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頁
風不定雙手顫抖著握著聖旨,一時老淚縱橫,石家等待了這麼多年的平反,就這麼輕飄飄地拿到了手上,此刻他的心情悲痛和迷茫多過於開心和振奮。
「你們都下去,我還有幾句話,要單獨和太子說。」
風神醫端來一枚藥丸,「陛下,這是您要的藥。」
仁聖帝點點頭,讓他放在一旁。
元寶公公帶著風神醫離去,剩下的宮女太監也都紛紛退下,宮殿裡只剩下仁聖帝和段無咎。
「扶我起來。」
段無咎扶著仁聖帝坐起來。
「把那藥給我。」
段無咎將藥拿過來,他忽的覺得有些不安,「父皇,這是什麼藥?」
「這藥,能讓朕提起精神來,只不過只能維持一個時辰,時辰一到,朕便會油盡燈枯。」
「父皇!不可。」
仁聖帝拍了拍段無咎的手,「朕不想死得太窩囊,本也拖不了幾日了。」
段無咎的手一頓,還是按照仁聖帝的想法,將藥遞了過去。仁聖帝將那藥吃下,過了一會兒,似乎有了些力氣,便讓段無咎服侍他穿衣起身。
段無咎替仁聖帝穿好了龍袍,然後按照仁聖帝的指示,扶著他從寢殿走到了太和殿。
仁聖帝坐在了龍椅上,只是,現在太和殿的門是緊閉著的,裡面只有段無咎和仁聖帝兩人,空蕩蕩的大殿顯得有一絲的陰森。
「太子,你是不是很好奇,為什麼明明朕一直都知道石敢沒有謀反之心,也不會行謀反之事,明明知道他是被冤枉的,朕卻還是賜死了他。」
「可是因為石家功高震主?」
「是,但這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原因。」仁聖帝目光陰沉,一瞬間似乎又變成了那個陰冷的帝王,「因為那個時候,石敢必須死,偏偏,他這個人又太過耿直,不給自己留一點餘地。」
……
第254章 仁聖帝薨
二十年前,燕雲之地的百姓只知道有石家,不知道有皇帝,平洲、雲州、幽州駐紮了十幾萬兵馬,而且這些兵馬都是兵強馬壯,戰鬥意志旺盛的強兵,而不是趙國公治下那種虛報吃空餉的懶散軍隊。
石敢忠勇無雙,天下無人不知,而且還立下誓言,要踏平整個北境,讓邊境再無外族的侵擾,因為有他坐鎮邊境,雖然大夏與北夷、北遼還戰爭頻繁,當兩方也是能打得有來有回,大夏不再是只能被蠻夷欺辱的國家。
那時候的石敢說是整個大夏朝的英雄也不為過。
可是仁聖帝不想打仗了,雖說給北夷和北遼納貢有損國家的威嚴,會被認為是屈辱之事,但是仁聖帝算過帳,納貢遠比打仗划算。朝廷再這麼與北夷和北遼耗下去,根本就支撐不住,百姓的賦稅早就被盤剝到了極致,最好的辦法就是偃旗息鼓,對北夷和北遼求和,花些銀子,讓邊境不出大事便好。
至於燕雲的百姓會被蠻族侵擾,甚至偶爾會被屠殺,仁聖帝也不是不知道,只是權衡利弊之後,選擇了放任。若是犧牲燕雲邊境三洲的百姓,就能換來整個大夏的安穩,仁聖帝是願意的。
但石敢不願意,他一腔熱血,一定要踏平北境,他認為只有打得蠻夷不敢來犯,只有打得整個北境都是大夏的領土,百姓才能得到真正的、長遠的安穩……
可仁聖是個獨斷專權的皇帝,而且政治手段狠辣,既然決定要選擇納貢換取邊境戰士的安寧,就一定要不擇手段的貫徹到底。
君臣為此爭執不休,石敢一腔忠心和熱血,不肯退讓。沒有石敢的支持,仁聖帝若是強行推行給兩夷納貢之事,一定會引起朝臣的反對,搞不好還會被罵成亡國之君,這樣的事情,仁聖帝是絕對不能允許的。
