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頁
燕璟上前,帶著幾分好奇地拉著弟弟的手。
萬太妃將燕眺抱在懷裡,滿臉慈愛,親手給他餵了一塊點心,隨口道:
「我在這行宮待得,都已經不知道過去多少年啦。若不是有這孩子陪著我,還真不知活在這世上還有什麼趣味。」
祝瀾能看出來,萬太妃是真的將燕眺當成親生孫子看待,這也是她唯一的精神寄託。
但是情勢所迫,祝瀾斟酌良久,還是緩緩說道:
「太妃,您偏居桐州,京城之事或許不大知曉……如今以衛國公為首的李家人心懷鬼胎,很可能會利用這孩子的身份,對陛下和太后不利。
所以保險起見……」
祝瀾話音未落,萬太妃已經變了臉色,聲音陡然轉冷:
「想帶阿眺走?呵,你想都別想。
我不管你們在京城如何斗,只要我還活著一天,就不會讓阿眺卷進京城那些是非里!」
萬太妃冷冷看著祝瀾,「這才是你今日前來的目的吧?我也明確告訴你,阿眺在我這裡,誰也帶不走。若無他事,便請回罷。」
萬太妃說罷站起身,將燕眺抱在懷裡,轉身便向屋裡走去,留下祝瀾與燕璟有些尷尬地站在原地。
老嬤嬤見太妃已經下了逐客令,便對二人道:
「太妃要休息了,二位請吧。」
祝瀾只好暫且離去,出了行宮,還在暗自思考對策。
萬太妃如此疼愛燕眺,可若是李正清的人來了,萬太妃不讓他們帶走燕眺,那些人又會如何做呢?
李正清的性格,絕不會善罷甘休,一定會用盡一切辦法將燕眺帶走。
時間緊迫,自己有什麼法子才能說動萬太妃呢?
這時,祝瀾感覺一隻小手拉了拉自己的袖子,一低頭,燕璟正仰著小腦袋看自己。
「祝小姨。」燕璟對她招招手,示意她靠近些。
祝瀾蹲下身,燕璟趴在祝瀾耳邊,語氣十分認真道:
「方才見到的那個弟弟,不是阿眺。」
祝瀾眸光微震,問她是如何發現的。
燕璟回憶著說:
「阿眺出生的時候,父皇曾帶我和皇兄去看過他。我記得阿眺右手的小指指節有一點彎曲,後來還和皇兄討論過此事。
可是方才我看了那個弟弟的手,小指指節沒有任何問題,他肯定不是阿眺。」
第599章 重返青溪鎮
祝瀾聽完燕璟的話,陷入沉思。
自己身為外臣,從未見過這位小皇子,但燕璟見過。
燕璟的記憶力很好,她相信燕璟不會記錯。
看來,當初燕眺被送出宮時,果真是有人動了手腳,將真正的燕眺替換並且藏匿了起來。
若論誰最有動機做這等事,非李家人莫屬。
難道他們在那時就已預料到日後可能會用到燕眺?
果真是處心積慮,籌謀已久。
可是,若方才在行宮見到的孩子不是燕眺,那身邊的奶娘又該如何解釋?她言行舉止,顯然是宮中出來的人。
祝瀾心中浮現出一個猜想,對燕璟道:「走,咱們回去。」
她帶著燕璟,再次找到了行宮的嬤嬤。
那嬤嬤一見她二人,皺了皺眉,似乎覺得她們自討沒趣,卻還是耐心道:
「公主,中丞大人,太妃娘娘已經休息,還請不要打擾……」
「我們並非求見太妃。」祝瀾微笑著說,「方才那位奶娘,看起來像是京城的一位故人,可否請她出來一見?」
嬤嬤略感奇怪,目光在兩人身上打量了一番,猶豫了一下,便轉身走進院子。
沒過多久,那三十來歲的女人走了出來,見到祝瀾有些困惑。
「這位大人,您找我?」
祝瀾請她借一步說話。
來到無人處,那女人明顯有幾分緊張。
祝瀾盯著她,忽然露出一絲淡笑,那笑容似乎讓女人背後泛起一股寒氣。
而祝瀾接下來的話,更如一記重錘敲在她的心上。
「偷梁換柱,藏匿皇子……你可知這是什麼罪過?」
那女人的臉頓時白了,眼神慌亂,還想要掩飾。
「你不說實話,本官便只能將你帶回京城,交由大理寺審問了。」
一聽要回到京城,女人立刻跪了下來,哀求道:
「大人,此事我也是被逼無奈,求您高抬貴手!
