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落成典禮當日,她沒去觀禮,而是去了一趟噶雲牧場。銀花娘子來信,說阿立古的祖母過世,他們沒有留下的理由,打算搬去大理的羊苴咩城了。
銀花
娘子手臂上的肌肉一鼓,將最後一卷行李搬上馬車,同明新微解釋道:「我倆都不是做生意的料,慣愛守著自己的手藝等客上門,此去羊苴咩城,打算開一間鐵匠鋪和獸醫鋪,聽說那裡四季如春,也極繁華,日子應當不錯。」
「記得給我來信。」 明新微道,「如今互市大開,從來黎州的商隊必定一日多過一日。」
「一定。」
銀花娘子抬手拍了拍她的肩膀:「保重!」 扭頭沖牧場裡面喊道:「阿立古,還在磨蹭什麼呢!」
阿立古抱著一隻生病的小馬駒,這才挨挨蹭蹭地出來,言語含糊地沖明新微打了個招呼,往車隊後頭走去。
兩人跟的是一支大商隊,花錢買了中間的位置,各色行李加上牧場裡老弱病殘的牲畜,占了頗長一截,兩人便一頭一尾押隊。
「回吧——這山上風大,多謝你來送我一程。」 銀花跑前跑後輕點完行李,抬頭道。
「一路順風!」
銀花點點頭,上馬一拉馬頭,往隊伍前趕去,風裡傳來話音:「後會有期!」
車隊動起來,明新微牽著馬站在路旁,看這龐大的車隊如同臃腫的蟒蛇,緩慢向前行進。
阿立古乘坐的牛車也緩緩從她眼前經過,牛脖子上的銅鈴發出清脆的聲響。
「從一開始,你就告訴了我答案,對嗎?」
一年的牧場勞作,阿立古晃白的面龐也曬出了銅色,他扭頭向路旁:「你說什麼?」
「如何能讓一個人毫無痛苦、甚至感到快樂地對另一個人言聽計從呢?」
她似在問阿立古,也不似在問阿立古。
阿立古嘆一口氣,撫了撫懷裡的小馬:「我亦不知。」
但她已不需要他的答案,翻身上馬,向著來路奔馳而去。
怎麼能讓一個人毫無痛苦、甚至感到快樂地對另一個人言聽計從呢?
不是迷提觳觫多,是很多很多愛吧,很多很多雙向的愛。
……
她打馬路過噶雲牧場的前門,見一人正在卸半扇木柵門,尚未想要如何應對,話已經脫口而出:「餵——你在作甚!」
「這片水草豐美的牧場,現已是我的了。」 那人放下手中活計,轉過身,雙臂一展,「作為牧場的新主人,趁著連日天晴,修繕一下大門,難道也要向按察使稟告嗎?」
按約定快兩年未見的人,就這麼出現在眼前。
當初她同他約定一年之期,純粹是因為自信可在一年內將大理互市建成,但朝堂保守派和蜀中灰產遠比她想的勢大。
如今能在第二年的尾巴上落成,已是幸運。而他終究是懂她,所以一直隱在暗處,直到互市落成的今天才現身。
楊束手上拎著一隻鶴嘴鍬,言語輕鬆:「就算按察使要管這等小事,也不能管到大理的地界上吧,除非——」 他笑起來,身後是青青的牧場,牧場上是高遠的碧空。
她再也忍耐不住,翻身下馬,在大理春末和煦風中,在大渡河外的異域桃源,奔向前去,用力抱住他。
「謝謝你,楊束。」
謝謝你,願意等我。
謝謝你,願意懂我。
從一開始,就無關情蠱。
這是屬於她的功課,也是屬於她的玄機。
千里獨行,蜉蝣在世。
親人,友人,良人,若都是過客一場,歷史長河歲月里,生命如曇花一現,她到底該如何存在?