石家雖然沒有謀反之心,石敢的忠臣雖然也毋庸置疑,但是石家當時儼然已經有了和朝廷叫板的權利,仁聖帝發現,只要石敢不願意接受納貢的國策,不願意削弱燕雲十州的軍力,仁聖帝發現自己竟然拿這個耿直的石敢一點辦法都沒有。
仁聖帝不能允許邊境趴著一隻能咬死自己的老虎,即便這隻老虎是他自己養的。
所以石家必須覆滅。
當時仁聖帝即位不久,還沒有完全收攏手中的權利,一邊是先皇留下的顧命大臣不肯放權,一邊是太后的外戚勢力虎視眈眈,仁聖帝便決定,藉此機會,徹底收攏王朝的控制權。
所以,明明知道是鄭家陷害,仁聖帝還是決定以謀反之罪定石敢的罪,石敢將軍及其門中男丁悉數斬決,女眷則被流放。緊接著,仁聖帝又以此案作為理由,利用錦衣衛和東廠,將所有反對自己的勢力都一網打盡,其中就包括了太后的外戚勢力岑家,岑家因為與石家有姻親關係,也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牽連。而朝堂的勢力,也因為仁聖帝重用連天意,給了錦衣衛極大的權利,而平衡住了三位顧命大臣的勢力,在接下來幾年裡,這三位大臣便先後告老還鄉,仁聖帝又扶持了宰相制衡宦官的權利,又引入清流來監督權臣,至此,即位五年後,仁聖帝便將整個王朝的權利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
「父皇,你可知道,若是換做他人,恐怕已經被您逼反了。」
燕地可有十幾萬兵馬,只要石家想,絕對不用束手就擒,是真能反的。
仁聖帝笑了笑,看向了段無咎,「對,若是換做旁人,有石敢那樣的聲望,有整個燕地作他的底氣,有十幾萬的強兵,他早就反了,甚至他還可以勾結北夷和北遼,直接將我大夏瓜分。可就是因為他是石敢,就是因為他不會反,朕才會如此狠辣,太子,你明白麼?」
段無咎看著自己的父皇,忽然意識到,父皇作為一個君王的確是政治手段高超,甚至徹底放棄了一切情感。
是啊,若是換做旁人這般勢大,父皇只會安撫,不敢輕舉妄動,只能徐徐圖之。可偏偏是和他親如兄弟的石敢,他忠心、耿直、寧死也不會背叛他,所以仁聖帝才會毫不猶豫地殺了他。甚至就連他的死,仁聖帝也利用得淋漓盡致,用他的案子,扳倒了自己的政敵,扶起了錦衣衛和東廠,制衡了文官。
「可父皇有沒有想過,石將軍對您忠誠無比,他與您爭論,堅持己見,是性格使然,就是您讓他死,他也毫不猶豫的死了,所以您若是真的讓他停止戰爭,他就算心中不願,也一定會遵循國策。」
「皇兒,你要知道,石敢的確是忠臣,可是石敢的後代呢?石家能永遠忠臣麼?若是以後石家出了一個有二心,又有能力的後代呢?朕自然是要在能除掉石家的時候,將這隻睡在燕雲的老虎殺了。」
如果換做段無咎他不會這麼做,他會選擇徐徐圖之,因為他對自己的手段和領兵的能力都有信心,因為他不會因為還沒有發生的事情,就將一個忠臣之家全部都處死。
但是他知道,以父皇的性子,在那個時候,這是他認為的唯一合理的做法。
「父皇后悔過麼?」段無咎問。
仁聖帝搖搖頭,「從未。」
「即便母妃因此而死,父皇也未曾後悔過麼?」
