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頁
「阿湖,別緊張,將你家鄰居的事情如實告訴這位姐姐。」盧知義對男孩柔聲說道。
阿湖有些侷促,對盧知義和祝瀾拱手行了禮。
他說自己家的鄰居姓孫,本是鎮上一家養殖戶。孫大娘當時大著肚子,她丈夫就病死了,剩下孫大娘一人。
丈夫的去世對她打擊太大,大病一場,生下來的孩子竟是個死嬰。
再後來,有一天夜裡,孫大娘家中傳出嬰兒啼哭聲,嚇得左鄰右舍不敢睡覺。
有好事者爬上牆頭去看,看到孫大娘居然抱著一個嬰孩!
當時這件事在坊間傳得沸沸揚揚,神乎其神,說什麼的都有。
孫大娘說這孩子是有一天下雨,自己在路邊撿的,大傢伙也便信了,就當是她好人有好報,失了一個孩子,又撿到一個。
她們孤兒寡母不容易,所以街坊也經常幫襯著些。
「阿湖,你可還能記得,那位孫大娘是何時『撿』到那孩子的?」
阿湖想了想,說大約是兩年前。
祝瀾點點頭,時間也對上了。
阿湖有些窘迫地看了一眼盧知義,小聲問:
「盧先生,我這樣算不算背後議論,有違君子之道……」
說罷他又想起什麼似的,向二人解釋:
「孫大娘真是個挺好的人,去年我不小心摔傷了腿,她還給我送來一瓶金瘡藥。
那藥靈得很,不出十天我的腿便全好了!」
祝瀾心念微動,問阿湖能否帶自己去他家看看,阿湖看了一眼盧知義,隨即答應下來。
祝瀾帶著燕璟來到阿湖家中,讓阿湖找出了那瓶金瘡藥。
阿湖從一隻老舊木櫃的最上層拿下一隻瓷瓶,「這瓶子瞧著精巧,我娘捨不得扔,便留著收藏了。」
祝瀾接過瓷瓶,直接去看底部。
瓷瓶底部有被可以破壞的痕跡,但仍能依稀辨認出,是官窯燒制,更加印證了祝瀾的猜測。
這時,門外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阿湖,快去把你小時候的尿布找出來,這小傢伙……哈哈哈。」
「知道了,娘!」阿湖聞言,立刻去找尿布。
祝瀾回頭,見一個婦人抱著兩歲的小男孩走進來。
婦人見到她一愣,這時阿湖拿著尿布跑過來,解釋道:
「娘,這位是祝姐姐,是盧先生的朋友。」
一聽是盧家的客人,婦人的態度立刻尊敬許多,一邊請她們快坐,一邊熟練而快速地幫那兩歲的孩子換尿布。
「大娘,這孩子是……?」祝瀾試探著問。
婦人回頭笑道:「隔壁孫大娘的孩子,她去買東西了,托我幫她照看一下。」
祝瀾走上前,說著「這孩子真可愛」,不動聲色輕輕抓住孩子的右手。
那隻手的小指指節,果然有一節彎曲。
這才是真正的燕眺。
祝瀾又閒聊似的問,隔壁的孫大娘是否一直住在這裡,可曾出過遠門。
「小孫跟我們家是幾十年的老鄰居了,出門最多也就兩三日。要說出遠門,最多也就是到城裡去採買些東西!」
這便很明了了,孫大娘是土生土長的桐州人,根本沒去過京城,幾乎不可能擁有官窯燒制的瓷器。
她作為一個平頭百姓,敢將燕眺託付給鄰居照顧,很有可能並不知道燕眺的真實身份。
應該是李家人給她了重金,讓她撫養這個孩子。
大隱隱於市,的確巧妙。
祝瀾望著正在給燕眺換尿布的阿湖母子。
此時若直接帶燕眺離開,沒法向阿湖一家人解釋,說不定還會驚動官府,祝瀾不想節外生枝。
再者,李家人為了奪回燕眺,一定會拼個魚死網破,而自己身邊帶著兩個孩子,只有青黛四人保護,風險太大。
得想個更為穩妥的法子。
祝瀾思量片刻,帶著燕璟告辭離去。
……
祝瀾離開阿湖家,轉入一條小巷,前方出現青黛的身影。
青黛低聲告訴祝瀾,自己與杏黃幾人方才在周圍觀察,注意到幾個可疑之人蹲守在孫家附近。
方才祝瀾去阿湖家,行蹤可能已經暴露了。
祝瀾並不意外。
那些人肯定是李家派來的,他們的目標是帶回燕眺,如非必要,他們也不願與自己正面發生衝突。
值得慶幸的是,還好自己找到燕眺的速度夠快,否則再晚一兩日,只怕燕眺真的已經被帶走了。
李家和孫大娘之間肯定有某種信物,能讓他們從孫大娘手中順利接走燕眺。
現在他們之所以在附近蹲守,是在等孫大娘回家。
祝瀾在心中盤算一番,對青黛道:
「青黛,你現在立刻去找盧公子,讓他帶你去一趟鎮上最好的藥鋪。
