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羌塘心下決定,道:「只是不知道此事需要不需要給將軍稟報,下午淮四王的近侍在府外駐足了一刻鐘。」
白離佛奇怪:「不是來拜訪的嗎?」
羌塘搖頭:「只是兩人站在不遠處,沒帶任何登門禮,面上也無半點喜色。」
白離佛不用羌塘說明了,就知道這倆人只是來蹲點的。
白離佛起身:「原應我去拜訪才符合禮節,後日你隨我去一趟。」
羌塘:「是!」
白離佛沐浴時,感覺心口滾燙,灼燒感強烈到抑制不住。
他只當今日喝了酒,吹了風,入睡前隨便拿了藥丸含著。
閉眼又想起南景的眼神,和齊姜的話,再有今日那兩個近侍鬼鬼祟祟的動作,白離佛越想越不對勁。
若靖帝真的龍體抱恙,為何他一點都沒有收到消息,甚至前兩日早朝都有去上,皇上好好的坐在大殿上。
自從樾君離開後,他的確對一些事情不再留意,可他也不至於遲鈍到這般地步。
索性睡不著,白離佛起身點了蠟,將一直安放的戟拿了出來,拿起絨布開始仔細擦拭。
唯有戟這沉甸甸的重量,才給白離佛一種踏實感,他久久望著,似看一位故人。
白離佛推門出去,在朦朧的月光下,一一溫習著霍孑曾教他的動作。
隨著行雲流暢的動作,戟劃開冰冷的空氣,攪起地面殘留的雪花,恍惚間,白離佛感覺回到了十九歲,他最後一次用戟。
最後一個動作結束,白離佛乾脆的收住,擦了擦額角的薄汗,握著戟的手緊了緊。
他放好戟後,轉身又去了書房,打開暗格,裡面整齊放著一沓書信,每封落筆處都有淮四王印。
白離佛盯著看了半天,才從最底部拿出一封,展開,簡單的問候,客氣的套話,每個字都帶著生疏。
白離佛記起當時收到信後還是很高興的。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沒人給他寫信,第一封還是鄔國的五殿下,由於天氣不好,送來的紙信道取消了這次的遊玩。
淮四王聽說白離佛時,還是霍孑無意提了一句,所以白離佛第一次見到淮四王,是在霍孑的壽宴上,當時他才十四歲,淮四王也不過才加冠,封王不久。
淮四王看著稚氣未退的白離佛,但眉眼依舊有著藏不住的鋒芒,只是拍了拍白離佛的肩膀,囑咐:「可一定要好好練習。」
白離佛望著逆著光的淮四王,鄭重的點頭,因為他發現霍將軍與淮四王關係不錯,那他也愛屋及烏,打心底看重淮四王。
每年的春宵,稻粽日,除夕各個節日總會收到書信,白離佛也一直與淮四王往來書信,甚至淮四王進洲來面聖時,還會到霍孑的府邸拜訪,與白離佛暢談,但自從他被封了「戰神」後,他倆的聯繫便斷了。
白離佛收好信,坐下研墨,思緒飄了很遠,霍孑戰死後,在他十九歲有了自己的府邸之前,那兩年他是在南府度過的,南景對他更嚴格,淮四王從送過來的信中知道後,不僅寬慰他,還邀請他去緹城來做客。
提筆寫定最後一個字後,白離佛輕嘆一聲,折好預計明日派隨從送到皇宮。
白離佛一時沒事情可做,見案上有些亂,又開始整理兵書,奕書,詩書,無意間從其中掉出一頁紙箋,白離佛疑惑著揀起,看到是熟悉的字跡,不知道是譚樾什麼時候夾進去的。
「白汀、白汀。」
白離佛盯著兩個不同字體,卻都含著相同的意思,忍不住鼻頭酸了。
譚樾可能從沒有可能想到,當時白離佛聽他親口說出他是誰時,愣住的那幾秒,白離佛心臟搏動得有多快,可惜他留不住他。
何時才能相見呢?