這孩子雖非我親生,但我終究照顧了他兩年,早已當成自己的親生孩子一般,我唯一的心愿就是能看著這孩子長大……
求求大人您高抬貴手,放過奴婢吧!」
祝瀾卻輕輕搖頭,語氣有些遺憾:
「你膽大包天,連皇子都敢害,本官身為御史中丞,怎可姑息?
你不走也可以,待本官回京將此事稟明聖上,到時你與這孩子,只怕都沒有好下場。」
女人渾身一震,猛地抬起頭,急切地喊道:「我沒有害皇子,真的沒有!求大人明鑑!」
「哦?」祝瀾微眯起眼睛,「沒有害皇子,那真正的小皇子去了何處?」
女人慌亂道:
「當年我奉命陪著小皇子離京來到桐州,一路上有皇家衛隊護送,直到進入桐州後守衛有些鬆懈……
到達行宮的前一晚,有人抱著另一個嬰兒找到我,要將真正的小皇子換走,若我不答應他們便要殺了我……」
「他們帶走真正的皇子後,居然沒有殺你滅口?」祝瀾問。
「大抵是怕我死了,萬太妃會起疑,所以我只能假裝不知情,一直照料著那個被換來的孩子。」
祝瀾點點頭「那麼,真正的皇子到底在哪?」
女人的眼中閃過一絲無奈:「我不知道,他們怎麼會告訴我……」
祝瀾表情冷漠:「走吧,隨我回京。」
「不,不!」女人慌忙抓住祝瀾的手,「青溪鎮,應該……應該是在青溪鎮!」
「你如何知曉?」
「小皇子那般大的孩子,若腹中飢餓,便會啼哭不止。
那群人來找我時也想到了這點,他們喬裝而來,還帶著一個女人,我猜她和我一樣負責給孩子餵奶,否則,孩子一路哭鬧,必定引人注意。」
「那女子是青溪鎮人?」祝瀾問。
女人點點頭,「我娘就是青溪鎮的,那女人說話口音和她很像。」
青溪鎮就在桐州境內,那群人帶著孩子,跑得太遠容易引起注意,就近藏匿也合乎情理。
祝瀾心中有了方向,又提點女人幾句,讓她莫要和旁人提起今日之事,否則定有牢獄之災。
女人見祝瀾不帶走自己,千恩萬謝,祝瀾這才放她離去。
……
祝瀾一行人趕了一整日的路,終於進入青溪鎮。
祝瀾望著青溪鎮日新月異的景象,心中不免生出幾分感慨。
上一次來到這裡,還是和祝青岩、寧月郡主一起,自己在台上與青竹書院的盧家父子辯經論道,最終為整個鎮上的女子贏得了平等念書的權利。
馬車停在了青竹書院門前,燕璟率先跳下馬車,接著「咦」了一聲,緩緩念道:
「門庭廣開,竹香風骨映高節。
剛柔並濟,雲山草木皆文章。」
她回頭叫道:「小姨,這字跡好生眼熟,和你的簡直一模一樣!」
祝瀾下了馬車,笑著摸了摸燕璟的腦袋。
她望向書院大門兩根柱子上,自己多年以前的題字已有風霜之感。
正好是散學時分,書院內學子們有說有笑地走出,許多姑娘身著學子服,討論著今日所學,臉上笑容明媚。
祝瀾轉過身,盧知義見到她,愣了片刻才認出,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祝、祝姑娘?」
「盧公子,別來無恙。」祝瀾對他微笑致意,「令尊大人可好?」
「好,都好!你怎麼來了?快請進!」
盧知義高興得有些語無倫次,連忙請祝瀾一行人進府,又派人去告訴父親盧清風。
盧清風原本在外邊辦事,聽聞祝瀾來了,當即趕回家中,讓盧知義去鎮上最好的酒樓訂一桌席位,要好好招待祝瀾。
「不忙。」祝瀾笑著對盧家父子解釋,說自己此行不願聲張。
盧清風會意,將一行人請到府上。
眾人落座後,祝瀾開門見山,鄭重道:
「我這次前來,是想要藉助盧家在青溪鎮上的聲望,尋一個人。」
……
祝瀾與燕璟在盧府暫時安頓下來。
青竹書院是青溪鎮上最大的書院,如今青溪鎮學風鼎盛,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子女被送到青竹書院求學。
盧家作為一方鄉紳,他們在這裡人脈與話語權,某種程度上講,甚至比官府還要有用。
