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火摺子照得他忽明忽暗,臉色蒼白,之前西子捧心萍萍不為所動,這會卻心冷不丁抽了一下。
「多謝諸位,我心裡有數了。」柳湛虛弱的聲音像無腳雲,天上飄。
隨侍們最初打算將柳湛搬回善堂,他一聽臉色更白,眼眺著萍萍啟唇:「不用,我自己走。」
「那哪行?眼下郎君如何走得!」隨侍們不允。兩廂僵持,隨侍們退讓一步,改搬為馱。那隨侍都已經蹲下了,柳湛就是不上去,一臉慍色,堅持要自己走。聽得武僧都雙掌合十:「阿彌陀佛——」
萍萍已經猜到原因,咬牙回首,瞪他一眼:「你不要逞強。」
柳湛耳根偷紅,輕聲吩咐隨侍:「你們攙著我。」
兩名隨侍一左一右,肩馱住柳湛手臂,將他攙回善堂。
大夥將就柳湛,都走得極慢,萍萍原先在柳湛前面領路,總覺得背上灼熱,慢慢就落到他後面。
柳湛能聽見她的呼吸吐納,知道她一直跟在身後,默默笑濃。
到了善堂自有隨侍照料柳湛,再不濟還有醫婆,但不知怎地,總有人托萍萍往柳湛的廂房裡送東西。
隔三差五,去著去著,有一回房中沒有第三人,柳湛又剛好在換藥——他單手往左肩上纏繞紗布,因為不方便而緩慢、笨拙,動右臂時應該也扯動左肋傷口,柳湛臉色恍白,唇裂滲汗,卻低頭專注,不曾央求萍萍一個字,甚至連看都沒看她一眼。
萍萍等了會,不見隨侍進來幫忙,心底嘆了口氣:「我來幫你吧。」
「不用。」柳湛果斷拒絕,反倒是萍萍怔了一下。
他手上快了些,卻怎麼也打不好最後那個收尾的結。
「還是我來吧。」萍萍走近,沒有坐上床沿,扭著身子空出一段距離幫他打結——縱然如此,還是離得太近,兩個人都能聽見對方的呼吸聲,柳湛的臉越來越燙,忍不住用餘光偷瞥萍萍,剛好瞧見她臉上汗毛,他心一慌,做賊般飛快收回目光。
萍萍這邊,則是不由自主想起當年在畫舫上照顧柳湛的情形。
也是這樣,平時房內里能嗅到淡淡的血腥味,一拆開紗布,腥味就驟然濃烈數十倍,迅速瀰漫。
她想起那些趴床沿短眠的日子,想起二人的相互依偎,床頭絮語,心裡竟生暖意。
萍萍趕緊抑下暖意,試圖驅散回憶,它們卻像水上的浮標,摁下去,又浮上來,再摁下,再浮起……
萍萍心虛,之後再有人托她送東西,她都藉故推辭,哪怕夕照急著將托盤往她手裡一塞:「幫我送去郎君房裡,人有三急,我不行了!」
她也只道:「我在這裡等你回來你去送!」
然後竟真等在原地,將托盤原封不動還給夕照。
這事自然傳回柳湛耳中,他沉默良
久,低低開口:「知道了。」
「那郎君——」
「回宮吧。」柳湛輕道,本來就答應了不再出現在她眼前,如果不是出了這檔子事,不會返回善堂。
柳湛傷剛好一點,就下山回京,臨行留了一半多的隨侍並通知州府,保衛善堂,同時還命人將毀壞的山路、竹林逐一修繕。
回去既處理刺君一案,柳湛手段雷厲,不出一月便查清真相——七大王柳沛已知曉昔年太后毒害之事,心生怨恨,暗中派人跟蹤姚拱辰,尋得柳湛落腳處,布天羅地網,欲取而代之。
而告知柳沛真相的,是一位曾經侍奉過先帝的內侍,追查深挖,這內侍竟由八大王的母家舉薦入宮。
八大王今年才八歲。
柳湛查清一切時,既沒有冷笑,也沒有憤怒、震驚,亦或悲涼,這一刻竟平靜得沒有任何情緒。
然後不緊不慢下詔,賜死柳沛於內省,貶為庶人,國除。
八大王廢為庶人,流放雷州。
本來這不關九大王的事,九大王卻在府中惶懼自殺。
柳湛收到消息那夜,一封急報亦從江陵傳回,呈進寢殿——八大王還未到雷州就不慎跌足落水,溺亡。
「都退下吧。」柳湛將急報疊摞在九大王那張訃告上。
此時此刻,他心裡不自覺想起的,竟是柳沛。
柳沛行刑時,柳湛在閣中遠眺監斬,確保他人頭落地。
再之前,柳湛拒絕了柳沛臨刑前的面聖請求。
他沒有召見這位弟弟,給予兄弟詳談的機會。
談什麼呢?他想。那個每回都粘在自己身後的小尾巴,馬尾搖來晃去的少年,是不是會滿腔憤慨質問,六哥哥緣何心狠至此?
