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後來兩方都挑選了部分學子,於一個暖融融的春日在城郊舉辦了一場的親切的詩會,接著姜溯霜便順利打通國子監的食堂。
原因無他,原本國子監的飯菜實在是難以下咽,證人便是在詩會上太高興,沒有往日沉默,多說了幾句的曲祭酒麴大人。
原姜溯霜是想把梅娘派去那邊的,畢竟自家弟弟在那兒,但她自己反而拒絕了,說不想在京里待,還是山上自在。
姜溯霜理解她的想法,便沒強求,自己走了一趟,給國子監食堂的一班廚子進行了一場培訓,目前結果還不錯。
不過禮尚往來,姜溯霜還為自家書院都學子們爭取到了福利。國子監那邊,曲尚衡每個月來青松書院講學一次;相對的,程雋安也要去國子監講學一次。若是二人都沒空,便派別的先生去。
為此那些頗為眼紅他們的書院又來了一波書信打探情況,有的還十分傲氣的去了一趟國子監,自然是灰溜溜的走了。
雖說這些歷史悠久的大書院也都是那時的大文豪辦的,但到底過去了幾十年,幾百年,人都已經不在了,書院的情況每況愈下,卻自恃清高,曲尚衡自然懶得理會他們。
第二天,二人給王時回了信過去,約定過幾月在平洲城中見面。到時送的信到了平洲,他們人也到了。
但等真正收拾好啟程,已經是幾天之後了,其中姜溯霜搞定自己母親就廢了好一番功夫。
平洲距離此地路途遙遠,沒有水路可以走,只能走陸路,需要大半個月時間。
清池和清墨是跟程雋安一起長大,明面上是他的小廝書童,實則關係親近,情同手足。程雋安去哪兒,清池和清墨是決計要跟上的。
姜溯霜這邊就她一個,長公主府里,伺候她母親的貼身婆子病了,她母親用不慣別人,姜溯霜只得叫竹溪去。她如今在長公主府和她在京城的宅子兩頭跑,也是抽不開身的。好在還有小黑。
最後一行四人騎了四匹馬,拉了一輛空馬車。
起初姜溯霜還覺得新鮮,但騎馬和坐馬車在古代去哪裡都是遭罪,因為出了城基本上都是土路。
路平坦些還好,最起碼不顛簸,騎馬也跑得快。有的路凹凸不平,騎馬折騰人,更不用說坐在馬車裡了。
不過出發兩天,姜溯霜就累得腰酸背痛。幸好他們不趕時間,路上遇到縣城鎮子便停下在客棧住上一晚,緩緩再趕路。
二十天後,一路上吃了許多當地特色也沒能被治癒的姜溯霜終於遠遠的看到了平洲府的城門。
平洲屬西南,南方多樹木竹林,湖水深潭,叢林茂密,姜溯霜甚至妄圖在這裡見到熊貓,畢竟這裡距離蜀地不遠。儘管青松山也是層層山林,但比起這裡,還是稍顯遜色。
「終於到了,除了一路上累人,這地方倒是不錯,好山好水的。王時自請來此地做通判,也算是領略了一番與京城不同的景色。」,姜溯霜跳下馬,活動活動筋骨,給小黑餵了一根胡蘿蔔。
一路過來,馬兒都跑蔫吧了。
第98章 平洲分院(二)
臨出發前送出去的信只比他們早一日到平洲府, 接到消息的王時一早便派人在城門口守著,府上也叫下人收拾了一間院子出來,就等著姜溯霜和程雋安到。
「時兒, 這次從京城來的貴人可是你們書院的院長?」王時離京赴任自然要將母親帶上,除卻剛到的一個月有些不習慣,現在王母已經完全適應了平洲的生活。
來平洲之後,家中添了幾個奴僕,許多事情不用自己動手,不再操勞,又有白芷之前開的藥方調理著, 王母的身體好起來, 精神頭也足, 眼見著還胖了些。
正要出門迎接的王時連忙向母親回話:「不單有先生,來的還有書院的姜管事, 也是先生十的夫人。」
「既如此我一定要親自做一頓飯好好招待!」說著王母便急急使喚丫鬟上街買菜, 又要自己回房換身方便的衣裳下廚。
「那兒子先走了!」
「快些去, 快些去!省得誤了時辰!」
平洲城不大, 人口不多,一行四人在城門口買了碗茶水解渴, 方才飲過半碗,便見王時帶著幾個下人駕車趕來。
「先生!姜管事!學生王時……」話音未落,人便被程雋安托著手臂扶起來。
「如今當了通判大人, 我們可受不得你的禮。」見到昔日學生,程雋安言語間也帶著幾分笑意。
