那燈火如晝,舉世無雙的廣州。
另一側,潘逢聲把望遠鏡收起來,喃喃道:「祀身請神開饗宴……賀家為了傳這曲子,每一代死了多少人……」
「想不到林兄居然有此等體質……怪不得他一個外姓人……難得,難得。」
說著他嘆了口氣:「可惜了。」
很快,對岸的橋放了下來。
賀唳沒有停手,直到奏完一整曲,他慢慢撫平震動的琴弦,深吸一口氣。
而後「哇」地吐出了一大口血。
潘逢聲嘆了口氣,挽起袖子,對賀家的夥計說:「我來。」
接著他走過去,把癱在琴上的賀唳扛了起來。
他對三傢伙計說:「所有人跟我走。」又朝其中一個抬抬下巴,「給你們爺把琴收著。」
「當初就不想讓你來,這要是在廣州,哪容得宵小放肆。」他扛著賀唳往前走,邊走邊道:「區區一道水灣就把人搞得又是請神又是吐血的……到底是異國啊。」
林連雀上岸後,水面的青白色慢慢褪去,不遠處的戰火又開始蔓延,很快燒成一片。
潘逢聲在火光中顛三倒四地唱道:「明明明月是前身,他鄉為異客,久不做歸人——」
等走到對岸,賀唳趴在他肩上,沙啞地開口:「放我下來。」
「你真是我命里的冤家。」潘逢聲嘆了口氣,把少年放下來,扶著他站穩,「當年那晚我就不該在八十一樓喝酒——又要幹啥?」
賀唳緩了緩,併攏雙指放入口中,吹出一道尖銳的哨音。
林記的信鷹在半空應了一聲,盤旋著落了下來,在賀唳面前撲閃了一下,接著往前飛去。
賀唳跟著鷹,一瘸一拐地往前走。
直至走到一條大船前,船上有血腥味,船身塗著林記商號的標誌。
賀唳一揮手,夥計們手腳麻利地上了船,立刻開始準備,很快將風帆降了下來,隨時準備啟程。
信鷹落在桅杆上,仰頭長長地嘶鳴。
賀唳不要潘逢聲扶他,自己慢慢走上船,一路向前,最後在船頭停下腳步。
他看著不遠處負手而立的人,問:「撐得住麼?」
「都說了,一炷香之內,我是無敵的。」那人轉過身,含笑道:「小鶴兒你可不能看不起人。」
賀唳和他對視,片刻後說:「你還有什麼要交代的。」
「衛兵隊的人我已經處理了,人命債人命償,現在兩清了。」林連雀道,「剩下的撫恤之類,你去朱雀坊找帳房……」
「生意上的事不用你說。」賀唳打斷他的話,「我說了,林記的事我會管到底,我是在問你。」
他看著林連雀,再次問了一遍:「有什麼我能幫你做的?」
短暫的沉默後,林連雀從口袋裡掏出一封信,白色的防水箋,用蠟仔細地封了口。
「這封信,你幫我送去吧。」林連雀輕輕地笑了一下,「你知道地址,要是你不想去慕德蘭,從聖廷寄過去也行。」
賀唳接過信,道:「我會親自送去。」
林連雀:「……那我就不說謝了。」
交出那封信,林連雀像是鬆了口氣,他慢慢彎下腰,咳嗽一聲,最後在船頭坐了下來。
「賀堂主。」他說,「開船吧,我想再看一看海。」
賀唳狠狠閉了閉眼,轉身道:「開船!」
潘逢聲在遠處看著他倆,此刻也揚聲道:「開船!」
夥計們一聲連一聲,船很快動了起來,林連雀閉上眼,聽著耳邊綿延不絕的吆喝,開船,開船,在廣州水邊,在江南茶道,在京師河口,在北疆海港,但凡風帆揚起處,總有這樣的吆喝,它意味著滿船的新茶與上好的絲綢,青瓷碗盛著碧螺春,碗蓋一扣,清脆有聲。
還有那萬里波濤之外,朱雀棲息的坊市,沒有臉皮的師長和他同樣寡廉鮮恥的學生,一群人圍著吃白肉火鍋。
張燈結彩的大年夜,有人在市井煙火中回過頭,朝他溫和地笑了起來。
那人喚他:雀生。
「哎。」林連雀突然開口,對賀唳說:「你琴借我用用唄。」
賀唳沒說話,直接把他的琴抱了過來,林連雀試了試弦,手有點抖,但他還是指間一勾,奏出一支曲調。
船已經行到了海上,逐漸看得到月亮,濤聲里,林連雀突然唱道:
「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歌聲戛然而止,有血開始從他的嘴裡湧出。
林記的大夥計遠遠看著,看到東家背上的文身像暈開的墨,逐漸化為虛無。
婦人閉了閉眼,高聲唱道:「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林記所有的夥計都停了手裡的活,齊聲應道:「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船頭,隨著文身化開,林連雀的身體迅速衰敗下去,像一張窗紙,突然破開許多的洞,源源不斷地湧出血來。
這是方才凶獸為他擋住的子彈,一炷香的時間已過,祀身的報應來了。
林連雀已經撥不動琴,賀唳狠狠地抹了把臉,一屁股他在身邊坐下,扶著他的手,猛地盪開七弦。
潘逢聲走上前,對著林連雀一撩袖袍,長揖至地。
而後他深吸一口氣,提調唱道:「百年裡,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
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
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雲幕高張。
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