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他抬起頭,凝注著她,她的眼神仍舊莫測深淺。他有時候也會厭倦了猜測,會想她總之是個耽於床笫的女皇帝,所以只要他能在床上做好,也就萬事無虞。可是為什麼,為什麼心裡還是有些難以名狀的不能滿足的地方,他抿住唇,在察覺到自己可能的失態之前,抬手去給她拂去了肩上的落葉。
她那削瘦的肩,像是突然抖了一抖。
但她沒有怪罪他,只是側過頭去,看了一會兒庭中的秋景,才道:“你就是你,現在這樣就很好。萬紫千紅才是春,你不必妒忌旁人。”
他笑了。
本不是該笑的場合,但他實在忍不住。
她避開了他的問題。
他想問的是,她到底喜歡什麼樣的男人?
她卻回答他,她擁有著各種各樣的男人。
她將自己的宮闈比作了一整個春天,將形形色色的男人比作了萬紫千紅。而他也好,尹長歡也好,都只是萬紫千紅中各自獨特的一朵而已。
“陛下,”笑得有些累了,他帶著溫柔的話音說道,“陛下心中,其實瞧不起男人的吧?但這天下,縱然有了個女皇帝,卻依然是男人的天下啊。”
*
允元抬起手,自己給自己倒了一杯酒。
在這個問題上,她不想深談太多,因為她知道找不到答案。她從小到大,從一個小公主到如今御極稱帝,她想讓所有人都無視她是男是女,可這絕不容易。也許男人和女人之間,歸根結底有一些區別。
這一回是宮內自造的陳釀,不如葡萄酒那般清香,但在秋風中聞來,頗是冷冽。允元將酒盞輕晃了晃,“定陶去國,漢成垂涕;兄弟天倫,誠不可奪。這一句寫得倒很巧。”
她像是突兀地換了個話題。他猛然抬眼,想看她是不是猜出來這句話的出處,但她卻表現得很單純。
杜微生於是道:“林學士才思敏捷。”
允元道:“漢成帝沒有子嗣,曾想立定陶恭王為後,太后王政君不許。於是漢成帝只能送定陶王出長安城就國,兄弟二人,臨風涕泣。這句話未免把朕寫得太好,也把汝陽侯寫得太慘了。”
杜微生無法接話。
“杜學士,一直是家中獨子麼?”
皇帝像是醉了,又可能只是天色漸漸暗沉下來,讓她的臉龐也顯出幾分晦暗。杜微生啞聲道:“是,臣父母老邁,只得臣一個孩子。”
允元笑道:“你出身貧苦鄉里,卻能入塾讀書,參加科考,可見你父母是有厚望於你的。”
“……是。”
允元又將一杯酒推到他面前,“喝。朕還有話要問你。”
*
杜微生的過去,其實沒有很多值得深挖的東西。
他的父母只是普通的農夫農婦,他從小幫他們摘菱角、採蓮蓬,再長大一些,就到地里幫忙收稻子。他生得漂亮,曾經有城裡的大戶人家想過繼他去,他父母不肯,就指望著他出人頭地光耀門楣。又好在村里私塾的先生看他可憐,收了他入學,他上進得很,讀書比同齡少年都要用功,第一次參加科考,就一路扶搖直上,直到拿了進士出身。
只是縣衙的小吏將他高中進士的大紅官文送到鄉下時,他的父母已故去兩年了,家中一個人都沒有,那小吏只能將官文送到了鄰居家裡。另還有一塊登科的牌匾,他也從未見過,大約也被鄰居拿去自己掛了。
這些故事太過稀鬆平常,他說出來,也覺無甚意趣,口乾舌燥的。但允元卻聽得很用心,也許是因她從沒聽過這樣的故事。“所以……你在中榜之後,便再沒有回鄉過了?”她問。
“臣不敢回鄉。”他回答。
“為何?你如今是翰林院學士了,也可算是衣錦還鄉。”
他的嘴角彎了一彎,像是苦笑,“鄉里人淳樸,拿著臣的好處,大約是會好好接待臣的。”
啊,原來如此。她懂得了。
因為他這富貴來得太過突然,熟悉內情的人自不用說,便是那鄉野愚民,也是會嚼舌根的。不過,他說到底是個農夫出身,就算不說他是靠裙帶上位,總也有其他閒話。到底要怎樣解釋他這一身富貴,才能顯得更配襯一些,便連允元也想不出來。
她笑著拍拍他,“真對不住,是朕牽累杜學士了。”身子卻往一邊歪去。
杜微生伸出手去扶住了她的腰,眸光微微地暗了,“陛下,您喝醉了。”
“朕沒有醉。”允元大咧咧地將雙臂纏著他的脖頸,話音發著膩,“朕都看懂了,你同朕是一模一樣的人。”
他不是。
他幾乎下意識地要否認,但再看她那紅暈的雙頰,又覺這否認毫無意義。他閉了閉眼,也許還是那酒的緣故,心像是浮在一層泡沫之上,沒有著落地無謂跳動著。
他厭惡、甚至羞恥這樣的心跳,但他只能按抑住。
她朝他靠近來,抓著他的衣衫像小狗一樣嗅了嗅,“你身上好熱。……可是朕卻覺得冷。天都黑了。”
沒有章法的三句話。他並未作答,頗帶強勢的手臂將她一把抱了起來,帶入內殿裡去。
她腦袋埋在他胸膛里,咬著他的衣衽輕輕淺淺地笑起來,“你看,還是力氣大的好嘛。”
十一 元方季方
“若是臣,偏要得寸進尺呢?”
