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張安垂眸不說話, 婆子和娘子們就圍著他安慰:「沒事沒事, 下回再來!」
「不是有個詞怎麼說來著……大器晚成!」
「對、對,大器晚成!我們都支持你!」
又有二位娘子推搡萍萍, 叫她也安慰兩句,掉個書袋,把萍萍說不好意思了,紅著一張臉道:「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好、好、好!」眾人不一定都聽懂,但捧場一定要大聲,萍萍尷尬低頭, 瞅著地面——這幫人, 盡瞎吹噓。
少頃, 她暗道不好, 方才講的時候沒有深思,張官人會不會想多,誤會她咒他縣試要考七年?
萍萍過了許久才重抬首, 話頭早揭過,旁人都聊別的去了,她便沒向張安解釋, 免得越描越黑。萍萍朝堂主走去,堂主方才說要看帳本。
張安在堂主身邊,聽萍萍說完,嘀咕了一句,太小聲,重複第二遍萍萍才聽清:「我能瞧瞧帳嗎?」
堂主也說:「對啊,可以給張安看看,他懂!」
「行!」萍萍一口答應,主動遞去帳本,張安接過面上一紅,接著正色認真翻閱。
良久,將帳本還給萍萍:「這兩本帳都做得沒錯,你全部整理完了嗎?」
萍萍聽見肯定,心裡踏實:「沒有,還剩兩本沒做。」
「那讓張安幫你一起理吧!搭把手!」堂主旁邊的小娘子聽見就插嘴,她比萍萍矮些,腦袋順勢搭上萍萍肩膀。
堂主也說:「就是,你倆一起,應該今天就能全理完吧?」
「不能讓張安白跑一趟。」
萍萍心底嘆口氣,這裡的人還真是想什麼就直說什麼,但本心不壞。
她看向張安:「那勞煩小官人把關了。」
「別、別、千萬別這樣稱呼!」張安縮肩,仿佛受大驚嚇,「你叫我張安就行。」
正堂人多,萍萍提議找個次間安靜些,免得做帳時出錯。張安低頭應下,萍萍便挑了個有兩張桌的次間,一人坐一張桌,各做一本帳。
檐下滴水成線,淅瀝的雨聲反添靜謐,空氣中都是青草的味道。
萍萍先做完自己那本,偷瞟張安,他還在垂頭提筆,萍萍合唇沒說話——怕一說做完,張安自覺催促,急了慌了趕,帳容易錯。
她看向窗外,被雨洗過的葉子都特別油亮。
「我做完了。」張安的聲音響起。
萍萍回神:「啊,那你等等我,」她撒了個
謊,「我還剩幾條,剛分神了。」
萍萍假裝寫了十幾個字,而後執冊朝張安走去:「好了,我們來對下吧。」
張安仰頭注視著她,片刻,輕問:「其實娘子早做完了吧?」他頓了頓,「只是不想鄙人難堪。」
張安垂首:「娘子其實不用這樣的,鄙人心裡清楚自己愚笨,」他扯起一抹苦笑,「不然不會一個縣試,三年都考不中。」
萍萍已走到他桌邊,挺胸直脖,語氣鏗鏘:「百里奚七十為相,甘羅十二歲拜上卿,那百里奚就比甘羅愚笨嗎?」
張安聽完抬頭瞟她一眼,臉上愧色更重:「娘子不僅帳做得比我好,學問也比我厲害。」他想也不能一直娘子、娘子的稱呼,便問:「說了這麼久,還不知娘子名姓,沒個稱呼。」
「我叫萍萍。」
「姓呢?」
「沒有。」
張安面上禁不住浮現訝異,但很快藏起來,站起拱手:「見過萍娘子,鄙人張安。」
