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那一刻,連不知來龍去脈卻始終心驚肉跳又一頭霧水的羅刺史,都莫名覺得心底有些酸澀起來。
後來,幸虧是慶州清風山上知名的雲水道長聞訊飄然而至,看過曹司直後,輕輕一嘆,說了句——
「痴兒痴兒,既來之則安之,莫迷障了。」
接著便拈起劍指,在曹司直額心一點,隨即對著沉靜中透著一絲虔敬與防備的李寺卿大人道:「……貧道此次安了她的神魂,湯藥已可入口,您只管再喚大夫來開藥吧,這幾日雖是有驚卻無險,大人自可放心。」
「多謝雲水道長,」李寺卿大人嗓音沙啞,真摯而輕顫。「衡,銘感五內——」
「大人無須多禮。」白須蒼蒼的雲水道長面容慈祥,意味深長地道:「大千世界,莊周夢蝶,留不留得,端只在乎一心。」
「道長此言何解?」
「不可說,不可說也。」雲水道長一撫長須,一笑而去。
後來……
後來羅刺史就被「請」出來了。
不過他是看明白了,這小女郎,原來就是大傢伙兒私下議論的,大理寺的那位。
「李大人來了?」盧麟含笑的聲音驚醒了滿腦子八卦的羅刺史。
一身玄黑滾繡銀邊長袍,勁瘦腰間繫著玉帶的高大修長男人迅步而入,玉簪束墨黑烏髮,英俊嚴肅臉龐隱隱有一絲憔悴,卻依然深沉內斂冷靜如故。
盧麟和羅刺史同時起身迎接,李衡優雅朝二人拱手,「衡耽擱了,請見諒。」
「不敢不敢。」
「寺卿大人,」盧麟看見他,臉上的笑容很快斂止,認真道:「我的兵已進駐小湯村進行開挖,果然正如你所研判的,小湯村竟藏有銅鐵二礦。」
羅刺史聞言大驚。「什麼?銅礦和鐵礦?」
「大人究竟是怎麼看出來的?」盧麟難掩敬佩。
「小湯村偏僻處滿山遍野生長茂盛的香薷,」李衡低沉道,「香薷又名銅草花,素喜長於含銅量高的土壤之中,且半山腰土壤岩石透赭色……《山海經》有載:沙則潛流,亦有運赭,於以求鐵,趨在其下;況本官的烏皮六合胡靴邊綴玄鐵,行經之處皆有細微鐵砂吸附而上。」
盧麟和羅刺史睜大了眼,這……就能看出?
「銅鐵二礦素來相鄰,種種跡象,自可揣度。」他濃眉微蹙。「況,小湯村近幾年來甚為提防外人,本官來之前便查閱過安化縣十年來所有地方稅賦,小湯村土地貧瘠,百姓窮苦,向來是最後上繳賦稅之處,可自四年前起,小湯村卻是最早繳齊賦稅的,這是為何?」
自然是因為人無橫財不富,馬無野草不肥了。
羅刺史聽得嘴巴微張,驚詫不已。
「……五年前安化縣一帶曾報了澇災,羅刺史可還記得?」
「下官自然記得,」羅刺史連連點頭,心有餘悸。「當時暴雨連下了一個月,安化縣治下二百多個村子山土滑落,還有五個村子險些慘遭淹沒……」
「五年前我尚未執掌大理寺,時任戶部侍郎,猶記當年安化縣澇災之事,致使百姓流離失所,聖人立時命戶部撥下錢糧賑災。」李衡睫毛黑如鴉羽,掩住眸底一寸精光。「——如我料想沒錯,必是暴雨連日沖刷山石,這才叫深埋於地底的礦帽露了出來,為小湯村民所知。」
盧麟恍然大悟。「有道理!這就銜接上了。」
