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陛下,退兵吧。」他仍是無比耐心,無比溫和,一字一句地懇言諫道。
帳中空氣似乎凝固了。
「我現在就可以殺了你。」耶律洪基忽然從牙縫裡擠出一句。聲音輕得幾乎只有他們二人才能聽見。
「沒有什麼能阻擋陛下。」慕容復應聲而答。「十天無臣的音訊,便是北方諸寨、燕雲漢兒起義信號。火之燎原,不可嚮邇。」
耶律洪基臉色忽而變得灰白,額上冒出了細細密密的汗珠。他面露不甘神色,又將棋盤局勢細細掃視過一遍,冥思苦想半日,臉上神色不斷變換,忽而一喜,精神一振,忽而一憂,眉頭一皺。看了好半天,終似一籌莫展,抬手將面前棋盤一推,頹然向後跌坐。
他箕坐著,臉色陰沉得似能滴下水來,一語不發地將慕容復從頭到腳打量了一遍,像是不認識他一般。這回的眼光卻又不一樣了——帶了警戒和防範的意味,還有一分情不自禁的由衷敬意。
他忽半是不解,半是悻悻然地道:
「……是朕低估了你。你既然早有準備,為何不趁亂起兵,一圖天下?」
慕容復聞言抬頭,跪坐於棋盤後沉默地瞧著他。他行坐都是端端正正,即便再悽厲,再兵荒馬亂的境地,也一絲不苟,腰背挺直如一把劍。一半是軍人習氣,一半則是世家子弟嚴厲家教打磨出的教養。
好半晌,他終於搖了搖頭,緩緩地道:「陛下問為什麼?……臣也不知道。」
「……如果臣知道,只怕陛下今天不能活著走出這座軍帳。」
耶律洪基臉色驟變,直瞪瞪地瞧了他一會兒,似怒氣無處發泄,忽怒喝一聲,展袖重重將棋盤上棋子一拂。黑子白子,如大珠小珠,驟雨般嘩啦啦落了一地。
耶律洪基立起身來,拂袖便走。怒氣沖沖走至門邊,忽似想起什麼,一轉身,余怒未消,提高聲音,厲聲道:「你知道這次兵不血刃,班師回朝,等待你的會是什麼嗎?」
慕容復沒有立即回答。他仍然背對著耶律洪基,看不見表情。
停了一停,他輕聲道:「我知道。」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cathy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十二章
蕭峰是對的:身陷囹圄的時間裡,除了回想從前,確實沒有別的事情可做。
他記得江南的梅雨天氣。燕子塢的夏有時候一個月不見太陽,天永遠呈心事重重的白,雲層飽含水汽,像剛剛哭過的女孩子,經不住輕輕的一聲詢問,就會變臉落下雨來——那是十二三歲的語嫣。
他幾乎是看著這個表妹長大。至今憶起她幼時嬌憨模樣,仍舊不禁莞爾。小時他擅長放下身段哄得她破涕為笑,成年後常年在外征戰,偶爾歸家,才驚奇而惆悵地發現她已經長成以臉紅代替眼淚的端莊少女。那時他已是國之棟樑,疲於奔命的一家之主,二人反倒不像從前那樣無話不說:軍國大事不能對她談,風花雪月當然更不適合。最安全的話題也只剩下天氣家常,武功進境。
他沒想到她會為了豐富談資讀完整個曼陀山莊的藏書。這固執心性倒像極了慕容家的人。
他記得西北邊陲攻城掠地的太陽。天空高而遠,被獵獵長風吹得格外乾淨空曠。有時候出去巡邏,一連走上一天,見不到一個人,只有肥顢的黃羊和狍子,不甚怕人,圓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軍士的戰馬。
他記得冬天狂暴的雪,邊疆的大雪,漫山遍野,紛紛揚揚,和著朔風,拍打過他的胸膛。他想起大霧中戰馬的嘶鳴咴咴,秋天清晨草原牧場的芬芳。
他知道,當駿馬馳騁如飛的時候,鞭子是多餘的東西。
他記得遼國草原上一直開到天邊、金光燦爛的金蓮花,以及白塔上被餘暉映成血紅的四字偈語:「寂滅為樂」。
他記得汴河煙雨。歌姬懷抱琵琶,輕攏慢捻,曼聲歌唱。勾欄淺斟低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大宋缺哪一樣?大宋什麼都不缺——這些都很好很好,但統統不是他想要的。
他記得一眾祖先或冷僻、或詰屈聱牙的名字:時間實在太過久遠了,就連古戰場和鮮卑文字(如果有過)都已湮滅。慕容鮮卑這一小支曇花一現的東胡民族和前後四五個慕容帝國,只活在漢人的文字和史官筆下——即便是再頑固、再念舊的胡人,到頭來也會被他們一直又嚮往又忌憚的中原同化。
只可惜,慕容復是個最固執不過、最念舊不過的人。
獄卒是個花白鬍子的老人,不知在這不見天日的地方已經幹了多久,話極少,對他客氣而恭謹,禮數不缺,至今仍固執地以被廢黜的官銜稱他「將軍」。
有一次慕容復忍不住出言糾正:「我已不是將軍。」半是百無聊賴,半是自暴自棄。
老獄卒像沒聽見,臉上皺紋動都不曾動一根,徑直於牆角掇了空食籃走去。
獄友多數是像他這樣的重犯,大半時間枯坐不發一語,偶爾發出意義不明的嘯叫或哭喊。四周光線陰暗,氣味複雜,混合了長久不見陽光的土腥味、霉味和人的曖昧氣息。偶爾有一名犯人被士卒押解,拖著沉重的腳鐐從走廊里走過,不再回來。
