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阿蠻還好,她偶爾還能帶回府中小住兩日。阿瑛自做伴讀起,再從未回過家中。她委婉同藺黍提起,偏藺黍不覺有異,道是有時是太后思念他,留在了太后宮中。
遂今日見孩子回來,一時又驚又喜。
「阿母——」阿瑛已經十歲,是個半大的兒郎了,眼見胞妹在前面跑得搖搖晃晃,遂三步並作兩步上去將她抱起,轉眼來到母親身前。
小女郎同她張開手臂,撒嬌要抱。
「今日怎會回來的?」蒙喬抱過阿蠻,一邊蹭她紅撲撲的面龐,一邊望著兒子與他說話。
「以後每日都得回來,今日他們在課後玩鬧太甚,太子更是課上犯困,說是夜間盡想白日玩樂之事,被太傅告到皇兄那去了。太傅和太師一口一個要靜心,一口一個養性,皇兄便將他們拆開了。」藺黍搶在兒子前頭接了話,坐下倒了盞茶飲過,「皇后本來還給他們說情,破天荒被皇兄斥責了,說都是她太慣太子之故,因太子喜歡阿瑛阿蠻,便拘著他們住在宮中,還說她只全自個為母之心,卻不顧他人思子之情……一通話斥得皇后就差要脫簪謝罪。說實在的,這麼些年了,我還不曾見過皇兄這般疾言厲色地數落皇后,可見還是孩子最重。皇兄就差說她是慈母多敗兒了,我冷眼瞧著,皇后都快哭了!」
「還記得當年她跑來鸛流湖,也不知皇兄如何開罪她了,她在眾目睽睽之下,竟扇了皇兄一耳光,皇兄半點沒吭聲。這麼多年我當皇兄徹底淪為她裙下……」
藺黍被蒙喬眼神瞪住,訕訕閉了口。
「還剩最後一遍未擦,你幫阿母擦吧。」眼見阿瑛兩眼放光地盯著玄雕弓,蒙喬滿足他的心愿,抱著女兒在藺黍對面坐下來,嘀咕道,「事出反常必有妖。」
「你說甚?」藺黍不曾聽清。
「我說孩子們每日都可以回來,乃好事。」蒙喬整理阿蠻髮髻,「今日宮中還有旁的事嗎?」
「還真有,明日朝會要議。」藺黍提起這處,面上起了些愁緒,「方鶴老將軍又病了,下午特向皇兄乞骸骨。皇兄沒許他,但許他在府中修養,待病癒再歸。主要皇兄自個的身子,這不又入秋了,他需要根定海神針定在朝中。」
「那方老將軍在府中養病,東宮禁軍首領總需要有人頂上去啊!」蒙喬亦蹙眉,「這朝中一時倒也想不出有能頂替的人選,得從邊地調吧。或者,從經驗和戰功來看,可讓承明去,但他本就掌著尚書台,偶爾還要抽查太子課業,也是分身乏術!」
「讓蒙烺去,你覺得如何?」
「蒙烺?」蒙喬眉心跳了下,「 陛下提的嗎?」
藺黍搖首,「皇兄沒提,只說明日朝會再論人選。是我自個思來想去如今在京中的武官中,除了他也沒旁人了吧!」
「明日朝上,若無人提及,你也無需提及。」蒙喬囑咐道。
「怎麼,你不看好堂兄?」藺黍有些詫異道,「他去歲報信雖然失利,但往日戰功尤在,論資排輩也能輪到他。」
蒙喬望著面前的男人,論心思城府他不及他兄長十中二三,但自有他的可貴之處。舉賢不避親,耿直赤誠。
「東宮不比,可以按資排輩。那是儲君之地,天子寵之便是天子心頭血,天子棄之便是人間煉獄,那裡沒有規矩可言,只有帝王喜厭。陛下想擇誰鎮守東宮便擇誰。總而言之,你少說多聽!」蒙喬低嘆一聲,「若論堂兄往日戰績功勳,陛下給的並不算少,內史乃九卿之一,亦算是高位了。其他幾位族兄弟,雖不在九卿位上,但職位也不低,陛下並沒有辱沒他們。」