杜微生近來時常失眠。
結束之後,他睜著眼平躺在龍床上,濃郁的龍涎香氣沿著重重畫簾的細密紋絡爬了進來,原是安神用的,卻讓他越來越清醒。
皇帝已在他身邊睡得熟了。她睡著的表現,便是整個身子都蜷縮起來,往溫暖的地方貼靠,最後總會偎依到他的身側。好幾次她還往被褥里鑽,直鑽得自己都呼吸困難,還是杜微生把她撈出來的。
她睡著的時候真就像個乖巧的瓷娃娃,一個玩物一般。烏髮,雪膚,櫻鼻,紅唇,是每個男人都會喜歡的那種女孩模樣。
——她明明已經是每個男人都會喜歡的女孩了,為什麼還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篡位奪權,到如今也要死守著御座呢?
杜微生清楚自己的想法是多麼地僭越。但如果她不曾篡位奪權,他也許就不可能與她相識。
其實天下人都看得很清楚,一個女皇帝,再厲害,也總是會死的;待她死了,那皇位終究還是要傳給男人。
說她是漢成帝,其實沒說錯。荒淫縱慾,且,後繼無人。
他想起她說,“對不住,是朕牽累杜學士了。”這句話的語氣很輕鬆,好像她早已接受了這樣的現實。
*
數日後,皇帝在含元宮召見了翰林學士張鈞沖和林芳景。
具體談了些什麼,無人知曉;只隱約飄來風聲,說皇帝身邊最器重的文筆吏,那個叫楊知禮的女官,當時也在殿內。約莫還是商談汝陽侯入京詔命的事情吧。
要再過數日,皇帝特下了詔命,說翰林院從此可與中書省一同擬詔,主內主外各有分工,眾人才隱約回過味來。
一時間翰林院不再是個清閒養生的地方了。中書省十幾個舍人、上百個書吏尚且忙不過來,分給這十幾個翰林學士也還是忙不過來,有時甚至要抽調些文史院裡的編修一同參詳。門下省有幾個老臣看不過眼,說天子詔命是何其貴重,怎麼能交給一群舞文弄墨的閒散文人,何況許多文書事涉機密,不宜讓那麼多人過目的。皇帝也不搭理,只讓侍郎楊知禮回話說,老夫子如有不忿,門下自有封駁之權,該駁回什麼,走程序便是。
就在這時,城南的柏梁台也開始動工了。
杜微生從翰林院下了工,無事可做的時候,會到城南的書肆去尋書。他尤其喜歡找些名不見經傳的古人畫集,幾家書肆的店主也認識了他,知道他富貴,有什麼好玩意兒都會給他留著。這一日他一邊翻書,一邊聽見街那頭叮鈴哐啷的聲響,忍不住皺了皺眉。
“皇上要建柏梁台,據說高足百尺,還要種滿柏樹呢。”店主搓著手道,“周邊的民家都已經拆掉了,只不知道柏樹要從何處運來。”
杜微生道:“有工期麼?”
“沒有。”店主搖搖頭,“新上任的工部尚書,聽聞是營造的能手,百尺高台,不在話下。何況皇上還發了話,說銀錢都不是問題,慢慢兒來,那工部還不得造一個窮奢極欲的東西出來?”
不一會兒工夫,杜微生已將這些書畫都翻閱完了。店主看他好像沒什麼興致,不由得道:“杜學士若沒有喜歡的,我這裡還有一件珍藏已久的寶貝……”
待他將那“寶貝”拿出來,杜微生當先皺了眉頭,“這是什麼?”
