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宋驚蟄不確定:「還得再看看。」

  種麥子只是減少用水量,但並不代表一滴水都不用,要是明年雨水少,渠堰里的水依舊保不了多久。

  宋驚蟄一語成讖,這年因為有桃源村人帶頭種麥子,其他村子都跟著種起了麥子,大家沒怎麼受影響。

  但是第二年,依舊沒怎麼下雨,比他們之前種麥子那幾年還要乾旱,好些人怕地里莊稼沒水用,紛紛從渠堰灌水到大堰塘,以確保渠堰沒水,大堰塘里還有水用。

  宋驚蟄一天天看著大堰塘的水位沉下去,都快沉底了,覺得這樣下去不行。

  今年他依舊沒在空氣中感應到大團的水霧,這說明明年可能也會幹旱。

  現在有水都這麼恐慌,若是沒有水,他都不敢想,大家得慌成什麼樣。

  他找到桃源村村長,跟他商量:「如今大家都指著渠堰和大堰塘的水,水量還是太少了,我看不如幾個村子聯合起來,挖個備用的水庫。」

  水庫可比大堰塘大多了,重要的是,它不會像渠堰那樣,水是流動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流著流著就沒了。

  水庫建好了,只要防著人不挖水渠引水,裡面的水永遠不會少,也好給大家留個後路。

  桃源村現在有錢,宋驚蟄說挖水庫蓄水,村長和村里人都沒什麼問題,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唄。

  只是和別的村子聯合,令村長犯了難,他也不跟宋驚蟄兜圈子:「咱們村的人什麼都好說,可是到了別村,別人會不會答應,就很難說了。」

  這修水庫要選址吧,選在哪兒,哪個村子的人出地,哪個村子的人出錢,這些講究扯下來,扯幾年也扯不清,最後很有可能不了了之。

  宋驚蟄也清楚這點:「儘量勸說吧,要是明年還不下雨,今年又不儲水,你說到了後年,我們這些人誰跑得掉。」

  都是土生土長在這裡的人,要不是實在活不下去,誰捨得拋家棄業地去逃荒。

  村長聽到明年後年又可能還要乾旱,嚇得手都抖了抖,村里都說旱三年澇三年,旱過明年就好了。

  可萬一明年要是也不好呢?

  有個水庫在好歹有份保障。

  抱著這樣的想法,村長去找到其他村子的村長,挨家挨戶地遊說。

  他本以為這事是個苦差事,不把嘴皮子說破,說不下來幾個村子。

  然而,他一去,搬出宋驚蟄名頭,大家一聽,是養雲耳的宋驚蟄提議修水庫,幾乎沒怎麼考慮就應下了:「行,回頭我跟村里人說說,看看這水庫,怎麼修,怎樣修合適。」

  桃源村村長傻眼了,這麼容易的嗎?

  當然不是這麼容易的了,其他村長之所以這麼好說話,那是因為宋驚蟄曾經不留餘地教過他們種過雲耳。

  在雲耳能掙大錢的時候,人家一點都沒藏私,說拿出來就拿出來了,甚至誰家雲耳沒種好,出了問題,人宋驚蟄也是二話不說地跑過去幫忙解決問題。

  給不起錢也沒關係,賣了雲耳再給他也行。

  現在村里但凡日子好過的人家,誰沒承過宋驚蟄的情?現在人家提議修水庫,也是為了大家著想,不就是出點地,出點錢,出點力的事,只要能把這日子過下去,這些都不算啥。

  宋驚蟄也沒想到這事這麼容易,既然大家都願意,幾個村在一起商議了幾天,選了一處離幾個村子都近,又是低洼處的空地,打算動工挖水庫了。

  挖水庫這麼大的事,還是幾個村子聯動,這事兒瞞不過人。幾個村的村長也是給縣裡上過文書,拿銀子買下了此地的。

  縣裡也有不少養雲耳的人家,他們沒有地,好些人家都是靠養雲耳,這兩年才把日子過起來的,聽說他們這兒在挖水庫,每家每戶湊了些錢送到桃源村:「我們沒有辦法親自來幫忙挖水庫,這些錢,給村里出力的壯士們添些油水。」

  天越來越熱,縣裡的水井也不知道能頂多久,自董縣令高升後,後面來的縣令都不怎麼管事,既然桃源村養雲耳的宋驚蟄提議修水庫蓄水,承過他恩情的人,都想盡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

  萬一哪天有用得著這水庫的地方呢?

