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頁
「不必擔心,這次你的功勞我會親自向你們喬閣主言明。
不出一個月,升職的文書應該就會送到——當然,還有你的賞銀。」
糜管事怔了片刻,隨即大喜過望。
喬閣主出手從來闊綽,從不吝嗇賞銀。
聽說去年江州分號的一個管事,光拿賞銀就置辦了一套新宅子呢!
糜管事焦慮了整整兩天,此時大憂變大喜,一邊擦著眼淚一邊向祝瀾道謝。
祝瀾待他情緒平復後,神色一轉,從袖中取出一封信,聲音低沉而鄭重:
「此信絕密。你需立刻動用通運錢莊的銀路,確保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京城金霄閣。記住,務必交到喬閣主或聞人公子手中。」
糜管事心頭一緊,連忙雙手接過信封。
那封信的漆印形狀別致,若被拆開,必留下痕跡。
要知道通運錢莊的分號之間轉運銀兩,有一條專用的路線,而且有重金雇用的衛隊護送,一路上執行的都是最高安全保密流程。
從安全性來講,可以媲美朝廷軍機情報的保密程度。
糜管事半點不敢怠慢,立刻著手去辦。
……
是夜,一輛馬車駛出了茂縣。
青黛負責駕車,杏黃、硃砂與水碧策馬跟隨在後。
馬車裡,燕璟正剝著一隻薄皮橘子,馬車內清香四溢。
「小姨,咱們接下來要去哪裡?回京城嗎?」燕璟將一瓣橘肉放入口中,聲音軟糯。
祝瀾微微一笑,看向馬車窗外,眸光如夜色一般深沉,難以捉摸。
「不,咱們去桐州。」
……
京城,禮部侍郎府。
李正清坐在椅子上,聽著下屬的匯報,眉頭慢慢擰起。
李茂率先按捺不住性子,站起來道:
「這都多少天了,怎麼還沒找到那女人的下落?
早知如此,還不如當初她一出京城,咱們便動手做掉她。」
李正清難得露出幾分煩躁:
「你動動腦子,那祝瀾是什麼人?
她帶著長公主出宮,怎麼可能毫無準備,讓咱們輕易得手?」
說著,李正清嘆了口氣,道:
「現在京城的事情更要緊。你可知曉,昨日李橋和李闞兩兄弟,一個被提拔到了兵馬司,一個到了鴻臚寺,都位居六品?」
李茂一愣,顯然不知情,隨即臉色有些難看起來。
要知道李家家族龐大,內部亦有派系之爭。
如今李家的話事人仍是自己的老爹衛國公李烈,只不過他年紀大了,如今只求安穩,早已沒了年輕時的壯志。
李家的旁支中,有不少人對衛國公不滿,想要取而代之,李橋與李闞的父親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作為李家旁支的年輕一輩中能力最出眾者,李正清卻自小與衛國公一家親近,這些年幫助衛國公平息了不少李家內部的紛亂。
在旁人看來,李正清是妥妥的衛國公一黨。
第592章 禍水東引
李茂黑著臉道:「李橋和李闞那兩個廢物也能被提拔?是吏部舉薦的?」
李正清知道李茂出身高,向來看不上那兄弟二人。
李茂自己才是個小小六品主事,如今那李橋與李闞升官,和他平起平坐,心裡自然不舒服。
「你先別顧著生氣。」李正清淡淡地說。
「提拔那兩人,是太后的意思。」
「太后?」李茂更詫異了,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李正清點點頭,又告訴他,雖然太后不是親口下旨,但她找了幾個朝中的親信舉薦。
舉薦的摺子被送到皇帝那裡,皇帝知道太后必定不會同意,便故意准了奏請,交給太后過目。
只要太后駁回,皇帝日後便更多了一條控訴太后的理由。
然而就連小皇帝燕寧都沒想到,太后不僅當場點頭同意,甚至還親自給李橋在兵馬司中選了個極好的差事。
李茂聽完,更覺得莫名其妙:
「太后跟咱們李家勢同水火,她突然示好……是想做什麼?」
李正清讓他仔細想想,往深了想。
李茂抓耳撓腮想了許久,最後猶豫著問:
「她不會是打算向我們求和認輸吧?」
李正清:「……」
「你……唉,罷了。」李正清扶額嘆息,他真是不該指望這位堂弟能答上這種問題。