萍萍微笑:「你之前說過了。」
「堂主人在麼?」外面有人囔囔似吼,男聲雄渾。萍萍和張安一齊眺向窗外,雨簾後立著一足有九尺高的壯碩身影,戴斗笠,著蓑衣,看不清面目。
「他們應該在正堂那邊,」萍萍說著朝窗前走,見來人的芒鞋踩在泥地里,旁邊是光滑的石子路和層層青苔,「您是……?」
來人大步跨到檐下,似乎打算之後都沿檐下走,不再淋雨,他摘了蓑衣,露出裡面背的一隻鐵箱和一身短打,兩臂雙腿都露著,黝黑遒勁,虎背熊腰,整個人板板正正又鼓囊囊。
萍萍不是有意看到的,不禁別過臉去。
來人自報家門:「我山底下打鐵的,堂主不是說好了今日裝新門環門插嗎?剛去過正堂了,他不在!」
「這樣?那我帶你去找吧。」萍萍說著囑咐張安幾句,領鐵匠匆匆去尋。
*
峽江。
雲霧繚繞,峰巒疊嶂。
三名梢公齊齊衝著船艙里喊:「大官人,前面要到鬼門關,容易遇著湍流,您們要坐穩了。」
柳湛頷首,依舊分腿坐定,其他內侍亦如此,船艙寂靜。
「真的要抓牢!」梢公再次強調,話音剛落,江浪就似龍躍起,朝前直拱,三梢公兩站一立,聚精會神快速划槳,不敢有半分鬆懈,船頭隨浪栽進江中,滿船人衣衫皆濕。
船再揚起,隨激烈翻卷的江水天旋地轉。
內侍們個個抓牢,當中一位緊著嗓子問:「前方翻船了?」
柳湛循聲促眸,前方小舟應該是撞上暗礁傾覆了,梢公已經不見,只一少年,明明已游出旋渦,卻調頭朝著旋渦一個勁地划水。那渦旋里冒出少女的半個身子,轉眼只剩腦袋,雙臂掙扎,少年破浪近前,抓住少女的手,她旋即回握。
柳湛似心上划過一刀,銳痛無比:「救人!」
八名內侍旋即躍下,齊心協力救少年和少女到他們船上。
二人噗通跪下,一個勁磕頭:「多謝恩公救命之恩!」
「多謝恩公!」
眾人詢問了一陣,原來這是對新婚夫婦,成親方才半年,少年陪自家娘子回夔州娘家。
柳湛顧忌男女有別,同諸隨侍出來船頭船尾,將船艙留給一對小夫妻。
他正弓起一隻腿望兩岸懸崖峭壁,青山面前走,忽聽一梢公嘖嘖:「年輕人,這黏糊勁。」
柳湛隨之扭頭,見艙內少女依偎在少年肩頭、
因之前夫妻倆提過成親是盲婚啞嫁,婚前沒見過面,亦是第1回 回娘家,另一梢公不禁感嘆:「才半年就蜜裡調油。」
「你這話說得?人家是這半年裡都蜜裡調油!」
柳湛心道何止蜜裡調油,注視那對小鴛鴦,翹起唇角,再分唇。
忍不住想同梢公們分享,說我和我娘子也……話卻在喉嚨里卡住。
沒有出口。
臉上的笑亦似峽江雲霧,一刻消散。
前方波平,回清倒影。
「前面山上那塊石頭喚作什麼?還挺秀氣的。」有隨侍發問。
梢公每遇奇石異峰皆會講故事,前面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皆如是。這前頭凸出的娟妙一峰,梢公一望便笑:「那是咱們巫峽最有名的神女峰,是精衛姊妹瑤姬的化身。你瞧她每一天每一個時辰都不一樣,這會花紅葉綠,起霧時就裊裊雲霧,就像美人面罩白紗。」
「是不是和那個懷王巫山雲雨的?」有內侍追問,人們總在意最香艷的事情。
「是啊,懷王當年駕臨巫山的高唐行宮,晝寢時瑤姬入夢,與之有了一段情。一夢醒,懷王思念瑤姬,卻再難尋芳跡。」