「先生一日為師,終身都是學生的老師。若不是先生和姜管事一直幫助學生, 學生又哪能有今日的模樣?」今日王時沒有當值,穿了一身深褐色的便服, 又或許是因為當了幾個月官兒,性子更加沉穩,倒顯得有幾分老成。
「你能有今日成就,更多還是因為你自己努力。」程雋安拍拍他的肩膀,「這幾月在平洲可習慣?家中母親可好?」
「都好,母親也好,勞先生掛念。」王時指揮著下人搬行李,牽馬,略帶歉意的對二人道:「平洲城小,學生平日出行除了馬車便是步行,因此家中還未置辦馬匹,此番不能與先生和管事一同騎馬了。一路舟車勞頓,先生和管事坐馬車如何?」
已經受夠了騎馬和坐馬車的姜溯霜連忙拒絕,又問:「你府上距離城門口有多遠?」
「騎馬不到一刻鐘,步行要多花費一半的時間。」
「那咱們還是走路吧,好久沒下地,我這兩腿都快不聽使喚了!」姜溯霜捶了捶自己的腰,一路上都在懷念坐高鐵和飛機出遠門的滋味。
於是清池和清墨便先帶著行李由幾個下人帶去府上,姜溯霜和程雋安由王時帶著一路走回去。
城中十分熱鬧,姜溯霜一路走一路看,「平洲瞧著還不錯嘛!雖然沒有京城繁華,但也很熱鬧。」
「這只是城裡,」想起自己來平洲府這幾個月的經歷,王時皺眉道,「下屬幾個縣城好一些,村子裡的百姓都過得不太如意。」
見他為公事憂心,姜溯霜連忙道:「你才剛來不久,以後會漸漸好起來的。」
聞言,王時的眉頭舒展開來,「今日不談公事,學生專心陪同先生和管事。家母正在家中準備酒菜,回府上歇息便可便能用飯了。」
「如此便勞煩伯母了。」
一到府上,王母便風風火火的出來迎接,手上袖子挽著,腰間繫著圍裙,「二人先進屋坐著,我灶上燒著魚,還得去看看!」
語罷便又鑽回了廚房。
「母親習慣了在村裡的日子,所以……」
「同我們不需講究那麼多,等我去洗把臉,然後去廚房幫幫忙!」一路上姜溯霜沒機會做飯,早就手癢了。
「如何能叫管事動手,有家母和幾個小丫鬟足矣!」王時連忙阻攔。
姜溯霜見他神色急切,也只好作罷。
王時收拾出來的小院子十分清雅,還帶一個小廚房,正合姜溯霜的心意。
「先生和管事先好好休息,學生稍後再來拜訪。」王時還貼心的給二人留了一個小丫鬟。
一路風塵僕僕,都沒能好好洗個澡,姜溯霜卸下簪子,等小丫鬟把水打好,便迫不及待跳進熱水裡頭,她沒讓小丫鬟給她擦背,將人指使出去了。
洗澡這種事情,還是自己一個人合適。
「溯溯?你在裡面嗎?」剛換了身衣裳的程雋安隔著霧氣升騰的簾幕和屏風,只能聽到隱約水聲。
「在啊。」姜溯霜靠在浴桶邊懶洋洋的應了一聲。
腳步聲漸近,姜溯霜差點兒從浴桶里坐起來,「你幹什麼呢?別進來!等我洗完你再洗!」
屏風後頭的人停住腳步,半晌才道:「小心別睡著,水冷了會受涼。」
「知道啦!」姜溯霜又把人叫住,「對了,幫我把咱們箱子裡的話本拿出來給我,我還沒看完呢。」
乖乖聽話拿了話本過來的程院長又被人乖乖哄走,「行了,你出去吧,謝謝啦!」
於是等程雋安洗完出來,姜溯霜已經躺在床上睡著了。他用干布把頭髮擦乾,也跟著躺了上去,一手把人攬進了懷裡,一路上睡覺都不讓他碰,今日可算是抱到了。
睡了一覺起來清爽了許多,趕路的疲憊也消散了,王母做飯的手藝極好,光是雞湯姜溯霜就喝了好幾碗,王母又極熱情的招呼他們多吃些,等姜溯霜下桌,人已經吃了個肚子滾圓。
飯後王母又跟他們坐著說了會兒話便回自己屋歇息去了,讓王時這幾天帶他們好好逛逛。
可惜他們來是辦正事的,時間有些緊,遊山玩水沒什麼時間,第二天便出門去看王時提前給他們看好的幾個書院選址了。
王時選的地方一共四處,其中兩處在城裡,還有兩處跟青松書院一樣在山上。