要真面對這一句他怎麼回呢?
難不成他說,阿七,朕亦待你不薄。
「陛下。」一聲嬌滴滴的女聲,喚回柳湛神思。他這才發現,有一位宮人竟未退出寢殿,反而走來他身旁。
她眼口鼻都生得精絕,未化妝便已是絕色,身段亦凸凹曲致,是一等一的尤物。
柳湛不動聲色:「你是哪個宮的?」
「回陛下,奴就是福寧宮添香的司寢。」宮人聲音婉轉,尋常作答在她口中似咒語,惑人去用指腹蹂躪她的水潤朱唇。
「來人!」柳湛沉聲下令,很快召來禁衛,由蔣望回負責,徹查絕色佳人。
通宵一夜就查清——工部尚書見官家後宮空置,動了歪心,遍訪天下尋來這名美人,獻進司寢司,那香里亦加料。
「朕真是給你們膽子了!」柳湛掌在桌上重重一拍。繼任之初,就有不少官員奏請立後納妃,延綿皇嗣,為社稷之福,為天下己任,皆被柳湛一一駁回。官家在這事上嚴詞厲色,堅決又鐵血,漸漸聲音小了,再無人議。
這會竟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柳湛氣笑。
然而這尚書的理由卻不同:「不知陛下可曾耳聞過某些……某些有損陛下天顏的謠言?」
柳湛臉一沉,明白了——最近宮裡宮外,是有一小撮人在傳他不行。
還是待這些人太寬容。
尚書舉臂直身,又伏地磕頭,額頭撞擊地面的聲音響亮:「陛下春秋鼎盛,本來只要幸了這女,謠言就不攻自破啊!」
良久,柳湛緩緩回應:「李尚書,人皆有欲,貴在律己。」
他重罰了添香案一干人等,以儆效尤。
禁衛們將尚書押下,蔣望回最後離開寢殿,回看一眼柳湛,默默帶上殿門。
柳湛杜坐在龍椅上,微往左歪身,兩腿分開弓起,這官家的寢殿封閉遠甚東宮,連扇望月的窗子都沒有,只能瞧著將殿內照透亮的煌煌長明燈。
柳湛勾唇譏笑,這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他身上仍披著一個時辰半前接到急報,急起披上的龍袍。
想來離天亮也沒多久,柳湛索性不再就寢,傳了內侍,研墨提筆,批起奏摺,他看報說灌州遇著小震,心頭一緊,屏息一個字一個字往下看,看到無人員傷亡,鬆了口氣。
柳湛疾筆,撥款灌州賑災。
想了想,又額外下了條馳援善堂的密令,封在信里送出去。
第一百一十四章 晨鐘暮鼓,打破了無限……
*
山搖屋晃, 萍萍眼睜睜看見桌上燭台傾倒,她愣了一霎,沒扶燭台, 而是毫不猶豫衝出屋外。
外頭曠地上已經聚了不少人, 堂主瞧見萍萍, 立馬喚道:「萍萍,來幫忙!」
她幫著照料孩童,眼見溪水盪出, 房屋裂縫, 萬幸無人壓殺。
待晃動平復,所有人都先下山, 暫居在青城縣臨時搭起的布棚里。