店主嘿嘿一笑,“杜學士這就是明知故問了。”
那書是舊書,裝幀的線頭都脫落了,一頁頁像佛經似地散開來,裡頭全是男女交合的赤裸裸圖樣。只是人臉畫的不是中原樣貌,身上也毛髮濃密,加上紙張有一股清香,倒像天竺那邊的東西。<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那削瘦的肩,像是突然抖了一抖。
但她沒有怪罪他,只是側過頭去,看了一會兒庭中的秋景,才道:“你就是你,現在這樣就很好。萬紫千紅才是春,你不必妒忌旁人。”
他笑了。
本不是該笑的場合,但他實在忍不住。
她避開了他的問題。
他想問的是,她到底喜歡什麼樣的男人?
她卻回答他,她擁有著各種各樣的男人。
她將自己的宮闈比作了一整個春天,將形形色色的男人比作了萬紫千紅。而他也好,尹長歡也好,都只是萬紫千紅中各自獨特的一朵而已。
“陛下,”笑得有些累了,他帶著溫柔的話音說道,“陛下心中,其實瞧不起男人的吧?但這天下,縱然有了個女皇帝,卻依然是男人的天下啊。”
*
允元抬起手,自己給自己倒了一杯酒。
在這個問題上,她不想深談太多,因為她知道找不到答案。她從小到大,從一個小公主到如今御極稱帝,她想讓所有人都無視她是男是女,可這絕不容易。也許男人和女人之間,歸根結底有一些區別。
這一回是宮內自造的陳釀,不如葡萄酒那般清香,但在秋風中聞來,頗是冷冽。允元將酒盞輕晃了晃,“定陶去國,漢成垂涕;兄弟天倫,誠不可奪。這一句寫得倒很巧。”
她像是突兀地換了個話題。他猛然抬眼,想看她是不是猜出來這句話的出處,但她卻表現得很單純。
杜微生於是道:“林學士才思敏捷。”
允元道:“漢成帝沒有子嗣,曾想立定陶恭王為後,太后王政君不許。於是漢成帝只能送定陶王出長安城就國,兄弟二人,臨風涕泣。這句話未免把朕寫得太好,也把汝陽侯寫得太慘了。”
杜微生無法接話。
“杜學士,一直是家中獨子麼?”
皇帝像是醉了,又可能只是天色漸漸暗沉下來,讓她的臉龐也顯出幾分晦暗。杜微生啞聲道:“是,臣父母老邁,只得臣一個孩子。”
允元笑道:“你出身貧苦鄉里,卻能入塾讀書,參加科考,可見你父母是有厚望於你的。”
“……是。”
允元又將一杯酒推到他面前,“喝。朕還有話要問你。”
*
杜微生的過去,其實沒有很多值得深挖的東西。
他的父母只是普通的農夫農婦,他從小幫他們摘菱角、採蓮蓬,再長大一些,就到地里幫忙收稻子。他生得漂亮,曾經有城裡的大戶人家想過繼他去,他父母不肯,就指望著他出人頭地光耀門楣。又好在村里私塾的先生看他可憐,收了他入學,他上進得很,讀書比同齡少年都要用功,第一次參加科考,就一路扶搖直上,直到拿了進士出身。
只是縣衙的小吏將他高中進士的大紅官文送到鄉下時,他的父母已故去兩年了,家中一個人都沒有,那小吏只能將官文送到了鄰居家裡。另還有一塊登科的牌匾,他也從未見過,大約也被鄰居拿去自己掛了。
這些故事太過稀鬆平常,他說出來,也覺無甚意趣,口乾舌燥的。但允元卻聽得很用心,也許是因她從沒聽過這樣的故事。“所以……你在中榜之後,便再沒有回鄉過了?”她問。
“臣不敢回鄉。”他回答。
“為何?你如今是翰林院學士了,也可算是衣錦還鄉。”
他的嘴角彎了一彎,像是苦笑,“鄉里人淳樸,拿著臣的好處,大約是會好好接待臣的。”
啊,原來如此。她懂得了。
因為他這富貴來得太過突然,熟悉內情的人自不用說,便是那鄉野愚民,也是會嚼舌根的。不過,他說到底是個農夫出身,就算不說他是靠裙帶上位,總也有其他閒話。到底要怎樣解釋他這一身富貴,才能顯得更配襯一些,便連允元也想不出來。
她笑著拍拍他,“真對不住,是朕牽累杜學士了。”身子卻往一邊歪去。
杜微生伸出手去扶住了她的腰,眸光微微地暗了,“陛下,您喝醉了。”
“朕沒有醉。”允元大咧咧地將雙臂纏著他的脖頸,話音發著膩,“朕都看懂了,你同朕是一模一樣的人。”
他不是。
他幾乎下意識地要否認,但再看她那紅暈的雙頰,又覺這否認毫無意義。他閉了閉眼,也許還是那酒的緣故,心像是浮在一層泡沫之上,沒有著落地無謂跳動著。
他厭惡、甚至羞恥這樣的心跳,但他只能按抑住。
她朝他靠近來,抓著他的衣衫像小狗一樣嗅了嗅,“你身上好熱。……可是朕卻覺得冷。天都黑了。”
沒有章法的三句話。他並未作答,頗帶強勢的手臂將她一把抱了起來,帶入內殿裡去。
她腦袋埋在他胸膛里,咬著他的衣衽輕輕淺淺地笑起來,“你看,還是力氣大的好嘛。”
十一 元方季方
“若是臣,偏要得寸進尺呢?”