城裡他們先去第一處看了看,第一處的房子就在平洲鬧市,院子也大,就是臨街有些吵鬧,租金也高,若是買下來價格便更高了。第二處房子倒是在較為僻靜的地方,只是院子有些小,並且院子後面是一座戲樓,此處並不適合辦書院。<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原因無他,原本國子監的飯菜實在是難以下咽,證人便是在詩會上太高興,沒有往日沉默,多說了幾句的曲祭酒麴大人。
原姜溯霜是想把梅娘派去那邊的,畢竟自家弟弟在那兒,但她自己反而拒絕了,說不想在京里待,還是山上自在。
姜溯霜理解她的想法,便沒強求,自己走了一趟,給國子監食堂的一班廚子進行了一場培訓,目前結果還不錯。
不過禮尚往來,姜溯霜還為自家書院都學子們爭取到了福利。國子監那邊,曲尚衡每個月來青松書院講學一次;相對的,程雋安也要去國子監講學一次。若是二人都沒空,便派別的先生去。
為此那些頗為眼紅他們的書院又來了一波書信打探情況,有的還十分傲氣的去了一趟國子監,自然是灰溜溜的走了。
雖說這些歷史悠久的大書院也都是那時的大文豪辦的,但到底過去了幾十年,幾百年,人都已經不在了,書院的情況每況愈下,卻自恃清高,曲尚衡自然懶得理會他們。
第二天,二人給王時回了信過去,約定過幾月在平洲城中見面。到時送的信到了平洲,他們人也到了。
但等真正收拾好啟程,已經是幾天之後了,其中姜溯霜搞定自己母親就廢了好一番功夫。
平洲距離此地路途遙遠,沒有水路可以走,只能走陸路,需要大半個月時間。
清池和清墨是跟程雋安一起長大,明面上是他的小廝書童,實則關係親近,情同手足。程雋安去哪兒,清池和清墨是決計要跟上的。
姜溯霜這邊就她一個,長公主府里,伺候她母親的貼身婆子病了,她母親用不慣別人,姜溯霜只得叫竹溪去。她如今在長公主府和她在京城的宅子兩頭跑,也是抽不開身的。好在還有小黑。
最後一行四人騎了四匹馬,拉了一輛空馬車。
起初姜溯霜還覺得新鮮,但騎馬和坐馬車在古代去哪裡都是遭罪,因為出了城基本上都是土路。
路平坦些還好,最起碼不顛簸,騎馬也跑得快。有的路凹凸不平,騎馬折騰人,更不用說坐在馬車裡了。
不過出發兩天,姜溯霜就累得腰酸背痛。幸好他們不趕時間,路上遇到縣城鎮子便停下在客棧住上一晚,緩緩再趕路。
二十天後,一路上吃了許多當地特色也沒能被治癒的姜溯霜終於遠遠的看到了平洲府的城門。
平洲屬西南,南方多樹木竹林,湖水深潭,叢林茂密,姜溯霜甚至妄圖在這裡見到熊貓,畢竟這裡距離蜀地不遠。儘管青松山也是層層山林,但比起這裡,還是稍顯遜色。
「終於到了,除了一路上累人,這地方倒是不錯,好山好水的。王時自請來此地做通判,也算是領略了一番與京城不同的景色。」,姜溯霜跳下馬,活動活動筋骨,給小黑餵了一根胡蘿蔔。
一路過來,馬兒都跑蔫吧了。
第98章 平洲分院(二)
臨出發前送出去的信只比他們早一日到平洲府, 接到消息的王時一早便派人在城門口守著,府上也叫下人收拾了一間院子出來,就等著姜溯霜和程雋安到。
「時兒, 這次從京城來的貴人可是你們書院的院長?」王時離京赴任自然要將母親帶上,除卻剛到的一個月有些不習慣,現在王母已經完全適應了平洲的生活。
來平洲之後,家中添了幾個奴僕,許多事情不用自己動手,不再操勞,又有白芷之前開的藥方調理著, 王母的身體好起來, 精神頭也足, 眼見著還胖了些。
正要出門迎接的王時連忙向母親回話:「不單有先生,來的還有書院的姜管事, 也是先生十的夫人。」
「既如此我一定要親自做一頓飯好好招待!」說著王母便急急使喚丫鬟上街買菜, 又要自己回房換身方便的衣裳下廚。
「那兒子先走了!」
「快些去, 快些去!省得誤了時辰!」
平洲城不大, 人口不多,一行四人在城門口買了碗茶水解渴, 方才飲過半碗,便見王時帶著幾個下人駕車趕來。
「先生!姜管事!學生王時……」話音未落,人便被程雋安托著手臂扶起來。
「如今當了通判大人, 我們可受不得你的禮。」見到昔日學生,程雋安言語間也帶著幾分笑意。
