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頁
金獅也安置好了師兄,加上剛剛成親,正是心滿意足的時候。
晚上大夏沒有睡,而是洗了個澡,洗澡出來對著鏡子梳妝,頭髮就梳了半個時辰。
金獅覺得她今晚上太磨蹭了,就問:「怎麼了,頭髮不是梳通順了嗎?」
大夏說:「不是,我在等,等一個吉時。」
「吉時?什麼吉時?」
大夏說:「等一個大家都睡著的時候,哪怕有人是夜貓子,也要等一個大部分人都睡著的時候,這個時間對於我來說就是吉時。」大家都在夢裡,一旦儀式開始遇到的阻力就很小。
「等這個時候幹嗎?」
大夏把手鐲從胳膊上褪下來,等到她把鐲子拿掉後,身體裡的法力猶如江河奔流洶湧澎湃。她笑著轉身跟他說:「當然是要帶你離開啊。」
「離開?今天?現在?」
大夏點頭,跟他說:「你來,跟我來。」
秋天的夜裡繁星點點,整個金城都睡了,哪怕是商業發達,但是整個國家都是農業國家,甚至是整個天下都是靠種地為生,大家都在遵循著農業社會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節奏。
大夏帶著金獅到了外面,叫醒了狗狗和貓貓,五個人一起到老彩石山。
大夏對他們說:「這地方風景開闊,就在這裡吧。」
紫石金睛獸還在打哈欠,跑到了金獅腳邊趴下,他對要去哪兒,怎麼走都不操心,反正主人和女主人會帶著他。
貓貓祖孫兩個也有心理準備,祖孫兩隻小貓咪擠在一起,等著最終時刻的到來。
大夏對金獅說:「你去找你師兄告別嗎?我跟你說,待會有雲彩從地面上升騰起來,越來越多,最後雲彩會合攏,你要在合攏之前回來,要不然我們就真的永遠分開了。」
金獅聽了立即化作一道流光去找師兄。
大夏看他離開,對小貓說:「小貓,來擺祭壇。」
「什麼樣子的祭壇?」在小貓的記憶里,巫族的祭壇是各種各樣的,當然了,每一種祭壇對應的是一種神。
大夏說:「隨便,有一塊平整的地方就行。」力量足夠強了,是不在乎祭壇祭品甚至祝禱詞語,只有本事低,才會在意各種細節。
小貓立即找了些模板來放在平台上搭建了一處臨時台子。大夏對對這個臨時的台子很滿意,脫掉鞋子走上去踩了踩,跟他們說:「到一邊等著吧。」
小貓抱著老貓帶著紫石遠遠地避開,遠遠地看到大夏從百寶袋裡取出一根根木桿,在上面上掛上一面面旗幟。
秋風吹來,旗幟嘩啦啦地響著,這是紙做的,上面是金色的符文。
大夏把檄文和聖旨等拿出來,擺在了臨時搭建的祭台上。
此時已經到了後半夜,漫山遍野都是旗幟,上面都是白紙金符。大夏看著滿天星光,估算這時間,此時心情非常平靜。
和夢裡絕地天通不同,這一次各處都很安靜,沒有鼓樂震山崗,沒有民眾呼萬歲,只有懵懂的三小隻遠遠圍觀。
大夏看了一會兒星斗,算好了時間,過一會啟明星就要出現,這時候正是人間眾人最熟睡的時候,也是滿天神佛都放鬆警惕的時候。
她把檄文拿了出來,開始在秋風裡讀出聲。
檄文不長,前後加起來不到五百字,沒有駢文華麗的句式,也就是乾巴巴地說明了為什麼要絕地通天,等到讀完後,檄文在空氣里自動燃燒,一瞬間傳遍五湖四海天上地下。
崑崙山的太上老君在打坐的時候突然張開眼,掐指一算,立即皺眉:「這逆徒,她要造反!」
他剛要親自去阻止,一張透明的大網隨著大夏焚燒了聖旨出現在了各處大山上空。
太上老君飛出去就遇到了巨大的印章,被印章壓著退回了山上。
印章巨大,顯出八個朱紅大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傳國玉璽。
人族再一次發起了絕地天通,太上老君也就是冷哼了一聲。在他看來,只要是李世民駕崩,這聖旨就沒太大的意義,如果李唐皇室堅持,等李唐滅亡了,這道聖旨會隨著時間慢慢消亡,那麼多人族共主想要驅趕神仙都沒有成功,這次也不會成功。
大夏知道靠一道聖旨不足以完成大事,聖旨只是讓她師出有名,讓她的行為變得無可指摘,關鍵還是要靠陣法,所以她才用神明的手段驅逐神明。
檄文和聖旨在風中焚燒,隨後她開始在台上跳舞。
跳舞祭祀是南方派的特點,陣法是北方派的手段,但使用心頭血是南方派中黑巫做派,這次是融合了南北特點,因此大夏能篤定一定能流放他們。
因為沒有聲樂搭配,大夏跳的祭祀舞顯得極其詭異好笑,但是觀看的貓貓狗狗都沒笑。隨著大夏扭動身體,旗杆上的紙旗開始燃燒,大地開始無聲地瀰漫出一陣煙塵,這一陣煙塵升騰起來變成雲,就如當初開天闢地一樣,清的上升濁的下降。
在崑崙山上的太上老君敏銳地感覺到四野雲氣瀰漫,越來越多的灰色雲彩聚集在山腰,層層疊疊擠擠挨挨。
元始天尊飛來,問他:「師兄,聽見了動靜了嗎?似乎整個崑崙山在搖晃。」
太上老君嘆氣:「我們都小瞧她了,這是啟動陣法帶來的動靜。崑崙山被布下陣法了。」
「陣法?」
元始天尊不信,親自飛起來去看,他飛出了崑崙山,然而發現昔日的名山大川都很安靜,最要緊的是往日吵吵嚷嚷的人族也不見了蹤影,他再次到了中原,低頭看去,發現中原方向居然是一片大海。元始天尊又往上飛,直接飛到了宇宙中,也沒看到天庭的入口。
天庭哪兒去了?
