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白日裡種種歷歷在目,打暈他的女子,身著淡綠羅裙,周身仿佛籠在輕煙細霧裡,窈窕纖長,似隔著霧氣看一枝新綠春桑。
各宮的女史,各司其職,鮮少有不當值得閒的,這人看起來竟像是閣樓的常客,應當並非是宮中各司的女官。
思緒不定,出了會子神後,謝翊被殿外的腳步聲猛然驚醒,方意識到自己在思些什麼。
真是荒唐,他竟會想這些。
以他的性子,此刻所應當想的,便只有那本《高祖本紀》。
說來確實幾分抑憤,今日突做決定去取書,結果被一莫名其妙的女子捷足先登,自己還被她擊中,暈倒在閣樓里。
自小母妃教導他,遇事要忍,動心忍性,增益所不能。面對父皇的責難,要忍,面對皇兄的刁難,要忍。久而久之,謝翊便成就了一副退而不爭、淡泊世俗的個性。
大概,若是換一個人,被那小娘子如此毆打,多半已起了血濺五步的殺心。
然而此刻謝翊寬宏地考量著,那個大膽包天的小娘子罪不至死,而他不應懷有仇恨怨懟之心,過多地去與一個小娘子計較。
但那本書,他確然是需要的。
所以每日申時,謝翊都在蘭台的藏書閣里等她。
卻說聶桑那日,為了一本《高祖本紀》溜進閣樓里,又因碰巧被一外宮的侍衛撞見,不得已抱起書擊暈了他。
其實當時聶桑只想給自己掙得一條逃生之路,並沒有考慮到她懷中所抱藏書的分量,竟能輕而易舉將一名成年男人擊倒在地,還想著,他作為侍衛,身板也著實太弱了一些。
不過那也是後來所想,當時的聶桑似一隻無頭蒼蠅,慌不擇路地便逃之夭夭。
一直到回聆音閣,聶桑今日,彈錯了幾個音。
綺弦幾人都震驚地看著她:「聶桑,你今天是怎麼啦?箜篌也彈錯了。」
聶桑回過神,看了眼指尖下撫觸的琴弦,萬分震驚。
的確啊,她居然心神不寧到,連她爛熟於心的曲子,都彈錯了。
也不知那個侍衛是否懷恨在心,他若是一定要追究到底,恐怕、恐怕……
不過,想來他區區一個侍衛,按照宮規也不應出現在那裡,一定是於她有著共同的癖好,從這點上看,說不定他也不想惹事,悶悶吃了啞巴虧。
回到寢房,聶桑把借來的書挑燈夜讀,連讀三日,一目十行地看完了,打算明日申時就去歸還。
太皇太后如今鳳體難愈,一直病著,身體每況愈下,早已無心聽琴,聆音閣的姊妹整日無所事事,多的是閒暇。
聶桑這一覺睡得深長,直到翌日午後,才起來,練了一會琴,吃了一碗湯餅,捱到申時,躡手躡腳地抱著書去了蘭台。
聶桑走後,聆音閣里的女樂師們都圍攏來好奇地交談。
琵琶女:「聶桑以前可是最刻苦修技的,你們看,她現在連琴都不練了。」
篳篥女:「是啊,整日裡神出鬼沒、心事重重的樣子。」
洞簫女:「她一向喜歡那些情情愛愛的話本子,我早就猜到了,她一定是閒不住的一個人,遲早會跟著男人走,離開我們的。」
竹笛女:「所以,聶桑也和琴師姊姊一樣,是鍾意了郎君了嗎?」
陶塤女:「只怕是的。」
綺弦憂心忡忡地聽完這些話,倒不為別的擔憂,只是擔心,這宮裡人情複雜,真男人少,假男人多,聶桑她,別是為了話本里的甜言蜜語,著了奸賊的道。
不行,等她回來,聆音閣里定要三司會審,與她好好說說。
對眾姊妹的議論聶桑一概無知,她現在只是心思忐忑地想歸還那本《高祖本紀》,然後,發下咒誓以後再也不偷去蘭台看書。
她的世外桃源,她的洞天福地,現在,終於還是被人發現了,她永遠地失去了它。
心下悵然,聶桑沿著舊路返回蘭台,拾級而上,到了閣樓。
此時天色已黯,閣內潮悶,未曾燃燈,黢黑無比。
聶桑輕手輕腳地扶過一排排書架,尋向放置《高祖本紀》的那面古架。
到終於找到那面古架時,手心摸索向書架,藉以支撐身體,猝不及防,掌心摸到了一隻手。
那隻手,修長,筆直,帶有一絲溫熱的墨氣。
初始時以為那是書架上的某種機擴,待觸碰一下,感知到了骨節,和那隻手所攜帶的體溫之後,聶桑嚇得像只老鼠般跳了起來,驚慌失措地道:「你、你是何人!」
謝翊呢,在此等候多時了,本以為她看書沒那麼快,還需至少兩日才會來還書,沒想到區區三日,她就啃完了《高祖本紀》,看來也是嗜書如命之人。
謝翊對愛書的人只有知己之感,對她的累累罪行也不會再加以為難,就著昏暗的夜色,男子撐臂在書架旁,一動未動,眸光平靜地凝視著聶桑,這個膽大包天的小娘子。
她受了驚,偏薄的胸脯,急促地起伏。
呼吸間帶著一縷初發新葉子的清鮮香氣,一寸寸爬入他的感官。
聶桑一直沒等到他回答,心思惴惴,惶惶的聲音,聽起來時斷時續:「你、你就是被我打暈的那個人嗎?」
男人隨之皺起了眉宇。
她還敢提將他打暈的事?