「什麼時候了你還賣關子,快點說啊!」李茂也急了。
李正清說道:
「陛下對太后的心結在於先皇太后。
這幾年咱們利用馬岩在陛下身邊,一邊強化他心中對太后的仇恨,一邊引導他跟咱們一條心。
待到動手的那日,咱們幫助陛下除掉太后,整個李家翻身的日子就到了。」
「這些我都知道,可這和太后提拔李橋兄弟倆有什麼關係?」李茂焦急追問。
李正清無奈地搖搖頭,徹底放棄了循循善誘。
「……陛下心思敏感多疑,眼下已經迫不及待要為生母報仇。
這個節骨眼上,太后突然拐著彎提拔李家人,萬一讓陛下以為她和咱們私底下有聯絡,甚至利益往來。
咱們這些年在陛下身上下的功夫,可都白費了!」
「她……她想把陛下對她的火,引到咱們身上來!?」
李正清望著瞠目結舌的李茂,笑道:
「你別看這位太后娘娘年紀輕,她這一手禍水東引,玩得可真是厲害。
讓陛下和我們先鬧起來,她便能高枕無憂了。」
李茂終於消化了這整件事情,怔怔問:「那現在我們怎麼辦,難道坐等著被太后拉下水?」
李正清的手指在桌案上輕輕叩擊著,眸光開始變得意味深長。
「太后既然出招,咱們不妨順水推舟。
這幾日我會安排人,舉薦你調任吏部考功司主事。」
「考功司?」李茂眼睛一亮。
考功司掌握朝廷官員考評,職級雖不算高,卻手握官員仕途的生殺大權。
不僅整個朝廷上下都得敬讓三分,每年外地官員進京的孝敬更是拿到手軟。
這可是多少人做夢都想要得到的美差!
「可是如此關鍵的位置,太后能同意嗎?」李茂有些難以相信。
李正清端起茶碗,氣定神閒道:
「她若不同意,陛下便知咱們和太后並非一黨,離間計不攻自破。
她若同意……」
李正清抬眸看了李茂一眼。
「以後你掌管考功司,上下官員都要來找你打點,這對李家復興會有莫大的幫助。
至於太后那邊,咱們再想別的法子對付便是。」
「妙啊,堂兄!」李茂不禁拍手道,方才的陰鬱心情一掃而空。
他又想起祝瀾的事情。
「你說,她不會去桐州吧……那兒離西北可不遠。」李茂忽然想到了什麼,有些擔心。
「難說。」李正清道,「不要低估對手,咱們能想到的事情,她未必就想不到。」
李茂眼睛瞪大,「那可不能讓她找到……」
「你放心,我自然早有準備。」
聽他這樣說,李茂才鬆了口氣。
「有準備就行,她現在在暗處銷聲匿跡,指不定在籌謀些什麼。
咱們在各地重鎮官驛上安排的人也沒收到她的任何消息。」
「她的根基在京城,出去這麼久,不可能不往京城傳遞消息——但她應該會避開官驛。」
「不走官驛?那……」
「你知不知道香萊兒?」
李正清話題轉得猝不及防,李茂愣了一下才點頭,說知道。
「香萊兒本是太后從前創辦的產業,後來在你那小娘薛慧手中倒了一下,最後被通運錢莊想法子收走了。
割讓心血產業,太后的反應卻如此平靜,你覺得是為何?」
李茂一驚:「難道太后和通運錢莊……?」
「太后、祝瀾、還有那通運錢莊的背後之人——她們是一條線上的。」
「她們背後,竟然有這樣大的財力支撐!?」
李正清輕輕點頭。
「通運錢莊遍布大梁,而且有專門的銀路。
祝瀾若要往京城傳遞消息,除了官驛,只有這一條選擇。」
李茂盯著李正清的臉色看了一陣,見他似乎並不焦急,試探著問:
「你不會……連通運錢莊裡面,都安排了人吧?」
李正清笑而不語。
李茂對李正清連連拱手,嘆服道:
「堂兄,我算是服了你了。難怪我爹天天讓我跟在你身邊,讓我多看多學。
看來他是打算百年之後我承襲了他的位子,還能有你在身邊幫我。
那時候咱們衛國公府,可就高枕無憂了!」
李正清望著李茂,隨即低頭喝茶,巧妙掩飾住了眼底的一絲冷笑。
「你我是兄弟,我幫你,自是應該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不出一個月,升職的文書應該就會送到——當然,還有你的賞銀。」
糜管事怔了片刻,隨即大喜過望。
喬閣主出手從來闊綽,從不吝嗇賞銀。
聽說去年江州分號的一個管事,光拿賞銀就置辦了一套新宅子呢!