她在大理互市落成的今日,終於,與自己和解。她這個改名換姓的離家遊魂,在史書的不起眼角落,留下了一個黯淡的名字。
料峭春風吹酒醒,山頭斜照卻相迎。
萬里,踏莎行。
—全文完—
(返場彩蛋)
「兩年不見,光是抱一下,是不是有點太含蓄了?」 楊束的雙手還帶著柵欄上的灰黑,便仍然展開雙臂,懸在空中,低頭問她。
她抬起頭來,柳眉一豎,居然抬手擂了他胸口一拳:「我等在這裡的隨從呢,你給弄哪兒去了?」
「啊——」 楊束誇張地捂住胸口,「按察使好大的官威啊,一見面就唯某是問,又唯某是抱。」
不過兩年不到,楊束竟然也學會這般口才。
「那、那我就唯你是問了。」 她昂起頭,「你答是不答?」
「答。」 楊束搖搖頭,故作嘆息道,「唉,我還以為我恪守約定,有人能相思如焚,給我點好臉色,沒想到,居然還在心心念念別人。」
「也罷,誰讓我認栽呢。」 楊束道,「你的隨從都在牧場氈房裡好好地歇息,我雖看他們不順眼,但看在他們對你忠心耿耿的份上,也就不予計較了。」
他湊近了,面帶得意:「甚至,為博得按察使的歡心,某還幫按察使帶了一個人來。」
她同他對視,還真從楊束眼裡看出幾分邀功的神色。
「誰?」
楊束不語,只是搖搖往遠方一指,一清癯的人影正踽踽獨行,往這邊走來。走近了,來人青衫落拓,頭上鬢角有霜色,腿上行纏有浮塵。
「某閒來無事,得楊兄相邀,週遊黃河以西的小國角廝羅,偶得回交法。此法中土已然技絕,思來想去,還是天意如此。」
說話之人雖然穿的是胡服,鬍鬚也更白了幾分,但她還是一眼認出了來人,激動道:「龐——沈先生!」
「我就知道,先生還是會來的!」
沈固其人,這輩子都奉獻給了宋土,說什麼老死山林間,她就知道他必會再出山!她心中激動,手作叉手禮,躬身一揖到底。
「你可知道朝上彈劾你的摺子不在少數?」 沈固虛扶她起身,「馬政何其敏感,如若以後風聲緊了,太后很可能也不會保你。」
「那就退隱馬場好了。」 楊束滿不在乎道,「朝廷管天管地,總還管不到此處來。」
她同楊束對視一眼,心裡一熱,忽然明白楊束會把馬場選在域外,除了這裡曾是保塞蠻第一大馬場外,竟然還考慮到了她的退路。
她道:「先生之憂心,我們都明白,必會量力而行。」
楊束見沈固還扭過頭盯著他,才明白過來,這是敲打他呢。
他與她並肩站立,身後是逐雲之顛的夢想之土:「世上之難事,總要有人做吧,但盡人事。」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他們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許多年後,一位叫做王安石的人更為激進——監守自盜的馬監被取締一空,「保馬法」推行開來,藏馬於民,由百姓養馬,只等戰時,再徵集民間之馬。
起初,也很見效,可惜,馬是那麼好養的嗎?但凡將馬養死了,需高價賠償官府,以至於「民不堪命,人人以有馬為禍」。
這位王兄倒台後,「保馬法」被黨爭的車輪一碾,便也灰飛煙滅了。
反倒是他們建立起來的馬幫和馬場,遠離旋渦,隱於江湖,得以保全,延續了百年。
當她選擇成為這樣一位直面未知的拓荒者時,並不知道,多年後,當金兵的鐵蹄踏過結冰的汴河,宗親肉袒牽羊為質,宋廷苟延殘喘於南方時,大理互市和辛良馬場,會成為了宋廷戰馬的重要來源之一。
