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頁
可惜,如今卻是打錯了算盤。
兒孫之事,向來是天意註定,早與晚,有或無,都非人力可為。
若說阿櫻沒有孩子。
那崔明意入宮也有大半年了,不是同樣毫無音訊?
又有什麼可著急的。
謝夫人想了想,「我去給你哥哥寫封信。」
謝姣珞連忙拉住她的衣袖:「您可千萬別催他們。」
謝夫人失笑:「我不是那種糊塗人。」
她只是要告訴謝渡,新年將至,是時候回洛陽了。
多事之秋,他遠在陳郡,到底力有不及。
然而,這封信未至陳郡,便出了件大事。
邊境八百里急報,帶著血腥氣衝進了洛陽。
幽州百姓,叛了。
軍報傳入萬壽宮,宋妄暴怒:「叛了?幽州大雪,朕體恤他們,朕已譴欽差賑災,這些刁民,竟敢造反?」
前來傳訊的是幽州軍所派,並非普通士兵,而是幽州軍副統領,此刻一身冰雪,叩首回稟,字字泣血:「陛下,這次大雪,幽州受災最重,大雪壓垮民房無數,百姓死傷過十萬,而幽州刺史毫無作為,任憑百姓自生自滅。」
「欽差崔侍郎前幾日至幽州賑災,各地每日只發一碗稀粥,且所用米糧竟是發霉的陳糧,幾日間,死傷者不減反增。」
「幽州豪商名曰江至和,散糧布醫,救治一城百姓,百姓們便擁其為主,叛了。」
他每說一句,宋妄的臉色便黑沉一分,「一群烏合之眾,幽州軍對付不了嗎?」
「回陛下,若只是區區幾千幾萬百姓,自然無妨,可羌國見狀,已在邊境虎視眈眈,隨時準備揮師南下,幽州軍不敢擅動,是以統領派微臣來求朝廷援兵。」
「陛下,形勢危在旦夕,請陛下決斷。」
一語驚破天地,滿朝震動。
所有人都以為,這場雪災之下,最先出亂子的定是涼州。
萬萬沒想到,會是幽州。
更沒想到,羌國竟捨近求遠,棄西北而逐東。
宋妄臉色難看,看了圈他的文武百官,冷冷道:「諸卿怎麼看?」
中書令如今居百官之首,率先道:「陛下,臣以為幽州刁民反叛,乃十惡不赦之死罪,應當發兵幽州,盡數剿滅。」
話音剛落,幽州軍副統領便道:「陛下請聽微臣陳情。」
宋妄看他:「說。」
副統領叩首:「百姓愚昧無知,只求溫飽活命,罪不至死,臣請陛下,誅殺首惡,安撫百姓,賑濟災民,安定朝綱。」
「小兒胡言!」中書令斥責,「依你之見,幽州百姓叛我天子,竟還要招安嗎?至於安定朝綱之言,更乃胡言亂語,區區刁民作亂,豈能亂我朝綱。」
「更何況,何為首惡!崔侍郎辛勞賑災,縱然有所疏漏,亦是在所難免,在爾等口中竟成了惡人嗎?」
副統領一味叩首哀求:「陛下諸位大人未曾面臨幽州之災情,未見餓殍滿地之慘狀,微臣親眼見之,實不忍誅殺百姓。」
其他人紛紛追隨中書令,駁斥於他。
這些人口綻蓮花,個個三寸不爛之舌,副統領自然不是對手。
最終,宋妄道:「崔赫賑災不力,著令押解回京,另行處置。」
「大將軍王喬安,朕命你帶一萬精銳,馳援幽州軍,務必殲滅叛軍,護衛好邊境。」
「陛下……」
副統領還想要掙扎。
宋妄看他一眼,制止了他:「愛卿勞苦功高,暫去驛站休憩,明日與大將軍一同出發。」
副統領無法,只得領命。
卻滿眼悲戚。
這消息傳的很快,隨著謝夫人的信,一同到了陳郡。
謝渡先看了謝夫人的信,才命侍從回話。
聽到幽州叛亂的消息,有些驚訝:「幽州?」
侍從點頭:「正是。」
謝渡問:「朝中如何處置。」
侍從道:「處置了崔侍郎,命大將軍帶兵去平定叛亂。」
謝渡蹙眉:「又安排了誰去賑災?」
侍從搖頭:「無人:
謝渡一愣,坐在那揉了揉額角:「退下吧。」
他起身,回後院去找沈櫻。
沈櫻正坐在窗下,拿著根木棍逗弄廊下的鸚鵡,教鸚鵡說「新年大吉」。
謝渡推門進去:「阿櫻。」
沈櫻回眸。
謝渡走過去,接過她手中木棍,輕聲道:「我們回洛陽。」