果然,第三日清晨,盧知義火急火燎趕回府上,敲了敲祝瀾的房門。
「祝姑娘,打聽到了!」
第600章 夜訪
一名十四五歲的男孩被帶到了盧府,在偏廳見到祝瀾。<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萬太妃將燕眺抱在懷裡,滿臉慈愛,親手給他餵了一塊點心,隨口道:
「我在這行宮待得,都已經不知道過去多少年啦。若不是有這孩子陪著我,還真不知活在這世上還有什麼趣味。」
祝瀾能看出來,萬太妃是真的將燕眺當成親生孫子看待,這也是她唯一的精神寄託。
但是情勢所迫,祝瀾斟酌良久,還是緩緩說道:
「太妃,您偏居桐州,京城之事或許不大知曉……如今以衛國公為首的李家人心懷鬼胎,很可能會利用這孩子的身份,對陛下和太后不利。
所以保險起見……」
祝瀾話音未落,萬太妃已經變了臉色,聲音陡然轉冷:
「想帶阿眺走?呵,你想都別想。
我不管你們在京城如何斗,只要我還活著一天,就不會讓阿眺卷進京城那些是非里!」
萬太妃冷冷看著祝瀾,「這才是你今日前來的目的吧?我也明確告訴你,阿眺在我這裡,誰也帶不走。若無他事,便請回罷。」
萬太妃說罷站起身,將燕眺抱在懷裡,轉身便向屋裡走去,留下祝瀾與燕璟有些尷尬地站在原地。
老嬤嬤見太妃已經下了逐客令,便對二人道:
「太妃要休息了,二位請吧。」
祝瀾只好暫且離去,出了行宮,還在暗自思考對策。
萬太妃如此疼愛燕眺,可若是李正清的人來了,萬太妃不讓他們帶走燕眺,那些人又會如何做呢?
李正清的性格,絕不會善罷甘休,一定會用盡一切辦法將燕眺帶走。
時間緊迫,自己有什麼法子才能說動萬太妃呢?
這時,祝瀾感覺一隻小手拉了拉自己的袖子,一低頭,燕璟正仰著小腦袋看自己。
「祝小姨。」燕璟對她招招手,示意她靠近些。
祝瀾蹲下身,燕璟趴在祝瀾耳邊,語氣十分認真道:
「方才見到的那個弟弟,不是阿眺。」
祝瀾眸光微震,問她是如何發現的。
燕璟回憶著說:
「阿眺出生的時候,父皇曾帶我和皇兄去看過他。我記得阿眺右手的小指指節有一點彎曲,後來還和皇兄討論過此事。
可是方才我看了那個弟弟的手,小指指節沒有任何問題,他肯定不是阿眺。」
第599章 重返青溪鎮
祝瀾聽完燕璟的話,陷入沉思。
自己身為外臣,從未見過這位小皇子,但燕璟見過。
燕璟的記憶力很好,她相信燕璟不會記錯。
看來,當初燕眺被送出宮時,果真是有人動了手腳,將真正的燕眺替換並且藏匿了起來。
若論誰最有動機做這等事,非李家人莫屬。
難道他們在那時就已預料到日後可能會用到燕眺?
果真是處心積慮,籌謀已久。
可是,若方才在行宮見到的孩子不是燕眺,那身邊的奶娘又該如何解釋?她言行舉止,顯然是宮中出來的人。
祝瀾心中浮現出一個猜想,對燕璟道:「走,咱們回去。」
她帶著燕璟,再次找到了行宮的嬤嬤。
那嬤嬤一見她二人,皺了皺眉,似乎覺得她們自討沒趣,卻還是耐心道:
「公主,中丞大人,太妃娘娘已經休息,還請不要打擾……」
「我們並非求見太妃。」祝瀾微笑著說,「方才那位奶娘,看起來像是京城的一位故人,可否請她出來一見?」
嬤嬤略感奇怪,目光在兩人身上打量了一番,猶豫了一下,便轉身走進院子。
沒過多久,那三十來歲的女人走了出來,見到祝瀾有些困惑。
「這位大人,您找我?」
祝瀾請她借一步說話。
來到無人處,那女人明顯有幾分緊張。
祝瀾盯著她,忽然露出一絲淡笑,那笑容似乎讓女人背後泛起一股寒氣。
而祝瀾接下來的話,更如一記重錘敲在她的心上。
「偷梁換柱,藏匿皇子……你可知這是什麼罪過?」
那女人的臉頓時白了,眼神慌亂,還想要掩飾。
「你不說實話,本官便只能將你帶回京城,交由大理寺審問了。」
一聽要回到京城,女人立刻跪了下來,哀求道:
「大人,此事我也是被逼無奈,求您高抬貴手!