羅刺史不敢置信。「……寺卿大人,您從這卷宗中的小小異狀便可窺知其中詭秘?」
「自然不僅止於此。」他搖頭。「本官也不過心生疑竇,可落實此猜測的,還是此番親身趁著紅衣行僵案前來小湯村采檢,和村民周旋過後,方抽絲剝繭,真相大白。」
「可……不對啊,倘若小湯村四年前便發現銅礦鐵礦,還有這麼天大的膽子敢自行開採而不上報朝廷,他們豈不是家家戶戶都發了大橫財,早該日日錦衣玉食,甚至搬離了這荒山野地,又怎麼還會繼續窩在這鳥不生蛋的小湯村熬窮呢?」盧麟沉吟。
「料想原因有三,」李衡眼神幽深,縝密的分析道:「一許是銅、鐵二礦深埋於下,少許裸露於地面無意中被村民發現的礦藏並不多,欲往下深挖,必得做好萬全準備,此非一二載可成。」
盧麟和羅刺史忍不住連連點頭。
「二則但凡大唐境內,金銀銅鐵礦產本為朝廷所有,私下開採,是十惡不赦,夷五族之大罪,事關重大,自難妄動,若是泄漏了風聲,小湯村覆滅之災轉眼即至。三來……」
「三來,開採煉鐵除了要有人力,還要造煉爐,需有大量柴火方能提高火力溫度,供以冶煉。」盧麟身為一方節度使,對此也不陌生,思索地接續道,「造爐、選礦、熔煉、鍛造,缺一不可,動靜太大,非是一小小村落便可隻手遮天。」
「是,況且冶煉出的銅、鐵,供源去處也是個大問題。」李衡沉聲道。
「這麼大的利益,又如何是一個小村落能生受的?」盧麟一震,他直直望向李衡。「寺卿大人的意思是?」
他沒有直接回答盧麟,而是挑眉問:「世兄進駐多少兵馬?」
「除卻各處不可調動的守兵外,能調派的我都調派了,約莫有五千兵。」
……此時的節度使雖只主掌管軍事,抵禦外敵,尚無後來能總管一區的軍、民、財、政,並轄治地方刺史的種種巨大權力。
但一區兵力盡掌於手中,實力也不容小覷了。
「我也已上報聖人,長安會派員前來接管。」他看著盧麟和羅刺史,肅然地拱手道:「在此之前,還請兩位大人戮力同心,為朝廷守住這二處礦脈。」
「李大人客氣了,此乃本官職責分內之事,必當竭誠辦妥,不敢有誤。」羅刺史忙表忠誠。
盧麟也笑道:「大人不用擔心,我這些兵旁的不會,最是悍勇,不管哪方勢力不長眼想來奪取此銅、鐵二礦,就讓他們來嘗嘗我關內道兵將們的厲害!」
「多謝世兄。」李衡微笑頷首,轉向羅刺史嚴肅道:「小湯村一眾涉案之人,皆已交由府衙關押在案,相關刑審卷宗也一式兩份,錄入我大理寺,待稟明聖人後,便按大唐律判斷刑罰。」
「一切皆按大人裁示。」羅刺史忙拱手道。
第11章 (2)
待羅刺史先行告退後,盧麟看著若有所思的李衡,忍不住問:「阿郎,你是不是還有什麼話想告訴我?」
李衡緩緩將蜀王的來信遞予他。「世兄先看完此信。」
盧麟展開信函,眉頭越攢越緊,抬眼時目光銳利。「阿郎這是懷疑蜀王和本案有牽連?」
那信函內,蜀王口氣謙和至極,字字句句誠懇說明自己派下屬前往小湯村的種種用意,為報私仇,確有私心,還請李寺卿諒解一二。
盧麟印象中的蜀王,據一方藩地,素來驕橫自大,可不是個好脾性的。
嘖,這信函是他門下幕僚寫的吧?