藺黍見蒙喬驟然正色的面容,聽話頷首。
是夜,蒙喬不曾入眠。
一雙孩子突然被放回,東宮擎天之柱又在天子最易發病的時候離開,驀然又出了這麼兩樁事。
落於常人眼裡乃極普通的事宜,然她卻覺得愈發不對。
翌日朝會,果然藺稷由著朝上對東宮禁衛軍首領的人選討論了半晌,其中有提議承明借調過來的,有提議從四個分首領中擇選的,有提議蒙烺的,有提議先四個分首領輪管、待邊地擇將歸來……這四個提議各有支持者。藺稷最後擇了承明去掌管東宮禁軍。
朝臣自無異議,唯蒙烺臉色幾多變化,勉強壓制下去。
本就要退朝
,不想衛尉蒙喬向天子啟奏,道是欲請休沐返回涼州一趟。其胞弟蒙輝明歲春大婚,來信請她回去主持。
蒙氏姐弟父母早亡,長姐如母,這等有關手足孝悌之情的事,天子自然同意。
「臣此間提出,實乃因為身負重擔,衛尉職乃有關宮門安全,是故想趁著這個朝會一併商議了,擇個可替臣暫掌的同僚。」
藺稷眉眼帶笑地看向她,「你自個可有合適的人選。」
「衛尉座下的副司王燦、楊石皆可。」蒙喬頓了頓,「內史蒙大人也可。」
蒙烺聞言,餘光泄出一點笑意。
「罷了。」藺稷一錘定音,「就讓梁王代職吧。」
他沖藺黍笑道,「你辛苦些,執金吾一職你反正已經輕車熟路,如此兼管衛尉,兩處人手都在宮城中,統管也方便許多。」
藺黍愣了愣,回神道,「臣遵命。」
至此散會朝,回去路上藺黍還在和蒙喬嘀咕,「阿弟何時來的信,是在催你回去嗎?你怎不提前和我說一聲的。」
「現在說也不遲,回去同你交接事宜,左右與你交代清楚再走,放心。」
蒙喬在半個月後前往涼州。
離京之際,去過一趟勤政殿向藺稷請命,想要帶一雙兒女回涼州聚聚。
「那處是臣的故鄉,他們還不曾去過。」
藺稷應了,「你不在京中,阿弟又頂了你的職,想來也無暇照顧孩子們。你帶去甚好。」
「臣謝陛下隆恩。」蒙喬俯身跪拜。
「一路平安,朕盼你早日歸來。」
藺稷虛扶了一把,目送她出宮。
藺黍一路送她至城郊,兩個孩子在馬車中,夫妻二人在車外話別。
「你再重複一遍,我和你說的話。」蒙喬撫摸他鬢角,挑眉道,「讓我聽聽是否記在心上。」
【蒙氏族人中凡向你諫之,無論何人何事,除妾外皆不可聽。】
藺黍如數誦出,「好好的,說這甚!哪有你這般提防自家兄弟的。」
「因為……」話已經滾到唇口,蒙喬猶豫是否要告訴他,藺稷的謀劃,蒙烺一行的預謀。然這兩處都只是她的猜測,他們亦無動作,說出來都是要命的事。
「因為我一不在你身邊,你便老犯渾,像長不大一樣,我不放心。」
「阿姊——」男人臉色一下紅熱,當真如未長大到的少年。
「要聽話,不要惹我生氣。」蒙喬抱過他,提裙上馬車。
*
「你竟然猜對了,阿喬會在這時提出離開京城。」昭陽殿中,隋棠給藺稷揉著太陽穴,有些不可思議道,「難不成,她看出你的意思了?」
「她一貫聰慧,見方鶴讓道,便也趁勢騰位,這是最好的局面。但也難保會是相反的行徑。」藺稷往隋棠懷中靠了靠,緩減頭疼,「涼州她胞弟處尚存兵甲,說不定她便與蒙烺一行裡應外合了。」