記住,一定要盧公子開口,否則你是生面孔,有些東西只怕他們不敢賣。」
……
傍晚時分,一輛馬車停在距離孫家不遠的路口。
一名黑衣人悄然靠近馬車,低聲道:「公子,那個女子方才進了孫家,我們要不要提前動手?」
李茂坐在馬車內,想了一陣道:
「堂兄說這件事最好不要鬧出動靜,先看看吧。
孫大娘應該不會將孩子交給她,等她被趕走,咱們再去將人帶走。
她堂堂御史中丞,總不能真的從百姓手裡強搶孩子。」
「可萬一……」
「萬一她真的搶了,咱們再動手,那叫匡扶正義。
為了保護被欺凌的孤兒寡母,失手殺了賊人,那才叫名正言順。」
李茂有些得意道。
……
孫大娘挎著一個籃子出現在道路盡頭。
她先敲開阿湖家的門,與阿湖的母親攀談幾句,接回了燕眺。
她又向前幾步回到自己家門前,推門進屋。
屋裡一片黑暗,她點燃油燈,一回頭,魂差點被嚇飛出去。
一個年輕女子,竟不聲不響地坐在屋裡的椅子上,正定定望著自己。
孫大娘嚇得驚叫一聲,就要向後退,卻發現屋門不知何時被關上了。
祝瀾輕聲開口:「你別怕,我沒有惡意。」
見她是個眉清目秀的姑娘,孫大娘又特意看了一眼她投在牆上的影子,確定她是人不是鬼,恐懼這才略微消散。
「你是誰,進我家幹嘛!?」
孫大娘將燕眺護在懷裡,壯著膽子問。
「我是誰不重要。」祝瀾打了一個響指。
孫大娘感到脖頸間傳來些微寒氣,緊接著頭皮一炸——
屋裡竟然還藏著一個人,那人就站在自己身後,用匕首抵住了自己的喉嚨!
祝瀾的聲音傳來:
「你無兒無女,受大人物的委託照顧這個孩子,應該感情很深吧?
如今他們要帶走這個孩子,你再也見不到他了。」
孫大娘的臉色更白一層,下意識將燕眺護得更緊了些。
她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祝瀾察覺到她的變化,知道自己沒有猜錯。
果然,李家人雖然設局巧妙,卻低估了一個母親的感情——哪怕這個孩子不是自己親生的。
祝瀾站起身,逆著燭光一步步靠近。
她看著孫大娘的眼睛,語氣似是誘惑,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壓。
「下面按我說的做,我保你們母子二人不會分離,你也再不必擔心有人會將孩子從身邊帶走。
但你若不聽話,我便只能讓你和這孩子……以另一種方式永遠團聚了。」
(ps. 家裡出了點事情,這幾天寫文時間不多。最後一段大高潮劇情不想寫得太匆忙,只能再放緩幾天更新速度,保證收尾劇情的質量。感謝寶子們一路的陪伴與諒解!)
第601章 送信人
孫大娘垂眸望了一眼脖子上的匕首,知道自己沒得選,只好答應。
祝瀾取出一大一小兩顆藥丸,那是她讓青黛拿著方子臨時尋藥鋪配製的。
其中有一兩味極難尋的成分,多被當成藥鋪壓箱底的寶貝,若非盧知義出面,只怕這鎮上的藥鋪掌柜根本捨不得拿出來。
「此藥對人體無害,服下後可暫閉氣息,兩個時辰後自會甦醒。」
孫大娘警惕地望著那兩顆藥丸,顯然不信任。
「我怎知你不會害我們?」
祝瀾沒有時間再同她解釋,「你沒得選。」
……
一炷香的時間後,黑衣人再次來到馬車旁。
「公子,那姓祝的出來了。」
李茂的聲音傳來:「那孩子呢?」
「沒有看到,她離開時只有孤身一人。」
李茂似乎十分滿意,悠然道:
「成了,你們帶著信物,進去將那孩子帶出來罷。
姓祝的今日碰了一鼻子灰,等她明天再來,就已經晚了,哈哈……」
黑衣人叫上兩名同伴,趁著夜色摸到孫大娘門前,敲響房門,可半天沒有回應。<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阿湖有些侷促,對盧知義和祝瀾拱手行了禮。
他說自己家的鄰居姓孫,本是鎮上一家養殖戶。孫大娘當時大著肚子,她丈夫就病死了,剩下孫大娘一人。
丈夫的去世對她打擊太大,大病一場,生下來的孩子竟是個死嬰。
再後來,有一天夜裡,孫大娘家中傳出嬰兒啼哭聲,嚇得左鄰右舍不敢睡覺。
有好事者爬上牆頭去看,看到孫大娘居然抱著一個嬰孩!
