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山上的兩個院子都是從前城中富戶留下的,只有一個老僕看守。院子修建的倒是不錯,只是平洲的山陡峭,山勢又高,可以修建房子的地方十分有限。並且距離城裡較遠,周圍只有一個小村子和幾處廟宇,可以說是十分荒涼,對於書院來說不是一個安全的地方。
因為要出城辦事,距離較遠,幾人便騎著馬。眼下從山上回來,遠看夕陽落日,崇山峻岭一半隱於黑暗,一半現於黃昏。城門口零星擺著幾個攤子,幾人下了馬,找了處歇腳的茶攤。
「平洲地方小,沒有那麼多合適的可以選擇,學生再去找!」沒有辦好事情的王時有些自責。
「你平時公事也忙,這幾天我們自己再找找,你已經告假兩天了吧?」程雋安道。
「是。」
「平洲的知府如何?」
「熊知府還算好相處。」
這是實話。
王時是狀元的事情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全天下的讀書人和官員都在留意他的去處,原以為他會留在京中,日後必然平步青雲,有大好前程,誰知人竟選擇了外放做官!外放就算了,還去了一個這麼偏遠的州府做通判!當時在京中天天遞帖子想同他相交的人頃刻少了大半,王時自己樂得清閒。
京中許多人都以為他是不想留在京里,得罪了陛下,這才被派到這麼遠的地方來,實則是他自己的意願。皇帝也沒說什麼,只是言語間的意思都是日後還會調他回京里。
至於平洲府的熊知府,當初不過考中三甲進士,官場沉浮數十年才保住了自己知府的位置,聽聞王時要來,急急忙忙四方打探,卻什麼都沒打探到,只好以禮相待,目前還在相互試探的階段,二人自然也是沒有什麼矛盾的。
姜溯霜撐著下巴聽他們講一些朝廷的事情,偶爾差幾句嘴,眼角卻不經意間撇見遠處一座破敗的屋子,因為距離樹林很近,一般都藏在陰影中,看不清全貌,「王時,那是那麼地方?」
「那是一座破廟,如今裡面住著幾個好吃懶做的乞兒,就是給田也不願耕地的人。」王時嘆了口氣。
姜溯霜仔細看了那破廟幾眼,距離城門口不遠,雖然背靠山林但地勢平坦,往下走幾步便是主路,也不必擔心不安全。
她激動的拍拍程雋安的胳膊,「你看!那個地方改成書院怎麼樣?」
未等程雋安答話,王時卻詫異接話,「那個地方?那個地方……不太合適……」
「那裡怎麼了?」姜溯霜問。
「那個破廟荒廢許多年了,如今又住進去幾個無賴乞丐,趕不走又不能強行將人帶走。」王時搖搖頭,「便是熊知府最頭疼的一件事情。」
「給錢也不走嗎?」姜溯霜好奇道。
「給錢他們便拿去買酒買肉吃,而且也不是沒有給他們分過田地,那幾人是任田荒廢在那裡,草長得老高,都不會去看一眼的。」
「果真是好吃懶做啊!」姜溯霜道,「可我就覺得那地方適合做書院,不如我來想辦法解決?」
「那幾個人無賴得很,當心傷著,不如還是找其他地方吧。」王時又勸。
姜溯霜越想越氣,一拍桌子,「那就打一頓扔出去!我來打!跟你們知府啊朝廷啊什麼的沒關係!」
「這……」王時遲疑道,「打人……這……」
「溯溯你先冷靜些。」程雋安先安撫了姜溯霜,又轉頭問王時,「這幾人在城中如何?」
「不偷不搶,也不欺負人,就是喜歡在酒樓門口討吃的,討不到就賴著不走,躺在地上撒潑。」
姜溯霜道:……「就沒人揍過他們嗎?」
王時道:「其實是有人的,只不過誰想背官司?最後鬧到熊知府面前,自是打人的一方賠錢,這幾個乞兒最後還領了醫藥費去快活!」
姜溯霜被氣得牙痒痒,「對待無賴,便只能比他們更無賴。」
「溯溯想如何?」
姜溯霜對著二人低聲說了幾句,夜裡便行動起來。
晚上月亮都躲進雲里了,天黑的伸手不見五指,不過子時過了幾刻,那幾個乞兒便連滾帶爬的從廟裡跑出來,跑出平洲的地界,再也沒回來。
第99章 平洲分院(三)
夜裡涼風習習, 姜溯霜帶著程雋安和王時藏在樹後,等那幾個乞丐驚慌失措的跑遠,才舉著火把走了出來。