發放完被褥,終於得閒,萍萍腦子裡突然冒出柳湛遇震下山的畫面,竟還是她攙扶他下去的——因為他受傷了,不方便跑。
見鬼了,柳湛明明已經回京了,傷也好得差不多, 她卻瞎想一些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萍萍!」堂主在遠處呼喚。
「來了!」萍萍撐手站起, 一路小跑到堂主身邊, 原來是讓她幫忙施粥。
萍萍二話不說應下, 和另一位小娘子分工合作,小娘子吆喝、維持秩序,萍萍負責在桶後舀粥、分粥。
大家讓小童們排在前面, 人小木桶高,小童踮腳高高舉碗,仍夠不著, 萍萍趕忙舀起滿滿一勺,從桶後的台階上繞下來,貓腰將粥盛進小童碗裡。
堂主在旁和青城縣的主薄交涉,一心二用,眼瞥見萍萍,不由漾笑,他愛吩咐她,就是因為她做事放心、省心。
之後,眾人在布棚住了一個多月,等損壞的善堂修好,就重搬回山上。
夕照沒按原計劃遊歷,跟著萍萍回了善堂,她在正堂佇了須臾,跑出去,仰頭打量,接著又跑進來:「銀照,我上回來的善堂,是這個樣子嗎?」
怎麼覺得變高大寬敞了?還有這桌椅板凳,怎麼覺得木頭都不一樣了,好像全換了?
夕照怕是自己來得少,記錯了。
「你沒看錯,就是都變了。」萍萍斂笑,房屋翻新重修,家具換了黃花梨,耗資不菲。<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多謝諸位,我心裡有數了。」柳湛虛弱的聲音像無腳雲,天上飄。
隨侍們最初打算將柳湛搬回善堂,他一聽臉色更白,眼眺著萍萍啟唇:「不用,我自己走。」
「那哪行?眼下郎君如何走得!」隨侍們不允。兩廂僵持,隨侍們退讓一步,改搬為馱。那隨侍都已經蹲下了,柳湛就是不上去,一臉慍色,堅持要自己走。聽得武僧都雙掌合十:「阿彌陀佛——」
萍萍已經猜到原因,咬牙回首,瞪他一眼:「你不要逞強。」
柳湛耳根偷紅,輕聲吩咐隨侍:「你們攙著我。」
兩名隨侍一左一右,肩馱住柳湛手臂,將他攙回善堂。
大夥將就柳湛,都走得極慢,萍萍原先在柳湛前面領路,總覺得背上灼熱,慢慢就落到他後面。
柳湛能聽見她的呼吸吐納,知道她一直跟在身後,默默笑濃。
到了善堂自有隨侍照料柳湛,再不濟還有醫婆,但不知怎地,總有人托萍萍往柳湛的廂房裡送東西。
隔三差五,去著去著,有一回房中沒有第三人,柳湛又剛好在換藥——他單手往左肩上纏繞紗布,因為不方便而緩慢、笨拙,動右臂時應該也扯動左肋傷口,柳湛臉色恍白,唇裂滲汗,卻低頭專注,不曾央求萍萍一個字,甚至連看都沒看她一眼。
