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元十三限陰沉地道:“無論如何,你們總會支持他,替他說話。”

  蘇夜冷笑道:“我倒想替你說話,但瞧著你做的那些破事,看著你這人憎狗厭的態度,實在很難下定決心幫忙啊。你到底要不要說?你不說,我也懶得浪費口舌,此處人跡罕至,寬敞遼闊,咱們就在這裡決一死戰,省得我日後為你費心。”

  第三百七十四章

  天衣居士許笑一和神針婆婆織女的相識,緣於一個名叫夏侯四十一的大惡人。

  數十年前, 蔡京遠未達到如今權傾朝野的地位, 卻已招兵買馬, 擁有自己一套班底,在朝廷里成了氣候。那時他需要一種奇藥, 讓服藥者神智昏迷,按照下藥人的心意說話,以免仁人義士赴死之時, 當街大罵jian黨誤國。

  這個荒謬而重要的任務, 被他交給了夏侯四十一。

  夏侯四十一多方打探得知, 嶺南溫家確實有類似藥物。他惹不起洛陽的溫晚,惹不起老字號, 最後找上負責藏毒的“大字號”溫帝, 先利誘, 再威逼, 殺死溫帝滿門,迫使他交出藥方, 事後宣稱是諸葛小花得知他們研製傷天害理的毒藥, 專門來懲jian除惡。

  天衣居士得悉此事, 自然要上門質問。過去, 兩人頗有一番交情, 他又不清楚夏侯四十一的真面目,曾多次幫過對方。但這一次,夏侯四十一推諉不成, 談話當中,突然下手偷襲。

  不幸的是,他偷襲完了,仍然敗給天衣居士,於是痛哭流涕,說自己已然悔悟,以後定會洗心革面,改邪歸正,甚至願意去刺殺長年作惡的三鞭道人,作為懺悔的證據。

  對此,天衣居士信以為真,遂放過了他。誰知沒過多久,神針門的織女怒氣沖沖地找來,問他為何要手下留情。

  織女以前有三個姐妹,均是被夏侯四十一用惡毒手段jian殺的,所以她不信他的悔悟,更認為天衣居士是他同黨。因為天衣居士只挨打,不還手,她最後悻悻離去,告誡他放走惡人等同於傷害好人,夏侯四十一絕無可能幡然醒悟。

  第一次會面並不愉快,但天衣居士對她一見鍾情,後來出手救她,扭轉了給她留下的印象。從那以後,兩人進入熱戀期,一起住在他的園子裡。

  織女有個親密的閨中朋友,叫作小鏡,不久後亦搬進園子居住。織女性格較為潑辣,而小鏡嫻靜文雅。天衣居士雖然深愛織女,卻很欣賞小鏡的性格,十分憐惜她,亦願意傳授她一些技藝,致使織女誤會他和小鏡有染,大吵一架後憤而離去。

  吵架的時候,她已經有了身孕,卻不管不顧,前往三鞭道人的道觀,找夏侯四十一復仇。不幸的是,她就這樣落進夏侯四十一手裡,被他侮辱玷污。天衣居士趕來相救,正好目睹這幕慘劇,悔之不迭,卻抵不過三鞭、夏侯兩人聯手,也成了他們的俘虜。

  與此同時,諸葛先生去園子找二師兄,遇上在布袋裡練功的小鏡,將她從困境裡解救出來。小鏡回房梳妝,在園子裡迷了路,又結識前來找諸葛先生算帳的元十三限。

  在那段時間裡,自在門正在集中精力,對付作亂的儂氏首領智高,負責人便是諸葛小花和元十三限。諸葛小花有意把刺殺功勞讓給師弟,不想智高隨身護衛里有一名高手,反令元十三限負傷而歸。