「她帶走了孩子?」隋棠猛然想起來,「你既然考慮到這處,為何還許她將孩子帶走?」
藺稷抬眸看了她一眼,「那你為何要控著她一雙子女?」
「我原是想控蒙烺他們一行人的家眷,但是在鸛流湖時查過卷宗,人太多了,辦起來實在惹眼。所以才把心思投到了阿瑛和阿蠻身上。」隋棠嘆了口氣,目光落在自己一雙素白的手上,恍惚間看到上頭斑斑血跡,又恍惚看見指間捏著一枚枚棋子,放入棋盤,已經在開始決定旁人的命運了,「他們兄妹的母親,才是蒙氏一族的頭腦和根骨,我想著控制了她,便也能震懾住其他蒙氏族人。」
「但你前頭說了,只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我們要引一引,所以容他們兄妹出宮去了。」
藺稷頷首,「但我們不僅要引一引,還要賭一賭。你都說了,蒙喬是蒙氏一族的頭腦和根骨。」
「難得的巾幗英雄,相比打碎除之,我更想她發光發熱,彼此雙贏。」
兩人說話間,太醫令處送湯藥而來。
藺稷的病去歲時竟有了好轉,除了十月末昏迷的一次,就只在臘月中旬發了兩次次燒,病了有半個多月。如此前後算起來還不到一個月。相比往年動輒兩三個月,隋棠小心翼翼候到陽春三月,都不見這人再發病,直抱著他哭了一場。
然如今又至深秋,上下還是不敢掉以輕心。太醫署早早調配藥方,熬藥溫補,從前日起,便按照藥方開始調理預防。
「今日怎是你送藥,董真呢?」來人乃今歲春蒙烺推薦的女醫奉郝氏。
「回殿下,今日午後董太醫發現了一味新草藥,說是可能對陛下病情有幫助,正伏案研究。遂讓臣送藥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遂今日見孩子回來,一時又驚又喜。
「阿母——」阿瑛已經十歲,是個半大的兒郎了,眼見胞妹在前面跑得搖搖晃晃,遂三步並作兩步上去將她抱起,轉眼來到母親身前。
小女郎同她張開手臂,撒嬌要抱。
「今日怎會回來的?」蒙喬抱過阿蠻,一邊蹭她紅撲撲的面龐,一邊望著兒子與他說話。
「以後每日都得回來,今日他們在課後玩鬧太甚,太子更是課上犯困,說是夜間盡想白日玩樂之事,被太傅告到皇兄那去了。太傅和太師一口一個要靜心,一口一個養性,皇兄便將他們拆開了。」藺黍搶在兒子前頭接了話,坐下倒了盞茶飲過,「皇后本來還給他們說情,破天荒被皇兄斥責了,說都是她太慣太子之故,因太子喜歡阿瑛阿蠻,便拘著他們住在宮中,還說她只全自個為母之心,卻不顧他人思子之情……一通話斥得皇后就差要脫簪謝罪。說實在的,這麼些年了,我還不曾見過皇兄這般疾言厲色地數落皇后,可見還是孩子最重。皇兄就差說她是慈母多敗兒了,我冷眼瞧著,皇后都快哭了!」
「還記得當年她跑來鸛流湖,也不知皇兄如何開罪她了,她在眾目睽睽之下,竟扇了皇兄一耳光,皇兄半點沒吭聲。這麼多年我當皇兄徹底淪為她裙下……」
藺黍被蒙喬眼神瞪住,訕訕閉了口。
「還剩最後一遍未擦,你幫阿母擦吧。」眼見阿瑛兩眼放光地盯著玄雕弓,蒙喬滿足他的心愿,抱著女兒在藺黍對面坐下來,嘀咕道,「事出反常必有妖。」
