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劉忠嗣為相數十載,除去跟隨他造反的那些,此時朝中也有不少人受過他的提攜。
就連自己,也曾做過他的學生。
衛覬輕嘆一聲:「許劉忠嗣棺槨陪葬泰陵,讓他的四子親自安排罷。」
泰陵是隆慶帝的陵寢。隆慶帝駕崩時北方局勢依舊不穩,是以泰陵還是劉忠嗣在江南一帶新修葺的。
不少官員目露怔然之色,再次俯身拜道:「陛下聖明。」
一旁的壽康藉機提醒道:「陛下,還有一個人……」
衛覬眉頭蹙了一下,方才想起衛愈來。此人的存在感實在太薄弱,除了被劉忠嗣選中外幾乎無甚過人之處了。
他興味索然地擺了擺手:「讓他去守泰陵罷。」
至此,大晉的版圖再次回到了二十餘年前、戰亂未起時的大小。百官們也將議事的重點放在了目前僅剩的大事上。
登基大典,以及立後大典。
蕭府。
蕭景姝放下了手中的酥酪,有些不耐煩地看向蕭成安:「你在我這裡轉悠什麼!好胃口都被你轉沒了!」
如今她仍頂著蕭氏女的名頭,是以依舊住在蕭府。
她住的很愉快,很心安理得,每日出去吃喝玩樂都記蕭府的帳。幸虧她並非窮奢極欲之人,蕭氏也家大業大,不然還真經不起她這麼折騰。
蕭成安死死壓住自己蓬勃的怒氣:「我聽說,你將宮中派來的禮儀嬤嬤趕出去了?」
「什麼叫『趕』?我是那般不講理的人麼?」蕭景姝抱臂道,「她說的那些東西我都學過,還留她在這裡作甚?」
學過……也對,蕭成安心道,她是個正兒八經的公主來著。當初陸瑾既有必要時拿她出來糊弄人的心思,那該教她的還是教過的。
可他卻依舊半分放心不下,再次問蕭景姝:「還有十日便是立後大典,你們到底是怎麼商議的?我去信問二娘,她讓我不必擔心,說一切自有安排。」
蕭景姝懶散了數日的神經稍微緊繃了一下,而後又懈怠下來,慢吞吞道:「我也不曉得是怎麼安排的。」
反正衛覬的解藥她已經做好讓人送往徐州了,剩下的事就順其自然罷。對她而言婚事本身並不要緊,要緊的是持續多久。眼見老師就要回朝,衛覬註定不可能困住她,她就更懶得費心思去想什麼婚事了。
此時對她而言,婚事遠遠沒有突然被調去辦差的巫嬰什麼時候回來重要——明明她們約好這幾日去城郊踏青的。
蕭成安看著她,心裡氣不打一處來,卻仍強忍著繼續問道:「二娘還囑咐我無需給阿泯去信,說阿泯心中有數——他有什麼數?難不成他曉得你的真實身份了?」
真是怪了,阿泯自幼與家裡不親,不聽他的就算了,一向為蕭氏著想的二娘竟也對他失了恭敬,隱隱透出偏向面前這個妖女的意味來!害得他還要向這個妖女來討消息!
蕭景姝聞言撥了撥腕上的鐲子,平靜道:「是啊,他應當什麼都知道了。」
明明這是蕭成安自己問的,可他卻又下意識反駁:「不可能!倘若他知道了,定不會放任你嫁入宮中!」
蕭景姝面上露出個淺淡的笑來,輕聲道:「所以我說無需擔憂什麼婚事。」
長安曾是蕭不言的地盤,倘若他不想讓她嫁,自有辦法阻攔。倘若他知道了,最後這婚事沒被攪黃,那就意味著自己在他心裡也沒那麼緊要。
那嫁不嫁給衛覬就更無所謂了,反正她的確要在長安待一段時日,順便成個親也無妨。
蕭景姝抱起冰碗,吃下了最後一口酥酪。
拿對自己不重要的事再次來賭一賭他的真心,不算虧。
第86章 試嫁衣 這次生氣過後,他還會像往常一……
帝後大婚前七日。
在關內道與山南道之交的洋州,巫嬰見到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人。
巫緒。
約莫是為了入鄉隨俗,他換上了大晉男子常穿的圓領窄袖長袍,唯有面上的刺青、垂落肩頭的髮辮彰顯著他的異族身份。
見到身著官袍,樣貌較當年長開了不少的巫嬰,巫緒笑出了一口白牙:「阿嬰姊姊,好久不見啊。」
昔日被他強奪烏梢不成逼出族地的舊恨湧上心頭,巫嬰深深吐出一口氣,握在腰間佩刀上的手不自覺地緊了緊。
一旁隨行的鴻臚寺官員見狀眼皮直跳,忙將她拉到一旁安撫:「小巫大人,公務要緊啊!」
他們多少知道一些苗疆巫族的行事,倘若不是在族中活不下去,鮮少有人主動離開族地。是以這個年紀輕輕便離開族地數年的巫嬰大人估計和族中不怎麼對付。
但沒有辦法,新帝繼位,多年同大晉沒有往來的苗疆突然上了賀表,苗疆大巫還表示要親自前來拜謁,他們自然要好好接待。找來找去,對如今的苗疆了解最深的也就一個巫嬰,自然要抓她的壯丁。
巫嬰的腦子裡閃過了長安城鴻臚寺附近適合套人麻袋的幾處拐角,平復了一下心緒,給雙方牽了個線,聽著巫緒極不熟練地同鴻臚寺官員打官腔。
當她以為該說完的都說完後,巫緒突然伸手抹了把臉,動情道:「其實我此番前來,還有一事相求。」
巫嬰登時打起了十二分的警戒——這臭小子要作什麼妖?
