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頁
祝瀾平靜開口,問他:
「方才你提到,手上還有一份徐太傅受賄的帳本,此事可是真的?」
劉老爺緩了緩神,哪裡會承認,「那是我剛才為了活命,瞎編騙他的!」
「無所謂,是不是你編的都不重要。」
祝瀾蹲下身,與他平視,忽然露出一個笑容。
不知為何,劉老爺只覺得她這個笑容比方才的朱潛還要瘮人。
「總之我會將你手上藏了帳本的事情散布出去,然後將你押送回京。
回京路上,萬一守衛們稍微有個懈怠,打個盹或者拉個肚子什麼的……
你猜猜,自己能活著抵達京城麼?」
劉老爺臉色當即就變了。
萬一讓京城的那些大人們知道自己手上有他們行賄的證據,一定會想方設法,不顧一切地弄死自己!
那些人為了自保,才不會管你說的話是真是假!
劉老爺驚恐地瞪著祝瀾,好像看見了惡鬼。
這女人怎麼會想出這麼損的招!?
「你到底是什麼來路……?」
徐知遠和被裹成粽子的朱潛也同樣看著祝瀾,無比迫切想要聽到答案。
這時,破廟門口的小路盡頭傳來了火光,像是有許多人舉著火把趕來,還有騎馬的聲音。
待那伙人走近了,徐知遠才認出,居然是青州府衙的隊伍。
一隊精兵上前,訓練有素地分列兩側。
「青州知府陸大人到——!」
徐知遠和劉老爺對視一眼,兩人已經徹底懵逼了。
茂縣離府衙遠著呢,知府怎麼會親自跑到這大山里?
到底是什麼情況!?
陸豐騎著高頭大馬走到近前,面容肅穆地掃視過在場眾人。
緊接著他翻身下馬,來到祝瀾與燕璟面前,拱手朗聲道:
「臣青州知府陸豐,參見昭陽長公主殿下、御史中丞大人!」
長公主!?
御史中丞!???
這下不僅徐知遠和劉老爺徹底傻眼了,就連朱潛也完全呆住了。
這個女人居然就是傳聞中那個……
連中六元,大梁第一位女狀元,二十多歲便已位極人臣,掌管御史台的祝中丞!?
聽聞她和李家人的關係勢同水火,跟徐家也當然不是一路人。
可她卻隱藏身份找到了自己……
徐知遠想起方才和朱潛說過的那些話,只感覺腦子「嗡」的一下。
完了,這下徹底完了。
……
翌日清晨,青州府衙。
好好休息了一宿的祝瀾梳洗完畢,穿戴整齊,推開了房門。
陸豐穿著官服,早已在庭中等候。
「中丞大人,早。」
「陸大人早。」祝瀾對他微笑頷首,「昨夜審得如何?」
陸豐笑了笑:
「多虧中丞大人神機妙算,提前給下官送來了信,下官這才能帶人及時趕到,抓了現行。
您放心,昨夜那三人被帶回來之後,便分開審訊。
那劉老爺最先支撐不住,已經全撂了。
徐公子那邊還在審,不過看他的狀態,馬上也就撐不住了。」
祝瀾點點頭,都在她的預料之內。
陸豐停頓片刻,又道:
「中丞大人,只是那茂縣縣令朱潛似乎有些棘手……他說自己就只是買官,拒不承認曾經殺人。
據下官推測,他這名字應該也是假的」
「買個縣令罪不至死,但殺人可是要償命的。
你若拿不出鐵證,他不會認罪的。」
祝瀾說罷,回頭喚了一聲青黛。
很快青黛從房裡走出,手中拿著一疊紙,共有十幾張。
陸豐小心接過一看,那些紙每一張上都畫著朱潛的正面畫像,清晰到連他眼角的皺紋都描繪出來了。
這樣的畫,比衙門裡那些畫師畫得可逼真太多了。
陸豐曾聽聞過這樣的繪畫技法,名為「素描」,但是會的人極少,沒想到這位祝中丞也是箇中高手。
陸豐不禁更加欽佩。
祝瀾讓他將這些畫像分發出去,到下面各級衙門去查。
陸豐有些犯難:
「大人,這人海茫茫,只有十幾張畫像,恐怕……」
祝瀾對他道:
「昨夜朱潛曾提到自己做過水賊,還殺過人,此事當初必定鬧出過風波。
大梁最近十年內,只有江州湘陽縣一帶鬧過大規模的水賊,出過幾起人命案子。
而且那朱潛說話,也確實有幾分江州口音。
你只需要請江州府衙協查,以湘陽縣為中心,向周圍縣鎮查起,應該會有收穫。」
陸豐恍然:「原來如此,多謝中丞大人提點!」
祝瀾對他笑了笑,溫和道:
「陸大人不必如此見外。
你我相識多年,上回我來青州查辦前任知府施元忠的案子,若非你幫忙,也不會那麼順利。
對了,音兒姑娘最近如何了?怎也不見她?還有虎大哥呢?」
