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若非家世所累,如今早做了大將軍。
沈櫻淡淡道:「他如今位居三品,早就盼著一個機遇,再立一場大功,好叫官職再往上升一升,不會放過這次機會的。」
謝渡若有所思,片刻後點了點頭:「那我便更要去給父親寫信了。」
沈櫻不解:「為什麼?」
謝渡道:「若是你爹這次當真提及此事,提前防備羌國,便是大功一件,父親作為百官之首,便該令吏部主動上表為他升官。唯有如此,才能彰顯朝廷的重視,給羌國以威懾,叫他們不敢輕易南下。」
他目光悠遠:「這仗,最好還是不打。」
若是朝廷毫無表示,毫無重視之心,羌國毫無顧忌,受罪的終究還是邊境的百姓。
而其他各地的百姓,家園不遭屠戮,卻難免背井離鄉,馬革裹屍的苦難。
而若是謝繼宗和吏部不提,宋妄未必能想到這一點。
只能提前給他說,否則就晚了。
沈櫻鬆開了他的衣袖。
謝渡回頭,拉著她一起鑽進了側間的書房。
謝渡寫了兩封信。
一封去往京城,交給謝繼宗。
另一封送去洛陽城,蓋了謝繼宗的私印,令人送往吏部尚書府。
謝繼宗身在京城,鞭長莫及,有些事情,還需其他人配合。
當日,吏部尚書請命入萬壽宮,面見宋妄。
羌國的事情,到底不算急切。
目前最急迫的,還是雪災之事。
為賑災救濟之事,洛陽城萬壽宮朝會時,爆發了一場激烈的爭吵。
昨日,涼州刺史、幽州刺史的摺子,八百里加急送上御案。
都說遭了極大的災害,請求朝廷賑災。
地方有災,朝廷賑災救濟,理所應當。
然,以戶部李尚書為首的官員們堅稱國庫空虛,已無錢糧,無能為力,要求賑災的官員另想法子解決。
賑災之事,尚未確定人選,便成了燙手山芋。
這樣一個沒有油水,又有生命危險的差事,沒有人願意接。
宋妄坐於高台之上,冷冰冰叫人自薦,諸位官員卻個個埋頭不語,不敢與他對視,將「逃避」二字詮釋徹底。
宋妄環顧四周,氣的心口疼。
這就是他的臣子們,竟無一個能為君分憂者。
宋妄深吸一口氣,許下重賞:「前往北方賑災的官員,凡有功者,無爵者恩賜縣伯,有爵者恩襲一代。」
這是極高的賞賜,有了爵位,便踏入了勛貴的行列,日後再沒落,也不會落入庶族寒門。
大齊立國多年,除卻宗室外戚,新賜的爵位寥寥無幾。
若能抓住這個機會,對整個家族來說,都是極好的事情。
而代價,僅僅是自家出些錢財罷了。
各世家都是財主,拿出一時賑災的錢,雖說會傷元氣,但也不至於太嚴重。
饒是如此,底下仍是寂靜無聲。
畢竟,「有功」二字,實在難以界定。
宋妄單手捏緊了座椅的扶手,眼神冷厲。
昨日下午,吏部尚書入宮,特意稟告他,這次災害茲事體大,請他不要吝惜官職爵位,有功者當給予重賞。
他本來還不覺得如何。
沒想到今日竟真如吏部尚書所言,無一人請命。
但,他已然承諾如此,給予如此獎賞,竟也無用嗎?
