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頁
璟瑄:【其實我是平行時空的穿越者,莫名來到了康熙年間,請大家多多建言獻策,一鍵助力我滅東瀛】
瘋狂星期六:【東瀛?那不就是小x本嗎!】
其實沒有人相信璟瑄,都以為她不過是在玩梗,但是大家莫名地都熱血了起來。
黯然銷魂翅:【樓主太了,但是這個腦洞我喜歡】
於是紛紛開始建言獻策。
終於,她就在論壇網友們的幫助下,聯合皇家研究院的蘇院使,一步步將蒸汽船造好。
接著便遇到了更大的麻煩,無人可用,不是沒有人來應徵,一來此地民風淳樸,多有愛國之士挺身而出,二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她給這些海軍開得例銀高得嚇人,還給了他們承諾,許諾將第一船帶回的白銀分給他們。
「威海衛的大人們倒是會躲懶,」秦遠對那奸猾的吳大人早已經不滿,「說起來配合頭頭是道,實際上呢,連地都不許我們征。」
那分明還是一塊無主之地,連漁民都不怎麼去,這吳大人卻開出了幾十萬兩的高價。
不過是這些日子公主徵兵給得餉銀多了些,他素來吝嗇,哪怕是對待自己的下屬,就連他手下的師爺甚至都想來給璟瑄辦差了。
璟瑄安撫了秦遠一番:「到底也是為了百姓,後來我勸過,他不也是答應了。」
海邊的風打在臉上,還有些疼。
秦遠點了點頭:「那倒確實,自從你去找了他一次,後面確實有個好官的樣子了。公主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分明前幾次見面,此人還像個泥鰍,滑不溜秋的。現在見了璟瑄,卻如同老鼠見了貓。
……
璟瑄終究是沒有說出口,她其實真的是「以德服人」。
「武德」怎麼不算是「德」呢?
*
紫禁城。
又一次朝會。
康熙皺著眉頭,不知在想些什麼。
「福安公主離京已有數月,」李明玉竟是蹦躂到了現在,「卻並未動身。」
「莫不是有什麼內情?」
這次,周圍的大臣們也深以為然。
哪怕他們面上不動聲色,其實心裡都是這樣的想法:
福安公主莫不是怕了?
昔日誇下海口、立下軍令狀,現在卻借著造船的由頭,龜縮在威海衛。
她還美其名曰「蒸汽動力」,這簡直是聞所未聞!
難道大清從前沒有這勞什子動力,便不能打仗了嗎?
李明玉更是在心中痛快地罵著:「依著我看,這福安公主必然是被那海上的風浪與倭人的凶名嚇到了。」
一個小妮子大言不慚,以至於現在肝膽俱裂、魂不附體,再也不敢去打東瀛了。
更有甚者,翰林院眾人,不知從何處得到了秦遠也去了威海衛的消息。
他們把這位昔日的同僚,更是往恥辱柱上釘。
御史們不敢再惹惱璟瑄,便也不敢參奏秦遠,以至於攀扯上璟瑄。
但他們用了更加不入流的手段——
一時之間,流言蜚語甚囂塵上,關於探花郎棄官隨公主的風流話本遍布整個京城,甚至傳到了江南。
當然了,胤禛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便進宮奏請了康熙,將這股歪風邪氣禁了下來。
但民間還是流傳著不少福安公主與探花郎之事。
當然了,璟瑄此時並不知道這些,她只是在糾結下一步的計劃。
到底是按照原計劃,以經商為藉口,還是直接開炮?
