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頁
「如果沒有呢?」
「那媽媽也會愛你一輩子」。
媽媽走了,陶家舶不知道誰代替那個愛他一輩子的位置。
而下一秒,一片陰暗潮濕的森林深處,黑暗如漆,只有不停歇的馬蹄聲和永遠找不到出口的迷宮。
他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彼爾丹莊園,身邊閃過許多張膠片,一處處古老和威嚴的莊園,一幅幅絢麗的油畫,每一張上都有裴淮年的面容。
或肅穆,或溫柔。
他孤零零地站在磅礴的莊園門前,藍眼睛裡滿是看不到邊際的盼望。
從睡夢中醒來,陶家舶猛地睜開眼睛,心跳劇烈,還沒回過神,房門被敲的幫幫響。
老陶在外面中氣十足,「家財,起床了,起來沒有,你媽等著我們呢」。
「誒!起來了」。
陶家舶換了一套深藍色的休閒襯衫,外面套一件棕色的皮夾克。他一頭青茬,耳垂上一顆閃耀的鑽石耳釘,皮夾克襯得他身形高挑,遠遠看就是個很精神的小伙子。
今天是陶媽的生日,陶家的傳統是清明節上香,生日的時候去廟裡拜拜。
陶家舶開車,老陶上車先是閉著眼睛,之後降下車窗看外面。良久,他問:「公司都還好吧」。
陶家舶心跳漏了一拍,他昨晚沒睡好生怕現在反應不夠被老陶看出什麼端倪,故作輕鬆地說:「當然好,今年的訂單已經超額完成,您就等著股東分紅吧」。
老陶轉過頭,神色不輕鬆,說:「我聽說你簽了什麼協議?」
「您又聽到什麼風言風語了,前兩個月說我們欠了船公司的錢,還有人P出我借條上的手印照片,您當時不還轉發到相親相愛一家人的群里哈哈笑嗎?怎麼還信這種話啊」。
星財發展得太快了,短短几年從破產清算的邊緣拉到現在每年幾十億的營收。海運行業家大業大,旁門左道各顯神通,有的時候算盤打歪了,陶家舶躲過去的明槍暗箭沒有一千也有一百。
老陶是相信兒子能力的,又覺得沒那麼簡單,他不過問公司的事情很久了。圈子裡倒是不乏上一代退下來但實際還握著權力的。
他不認可這種做法,是一家人,是自己的孩子,既然希望孩子得到鍛鍊就應該徹底放手讓孩子去拼去闖。
何況在他看來,陶家舶再歷練10年不比20年前的自己差,星財一定會越來越好。
他知道陶家舶是個有主意的人,掌管著這麼大的生意,自尊心方面還是要給他足夠的面子。
於是,他只說:「你不要學別人弄什麼對賭,星財不爭行業前幾,安安穩穩地發展我就滿意了」。
陶家舶瞥了一眼老陶,附和著。他沒有說自己的想法,現在這個時代不是求穩就能生存下來。
海運業版圖太大,賽道分得越來越細,除了基本的業務還需要很多業務組合,人人都想進來分一杯羹。特殊時期的那三年行業高速發展,利潤翻倍,如果不是他大膽決策,星財根本搶不到這麼大一塊蛋糕,也不會發展如此迅速。
不過他一直遵循報喜不報憂的準則,如同在英國那兩年老陶對自己的政策一樣。
「我有數的,放心好了」。
——
靜安寺香火很旺,他們到得早,老陶進法堂燒香。陶家舶跟著去叩拜,在心裡對陶媽說了一句保佑平安的話,之後沿著階梯下去。
偶然看到角落裡有求籤的地方,他心念一動,跟著人群走過去。
遠處傳來一聲很沉悶的鐘聲,聞著香被焚燒的味道,他的焦躁和不安慢慢平息下來。站在桌前,小師傅遞給他簽筒,他望著簽不知道該想些什麼,說些什麼。
怔怔地看著簽筒,又看看小師傅。
小師傅對這樣迷茫的施主並不陌生,提示道:「看著簽,想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了」。
陶家舶搖晃著手裡的簽筒,清脆的聲音傳來,小師傅將掉在桌上的簽遞給他。陶家舶望著上面的簽文,想問簽文的釋義,小師傅胳膊一划,陶家舶順著看過去,另一支隊伍在排隊付款。
佛祖解惑也不白解。
老陶還沒出來,陶家舶閒著也是閒著,走去了另一支隊伍排隊。
聽到前面兩位相伴而來的小姑娘在聊天,「我聽說這裡很靈驗的,一會兒解完簽我還要買個求桃花的手串」。
「我也要買的,同事跟我說她在這裡求完以後一年就靈驗了」。
「那你記得要叫她來還願哦」。
「曉得的,誒你剛剛許了什麼啊,給我講講沒關係的」。
陶家舶嘴角繃直,眼皮耷拉著,除了沒睡好以外,他突然清晰地記起來剛剛求籤時。
他想的是裴淮年。
掃了碼,把簽遞給老師傅,陶家舶付款前想的是...