陸豐的女兒陸音兒,還有自己在鬼市結識的虎平安,都在當年的青州糧案出力不少,之後她便沒再聽到過二人的消息。
陸豐「呵呵」一笑,告訴祝瀾,當年她與祝青岩離開沒有多久,陸音兒便和虎平安成了親。
去年陸音兒剛誕下一兒一女,如今一家人住在府衙後面那條街上,其樂融融,好不幸福。
聽到陸音兒因為一件案子收穫了美滿姻緣,祝瀾也替她高興,表示明日會親自去探望。
這時,外面有人來報,說徐知遠也招認了。
祝瀾接過口供,上面果然清清楚楚地說清了徐太傅受賄的事實,其中也提到了李正清。
劉老爺也承認,他確實藏了一份帳本,就在京城的七駿茶莊。
當然,以祝瀾對李正清的了解,他不可能以李家的名義去行賄,也沒那麼容易讓一個劉老爺抓住把柄。
那帳本只是劉老爺為了威脅徐太傅才複製的,能直接指證李正清的可能性並不大。
但徐知遠是徐太傅的侄子,他所披露出徐家事情,樁樁件件都有真憑實據。
現在最好的辦法,是先利用徐知遠和劉老爺的供詞揪出徐太傅,再從徐太傅這裡順藤摸瓜,挖出李正清的事情,給他致命一擊。
祝瀾當即返回房中,修書一封。
她拿著封好的信箋走出來,陸豐問她,是否需要自己從府衙發信,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祝瀾卻輕輕搖頭拒絕了。
她不是不相信陸豐,而是信不過路上的官驛。
李家的眼線不少,萬一官驛里上有他們的人,密信的消息有任何泄露,那才麻煩。
至於送信的路子,她自有辦法。
(Ps. 這兩天有點事情,單更了兩天,給寶子們道歉,明天恢復哈!)
第591章 傳信
通運錢莊,二樓書房。
糜管事正焦頭爛額,坐立不安,額頭汗珠涔涔。
兩日前,那持麒麟金印的女子來訪,令他將劉老爺帳上銀兩悉數取出,並囑咐待朱縣令到來時,須作證此銀乃徐公子與劉老爺親自提取。
通運錢莊雖規模宏大,卻也不能凌駕於律法之上。
按理來說,客人存入的錢財非錢莊所有,縱然是喬閣主親臨,也無權擅自支配。
何況,縣令再小,畢竟也是官,若真作偽證,輕則貶職,重則斬首。
此事關乎律法與職業操守,而麒麟金印再如何顯赫,也不能超越法度,他原本打算拒絕。
可就在此時,府衙派人來了話,讓自己一切聽從面前這位女子的安排,並再三保證,此事屬於協助府衙查案,非但無過,還會記功。
府衙管著縣衙,知府管著縣令,知府大人都這麼說了,糜管事自然照辦。
但他現在卻有些後悔。
錢莊管事的守則中,哪裡有規定如何應對這種突如其來的情況?
若是上面的人知道他擅自做主,惹了麻煩,丟了差事可怎麼辦?
糜管事為此憂慮了整整一夜,連頭髮都掉了不少。
「管事,有人找您。」這時,錢莊的夥計輕敲房門,低聲道。
「誰啊?」糜管事語氣有些煩躁,「不管是誰,就說我沒空。」
「是……上次來看帳本的那位姑娘。」
糜管事一愣,「快,快請!」
祝瀾步入書房,氣度從容。
糜管事忙不迭請她上座,親自斟茶,神情緊張,目光時不時地瞥向她,心中忐忑不安。
祝瀾面帶微笑,對他道:
「徐知遠、劉老爺,還有你們那位朱縣令,如今都已落網。
這一次你幫朝廷查案,做得很好。」
聽到那三人落網的消息,糜管事忍不住鬆了一口氣,起碼自己不會因此遭遇報復。
然而,隨之而來的還是錢莊內部的後果……
祝瀾看出他的心思,笑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方才你提到,手上還有一份徐太傅受賄的帳本,此事可是真的?」
劉老爺緩了緩神,哪裡會承認,「那是我剛才為了活命,瞎編騙他的!」
「無所謂,是不是你編的都不重要。」
祝瀾蹲下身,與他平視,忽然露出一個笑容。
不知為何,劉老爺只覺得她這個笑容比方才的朱潛還要瘮人。
「總之我會將你手上藏了帳本的事情散布出去,然後將你押送回京。
回京路上,萬一守衛們稍微有個懈怠,打個盹或者拉個肚子什麼的……
你猜猜,自己能活著抵達京城麼?」
劉老爺臉色當即就變了。
萬一讓京城的那些大人們知道自己手上有他們行賄的證據,一定會想方設法,不顧一切地弄死自己!
