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他對這兩個人虧欠良多。
有些事牽一髮而動全身,前世戰事沒有起的這麼早,而是等到他登基後,突厥才開始趁政局不穩大舉南下。
一樣是從并州打出豁口,然後向南吞併。但那時候的局面顯然不如現在。現在北邊的段家軍雖然不怎麼頂用,但在皇帝的調度下至少暫時幫他擋了一陣突厥人,讓他不必在收復并州時還要擔心東北方。
但前世不同,他推倒太子黨,清查太子府,把段家得罪了個徹底。於是後來段家根本不聽他調度,不僅幫不上忙,還舉家向北投了突厥。
腹背受敵。
他離京親征時昇兒才只有四歲,那么小一點兒,父皇父皇的喊他。他身體太弱,裴煦不敢讓他多哭,抱著他哄騙他說父皇就走一兩日,昇兒睡一覺就回來了。
孩子在裴煦懷裡漸漸不哭了,抽噎著張手要姬元徽抱抱他。
和裴煦一樣愛撒嬌的性格。
姬元徽接過他抱了一會兒,昇兒毛茸茸的小腦袋拱在他下巴:「父皇要早點回家……」
姬元徽拍著他的背說好。
周恃寧有時會看看昇兒的臉,再看看他和裴煦,然後新奇的說,這孩子和你們長得真像。
昇兒聽到了,會細聲細氣的反駁:「昇兒不像誰,昇兒是昇兒,昇兒只像昇兒。」
然後引得裴煦笑著去親他。
他其實看不出昇兒像他更多一些,還是像裴煦更多一些。但毫無疑問他愛這個孩子,這是他和裴煦的骨血。
昇兒這個小字是裴煦取的,宗牒上的名字是他取的。
姬栩,諧音便是冀許,希冀期許。
分明答應了孩子要早點回家,但這仗一打就是兩年多。
等再回去,太多事都已經遲了。
裴煦走後,昇兒一連病了許多日,他想看看那孩子怎麼樣了,但昇兒怎麼都不想看見他,寧肯讓宣家那個孩子陪他都不要父親陪他。
「為什麼回來的這麼晚……爹爹一直在等他……」
姬元徽恍惚想起了最初的最初,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為什麼會那樣恨他的父親。
他的母親為那個男人生下女兒後就撒手人寰,從那以後他就沒有母親了。
兩年多不聞不問,半點沒盡出父親和丈夫的責任,他在昇兒眼裡大概和從前姬鈞在他眼裡沒什麼差別。
他怨恨他的父親,而現在他的孩子就像曾經他怨恨他的父親一樣,怨恨著他。
後來昇兒長大了些,開始學一個儲君必須要知道的那些東西,他漸漸明白當年那場仗不得不打,父親母親都沒有錯,歸根到底全是命運作弄,終歸是不得已。
父子關係緩和了些,但仍舊沒好到哪裡去。因為他時常在昇兒犯錯時罰他抄書,嚴重時會用戒尺抽他手心。
皇帝和元後就這麼一個孩子,唯一的繼承人,身體還不好,這麼根獨苗苗哪個老師敢罰?裴煦不在,於是孩子犯錯時管教他的責任全落在了姬元徽自己身上。
昇兒愛哭,被罰了就一邊抹眼淚一邊抄書,嗚嗚咽咽跟宣從思抱怨:「哥哥,父皇好兇……總是罰我,我不喜歡他……」
宣從思給他擦眼淚:「別哭了,就要寫完了,眼淚把字跡泡花了又要重寫。」
昇兒哭得更大聲了。
姬元徽抱著戒尺在門口站了會兒,走開了。
別說是他,就是裴煦小時候犯錯,該罰也是要罰的。
裴煦也是邊挨罰邊哭,嘴裡嘀嘀咕咕個不停,自己給他擦眼淚,怎麼也擦不乾淨。
這孩子性子實在像他。