佛祖管不管外國人?
*
老陶約了老朋友釣魚,陶家舶打了方向盤在星財大樓下停穩。
剛下車,接到一個電話。
「陶先生,這裡有您的快遞,麻煩您本人簽收,我在大廳等您可以嗎?」
陶家舶說了聲稍等,鎖了車過去找人。
他看著一個不算大的包裹,又瞥了上面陌生的英文名字,刷刷刷簽字,疑惑地問:「你怎麼知道我這個點兒到公司?」
快遞員是專送,頓了一下,掛著職業笑容說:「如果您沒有到,我會一直等您」。
陶家舶想了想顧客是上帝的名言,對方這麼說也算合理,這個專送公司做高端服務,價格和服務成正比。
他拿著包裹說了聲多謝,轉身上了電梯。
唐曉見他沒有從地下車庫的電梯上來,好奇地問了一句。
陶家舶接過她遞來的咖啡說:「有一個快遞,順手拿上來」。
星財有許多國外的客戶,但不打招呼就送來專送快遞的只有一個人。
他的名字自然不會出現在快遞單上,陶家舶嘆了口氣,覺得裴淮年來中國以後學會發快遞,也算是和中國超高速的物流網絡接上軌了。
沉甸甸的一隻黑桃木的寶物盒,打開是那艘水晶帆船。
昨晚陶家舶匆匆下車,自然沒有拿走,他也沒想拿走。卻被裴淮年追著送過來。
這倒是資本主義霸權的行事風格。
陶家舶把精巧的水晶船放在手心,走到落地窗前透著陽光可以看到精心雕琢的帆,桅杆,甚至還有錨。
裴淮年說用了一年,誇張了一點,但不多。
這種精巧的手工沒有捷徑,唯有熟能生巧。一件成功的作品要用時間堆出來的,而他只可能每天擠出很少的時間進行訓練,失敗的作品怕是兩隻手都數不過來。
或許他是跟手工坊的科博先生學的,陶家舶在心裡想,又搖頭。派屈克先生應該會請更好的老師。
他的一切都應該是最好的。
陶家舶小心翼翼地把水晶船放在電腦旁,陶總的辦公桌非常乾淨,除了電腦和咖啡杯,一張全家福,只有這隻小船。
將它放下的那一剎那,陶家舶覺得自己完成了一次接納,他跨過了一道門檻,馴服了心裡翻滾的一片浪花。
浪花洶湧澎湃,他無法靠近,平靜之後便能遠遠瞧著一個人的身影,背對著自己,站得很高。
陶家舶望著腳下普通的帆板,不知道該如何出發,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踏上那片浪花。
那根簽文,老師傅只看了他一眼,說:「行不去處,須知退一步之法」。
許多難事,陶家舶都能齊頭並進。他揚起帆,只能啟航。
他看不透簽文,也想不通自己為什麼會在那一刻想到裴淮年。
但他似乎在那一刻可以承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沒有真的逃開英國的那個寒冬,他重蹈覆轍了。
這是他人生第一次兜兜轉轉了許久還停留在原地。
陶家的男人不善於處理感情關係,與他情感連接最多的就是老陶和周姨。在另一個男人反覆出現,讓他來確定自己心意的時候,陶家舶像海上沒有開雷達的船,找不到方向。
在他看來,裴淮年只是不甘心。比如他沒有拴住自己養的獵狗,他是刻上威廉家族徽章的潛逃犯。
他單手揣兜,點燃一支煙,瞥了一眼盒子下一張邀請函,【今晚8點,和平飯店】,蓋著派屈克的私章。
想不通就不想,陶家舶從不是內耗的人。他冷著臉,啪的一聲蓋上盒子,將那張邀請函鎖進黑暗。
下午的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來,辦公室的地毯被染上橙黃色,唐曉敲門。
「進來」,陶家舶從電腦里抬起頭。
「陶總,韋斯特公司找您」。
陶家舶挑眉:「韋斯特?」,韋斯特是丹麥的船公司,在行業里排前三,星財跟他們幾乎沒有直接的生意往來。
「來的什麼人?」,唐曉遞上兩張名片,對方誠意十足又是星財一直沒夠到船公司,陶家舶問了兩句立刻去會議室。
韋斯特公司的兩位代表,金髮的男士簡單開場以後介紹身邊的人是律師,對方直接遞上一份合同。
「那媽媽也會愛你一輩子」。
媽媽走了,陶家舶不知道誰代替那個愛他一輩子的位置。
而下一秒,一片陰暗潮濕的森林深處,黑暗如漆,只有不停歇的馬蹄聲和永遠找不到出口的迷宮。