那麼多神佛哪兒去了?
除了崑崙山其他人呢?
元始天尊的眉頭緊皺,意識到事情變得出乎意料了。
像他這樣的人很多,飛出來後發現除了本山的生靈外原來的各處仙山洞府都是荒蕪一片,而且沒了人族。這模樣比上古蠻荒都要乾淨,可是他們不是女媧,沒有摶土造人的本事。
這可怎麼辦?
特別是靈山,和人間的連接足夠緊密,靠的是人間的供奉,沒有了人間,整個靈山會迅速衰敗。
當他們不死心地敲響鐘磬後,往日迅速出現的菩薩們久久未至。而靈山以外,荒蕪得連一點生靈都沒有出現。
怎麼辦?
當佛經傳到中土,就是佛門大興,籌劃中的大興好不容易來了,卻沒法收割,眼睜睜地看著自身陷入絕地,這該怎麼辦?
和反應迅速的崑崙山靈山相比,天庭的反應那真是太慢了。
反正在金獅抱著錦斕袈裟在最後一絲灰雲合攏前從縫隙里鑽出來,他鑽出來後,所有的灰色雲彩聚攏,越結越厚,最後托著各處仙山上升,直到消失不見,陣法完成。
東方黎明,太陽升起前一抹金黃出現在了天邊,隨後天光大亮。天庭還是沒發現天庭以外的地方變了。
金獅懷裡抱著錦斕袈裟,呼吸一口氣,發現靈氣還在,淡淡的,這樣的靈氣已經滋生不出大妖王了。
大夏已經用盡了法力,整個人力竭倒在了臨時祭台上,她要恢復幾年才能回到全盛狀態。
金獅把錦斕袈裟放下,抱著她看著東方升起的太陽。
金獅問:「這是咱們離開了還是他們走了?」
「自然是他們走啊,咱們為什麼要走?」
「他們去哪兒了?他們還能互相見面嗎?」
「去哪兒了?去茫茫時間裡了。理論上不能見面,但是萬一有人破了陣法,還是能互相來往的。」
「他們還會回來嗎?」
「理論上不能,萬一有人能破了陣法,還是能回來的。不過,我不樂意歡迎他們就是了。」大夏說完肚子咕咕叫了一聲,她現在手腳都沒有力氣,又到了需要養著的時候,畢竟把所有人送走,不全力以赴是不會成功的。肚子餓了要吃飯,吃飯也是恢復的辦法之一,她對小貓說:「小貓,趕緊做飯。」
小貓回答:「好。」
第188章 事後[番外]
早上大福起床,迷迷糊糊到了院子外面,打算去小溪邊洗臉,不經意轉頭看了一下周圍的小山,發現這時候該升起的裊裊炊煙沒了。
要知道靈台方寸山也是在人間的,師父和周圍的鄰居關係不錯,周圍也是有幾個村落的,昨天白天他還跟世界去村里換白面。
有社會經驗的大福頭一個想法是:那些村里出事兒了?
他趕緊向著山外跑去,但是跑到了目的地後發現這裡沒有任何人族生活過的痕跡。
那他昨天和師姐找誰換的白面?
想到這裡,膽小的他還是騰雲駕霧在周圍轉了一圈,發現周圍雖然山山水水沒變化,可是各處安靜地仿佛是夢中一般。除了沒開靈智的小動物,就是一些花花草草在秋日裡蕭索地站著。
不對勁,很不對勁!