柳湛聽著梢公的故事,船已經划過去,他仍扭脖回首,風蕭蕭,好似神女的衣裙也漫飛,他心沉沉,如神女頭頂烏雲,凝聚不散,竟情不自禁呢喃:「旦為朝雲,暮為行雨。」
……
船到夔州上岸,柳湛一行人就近找了間湯餅鋪用膳,這夔州的面和別處又不同,頗多豌雜。
吃時亦不忘尋人,內侍拿出萍萍的畫像給店主人看:「老丈,您可曾見過畫中娘子?」
店主人眯眼瞅了半天:「回官人,老漢不曾見過。」
「我見過呀!」店裡跑堂的應該是店主人女兒,一身廚娘打扮。她剛收拾空碗回來,瞅見畫像,放下碗,兩手在身上擦了擦,拿過畫像細瞧:「這是萍萍呀!」
柳湛回身,望向灶台。
廚娘道:「爹爹,她是上回和我一起從峽州回來的萍萍!」
內侍望向柳湛,得了眼神指示,讓廚娘細說。她便將如何同萍萍險過峽江,結義金蘭的事說了。
滔滔一番尚未講完,身後忽有人顫聲打斷:「那你可知她去了哪裡?」
廚娘回身,見是那坐中央吃麵的郎君——那是她前半生見過樣貌最俊,最器宇不凡的郎君,他走進湯餅鋪那一霎,整個鋪子都發亮了。
廚娘面上一紅,忍不住想和柳湛多說會話:「曉得呀,她去灌州了……」
柳湛心仍顫動,方才聽了廚娘描述,這回應該對了,遇險峽江,英勇又臨危不懼,是他的萍萍。
柳湛一碗麵囫圇下肚,就率隊西行。
到了官驛,本打算只換馬不做停留,館吏卻攥著一封信找過來。
柳湛原以為又是東京催他回去,館吏卻道:「陛下,揚州來信。」
揚州?
柳湛停步,接過信徐徐展開,卻原來某人被送出京後,去了揚州。<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不是有個詞怎麼說來著……大器晚成!」
「對、對,大器晚成!我們都支持你!」
又有二位娘子推搡萍萍, 叫她也安慰兩句,掉個書袋,把萍萍說不好意思了,紅著一張臉道:「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好、好、好!」眾人不一定都聽懂,但捧場一定要大聲,萍萍尷尬低頭, 瞅著地面——這幫人, 盡瞎吹噓。
少頃, 她暗道不好, 方才講的時候沒有深思,張官人會不會想多,誤會她咒他縣試要考七年?
萍萍過了許久才重抬首, 話頭早揭過,旁人都聊別的去了,她便沒向張安解釋, 免得越描越黑。萍萍朝堂主走去,堂主方才說要看帳本。
張安在堂主身邊,聽萍萍說完,嘀咕了一句,太小聲,重複第二遍萍萍才聽清:「我能瞧瞧帳嗎?」
堂主也說:「對啊,可以給張安看看,他懂!」
「行!」萍萍一口答應,主動遞去帳本,張安接過面上一紅,接著正色認真翻閱。
良久,將帳本還給萍萍:「這兩本帳都做得沒錯,你全部整理完了嗎?」
萍萍聽見肯定,心裡踏實:「沒有,還剩兩本沒做。」
「那讓張安幫你一起理吧!搭把手!」堂主旁邊的小娘子聽見就插嘴,她比萍萍矮些,腦袋順勢搭上萍萍肩膀。
堂主也說:「就是,你倆一起,應該今天就能全理完吧?」
「不能讓張安白跑一趟。」
萍萍心底嘆口氣,這裡的人還真是想什麼就直說什麼,但本心不壞。
她看向張安:「那勞煩小官人把關了。」