「你說甚?」藺黍不曾聽清。
「我說孩子們每日都可以回來,乃好事。」蒙喬整理阿蠻髮髻,「今日宮中還有旁的事嗎?」
「還真有,明日朝會要議。」藺黍提起這處,面上起了些愁緒,「方鶴老將軍又病了,下午特向皇兄乞骸骨。皇兄沒許他,但許他在府中修養,待病癒再歸。主要皇兄自個的身子,這不又入秋了,他需要根定海神針定在朝中。」
「那方老將軍在府中養病,東宮禁軍首領總需要有人頂上去啊!」蒙喬亦蹙眉,「這朝中一時倒也想不出有能頂替的人選,得從邊地調吧。或者,從經驗和戰功來看,可讓承明去,但他本就掌著尚書台,偶爾還要抽查太子課業,也是分身乏術!」
「讓蒙烺去,你覺得如何?」
「蒙烺?」蒙喬眉心跳了下,「 陛下提的嗎?」
藺黍搖首,「皇兄沒提,只說明日朝會再論人選。是我自個思來想去如今在京中的武官中,除了他也沒旁人了吧!」
「明日朝上,若無人提及,你也無需提及。」蒙喬囑咐道。
「怎麼,你不看好堂兄?」藺黍有些詫異道,「他去歲報信雖然失利,但往日戰功尤在,論資排輩也能輪到他。」
蒙喬望著面前的男人,論心思城府他不及他兄長十中二三,但自有他的可貴之處。舉賢不避親,耿直赤誠。
「東宮不比,可以按資排輩。那是儲君之地,天子寵之便是天子心頭血,天子棄之便是人間煉獄,那裡沒有規矩可言,只有帝王喜厭。陛下想擇誰鎮守東宮便擇誰。總而言之,你少說多聽!」蒙喬低嘆一聲,「若論堂兄往日戰績功勳,陛下給的並不算少,內史乃九卿之一,亦算是高位了。其他幾位族兄弟,雖不在九卿位上,但職位也不低,陛下並沒有辱沒他們。」
藺黍見蒙喬驟然正色的面容,聽話頷首。
是夜,蒙喬不曾入眠。
一雙孩子突然被放回,東宮擎天之柱又在天子最易發病的時候離開,驀然又出了這麼兩樁事。
落於常人眼裡乃極普通的事宜,然她卻覺得愈發不對。
翌日朝會,果然藺稷由著朝上對東宮禁衛軍首領的人選討論了半晌,其中有提議承明借調過來的,有提議從四個分首領中擇選的,有提議蒙烺的,有提議先四個分首領輪管、待邊地擇將歸來……這四個提議各有支持者。藺稷最後擇了承明去掌管東宮禁軍。
朝臣自無異議,唯蒙烺臉色幾多變化,勉強壓制下去。
本就要退朝
,不想衛尉蒙喬向天子啟奏,道是欲請休沐返回涼州一趟。其胞弟蒙輝明歲春大婚,來信請她回去主持。
蒙氏姐弟父母早亡,長姐如母,這等有關手足孝悌之情的事,天子自然同意。
「臣此間提出,實乃因為身負重擔,衛尉職乃有關宮門安全,是故想趁著這個朝會一併商議了,擇個可替臣暫掌的同僚。」
藺稷眉眼帶笑地看向她,「你自個可有合適的人選。」
「衛尉座下的副司王燦、楊石皆可。」蒙喬頓了頓,「內史蒙大人也可。」
蒙烺聞言,餘光泄出一點笑意。
「罷了。」藺稷一錘定音,「就讓梁王代職吧。」
他沖藺黍笑道,「你辛苦些,執金吾一職你反正已經輕車熟路,如此兼管衛尉,兩處人手都在宮城中,統管也方便許多。」
藺黍愣了愣,回神道,「臣遵命。」
至此散會朝,回去路上藺黍還在和蒙喬嘀咕,「阿弟何時來的信,是在催你回去嗎?你怎不提前和我說一聲的。」
「現在說也不遲,回去同你交接事宜,左右與你交代清楚再走,放心。」
