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話音未落,許夫人竟撲了過來,抱著莫婤的腰哭訴道:「娘子,他疼得這般厲害,定是發動了,何時能生啊?」
莫婤微微低頭,就瞧著許夫人近在咫尺的臉。
許是因方生產完,面無血色,月涼如水的映照下,愈發慘白,面頰貼著幾縷被汗浸濕的青絲,活脫脫似溺水而亡,從河道爬上船的水鬼。
船艙內搖搖晃晃,莫婤驚出一身冷汗,摸著指下跳動有力的脈搏,努力鎮定道:「快了。」
「快……快甚了?」靈芸頭抵在莫婤後背,抖抖嗖嗖地低聲問道。
她還未回答,許夫人似有千里耳,一面拉著她往榻尾走,一面搶答道:「定是快生了!您快接生啊!」
沒了她支撐遮擋的靈芸,聽了這話頓時軟了腿,一屁股跌坐到船板上。
「滾出去,換人來!」莫婤橫眉立眼朝著靈芸厲斥,又擰頭同許夫人道:「這穩娘不經事,換個沉穩些的來。」
許夫人連連點頭,嫌棄地瞥了靈芸一眼。靈芸忙手腳並用、連滾帶爬地出了船艙。
此間就剩莫婤一人同這古怪夫妻倆,她反倒淡然起來,有條不紊地將方才歸攏好的接產箱擺開,心頭想著:
要不就是瘋婆子,刺激不得;要不就是鬼上身,我可是跨時代上人身的鬼,誰怕誰?
方出了船艙的靈芸,拐角就撞上了前來尋莫婤的長孫無忌,他身旁還有一領著他前來的船娘。
靈芸一面拉著兩人快步往回沖,一面解釋道:「有鬼上身產婦,快救莫大人!」
「糟了!」船娘面色驟變,不由加快了步子。
「這船上果真有鬼?」靈芸見了船娘的面色,抖得更厲害了。
忽覺耳畔有風掠過,她擰頭一瞧,長孫無忌掙脫開了她,疾步閃進了船艙。
跨過門檻,他慌忙環顧四周,鬆了口氣。莫婤正於許郎高抬起腳側的牆角,將許夫人五花大綁,口中還塞著白布單。
他手中忽而出現了一把小匕首,他倒要瞧瞧這厲鬼有沒有鮮血。
「住手!」緊隨而至的船娘沖了進來,擋在許夫人身前高聲道,「都是誤會!都是誤會!」
「哎呦,娘子!」正沉浸的許郎終覺不對,微微坐起身一瞧,亦奔了過來。
船娘一面抽掉許夫人口中堵著的布單,一面解釋道:「是在演產翁①!」
「呸呸呸,娘子好生無理,怎徑直將我綁了?不知產翁?」許夫人唾了口嘴中的血腥味,面露不滿地道。
話音方落,船娘忙斥責:「你才無理,莫大人出生京師,前任舊都,怎知此習俗?!四品大官親自同你接生,只收十兩銀子,你千恩萬謝也不為過!」
許夫人是個沒吃過苦的官人小姐,郎君雖還未獲取功名卻是文采不凡,對她亦是言聽計從,因而她開口就要找船艙中最好的穩婆。
也是她運道好,不識莫婤卻誤打誤撞與她同乘,船娘聽了她的要求,心存僥倖地問了莫婤一遭,只期她安排個資歷深厚的穩娘,誰知竟是親自上陣。
然,她離家多年,一時忘了與她是老鄉的許夫人,竟還保留著僚人的習俗。
「我瞧她這般淡定,原以為她見多識廣或是你同她講過……四……四品?」許夫人解釋之詞驟斷,提高聲量驚詫道,頓時手足無措起來。