「別、別、千萬別這樣稱呼!」張安縮肩,仿佛受大驚嚇,「你叫我張安就行。」
正堂人多,萍萍提議找個次間安靜些,免得做帳時出錯。張安低頭應下,萍萍便挑了個有兩張桌的次間,一人坐一張桌,各做一本帳。
檐下滴水成線,淅瀝的雨聲反添靜謐,空氣中都是青草的味道。
萍萍先做完自己那本,偷瞟張安,他還在垂頭提筆,萍萍合唇沒說話——怕一說做完,張安自覺催促,急了慌了趕,帳容易錯。
她看向窗外,被雨洗過的葉子都特別油亮。
「我做完了。」張安的聲音響起。
萍萍回神:「啊,那你等等我,」她撒了個
謊,「我還剩幾條,剛分神了。」
萍萍假裝寫了十幾個字,而後執冊朝張安走去:「好了,我們來對下吧。」
張安仰頭注視著她,片刻,輕問:「其實娘子早做完了吧?」他頓了頓,「只是不想鄙人難堪。」
張安垂首:「娘子其實不用這樣的,鄙人心裡清楚自己愚笨,」他扯起一抹苦笑,「不然不會一個縣試,三年都考不中。」
萍萍已走到他桌邊,挺胸直脖,語氣鏗鏘:「百里奚七十為相,甘羅十二歲拜上卿,那百里奚就比甘羅愚笨嗎?」
張安聽完抬頭瞟她一眼,臉上愧色更重:「娘子不僅帳做得比我好,學問也比我厲害。」他想也不能一直娘子、娘子的稱呼,便問:「說了這麼久,還不知娘子名姓,沒個稱呼。」
「我叫萍萍。」
「姓呢?」
「沒有。」
張安面上禁不住浮現訝異,但很快藏起來,站起拱手:「見過萍娘子,鄙人張安。」
萍萍微笑:「你之前說過了。」
「堂主人在麼?」外面有人囔囔似吼,男聲雄渾。萍萍和張安一齊眺向窗外,雨簾後立著一足有九尺高的壯碩身影,戴斗笠,著蓑衣,看不清面目。
「他們應該在正堂那邊,」萍萍說著朝窗前走,見來人的芒鞋踩在泥地里,旁邊是光滑的石子路和層層青苔,「您是……?」
來人大步跨到檐下,似乎打算之後都沿檐下走,不再淋雨,他摘了蓑衣,露出裡面背的一隻鐵箱和一身短打,兩臂雙腿都露著,黝黑遒勁,虎背熊腰,整個人板板正正又鼓囊囊。
萍萍不是有意看到的,不禁別過臉去。
來人自報家門:「我山底下打鐵的,堂主不是說好了今日裝新門環門插嗎?剛去過正堂了,他不在!」
「這樣?那我帶你去找吧。」萍萍說著囑咐張安幾句,領鐵匠匆匆去尋。
*
峽江。
雲霧繚繞,峰巒疊嶂。
三名梢公齊齊衝著船艙里喊:「大官人,前面要到鬼門關,容易遇著湍流,您們要坐穩了。」
柳湛頷首,依舊分腿坐定,其他內侍亦如此,船艙寂靜。
「真的要抓牢!」梢公再次強調,話音剛落,江浪就似龍躍起,朝前直拱,三梢公兩站一立,聚精會神快速划槳,不敢有半分鬆懈,船頭隨浪栽進江中,滿船人衣衫皆濕。
船再揚起,隨激烈翻卷的江水天旋地轉。
內侍們個個抓牢,當中一位緊著嗓子問:「前方翻船了?」
柳湛循聲促眸,前方小舟應該是撞上暗礁傾覆了,梢公已經不見,只一少年,明明已游出旋渦,卻調頭朝著旋渦一個勁地划水。那渦旋里冒出少女的半個身子,轉眼只剩腦袋,雙臂掙扎,少年破浪近前,抓住少女的手,她旋即回握。
柳湛似心上划過一刀,銳痛無比:「救人!」
八名內侍旋即躍下,齊心協力救少年和少女到他們船上。
二人噗通跪下,一個勁磕頭:「多謝恩公救命之恩!」