「目前線索不足,尚未可知,」李衡收回了信函,仔細卷好,淡然道:「不過蜀王派僚人到小湯村佯裝紅衣殭屍,明為報仇,可手段隱晦詭秘,如此彎彎繞繞行事,在旁人看來,反倒徒生疑心。」
「沒錯,就算蜀王礙於關內道非他藩地,不可插足他處,以免朝廷問責,但他畢竟是一方藩王,想要為遠親報復出氣,大可行令至我關內道節度使府,再由我通令地方刺史,捉拿刁民問罪。」
李衡黑眸深沉。「是,蜀王大可如此。」
「但他為何不願這般名正言順大張旗鼓行事呢?」盧麟二話不說,一拍大腿。「……自然是心裡有鬼!」
「自去歲至今,有二十餘戶村民因紅衣殭屍作祟畏而搬離小湯村,」李衡的語氣耐人尋味。「其餘村民人心惶惶,雖為了守住村中銅鐵二礦這巨大利益而始終不做他想,可時日一久,若被吸血而死的人更多,風聲流出,自有要命不要錢的棄家而逃。甚至有哪一日全村盡數遭此法滅了個乾淨,恐怕外人也只會以為,確實是冤魂殭屍索命。」
「尤其縣衙人力和能力皆有不足,最後也只能以懸案終結。」盧麟嘶地吸了口氣,面色嚴峻起來。「……村子空了,外人又不敢來,銅鐵二礦自然淪為有心之人的掌中物。」
如此看來,蜀王確實最最可疑!
李衡低眸。「此事,尚須多加籌謀,不可妄動。」
盧麟神情也不太好看,為難地道:「沒錯,就算蜀王再不得聖人歡心,可畢竟是聖人親子。」
一個弄不好,不說蜀王有事沒事,他們這做臣下的就先得出事。
李衡沉默,修長指尖在圈椅扶手上輕敲。
「阿郎,」盧麟嘆了口氣,語重心長。「查,或不查?你可得想清楚了。」
「我既受聖人之命忝掌大理寺,自該嚴守法度為大唐盡忠。」李衡語氣淡然而堅定。「不冤枉一人,也不錯放一人。」
盧麟欲勸,可也知道他的脾氣,想了想,道:「論機變狡詐足智多謀,長安那些老狐狸恐怕還及不上你,不過阿兄倒是可以在武力上全力支援你,說吧,需要我怎麼做?」<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後來,幸虧是慶州清風山上知名的雲水道長聞訊飄然而至,看過曹司直後,輕輕一嘆,說了句——
「痴兒痴兒,既來之則安之,莫迷障了。」
接著便拈起劍指,在曹司直額心一點,隨即對著沉靜中透著一絲虔敬與防備的李寺卿大人道:「……貧道此次安了她的神魂,湯藥已可入口,您只管再喚大夫來開藥吧,這幾日雖是有驚卻無險,大人自可放心。」
「多謝雲水道長,」李寺卿大人嗓音沙啞,真摯而輕顫。「衡,銘感五內——」
「大人無須多禮。」白須蒼蒼的雲水道長面容慈祥,意味深長地道:「大千世界,莊周夢蝶,留不留得,端只在乎一心。」
「道長此言何解?」
「不可說,不可說也。」雲水道長一撫長須,一笑而去。
後來……
後來羅刺史就被「請」出來了。
不過他是看明白了,這小女郎,原來就是大傢伙兒私下議論的,大理寺的那位。
「李大人來了?」盧麟含笑的聲音驚醒了滿腦子八卦的羅刺史。
一身玄黑滾繡銀邊長袍,勁瘦腰間繫著玉帶的高大修長男人迅步而入,玉簪束墨黑烏髮,英俊嚴肅臉龐隱隱有一絲憔悴,卻依然深沉內斂冷靜如故。
盧麟和羅刺史同時起身迎接,李衡優雅朝二人拱手,「衡耽擱了,請見諒。」
「不敢不敢。」
「寺卿大人,」盧麟看見他,臉上的笑容很快斂止,認真道:「我的兵已進駐小湯村進行開挖,果然正如你所研判的,小湯村竟藏有銅鐵二礦。」
羅刺史聞言大驚。「什麼?銅礦和鐵礦?」
「大人究竟是怎麼看出來的?」盧麟難掩敬佩。
「小湯村偏僻處滿山遍野生長茂盛的香薷,」李衡低沉道,「香薷又名銅草花,素喜長於含銅量高的土壤之中,且半山腰土壤岩石透赭色……《山海經》有載:沙則潛流,亦有運赭,於以求鐵,趨在其下;況本官的烏皮六合胡靴邊綴玄鐵,行經之處皆有細微鐵砂吸附而上。」
盧麟和羅刺史睜大了眼,這……就能看出?