擰頭瞧見身旁的紅漆木方幾,忙從方几上的菱花口盤中,抓了一大把蓮子,往莫婤懷裡塞,念念有詞道:「大人莫怪罪,來沾沾喜氣!」
「不不不……」
「要的,要的……」
莫婤連連拒絕,許夫人更惶恐了,兩人推來攘去,蓮子落了一地。
「哎呦!」
許郎不慎踩到滾遠的蓮子,滑倒在地,許夫人擰身去扶,長孫無忌不動聲色地收回踢蓮子的腳,將莫婤拉至身後護住。
見兩人消停,靈芸方好奇地問道:「何為產翁?」
船娘一面幫著許夫人扶許郎上產榻,一面解釋道:「南方有僚婦,生子便起,其夫臥床褥,飲食皆如乳婦,即為產翁①。」
言畢之際,產榻上又傳來了許郎如泣如訴地哀鳴,演得頗為逼真。
莫婤瞬時對兩口子的演技和信念感,心生敬畏。
許夫人回頭望向她,楚楚可憐道:「莫大人,瞧著相識一場,煩請您幫我圓了這風俗,我再加二十……不,五十兩!」
「談錢多俗氣!」船娘朝著她齜牙咧嘴,轉頭卻笑得似朵花道,「要不,六十兩?」
「為何一定要圓這怪俗?」靈芸忍住心動問道。
見莫婤亦面露疑惑,許夫人瞥了長孫無忌一眼,拉著她語重心長地耳語:「此等御夫之術你也應學學,孩子雖是我等女子生的,但男子想當個甩手掌柜可不成,定要讓他們身臨其境遭受幾番折磨,方能領悟我等丁點艱辛,日後對娃也能親近些,就算是裝,也要裝好才算完!」
湊過頭來的靈芸,聽後若有所思。莫婤則想到了現代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分娩鎮痛體驗」。
「裝怎能記得長久?」她同許娘子正色道,從接產箱中取出把銀針,揭開燈籠罩,火燎至通紅後,快准狠地扎入了許郎皮肉中。
「分娩鎮痛體驗」通常用的電刺激設備,模擬分娩時子宮收縮的疼痛,讓男子感受從輕微到劇烈的疼痛變化。
古代自沒這般設備,她乾脆挑了些穴位,讓疼痛一步到位。施針方畢,許郎的哀鳴痛呼聲,果然更真切了些。
許夫人慾言又止,她徐徐解釋道:「放心,皆是穴位,定無事,於身子有益,痛還持久!」
許夫人搖搖頭道,「我原想說,傷了身無妨,我等生育就沒虧了身子?」
她深覺有理,手中蓮子不慎滑落,掉至許郎身,一顆銀針微不可察地晃了晃。
此後,許郎無故虛弱了十餘日,因裝作產婦坐月子,無人信他。
而這段日子裡,莫婤方知為何許夫人說的是「幾番折磨」。
除了學她分娩外,許夫人還押著虛弱的許郎,給嬰孩餵奶。男子何嘗有奶,然她定要嬰孩含上他的乳,反覆吸吮直至破了皮,方放過他。
此艘船因俱為官人,還多產婦,船老大備足了食材,開船前還專去婦孺院走了一遭,運回來整車菠菜。
許夫人日日買最上等的餐食,還賃了船上的行灶。
她細嚼慢咽地品嘗著船上廚子的手藝,榻上的許郎聞著令人垂涎欲滴菜香,努力吞咽著比臉盤子大的斗碗裡清淡生腥的鯽魚湯。若不慎嘔出來了,許夫人擔心他氣血不足,還會端上盤五分熟的豬肝。
待她們下船時,許郎深感夫人生產的艱辛,斷然拒絕了其母三年抱倆的要求。
許家兩口子,感念莫婤幫其順利生產,邀請其於府中相聚。
許夫人知她此行的目的,特為她引薦了揚州「劉雷陳榖魯」五大名門望姓的夫人;許郎則帶著長孫無忌,款待了名聲遠揚的江南才子。