萍萍等了會,不見隨侍進來幫忙,心底嘆了口氣:「我來幫你吧。」
「不用。」柳湛果斷拒絕,反倒是萍萍怔了一下。
他手上快了些,卻怎麼也打不好最後那個收尾的結。
「還是我來吧。」萍萍走近,沒有坐上床沿,扭著身子空出一段距離幫他打結——縱然如此,還是離得太近,兩個人都能聽見對方的呼吸聲,柳湛的臉越來越燙,忍不住用餘光偷瞥萍萍,剛好瞧見她臉上汗毛,他心一慌,做賊般飛快收回目光。
萍萍這邊,則是不由自主想起當年在畫舫上照顧柳湛的情形。
也是這樣,平時房內里能嗅到淡淡的血腥味,一拆開紗布,腥味就驟然濃烈數十倍,迅速瀰漫。
她想起那些趴床沿短眠的日子,想起二人的相互依偎,床頭絮語,心裡竟生暖意。
萍萍趕緊抑下暖意,試圖驅散回憶,它們卻像水上的浮標,摁下去,又浮上來,再摁下,再浮起……
萍萍心虛,之後再有人托她送東西,她都藉故推辭,哪怕夕照急著將托盤往她手裡一塞:「幫我送去郎君房裡,人有三急,我不行了!」
她也只道:「我在這裡等你回來你去送!」
然後竟真等在原地,將托盤原封不動還給夕照。
這事自然傳回柳湛耳中,他沉默良
久,低低開口:「知道了。」
「那郎君——」
「回宮吧。」柳湛輕道,本來就答應了不再出現在她眼前,如果不是出了這檔子事,不會返回善堂。
柳湛傷剛好一點,就下山回京,臨行留了一半多的隨侍並通知州府,保衛善堂,同時還命人將毀壞的山路、竹林逐一修繕。
回去既處理刺君一案,柳湛手段雷厲,不出一月便查清真相——七大王柳沛已知曉昔年太后毒害之事,心生怨恨,暗中派人跟蹤姚拱辰,尋得柳湛落腳處,布天羅地網,欲取而代之。
而告知柳沛真相的,是一位曾經侍奉過先帝的內侍,追查深挖,這內侍竟由八大王的母家舉薦入宮。
八大王今年才八歲。
柳湛查清一切時,既沒有冷笑,也沒有憤怒、震驚,亦或悲涼,這一刻竟平靜得沒有任何情緒。
然後不緊不慢下詔,賜死柳沛於內省,貶為庶人,國除。
八大王廢為庶人,流放雷州。
本來這不關九大王的事,九大王卻在府中惶懼自殺。
柳湛收到消息那夜,一封急報亦從江陵傳回,呈進寢殿——八大王還未到雷州就不慎跌足落水,溺亡。
「都退下吧。」柳湛將急報疊摞在九大王那張訃告上。
此時此刻,他心裡不自覺想起的,竟是柳沛。
柳沛行刑時,柳湛在閣中遠眺監斬,確保他人頭落地。
再之前,柳湛拒絕了柳沛臨刑前的面聖請求。
他沒有召見這位弟弟,給予兄弟詳談的機會。
談什麼呢?他想。那個每回都粘在自己身後的小尾巴,馬尾搖來晃去的少年,是不是會滿腔憤慨質問,六哥哥緣何心狠至此?
要真面對這一句他怎麼回呢?