糜管事焦慮了整整兩天,此時大憂變大喜,一邊擦著眼淚一邊向祝瀾道謝。
祝瀾待他情緒平復後,神色一轉,從袖中取出一封信,聲音低沉而鄭重:
「此信絕密。你需立刻動用通運錢莊的銀路,確保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京城金霄閣。記住,務必交到喬閣主或聞人公子手中。」
糜管事心頭一緊,連忙雙手接過信封。
那封信的漆印形狀別致,若被拆開,必留下痕跡。
要知道通運錢莊的分號之間轉運銀兩,有一條專用的路線,而且有重金雇用的衛隊護送,一路上執行的都是最高安全保密流程。
從安全性來講,可以媲美朝廷軍機情報的保密程度。
糜管事半點不敢怠慢,立刻著手去辦。
……
是夜,一輛馬車駛出了茂縣。
青黛負責駕車,杏黃、硃砂與水碧策馬跟隨在後。
馬車裡,燕璟正剝著一隻薄皮橘子,馬車內清香四溢。
「小姨,咱們接下來要去哪裡?回京城嗎?」燕璟將一瓣橘肉放入口中,聲音軟糯。
祝瀾微微一笑,看向馬車窗外,眸光如夜色一般深沉,難以捉摸。
「不,咱們去桐州。」
……
京城,禮部侍郎府。
李正清坐在椅子上,聽著下屬的匯報,眉頭慢慢擰起。
李茂率先按捺不住性子,站起來道:
「這都多少天了,怎麼還沒找到那女人的下落?
早知如此,還不如當初她一出京城,咱們便動手做掉她。」
李正清難得露出幾分煩躁:
「你動動腦子,那祝瀾是什麼人?
她帶著長公主出宮,怎麼可能毫無準備,讓咱們輕易得手?」
說著,李正清嘆了口氣,道:
「現在京城的事情更要緊。你可知曉,昨日李橋和李闞兩兄弟,一個被提拔到了兵馬司,一個到了鴻臚寺,都位居六品?」
李茂一愣,顯然不知情,隨即臉色有些難看起來。
要知道李家家族龐大,內部亦有派系之爭。
如今李家的話事人仍是自己的老爹衛國公李烈,只不過他年紀大了,如今只求安穩,早已沒了年輕時的壯志。
李家的旁支中,有不少人對衛國公不滿,想要取而代之,李橋與李闞的父親便是其中之一。
然而,作為李家旁支的年輕一輩中能力最出眾者,李正清卻自小與衛國公一家親近,這些年幫助衛國公平息了不少李家內部的紛亂。
在旁人看來,李正清是妥妥的衛國公一黨。
第592章 禍水東引
李茂黑著臉道:「李橋和李闞那兩個廢物也能被提拔?是吏部舉薦的?」
李正清知道李茂出身高,向來看不上那兄弟二人。
李茂自己才是個小小六品主事,如今那李橋與李闞升官,和他平起平坐,心裡自然不舒服。
「你先別顧著生氣。」李正清淡淡地說。
「提拔那兩人,是太后的意思。」
「太后?」李茂更詫異了,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李正清點點頭,又告訴他,雖然太后不是親口下旨,但她找了幾個朝中的親信舉薦。
舉薦的摺子被送到皇帝那裡,皇帝知道太后必定不會同意,便故意准了奏請,交給太后過目。
只要太后駁回,皇帝日後便更多了一條控訴太后的理由。
然而就連小皇帝燕寧都沒想到,太后不僅當場點頭同意,甚至還親自給李橋在兵馬司中選了個極好的差事。
李茂聽完,更覺得莫名其妙:
「太后跟咱們李家勢同水火,她突然示好……是想做什麼?」
李正清讓他仔細想想,往深了想。
李茂抓耳撓腮想了許久,最後猶豫著問:
「她不會是打算向我們求和認輸吧?」
李正清:「……」
「你……唉,罷了。」李正清扶額嘆息,他真是不該指望這位堂弟能答上這種問題。
「什麼時候了你還賣關子,快點說啊!」李茂也急了。
李正清說道:
「陛下對太后的心結在於先皇太后。