聶桑心懷驚悚,忍了半晌,咽干地吞了吞口水,便聽到一個滑過喉結的,極快的聲音。
「嗯。」
那聲音,很清澈,很像是沒有變聲過的男子的本嗓。
這讓聶桑一瞬間懷疑,他並非如自己所想,是個帶刀的侍衛,而是宮內一個淨身的內侍官。
「你,你要報仇嗎?」
所以現在是,守株待兔麼。
他刻意地在這裡埋伏,就是為了等自己,好一報當日她將他打暈在地的舊仇?
謝翊凝視著小娘子倉皇的臉蛋、瑟瑟發抖的薄肩,聽到她的發問後,謝翊竟然也在心中問了一句自己,他是想報仇麼?
仔細叩問,他發現,沒有。
他沒有想那麼做。
可聶桑已經被嚇得,《高祖本紀》從臂彎里滑了下去,砸向地面。
那是記載高祖生平事跡最為詳盡的一本書,謝翊眼眶微微痙攣,手穩地彎腰托住了書。
就是這麼一個機會,聶桑以為再難能有,此時不溜,更待何時。她想趁著夜黑風高,男人沒看清自己的臉,轉身就潰逃,卻不巧,又被謝翊一隻手拽住。
聶桑被握住了胳膊,被那股突施冷箭的力道一下扯回去。
伴隨著《高祖本紀》被妥當放在書案上的聲響,聶桑的纖腰已極盡折斷的姿態,被扣在了書案上。
男子將她囚困於此禁地之間。
恰此時,身後的軒窗探進來一抹皎潔無瑕的月色,映亮了男子漆黑的眉宇,如溫潤的輪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各宮的女史,各司其職,鮮少有不當值得閒的,這人看起來竟像是閣樓的常客,應當並非是宮中各司的女官。
思緒不定,出了會子神後,謝翊被殿外的腳步聲猛然驚醒,方意識到自己在思些什麼。
真是荒唐,他竟會想這些。
以他的性子,此刻所應當想的,便只有那本《高祖本紀》。
說來確實幾分抑憤,今日突做決定去取書,結果被一莫名其妙的女子捷足先登,自己還被她擊中,暈倒在閣樓里。
自小母妃教導他,遇事要忍,動心忍性,增益所不能。面對父皇的責難,要忍,面對皇兄的刁難,要忍。久而久之,謝翊便成就了一副退而不爭、淡泊世俗的個性。
大概,若是換一個人,被那小娘子如此毆打,多半已起了血濺五步的殺心。
然而此刻謝翊寬宏地考量著,那個大膽包天的小娘子罪不至死,而他不應懷有仇恨怨懟之心,過多地去與一個小娘子計較。
但那本書,他確然是需要的。
所以每日申時,謝翊都在蘭台的藏書閣里等她。
卻說聶桑那日,為了一本《高祖本紀》溜進閣樓里,又因碰巧被一外宮的侍衛撞見,不得已抱起書擊暈了他。
其實當時聶桑只想給自己掙得一條逃生之路,並沒有考慮到她懷中所抱藏書的分量,竟能輕而易舉將一名成年男人擊倒在地,還想著,他作為侍衛,身板也著實太弱了一些。
不過那也是後來所想,當時的聶桑似一隻無頭蒼蠅,慌不擇路地便逃之夭夭。
一直到回聆音閣,聶桑今日,彈錯了幾個音。
綺弦幾人都震驚地看著她:「聶桑,你今天是怎麼啦?箜篌也彈錯了。」
聶桑回過神,看了眼指尖下撫觸的琴弦,萬分震驚。
的確啊,她居然心神不寧到,連她爛熟於心的曲子,都彈錯了。
也不知那個侍衛是否懷恨在心,他若是一定要追究到底,恐怕、恐怕……
不過,想來他區區一個侍衛,按照宮規也不應出現在那裡,一定是於她有著共同的癖好,從這點上看,說不定他也不想惹事,悶悶吃了啞巴虧。
回到寢房,聶桑把借來的書挑燈夜讀,連讀三日,一目十行地看完了,打算明日申時就去歸還。
太皇太后如今鳳體難愈,一直病著,身體每況愈下,早已無心聽琴,聆音閣的姊妹整日無所事事,多的是閒暇。
聶桑這一覺睡得深長,直到翌日午後,才起來,練了一會琴,吃了一碗湯餅,捱到申時,躡手躡腳地抱著書去了蘭台。