難不成他說,阿七,朕亦待你不薄。
「陛下。」一聲嬌滴滴的女聲,喚回柳湛神思。他這才發現,有一位宮人竟未退出寢殿,反而走來他身旁。
她眼口鼻都生得精絕,未化妝便已是絕色,身段亦凸凹曲致,是一等一的尤物。
柳湛不動聲色:「你是哪個宮的?」
「回陛下,奴就是福寧宮添香的司寢。」宮人聲音婉轉,尋常作答在她口中似咒語,惑人去用指腹蹂躪她的水潤朱唇。
「來人!」柳湛沉聲下令,很快召來禁衛,由蔣望回負責,徹查絕色佳人。
通宵一夜就查清——工部尚書見官家後宮空置,動了歪心,遍訪天下尋來這名美人,獻進司寢司,那香里亦加料。
「朕真是給你們膽子了!」柳湛掌在桌上重重一拍。繼任之初,就有不少官員奏請立後納妃,延綿皇嗣,為社稷之福,為天下己任,皆被柳湛一一駁回。官家在這事上嚴詞厲色,堅決又鐵血,漸漸聲音小了,再無人議。
這會竟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柳湛氣笑。
然而這尚書的理由卻不同:「不知陛下可曾耳聞過某些……某些有損陛下天顏的謠言?」
柳湛臉一沉,明白了——最近宮裡宮外,是有一小撮人在傳他不行。
還是待這些人太寬容。
尚書舉臂直身,又伏地磕頭,額頭撞擊地面的聲音響亮:「陛下春秋鼎盛,本來只要幸了這女,謠言就不攻自破啊!」
良久,柳湛緩緩回應:「李尚書,人皆有欲,貴在律己。」
他重罰了添香案一干人等,以儆效尤。
禁衛們將尚書押下,蔣望回最後離開寢殿,回看一眼柳湛,默默帶上殿門。
柳湛杜坐在龍椅上,微往左歪身,兩腿分開弓起,這官家的寢殿封閉遠甚東宮,連扇望月的窗子都沒有,只能瞧著將殿內照透亮的煌煌長明燈。
柳湛勾唇譏笑,這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他身上仍披著一個時辰半前接到急報,急起披上的龍袍。
想來離天亮也沒多久,柳湛索性不再就寢,傳了內侍,研墨提筆,批起奏摺,他看報說灌州遇著小震,心頭一緊,屏息一個字一個字往下看,看到無人員傷亡,鬆了口氣。
柳湛疾筆,撥款灌州賑災。
想了想,又額外下了條馳援善堂的密令,封在信里送出去。
第一百一十四章 晨鐘暮鼓,打破了無限……
*
山搖屋晃, 萍萍眼睜睜看見桌上燭台傾倒,她愣了一霎,沒扶燭台, 而是毫不猶豫衝出屋外。
外頭曠地上已經聚了不少人, 堂主瞧見萍萍, 立馬喚道:「萍萍,來幫忙!」
她幫著照料孩童,眼見溪水盪出, 房屋裂縫, 萬幸無人壓殺。
待晃動平復,所有人都先下山, 暫居在青城縣臨時搭起的布棚里。
發放完被褥,終於得閒,萍萍腦子裡突然冒出柳湛遇震下山的畫面,竟還是她攙扶他下去的——因為他受傷了,不方便跑。
見鬼了,柳湛明明已經回京了,傷也好得差不多, 她卻瞎想一些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萍萍!」堂主在遠處呼喚。
「來了!」萍萍撐手站起, 一路小跑到堂主身邊, 原來是讓她幫忙施粥。
萍萍二話不說應下, 和另一位小娘子分工合作,小娘子吆喝、維持秩序,萍萍負責在桶後舀粥、分粥。
大家讓小童們排在前面, 人小木桶高,小童踮腳高高舉碗,仍夠不著, 萍萍趕忙舀起滿滿一勺,從桶後的台階上繞下來,貓腰將粥盛進小童碗裡。
堂主在旁和青城縣的主薄交涉,一心二用,眼瞥見萍萍,不由漾笑,他愛吩咐她,就是因為她做事放心、省心。
之後,眾人在布棚住了一個多月,等損壞的善堂修好,就重搬回山上。
夕照沒按原計劃遊歷,跟著萍萍回了善堂,她在正堂佇了須臾,跑出去,仰頭打量,接著又跑進來:「銀照,我上回來的善堂,是這個樣子嗎?」
怎麼覺得變高大寬敞了?還有這桌椅板凳,怎麼覺得木頭都不一樣了,好像全換了?
夕照怕是自己來得少,記錯了。
「你沒看錯,就是都變了。」萍萍斂笑,房屋翻新重修,家具換了黃花梨,耗資不菲。<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