「臨行前阿爸告訴我,我曾有個貌美如花的姑姑,年少時不懂事出了苗疆到大晉遊玩,結果被人拐去再也沒回來。」巫緒哽咽道,「當初大晉動亂我們不好出族尋人,未曾想一耽誤就是十七八年!如今阿爸命不久矣,遺願就是再見姑姑一面,我便想托大晉陛下幫忙找找人。」
一旁的巫嬰:「……?」
你有個鬼的阿爸,你不是和尋常人一樣都不曉得自己阿爸是誰麼?還貌美如花的姑姑,哪個貌美如花的巫族女子會想不開來大晉玩,留在族中三夫四侍不好麼?!
兩個鴻臚寺官員聞言有些犯難。走失個兩三年還好說,都十七八年了,即便找到估計也是只剩骸骨了罷?
不過他們還是道:「既然大巫有所託,某等必盡力一試。敢問可有畫像?」
巫緒拍了拍手道:「將姑姑的畫像拿上來。」
看著已經有些年頭的畫像徐徐展開,露出畫中人絕艷的臉龐。兩人見狀驚呼出聲:「這……這不是……」
這不是蕭府七娘子,他們大晉未來的皇后麼!
他們齊齊看向了同樣目瞪口呆的巫嬰。
從徐州到長安的這一路上他們可看得分明,蕭府七娘和家中人不怎麼親近,反而和恪敬公主、太女衛中人很是投緣,連騎馬都是巫嬰教的!
若大巫走失的姑姑和蕭七娘子長得如此相像,巫嬰這個出身苗疆的巫族人不該早看出來了麼?
巫嬰細細打量著畫像,確信巫緒這勞什子「姑姑」的畫像就是拿她家皎皎近日的畫像改動的無疑。
皎皎越長大,容貌與爹娘越不像,幾個月前暴瘦了一次後,除去眉眼,已經再難看出隆慶帝與韋蘊的影子了。
可這副畫像,卻與她如今的相貌有八分相似。
巫嬰在心中頃刻間鎖定了「罪魁禍首」——曾經去過苗疆與巫緒有過往來的蕭不言,口中卻道:「我不清楚,他姑姑走丟時我還很小,記不得她的相貌了。」
隨行的大晉官員們面面相覷,眼風纏綿間已推測出了自己認為的「真相」。
——是了,當年蕭府的老夫人不滿蕭成安與女將陸瓊的婚事,也不喜歡自己那個生來有異口不能言的長孫,變著法子給蕭成安府上塞人來著!
——這位巫族女郎有如此相貌,即便被拐子拐了也是往大戶人家賣!
——聽聞蕭七娘子並不受寵,自小在莊子裡長大。原先我還疑惑蕭成安怎的對孩子如此心狠,若這孩子有苗疆血脈倒也說得通了!異族嘛!
——一路上七娘子行為舉止隨性不拘,不似大家閨秀,原來是骨子裡帶出來的!聽聞苗女都是這種做派!