他開始向外飛,飛到了崑崙山的位置,這裡荒蕪一片,居然沒一點人煙,就像是絕地。
晚上大夏沒有睡,而是洗了個澡,洗澡出來對著鏡子梳妝,頭髮就梳了半個時辰。
金獅覺得她今晚上太磨蹭了,就問:「怎麼了,頭髮不是梳通順了嗎?」
大夏說:「不是,我在等,等一個吉時。」
「吉時?什麼吉時?」
大夏說:「等一個大家都睡著的時候,哪怕有人是夜貓子,也要等一個大部分人都睡著的時候,這個時間對於我來說就是吉時。」大家都在夢裡,一旦儀式開始遇到的阻力就很小。
「等這個時候幹嗎?」
大夏把手鐲從胳膊上褪下來,等到她把鐲子拿掉後,身體裡的法力猶如江河奔流洶湧澎湃。她笑著轉身跟他說:「當然是要帶你離開啊。」
「離開?今天?現在?」
大夏點頭,跟他說:「你來,跟我來。」
秋天的夜裡繁星點點,整個金城都睡了,哪怕是商業發達,但是整個國家都是農業國家,甚至是整個天下都是靠種地為生,大家都在遵循著農業社會那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節奏。
大夏帶著金獅到了外面,叫醒了狗狗和貓貓,五個人一起到老彩石山。
大夏對他們說:「這地方風景開闊,就在這裡吧。」
紫石金睛獸還在打哈欠,跑到了金獅腳邊趴下,他對要去哪兒,怎麼走都不操心,反正主人和女主人會帶著他。
貓貓祖孫兩個也有心理準備,祖孫兩隻小貓咪擠在一起,等著最終時刻的到來。
大夏對金獅說:「你去找你師兄告別嗎?我跟你說,待會有雲彩從地面上升騰起來,越來越多,最後雲彩會合攏,你要在合攏之前回來,要不然我們就真的永遠分開了。」
金獅聽了立即化作一道流光去找師兄。
大夏看他離開,對小貓說:「小貓,來擺祭壇。」
「什麼樣子的祭壇?」在小貓的記憶里,巫族的祭壇是各種各樣的,當然了,每一種祭壇對應的是一種神。
大夏說:「隨便,有一塊平整的地方就行。」力量足夠強了,是不在乎祭壇祭品甚至祝禱詞語,只有本事低,才會在意各種細節。
小貓立即找了些模板來放在平台上搭建了一處臨時台子。大夏對對這個臨時的台子很滿意,脫掉鞋子走上去踩了踩,跟他們說:「到一邊等著吧。」
小貓抱著老貓帶著紫石遠遠地避開,遠遠地看到大夏從百寶袋裡取出一根根木桿,在上面上掛上一面面旗幟。
秋風吹來,旗幟嘩啦啦地響著,這是紙做的,上面是金色的符文。
大夏把檄文和聖旨等拿出來,擺在了臨時搭建的祭台上。
此時已經到了後半夜,漫山遍野都是旗幟,上面都是白紙金符。大夏看著滿天星光,估算這時間,此時心情非常平靜。
和夢裡絕地天通不同,這一次各處都很安靜,沒有鼓樂震山崗,沒有民眾呼萬歲,只有懵懂的三小隻遠遠圍觀。
大夏看了一會兒星斗,算好了時間,過一會啟明星就要出現,這時候正是人間眾人最熟睡的時候,也是滿天神佛都放鬆警惕的時候。
她把檄文拿了出來,開始在秋風裡讀出聲。
檄文不長,前後加起來不到五百字,沒有駢文華麗的句式,也就是乾巴巴地說明了為什麼要絕地通天,等到讀完後,檄文在空氣里自動燃燒,一瞬間傳遍五湖四海天上地下。
崑崙山的太上老君在打坐的時候突然張開眼,掐指一算,立即皺眉:「這逆徒,她要造反!」
他剛要親自去阻止,一張透明的大網隨著大夏焚燒了聖旨出現在了各處大山上空。
太上老君飛出去就遇到了巨大的印章,被印章壓著退回了山上。
印章巨大,顯出八個朱紅大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傳國玉璽。
人族再一次發起了絕地天通,太上老君也就是冷哼了一聲。在他看來,只要是李世民駕崩,這聖旨就沒太大的意義,如果李唐皇室堅持,等李唐滅亡了,這道聖旨會隨著時間慢慢消亡,那麼多人族共主想要驅趕神仙都沒有成功,這次也不會成功。
大夏知道靠一道聖旨不足以完成大事,聖旨只是讓她師出有名,讓她的行為變得無可指摘,關鍵還是要靠陣法,所以她才用神明的手段驅逐神明。
檄文和聖旨在風中焚燒,隨後她開始在台上跳舞。
跳舞祭祀是南方派的特點,陣法是北方派的手段,但使用心頭血是南方派中黑巫做派,這次是融合了南北特點,因此大夏能篤定一定能流放他們。
因為沒有聲樂搭配,大夏跳的祭祀舞顯得極其詭異好笑,但是觀看的貓貓狗狗都沒笑。隨著大夏扭動身體,旗杆上的紙旗開始燃燒,大地開始無聲地瀰漫出一陣煙塵,這一陣煙塵升騰起來變成雲,就如當初開天闢地一樣,清的上升濁的下降。
在崑崙山上的太上老君敏銳地感覺到四野雲氣瀰漫,越來越多的灰色雲彩聚集在山腰,層層疊疊擠擠挨挨。
元始天尊飛來,問他:「師兄,聽見了動靜了嗎?似乎整個崑崙山在搖晃。」
太上老君嘆氣:「我們都小瞧她了,這是啟動陣法帶來的動靜。崑崙山被布下陣法了。」
「陣法?」
元始天尊不信,親自飛起來去看,他飛出了崑崙山,然而發現昔日的名山大川都很安靜,最要緊的是往日吵吵嚷嚷的人族也不見了蹤影,他再次到了中原,低頭看去,發現中原方向居然是一片大海。元始天尊又往上飛,直接飛到了宇宙中,也沒看到天庭的入口。
天庭哪兒去了?