「銅鐵二礦素來相鄰,種種跡象,自可揣度。」他濃眉微蹙。「況,小湯村近幾年來甚為提防外人,本官來之前便查閱過安化縣十年來所有地方稅賦,小湯村土地貧瘠,百姓窮苦,向來是最後上繳賦稅之處,可自四年前起,小湯村卻是最早繳齊賦稅的,這是為何?」
自然是因為人無橫財不富,馬無野草不肥了。
羅刺史聽得嘴巴微張,驚詫不已。
「……五年前安化縣一帶曾報了澇災,羅刺史可還記得?」
「下官自然記得,」羅刺史連連點頭,心有餘悸。「當時暴雨連下了一個月,安化縣治下二百多個村子山土滑落,還有五個村子險些慘遭淹沒……」
「五年前我尚未執掌大理寺,時任戶部侍郎,猶記當年安化縣澇災之事,致使百姓流離失所,聖人立時命戶部撥下錢糧賑災。」李衡睫毛黑如鴉羽,掩住眸底一寸精光。「——如我料想沒錯,必是暴雨連日沖刷山石,這才叫深埋於地底的礦帽露了出來,為小湯村民所知。」
盧麟恍然大悟。「有道理!這就銜接上了。」
羅刺史不敢置信。「……寺卿大人,您從這卷宗中的小小異狀便可窺知其中詭秘?」
「自然不僅止於此。」他搖頭。「本官也不過心生疑竇,可落實此猜測的,還是此番親身趁著紅衣行僵案前來小湯村采檢,和村民周旋過後,方抽絲剝繭,真相大白。」
「可……不對啊,倘若小湯村四年前便發現銅礦鐵礦,還有這麼天大的膽子敢自行開採而不上報朝廷,他們豈不是家家戶戶都發了大橫財,早該日日錦衣玉食,甚至搬離了這荒山野地,又怎麼還會繼續窩在這鳥不生蛋的小湯村熬窮呢?」盧麟沉吟。
「料想原因有三,」李衡眼神幽深,縝密的分析道:「一許是銅、鐵二礦深埋於下,少許裸露於地面無意中被村民發現的礦藏並不多,欲往下深挖,必得做好萬全準備,此非一二載可成。」
盧麟和羅刺史忍不住連連點頭。
「二則但凡大唐境內,金銀銅鐵礦產本為朝廷所有,私下開採,是十惡不赦,夷五族之大罪,事關重大,自難妄動,若是泄漏了風聲,小湯村覆滅之災轉眼即至。三來……」
「三來,開採煉鐵除了要有人力,還要造煉爐,需有大量柴火方能提高火力溫度,供以冶煉。」盧麟身為一方節度使,對此也不陌生,思索地接續道,「造爐、選礦、熔煉、鍛造,缺一不可,動靜太大,非是一小小村落便可隻手遮天。」
「是,況且冶煉出的銅、鐵,供源去處也是個大問題。」李衡沉聲道。
「這麼大的利益,又如何是一個小村落能生受的?」盧麟一震,他直直望向李衡。「寺卿大人的意思是?」
他沒有直接回答盧麟,而是挑眉問:「世兄進駐多少兵馬?」
「除卻各處不可調動的守兵外,能調派的我都調派了,約莫有五千兵。」
……此時的節度使雖只主掌管軍事,抵禦外敵,尚無後來能總管一區的軍、民、財、政,並轄治地方刺史的種種巨大權力。
但一區兵力盡掌於手中,實力也不容小覷了。
「我也已上報聖人,長安會派員前來接管。」他看著盧麟和羅刺史,肅然地拱手道:「在此之前,還請兩位大人戮力同心,為朝廷守住這二處礦脈。」
「李大人客氣了,此乃本官職責分內之事,必當竭誠辦妥,不敢有誤。」羅刺史忙表忠誠。