原本朝中官員就對蕭景姝非大族嫡女的出身以及不太守禮的舉止頗有微詞,如今在知曉她「身負異族血脈」後,這份微詞已然轉化為芥蒂。
「茲事體大。」為首的鴻臚寺官員肅容道,「還請大巫命人整裝,我們即刻前往長安。」
……
長安城郊。
勞累了數個時辰的馬兒湊在溪邊飲水,戴著帷帽的蕭景妍走下馬車,靠近了溪邊:「長兄,您有事找我?」
蕭不言收回遠眺城門的目光,平靜道:「二娘,日後蕭氏交由你做主了。」
「知曉我出身的人,除去府中,不過也就陛下身邊人、辛氏幾人和我身邊人。」蕭不言道,「在其餘人眼中,我此生只會是蕭不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就連自己,也曾做過他的學生。
衛覬輕嘆一聲:「許劉忠嗣棺槨陪葬泰陵,讓他的四子親自安排罷。」
泰陵是隆慶帝的陵寢。隆慶帝駕崩時北方局勢依舊不穩,是以泰陵還是劉忠嗣在江南一帶新修葺的。
不少官員目露怔然之色,再次俯身拜道:「陛下聖明。」
一旁的壽康藉機提醒道:「陛下,還有一個人……」
衛覬眉頭蹙了一下,方才想起衛愈來。此人的存在感實在太薄弱,除了被劉忠嗣選中外幾乎無甚過人之處了。
他興味索然地擺了擺手:「讓他去守泰陵罷。」
至此,大晉的版圖再次回到了二十餘年前、戰亂未起時的大小。百官們也將議事的重點放在了目前僅剩的大事上。
登基大典,以及立後大典。
蕭府。
蕭景姝放下了手中的酥酪,有些不耐煩地看向蕭成安:「你在我這裡轉悠什麼!好胃口都被你轉沒了!」
如今她仍頂著蕭氏女的名頭,是以依舊住在蕭府。
她住的很愉快,很心安理得,每日出去吃喝玩樂都記蕭府的帳。幸虧她並非窮奢極欲之人,蕭氏也家大業大,不然還真經不起她這麼折騰。
蕭成安死死壓住自己蓬勃的怒氣:「我聽說,你將宮中派來的禮儀嬤嬤趕出去了?」
「什麼叫『趕』?我是那般不講理的人麼?」蕭景姝抱臂道,「她說的那些東西我都學過,還留她在這裡作甚?」
學過……也對,蕭成安心道,她是個正兒八經的公主來著。當初陸瑾既有必要時拿她出來糊弄人的心思,那該教她的還是教過的。
可他卻依舊半分放心不下,再次問蕭景姝:「還有十日便是立後大典,你們到底是怎麼商議的?我去信問二娘,她讓我不必擔心,說一切自有安排。」
蕭景姝懶散了數日的神經稍微緊繃了一下,而後又懈怠下來,慢吞吞道:「我也不曉得是怎麼安排的。」
反正衛覬的解藥她已經做好讓人送往徐州了,剩下的事就順其自然罷。對她而言婚事本身並不要緊,要緊的是持續多久。眼見老師就要回朝,衛覬註定不可能困住她,她就更懶得費心思去想什麼婚事了。
此時對她而言,婚事遠遠沒有突然被調去辦差的巫嬰什麼時候回來重要——明明她們約好這幾日去城郊踏青的。
蕭成安看著她,心裡氣不打一處來,卻仍強忍著繼續問道:「二娘還囑咐我無需給阿泯去信,說阿泯心中有數——他有什麼數?難不成他曉得你的真實身份了?」
真是怪了,阿泯自幼與家裡不親,不聽他的就算了,一向為蕭氏著想的二娘竟也對他失了恭敬,隱隱透出偏向面前這個妖女的意味來!害得他還要向這個妖女來討消息!
蕭景姝聞言撥了撥腕上的鐲子,平靜道:「是啊,他應當什麼都知道了。」
明明這是蕭成安自己問的,可他卻又下意識反駁:「不可能!倘若他知道了,定不會放任你嫁入宮中!」
蕭景姝面上露出個淺淡的笑來,輕聲道:「所以我說無需擔憂什麼婚事。」
長安曾是蕭不言的地盤,倘若他不想讓她嫁,自有辦法阻攔。倘若他知道了,最後這婚事沒被攪黃,那就意味著自己在他心裡也沒那麼緊要。
那嫁不嫁給衛覬就更無所謂了,反正她的確要在長安待一段時日,順便成個親也無妨。
蕭景姝抱起冰碗,吃下了最後一口酥酪。
拿對自己不重要的事再次來賭一賭他的真心,不算虧。
第86章 試嫁衣 這次生氣過後,他還會像往常一……
帝後大婚前七日。
在關內道與山南道之交的洋州,巫嬰見到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人。
巫緒。
約莫是為了入鄉隨俗,他換上了大晉男子常穿的圓領窄袖長袍,唯有面上的刺青、垂落肩頭的髮辮彰顯著他的異族身份。
見到身著官袍,樣貌較當年長開了不少的巫嬰,巫緒笑出了一口白牙:「阿嬰姊姊,好久不見啊。」
昔日被他強奪烏梢不成逼出族地的舊恨湧上心頭,巫嬰深深吐出一口氣,握在腰間佩刀上的手不自覺地緊了緊。
一旁隨行的鴻臚寺官員見狀眼皮直跳,忙將她拉到一旁安撫:「小巫大人,公務要緊啊!」
他們多少知道一些苗疆巫族的行事,倘若不是在族中活不下去,鮮少有人主動離開族地。是以這個年紀輕輕便離開族地數年的巫嬰大人估計和族中不怎麼對付。
但沒有辦法,新帝繼位,多年同大晉沒有往來的苗疆突然上了賀表,苗疆大巫還表示要親自前來拜謁,他們自然要好好接待。找來找去,對如今的苗疆了解最深的也就一個巫嬰,自然要抓她的壯丁。
巫嬰的腦子裡閃過了長安城鴻臚寺附近適合套人麻袋的幾處拐角,平復了一下心緒,給雙方牽了個線,聽著巫緒極不熟練地同鴻臚寺官員打官腔。
當她以為該說完的都說完後,巫緒突然伸手抹了把臉,動情道:「其實我此番前來,還有一事相求。」
巫嬰登時打起了十二分的警戒——這臭小子要作什麼妖?