大概是從出生起,宣從思就已經在他身邊了,昇兒很依賴這個哥哥。
好在宣從思確實是個溫和穩重的好孩子,他的兩個父親都是溫厚善良的人,孩子再怎麼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宣從思十五歲那年,姬元徽給他封了淮安王,封地在最安定富庶的江州一帶。雖然有了封地,但卻並沒有讓他去就藩,依舊讓他留在京城陪在昇兒身邊。
冊封之後不久,姬元徽將他叫到了自己身邊。
「臣,參見陛下。」
他剛剛入仕,在朝中兼著兵部裴煦從前做過的差事。哪怕給他封了王,見到姬元徽時,他也依舊恭謹的行君臣禮。
姬元徽身體已經不太好了,他咳了兩聲,揮手示意宣從思起來。
他將手裡擦著的一把劍給宣從思看:「認得這是什麼嗎?」
宣從思答道:「回陛下,是尚方劍。」
「對,是尚方劍,我剛登基時,把它交到了皇后手裡……」姬元徽說著,又咳起來了。
「陛下……」
姬元徽揮退了準備上前的人:「沉疴宿疾,積重難返了。你不要說話,聽我說完……」
「我時日無多,臨終前,會把它交給你,你好好輔佐昇兒……」姬元徽頓了頓,「我把這個交給你,不是要把你們綁在一起,只是他現在還太小,我不能放心……」
「如果他喜歡做皇帝,你好好輔佐他到親政的年紀,到時候你想繼續為官或者去江南封地,都隨你。若是他不喜歡……」姬元徽嘆了口氣,「請你擇一可堪為用的宗室代替他,然後帶他走,去江南。我與皇后,都只願他能平平安安過完這一生……」
「你願意嗎?」
「微臣領命。」
第48章
裴煦留在隴西, 姬元徽又帶兵往陽州去了。
姬淙不僅沒有和談退讓的意思,還準備將姬令儀嫁往突厥和親。
這消息還是東邊景國遣使來告知的,那邊現在的太子——也就是從前曾在大周為質的景逢, 派了人來將此事告知他, 還表示願意協同他將和親隊伍截下, 並借兵給他助他平定內亂。
姬元徽有些狐疑這人的殷勤, 如果他後面跟著的代價是要姬元徽將妹妹嫁給他,那這外援姬元徽寧願不要。
這麼做就跟賣妹妹沒什麼區別了,不過是買家換了個人,將話說得更冠冕堂皇了些。
景逢像是早知道姬元徽會有此懷疑, 被遣來的使臣向他再三解釋此舉只是為了兩國邦交。唇亡齒寒, 若是大周因為內亂被突厥攻打元氣大傷,那勢力膨脹的突厥下一個目標就是景國。
於是兩方達成了合作,為了不浪費時機, 姬元徽整頓行裝收到消息的第二天便啟程攜軍隊往陽州趕去了。
臨行前他向裴煦再三保證, 一定儘快回來。只是去劫送親的車隊, 用不了很長時間。
裴煦點頭表示明白,替姬元徽理好衣物,讓他早去早回。
於是姬元徽又離開了。
姬元徽一走, 裴煦有些提不起精神來, 整日躺藤椅上打瞌睡。
天氣正是悶熱的時候,裴煦這院子裡有大片的綠蔭, 道士常過來蹭地方納涼。
黃昏時候, 迷迷糊糊闔了會兒眼, 剛醒過來裴煦就看到道士也搬了個躺椅在不遠處,搖著扇子一晃一晃的,熱得就差把舌頭吐出來了。
他好像很怕熱。
「怎麼只有道長自己過來?」裴煦懶懶散散道, 「那位公子呢?」
「他臉皮薄,不肯來。」道士捋了把頭髮,撐著腦袋歪過頭,目光落在裴煦肚子上,「姬家……一群沒良心的短命鬼,才一百來年,長壽的凡人估計壽數還沒盡,但你肚子裡這個已經是他們家的第六代了。」