那些人為了自保,才不會管你說的話是真是假!
劉老爺驚恐地瞪著祝瀾,好像看見了惡鬼。
這女人怎麼會想出這麼損的招!?
「你到底是什麼來路……?」
徐知遠和被裹成粽子的朱潛也同樣看著祝瀾,無比迫切想要聽到答案。
這時,破廟門口的小路盡頭傳來了火光,像是有許多人舉著火把趕來,還有騎馬的聲音。
待那伙人走近了,徐知遠才認出,居然是青州府衙的隊伍。
一隊精兵上前,訓練有素地分列兩側。
「青州知府陸大人到——!」
徐知遠和劉老爺對視一眼,兩人已經徹底懵逼了。
茂縣離府衙遠著呢,知府怎麼會親自跑到這大山里?
到底是什麼情況!?
陸豐騎著高頭大馬走到近前,面容肅穆地掃視過在場眾人。
緊接著他翻身下馬,來到祝瀾與燕璟面前,拱手朗聲道:
「臣青州知府陸豐,參見昭陽長公主殿下、御史中丞大人!」
長公主!?
御史中丞!???
這下不僅徐知遠和劉老爺徹底傻眼了,就連朱潛也完全呆住了。
這個女人居然就是傳聞中那個……
連中六元,大梁第一位女狀元,二十多歲便已位極人臣,掌管御史台的祝中丞!?
聽聞她和李家人的關係勢同水火,跟徐家也當然不是一路人。
可她卻隱藏身份找到了自己……
徐知遠想起方才和朱潛說過的那些話,只感覺腦子「嗡」的一下。
完了,這下徹底完了。
……
翌日清晨,青州府衙。
好好休息了一宿的祝瀾梳洗完畢,穿戴整齊,推開了房門。
陸豐穿著官服,早已在庭中等候。
「中丞大人,早。」
「陸大人早。」祝瀾對他微笑頷首,「昨夜審得如何?」
陸豐笑了笑:
「多虧中丞大人神機妙算,提前給下官送來了信,下官這才能帶人及時趕到,抓了現行。
您放心,昨夜那三人被帶回來之後,便分開審訊。
那劉老爺最先支撐不住,已經全撂了。
徐公子那邊還在審,不過看他的狀態,馬上也就撐不住了。」
祝瀾點點頭,都在她的預料之內。
陸豐停頓片刻,又道:
「中丞大人,只是那茂縣縣令朱潛似乎有些棘手……他說自己就只是買官,拒不承認曾經殺人。
據下官推測,他這名字應該也是假的」
「買個縣令罪不至死,但殺人可是要償命的。
你若拿不出鐵證,他不會認罪的。」
祝瀾說罷,回頭喚了一聲青黛。
很快青黛從房裡走出,手中拿著一疊紙,共有十幾張。
陸豐小心接過一看,那些紙每一張上都畫著朱潛的正面畫像,清晰到連他眼角的皺紋都描繪出來了。
這樣的畫,比衙門裡那些畫師畫得可逼真太多了。
陸豐曾聽聞過這樣的繪畫技法,名為「素描」,但是會的人極少,沒想到這位祝中丞也是箇中高手。
陸豐不禁更加欽佩。
祝瀾讓他將這些畫像分發出去,到下面各級衙門去查。
陸豐有些犯難:
「大人,這人海茫茫,只有十幾張畫像,恐怕……」
祝瀾對他道:
「昨夜朱潛曾提到自己做過水賊,還殺過人,此事當初必定鬧出過風波。
大梁最近十年內,只有江州湘陽縣一帶鬧過大規模的水賊,出過幾起人命案子。
而且那朱潛說話,也確實有幾分江州口音。
你只需要請江州府衙協查,以湘陽縣為中心,向周圍縣鎮查起,應該會有收穫。」
陸豐恍然:「原來如此,多謝中丞大人提點!」
祝瀾對他笑了笑,溫和道:
「陸大人不必如此見外。
你我相識多年,上回我來青州查辦前任知府施元忠的案子,若非你幫忙,也不會那麼順利。
對了,音兒姑娘最近如何了?怎也不見她?還有虎大哥呢?」
陸豐的女兒陸音兒,還有自己在鬼市結識的虎平安,都在當年的青州糧案出力不少,之後她便沒再聽到過二人的消息。