「不曾。」仁聖帝沒有一絲的猶豫,目光堅決,「你的母妃是朕此生唯一真愛過的女子,她死了,朕怎會不心痛,怎會不遺憾?可朕是皇帝,為了皇權穩固,沒有什麼是不能被犧牲的,即便朕的情感,也可以被犧牲,這便是王道,這便是做一個皇帝的代價,那便是要成為孤家寡人,成為這世上最孤獨的人。」
段無咎沉默了,一時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他想起阿恆曾經說過的話,也不怪阿恆會害怕他改變。
皇權的確能把人變得面目全非。
最終,段無咎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對父皇拜了拜道:「兒臣明白。」
仁聖帝似乎很是欣慰,他伸出手,讓段無咎來到自己身邊,他握住兒子的手,柔聲道:「喚百官進諫吧。」
太和殿的大門打開,百官覲見叩首。
仁聖帝穿著龍袍,正襟危坐,向所有人宣布傳位於太子,百官皆應全力輔佐新君。說完這句話,仁聖帝靠著龍椅,終於永遠地閉上了眼。
仁聖帝薨。
第255章 新帝登基
仁聖帝大殮。
大夏朝九品官員以上,親王以下,皇子嬪妃,公主以及朝廷命婦都需要入宮瞻仰先帝儀容,並行入棺之禮。
舉行完大殮的喪禮後,仁聖帝的梓棺就會停放在大殿中。段無咎作為新帝需要早、中、晚三個時段要親自進行舉哀祭拜。宗親大臣,皇子命婦等都要為「大行皇帝」守喪。柳之恆作為天璇君也要同命婦一同入宮。
柳之恆穿著寬大的衣服,倒也看不出來懷著身孕。只是她不操心,也有人為她操心,到了夜裡,柳之恆還是被沈婉清帶著去後宮歇著了。
命婦們也不覺得奇怪,都知道沈婉清與天璇君極為親密,沈婉清叫天璇君去說話也是有的。
沈婉清讓柳之恆睡的是皇后的坤寧宮。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你們都下去,我還有幾句話,要單獨和太子說。」
風神醫端來一枚藥丸,「陛下,這是您要的藥。」
仁聖帝點點頭,讓他放在一旁。
元寶公公帶著風神醫離去,剩下的宮女太監也都紛紛退下,宮殿裡只剩下仁聖帝和段無咎。
「扶我起來。」
段無咎扶著仁聖帝坐起來。
「把那藥給我。」
段無咎將藥拿過來,他忽的覺得有些不安,「父皇,這是什麼藥?」
「這藥,能讓朕提起精神來,只不過只能維持一個時辰,時辰一到,朕便會油盡燈枯。」
「父皇!不可。」
仁聖帝拍了拍段無咎的手,「朕不想死得太窩囊,本也拖不了幾日了。」
段無咎的手一頓,還是按照仁聖帝的想法,將藥遞了過去。仁聖帝將那藥吃下,過了一會兒,似乎有了些力氣,便讓段無咎服侍他穿衣起身。
段無咎替仁聖帝穿好了龍袍,然後按照仁聖帝的指示,扶著他從寢殿走到了太和殿。
仁聖帝坐在了龍椅上,只是,現在太和殿的門是緊閉著的,裡面只有段無咎和仁聖帝兩人,空蕩蕩的大殿顯得有一絲的陰森。
「太子,你是不是很好奇,為什麼明明朕一直都知道石敢沒有謀反之心,也不會行謀反之事,明明知道他是被冤枉的,朕卻還是賜死了他。」
「可是因為石家功高震主?」
「是,但這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原因。」仁聖帝目光陰沉,一瞬間似乎又變成了那個陰冷的帝王,「因為那個時候,石敢必須死,偏偏,他這個人又太過耿直,不給自己留一點餘地。」
……