蒙喬在半個月後前往涼州。
離京之際,去過一趟勤政殿向藺稷請命,想要帶一雙兒女回涼州聚聚。
「那處是臣的故鄉,他們還不曾去過。」
藺稷應了,「你不在京中,阿弟又頂了你的職,想來也無暇照顧孩子們。你帶去甚好。」
「臣謝陛下隆恩。」蒙喬俯身跪拜。
「一路平安,朕盼你早日歸來。」
藺稷虛扶了一把,目送她出宮。
藺黍一路送她至城郊,兩個孩子在馬車中,夫妻二人在車外話別。
「你再重複一遍,我和你說的話。」蒙喬撫摸他鬢角,挑眉道,「讓我聽聽是否記在心上。」
【蒙氏族人中凡向你諫之,無論何人何事,除妾外皆不可聽。】
藺黍如數誦出,「好好的,說這甚!哪有你這般提防自家兄弟的。」
「因為……」話已經滾到唇口,蒙喬猶豫是否要告訴他,藺稷的謀劃,蒙烺一行的預謀。然這兩處都只是她的猜測,他們亦無動作,說出來都是要命的事。
「因為我一不在你身邊,你便老犯渾,像長不大一樣,我不放心。」
「阿姊——」男人臉色一下紅熱,當真如未長大到的少年。
「要聽話,不要惹我生氣。」蒙喬抱過他,提裙上馬車。
*
「你竟然猜對了,阿喬會在這時提出離開京城。」昭陽殿中,隋棠給藺稷揉著太陽穴,有些不可思議道,「難不成,她看出你的意思了?」
「她一貫聰慧,見方鶴讓道,便也趁勢騰位,這是最好的局面。但也難保會是相反的行徑。」藺稷往隋棠懷中靠了靠,緩減頭疼,「涼州她胞弟處尚存兵甲,說不定她便與蒙烺一行裡應外合了。」
「她帶走了孩子?」隋棠猛然想起來,「你既然考慮到這處,為何還許她將孩子帶走?」
藺稷抬眸看了她一眼,「那你為何要控著她一雙子女?」
「我原是想控蒙烺他們一行人的家眷,但是在鸛流湖時查過卷宗,人太多了,辦起來實在惹眼。所以才把心思投到了阿瑛和阿蠻身上。」隋棠嘆了口氣,目光落在自己一雙素白的手上,恍惚間看到上頭斑斑血跡,又恍惚看見指間捏著一枚枚棋子,放入棋盤,已經在開始決定旁人的命運了,「他們兄妹的母親,才是蒙氏一族的頭腦和根骨,我想著控制了她,便也能震懾住其他蒙氏族人。」
「但你前頭說了,只有千日做賊的,沒有千日防賊的,我們要引一引,所以容他們兄妹出宮去了。」
藺稷頷首,「但我們不僅要引一引,還要賭一賭。你都說了,蒙喬是蒙氏一族的頭腦和根骨。」
「難得的巾幗英雄,相比打碎除之,我更想她發光發熱,彼此雙贏。」
兩人說話間,太醫令處送湯藥而來。
藺稷的病去歲時竟有了好轉,除了十月末昏迷的一次,就只在臘月中旬發了兩次次燒,病了有半個多月。如此前後算起來還不到一個月。相比往年動輒兩三個月,隋棠小心翼翼候到陽春三月,都不見這人再發病,直抱著他哭了一場。
然如今又至深秋,上下還是不敢掉以輕心。太醫署早早調配藥方,熬藥溫補,從前日起,便按照藥方開始調理預防。
「今日怎是你送藥,董真呢?」來人乃今歲春蒙烺推薦的女醫奉郝氏。
「回殿下,今日午後董太醫發現了一味新草藥,說是可能對陛下病情有幫助,正伏案研究。遂讓臣送藥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