「怎麼樣, 我想的法子不錯吧?」姜溯霜雙手叉腰。
話音方落,又有兩個披頭散髮的身影從廟走里出來,亮處的火光一照,正是清池和清墨。
兩人穿著從戲班子借來的黑紅色神仙喜服,臉上畫著厚重的油彩,又被特意抹亂,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裡, 如同鬼魅。
古人敬畏鬼神, 相對於「敬」來說, 「畏」的成分還要更大些。再無賴的潑皮乞丐,也不會不怕破廟裡突然出現的飄渺紅燭, 和四處遊蕩的鬼魅身影。
「溯溯的法子實乃妙思。」程雋安忍俊不禁, 「瞞著我們忙活了一個晚上, 連清池和清墨都被拉著去。」
姜溯霜遞給他一個得意的眼神。
「他們跑到什麼地方去了?還會不會再回來?今夜之事, 會不會對辦書院有影響?」王時擔憂道。
「你也都說了是晚上,除了咱們幾個還有什麼人瞧見?至於那幾個潑皮, 自然是離開平洲不會再回來了,清池和清墨會處理好的,今夜之事, 也叫他們不能說出去半個字!」姜溯霜一腳跨進破廟大門,「走,進去看看。」
幾人又在破廟中轉了轉, 才趁著月色回了王家。
第二天一早,程雋安帶著清池和清墨去街上尋人修理破廟, 重建書院。姜溯霜則跨了個菜籃子,獨自一人去逛周邊菜市,準備了解一下物價,又找了幾家酒樓嘗了嘗酒樓廚子的手藝。
平洲人口味與京城大不相同,喜重油重鹽爆炒的菜色,且嗜辣。姜溯霜原說過兩天再招人,王母聽聞他們要辦書院後十分熱心,幫著推薦了幾個同她關係不錯的大娘。
他們並不打算一直留到書院修建完成,畢竟京城那邊他們也不能離開太久,平洲有王時在,出不了什麼岔子,只需要把書院各方面的運作交給他就行。
這些都不是最難的事情,最難的事情便是生源和夫子。王時說平洲的讀書人甚少,城中只有兩家老秀才辦的小學堂在教學生,但學生也不多。城裡的大戶人家都是自請的舉人先生在族中授課,外頭的學子是無論如何都接觸不到的。
起初王時這位狀元來平洲做官的事情還是在城裡引起了不小的風波,要巴結他的人不少,王時挑了些值得結交的人來往,其中便有城中一家書鋪的掌柜。
這位劉掌柜家裡世代都是讀書人,祖上也曾經出過不少舉人進士,到劉掌柜這一代,卻徹底沒了讀書的緣分。他考秀才考了幾年都沒考中,眼看著年歲漸長,只好放棄讀書,娶了親,又繼承了書鋪這一祖產過日子,在讀書風氣不盛的平洲,生意靠著話本小說倒也能賺幾個錢。
正巧姜溯霜喜愛的話本《吾與祭酒大人不得不說的二三事》算著日子要出第四冊了,她便打算等王時下值,一起去拜訪拜訪那位劉掌柜,好借著他的書鋪,宣傳一下青松書院。
不曾想她還沒來得及出門,便有人上門來拜訪王時了。
飯後三刻,正是小廝們沿著廊下點燈的時候,王家的門被叩響,登門拜訪的,正是平洲的熊知府。
熊知府年過四十,在平洲做知府做的有滋有味,在任期間沒有太過突出的政績,也沒犯過什麼大錯,再加上平州府一直不怎麼受朝廷重視,今年仍穩穩坐在平洲知府的位置上,他心裡已十分知足。
不曾想皇帝突然直接委派了今年的狀元來他這小地方做通判,他心急如焚,卻怎麼也想不到皇帝的用意,寫信給同窗,也打探不到有用的消息。
雖說通判的官位不及他這個知府大,但到底是狀元,回京城任職還不是指日可待?熊知府心裡打鼓。
直到王時抵達平洲,他忐忑不安的見到人,懸著的心便放下了,這狀元郎年紀不大,看似十分好拿捏。
但王時沒等他拿捏,卻在剛上任不久便辦成了好幾件大事,試圖躺平的熊知府一次又一次的被王時拉起來幹活,有些苦不堪言。
好不容易消停了幾日,卻聽說那破廟裡的幾個乞丐不知怎麼的離開了平洲,王家有幾個京城來的人,要重修破廟,改辦書院!
辦書院是大事,熊知府背著手在自己府上踱步,連如花似玉的小妾親手餵到嘴邊的葡萄都吃不下去。
思忖再三,他決定登門拜訪,辦書院可是* 平州的大事!平洲每年進京趕考的學子都沒幾個,更別說有什麼書院了!