當時這件事在坊間傳得沸沸揚揚,神乎其神,說什麼的都有。
孫大娘說這孩子是有一天下雨,自己在路邊撿的,大傢伙也便信了,就當是她好人有好報,失了一個孩子,又撿到一個。
她們孤兒寡母不容易,所以街坊也經常幫襯著些。
「阿湖,你可還能記得,那位孫大娘是何時『撿』到那孩子的?」
阿湖想了想,說大約是兩年前。
祝瀾點點頭,時間也對上了。
阿湖有些窘迫地看了一眼盧知義,小聲問:
「盧先生,我這樣算不算背後議論,有違君子之道……」
說罷他又想起什麼似的,向二人解釋:
「孫大娘真是個挺好的人,去年我不小心摔傷了腿,她還給我送來一瓶金瘡藥。
那藥靈得很,不出十天我的腿便全好了!」
祝瀾心念微動,問阿湖能否帶自己去他家看看,阿湖看了一眼盧知義,隨即答應下來。
祝瀾帶著燕璟來到阿湖家中,讓阿湖找出了那瓶金瘡藥。
阿湖從一隻老舊木櫃的最上層拿下一隻瓷瓶,「這瓶子瞧著精巧,我娘捨不得扔,便留著收藏了。」
祝瀾接過瓷瓶,直接去看底部。
瓷瓶底部有被可以破壞的痕跡,但仍能依稀辨認出,是官窯燒制,更加印證了祝瀾的猜測。
這時,門外傳來一個女人的聲音:「阿湖,快去把你小時候的尿布找出來,這小傢伙……哈哈哈。」
「知道了,娘!」阿湖聞言,立刻去找尿布。
祝瀾回頭,見一個婦人抱著兩歲的小男孩走進來。
婦人見到她一愣,這時阿湖拿著尿布跑過來,解釋道:
「娘,這位是祝姐姐,是盧先生的朋友。」
一聽是盧家的客人,婦人的態度立刻尊敬許多,一邊請她們快坐,一邊熟練而快速地幫那兩歲的孩子換尿布。
「大娘,這孩子是……?」祝瀾試探著問。
婦人回頭笑道:「隔壁孫大娘的孩子,她去買東西了,托我幫她照看一下。」
祝瀾走上前,說著「這孩子真可愛」,不動聲色輕輕抓住孩子的右手。
那隻手的小指指節,果然有一節彎曲。
這才是真正的燕眺。
祝瀾又閒聊似的問,隔壁的孫大娘是否一直住在這裡,可曾出過遠門。
「小孫跟我們家是幾十年的老鄰居了,出門最多也就兩三日。要說出遠門,最多也就是到城裡去採買些東西!」
這便很明了了,孫大娘是土生土長的桐州人,根本沒去過京城,幾乎不可能擁有官窯燒制的瓷器。
她作為一個平頭百姓,敢將燕眺託付給鄰居照顧,很有可能並不知道燕眺的真實身份。
應該是李家人給她了重金,讓她撫養這個孩子。
大隱隱於市,的確巧妙。
祝瀾望著正在給燕眺換尿布的阿湖母子。
此時若直接帶燕眺離開,沒法向阿湖一家人解釋,說不定還會驚動官府,祝瀾不想節外生枝。
再者,李家人為了奪回燕眺,一定會拼個魚死網破,而自己身邊帶著兩個孩子,只有青黛四人保護,風險太大。
得想個更為穩妥的法子。
祝瀾思量片刻,帶著燕璟告辭離去。
……
祝瀾離開阿湖家,轉入一條小巷,前方出現青黛的身影。
青黛低聲告訴祝瀾,自己與杏黃幾人方才在周圍觀察,注意到幾個可疑之人蹲守在孫家附近。
方才祝瀾去阿湖家,行蹤可能已經暴露了。
祝瀾並不意外。
那些人肯定是李家派來的,他們的目標是帶回燕眺,如非必要,他們也不願與自己正面發生衝突。
值得慶幸的是,還好自己找到燕眺的速度夠快,否則再晚一兩日,只怕燕眺真的已經被帶走了。
李家和孫大娘之間肯定有某種信物,能讓他們從孫大娘手中順利接走燕眺。
現在他們之所以在附近蹲守,是在等孫大娘回家。
祝瀾在心中盤算一番,對青黛道:
「青黛,你現在立刻去找盧公子,讓他帶你去一趟鎮上最好的藥鋪。
記住,一定要盧公子開口,否則你是生面孔,有些東西只怕他們不敢賣。」
……
傍晚時分,一輛馬車停在距離孫家不遠的路口。