「若是直接攻打,豈非是師出無名?」說話的是十三阿哥胤祥。雖然訓練辛苦,但此時的他比在草原更加挺拔,似乎整個人都有了精氣神。
璟瑄笑笑,其實對扶桑國出兵,由來已久。
白江口之戰後,將東瀛打服,此後他們一直心悅誠服,並先後派遣十幾批「遣唐使」到唐朝學習文化。
到了元朝,忽必烈兩次東征,卻以失敗告終。
明朝時期,日本欲借道朝鮮,進攻大明。豐臣秀吉曾言「圖朝鮮,窺視中華,此乃臣之素志」。
於是明朝援軍入朝,將扶桑國入侵的軍隊徹底擊垮。
「扶桑國狼子野心,又與我們不睦已久,之前更是多番騷擾我們沿海地區的子民,」璟瑄怒罵道,「對付此等無禮義廉恥的小國,我們可是太『師出有名』了。」
「是極,公主說得對!」這迫不及待地大聲贊成的,便是年羹堯。
他不止沒有像史書上一樣飛揚跋扈,甚至處處對璟瑄恭敬有加,還替她敲打了不少軍中的浮躁之人。
十三阿哥胤祥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臨行之前,四哥叮囑早就要對此人多加關注,言語中不乏防備之意。
可他這幾日看下來,此人不僅是才華橫溢,於練兵一道也頗有見地。
倒是個人才。
年羹堯身著一身鎧甲,意氣風發道:「那東瀛小國從根子上便是那不聽話的狗!『強必盜寇,弱必卑伏』【1】,說得便是他們。」
秦遠也贊同道:「對付他們,光靠拉攏是無用的。必須要狠狠地打垮他們,否則遲早養虎為患,被他們吃到肚子裡!」
錢鳳此時亦是自信滿滿,似乎是對於即將到來的機會嚮往不已:「公主,俺們不是孬種,請您務必放心!」
只有年羹堯一個人文縐縐的,璟瑄此刻倒是頗有幾分不解,她本以為年大將軍只是個武將,正如後世電視劇里表現出來的一番。
直到方才她才記起來,年羹堯也是進士出身。
可這樣一個飽讀詩書之人,又怎能在奏摺中寫下那樣的狂悖之語?
因著這句話,她也成功記起來了後世,人們評價扶桑國的那幾句話——
知小禮而無大義,拘小節而無大德,重末節而輕廉恥,畏威而不懷德。
說得太對了!
「有朝一日槍在手,」璟瑄微微一笑,「痛打那條癩皮狗!」
*
此時,日本正處於德川幕府的統治之下。
由於需要穩定國內銀與銅錢的比價,清朝一直以命商人大量地從日本交易回銅料。【2】
但幾年之後,為了扼制貴金屬外流,扶桑國會頒布新的貿易條例,大幅削減供應,且需要信牌照票方可通商。
這是最後的機會。
璟瑄此時便坐在偽裝成商船的小型軍艦上,她身後還有好幾艘重型軍艦。
夜裡,深色的海水彷若沒有邊際,卻泛起一層一層的漣漪。
她顧不得欣賞甲板上的風景,只吐了個昏天黑地。
難怪這海軍要訓練這麼久,光是這暈船就夠她難受的!
月光下,一個熟悉的身影蹲了下來,是秦遠。
他在這海軍之中,又一次幹起來了軍師的行當。
「梅子干?」璟瑄驚喜不已,「你何時帶的?」
面容清俊的男子勾起了唇角,將手帕打開,溫柔地說:「吃吧。」
璟瑄低頭一看,那手帕上似乎,繡著一朵曇花。
是曇花啊。
她捻起一塊梅子干,放入口中,酸甜的滋味在舌尖綻開。
少女的臉上是蔓延開的笑容,她抬頭看了看遠處。
今晚月色如醉,風也溫柔。
第76章 千罪萬罪,我一人擔了便是
數日後,長崎港。
璟瑄一行人裝成大商人的樣子,下了船四處轉悠,當然也僅限於唐人街。
來來往往有不少商人,正與年羹堯「交易」著他帶來的貨品。但是不管是生意做的再大,他們見到巡邏的武士,還是倍加恭敬。
這次比璟瑄昔日料想的還要遭——
此時竟已經開始限制貿易了,不僅限制了貨船的大小,甚至已經不允許本地商人與清朝商人交易南京生絲了。白糖與紅糖倒是還有銷路。
可他們也無別處可去,只能先尋些機會。
「不知為何這德川家宣限制與大清的貿易?」年羹堯想街上轉了幾圈,搖著頭道,「我看他們這裡的做得物件也並不精巧,跟咱們大清朝的沒法比。」
胤祥點點頭,那飯館子裡就更是沒法說,連青菜都沒有多少。
「這便是他們限制貿易的原因,」璟瑄面對著這二人,倒是十分耐心,「這東瀛的白銀雖多,哪裡經得起這樣消耗?他們的銀子都用來換大清朝的貨物了,自己國內的便會少。」
看著這兩人若有所思的樣子,她又補充了一句後世的網絡經典用語:「畢竟,白銀不會消失,只會轉移。」
年羹堯本就博學強識,對這經濟一途也有涉獵,當下就明白了璟瑄的意思:「主子此言甚妙!好一個白銀不會轉移,只會消失!」
東瀛正處在德川幕府的統治之下,德川家宣作為其第六代將軍,繼續閉關鎖國,更是僅開放了四個對外貿易港口。
其中璟瑄一行人能去的,只有長崎港一個。
商船也必須停靠在長崎港,因此他們還有幾艘戰艦在海上漂著,亟待璟瑄決定。<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瘋狂星期六:【東瀛?那不就是小x本嗎!】