他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的彼爾丹莊園,身邊閃過許多張膠片,一處處古老和威嚴的莊園,一幅幅絢麗的油畫,每一張上都有裴淮年的面容。
或肅穆,或溫柔。
他孤零零地站在磅礴的莊園門前,藍眼睛裡滿是看不到邊際的盼望。
從睡夢中醒來,陶家舶猛地睜開眼睛,心跳劇烈,還沒回過神,房門被敲的幫幫響。
老陶在外面中氣十足,「家財,起床了,起來沒有,你媽等著我們呢」。
「誒!起來了」。
陶家舶換了一套深藍色的休閒襯衫,外面套一件棕色的皮夾克。他一頭青茬,耳垂上一顆閃耀的鑽石耳釘,皮夾克襯得他身形高挑,遠遠看就是個很精神的小伙子。
今天是陶媽的生日,陶家的傳統是清明節上香,生日的時候去廟裡拜拜。
陶家舶開車,老陶上車先是閉著眼睛,之後降下車窗看外面。良久,他問:「公司都還好吧」。
陶家舶心跳漏了一拍,他昨晚沒睡好生怕現在反應不夠被老陶看出什麼端倪,故作輕鬆地說:「當然好,今年的訂單已經超額完成,您就等著股東分紅吧」。
老陶轉過頭,神色不輕鬆,說:「我聽說你簽了什麼協議?」
「您又聽到什麼風言風語了,前兩個月說我們欠了船公司的錢,還有人P出我借條上的手印照片,您當時不還轉發到相親相愛一家人的群里哈哈笑嗎?怎麼還信這種話啊」。
星財發展得太快了,短短几年從破產清算的邊緣拉到現在每年幾十億的營收。海運行業家大業大,旁門左道各顯神通,有的時候算盤打歪了,陶家舶躲過去的明槍暗箭沒有一千也有一百。
老陶是相信兒子能力的,又覺得沒那麼簡單,他不過問公司的事情很久了。圈子裡倒是不乏上一代退下來但實際還握著權力的。
他不認可這種做法,是一家人,是自己的孩子,既然希望孩子得到鍛鍊就應該徹底放手讓孩子去拼去闖。
何況在他看來,陶家舶再歷練10年不比20年前的自己差,星財一定會越來越好。
他知道陶家舶是個有主意的人,掌管著這麼大的生意,自尊心方面還是要給他足夠的面子。
於是,他只說:「你不要學別人弄什麼對賭,星財不爭行業前幾,安安穩穩地發展我就滿意了」。
陶家舶瞥了一眼老陶,附和著。他沒有說自己的想法,現在這個時代不是求穩就能生存下來。
海運業版圖太大,賽道分得越來越細,除了基本的業務還需要很多業務組合,人人都想進來分一杯羹。特殊時期的那三年行業高速發展,利潤翻倍,如果不是他大膽決策,星財根本搶不到這麼大一塊蛋糕,也不會發展如此迅速。
不過他一直遵循報喜不報憂的準則,如同在英國那兩年老陶對自己的政策一樣。
「我有數的,放心好了」。
——
靜安寺香火很旺,他們到得早,老陶進法堂燒香。陶家舶跟著去叩拜,在心裡對陶媽說了一句保佑平安的話,之後沿著階梯下去。
偶然看到角落裡有求籤的地方,他心念一動,跟著人群走過去。
遠處傳來一聲很沉悶的鐘聲,聞著香被焚燒的味道,他的焦躁和不安慢慢平息下來。站在桌前,小師傅遞給他簽筒,他望著簽不知道該想些什麼,說些什麼。
怔怔地看著簽筒,又看看小師傅。
小師傅對這樣迷茫的施主並不陌生,提示道:「看著簽,想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了」。
陶家舶搖晃著手裡的簽筒,清脆的聲音傳來,小師傅將掉在桌上的簽遞給他。陶家舶望著上面的簽文,想問簽文的釋義,小師傅胳膊一划,陶家舶順著看過去,另一支隊伍在排隊付款。
佛祖解惑也不白解。
老陶還沒出來,陶家舶閒著也是閒著,走去了另一支隊伍排隊。
聽到前面兩位相伴而來的小姑娘在聊天,「我聽說這裡很靈驗的,一會兒解完簽我還要買個求桃花的手串」。
「我也要買的,同事跟我說她在這裡求完以後一年就靈驗了」。
「那你記得要叫她來還願哦」。
「曉得的,誒你剛剛許了什麼啊,給我講講沒關係的」。
陶家舶嘴角繃直,眼皮耷拉著,除了沒睡好以外,他突然清晰地記起來剛剛求籤時。
他想的是裴淮年。
掃了碼,把簽遞給老師傅,陶家舶付款前想的是...