第254章 仁聖帝薨
二十年前,燕雲之地的百姓只知道有石家,不知道有皇帝,平洲、雲州、幽州駐紮了十幾萬兵馬,而且這些兵馬都是兵強馬壯,戰鬥意志旺盛的強兵,而不是趙國公治下那種虛報吃空餉的懶散軍隊。
石敢忠勇無雙,天下無人不知,而且還立下誓言,要踏平整個北境,讓邊境再無外族的侵擾,因為有他坐鎮邊境,雖然大夏與北夷、北遼還戰爭頻繁,當兩方也是能打得有來有回,大夏不再是只能被蠻夷欺辱的國家。
那時候的石敢說是整個大夏朝的英雄也不為過。
可是仁聖帝不想打仗了,雖說給北夷和北遼納貢有損國家的威嚴,會被認為是屈辱之事,但是仁聖帝算過帳,納貢遠比打仗划算。朝廷再這麼與北夷和北遼耗下去,根本就支撐不住,百姓的賦稅早就被盤剝到了極致,最好的辦法就是偃旗息鼓,對北夷和北遼求和,花些銀子,讓邊境不出大事便好。
至於燕雲的百姓會被蠻族侵擾,甚至偶爾會被屠殺,仁聖帝也不是不知道,只是權衡利弊之後,選擇了放任。若是犧牲燕雲邊境三洲的百姓,就能換來整個大夏的安穩,仁聖帝是願意的。
但石敢不願意,他一腔熱血,一定要踏平北境,他認為只有打得蠻夷不敢來犯,只有打得整個北境都是大夏的領土,百姓才能得到真正的、長遠的安穩……
可仁聖是個獨斷專權的皇帝,而且政治手段狠辣,既然決定要選擇納貢換取邊境戰士的安寧,就一定要不擇手段的貫徹到底。
君臣為此爭執不休,石敢一腔忠心和熱血,不肯退讓。沒有石敢的支持,仁聖帝若是強行推行給兩夷納貢之事,一定會引起朝臣的反對,搞不好還會被罵成亡國之君,這樣的事情,仁聖帝是絕對不能允許的。
石家雖然沒有謀反之心,石敢的忠臣雖然也毋庸置疑,但是石家當時儼然已經有了和朝廷叫板的權利,仁聖帝發現,只要石敢不願意接受納貢的國策,不願意削弱燕雲十州的軍力,仁聖帝發現自己竟然拿這個耿直的石敢一點辦法都沒有。
仁聖帝不能允許邊境趴著一隻能咬死自己的老虎,即便這隻老虎是他自己養的。
所以石家必須覆滅。
當時仁聖帝即位不久,還沒有完全收攏手中的權利,一邊是先皇留下的顧命大臣不肯放權,一邊是太后的外戚勢力虎視眈眈,仁聖帝便決定,藉此機會,徹底收攏王朝的控制權。
所以,明明知道是鄭家陷害,仁聖帝還是決定以謀反之罪定石敢的罪,石敢將軍及其門中男丁悉數斬決,女眷則被流放。緊接著,仁聖帝又以此案作為理由,利用錦衣衛和東廠,將所有反對自己的勢力都一網打盡,其中就包括了太后的外戚勢力岑家,岑家因為與石家有姻親關係,也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牽連。而朝堂的勢力,也因為仁聖帝重用連天意,給了錦衣衛極大的權利,而平衡住了三位顧命大臣的勢力,在接下來幾年裡,這三位大臣便先後告老還鄉,仁聖帝又扶持了宰相制衡宦官的權利,又引入清流來監督權臣,至此,即位五年後,仁聖帝便將整個王朝的權利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
「父皇,你可知道,若是換做他人,恐怕已經被您逼反了。」
燕地可有十幾萬兵馬,只要石家想,絕對不用束手就擒,是真能反的。
仁聖帝笑了笑,看向了段無咎,「對,若是換做旁人,有石敢那樣的聲望,有整個燕地作他的底氣,有十幾萬的強兵,他早就反了,甚至他還可以勾結北夷和北遼,直接將我大夏瓜分。可就是因為他是石敢,就是因為他不會反,朕才會如此狠辣,太子,你明白麼?」