白離佛不知道,也從不想這個問題,這個答案是藏在大霧中,茫然若失的。
記起之前譚樾無聊,想找書看看,靖字與鄔體雖是兩種語言,交流起來是沒什麼問題,但書寫時少部分有差異,字形也不同,倒讀的譚樾頭大。
白離佛看在眼裡,在譚樾看書時,遞給他兩本書。
譚樾望著白離佛,不明白他的意思:「我現在還有書看,等讀完後,再尋你要。」
白離佛含著笑:「你打開看看。」
譚樾接過,翻開書頁,驚訝:「你從何處尋來?」
白離佛搪塞:「有位鄔國的朋友,我拜託他給我的。」
譚樾笑:「那你可識鄔體?」
白離佛不回答,只道:「學總是會學會的。」
白離佛的回憶中斷,每每憶起過去,就好比從所剩無幾的蜜罐中取糖,每次只捨得取一點點,嘗嘗甜,生怕不小心貪嘴吃乾淨了。
悵惘著仔細放好紙箋,白離佛回到房中,靜靜坐著熬過後半夜。
第二日清早,童亦幹完自己的事後,在廊角碰到白離佛。
童亦稟道:「將軍,一切都安排好了。」
白離佛點點頭,今日他要去城郊操兵練習,跨上馬時,心口愈來愈滾燙,含了藥丸也不管用,正向城門走時,被一騎兵隊攔下。
白離佛挑眉:「何事?」
帶頭的領兵答:「太子有令,將軍不可踏出城門半步。」
白離佛覺得好笑,鈞鏈怎麼還用這般幼稚的手段。
白離佛抱臂道:「不讓我出去也行,今日兵營的事,你們怎麼處理?」
領兵猶豫答:「將軍你只要不出城便好,其餘的事自會安排得當。」
白離佛懶得和他們廢口舌,轉身策馬回府。
剛下馬,羌塘奇怪:「將軍是有東西落下了?」
白離佛無語:「太子下令不許我出去,只能回來了。」
過不久,羌塘來報:「將軍,淮四王回信了。」
白離佛展開看完後,吩咐:「你去備好登門禮。」
·皇宮
「殿下,今日白離佛原要出城去兵營,被攔下了。」
鈞鏈擺弄玉器的動作不停,漫不經心道:「沒反抗?」
「回稟殿下,沒有。」
鈞鏈喃:「奇怪了。」
隨即吩咐:「把這兩件玉器送到皇姐處,說是我精心挑選好的。」
侍從答應著下去了,鈞鏈掂了掂一個白瓷藥瓶,笑的陰險:「白離佛啊,我說你走的太早了,解藥都沒等著拿,這下有你受的了。」
又有侍從來報:「回稟殿下,淮四王今日往宮外送出了一封信。」
鈞鏈:「喔?可知送往了何處?」
「依據眼線的判斷,是往白將軍處去了。」
鈞鏈來了興趣,思索:「怪不得不同意呢,原來是有私交啊。」
鈞鏈突然想起:「我讓你找的人,尋到了嗎?」
侍從畢恭畢敬的遞上紙卷,垂頭在旁邊等著。
鈞鏈哈哈笑了兩聲:「好,辦的好,賞你的。」
侍從從地上撿起銀塊,忙塞到衣服里,開口:「謝殿下,謝殿下。」
鈞鏈等不及了,他要親手將白離佛拽下高壇,再等著他來搖尾乞求。
鈞鏈壓下笑,秘密的出了宮,來到街坊偏僻的一角。
隨從叩了門,無人回應,今日天氣本來就不好,陰沉沉的,還刮著冷風。
鈞鏈黑著臉等了小半刻,不耐煩:「去,把人給我抓來。」
鈞鏈有些冷,策馬出來尋了家茶館,要了壺熱茶,啜飲著等消息。
正巧聽到旁座有人交談著,鈞鏈原是無意聽的,可耳朵捕捉到「公主」二字,抬眼望著那三人。
那三人也沒有想到偏偏聽者有意,其中一人道:「聽說孑公主會被送去和親?」
「真假?孑公主可是嫡親,你忘了,上次送去和親的那位好像只是旁系,隨便封了名號,就被送去了。」
「害,你想,淮四王若登基,哪容得下……」
正說話的人被打斷,因為他的脖頸已經被鈞鏈掐住,那人喘不上氣,臉色憋的紫紅。
其他兩人也被鈞鏈震懾住,抖著身子縮成一團。
鈞鏈用了狠勁,等那人斷了氣,陰冷道:「誰准許你們私自議論皇親?只是警告,我今日只懲罰他一人,免了你們的死罪。」
其他倆人只顧磕頭認錯:「我們保證再也不會了,謝大人留情。」
鈞鏈見圍過來的人多起來,他不能鬧大,若被父皇聽到,他的機會又會減少。