杜微生近來時常失眠。
結束之後,他睜著眼平躺在龍床上,濃郁的龍涎香氣沿著重重畫簾的細密紋絡爬了進來,原是安神用的,卻讓他越來越清醒。
皇帝已在他身邊睡得熟了。她睡著的表現,便是整個身子都蜷縮起來,往溫暖的地方貼靠,最後總會偎依到他的身側。好幾次她還往被褥里鑽,直鑽得自己都呼吸困難,還是杜微生把她撈出來的。
她睡著的時候真就像個乖巧的瓷娃娃,一個玩物一般。烏髮,雪膚,櫻鼻,紅唇,是每個男人都會喜歡的那種女孩模樣。
——她明明已經是每個男人都會喜歡的女孩了,為什麼還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篡位奪權,到如今也要死守著御座呢?
杜微生清楚自己的想法是多麼地僭越。但如果她不曾篡位奪權,他也許就不可能與她相識。
其實天下人都看得很清楚,一個女皇帝,再厲害,也總是會死的;待她死了,那皇位終究還是要傳給男人。
說她是漢成帝,其實沒說錯。荒淫縱慾,且,後繼無人。
他想起她說,“對不住,是朕牽累杜學士了。”這句話的語氣很輕鬆,好像她早已接受了這樣的現實。
*
數日後,皇帝在含元宮召見了翰林學士張鈞沖和林芳景。
具體談了些什麼,無人知曉;只隱約飄來風聲,說皇帝身邊最器重的文筆吏,那個叫楊知禮的女官,當時也在殿內。約莫還是商談汝陽侯入京詔命的事情吧。
要再過數日,皇帝特下了詔命,說翰林院從此可與中書省一同擬詔,主內主外各有分工,眾人才隱約回過味來。
一時間翰林院不再是個清閒養生的地方了。中書省十幾個舍人、上百個書吏尚且忙不過來,分給這十幾個翰林學士也還是忙不過來,有時甚至要抽調些文史院裡的編修一同參詳。門下省有幾個老臣看不過眼,說天子詔命是何其貴重,怎麼能交給一群舞文弄墨的閒散文人,何況許多文書事涉機密,不宜讓那麼多人過目的。皇帝也不搭理,只讓侍郎楊知禮回話說,老夫子如有不忿,門下自有封駁之權,該駁回什麼,走程序便是。
就在這時,城南的柏梁台也開始動工了。
杜微生從翰林院下了工,無事可做的時候,會到城南的書肆去尋書。他尤其喜歡找些名不見經傳的古人畫集,幾家書肆的店主也認識了他,知道他富貴,有什麼好玩意兒都會給他留著。這一日他一邊翻書,一邊聽見街那頭叮鈴哐啷的聲響,忍不住皺了皺眉。
“皇上要建柏梁台,據說高足百尺,還要種滿柏樹呢。”店主搓著手道,“周邊的民家都已經拆掉了,只不知道柏樹要從何處運來。”
杜微生道:“有工期麼?”
“沒有。”店主搖搖頭,“新上任的工部尚書,聽聞是營造的能手,百尺高台,不在話下。何況皇上還發了話,說銀錢都不是問題,慢慢兒來,那工部還不得造一個窮奢極欲的東西出來?”
不一會兒工夫,杜微生已將這些書畫都翻閱完了。店主看他好像沒什麼興致,不由得道:“杜學士若沒有喜歡的,我這裡還有一件珍藏已久的寶貝……”
待他將那“寶貝”拿出來,杜微生當先皺了眉頭,“這是什麼?”
店主嘿嘿一笑,“杜學士這就是明知故問了。”
那書是舊書,裝幀的線頭都脫落了,一頁頁像佛經似地散開來,裡頭全是男女交合的赤裸裸圖樣。只是人臉畫的不是中原樣貌,身上也毛髮濃密,加上紙張有一股清香,倒像天竺那邊的東西。<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