帳中空氣似乎凝固了。
「我現在就可以殺了你。」耶律洪基忽然從牙縫裡擠出一句。聲音輕得幾乎只有他們二人才能聽見。
「沒有什麼能阻擋陛下。」慕容復應聲而答。「十天無臣的音訊,便是北方諸寨、燕雲漢兒起義信號。火之燎原,不可嚮邇。」
耶律洪基臉色忽而變得灰白,額上冒出了細細密密的汗珠。他面露不甘神色,又將棋盤局勢細細掃視過一遍,冥思苦想半日,臉上神色不斷變換,忽而一喜,精神一振,忽而一憂,眉頭一皺。看了好半天,終似一籌莫展,抬手將面前棋盤一推,頹然向後跌坐。
他箕坐著,臉色陰沉得似能滴下水來,一語不發地將慕容復從頭到腳打量了一遍,像是不認識他一般。這回的眼光卻又不一樣了——帶了警戒和防範的意味,還有一分情不自禁的由衷敬意。
他忽半是不解,半是悻悻然地道:
「……是朕低估了你。你既然早有準備,為何不趁亂起兵,一圖天下?」
慕容復聞言抬頭,跪坐於棋盤後沉默地瞧著他。他行坐都是端端正正,即便再悽厲,再兵荒馬亂的境地,也一絲不苟,腰背挺直如一把劍。一半是軍人習氣,一半則是世家子弟嚴厲家教打磨出的教養。
好半晌,他終於搖了搖頭,緩緩地道:「陛下問為什麼?……臣也不知道。」
「……如果臣知道,只怕陛下今天不能活著走出這座軍帳。」
耶律洪基臉色驟變,直瞪瞪地瞧了他一會兒,似怒氣無處發泄,忽怒喝一聲,展袖重重將棋盤上棋子一拂。黑子白子,如大珠小珠,驟雨般嘩啦啦落了一地。
耶律洪基立起身來,拂袖便走。怒氣沖沖走至門邊,忽似想起什麼,一轉身,余怒未消,提高聲音,厲聲道:「你知道這次兵不血刃,班師回朝,等待你的會是什麼嗎?」
慕容復沒有立即回答。他仍然背對著耶律洪基,看不見表情。
停了一停,他輕聲道:「我知道。」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cathy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十二章
蕭峰是對的:身陷囹圄的時間裡,除了回想從前,確實沒有別的事情可做。
他記得江南的梅雨天氣。燕子塢的夏有時候一個月不見太陽,天永遠呈心事重重的白,雲層飽含水汽,像剛剛哭過的女孩子,經不住輕輕的一聲詢問,就會變臉落下雨來——那是十二三歲的語嫣。
他幾乎是看著這個表妹長大。至今憶起她幼時嬌憨模樣,仍舊不禁莞爾。小時他擅長放下身段哄得她破涕為笑,成年後常年在外征戰,偶爾歸家,才驚奇而惆悵地發現她已經長成以臉紅代替眼淚的端莊少女。那時他已是國之棟樑,疲於奔命的一家之主,二人反倒不像從前那樣無話不說:軍國大事不能對她談,風花雪月當然更不適合。最安全的話題也只剩下天氣家常,武功進境。
他沒想到她會為了豐富談資讀完整個曼陀山莊的藏書。這固執心性倒像極了慕容家的人。
他記得西北邊陲攻城掠地的太陽。天空高而遠,被獵獵長風吹得格外乾淨空曠。有時候出去巡邏,一連走上一天,見不到一個人,只有肥顢的黃羊和狍子,不甚怕人,圓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軍士的戰馬。
他記得冬天狂暴的雪,邊疆的大雪,漫山遍野,紛紛揚揚,和著朔風,拍打過他的胸膛。他想起大霧中戰馬的嘶鳴咴咴,秋天清晨草原牧場的芬芳。
他知道,當駿馬馳騁如飛的時候,鞭子是多餘的東西。
他記得遼國草原上一直開到天邊、金光燦爛的金蓮花,以及白塔上被餘暉映成血紅的四字偈語:「寂滅為樂」。
他記得汴河煙雨。歌姬懷抱琵琶,輕攏慢捻,曼聲歌唱。勾欄淺斟低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大宋缺哪一樣?大宋什麼都不缺——這些都很好很好,但統統不是他想要的。
他記得一眾祖先或冷僻、或詰屈聱牙的名字:時間實在太過久遠了,就連古戰場和鮮卑文字(如果有過)都已湮滅。慕容鮮卑這一小支曇花一現的東胡民族和前後四五個慕容帝國,只活在漢人的文字和史官筆下——即便是再頑固、再念舊的胡人,到頭來也會被他們一直又嚮往又忌憚的中原同化。
只可惜,慕容復是個最固執不過、最念舊不過的人。
獄卒是個花白鬍子的老人,不知在這不見天日的地方已經幹了多久,話極少,對他客氣而恭謹,禮數不缺,至今仍固執地以被廢黜的官銜稱他「將軍」。
有一次慕容復忍不住出言糾正:「我已不是將軍。」半是百無聊賴,半是自暴自棄。
老獄卒像沒聽見,臉上皺紋動都不曾動一根,徑直於牆角掇了空食籃走去。
獄友多數是像他這樣的重犯,大半時間枯坐不發一語,偶爾發出意義不明的嘯叫或哭喊。四周光線陰暗,氣味複雜,混合了長久不見陽光的土腥味、霉味和人的曖昧氣息。偶爾有一名犯人被士卒押解,拖著沉重的腳鐐從走廊里走過,不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