想著便給他們留下一張字條,道:「先把這人背回去,去銀莊取五十兩銀子,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兩人忙接過,鈞鏈輕聲威脅道:「若我再聽到,小心你們的舌頭。」
兩人猛搖頭後又是一陣保證,鈞鏈估計時間差不多了,盯著他們:「還不離開?」
看他們走遠,鈞鏈給館主散了銀子,當做補償金。雖然館主黑著臉抱怨一大早就被攪了生意,但還是收下了,他只是一個生意人,少惹這些來路不明的人為好。
鈞鏈出了茶館,遠遠看見隨從押著一個乞丐過來,慢慢踱進乞丐的家門前,等著。
白離佛奇怪:「不是來拜訪的嗎?」
羌塘搖頭:「只是兩人站在不遠處,沒帶任何登門禮,面上也無半點喜色。」
白離佛不用羌塘說明了,就知道這倆人只是來蹲點的。
白離佛起身:「原應我去拜訪才符合禮節,後日你隨我去一趟。」
羌塘:「是!」
白離佛沐浴時,感覺心口滾燙,灼燒感強烈到抑制不住。
他只當今日喝了酒,吹了風,入睡前隨便拿了藥丸含著。
閉眼又想起南景的眼神,和齊姜的話,再有今日那兩個近侍鬼鬼祟祟的動作,白離佛越想越不對勁。
若靖帝真的龍體抱恙,為何他一點都沒有收到消息,甚至前兩日早朝都有去上,皇上好好的坐在大殿上。
自從樾君離開後,他的確對一些事情不再留意,可他也不至於遲鈍到這般地步。
索性睡不著,白離佛起身點了蠟,將一直安放的戟拿了出來,拿起絨布開始仔細擦拭。
唯有戟這沉甸甸的重量,才給白離佛一種踏實感,他久久望著,似看一位故人。
白離佛推門出去,在朦朧的月光下,一一溫習著霍孑曾教他的動作。
隨著行雲流暢的動作,戟劃開冰冷的空氣,攪起地面殘留的雪花,恍惚間,白離佛感覺回到了十九歲,他最後一次用戟。
最後一個動作結束,白離佛乾脆的收住,擦了擦額角的薄汗,握著戟的手緊了緊。
他放好戟後,轉身又去了書房,打開暗格,裡面整齊放著一沓書信,每封落筆處都有淮四王印。
白離佛盯著看了半天,才從最底部拿出一封,展開,簡單的問候,客氣的套話,每個字都帶著生疏。
白離佛記起當時收到信後還是很高興的。因為從小到大,幾乎沒人給他寫信,第一封還是鄔國的五殿下,由於天氣不好,送來的紙信道取消了這次的遊玩。
淮四王聽說白離佛時,還是霍孑無意提了一句,所以白離佛第一次見到淮四王,是在霍孑的壽宴上,當時他才十四歲,淮四王也不過才加冠,封王不久。
淮四王看著稚氣未退的白離佛,但眉眼依舊有著藏不住的鋒芒,只是拍了拍白離佛的肩膀,囑咐:「可一定要好好練習。」
白離佛望著逆著光的淮四王,鄭重的點頭,因為他發現霍將軍與淮四王關係不錯,那他也愛屋及烏,打心底看重淮四王。
每年的春宵,稻粽日,除夕各個節日總會收到書信,白離佛也一直與淮四王往來書信,甚至淮四王進洲來面聖時,還會到霍孑的府邸拜訪,與白離佛暢談,但自從他被封了「戰神」後,他倆的聯繫便斷了。
白離佛收好信,坐下研墨,思緒飄了很遠,霍孑戰死後,在他十九歲有了自己的府邸之前,那兩年他是在南府度過的,南景對他更嚴格,淮四王從送過來的信中知道後,不僅寬慰他,還邀請他去緹城來做客。
提筆寫定最後一個字後,白離佛輕嘆一聲,折好預計明日派隨從送到皇宮。
白離佛一時沒事情可做,見案上有些亂,又開始整理兵書,奕書,詩書,無意間從其中掉出一頁紙箋,白離佛疑惑著揀起,看到是熟悉的字跡,不知道是譚樾什麼時候夾進去的。
「白汀、白汀。」
白離佛盯著兩個不同字體,卻都含著相同的意思,忍不住鼻頭酸了。
譚樾可能從沒有可能想到,當時白離佛聽他親口說出他是誰時,愣住的那幾秒,白離佛心臟搏動得有多快,可惜他留不住他。
何時才能相見呢?