宋妄的眼神環顧四周,心涼了半截。
寂靜無聲中,終於有一人緩緩出列。
沈既宣走到朝堂正中央,跪地叩首:「臣沈既宣,自請前往涼州賑災。」
宋妄一愣:「沈卿?」
他略有猶豫。
沈既宣是阿櫻的父親,若在涼州出了意外,阿櫻她……
他頓了頓,道:「沈卿,你是武將,並無賑災的經驗,你有把握嗎?」
他的話,倒也正常。
賑災一般都派文官前去,武將輔助,很少有將軍親自處理事務的。
沈既宣道:「陛下,食君之祿,便該忠君之事,為君分憂。如今幽、涼之災,我等臣子,均當捨生忘,為陛下分憂解難。臣雖武人,忠君之心,天地可鑑。」
「再則,臣自出仕,便在涼州內外,熟悉其情形,臣有信心,能穩固民情,安撫民心。」
「而且……」沈既宣叩首,「請陛下容臣杞人憂天之言。」
宋妄道:「愛卿但講無妨。」
沈既宣道:「今歲大寒,羌國受災只會比我大齊更甚,極有可能揮師南下。臣與羌國對陣多年,有信心擋住羌國鐵騎。」
「因而,臣斗膽,自請前往涼州賑災,若有負聖恩,任憑陛下處置。」
一席話,說的入情入理,叫人感動。
宋妄撫掌:「好。」
「愛卿忠君之心,朕已了解了,朕准你去涼州。此外,朕給你承諾,若你真能做到所言,朕賜你侯爵,酬你賑災撫民、安邦定國之功。」
沈既宣感動非常:「臣拜謝陛下隆恩。」
宋妄抬手:「愛卿暫退。」
他又看向其他人:「可有人自請去幽州?難道這滿朝文武,獨有沈愛卿一個忠君之人嗎?」
左僕射謝繼宗留守京都。
此刻,朝堂上官位最高的,便是中書令、門下侍中。
宋妄的眼神,落在二人臉上。
他話說的重,沒人敢不當回事。
中書令無法,只得道:「陛下,臣願前往幽州。」
此言一出,身後立時有四五人出列,紛紛請命前往幽州。
宋妄眼神一凜,當即怒火中燒:「好,好的很。」
沒想到,這位中書令的號召力,竟比他這個君王還高。
這朝廷,還是他宋家的朝廷嗎?
中書令一驚,當即叩首:「陛下息怒。」
宋妄怒極反笑:「中書令大人言重了,朕何怒之有?」
中書令戰戰兢兢,不敢言語。
宋妄沒搭理他,目光落在戶部侍郎崔赫身上:「崔侍郎。」
崔赫出列:「臣在。」
宋妄道:「你乃戶部侍郎,賑災救濟,離不了戶部,朕命你前去幽州,你可願意?」
話已至此,崔赫只得道:「臣遵旨,定盡心竭力,不負皇恩。」
眾人心下忐忑不安。
崔赫出身清河崔氏嫡支,是崔刺史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崔皇后和崔嘉禾的親叔叔。
陛下明明近日極為寵信崔嘉禾,怎麼偏偏點了崔家的人去賑災。
滿朝寂靜中。
宋妄點了點頭:「如此,二位愛卿回去準備,明日便出發吧。」
二人應下。
宋妄又冷冷喊了戶部尚書一聲,道:「朕不管爾等有多困難,賑災之事務必做好,若是糧草錢財有所延遲,耽擱了賑災,朕只拿你們問罪。」
「是。」戶部尚書不敢再辯,只得道,「臣遵旨。」
宋妄又最後看了中書令一眼,沒叫他起來,冷冷道:「退朝吧。」
第85章 私心別把我和他牽扯到一塊
朝堂的事情,很快便傳到了靜安殿。
宋妄剛回到後殿,謝太后便帶著人匆匆而來。
母子二人一見面,謝太后張嘴便是質問:「早上你許給沈既宣侯爵?」
宋妄淡淡道:「母后,沈卿忠君體國,功績赫赫,酬以侯爵,並不為過。」
謝太后眉頭緊皺,怒道:「你不必跟我說這些,當我不知道你嗎?你還不是惦記著沈櫻,想給她抬一抬出身。」
宋妄沒說話。
謝太后所言是真,他早就想給沈既宣封爵。
在沈櫻還是東宮太子妃時,他就去求過先帝。
但大齊唯有皇后、太后的家族能夠封爵,太子妃無此尊榮。