這幾年咱們利用馬岩在陛下身邊,一邊強化他心中對太后的仇恨,一邊引導他跟咱們一條心。
待到動手的那日,咱們幫助陛下除掉太后,整個李家翻身的日子就到了。」
「這些我都知道,可這和太后提拔李橋兄弟倆有什麼關係?」李茂焦急追問。
李正清無奈地搖搖頭,徹底放棄了循循善誘。
「……陛下心思敏感多疑,眼下已經迫不及待要為生母報仇。
這個節骨眼上,太后突然拐著彎提拔李家人,萬一讓陛下以為她和咱們私底下有聯絡,甚至利益往來。
咱們這些年在陛下身上下的功夫,可都白費了!」
「她……她想把陛下對她的火,引到咱們身上來!?」
李正清望著瞠目結舌的李茂,笑道:
「你別看這位太后娘娘年紀輕,她這一手禍水東引,玩得可真是厲害。
讓陛下和我們先鬧起來,她便能高枕無憂了。」
李茂終於消化了這整件事情,怔怔問:「那現在我們怎麼辦,難道坐等著被太后拉下水?」
李正清的手指在桌案上輕輕叩擊著,眸光開始變得意味深長。
「太后既然出招,咱們不妨順水推舟。
這幾日我會安排人,舉薦你調任吏部考功司主事。」
「考功司?」李茂眼睛一亮。
考功司掌握朝廷官員考評,職級雖不算高,卻手握官員仕途的生殺大權。
不僅整個朝廷上下都得敬讓三分,每年外地官員進京的孝敬更是拿到手軟。
這可是多少人做夢都想要得到的美差!
「可是如此關鍵的位置,太后能同意嗎?」李茂有些難以相信。
李正清端起茶碗,氣定神閒道:
「她若不同意,陛下便知咱們和太后並非一黨,離間計不攻自破。
她若同意……」
李正清抬眸看了李茂一眼。
「以後你掌管考功司,上下官員都要來找你打點,這對李家復興會有莫大的幫助。
至於太后那邊,咱們再想別的法子對付便是。」
「妙啊,堂兄!」李茂不禁拍手道,方才的陰鬱心情一掃而空。
他又想起祝瀾的事情。
「你說,她不會去桐州吧……那兒離西北可不遠。」李茂忽然想到了什麼,有些擔心。
「難說。」李正清道,「不要低估對手,咱們能想到的事情,她未必就想不到。」
李茂眼睛瞪大,「那可不能讓她找到……」
「你放心,我自然早有準備。」
聽他這樣說,李茂才鬆了口氣。
「有準備就行,她現在在暗處銷聲匿跡,指不定在籌謀些什麼。
咱們在各地重鎮官驛上安排的人也沒收到她的任何消息。」
「她的根基在京城,出去這麼久,不可能不往京城傳遞消息——但她應該會避開官驛。」
「不走官驛?那……」
「你知不知道香萊兒?」
李正清話題轉得猝不及防,李茂愣了一下才點頭,說知道。
「香萊兒本是太后從前創辦的產業,後來在你那小娘薛慧手中倒了一下,最後被通運錢莊想法子收走了。
割讓心血產業,太后的反應卻如此平靜,你覺得是為何?」
李茂一驚:「難道太后和通運錢莊……?」
「太后、祝瀾、還有那通運錢莊的背後之人——她們是一條線上的。」
「她們背後,竟然有這樣大的財力支撐!?」
李正清輕輕點頭。
「通運錢莊遍布大梁,而且有專門的銀路。
祝瀾若要往京城傳遞消息,除了官驛,只有這一條選擇。」
李茂盯著李正清的臉色看了一陣,見他似乎並不焦急,試探著問:
「你不會……連通運錢莊裡面,都安排了人吧?」
李正清笑而不語。
李茂對李正清連連拱手,嘆服道:
「堂兄,我算是服了你了。難怪我爹天天讓我跟在你身邊,讓我多看多學。
看來他是打算百年之後我承襲了他的位子,還能有你在身邊幫我。
那時候咱們衛國公府,可就高枕無憂了!」
李正清望著李茂,隨即低頭喝茶,巧妙掩飾住了眼底的一絲冷笑。
「你我是兄弟,我幫你,自是應該的。」<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