有些事牽一髮而動全身,前世戰事沒有起的這麼早,而是等到他登基後,突厥才開始趁政局不穩大舉南下。
一樣是從并州打出豁口,然後向南吞併。但那時候的局面顯然不如現在。現在北邊的段家軍雖然不怎麼頂用,但在皇帝的調度下至少暫時幫他擋了一陣突厥人,讓他不必在收復并州時還要擔心東北方。
但前世不同,他推倒太子黨,清查太子府,把段家得罪了個徹底。於是後來段家根本不聽他調度,不僅幫不上忙,還舉家向北投了突厥。
腹背受敵。
他離京親征時昇兒才只有四歲,那么小一點兒,父皇父皇的喊他。他身體太弱,裴煦不敢讓他多哭,抱著他哄騙他說父皇就走一兩日,昇兒睡一覺就回來了。
孩子在裴煦懷裡漸漸不哭了,抽噎著張手要姬元徽抱抱他。
和裴煦一樣愛撒嬌的性格。
姬元徽接過他抱了一會兒,昇兒毛茸茸的小腦袋拱在他下巴:「父皇要早點回家……」
姬元徽拍著他的背說好。
周恃寧有時會看看昇兒的臉,再看看他和裴煦,然後新奇的說,這孩子和你們長得真像。
昇兒聽到了,會細聲細氣的反駁:「昇兒不像誰,昇兒是昇兒,昇兒只像昇兒。」
然後引得裴煦笑著去親他。
他其實看不出昇兒像他更多一些,還是像裴煦更多一些。但毫無疑問他愛這個孩子,這是他和裴煦的骨血。
昇兒這個小字是裴煦取的,宗牒上的名字是他取的。
姬栩,諧音便是冀許,希冀期許。
分明答應了孩子要早點回家,但這仗一打就是兩年多。
等再回去,太多事都已經遲了。
裴煦走後,昇兒一連病了許多日,他想看看那孩子怎麼樣了,但昇兒怎麼都不想看見他,寧肯讓宣家那個孩子陪他都不要父親陪他。
「為什麼回來的這麼晚……爹爹一直在等他……」
姬元徽恍惚想起了最初的最初,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為什麼會那樣恨他的父親。
他的母親為那個男人生下女兒後就撒手人寰,從那以後他就沒有母親了。
兩年多不聞不問,半點沒盡出父親和丈夫的責任,他在昇兒眼裡大概和從前姬鈞在他眼裡沒什麼差別。
他怨恨他的父親,而現在他的孩子就像曾經他怨恨他的父親一樣,怨恨著他。
後來昇兒長大了些,開始學一個儲君必須要知道的那些東西,他漸漸明白當年那場仗不得不打,父親母親都沒有錯,歸根到底全是命運作弄,終歸是不得已。
父子關係緩和了些,但仍舊沒好到哪裡去。因為他時常在昇兒犯錯時罰他抄書,嚴重時會用戒尺抽他手心。
皇帝和元後就這麼一個孩子,唯一的繼承人,身體還不好,這麼根獨苗苗哪個老師敢罰?裴煦不在,於是孩子犯錯時管教他的責任全落在了姬元徽自己身上。
昇兒愛哭,被罰了就一邊抹眼淚一邊抄書,嗚嗚咽咽跟宣從思抱怨:「哥哥,父皇好兇……總是罰我,我不喜歡他……」
宣從思給他擦眼淚:「別哭了,就要寫完了,眼淚把字跡泡花了又要重寫。」
昇兒哭得更大聲了。
姬元徽抱著戒尺在門口站了會兒,走開了。
別說是他,就是裴煦小時候犯錯,該罰也是要罰的。
裴煦也是邊挨罰邊哭,嘴裡嘀嘀咕咕個不停,自己給他擦眼淚,怎麼也擦不乾淨。
這孩子性子實在像他。
大概是從出生起,宣從思就已經在他身邊了,昇兒很依賴這個哥哥。