沈既宣的功績又不足以尊封爵位,先帝拒絕了,並讓他不要再提。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機會,他自然要給的比旁人高一些。
沈既宣有了侯爵,沈櫻便是侯爺的女兒,身份不同以往。
他再娶她時,那些外人便不能再以家世攻訐於她。
謝太后道:「你當真是糊塗,為了個女人,什麼事都敢幹!你要賜爵,一個縣伯還不夠嗎?竟然許了侯爵,你真是……真是糊塗至極!」
宋妄與她對視,閉了閉眼,慢慢道:「我糊塗?今日早朝的情形,母后可曾看見?這等情形,不給沈既宣爵位,難道要給母后看中的那些個縮頭烏龜?」
他冷冷道:「糊塗的是母后吧,」
謝太后又驚又怒:「你說什麼?」
宋妄甩袖,冷冷警告道:「母后,朕才是皇帝。」
他抬腳就走,頭一次這麼不給自己的母親面子。
謝太后愕然看著他的背影。<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沈櫻淡淡道:「他如今位居三品,早就盼著一個機遇,再立一場大功,好叫官職再往上升一升,不會放過這次機會的。」
謝渡若有所思,片刻後點了點頭:「那我便更要去給父親寫信了。」
沈櫻不解:「為什麼?」
謝渡道:「若是你爹這次當真提及此事,提前防備羌國,便是大功一件,父親作為百官之首,便該令吏部主動上表為他升官。唯有如此,才能彰顯朝廷的重視,給羌國以威懾,叫他們不敢輕易南下。」
他目光悠遠:「這仗,最好還是不打。」
若是朝廷毫無表示,毫無重視之心,羌國毫無顧忌,受罪的終究還是邊境的百姓。
而其他各地的百姓,家園不遭屠戮,卻難免背井離鄉,馬革裹屍的苦難。
而若是謝繼宗和吏部不提,宋妄未必能想到這一點。
只能提前給他說,否則就晚了。
沈櫻鬆開了他的衣袖。
謝渡回頭,拉著她一起鑽進了側間的書房。
謝渡寫了兩封信。
一封去往京城,交給謝繼宗。
另一封送去洛陽城,蓋了謝繼宗的私印,令人送往吏部尚書府。
謝繼宗身在京城,鞭長莫及,有些事情,還需其他人配合。
當日,吏部尚書請命入萬壽宮,面見宋妄。
羌國的事情,到底不算急切。
目前最急迫的,還是雪災之事。
為賑災救濟之事,洛陽城萬壽宮朝會時,爆發了一場激烈的爭吵。
昨日,涼州刺史、幽州刺史的摺子,八百里加急送上御案。
都說遭了極大的災害,請求朝廷賑災。
地方有災,朝廷賑災救濟,理所應當。
然,以戶部李尚書為首的官員們堅稱國庫空虛,已無錢糧,無能為力,要求賑災的官員另想法子解決。
賑災之事,尚未確定人選,便成了燙手山芋。
這樣一個沒有油水,又有生命危險的差事,沒有人願意接。
宋妄坐於高台之上,冷冰冰叫人自薦,諸位官員卻個個埋頭不語,不敢與他對視,將「逃避」二字詮釋徹底。
宋妄環顧四周,氣的心口疼。
這就是他的臣子們,竟無一個能為君分憂者。
宋妄深吸一口氣,許下重賞:「前往北方賑災的官員,凡有功者,無爵者恩賜縣伯,有爵者恩襲一代。」
這是極高的賞賜,有了爵位,便踏入了勛貴的行列,日後再沒落,也不會落入庶族寒門。
大齊立國多年,除卻宗室外戚,新賜的爵位寥寥無幾。
若能抓住這個機會,對整個家族來說,都是極好的事情。
而代價,僅僅是自家出些錢財罷了。
各世家都是財主,拿出一時賑災的錢,雖說會傷元氣,但也不至於太嚴重。
饒是如此,底下仍是寂靜無聲。
畢竟,「有功」二字,實在難以界定。
宋妄單手捏緊了座椅的扶手,眼神冷厲。
昨日下午,吏部尚書入宮,特意稟告他,這次災害茲事體大,請他不要吝惜官職爵位,有功者當給予重賞。
他本來還不覺得如何。
沒想到今日竟真如吏部尚書所言,無一人請命。
但,他已然承諾如此,給予如此獎賞,竟也無用嗎?