而她培育出來的「踏雪白龍」,後代也會成為一位叫做岳飛的將軍的坐騎,陪他仰天長嘯,陪他壯懷激烈,陪他走八千里路雲和月,也陪他三十功名歸塵土,收拾舊山河,難朝天闕。
當然這些,她終其一生,也並不會知道,就算知道,也只會感嘆一句,陰差陽錯,不枉此生。
恨此身,非我所有,夢裡桃源都望盡。
今回首,嬋光萬里,吹花一夜滿良山。
—全文完—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銀花
娘子手臂上的肌肉一鼓,將最後一卷行李搬上馬車,同明新微解釋道:「我倆都不是做生意的料,慣愛守著自己的手藝等客上門,此去羊苴咩城,打算開一間鐵匠鋪和獸醫鋪,聽說那裡四季如春,也極繁華,日子應當不錯。」
「記得給我來信。」 明新微道,「如今互市大開,從來黎州的商隊必定一日多過一日。」
「一定。」
銀花娘子抬手拍了拍她的肩膀:「保重!」 扭頭沖牧場裡面喊道:「阿立古,還在磨蹭什麼呢!」
阿立古抱著一隻生病的小馬駒,這才挨挨蹭蹭地出來,言語含糊地沖明新微打了個招呼,往車隊後頭走去。
兩人跟的是一支大商隊,花錢買了中間的位置,各色行李加上牧場裡老弱病殘的牲畜,占了頗長一截,兩人便一頭一尾押隊。
「回吧——這山上風大,多謝你來送我一程。」 銀花跑前跑後輕點完行李,抬頭道。
「一路順風!」
銀花點點頭,上馬一拉馬頭,往隊伍前趕去,風裡傳來話音:「後會有期!」
車隊動起來,明新微牽著馬站在路旁,看這龐大的車隊如同臃腫的蟒蛇,緩慢向前行進。
阿立古乘坐的牛車也緩緩從她眼前經過,牛脖子上的銅鈴發出清脆的聲響。
「從一開始,你就告訴了我答案,對嗎?」
一年的牧場勞作,阿立古晃白的面龐也曬出了銅色,他扭頭向路旁:「你說什麼?」
「如何能讓一個人毫無痛苦、甚至感到快樂地對另一個人言聽計從呢?」
她似在問阿立古,也不似在問阿立古。
阿立古嘆一口氣,撫了撫懷裡的小馬:「我亦不知。」
但她已不需要他的答案,翻身上馬,向著來路奔馳而去。
怎麼能讓一個人毫無痛苦、甚至感到快樂地對另一個人言聽計從呢?
不是迷提觳觫多,是很多很多愛吧,很多很多雙向的愛。
……
她打馬路過噶雲牧場的前門,見一人正在卸半扇木柵門,尚未想要如何應對,話已經脫口而出:「餵——你在作甚!」
「這片水草豐美的牧場,現已是我的了。」 那人放下手中活計,轉過身,雙臂一展,「作為牧場的新主人,趁著連日天晴,修繕一下大門,難道也要向按察使稟告嗎?」
按約定快兩年未見的人,就這麼出現在眼前。
當初她同他約定一年之期,純粹是因為自信可在一年內將大理互市建成,但朝堂保守派和蜀中灰產遠比她想的勢大。
如今能在第二年的尾巴上落成,已是幸運。而他終究是懂她,所以一直隱在暗處,直到互市落成的今天才現身。
楊束手上拎著一隻鶴嘴鍬,言語輕鬆:「就算按察使要管這等小事,也不能管到大理的地界上吧,除非——」 他笑起來,身後是青青的牧場,牧場上是高遠的碧空。
她再也忍耐不住,翻身下馬,在大理春末和煦風中,在大渡河外的異域桃源,奔向前去,用力抱住他。
「謝謝你,楊束。」
謝謝你,願意等我。
謝謝你,願意懂我。
從一開始,就無關情蠱。
這是屬於她的功課,也是屬於她的玄機。
千里獨行,蜉蝣在世。
親人,友人,良人,若都是過客一場,歷史長河歲月里,生命如曇花一現,她到底該如何存在?