天剛黑不久,月亮高高掛在枝頭上。王家的正廳里坐著幾個人,家主王時,從京城來的姜溯霜程雋安,還有坐在主位上戰戰兢兢的熊知府。
方才見面各自寒暄,熊知府便知這兩位從京城來的貴客不一般,莫說那位俊朗的公子是什麼書院院長,自身已有功名,不必向他行跪禮,卻說那公子身邊的姑娘,對著他笑笑,竟是只輕描淡寫一般道了句:「熊知府安好。」,便作罷。<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因為要出城辦事,距離較遠,幾人便騎著馬。眼下從山上回來,遠看夕陽落日,崇山峻岭一半隱於黑暗,一半現於黃昏。城門口零星擺著幾個攤子,幾人下了馬,找了處歇腳的茶攤。
「平洲地方小,沒有那麼多合適的可以選擇,學生再去找!」沒有辦好事情的王時有些自責。
「你平時公事也忙,這幾天我們自己再找找,你已經告假兩天了吧?」程雋安道。
「是。」
「平洲的知府如何?」
「熊知府還算好相處。」
這是實話。
王時是狀元的事情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全天下的讀書人和官員都在留意他的去處,原以為他會留在京中,日後必然平步青雲,有大好前程,誰知人竟選擇了外放做官!外放就算了,還去了一個這麼偏遠的州府做通判!當時在京中天天遞帖子想同他相交的人頃刻少了大半,王時自己樂得清閒。
京中許多人都以為他是不想留在京里,得罪了陛下,這才被派到這麼遠的地方來,實則是他自己的意願。皇帝也沒說什麼,只是言語間的意思都是日後還會調他回京里。
至於平洲府的熊知府,當初不過考中三甲進士,官場沉浮數十年才保住了自己知府的位置,聽聞王時要來,急急忙忙四方打探,卻什麼都沒打探到,只好以禮相待,目前還在相互試探的階段,二人自然也是沒有什麼矛盾的。
姜溯霜撐著下巴聽他們講一些朝廷的事情,偶爾差幾句嘴,眼角卻不經意間撇見遠處一座破敗的屋子,因為距離樹林很近,一般都藏在陰影中,看不清全貌,「王時,那是那麼地方?」
「那是一座破廟,如今裡面住著幾個好吃懶做的乞兒,就是給田也不願耕地的人。」王時嘆了口氣。
姜溯霜仔細看了那破廟幾眼,距離城門口不遠,雖然背靠山林但地勢平坦,往下走幾步便是主路,也不必擔心不安全。
她激動的拍拍程雋安的胳膊,「你看!那個地方改成書院怎麼樣?」
未等程雋安答話,王時卻詫異接話,「那個地方?那個地方……不太合適……」
「那裡怎麼了?」姜溯霜問。
「那個破廟荒廢許多年了,如今又住進去幾個無賴乞丐,趕不走又不能強行將人帶走。」王時搖搖頭,「便是熊知府最頭疼的一件事情。」
「給錢也不走嗎?」姜溯霜好奇道。
「給錢他們便拿去買酒買肉吃,而且也不是沒有給他們分過田地,那幾人是任田荒廢在那裡,草長得老高,都不會去看一眼的。」
「果真是好吃懶做啊!」姜溯霜道,「可我就覺得那地方適合做書院,不如我來想辦法解決?」
「那幾個人無賴得很,當心傷著,不如還是找其他地方吧。」王時又勸。
姜溯霜越想越氣,一拍桌子,「那就打一頓扔出去!我來打!跟你們知府啊朝廷啊什麼的沒關係!」
「這……」王時遲疑道,「打人……這……」
「溯溯你先冷靜些。」程雋安先安撫了姜溯霜,又轉頭問王時,「這幾人在城中如何?」
「不偷不搶,也不欺負人,就是喜歡在酒樓門口討吃的,討不到就賴著不走,躺在地上撒潑。」
姜溯霜道:……「就沒人揍過他們嗎?」
王時道:「其實是有人的,只不過誰想背官司?最後鬧到熊知府面前,自是打人的一方賠錢,這幾個乞兒最後還領了醫藥費去快活!」
姜溯霜被氣得牙痒痒,「對待無賴,便只能比他們更無賴。」
「溯溯想如何?」
姜溯霜對著二人低聲說了幾句,夜裡便行動起來。
晚上月亮都躲進雲里了,天黑的伸手不見五指,不過子時過了幾刻,那幾個乞兒便連滾帶爬的從廟裡跑出來,跑出平洲的地界,再也沒回來。
第99章 平洲分院(三)
夜裡涼風習習, 姜溯霜帶著程雋安和王時藏在樹後,等那幾個乞丐驚慌失措的跑遠,才舉著火把走了出來。
「怎麼樣, 我想的法子不錯吧?」姜溯霜雙手叉腰。
話音方落,又有兩個披頭散髮的身影從廟走里出來,亮處的火光一照,正是清池和清墨。