段無咎看著自己的父皇,忽然意識到,父皇作為一個君王的確是政治手段高超,甚至徹底放棄了一切情感。
是啊,若是換做旁人這般勢大,父皇只會安撫,不敢輕舉妄動,只能徐徐圖之。可偏偏是和他親如兄弟的石敢,他忠心、耿直、寧死也不會背叛他,所以仁聖帝才會毫不猶豫地殺了他。甚至就連他的死,仁聖帝也利用得淋漓盡致,用他的案子,扳倒了自己的政敵,扶起了錦衣衛和東廠,制衡了文官。
「可父皇有沒有想過,石將軍對您忠誠無比,他與您爭論,堅持己見,是性格使然,就是您讓他死,他也毫不猶豫的死了,所以您若是真的讓他停止戰爭,他就算心中不願,也一定會遵循國策。」
「皇兒,你要知道,石敢的確是忠臣,可是石敢的後代呢?石家能永遠忠臣麼?若是以後石家出了一個有二心,又有能力的後代呢?朕自然是要在能除掉石家的時候,將這隻睡在燕雲的老虎殺了。」
如果換做段無咎他不會這麼做,他會選擇徐徐圖之,因為他對自己的手段和領兵的能力都有信心,因為他不會因為還沒有發生的事情,就將一個忠臣之家全部都處死。
但是他知道,以父皇的性子,在那個時候,這是他認為的唯一合理的做法。
「父皇后悔過麼?」段無咎問。
仁聖帝搖搖頭,「從未。」
「即便母妃因此而死,父皇也未曾後悔過麼?」
「不曾。」仁聖帝沒有一絲的猶豫,目光堅決,「你的母妃是朕此生唯一真愛過的女子,她死了,朕怎會不心痛,怎會不遺憾?可朕是皇帝,為了皇權穩固,沒有什麼是不能被犧牲的,即便朕的情感,也可以被犧牲,這便是王道,這便是做一個皇帝的代價,那便是要成為孤家寡人,成為這世上最孤獨的人。」
段無咎沉默了,一時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他想起阿恆曾經說過的話,也不怪阿恆會害怕他改變。
皇權的確能把人變得面目全非。
最終,段無咎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對父皇拜了拜道:「兒臣明白。」
仁聖帝似乎很是欣慰,他伸出手,讓段無咎來到自己身邊,他握住兒子的手,柔聲道:「喚百官進諫吧。」
太和殿的大門打開,百官覲見叩首。
仁聖帝穿著龍袍,正襟危坐,向所有人宣布傳位於太子,百官皆應全力輔佐新君。說完這句話,仁聖帝靠著龍椅,終於永遠地閉上了眼。
仁聖帝薨。
第255章 新帝登基
仁聖帝大殮。
大夏朝九品官員以上,親王以下,皇子嬪妃,公主以及朝廷命婦都需要入宮瞻仰先帝儀容,並行入棺之禮。
舉行完大殮的喪禮後,仁聖帝的梓棺就會停放在大殿中。段無咎作為新帝需要早、中、晚三個時段要親自進行舉哀祭拜。宗親大臣,皇子命婦等都要為「大行皇帝」守喪。柳之恆作為天璇君也要同命婦一同入宮。
柳之恆穿著寬大的衣服,倒也看不出來懷著身孕。只是她不操心,也有人為她操心,到了夜裡,柳之恆還是被沈婉清帶著去後宮歇著了。
命婦們也不覺得奇怪,都知道沈婉清與天璇君極為親密,沈婉清叫天璇君去說話也是有的。
沈婉清讓柳之恆睡的是皇后的坤寧宮。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