沈櫻詫異:「出什麼事了嗎?」
謝渡便將剛才的事,與她敘述了一遍。
沈櫻皺眉,不由辱罵:「什麼都記得,唯獨忘了最要進的事,這滿朝文武,都是酒囊飯袋!」
幽州叛亂,歸根結底是大災之年,生死攸關。若是無人賑災,百姓活不下去,今日剿滅一萬叛軍,明日便會湧出兩萬、三萬。
今日叛亂的是幽州,明日便會變成豫州、涼州,乃至於京畿。
沈櫻擰緊眉頭:「宋妄糊塗,其他人也糊塗嗎?」
謝渡搖了搖頭:「恐怕不是糊塗,而是沒人願意接這個爛攤子。」
因而無人提及此事,生怕這苦差事落到自己頭上。大齊的朝廷,世家盤踞,哪有人會為黎民百姓考慮。
沈櫻沉默下來。
謝渡道:「這幾日,我們就回洛陽。」
沈櫻點頭。
事情到了這種地步,待在陳郡,已沒有意義。
二人回到洛陽城這日,已是臘月二十。
幽州的軍報一日一封送到萬壽宮,形勢卻愈發嚴峻。
叛軍怎麼殺都殺不完,一天比一天多。
那位豪商江至和,光明正大與朝廷作對,公告天下,凡其麾下,每月發放米糧一斗。
每月一斗糧,足以叫一家人節衣縮食挨過這個寒冬。
百姓們趨之若鶩。
江至和手下人越來越多,不過十餘日,已經有了自己的地盤,逐漸成了氣候。
羌國業已試探著在邊境搶掠。
一時間,幽州生靈塗炭。
謝渡坐在書房中,一頁一頁翻著近日的軍報。
沈櫻看著他,慢慢道:「如果沒有人去賑災,事情只會越來越難以控制。」
謝渡看向她,沉默不語。
沈櫻輕聲道:「你想做什麼,就去做吧。」
謝渡道:「我想去幽州。」
沈櫻道:「僅憑你一人之力,杯水車薪。」
謝渡道:「昨日,杜知維說,願意和我同去,我們兩個站在那裡,想來幽州的百姓,會信任我們。」
昔日的豫州刺史謝渡,護佑豫州百姓躲過這場雪災。
昔日的青天大老爺杜知維,一日殺六貪。
這天下,沒有比他們更得百姓信任的人了。
謝渡救了杜知維,杜知維沒死。
這件事,就夠天下百姓對他生出好感來。
沈櫻點了點頭:「那你就去吧,什麼時候走?」
謝渡道:「我讓人把謝家的商行、糧倉都清點出來,大約五日後,就能出發。」
沈櫻想了想:「我和你一起去?」
謝渡抬眸:「什麼?」
沈櫻看著他,語氣堅定:「我會騎馬,會帶兵,會打仗,我們一起去。」
「我是沈既宣的女兒。」她輕聲道,「他會的,我也會。他能在涼州擊退羌國大軍,我就能在幽州做出同樣的事。」
謝渡頓了頓,應下:「好。」
他想說的話有很多。
舟車勞頓,過於辛苦。
女兒家不方便。
不捨得她受苦。
但這些都不是困難,更不是理由。
她從來都比他能吃苦,比他更敏銳,很多時候都比他強。
他不該因自己的私心,捆住她的翅膀,限制她的人生。
尊重她,幫助她,才是她喜歡的謝渡。
第88章 談好此……
談好此事,二人便緊鑼密鼓準備起出發的行囊。
謝夫人得知此事,雖十分擔心,卻未曾阻攔,讓繡娘們趕工給兩人做了厚實的棉衣,另有護膝棉襪都物,裝滿了包裹。
又花了大價錢,從各地請了十幾位郎中隨行。
但她還是憂心忡忡,嘆息道:「謝家家業雖大,但要賑濟一州之災,也絕非易事,明玄,可要你父親下令,讓幽州的官員們聽你調配?」
不等謝渡答話,她已推翻了自己的言語:「罷了,那些個人能幫什麼忙,只有中飽私囊的份。」
謝渡神色溫和:「阿娘,不用擔心我。」
謝夫人點了點頭,嘆口氣,只說:「路上小心。」
臘月二十三,謝渡、沈櫻、杜知維領著一行千人的護衛,出發北上。
身後裝糧草棉衣的車馬,綿延不絕。
幽州天高地遠,一路冰雪難行,直到臘月二十九,才走到幽州與豫州交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兒孫之事,向來是天意註定,早與晚,有或無,都非人力可為。
若說阿櫻沒有孩子。
那崔明意入宮也有大半年了,不是同樣毫無音訊?