兩人穿著從戲班子借來的黑紅色神仙喜服,臉上畫著厚重的油彩,又被特意抹亂,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裡, 如同鬼魅。
古人敬畏鬼神, 相對於「敬」來說, 「畏」的成分還要更大些。再無賴的潑皮乞丐,也不會不怕破廟裡突然出現的飄渺紅燭, 和四處遊蕩的鬼魅身影。
「溯溯的法子實乃妙思。」程雋安忍俊不禁, 「瞞著我們忙活了一個晚上, 連清池和清墨都被拉著去。」
姜溯霜遞給他一個得意的眼神。
「他們跑到什麼地方去了?還會不會再回來?今夜之事, 會不會對辦書院有影響?」王時擔憂道。
「你也都說了是晚上,除了咱們幾個還有什麼人瞧見?至於那幾個潑皮, 自然是離開平洲不會再回來了,清池和清墨會處理好的,今夜之事, 也叫他們不能說出去半個字!」姜溯霜一腳跨進破廟大門,「走,進去看看。」
幾人又在破廟中轉了轉, 才趁著月色回了王家。
第二天一早,程雋安帶著清池和清墨去街上尋人修理破廟, 重建書院。姜溯霜則跨了個菜籃子,獨自一人去逛周邊菜市,準備了解一下物價,又找了幾家酒樓嘗了嘗酒樓廚子的手藝。
平洲人口味與京城大不相同,喜重油重鹽爆炒的菜色,且嗜辣。姜溯霜原說過兩天再招人,王母聽聞他們要辦書院後十分熱心,幫著推薦了幾個同她關係不錯的大娘。
他們並不打算一直留到書院修建完成,畢竟京城那邊他們也不能離開太久,平洲有王時在,出不了什麼岔子,只需要把書院各方面的運作交給他就行。
這些都不是最難的事情,最難的事情便是生源和夫子。王時說平洲的讀書人甚少,城中只有兩家老秀才辦的小學堂在教學生,但學生也不多。城裡的大戶人家都是自請的舉人先生在族中授課,外頭的學子是無論如何都接觸不到的。
起初王時這位狀元來平洲做官的事情還是在城裡引起了不小的風波,要巴結他的人不少,王時挑了些值得結交的人來往,其中便有城中一家書鋪的掌柜。
這位劉掌柜家裡世代都是讀書人,祖上也曾經出過不少舉人進士,到劉掌柜這一代,卻徹底沒了讀書的緣分。他考秀才考了幾年都沒考中,眼看著年歲漸長,只好放棄讀書,娶了親,又繼承了書鋪這一祖產過日子,在讀書風氣不盛的平洲,生意靠著話本小說倒也能賺幾個錢。
正巧姜溯霜喜愛的話本《吾與祭酒大人不得不說的二三事》算著日子要出第四冊了,她便打算等王時下值,一起去拜訪拜訪那位劉掌柜,好借著他的書鋪,宣傳一下青松書院。
不曾想她還沒來得及出門,便有人上門來拜訪王時了。
飯後三刻,正是小廝們沿著廊下點燈的時候,王家的門被叩響,登門拜訪的,正是平洲的熊知府。
熊知府年過四十,在平洲做知府做的有滋有味,在任期間沒有太過突出的政績,也沒犯過什麼大錯,再加上平州府一直不怎麼受朝廷重視,今年仍穩穩坐在平洲知府的位置上,他心裡已十分知足。
不曾想皇帝突然直接委派了今年的狀元來他這小地方做通判,他心急如焚,卻怎麼也想不到皇帝的用意,寫信給同窗,也打探不到有用的消息。
雖說通判的官位不及他這個知府大,但到底是狀元,回京城任職還不是指日可待?熊知府心裡打鼓。
直到王時抵達平洲,他忐忑不安的見到人,懸著的心便放下了,這狀元郎年紀不大,看似十分好拿捏。
但王時沒等他拿捏,卻在剛上任不久便辦成了好幾件大事,試圖躺平的熊知府一次又一次的被王時拉起來幹活,有些苦不堪言。
好不容易消停了幾日,卻聽說那破廟裡的幾個乞丐不知怎麼的離開了平洲,王家有幾個京城來的人,要重修破廟,改辦書院!
辦書院是大事,熊知府背著手在自己府上踱步,連如花似玉的小妾親手餵到嘴邊的葡萄都吃不下去。
思忖再三,他決定登門拜訪,辦書院可是* 平州的大事!平洲每年進京趕考的學子都沒幾個,更別說有什麼書院了!
天剛黑不久,月亮高高掛在枝頭上。王家的正廳里坐著幾個人,家主王時,從京城來的姜溯霜程雋安,還有坐在主位上戰戰兢兢的熊知府。
方才見面各自寒暄,熊知府便知這兩位從京城來的貴客不一般,莫說那位俊朗的公子是什麼書院院長,自身已有功名,不必向他行跪禮,卻說那公子身邊的姑娘,對著他笑笑,竟是只輕描淡寫一般道了句:「熊知府安好。」,便作罷。<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