恐接生館在女子相對更害羞的南方受阻,揚州的婦孺院建好後,她親邀五姓夫人前來參觀。
早打聽了莫婤的夫人們,對接生館也頗為好奇,想著給她做臉,皆欣然前往。新奇的模式,寬敞明亮的產房,神采奕奕的穩娘們,無一不讓她們心馳神往。
「大人放心,此接生館在揚州必紅火!」雷夫人溫溫柔柔道,語氣滿是肯定。
見她疑惑,夫人們相視一笑,領著她繞過大明寺,越過九曲橋,行至羅城邊緣,得見一片郊野。
遠望郊野,土坡如波浪般連成一線,待她走近些方瞧見土坡前的墓碑。
原是座墳場。
夫人們並未入內,而喚她進了墳場前一間草棚③。
撩起掛著海馬④的門帘,草棚中刺鼻的醋酸飄了出來,躬身入內得見草棚內的全貌。
草棚封得嚴實,唯棚頂有一圈兩尺寬的窗,房梁掛著紅燈籠,四壁鑲嵌著火把,牆角立著燭台。
往下是一間間用木板隔斷的小間,小間外黑影閃過,是念咒的巫師;小間裡頭鋪著稻草、麥秸編成的褥子,褥子上躺著的俱是大肚婦人。
穩婆忙碌地穿梭其間,若誰臨盆了,就從外頭灶台上的鐵鍋里鏟一桶碎石,搬進小間潑上醋,待酸氣彌散後,扶起產婦抓著房樑上垂落的兩根麻繩,開始生產。
因到任時間短,忙著設立嗣昌局分署、開建接生館和蘭台書院,她雖對江南「寄產」③之事有所耳聞,卻未曾親眼目睹,乍見實屬驚心。
「江淮南好鬼,多邪俗,病即祀之,無醫人④。」
此種「信巫不信醫」的習俗,讓他們深信,產婦分娩時的「不潔」之氣,將衝撞家中神靈,須在室外搭建臨時棚子分娩,並在月滿之日請巫師進行「淨屋」儀式,以消除「血光之災」。
若遇上「虔誠」的人家,產婦甚至需要於草棚中待至滿月,方能歸家。
而同樣是在家外生產,接生館明顯優於臨時草棚。又因信巫之念於此地根深蒂固,莫婤遂決定採取「隨方訓誘」⑤的法子,傳飛書回京師,向毓麟居借調了紀盞。<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莫婤微微低頭,就瞧著許夫人近在咫尺的臉。
許是因方生產完,面無血色,月涼如水的映照下,愈發慘白,面頰貼著幾縷被汗浸濕的青絲,活脫脫似溺水而亡,從河道爬上船的水鬼。
船艙內搖搖晃晃,莫婤驚出一身冷汗,摸著指下跳動有力的脈搏,努力鎮定道:「快了。」
「快……快甚了?」靈芸頭抵在莫婤後背,抖抖嗖嗖地低聲問道。
她還未回答,許夫人似有千里耳,一面拉著她往榻尾走,一面搶答道:「定是快生了!您快接生啊!」
沒了她支撐遮擋的靈芸,聽了這話頓時軟了腿,一屁股跌坐到船板上。
「滾出去,換人來!」莫婤橫眉立眼朝著靈芸厲斥,又擰頭同許夫人道:「這穩娘不經事,換個沉穩些的來。」
許夫人連連點頭,嫌棄地瞥了靈芸一眼。靈芸忙手腳並用、連滾帶爬地出了船艙。
此間就剩莫婤一人同這古怪夫妻倆,她反倒淡然起來,有條不紊地將方才歸攏好的接產箱擺開,心頭想著:
要不就是瘋婆子,刺激不得;要不就是鬼上身,我可是跨時代上人身的鬼,誰怕誰?