那麼多神佛哪兒去了?
除了崑崙山其他人呢?
元始天尊的眉頭緊皺,意識到事情變得出乎意料了。
像他這樣的人很多,飛出來後發現除了本山的生靈外原來的各處仙山洞府都是荒蕪一片,而且沒了人族。這模樣比上古蠻荒都要乾淨,可是他們不是女媧,沒有摶土造人的本事。
這可怎麼辦?
特別是靈山,和人間的連接足夠緊密,靠的是人間的供奉,沒有了人間,整個靈山會迅速衰敗。
當他們不死心地敲響鐘磬後,往日迅速出現的菩薩們久久未至。而靈山以外,荒蕪得連一點生靈都沒有出現。
怎麼辦?
當佛經傳到中土,就是佛門大興,籌劃中的大興好不容易來了,卻沒法收割,眼睜睜地看著自身陷入絕地,這該怎麼辦?
和反應迅速的崑崙山靈山相比,天庭的反應那真是太慢了。
反正在金獅抱著錦斕袈裟在最後一絲灰雲合攏前從縫隙里鑽出來,他鑽出來後,所有的灰色雲彩聚攏,越結越厚,最後托著各處仙山上升,直到消失不見,陣法完成。
東方黎明,太陽升起前一抹金黃出現在了天邊,隨後天光大亮。天庭還是沒發現天庭以外的地方變了。
金獅懷裡抱著錦斕袈裟,呼吸一口氣,發現靈氣還在,淡淡的,這樣的靈氣已經滋生不出大妖王了。
大夏已經用盡了法力,整個人力竭倒在了臨時祭台上,她要恢復幾年才能回到全盛狀態。
金獅把錦斕袈裟放下,抱著她看著東方升起的太陽。
金獅問:「這是咱們離開了還是他們走了?」
「自然是他們走啊,咱們為什麼要走?」
「他們去哪兒了?他們還能互相見面嗎?」
「去哪兒了?去茫茫時間裡了。理論上不能見面,但是萬一有人破了陣法,還是能互相來往的。」
「他們還會回來嗎?」
「理論上不能,萬一有人能破了陣法,還是能回來的。不過,我不樂意歡迎他們就是了。」大夏說完肚子咕咕叫了一聲,她現在手腳都沒有力氣,又到了需要養著的時候,畢竟把所有人送走,不全力以赴是不會成功的。肚子餓了要吃飯,吃飯也是恢復的辦法之一,她對小貓說:「小貓,趕緊做飯。」
小貓回答:「好。」
第188章 事後[番外]
早上大福起床,迷迷糊糊到了院子外面,打算去小溪邊洗臉,不經意轉頭看了一下周圍的小山,發現這時候該升起的裊裊炊煙沒了。
要知道靈台方寸山也是在人間的,師父和周圍的鄰居關係不錯,周圍也是有幾個村落的,昨天白天他還跟世界去村里換白面。
有社會經驗的大福頭一個想法是:那些村里出事兒了?
他趕緊向著山外跑去,但是跑到了目的地後發現這裡沒有任何人族生活過的痕跡。
那他昨天和師姐找誰換的白面?
想到這裡,膽小的他還是騰雲駕霧在周圍轉了一圈,發現周圍雖然山山水水沒變化,可是各處安靜地仿佛是夢中一般。除了沒開靈智的小動物,就是一些花花草草在秋日裡蕭索地站著。
不對勁,很不對勁!
他開始向外飛,飛到了崑崙山的位置,這裡荒蕪一片,居然沒一點人煙,就像是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