「先生一日為師,終身都是學生的老師。若不是先生和姜管事一直幫助學生, 學生又哪能有今日的模樣?」今日王時沒有當值,穿了一身深褐色的便服, 又或許是因為當了幾個月官兒,性子更加沉穩,倒顯得有幾分老成。
「你能有今日成就,更多還是因為你自己努力。」程雋安拍拍他的肩膀,「這幾月在平洲可習慣?家中母親可好?」
「都好,母親也好,勞先生掛念。」王時指揮著下人搬行李,牽馬,略帶歉意的對二人道:「平洲城小,學生平日出行除了馬車便是步行,因此家中還未置辦馬匹,此番不能與先生和管事一同騎馬了。一路舟車勞頓,先生和管事坐馬車如何?」
已經受夠了騎馬和坐馬車的姜溯霜連忙拒絕,又問:「你府上距離城門口有多遠?」
「騎馬不到一刻鐘,步行要多花費一半的時間。」
「那咱們還是走路吧,好久沒下地,我這兩腿都快不聽使喚了!」姜溯霜捶了捶自己的腰,一路上都在懷念坐高鐵和飛機出遠門的滋味。
於是清池和清墨便先帶著行李由幾個下人帶去府上,姜溯霜和程雋安由王時帶著一路走回去。
城中十分熱鬧,姜溯霜一路走一路看,「平洲瞧著還不錯嘛!雖然沒有京城繁華,但也很熱鬧。」
「這只是城裡,」想起自己來平洲府這幾個月的經歷,王時皺眉道,「下屬幾個縣城好一些,村子裡的百姓都過得不太如意。」
見他為公事憂心,姜溯霜連忙道:「你才剛來不久,以後會漸漸好起來的。」
聞言,王時的眉頭舒展開來,「今日不談公事,學生專心陪同先生和管事。家母正在家中準備酒菜,回府上歇息便可便能用飯了。」
「如此便勞煩伯母了。」
一到府上,王母便風風火火的出來迎接,手上袖子挽著,腰間繫著圍裙,「二人先進屋坐著,我灶上燒著魚,還得去看看!」
語罷便又鑽回了廚房。
「母親習慣了在村裡的日子,所以……」
「同我們不需講究那麼多,等我去洗把臉,然後去廚房幫幫忙!」一路上姜溯霜沒機會做飯,早就手癢了。
「如何能叫管事動手,有家母和幾個小丫鬟足矣!」王時連忙阻攔。
姜溯霜見他神色急切,也只好作罷。
王時收拾出來的小院子十分清雅,還帶一個小廚房,正合姜溯霜的心意。
「先生和管事先好好休息,學生稍後再來拜訪。」王時還貼心的給二人留了一個小丫鬟。
一路風塵僕僕,都沒能好好洗個澡,姜溯霜卸下簪子,等小丫鬟把水打好,便迫不及待跳進熱水裡頭,她沒讓小丫鬟給她擦背,將人指使出去了。
洗澡這種事情,還是自己一個人合適。
「溯溯?你在裡面嗎?」剛換了身衣裳的程雋安隔著霧氣升騰的簾幕和屏風,只能聽到隱約水聲。
「在啊。」姜溯霜靠在浴桶邊懶洋洋的應了一聲。
腳步聲漸近,姜溯霜差點兒從浴桶里坐起來,「你幹什麼呢?別進來!等我洗完你再洗!」
屏風後頭的人停住腳步,半晌才道:「小心別睡著,水冷了會受涼。」
「知道啦!」姜溯霜又把人叫住,「對了,幫我把咱們箱子裡的話本拿出來給我,我還沒看完呢。」
乖乖聽話拿了話本過來的程院長又被人乖乖哄走,「行了,你出去吧,謝謝啦!」
於是等程雋安洗完出來,姜溯霜已經躺在床上睡著了。他用干布把頭髮擦乾,也跟著躺了上去,一手把人攬進了懷裡,一路上睡覺都不讓他碰,今日可算是抱到了。
睡了一覺起來清爽了許多,趕路的疲憊也消散了,王母做飯的手藝極好,光是雞湯姜溯霜就喝了好幾碗,王母又極熱情的招呼他們多吃些,等姜溯霜下桌,人已經吃了個肚子滾圓。
飯後王母又跟他們坐著說了會兒話便回自己屋歇息去了,讓王時這幾天帶他們好好逛逛。
可惜他們來是辦正事的,時間有些緊,遊山玩水沒什麼時間,第二天便出門去看王時提前給他們看好的幾個書院選址了。
王時選的地方一共四處,其中兩處在城裡,還有兩處跟青松書院一樣在山上。
城裡他們先去第一處看了看,第一處的房子就在平洲鬧市,院子也大,就是臨街有些吵鬧,租金也高,若是買下來價格便更高了。第二處房子倒是在較為僻靜的地方,只是院子有些小,並且院子後面是一座戲樓,此處並不適合辦書院。<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