這孩子雖非我親生,但我終究照顧了他兩年,早已當成自己的親生孩子一般,我唯一的心愿就是能看著這孩子長大……
求求大人您高抬貴手,放過奴婢吧!」
祝瀾卻輕輕搖頭,語氣有些遺憾:
「你膽大包天,連皇子都敢害,本官身為御史中丞,怎可姑息?
你不走也可以,待本官回京將此事稟明聖上,到時你與這孩子,只怕都沒有好下場。」
女人渾身一震,猛地抬起頭,急切地喊道:「我沒有害皇子,真的沒有!求大人明鑑!」
「哦?」祝瀾微眯起眼睛,「沒有害皇子,那真正的小皇子去了何處?」
女人慌亂道:
「當年我奉命陪著小皇子離京來到桐州,一路上有皇家衛隊護送,直到進入桐州後守衛有些鬆懈……
到達行宮的前一晚,有人抱著另一個嬰兒找到我,要將真正的小皇子換走,若我不答應他們便要殺了我……」
「他們帶走真正的皇子後,居然沒有殺你滅口?」祝瀾問。
「大抵是怕我死了,萬太妃會起疑,所以我只能假裝不知情,一直照料著那個被換來的孩子。」
祝瀾點點頭「那麼,真正的皇子到底在哪?」
女人的眼中閃過一絲無奈:「我不知道,他們怎麼會告訴我……」
祝瀾表情冷漠:「走吧,隨我回京。」
「不,不!」女人慌忙抓住祝瀾的手,「青溪鎮,應該……應該是在青溪鎮!」
「你如何知曉?」
「小皇子那般大的孩子,若腹中飢餓,便會啼哭不止。
那群人來找我時也想到了這點,他們喬裝而來,還帶著一個女人,我猜她和我一樣負責給孩子餵奶,否則,孩子一路哭鬧,必定引人注意。」
「那女子是青溪鎮人?」祝瀾問。
女人點點頭,「我娘就是青溪鎮的,那女人說話口音和她很像。」
青溪鎮就在桐州境內,那群人帶著孩子,跑得太遠容易引起注意,就近藏匿也合乎情理。
祝瀾心中有了方向,又提點女人幾句,讓她莫要和旁人提起今日之事,否則定有牢獄之災。
女人見祝瀾不帶走自己,千恩萬謝,祝瀾這才放她離去。
……
祝瀾一行人趕了一整日的路,終於進入青溪鎮。
祝瀾望著青溪鎮日新月異的景象,心中不免生出幾分感慨。
上一次來到這裡,還是和祝青岩、寧月郡主一起,自己在台上與青竹書院的盧家父子辯經論道,最終為整個鎮上的女子贏得了平等念書的權利。
馬車停在了青竹書院門前,燕璟率先跳下馬車,接著「咦」了一聲,緩緩念道:
「門庭廣開,竹香風骨映高節。
剛柔並濟,雲山草木皆文章。」
她回頭叫道:「小姨,這字跡好生眼熟,和你的簡直一模一樣!」
祝瀾下了馬車,笑著摸了摸燕璟的腦袋。
她望向書院大門兩根柱子上,自己多年以前的題字已有風霜之感。
正好是散學時分,書院內學子們有說有笑地走出,許多姑娘身著學子服,討論著今日所學,臉上笑容明媚。
祝瀾轉過身,盧知義見到她,愣了片刻才認出,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祝、祝姑娘?」
「盧公子,別來無恙。」祝瀾對他微笑致意,「令尊大人可好?」
「好,都好!你怎麼來了?快請進!」
盧知義高興得有些語無倫次,連忙請祝瀾一行人進府,又派人去告訴父親盧清風。
盧清風原本在外邊辦事,聽聞祝瀾來了,當即趕回家中,讓盧知義去鎮上最好的酒樓訂一桌席位,要好好招待祝瀾。
「不忙。」祝瀾笑著對盧家父子解釋,說自己此行不願聲張。
盧清風會意,將一行人請到府上。
眾人落座後,祝瀾開門見山,鄭重道:
「我這次前來,是想要藉助盧家在青溪鎮上的聲望,尋一個人。」
……
祝瀾與燕璟在盧府暫時安頓下來。
青竹書院是青溪鎮上最大的書院,如今青溪鎮學風鼎盛,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子女被送到青竹書院求學。
盧家作為一方鄉紳,他們在這裡人脈與話語權,某種程度上講,甚至比官府還要有用。
果然,第三日清晨,盧知義火急火燎趕回府上,敲了敲祝瀾的房門。
「祝姑娘,打聽到了!」
第600章 夜訪
一名十四五歲的男孩被帶到了盧府,在偏廳見到祝瀾。<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