方出了船艙的靈芸,拐角就撞上了前來尋莫婤的長孫無忌,他身旁還有一領著他前來的船娘。
靈芸一面拉著兩人快步往回沖,一面解釋道:「有鬼上身產婦,快救莫大人!」
「糟了!」船娘面色驟變,不由加快了步子。
「這船上果真有鬼?」靈芸見了船娘的面色,抖得更厲害了。
忽覺耳畔有風掠過,她擰頭一瞧,長孫無忌掙脫開了她,疾步閃進了船艙。
跨過門檻,他慌忙環顧四周,鬆了口氣。莫婤正於許郎高抬起腳側的牆角,將許夫人五花大綁,口中還塞著白布單。
他手中忽而出現了一把小匕首,他倒要瞧瞧這厲鬼有沒有鮮血。
「住手!」緊隨而至的船娘沖了進來,擋在許夫人身前高聲道,「都是誤會!都是誤會!」
「哎呦,娘子!」正沉浸的許郎終覺不對,微微坐起身一瞧,亦奔了過來。
船娘一面抽掉許夫人口中堵著的布單,一面解釋道:「是在演產翁①!」
「呸呸呸,娘子好生無理,怎徑直將我綁了?不知產翁?」許夫人唾了口嘴中的血腥味,面露不滿地道。
話音方落,船娘忙斥責:「你才無理,莫大人出生京師,前任舊都,怎知此習俗?!四品大官親自同你接生,只收十兩銀子,你千恩萬謝也不為過!」
許夫人是個沒吃過苦的官人小姐,郎君雖還未獲取功名卻是文采不凡,對她亦是言聽計從,因而她開口就要找船艙中最好的穩婆。
也是她運道好,不識莫婤卻誤打誤撞與她同乘,船娘聽了她的要求,心存僥倖地問了莫婤一遭,只期她安排個資歷深厚的穩娘,誰知竟是親自上陣。
然,她離家多年,一時忘了與她是老鄉的許夫人,竟還保留著僚人的習俗。
「我瞧她這般淡定,原以為她見多識廣或是你同她講過……四……四品?」許夫人解釋之詞驟斷,提高聲量驚詫道,頓時手足無措起來。
擰頭瞧見身旁的紅漆木方幾,忙從方几上的菱花口盤中,抓了一大把蓮子,往莫婤懷裡塞,念念有詞道:「大人莫怪罪,來沾沾喜氣!」
「不不不……」
「要的,要的……」
莫婤連連拒絕,許夫人更惶恐了,兩人推來攘去,蓮子落了一地。
「哎呦!」
許郎不慎踩到滾遠的蓮子,滑倒在地,許夫人擰身去扶,長孫無忌不動聲色地收回踢蓮子的腳,將莫婤拉至身後護住。
見兩人消停,靈芸方好奇地問道:「何為產翁?」
船娘一面幫著許夫人扶許郎上產榻,一面解釋道:「南方有僚婦,生子便起,其夫臥床褥,飲食皆如乳婦,即為產翁①。」
言畢之際,產榻上又傳來了許郎如泣如訴地哀鳴,演得頗為逼真。
莫婤瞬時對兩口子的演技和信念感,心生敬畏。
許夫人回頭望向她,楚楚可憐道:「莫大人,瞧著相識一場,煩請您幫我圓了這風俗,我再加二十……不,五十兩!」
「談錢多俗氣!」船娘朝著她齜牙咧嘴,轉頭卻笑得似朵花道,「要不,六十兩?」
「為何一定要圓這怪俗?」靈芸忍住心動問道。
見莫婤亦面露疑惑,許夫人瞥了長孫無忌一眼,拉著她語重心長地耳語:「此等御夫之術你也應學學,孩子雖是我等女子生的,但男子想當個甩手掌柜可不成,定要讓他們身臨其境遭受幾番折磨,方能領悟我等丁點艱辛,日後對娃也能親近些,就算是裝,也要裝好才算完!」
湊過頭來的靈芸,聽後若有所思。莫婤則想到了現代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分娩鎮痛體驗」。
「裝怎能記得長久?」她同許娘子正色道,從接產箱中取出把銀針,揭開燈籠罩,火燎至通紅後,快准狠地扎入了許郎皮肉中。