佛祖管不管外國人?
*
老陶約了老朋友釣魚,陶家舶打了方向盤在星財大樓下停穩。
剛下車,接到一個電話。
「陶先生,這裡有您的快遞,麻煩您本人簽收,我在大廳等您可以嗎?」
陶家舶說了聲稍等,鎖了車過去找人。
他看著一個不算大的包裹,又瞥了上面陌生的英文名字,刷刷刷簽字,疑惑地問:「你怎麼知道我這個點兒到公司?」
快遞員是專送,頓了一下,掛著職業笑容說:「如果您沒有到,我會一直等您」。
陶家舶想了想顧客是上帝的名言,對方這麼說也算合理,這個專送公司做高端服務,價格和服務成正比。
他拿著包裹說了聲多謝,轉身上了電梯。
唐曉見他沒有從地下車庫的電梯上來,好奇地問了一句。
陶家舶接過她遞來的咖啡說:「有一個快遞,順手拿上來」。
星財有許多國外的客戶,但不打招呼就送來專送快遞的只有一個人。
他的名字自然不會出現在快遞單上,陶家舶嘆了口氣,覺得裴淮年來中國以後學會發快遞,也算是和中國超高速的物流網絡接上軌了。
沉甸甸的一隻黑桃木的寶物盒,打開是那艘水晶帆船。
昨晚陶家舶匆匆下車,自然沒有拿走,他也沒想拿走。卻被裴淮年追著送過來。
這倒是資本主義霸權的行事風格。
陶家舶把精巧的水晶船放在手心,走到落地窗前透著陽光可以看到精心雕琢的帆,桅杆,甚至還有錨。
裴淮年說用了一年,誇張了一點,但不多。
這種精巧的手工沒有捷徑,唯有熟能生巧。一件成功的作品要用時間堆出來的,而他只可能每天擠出很少的時間進行訓練,失敗的作品怕是兩隻手都數不過來。
或許他是跟手工坊的科博先生學的,陶家舶在心裡想,又搖頭。派屈克先生應該會請更好的老師。
他的一切都應該是最好的。
陶家舶小心翼翼地把水晶船放在電腦旁,陶總的辦公桌非常乾淨,除了電腦和咖啡杯,一張全家福,只有這隻小船。
將它放下的那一剎那,陶家舶覺得自己完成了一次接納,他跨過了一道門檻,馴服了心裡翻滾的一片浪花。
浪花洶湧澎湃,他無法靠近,平靜之後便能遠遠瞧著一個人的身影,背對著自己,站得很高。
陶家舶望著腳下普通的帆板,不知道該如何出發,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踏上那片浪花。
那根簽文,老師傅只看了他一眼,說:「行不去處,須知退一步之法」。
許多難事,陶家舶都能齊頭並進。他揚起帆,只能啟航。
他看不透簽文,也想不通自己為什麼會在那一刻想到裴淮年。
但他似乎在那一刻可以承認,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沒有真的逃開英國的那個寒冬,他重蹈覆轍了。
這是他人生第一次兜兜轉轉了許久還停留在原地。
陶家的男人不善於處理感情關係,與他情感連接最多的就是老陶和周姨。在另一個男人反覆出現,讓他來確定自己心意的時候,陶家舶像海上沒有開雷達的船,找不到方向。
在他看來,裴淮年只是不甘心。比如他沒有拴住自己養的獵狗,他是刻上威廉家族徽章的潛逃犯。
他單手揣兜,點燃一支煙,瞥了一眼盒子下一張邀請函,【今晚8點,和平飯店】,蓋著派屈克的私章。
想不通就不想,陶家舶從不是內耗的人。他冷著臉,啪的一聲蓋上盒子,將那張邀請函鎖進黑暗。
下午的陽光透過窗戶灑進來,辦公室的地毯被染上橙黃色,唐曉敲門。
「進來」,陶家舶從電腦里抬起頭。
「陶總,韋斯特公司找您」。
陶家舶挑眉:「韋斯特?」,韋斯特是丹麥的船公司,在行業里排前三,星財跟他們幾乎沒有直接的生意往來。
「來的什麼人?」,唐曉遞上兩張名片,對方誠意十足又是星財一直沒夠到船公司,陶家舶問了兩句立刻去會議室。
韋斯特公司的兩位代表,金髮的男士簡單開場以後介紹身邊的人是律師,對方直接遞上一份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