陸豐「呵呵」一笑,告訴祝瀾,當年她與祝青岩離開沒有多久,陸音兒便和虎平安成了親。
去年陸音兒剛誕下一兒一女,如今一家人住在府衙後面那條街上,其樂融融,好不幸福。
聽到陸音兒因為一件案子收穫了美滿姻緣,祝瀾也替她高興,表示明日會親自去探望。
這時,外面有人來報,說徐知遠也招認了。
祝瀾接過口供,上面果然清清楚楚地說清了徐太傅受賄的事實,其中也提到了李正清。
劉老爺也承認,他確實藏了一份帳本,就在京城的七駿茶莊。
當然,以祝瀾對李正清的了解,他不可能以李家的名義去行賄,也沒那麼容易讓一個劉老爺抓住把柄。
那帳本只是劉老爺為了威脅徐太傅才複製的,能直接指證李正清的可能性並不大。
但徐知遠是徐太傅的侄子,他所披露出徐家事情,樁樁件件都有真憑實據。
現在最好的辦法,是先利用徐知遠和劉老爺的供詞揪出徐太傅,再從徐太傅這裡順藤摸瓜,挖出李正清的事情,給他致命一擊。
祝瀾當即返回房中,修書一封。
她拿著封好的信箋走出來,陸豐問她,是否需要自己從府衙發信,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祝瀾卻輕輕搖頭拒絕了。
她不是不相信陸豐,而是信不過路上的官驛。
李家的眼線不少,萬一官驛里上有他們的人,密信的消息有任何泄露,那才麻煩。
至於送信的路子,她自有辦法。
(Ps. 這兩天有點事情,單更了兩天,給寶子們道歉,明天恢復哈!)
第591章 傳信
通運錢莊,二樓書房。
糜管事正焦頭爛額,坐立不安,額頭汗珠涔涔。
兩日前,那持麒麟金印的女子來訪,令他將劉老爺帳上銀兩悉數取出,並囑咐待朱縣令到來時,須作證此銀乃徐公子與劉老爺親自提取。
通運錢莊雖規模宏大,卻也不能凌駕於律法之上。
按理來說,客人存入的錢財非錢莊所有,縱然是喬閣主親臨,也無權擅自支配。
何況,縣令再小,畢竟也是官,若真作偽證,輕則貶職,重則斬首。
此事關乎律法與職業操守,而麒麟金印再如何顯赫,也不能超越法度,他原本打算拒絕。
可就在此時,府衙派人來了話,讓自己一切聽從面前這位女子的安排,並再三保證,此事屬於協助府衙查案,非但無過,還會記功。
府衙管著縣衙,知府管著縣令,知府大人都這麼說了,糜管事自然照辦。
但他現在卻有些後悔。
錢莊管事的守則中,哪裡有規定如何應對這種突如其來的情況?
若是上面的人知道他擅自做主,惹了麻煩,丟了差事可怎麼辦?
糜管事為此憂慮了整整一夜,連頭髮都掉了不少。
「管事,有人找您。」這時,錢莊的夥計輕敲房門,低聲道。
「誰啊?」糜管事語氣有些煩躁,「不管是誰,就說我沒空。」
「是……上次來看帳本的那位姑娘。」
糜管事一愣,「快,快請!」
祝瀾步入書房,氣度從容。
糜管事忙不迭請她上座,親自斟茶,神情緊張,目光時不時地瞥向她,心中忐忑不安。
祝瀾面帶微笑,對他道:
「徐知遠、劉老爺,還有你們那位朱縣令,如今都已落網。
這一次你幫朝廷查案,做得很好。」
聽到那三人落網的消息,糜管事忍不住鬆了一口氣,起碼自己不會因此遭遇報復。
然而,隨之而來的還是錢莊內部的後果……
祝瀾看出他的心思,笑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