好在宣從思確實是個溫和穩重的好孩子,他的兩個父親都是溫厚善良的人,孩子再怎麼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宣從思十五歲那年,姬元徽給他封了淮安王,封地在最安定富庶的江州一帶。雖然有了封地,但卻並沒有讓他去就藩,依舊讓他留在京城陪在昇兒身邊。
冊封之後不久,姬元徽將他叫到了自己身邊。
「臣,參見陛下。」
他剛剛入仕,在朝中兼著兵部裴煦從前做過的差事。哪怕給他封了王,見到姬元徽時,他也依舊恭謹的行君臣禮。
姬元徽身體已經不太好了,他咳了兩聲,揮手示意宣從思起來。
他將手裡擦著的一把劍給宣從思看:「認得這是什麼嗎?」
宣從思答道:「回陛下,是尚方劍。」
「對,是尚方劍,我剛登基時,把它交到了皇后手裡……」姬元徽說著,又咳起來了。
「陛下……」
姬元徽揮退了準備上前的人:「沉疴宿疾,積重難返了。你不要說話,聽我說完……」
「我時日無多,臨終前,會把它交給你,你好好輔佐昇兒……」姬元徽頓了頓,「我把這個交給你,不是要把你們綁在一起,只是他現在還太小,我不能放心……」
「如果他喜歡做皇帝,你好好輔佐他到親政的年紀,到時候你想繼續為官或者去江南封地,都隨你。若是他不喜歡……」姬元徽嘆了口氣,「請你擇一可堪為用的宗室代替他,然後帶他走,去江南。我與皇后,都只願他能平平安安過完這一生……」
「你願意嗎?」
「微臣領命。」
第48章
裴煦留在隴西, 姬元徽又帶兵往陽州去了。
姬淙不僅沒有和談退讓的意思,還準備將姬令儀嫁往突厥和親。
這消息還是東邊景國遣使來告知的,那邊現在的太子——也就是從前曾在大周為質的景逢, 派了人來將此事告知他, 還表示願意協同他將和親隊伍截下, 並借兵給他助他平定內亂。
姬元徽有些狐疑這人的殷勤, 如果他後面跟著的代價是要姬元徽將妹妹嫁給他,那這外援姬元徽寧願不要。
這麼做就跟賣妹妹沒什麼區別了,不過是買家換了個人,將話說得更冠冕堂皇了些。
景逢像是早知道姬元徽會有此懷疑, 被遣來的使臣向他再三解釋此舉只是為了兩國邦交。唇亡齒寒, 若是大周因為內亂被突厥攻打元氣大傷,那勢力膨脹的突厥下一個目標就是景國。
於是兩方達成了合作,為了不浪費時機, 姬元徽整頓行裝收到消息的第二天便啟程攜軍隊往陽州趕去了。
臨行前他向裴煦再三保證, 一定儘快回來。只是去劫送親的車隊, 用不了很長時間。
裴煦點頭表示明白,替姬元徽理好衣物,讓他早去早回。
於是姬元徽又離開了。
姬元徽一走, 裴煦有些提不起精神來, 整日躺藤椅上打瞌睡。
天氣正是悶熱的時候,裴煦這院子裡有大片的綠蔭, 道士常過來蹭地方納涼。
黃昏時候, 迷迷糊糊闔了會兒眼, 剛醒過來裴煦就看到道士也搬了個躺椅在不遠處,搖著扇子一晃一晃的,熱得就差把舌頭吐出來了。
他好像很怕熱。
「怎麼只有道長自己過來?」裴煦懶懶散散道, 「那位公子呢?」
「他臉皮薄,不肯來。」道士捋了把頭髮,撐著腦袋歪過頭,目光落在裴煦肚子上,「姬家……一群沒良心的短命鬼,才一百來年,長壽的凡人估計壽數還沒盡,但你肚子裡這個已經是他們家的第六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