「多謝恩公!」
眾人詢問了一陣,原來這是對新婚夫婦,成親方才半年,少年陪自家娘子回夔州娘家。
柳湛顧忌男女有別,同諸隨侍出來船頭船尾,將船艙留給一對小夫妻。
他正弓起一隻腿望兩岸懸崖峭壁,青山面前走,忽聽一梢公嘖嘖:「年輕人,這黏糊勁。」
柳湛隨之扭頭,見艙內少女依偎在少年肩頭、
因之前夫妻倆提過成親是盲婚啞嫁,婚前沒見過面,亦是第1回 回娘家,另一梢公不禁感嘆:「才半年就蜜裡調油。」
「你這話說得?人家是這半年裡都蜜裡調油!」
柳湛心道何止蜜裡調油,注視那對小鴛鴦,翹起唇角,再分唇。
忍不住想同梢公們分享,說我和我娘子也……話卻在喉嚨里卡住。
沒有出口。
臉上的笑亦似峽江雲霧,一刻消散。
前方波平,回清倒影。
「前面山上那塊石頭喚作什麼?還挺秀氣的。」有隨侍發問。
梢公每遇奇石異峰皆會講故事,前面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皆如是。這前頭凸出的娟妙一峰,梢公一望便笑:「那是咱們巫峽最有名的神女峰,是精衛姊妹瑤姬的化身。你瞧她每一天每一個時辰都不一樣,這會花紅葉綠,起霧時就裊裊雲霧,就像美人面罩白紗。」
「是不是和那個懷王巫山雲雨的?」有內侍追問,人們總在意最香艷的事情。
「是啊,懷王當年駕臨巫山的高唐行宮,晝寢時瑤姬入夢,與之有了一段情。一夢醒,懷王思念瑤姬,卻再難尋芳跡。」
柳湛聽著梢公的故事,船已經划過去,他仍扭脖回首,風蕭蕭,好似神女的衣裙也漫飛,他心沉沉,如神女頭頂烏雲,凝聚不散,竟情不自禁呢喃:「旦為朝雲,暮為行雨。」
……
船到夔州上岸,柳湛一行人就近找了間湯餅鋪用膳,這夔州的面和別處又不同,頗多豌雜。
吃時亦不忘尋人,內侍拿出萍萍的畫像給店主人看:「老丈,您可曾見過畫中娘子?」
店主人眯眼瞅了半天:「回官人,老漢不曾見過。」
「我見過呀!」店裡跑堂的應該是店主人女兒,一身廚娘打扮。她剛收拾空碗回來,瞅見畫像,放下碗,兩手在身上擦了擦,拿過畫像細瞧:「這是萍萍呀!」
柳湛回身,望向灶台。
廚娘道:「爹爹,她是上回和我一起從峽州回來的萍萍!」
內侍望向柳湛,得了眼神指示,讓廚娘細說。她便將如何同萍萍險過峽江,結義金蘭的事說了。
滔滔一番尚未講完,身後忽有人顫聲打斷:「那你可知她去了哪裡?」
廚娘回身,見是那坐中央吃麵的郎君——那是她前半生見過樣貌最俊,最器宇不凡的郎君,他走進湯餅鋪那一霎,整個鋪子都發亮了。
廚娘面上一紅,忍不住想和柳湛多說會話:「曉得呀,她去灌州了……」
柳湛心仍顫動,方才聽了廚娘描述,這回應該對了,遇險峽江,英勇又臨危不懼,是他的萍萍。
柳湛一碗麵囫圇下肚,就率隊西行。
到了官驛,本打算只換馬不做停留,館吏卻攥著一封信找過來。
柳湛原以為又是東京催他回去,館吏卻道:「陛下,揚州來信。」
揚州?
柳湛停步,接過信徐徐展開,卻原來某人被送出京後,去了揚州。<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