又有什麼可著急的。
謝夫人想了想,「我去給你哥哥寫封信。」
謝姣珞連忙拉住她的衣袖:「您可千萬別催他們。」
謝夫人失笑:「我不是那種糊塗人。」
她只是要告訴謝渡,新年將至,是時候回洛陽了。
多事之秋,他遠在陳郡,到底力有不及。
然而,這封信未至陳郡,便出了件大事。
邊境八百里急報,帶著血腥氣衝進了洛陽。
幽州百姓,叛了。
軍報傳入萬壽宮,宋妄暴怒:「叛了?幽州大雪,朕體恤他們,朕已譴欽差賑災,這些刁民,竟敢造反?」
前來傳訊的是幽州軍所派,並非普通士兵,而是幽州軍副統領,此刻一身冰雪,叩首回稟,字字泣血:「陛下,這次大雪,幽州受災最重,大雪壓垮民房無數,百姓死傷過十萬,而幽州刺史毫無作為,任憑百姓自生自滅。」
「欽差崔侍郎前幾日至幽州賑災,各地每日只發一碗稀粥,且所用米糧竟是發霉的陳糧,幾日間,死傷者不減反增。」
「幽州豪商名曰江至和,散糧布醫,救治一城百姓,百姓們便擁其為主,叛了。」
他每說一句,宋妄的臉色便黑沉一分,「一群烏合之眾,幽州軍對付不了嗎?」
「回陛下,若只是區區幾千幾萬百姓,自然無妨,可羌國見狀,已在邊境虎視眈眈,隨時準備揮師南下,幽州軍不敢擅動,是以統領派微臣來求朝廷援兵。」
「陛下,形勢危在旦夕,請陛下決斷。」
一語驚破天地,滿朝震動。
所有人都以為,這場雪災之下,最先出亂子的定是涼州。
萬萬沒想到,會是幽州。
更沒想到,羌國竟捨近求遠,棄西北而逐東。
宋妄臉色難看,看了圈他的文武百官,冷冷道:「諸卿怎麼看?」
中書令如今居百官之首,率先道:「陛下,臣以為幽州刁民反叛,乃十惡不赦之死罪,應當發兵幽州,盡數剿滅。」
話音剛落,幽州軍副統領便道:「陛下請聽微臣陳情。」
宋妄看他:「說。」
副統領叩首:「百姓愚昧無知,只求溫飽活命,罪不至死,臣請陛下,誅殺首惡,安撫百姓,賑濟災民,安定朝綱。」
「小兒胡言!」中書令斥責,「依你之見,幽州百姓叛我天子,竟還要招安嗎?至於安定朝綱之言,更乃胡言亂語,區區刁民作亂,豈能亂我朝綱。」
「更何況,何為首惡!崔侍郎辛勞賑災,縱然有所疏漏,亦是在所難免,在爾等口中竟成了惡人嗎?」
副統領一味叩首哀求:「陛下諸位大人未曾面臨幽州之災情,未見餓殍滿地之慘狀,微臣親眼見之,實不忍誅殺百姓。」
其他人紛紛追隨中書令,駁斥於他。
這些人口綻蓮花,個個三寸不爛之舌,副統領自然不是對手。
最終,宋妄道:「崔赫賑災不力,著令押解回京,另行處置。」
「大將軍王喬安,朕命你帶一萬精銳,馳援幽州軍,務必殲滅叛軍,護衛好邊境。」
「陛下……」
副統領還想要掙扎。
宋妄看他一眼,制止了他:「愛卿勞苦功高,暫去驛站休憩,明日與大將軍一同出發。」
副統領無法,只得領命。
卻滿眼悲戚。
這消息傳的很快,隨著謝夫人的信,一同到了陳郡。
謝渡先看了謝夫人的信,才命侍從回話。
聽到幽州叛亂的消息,有些驚訝:「幽州?」
侍從點頭:「正是。」
謝渡問:「朝中如何處置。」
侍從道:「處置了崔侍郎,命大將軍帶兵去平定叛亂。」
謝渡蹙眉:「又安排了誰去賑災?」
侍從搖頭:「無人:
謝渡一愣,坐在那揉了揉額角:「退下吧。」
他起身,回後院去找沈櫻。
沈櫻正坐在窗下,拿著根木棍逗弄廊下的鸚鵡,教鸚鵡說「新年大吉」。
謝渡推門進去:「阿櫻。」
沈櫻回眸。
謝渡走過去,接過她手中木棍,輕聲道:「我們回洛陽。」
沈櫻詫異:「出什麼事了嗎?」
謝渡便將剛才的事,與她敘述了一遍。