她在大理互市落成的今日,終於,與自己和解。她這個改名換姓的離家遊魂,在史書的不起眼角落,留下了一個黯淡的名字。
料峭春風吹酒醒,山頭斜照卻相迎。
萬里,踏莎行。
—全文完—
(返場彩蛋)
「兩年不見,光是抱一下,是不是有點太含蓄了?」 楊束的雙手還帶著柵欄上的灰黑,便仍然展開雙臂,懸在空中,低頭問她。
她抬起頭來,柳眉一豎,居然抬手擂了他胸口一拳:「我等在這裡的隨從呢,你給弄哪兒去了?」
「啊——」 楊束誇張地捂住胸口,「按察使好大的官威啊,一見面就唯某是問,又唯某是抱。」
不過兩年不到,楊束竟然也學會這般口才。
「那、那我就唯你是問了。」 她昂起頭,「你答是不答?」
「答。」 楊束搖搖頭,故作嘆息道,「唉,我還以為我恪守約定,有人能相思如焚,給我點好臉色,沒想到,居然還在心心念念別人。」
「也罷,誰讓我認栽呢。」 楊束道,「你的隨從都在牧場氈房裡好好地歇息,我雖看他們不順眼,但看在他們對你忠心耿耿的份上,也就不予計較了。」
他湊近了,面帶得意:「甚至,為博得按察使的歡心,某還幫按察使帶了一個人來。」
她同他對視,還真從楊束眼裡看出幾分邀功的神色。
「誰?」
楊束不語,只是搖搖往遠方一指,一清癯的人影正踽踽獨行,往這邊走來。走近了,來人青衫落拓,頭上鬢角有霜色,腿上行纏有浮塵。
「某閒來無事,得楊兄相邀,週遊黃河以西的小國角廝羅,偶得回交法。此法中土已然技絕,思來想去,還是天意如此。」
說話之人雖然穿的是胡服,鬍鬚也更白了幾分,但她還是一眼認出了來人,激動道:「龐——沈先生!」
「我就知道,先生還是會來的!」
沈固其人,這輩子都奉獻給了宋土,說什麼老死山林間,她就知道他必會再出山!她心中激動,手作叉手禮,躬身一揖到底。
「你可知道朝上彈劾你的摺子不在少數?」 沈固虛扶她起身,「馬政何其敏感,如若以後風聲緊了,太后很可能也不會保你。」
「那就退隱馬場好了。」 楊束滿不在乎道,「朝廷管天管地,總還管不到此處來。」
她同楊束對視一眼,心裡一熱,忽然明白楊束會把馬場選在域外,除了這裡曾是保塞蠻第一大馬場外,竟然還考慮到了她的退路。
她道:「先生之憂心,我們都明白,必會量力而行。」
楊束見沈固還扭過頭盯著他,才明白過來,這是敲打他呢。
他與她並肩站立,身後是逐雲之顛的夢想之土:「世上之難事,總要有人做吧,但盡人事。」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他們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許多年後,一位叫做王安石的人更為激進——監守自盜的馬監被取締一空,「保馬法」推行開來,藏馬於民,由百姓養馬,只等戰時,再徵集民間之馬。
起初,也很見效,可惜,馬是那麼好養的嗎?但凡將馬養死了,需高價賠償官府,以至於「民不堪命,人人以有馬為禍」。
這位王兄倒台後,「保馬法」被黨爭的車輪一碾,便也灰飛煙滅了。
反倒是他們建立起來的馬幫和馬場,遠離旋渦,隱於江湖,得以保全,延續了百年。
當她選擇成為這樣一位直面未知的拓荒者時,並不知道,多年後,當金兵的鐵蹄踏過結冰的汴河,宗親肉袒牽羊為質,宋廷苟延殘喘於南方時,大理互市和辛良馬場,會成為了宋廷戰馬的重要來源之一。
而她培育出來的「踏雪白龍」,後代也會成為一位叫做岳飛的將軍的坐騎,陪他仰天長嘯,陪他壯懷激烈,陪他走八千里路雲和月,也陪他三十功名歸塵土,收拾舊山河,難朝天闕。
當然這些,她終其一生,也並不會知道,就算知道,也只會感嘆一句,陰差陽錯,不枉此生。
恨此身,非我所有,夢裡桃源都望盡。
今回首,嬋光萬里,吹花一夜滿良山。
—全文完—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