  有了縣裡人家湊的錢,大家挖水庫的動力更足了,但沒想到,動工那天,周邊村子和荷葉村的不少人都拿著鋤頭和扁擔找了過來:「驚蟄!驚蟄!」

  「娘,大舅,二舅,你們怎麼來了。」宋驚蟄瞧著面前牽起長龍的隊伍,不解地問。

  馮金玉道:「來幫你挖水庫啊。」

  不提十幾年前,要澇的那年,是宋驚蟄提議種豆子高粱讓大傢伙躲過一次天災,單說這些年他教大家種雲耳,使大家掙了不少錢,他要挖水庫,他們不能不出一份力。

  「可不是。」馮金榮和馮金誠跟著道,「這麼大的事,我們怎麼能不來幫忙。」

  十年前,宋驚蟄要種藕,好吃好喝地請了他們來清池塘,清完,還教他們整個村子的人怎麼種雲耳。

  甚至,他們買不起雲耳木,宋驚蟄直接賒給他們,讓他們賣了雲耳再還給他。

  荷葉村,多少人,因為常年泡在荷塘里,得了痛風病,老了行走困難,沒個生計,落個悽慘死去的下場。

  後頭能種雲耳了,大家再也不用擔心,老了不能下地了怎麼辦,大家一直記掛著他呢。他這正是用人的時候,他們怎麼不來。

  不止這些人,就連楊萬峰,遲海東他們聽說他要修水庫,也派了人過來,幫著巡邏的巡邏,幫著監工的監工。

  宋驚蟄真沒想到,自己竟然有如此大的號召力,安排好了人,回去拉著林立夏說話,說著說著眼眶就紅了:「大家這麼齊心協力,這場天災一定能度過去。」

  【作者有話說】

  感謝訂閱鴨~

  第92章

  因為是幾個村子合修的水庫,怕續的水不夠用,水庫挖得比較大,這麼多人合力挖,挖了半年,才挖出三百畝大,五十米深的大水庫。

  池水縣有地下水,水庫又是沿著山體挖的,挖到這個深度,地下水和山水都朝水庫湧來,加上入秋和開春後,又下了兩場雨,沒多久水庫就蓄滿了水。

  起初,看到下雨了,大家本以為這水庫多半白挖了,但自開春這場雨後,到立夏都沒過雨,渠堰里的水越來越少,大家再看這水庫,心中突然就安定了。

  不管怎樣,有這方水庫在,就有個保障,到山窮水盡之時,這裡還有他們一口水喝。

  果然,此後,康州府又旱了三年,一年雨水比一年少,別的縣城都有跑出去逃荒的,唯獨池水縣,靠著這方水庫,大家沒有自亂陣腳。

  縣裡井水沒有乾枯的地方,大家儘量節省著用水,別讓井水枯竭了,縣裡有井水乾枯的,可以每日組織車隊到桃源村的水庫取水。

  其他鄉閭,每隔十天半月,他們會少量地放一些水在渠堰里,保證大家有水可以澆灌莊稼。

  渠堰環繞著整個縣城,就算水很少,但如今大家又種回了耐旱的麥子,需要用到的水不多,這點水,完全可以保證莊稼生長和日常飲用了。

  就這樣,大家省著用水用了三年,就在所有人都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時。

  某天傍晚,天邊的烏雲覆蓋住了整片晴朗的天空,緊接著一道道炸雷響徹天空,很快,瓢潑大雨傾盆而來。

  如豆子大的雨打在屋檐上,噼里啪啦的,再順著屋檐如珠子似的滑落。

  「下雨了?」

  「下雨了!」

  「下雨了!!!」

  「嗚嗚嗚嗚,終於下雨了!」

  「下雨了,大家快出來淋雨啊!」

  沉寂了三年的康州府人在看到窗戶外,門外,屋檐下的雨的那一剎那,像是終於掙脫開了身上的枷鎖,一個個跟瘋了似的,瘋狂地跑進雨中,開心著,叫嚷著,吶喊著。

  有了這場雨,他們就不用再面對乾旱的恐慌,有了這場雨,地里的莊稼不用擔心沒水喝了,有了這場雨,那些快要枯死的樹,也能活了。

  整個池水縣無人不為這場雨高興。

  宋家,林立夏也高興,只是在雨下來前,天上劈下來的那道雷,可把他給嚇得不輕,手裡端著的盆都差點嚇丟了。

  「不怕,不怕,阿爹不怕。」得虧,宋小滿反應快,很快把林立夏的耳朵捂住,在他耳邊輕聲安撫著。

  不然,林立夏就嚇得鑽了桌底。

  「不怕。」宋驚蟄也拉著他的手輕聲安撫,「我們都在呢,不會有事的。」

  雷聲漸漸過去,林立夏也在兩人安撫下,逐漸回過了心神,他抬起冰涼的小手摸了摸自己的驚魂未定的胸口,慘白著一張臉朝兩人笑了笑:「我沒事了。」

  宋小滿這才放開了林立夏,十五歲的她已經長成了個小大人,站在林立夏身旁,安撫地拍了拍林立夏的後背,很能給人安定感:「阿爹,我們屋子放了不少避雷的蚩尾,不會有雷劈下來的。」

  宋驚蟄也拍著林立夏的後背:「好了,好了,都過去了,都過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