其實沒有人相信璟瑄,都以為她不過是在玩梗,但是大家莫名地都熱血了起來。
黯然銷魂翅:【樓主太了,但是這個腦洞我喜歡】
於是紛紛開始建言獻策。
終於,她就在論壇網友們的幫助下,聯合皇家研究院的蘇院使,一步步將蒸汽船造好。
接著便遇到了更大的麻煩,無人可用,不是沒有人來應徵,一來此地民風淳樸,多有愛國之士挺身而出,二來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她給這些海軍開得例銀高得嚇人,還給了他們承諾,許諾將第一船帶回的白銀分給他們。
「威海衛的大人們倒是會躲懶,」秦遠對那奸猾的吳大人早已經不滿,「說起來配合頭頭是道,實際上呢,連地都不許我們征。」
那分明還是一塊無主之地,連漁民都不怎麼去,這吳大人卻開出了幾十萬兩的高價。
不過是這些日子公主徵兵給得餉銀多了些,他素來吝嗇,哪怕是對待自己的下屬,就連他手下的師爺甚至都想來給璟瑄辦差了。
璟瑄安撫了秦遠一番:「到底也是為了百姓,後來我勸過,他不也是答應了。」
海邊的風打在臉上,還有些疼。
秦遠點了點頭:「那倒確實,自從你去找了他一次,後面確實有個好官的樣子了。公主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分明前幾次見面,此人還像個泥鰍,滑不溜秋的。現在見了璟瑄,卻如同老鼠見了貓。
……
璟瑄終究是沒有說出口,她其實真的是「以德服人」。
「武德」怎麼不算是「德」呢?
*
紫禁城。
又一次朝會。
康熙皺著眉頭,不知在想些什麼。
「福安公主離京已有數月,」李明玉竟是蹦躂到了現在,「卻並未動身。」
「莫不是有什麼內情?」
這次,周圍的大臣們也深以為然。
哪怕他們面上不動聲色,其實心裡都是這樣的想法:
福安公主莫不是怕了?
昔日誇下海口、立下軍令狀,現在卻借著造船的由頭,龜縮在威海衛。
她還美其名曰「蒸汽動力」,這簡直是聞所未聞!
難道大清從前沒有這勞什子動力,便不能打仗了嗎?
李明玉更是在心中痛快地罵著:「依著我看,這福安公主必然是被那海上的風浪與倭人的凶名嚇到了。」
一個小妮子大言不慚,以至於現在肝膽俱裂、魂不附體,再也不敢去打東瀛了。
更有甚者,翰林院眾人,不知從何處得到了秦遠也去了威海衛的消息。
他們把這位昔日的同僚,更是往恥辱柱上釘。
御史們不敢再惹惱璟瑄,便也不敢參奏秦遠,以至於攀扯上璟瑄。
但他們用了更加不入流的手段——
一時之間,流言蜚語甚囂塵上,關於探花郎棄官隨公主的風流話本遍布整個京城,甚至傳到了江南。
當然了,胤禛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便進宮奏請了康熙,將這股歪風邪氣禁了下來。
但民間還是流傳著不少福安公主與探花郎之事。
當然了,璟瑄此時並不知道這些,她只是在糾結下一步的計劃。
到底是按照原計劃,以經商為藉口,還是直接開炮?
「若是直接攻打,豈非是師出無名?」說話的是十三阿哥胤祥。雖然訓練辛苦,但此時的他比在草原更加挺拔,似乎整個人都有了精氣神。
璟瑄笑笑,其實對扶桑國出兵,由來已久。
白江口之戰後,將東瀛打服,此後他們一直心悅誠服,並先後派遣十幾批「遣唐使」到唐朝學習文化。
到了元朝,忽必烈兩次東征,卻以失敗告終。
明朝時期,日本欲借道朝鮮,進攻大明。豐臣秀吉曾言「圖朝鮮,窺視中華,此乃臣之素志」。
於是明朝援軍入朝,將扶桑國入侵的軍隊徹底擊垮。
「扶桑國狼子野心,又與我們不睦已久,之前更是多番騷擾我們沿海地區的子民,」璟瑄怒罵道,「對付此等無禮義廉恥的小國,我們可是太『師出有名』了。」
「是極,公主說得對!」這迫不及待地大聲贊成的,便是年羹堯。
他不止沒有像史書上一樣飛揚跋扈,甚至處處對璟瑄恭敬有加,還替她敲打了不少軍中的浮躁之人。
十三阿哥胤祥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臨行之前,四哥叮囑早就要對此人多加關注,言語中不乏防備之意。
可他這幾日看下來,此人不僅是才華橫溢,於練兵一道也頗有見地。
倒是個人才。
年羹堯身著一身鎧甲,意氣風發道:「那東瀛小國從根子上便是那不聽話的狗!『強必盜寇,弱必卑伏』【1】,說得便是他們。」
秦遠也贊同道:「對付他們,光靠拉攏是無用的。必須要狠狠地打垮他們,否則遲早養虎為患,被他們吃到肚子裡!」
錢鳳此時亦是自信滿滿,似乎是對於即將到來的機會嚮往不已:「公主,俺們不是孬種,請您務必放心!」
只有年羹堯一個人文縐縐的,璟瑄此刻倒是頗有幾分不解,她本以為年大將軍只是個武將,正如後世電視劇里表現出來的一番。
直到方才她才記起來,年羹堯也是進士出身。
可這樣一個飽讀詩書之人,又怎能在奏摺中寫下那樣的狂悖之語?