沈櫻皺眉,不由辱罵:「什麼都記得,唯獨忘了最要進的事,這滿朝文武,都是酒囊飯袋!」
幽州叛亂,歸根結底是大災之年,生死攸關。若是無人賑災,百姓活不下去,今日剿滅一萬叛軍,明日便會湧出兩萬、三萬。
今日叛亂的是幽州,明日便會變成豫州、涼州,乃至於京畿。
沈櫻擰緊眉頭:「宋妄糊塗,其他人也糊塗嗎?」
謝渡搖了搖頭:「恐怕不是糊塗,而是沒人願意接這個爛攤子。」
因而無人提及此事,生怕這苦差事落到自己頭上。大齊的朝廷,世家盤踞,哪有人會為黎民百姓考慮。
沈櫻沉默下來。
謝渡道:「這幾日,我們就回洛陽。」
沈櫻點頭。
事情到了這種地步,待在陳郡,已沒有意義。
二人回到洛陽城這日,已是臘月二十。
幽州的軍報一日一封送到萬壽宮,形勢卻愈發嚴峻。
叛軍怎麼殺都殺不完,一天比一天多。
那位豪商江至和,光明正大與朝廷作對,公告天下,凡其麾下,每月發放米糧一斗。
每月一斗糧,足以叫一家人節衣縮食挨過這個寒冬。
百姓們趨之若鶩。
江至和手下人越來越多,不過十餘日,已經有了自己的地盤,逐漸成了氣候。
羌國業已試探著在邊境搶掠。
一時間,幽州生靈塗炭。
謝渡坐在書房中,一頁一頁翻著近日的軍報。
沈櫻看著他,慢慢道:「如果沒有人去賑災,事情只會越來越難以控制。」
謝渡看向她,沉默不語。
沈櫻輕聲道:「你想做什麼,就去做吧。」
謝渡道:「我想去幽州。」
沈櫻道:「僅憑你一人之力,杯水車薪。」
謝渡道:「昨日,杜知維說,願意和我同去,我們兩個站在那裡,想來幽州的百姓,會信任我們。」
昔日的豫州刺史謝渡,護佑豫州百姓躲過這場雪災。
昔日的青天大老爺杜知維,一日殺六貪。
這天下,沒有比他們更得百姓信任的人了。
謝渡救了杜知維,杜知維沒死。
這件事,就夠天下百姓對他生出好感來。
沈櫻點了點頭:「那你就去吧,什麼時候走?」
謝渡道:「我讓人把謝家的商行、糧倉都清點出來,大約五日後,就能出發。」
沈櫻想了想:「我和你一起去?」
謝渡抬眸:「什麼?」
沈櫻看著他,語氣堅定:「我會騎馬,會帶兵,會打仗,我們一起去。」
「我是沈既宣的女兒。」她輕聲道,「他會的,我也會。他能在涼州擊退羌國大軍,我就能在幽州做出同樣的事。」
謝渡頓了頓,應下:「好。」
他想說的話有很多。
舟車勞頓,過於辛苦。
女兒家不方便。
不捨得她受苦。
但這些都不是困難,更不是理由。
她從來都比他能吃苦,比他更敏銳,很多時候都比他強。
他不該因自己的私心,捆住她的翅膀,限制她的人生。
尊重她,幫助她,才是她喜歡的謝渡。
第88章 談好此……
談好此事,二人便緊鑼密鼓準備起出發的行囊。
謝夫人得知此事,雖十分擔心,卻未曾阻攔,讓繡娘們趕工給兩人做了厚實的棉衣,另有護膝棉襪都物,裝滿了包裹。
又花了大價錢,從各地請了十幾位郎中隨行。
但她還是憂心忡忡,嘆息道:「謝家家業雖大,但要賑濟一州之災,也絕非易事,明玄,可要你父親下令,讓幽州的官員們聽你調配?」
不等謝渡答話,她已推翻了自己的言語:「罷了,那些個人能幫什麼忙,只有中飽私囊的份。」
謝渡神色溫和:「阿娘,不用擔心我。」
謝夫人點了點頭,嘆口氣,只說:「路上小心。」
臘月二十三,謝渡、沈櫻、杜知維領著一行千人的護衛,出發北上。
身後裝糧草棉衣的車馬,綿延不絕。
幽州天高地遠,一路冰雪難行,直到臘月二十九,才走到幽州與豫州交界。<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