「臨行前阿爸告訴我,我曾有個貌美如花的姑姑,年少時不懂事出了苗疆到大晉遊玩,結果被人拐去再也沒回來。」巫緒哽咽道,「當初大晉動亂我們不好出族尋人,未曾想一耽誤就是十七八年!如今阿爸命不久矣,遺願就是再見姑姑一面,我便想托大晉陛下幫忙找找人。」
一旁的巫嬰:「……?」
你有個鬼的阿爸,你不是和尋常人一樣都不曉得自己阿爸是誰麼?還貌美如花的姑姑,哪個貌美如花的巫族女子會想不開來大晉玩,留在族中三夫四侍不好麼?!
兩個鴻臚寺官員聞言有些犯難。走失個兩三年還好說,都十七八年了,即便找到估計也是只剩骸骨了罷?
不過他們還是道:「既然大巫有所託,某等必盡力一試。敢問可有畫像?」
巫緒拍了拍手道:「將姑姑的畫像拿上來。」
看著已經有些年頭的畫像徐徐展開,露出畫中人絕艷的臉龐。兩人見狀驚呼出聲:「這……這不是……」
這不是蕭府七娘子,他們大晉未來的皇后麼!
他們齊齊看向了同樣目瞪口呆的巫嬰。
從徐州到長安的這一路上他們可看得分明,蕭府七娘和家中人不怎麼親近,反而和恪敬公主、太女衛中人很是投緣,連騎馬都是巫嬰教的!
若大巫走失的姑姑和蕭七娘子長得如此相像,巫嬰這個出身苗疆的巫族人不該早看出來了麼?
巫嬰細細打量著畫像,確信巫緒這勞什子「姑姑」的畫像就是拿她家皎皎近日的畫像改動的無疑。
皎皎越長大,容貌與爹娘越不像,幾個月前暴瘦了一次後,除去眉眼,已經再難看出隆慶帝與韋蘊的影子了。
可這副畫像,卻與她如今的相貌有八分相似。
巫嬰在心中頃刻間鎖定了「罪魁禍首」——曾經去過苗疆與巫緒有過往來的蕭不言,口中卻道:「我不清楚,他姑姑走丟時我還很小,記不得她的相貌了。」
隨行的大晉官員們面面相覷,眼風纏綿間已推測出了自己認為的「真相」。
——是了,當年蕭府的老夫人不滿蕭成安與女將陸瓊的婚事,也不喜歡自己那個生來有異口不能言的長孫,變著法子給蕭成安府上塞人來著!
——這位巫族女郎有如此相貌,即便被拐子拐了也是往大戶人家賣!
——聽聞蕭七娘子並不受寵,自小在莊子裡長大。原先我還疑惑蕭成安怎的對孩子如此心狠,若這孩子有苗疆血脈倒也說得通了!異族嘛!
——一路上七娘子行為舉止隨性不拘,不似大家閨秀,原來是骨子裡帶出來的!聽聞苗女都是這種做派!
原本朝中官員就對蕭景姝非大族嫡女的出身以及不太守禮的舉止頗有微詞,如今在知曉她「身負異族血脈」後,這份微詞已然轉化為芥蒂。
「茲事體大。」為首的鴻臚寺官員肅容道,「還請大巫命人整裝,我們即刻前往長安。」
……
長安城郊。
勞累了數個時辰的馬兒湊在溪邊飲水,戴著帷帽的蕭景妍走下馬車,靠近了溪邊:「長兄,您有事找我?」
蕭不言收回遠眺城門的目光,平靜道:「二娘,日後蕭氏交由你做主了。」
「知曉我出身的人,除去府中,不過也就陛下身邊人、辛氏幾人和我身邊人。」蕭不言道,「在其餘人眼中,我此生只會是蕭不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