因著這句話,她也成功記起來了後世,人們評價扶桑國的那幾句話——
知小禮而無大義,拘小節而無大德,重末節而輕廉恥,畏威而不懷德。
說得太對了!
「有朝一日槍在手,」璟瑄微微一笑,「痛打那條癩皮狗!」
*
此時,日本正處於德川幕府的統治之下。
由於需要穩定國內銀與銅錢的比價,清朝一直以命商人大量地從日本交易回銅料。【2】
但幾年之後,為了扼制貴金屬外流,扶桑國會頒布新的貿易條例,大幅削減供應,且需要信牌照票方可通商。
這是最後的機會。
璟瑄此時便坐在偽裝成商船的小型軍艦上,她身後還有好幾艘重型軍艦。
夜裡,深色的海水彷若沒有邊際,卻泛起一層一層的漣漪。
她顧不得欣賞甲板上的風景,只吐了個昏天黑地。
難怪這海軍要訓練這麼久,光是這暈船就夠她難受的!
月光下,一個熟悉的身影蹲了下來,是秦遠。
他在這海軍之中,又一次幹起來了軍師的行當。
「梅子干?」璟瑄驚喜不已,「你何時帶的?」
面容清俊的男子勾起了唇角,將手帕打開,溫柔地說:「吃吧。」
璟瑄低頭一看,那手帕上似乎,繡著一朵曇花。
是曇花啊。
她捻起一塊梅子干,放入口中,酸甜的滋味在舌尖綻開。
少女的臉上是蔓延開的笑容,她抬頭看了看遠處。
今晚月色如醉,風也溫柔。
第76章 千罪萬罪,我一人擔了便是
數日後,長崎港。
璟瑄一行人裝成大商人的樣子,下了船四處轉悠,當然也僅限於唐人街。
來來往往有不少商人,正與年羹堯「交易」著他帶來的貨品。但是不管是生意做的再大,他們見到巡邏的武士,還是倍加恭敬。
這次比璟瑄昔日料想的還要遭——
此時竟已經開始限制貿易了,不僅限制了貨船的大小,甚至已經不允許本地商人與清朝商人交易南京生絲了。白糖與紅糖倒是還有銷路。
可他們也無別處可去,只能先尋些機會。
「不知為何這德川家宣限制與大清的貿易?」年羹堯想街上轉了幾圈,搖著頭道,「我看他們這裡的做得物件也並不精巧,跟咱們大清朝的沒法比。」
胤祥點點頭,那飯館子裡就更是沒法說,連青菜都沒有多少。
「這便是他們限制貿易的原因,」璟瑄面對著這二人,倒是十分耐心,「這東瀛的白銀雖多,哪裡經得起這樣消耗?他們的銀子都用來換大清朝的貨物了,自己國內的便會少。」
看著這兩人若有所思的樣子,她又補充了一句後世的網絡經典用語:「畢竟,白銀不會消失,只會轉移。」
年羹堯本就博學強識,對這經濟一途也有涉獵,當下就明白了璟瑄的意思:「主子此言甚妙!好一個白銀不會轉移,只會消失!」
東瀛正處在德川幕府的統治之下,德川家宣作為其第六代將軍,繼續閉關鎖國,更是僅開放了四個對外貿易港口。
其中璟瑄一行人能去的,只有長崎港一個。
商船也必須停靠在長崎港,因此他們還有幾艘戰艦在海上漂著,亟待璟瑄決定。<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