聶桑走後,聆音閣里的女樂師們都圍攏來好奇地交談。
琵琶女:「聶桑以前可是最刻苦修技的,你們看,她現在連琴都不練了。」
篳篥女:「是啊,整日裡神出鬼沒、心事重重的樣子。」
洞簫女:「她一向喜歡那些情情愛愛的話本子,我早就猜到了,她一定是閒不住的一個人,遲早會跟著男人走,離開我們的。」
竹笛女:「所以,聶桑也和琴師姊姊一樣,是鍾意了郎君了嗎?」
陶塤女:「只怕是的。」
綺弦憂心忡忡地聽完這些話,倒不為別的擔憂,只是擔心,這宮裡人情複雜,真男人少,假男人多,聶桑她,別是為了話本里的甜言蜜語,著了奸賊的道。
不行,等她回來,聆音閣里定要三司會審,與她好好說說。
對眾姊妹的議論聶桑一概無知,她現在只是心思忐忑地想歸還那本《高祖本紀》,然後,發下咒誓以後再也不偷去蘭台看書。
她的世外桃源,她的洞天福地,現在,終於還是被人發現了,她永遠地失去了它。
心下悵然,聶桑沿著舊路返回蘭台,拾級而上,到了閣樓。
此時天色已黯,閣內潮悶,未曾燃燈,黢黑無比。
聶桑輕手輕腳地扶過一排排書架,尋向放置《高祖本紀》的那面古架。
到終於找到那面古架時,手心摸索向書架,藉以支撐身體,猝不及防,掌心摸到了一隻手。
那隻手,修長,筆直,帶有一絲溫熱的墨氣。
初始時以為那是書架上的某種機擴,待觸碰一下,感知到了骨節,和那隻手所攜帶的體溫之後,聶桑嚇得像只老鼠般跳了起來,驚慌失措地道:「你、你是何人!」
謝翊呢,在此等候多時了,本以為她看書沒那麼快,還需至少兩日才會來還書,沒想到區區三日,她就啃完了《高祖本紀》,看來也是嗜書如命之人。
謝翊對愛書的人只有知己之感,對她的累累罪行也不會再加以為難,就著昏暗的夜色,男子撐臂在書架旁,一動未動,眸光平靜地凝視著聶桑,這個膽大包天的小娘子。
她受了驚,偏薄的胸脯,急促地起伏。
呼吸間帶著一縷初發新葉子的清鮮香氣,一寸寸爬入他的感官。
聶桑一直沒等到他回答,心思惴惴,惶惶的聲音,聽起來時斷時續:「你、你就是被我打暈的那個人嗎?」
男人隨之皺起了眉宇。
她還敢提將他打暈的事?
聶桑心懷驚悚,忍了半晌,咽干地吞了吞口水,便聽到一個滑過喉結的,極快的聲音。
「嗯。」
那聲音,很清澈,很像是沒有變聲過的男子的本嗓。
這讓聶桑一瞬間懷疑,他並非如自己所想,是個帶刀的侍衛,而是宮內一個淨身的內侍官。
「你,你要報仇嗎?」
所以現在是,守株待兔麼。
他刻意地在這裡埋伏,就是為了等自己,好一報當日她將他打暈在地的舊仇?
謝翊凝視著小娘子倉皇的臉蛋、瑟瑟發抖的薄肩,聽到她的發問後,謝翊竟然也在心中問了一句自己,他是想報仇麼?
仔細叩問,他發現,沒有。
他沒有想那麼做。
可聶桑已經被嚇得,《高祖本紀》從臂彎里滑了下去,砸向地面。
那是記載高祖生平事跡最為詳盡的一本書,謝翊眼眶微微痙攣,手穩地彎腰托住了書。
就是這麼一個機會,聶桑以為再難能有,此時不溜,更待何時。她想趁著夜黑風高,男人沒看清自己的臉,轉身就潰逃,卻不巧,又被謝翊一隻手拽住。
聶桑被握住了胳膊,被那股突施冷箭的力道一下扯回去。
伴隨著《高祖本紀》被妥當放在書案上的聲響,聶桑的纖腰已極盡折斷的姿態,被扣在了書案上。
男子將她囚困於此禁地之間。
恰此時,身後的軒窗探進來一抹皎潔無瑕的月色,映亮了男子漆黑的眉宇,如溫潤的輪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