宋妄的眼神環顧四周,心涼了半截。
寂靜無聲中,終於有一人緩緩出列。
沈既宣走到朝堂正中央,跪地叩首:「臣沈既宣,自請前往涼州賑災。」
宋妄一愣:「沈卿?」
他略有猶豫。
沈既宣是阿櫻的父親,若在涼州出了意外,阿櫻她……
他頓了頓,道:「沈卿,你是武將,並無賑災的經驗,你有把握嗎?」
他的話,倒也正常。
賑災一般都派文官前去,武將輔助,很少有將軍親自處理事務的。
沈既宣道:「陛下,食君之祿,便該忠君之事,為君分憂。如今幽、涼之災,我等臣子,均當捨生忘,為陛下分憂解難。臣雖武人,忠君之心,天地可鑑。」
「再則,臣自出仕,便在涼州內外,熟悉其情形,臣有信心,能穩固民情,安撫民心。」
「而且……」沈既宣叩首,「請陛下容臣杞人憂天之言。」
宋妄道:「愛卿但講無妨。」
沈既宣道:「今歲大寒,羌國受災只會比我大齊更甚,極有可能揮師南下。臣與羌國對陣多年,有信心擋住羌國鐵騎。」
「因而,臣斗膽,自請前往涼州賑災,若有負聖恩,任憑陛下處置。」
一席話,說的入情入理,叫人感動。
宋妄撫掌:「好。」
「愛卿忠君之心,朕已了解了,朕准你去涼州。此外,朕給你承諾,若你真能做到所言,朕賜你侯爵,酬你賑災撫民、安邦定國之功。」
沈既宣感動非常:「臣拜謝陛下隆恩。」
宋妄抬手:「愛卿暫退。」
他又看向其他人:「可有人自請去幽州?難道這滿朝文武,獨有沈愛卿一個忠君之人嗎?」
左僕射謝繼宗留守京都。
此刻,朝堂上官位最高的,便是中書令、門下侍中。
宋妄的眼神,落在二人臉上。
他話說的重,沒人敢不當回事。
中書令無法,只得道:「陛下,臣願前往幽州。」
此言一出,身後立時有四五人出列,紛紛請命前往幽州。
宋妄眼神一凜,當即怒火中燒:「好,好的很。」
沒想到,這位中書令的號召力,竟比他這個君王還高。
這朝廷,還是他宋家的朝廷嗎?
中書令一驚,當即叩首:「陛下息怒。」
宋妄怒極反笑:「中書令大人言重了,朕何怒之有?」
中書令戰戰兢兢,不敢言語。
宋妄沒搭理他,目光落在戶部侍郎崔赫身上:「崔侍郎。」
崔赫出列:「臣在。」
宋妄道:「你乃戶部侍郎,賑災救濟,離不了戶部,朕命你前去幽州,你可願意?」
話已至此,崔赫只得道:「臣遵旨,定盡心竭力,不負皇恩。」
眾人心下忐忑不安。
崔赫出身清河崔氏嫡支,是崔刺史一母同胞的親弟弟,崔皇后和崔嘉禾的親叔叔。
陛下明明近日極為寵信崔嘉禾,怎麼偏偏點了崔家的人去賑災。
滿朝寂靜中。
宋妄點了點頭:「如此,二位愛卿回去準備,明日便出發吧。」
二人應下。
宋妄又冷冷喊了戶部尚書一聲,道:「朕不管爾等有多困難,賑災之事務必做好,若是糧草錢財有所延遲,耽擱了賑災,朕只拿你們問罪。」
「是。」戶部尚書不敢再辯,只得道,「臣遵旨。」
宋妄又最後看了中書令一眼,沒叫他起來,冷冷道:「退朝吧。」
第85章 私心別把我和他牽扯到一塊
朝堂的事情,很快便傳到了靜安殿。
宋妄剛回到後殿,謝太后便帶著人匆匆而來。
母子二人一見面,謝太后張嘴便是質問:「早上你許給沈既宣侯爵?」
宋妄淡淡道:「母后,沈卿忠君體國,功績赫赫,酬以侯爵,並不為過。」
謝太后眉頭緊皺,怒道:「你不必跟我說這些,當我不知道你嗎?你還不是惦記著沈櫻,想給她抬一抬出身。」
宋妄沒說話。
謝太后所言是真,他早就想給沈既宣封爵。
在沈櫻還是東宮太子妃時,他就去求過先帝。
但大齊唯有皇后、太后的家族能夠封爵,太子妃無此尊榮。
沈既宣的功績又不足以尊封爵位,先帝拒絕了,並讓他不要再提。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機會,他自然要給的比旁人高一些。
沈既宣有了侯爵,沈櫻便是侯爺的女兒,身份不同以往。
他再娶她時,那些外人便不能再以家世攻訐於她。
謝太后道:「你當真是糊塗,為了個女人,什麼事都敢幹!你要賜爵,一個縣伯還不夠嗎?竟然許了侯爵,你真是……真是糊塗至極!」
宋妄與她對視,閉了閉眼,慢慢道:「我糊塗?今日早朝的情形,母后可曾看見?這等情形,不給沈既宣爵位,難道要給母后看中的那些個縮頭烏龜?」
他冷冷道:「糊塗的是母后吧,」
謝太后又驚又怒:「你說什麼?」
宋妄甩袖,冷冷警告道:「母后,朕才是皇帝。」
他抬腳就走,頭一次這麼不給自己的母親面子。
謝太后愕然看著他的背影。<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