  元十三限疑神疑鬼,認為諸葛先生故意設套陷害,懷著滿腹怨氣前來,要當面理論理論。

  不知幸運還是不幸,這對本該爭吵的師兄弟於同一天認識了小鏡,均因她而心動,第一眼便愛上了她,步上天衣居士後塵。他們確實未在當天發生衝突,卻埋下了日後決裂的禍根。

  然後,小鏡向兩人求助,說天衣居士和織女有了大麻煩,請他們前往道觀幫忙。幾人匆忙趕去,發現夏侯四十一挾持了兩名人質,只好面對面地僵持。

  織女要求他們殺了夏侯,天衣居士也一樣。但小鏡不希望他們死,愛慕小鏡的元十三限見狀,便做主放了這兩大惡人。

  這件大事過後,自在門表面無堅不摧,實則暗cháo洶湧。織女情緒極不穩定,時常為難天衣居士。諸葛、元限則陷入三角戀情,都在努力爭取小鏡的好感。

  天衣居士很清楚,小鏡的心上人是諸葛小花,不是元十三限。然而,他擔心戀情揭破之後,元十三限更加憎恨師兄,殫精竭慮地籌劃許久,想出了一個不可能再餿的餿主意。

  他跟小鏡說好,要她配合他演一齣戲。小鏡假裝對他告白,謊稱真正愛的人是他,以便斷掉元十三限的念頭。他覺得,只要小鏡不愛諸葛先生,元十三限的恨意便不會太重。

  這場戲上演時,元十三限聽見了,像他們計劃的那樣,一時間傷心透頂,灰心地放棄小鏡。可織女也聽見了,再度產生誤會,認為過去的猜疑都是真的,孤身遠走天涯,自此消失在天衣居士的生命里。

  誰都沒想到,元十三限失戀之後,反倒破而後立,武功更上一層樓。他再次和諸葛先生聯手,嘗試刺殺智高。諸葛先生則再次讓出功勞,使他刺殺得手。

  智高身亡,他立下大功,亦得知那場所謂“告白”的真相,憤怒到極點,將兩名師兄大罵一頓,決定與他們恩斷義絕,再不來往。出走路上,他碰到傷心的小鏡。小鏡竟不問情由,抬手就砍了他兩刀。他臉上那道深而長的刀疤,便是由此而來。

  原來,小鏡本名智小鏡,是智高的親生女兒。她看不慣家族的殘暴行徑,獨自一人離家出走。但她的父親被人殺死,她必須為他報仇。殺父仇人乃是她親近相信的人,更令她悲憤欲狂。

  事情發展到如此地步,元十三限驚極生怒,心中偏見愈髮根深蒂固,認定諸葛先生陷害他至深。他殺了小鏡的父親,那麼,小鏡永遠不可能投入他懷抱。這樣一來,諸葛先生便可迎娶小鏡,姻緣、武學、仕途三方幸福美滿,前途無可限量。

  他不但這樣想了,還把這種想法灌輸進小鏡腦子裡,渾不管小鏡之前長期隱瞞,從來不提自己出身來歷的事實。

  奇怪的是,小鏡亦信了他的說法,認為諸葛小花是大jian大惡,居心叵測之輩,自暴自棄地嫁給了他,並把智高的《傷心小箭》交給他,要他練成神功,誅殺諸葛。

  他要殺諸葛先生,諸葛先生自不會束手待斃。至此他終於發覺,他當真不是諸葛先生的對手。期間,他殺死夏侯四十一,救走天衣居士,要求天衣居士入山隱居,否則就得死在他手裡。他在老林寺裡面,提到當年的承諾,指的就是這個約定。

  他從一代大俠韋青青青那裡學到心箭,極其適合修煉傷心小箭,但練來練去,總也練不成功,決定尋找《山字經》秘籍,用經中記載的神功補足缺陷。

  不過,《山字經》的現任主人是三鞭道人。

  小鏡被仇恨沖昏了頭,不惜獻出身體,陪三鞭道人春宵一夜,換來這本典籍。她不知道,元十三限也不知道,蔡京已授意三鞭道人,將原書換成顛倒錯亂,缺失章節的版本,意在誘使他走火入魔。

  幸好他是不世出的武學奇才,依靠書里的胡言亂語,硬生生練成了傷心箭法,同時也練出了一個瘋子。他心志大亂,性格大變,練成後的第一箭,便殺死了身邊的小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