一名黑衣人悄然靠近馬車,低聲道:「公子,那個女子方才進了孫家,我們要不要提前動手?」
李茂坐在馬車內,想了一陣道:
「堂兄說這件事最好不要鬧出動靜,先看看吧。
孫大娘應該不會將孩子交給她,等她被趕走,咱們再去將人帶走。
她堂堂御史中丞,總不能真的從百姓手裡強搶孩子。」
「可萬一……」
「萬一她真的搶了,咱們再動手,那叫匡扶正義。
為了保護被欺凌的孤兒寡母,失手殺了賊人,那才叫名正言順。」
李茂有些得意道。
……
孫大娘挎著一個籃子出現在道路盡頭。
她先敲開阿湖家的門,與阿湖的母親攀談幾句,接回了燕眺。
她又向前幾步回到自己家門前,推門進屋。
屋裡一片黑暗,她點燃油燈,一回頭,魂差點被嚇飛出去。
一個年輕女子,竟不聲不響地坐在屋裡的椅子上,正定定望著自己。
孫大娘嚇得驚叫一聲,就要向後退,卻發現屋門不知何時被關上了。
祝瀾輕聲開口:「你別怕,我沒有惡意。」
見她是個眉清目秀的姑娘,孫大娘又特意看了一眼她投在牆上的影子,確定她是人不是鬼,恐懼這才略微消散。
「你是誰,進我家幹嘛!?」
孫大娘將燕眺護在懷裡,壯著膽子問。
「我是誰不重要。」祝瀾打了一個響指。
孫大娘感到脖頸間傳來些微寒氣,緊接著頭皮一炸——
屋裡竟然還藏著一個人,那人就站在自己身後,用匕首抵住了自己的喉嚨!
祝瀾的聲音傳來:
「你無兒無女,受大人物的委託照顧這個孩子,應該感情很深吧?
如今他們要帶走這個孩子,你再也見不到他了。」
孫大娘的臉色更白一層,下意識將燕眺護得更緊了些。
她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祝瀾察覺到她的變化,知道自己沒有猜錯。
果然,李家人雖然設局巧妙,卻低估了一個母親的感情——哪怕這個孩子不是自己親生的。
祝瀾站起身,逆著燭光一步步靠近。
她看著孫大娘的眼睛,語氣似是誘惑,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壓。
「下面按我說的做,我保你們母子二人不會分離,你也再不必擔心有人會將孩子從身邊帶走。
但你若不聽話,我便只能讓你和這孩子……以另一種方式永遠團聚了。」
(ps. 家裡出了點事情,這幾天寫文時間不多。最後一段大高潮劇情不想寫得太匆忙,只能再放緩幾天更新速度,保證收尾劇情的質量。感謝寶子們一路的陪伴與諒解!)
第601章 送信人
孫大娘垂眸望了一眼脖子上的匕首,知道自己沒得選,只好答應。
祝瀾取出一大一小兩顆藥丸,那是她讓青黛拿著方子臨時尋藥鋪配製的。
其中有一兩味極難尋的成分,多被當成藥鋪壓箱底的寶貝,若非盧知義出面,只怕這鎮上的藥鋪掌柜根本捨不得拿出來。
「此藥對人體無害,服下後可暫閉氣息,兩個時辰後自會甦醒。」
孫大娘警惕地望著那兩顆藥丸,顯然不信任。
「我怎知你不會害我們?」
祝瀾沒有時間再同她解釋,「你沒得選。」
……
一炷香的時間後,黑衣人再次來到馬車旁。
「公子,那姓祝的出來了。」
李茂的聲音傳來:「那孩子呢?」
「沒有看到,她離開時只有孤身一人。」
李茂似乎十分滿意,悠然道:
「成了,你們帶著信物,進去將那孩子帶出來罷。
姓祝的今日碰了一鼻子灰,等她明天再來,就已經晚了,哈哈……」
黑衣人叫上兩名同伴,趁著夜色摸到孫大娘門前,敲響房門,可半天沒有回應。<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