「分娩鎮痛體驗」通常用的電刺激設備,模擬分娩時子宮收縮的疼痛,讓男子感受從輕微到劇烈的疼痛變化。
古代自沒這般設備,她乾脆挑了些穴位,讓疼痛一步到位。施針方畢,許郎的哀鳴痛呼聲,果然更真切了些。
許夫人慾言又止,她徐徐解釋道:「放心,皆是穴位,定無事,於身子有益,痛還持久!」
許夫人搖搖頭道,「我原想說,傷了身無妨,我等生育就沒虧了身子?」
她深覺有理,手中蓮子不慎滑落,掉至許郎身,一顆銀針微不可察地晃了晃。
此後,許郎無故虛弱了十餘日,因裝作產婦坐月子,無人信他。
而這段日子裡,莫婤方知為何許夫人說的是「幾番折磨」。
除了學她分娩外,許夫人還押著虛弱的許郎,給嬰孩餵奶。男子何嘗有奶,然她定要嬰孩含上他的乳,反覆吸吮直至破了皮,方放過他。
此艘船因俱為官人,還多產婦,船老大備足了食材,開船前還專去婦孺院走了一遭,運回來整車菠菜。
許夫人日日買最上等的餐食,還賃了船上的行灶。
她細嚼慢咽地品嘗著船上廚子的手藝,榻上的許郎聞著令人垂涎欲滴菜香,努力吞咽著比臉盤子大的斗碗裡清淡生腥的鯽魚湯。若不慎嘔出來了,許夫人擔心他氣血不足,還會端上盤五分熟的豬肝。
待她們下船時,許郎深感夫人生產的艱辛,斷然拒絕了其母三年抱倆的要求。
許家兩口子,感念莫婤幫其順利生產,邀請其於府中相聚。
許夫人知她此行的目的,特為她引薦了揚州「劉雷陳榖魯」五大名門望姓的夫人;許郎則帶著長孫無忌,款待了名聲遠揚的江南才子。
恐接生館在女子相對更害羞的南方受阻,揚州的婦孺院建好後,她親邀五姓夫人前來參觀。
早打聽了莫婤的夫人們,對接生館也頗為好奇,想著給她做臉,皆欣然前往。新奇的模式,寬敞明亮的產房,神采奕奕的穩娘們,無一不讓她們心馳神往。
「大人放心,此接生館在揚州必紅火!」雷夫人溫溫柔柔道,語氣滿是肯定。
見她疑惑,夫人們相視一笑,領著她繞過大明寺,越過九曲橋,行至羅城邊緣,得見一片郊野。
遠望郊野,土坡如波浪般連成一線,待她走近些方瞧見土坡前的墓碑。
原是座墳場。
夫人們並未入內,而喚她進了墳場前一間草棚③。
撩起掛著海馬④的門帘,草棚中刺鼻的醋酸飄了出來,躬身入內得見草棚內的全貌。
草棚封得嚴實,唯棚頂有一圈兩尺寬的窗,房梁掛著紅燈籠,四壁鑲嵌著火把,牆角立著燭台。
往下是一間間用木板隔斷的小間,小間外黑影閃過,是念咒的巫師;小間裡頭鋪著稻草、麥秸編成的褥子,褥子上躺著的俱是大肚婦人。
穩婆忙碌地穿梭其間,若誰臨盆了,就從外頭灶台上的鐵鍋里鏟一桶碎石,搬進小間潑上醋,待酸氣彌散後,扶起產婦抓著房樑上垂落的兩根麻繩,開始生產。
因到任時間短,忙著設立嗣昌局分署、開建接生館和蘭台書院,她雖對江南「寄產」③之事有所耳聞,卻未曾親眼目睹,乍見實屬驚心。
「江淮南好鬼,多邪俗,病即祀之,無醫人④。」
此種「信巫不信醫」的習俗,讓他們深信,產婦分娩時的「不潔」之氣,將衝撞家中神靈,須在室外搭建臨時棚子分娩,並在月滿之日請巫師進行「淨屋」儀式,以消除「血光之災」。
若遇上「虔誠」的人家,產婦甚至需要於草棚中待至滿月,方能歸家。
而同樣是在家外生產,接生館明顯優於臨時草棚。又因信巫之念於此地根深蒂固,莫婤遂決定採取「隨方訓誘」⑤的法子,傳飛書回京師,向毓麟居借調了紀盞。<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