白離佛不知道,也從不想這個問題,這個答案是藏在大霧中,茫然若失的。
記起之前譚樾無聊,想找書看看,靖字與鄔體雖是兩種語言,交流起來是沒什麼問題,但書寫時少部分有差異,字形也不同,倒讀的譚樾頭大。
白離佛看在眼裡,在譚樾看書時,遞給他兩本書。
譚樾望著白離佛,不明白他的意思:「我現在還有書看,等讀完後,再尋你要。」
白離佛含著笑:「你打開看看。」
譚樾接過,翻開書頁,驚訝:「你從何處尋來?」
白離佛搪塞:「有位鄔國的朋友,我拜託他給我的。」
譚樾笑:「那你可識鄔體?」
白離佛不回答,只道:「學總是會學會的。」
白離佛的回憶中斷,每每憶起過去,就好比從所剩無幾的蜜罐中取糖,每次只捨得取一點點,嘗嘗甜,生怕不小心貪嘴吃乾淨了。
悵惘著仔細放好紙箋,白離佛回到房中,靜靜坐著熬過後半夜。
第二日清早,童亦幹完自己的事後,在廊角碰到白離佛。
童亦稟道:「將軍,一切都安排好了。」
白離佛點點頭,今日他要去城郊操兵練習,跨上馬時,心口愈來愈滾燙,含了藥丸也不管用,正向城門走時,被一騎兵隊攔下。
白離佛挑眉:「何事?」
帶頭的領兵答:「太子有令,將軍不可踏出城門半步。」
白離佛覺得好笑,鈞鏈怎麼還用這般幼稚的手段。
白離佛抱臂道:「不讓我出去也行,今日兵營的事,你們怎麼處理?」
領兵猶豫答:「將軍你只要不出城便好,其餘的事自會安排得當。」
白離佛懶得和他們廢口舌,轉身策馬回府。
剛下馬,羌塘奇怪:「將軍是有東西落下了?」
白離佛無語:「太子下令不許我出去,只能回來了。」
過不久,羌塘來報:「將軍,淮四王回信了。」
白離佛展開看完後,吩咐:「你去備好登門禮。」
·皇宮
「殿下,今日白離佛原要出城去兵營,被攔下了。」
鈞鏈擺弄玉器的動作不停,漫不經心道:「沒反抗?」
「回稟殿下,沒有。」
鈞鏈喃:「奇怪了。」
隨即吩咐:「把這兩件玉器送到皇姐處,說是我精心挑選好的。」
侍從答應著下去了,鈞鏈掂了掂一個白瓷藥瓶,笑的陰險:「白離佛啊,我說你走的太早了,解藥都沒等著拿,這下有你受的了。」
又有侍從來報:「回稟殿下,淮四王今日往宮外送出了一封信。」
鈞鏈:「喔?可知送往了何處?」
「依據眼線的判斷,是往白將軍處去了。」
鈞鏈來了興趣,思索:「怪不得不同意呢,原來是有私交啊。」
鈞鏈突然想起:「我讓你找的人,尋到了嗎?」
侍從畢恭畢敬的遞上紙卷,垂頭在旁邊等著。
鈞鏈哈哈笑了兩聲:「好,辦的好,賞你的。」
侍從從地上撿起銀塊,忙塞到衣服里,開口:「謝殿下,謝殿下。」
鈞鏈等不及了,他要親手將白離佛拽下高壇,再等著他來搖尾乞求。
鈞鏈壓下笑,秘密的出了宮,來到街坊偏僻的一角。
隨從叩了門,無人回應,今日天氣本來就不好,陰沉沉的,還刮著冷風。
鈞鏈黑著臉等了小半刻,不耐煩:「去,把人給我抓來。」
鈞鏈有些冷,策馬出來尋了家茶館,要了壺熱茶,啜飲著等消息。
正巧聽到旁座有人交談著,鈞鏈原是無意聽的,可耳朵捕捉到「公主」二字,抬眼望著那三人。
那三人也沒有想到偏偏聽者有意,其中一人道:「聽說孑公主會被送去和親?」
「真假?孑公主可是嫡親,你忘了,上次送去和親的那位好像只是旁系,隨便封了名號,就被送去了。」
「害,你想,淮四王若登基,哪容得下……」
正說話的人被打斷,因為他的脖頸已經被鈞鏈掐住,那人喘不上氣,臉色憋的紫紅。
其他兩人也被鈞鏈震懾住,抖著身子縮成一團。
鈞鏈用了狠勁,等那人斷了氣,陰冷道:「誰准許你們私自議論皇親?只是警告,我今日只懲罰他一人,免了你們的死罪。」
其他倆人只顧磕頭認錯:「我們保證再也不會了,謝大人留情。」
鈞鏈見圍過來的人多起來,他不能鬧大,若被父皇聽到,他的機會又會減少。
想著便給他們留下一張字條,道:「先把這人背回去,去銀莊取五十兩銀子,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兩人忙接過,鈞鏈輕聲威脅道:「若我再聽到,小心你們的舌頭。」
兩人猛搖頭後又是一陣保證,鈞鏈估計時間差不多了,盯著他們:「還不離開?」
看他們走遠,鈞鏈給館主散了銀子,當做補償金。雖然館主黑著臉抱怨一大早就被攪了生意,但還是收下了,他只是一個生意人,少惹這些來路不明的人為好。
鈞鏈出了茶館,遠遠看見隨從押著一個乞丐過來,慢慢踱進乞丐的家門前,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