盧麟也笑道:「大人不用擔心,我這些兵旁的不會,最是悍勇,不管哪方勢力不長眼想來奪取此銅、鐵二礦,就讓他們來嘗嘗我關內道兵將們的厲害!」
「多謝世兄。」李衡微笑頷首,轉向羅刺史嚴肅道:「小湯村一眾涉案之人,皆已交由府衙關押在案,相關刑審卷宗也一式兩份,錄入我大理寺,待稟明聖人後,便按大唐律判斷刑罰。」
「一切皆按大人裁示。」羅刺史忙拱手道。
第11章 (2)
待羅刺史先行告退後,盧麟看著若有所思的李衡,忍不住問:「阿郎,你是不是還有什麼話想告訴我?」
李衡緩緩將蜀王的來信遞予他。「世兄先看完此信。」
盧麟展開信函,眉頭越攢越緊,抬眼時目光銳利。「阿郎這是懷疑蜀王和本案有牽連?」
那信函內,蜀王口氣謙和至極,字字句句誠懇說明自己派下屬前往小湯村的種種用意,為報私仇,確有私心,還請李寺卿諒解一二。
盧麟印象中的蜀王,據一方藩地,素來驕橫自大,可不是個好脾性的。
嘖,這信函是他門下幕僚寫的吧?
「目前線索不足,尚未可知,」李衡收回了信函,仔細卷好,淡然道:「不過蜀王派僚人到小湯村佯裝紅衣殭屍,明為報仇,可手段隱晦詭秘,如此彎彎繞繞行事,在旁人看來,反倒徒生疑心。」
「沒錯,就算蜀王礙於關內道非他藩地,不可插足他處,以免朝廷問責,但他畢竟是一方藩王,想要為遠親報復出氣,大可行令至我關內道節度使府,再由我通令地方刺史,捉拿刁民問罪。」
李衡黑眸深沉。「是,蜀王大可如此。」
「但他為何不願這般名正言順大張旗鼓行事呢?」盧麟二話不說,一拍大腿。「……自然是心裡有鬼!」
「自去歲至今,有二十餘戶村民因紅衣殭屍作祟畏而搬離小湯村,」李衡的語氣耐人尋味。「其餘村民人心惶惶,雖為了守住村中銅鐵二礦這巨大利益而始終不做他想,可時日一久,若被吸血而死的人更多,風聲流出,自有要命不要錢的棄家而逃。甚至有哪一日全村盡數遭此法滅了個乾淨,恐怕外人也只會以為,確實是冤魂殭屍索命。」
「尤其縣衙人力和能力皆有不足,最後也只能以懸案終結。」盧麟嘶地吸了口氣,面色嚴峻起來。「……村子空了,外人又不敢來,銅鐵二礦自然淪為有心之人的掌中物。」
如此看來,蜀王確實最最可疑!
李衡低眸。「此事,尚須多加籌謀,不可妄動。」
盧麟神情也不太好看,為難地道:「沒錯,就算蜀王再不得聖人歡心,可畢竟是聖人親子。」
一個弄不好,不說蜀王有事沒事,他們這做臣下的就先得出事。
李衡沉默,修長指尖在圈椅扶手上輕敲。
「阿郎,」盧麟嘆了口氣,語重心長。「查,或不查?你可得想清楚了。」
「我既受聖人之命忝掌大理寺,自該嚴守法度為大唐盡忠。」李衡語氣淡然而堅定。「不冤枉一人,也不錯放一人。」
盧麟欲勸,可也知道他的脾氣,想了想,道:「論機變狡詐足智多謀,長安那些老狐狸恐怕還及不上你,不過阿兄倒是可以在武力上全力支援你,說吧,需要我怎麼做?」<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