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香秀坐在草棚下編著蘆葦席,編的又寬又長,蓋在架子上,還能懸下來半截,等過了夏,蓆子爛了就拆掉。
忙出了一身汗,各自沖洗了下,趁著沒了日頭,出來吃枇杷,是白沙的,黃澄澄的外殼,果肉顯得有些白。
枇杷得去鎮上買,何家村不種枇杷,香秀剝著皮,對福妞說:「要把房裡的竹蓆子拿出來曬一曬,斷了就再補一補。」
福妞吃的滿手都是汁水,她搖搖頭,「還沒壞呢。」
「再用好多好多年,」福妞大言不慚。
滿倉說:「你用吧,到時候都包成漿了。」
福妞立馬又斜眼看他,不過到了吃完飯去小河裡摸蛤蜊,兄妹倆又相親相愛起來。
隔天吃了爆炒出來的蛤蜊,每一個都開了殼,用肉蘸一點醋,滋味極好。
這段日子過得清閒些,到了芒種地里又忙了起來,日日下田,曬的人都黑一圈。
不過到了端午又能補一補。
香秀和蘭娘一起包了粽子,她只包了紅豆餡的,蘭娘還要包肉粽和蜜棗粽,說她家那老太太愛吃甜的,男人又要吃咸口的難伺候。
不過有個粽子倒是都包了,就是沒餡的白粽。到時候撒點白糖,又或者是前頭剛出來的菜花蜜,放涼了吃,涼絲絲甜滋滋,夏天吃正正好。
粽子要晚上煮,小火煮一晚上,第二天扒開粽葉,裡頭的糯米熟透不夾心。
福妞和滿倉早早起來,福妞說:「我掛艾草。」
端午要在門上掛艾草,福妞對這個活很喜歡,叫滿倉抱著,自己用線粗笨地繞了幾圈,把柱子、門邊、房門口全都掛了個遍。
水生看了眼,「蚊子怕是不敢來了。」
他又說:「你們倆去采些艾草回來,就村頭那。」
等兩人背著兩筐艾草回來,香秀已經敲開幾個鹹鴨蛋,放在盤子裡,她招呼道:「洗了手過來吃,」又問,「要吃什麼粽子?」
福妞說:「我吃白的,要蜂蜜。」
滿倉猶豫了下,「先吃紅豆餡的。」
「最多吃兩個,吃多了撐得肚子難受,」水生敲了敲鹹鴨蛋,對著滿倉說,又喊了句,「阿秀,給我都來一個。」
香秀拎著粽繩拿了幾個粽子上來,轉頭道:「你也少吃點。」
水生全應她的,「我也只吃兩個。」
中午沒吃粽子,吃的拌麵,香秀把生面過了沸水,不住攪動免得粘連在一起,再夾起過冷水。
一旁燉著一鍋澆頭,熬的濃油醬赤,少不得肉沫、筍丁、豆腐粒、蝦干,麵條鋪了碗底,再淋勺澆頭拌了又拌。
水生一個人吃兩大碗,大熱天的還興沖沖帶著兩個小的去河裡釣河蝦了。
這會兒的河蝦大又鮮活,還有不少蝦子,洗出來用鹽水炠熟再晾乾,收到小罐子裡,做湯時放些,湯就鮮美得多。
夜裡香秀品了點雄黃酒,水生拿筷子沾了餵她的,她皺起臉,「不好喝。」
「那喝青梅酒好不好?」水生收了酒,把筍殼包好,笑著問道。
「你喝一小杯,別喝醉了,」香秀手搭在他肩膀上,嘀咕著別喝醉了,一喝醉就是性子上來,不管不顧的。
水生倒是真沒多喝,兩人分喝了一小碗,仍有點酸,梅子味挺足,倒是沒啥酒味。
夜裡兩人相擁入眠後,半夜又下起了雨。
一連十來日都在雨中,到了黃梅時節家家雨的天。
梅雨季讓人心煩得很,潮氣讓被子摸著都有股濕意,雨打的楊梅落了不少。
福妞每日都趴在窗前看天,又嘆口氣,「這雨咋才能停啊。」
她衣服洗了掛檐下都發臭了,而且又悶又熱。
唯有吃熏魚,配清湯白面,或是雪菜肉絲,糯米小圓子,甜酒釀時,總叫這半個來月沒有那麼難度過。
一到放了晴,幾乎家家戶戶都打開屋裡的門,叫潮氣散散,又把衣裳、蓆子等重新漿洗一遍。
出了梅,熱氣便滾燙,曬的楊梅倒是汁水足,熟到發黑,一口一個汁水在嘴裡爆開,甜得很。
桃子也接連熟了,福妞愛吃軟桃,一剝開就皮,肉軟汁水甜的,香秀就愛吃硬桃,爽脆。
她啃著脆桃,扇著蒲扇,屋裡已經待不住了,自打出了梅,步入小暑,真是一天比一天熱,像烤著火。
水生拉她起來,「走,去橋洞下。」
他喊:「滿倉、福妞,你們兩個帶些水跟出來。」
要說這會兒最適宜乘涼的地方,莫過於那些橋洞了,光是船剛划進橋洞邊緣,就有風攜著水氣撲面而來,涼得人舒服極了。
橋洞下已經泊了不少船隻,每艘船頭船尾都坐著人。有的老太太搖蒲扇在說話,有的老頭哼著曲,小孩則趴在船中央睡覺,肚子蓋著一塊布,也有的把腳伸進水裡晃悠。
見了新船過來,又是熟人,有熬了綠豆湯的老太太忙喊,「水生,香秀,過來喝點。」
水生喊她六姑婆,曉得人是真想要幾人去喝點,也不扭捏,劃了船過去停在旁邊,有人笑道:「你們可有口福了。」
六姑婆跟香秀說:「你多喝些,這降火氣最好了。」
香秀笑著接過,六姑婆熬的綠豆湯確實好喝,涼的爽口,綠豆酥爛起沙。
「好吃不?」六姑婆笑眯眯地問。
福妞已經喝了大半碗,她重重地點頭,涼的肚子都很舒服。
一下午在橋洞裡待著,香秀也忍不住靠在水生背上眯了會兒,傍晚回去仍覺得待在裡頭舒坦。
到家她用之前磨好的綠豆面做了些綠豆糕,第二日帶到橋洞分給大家,這種口感很軟又不過於甜膩的,這群老人家都愛吃。
有個婆婆就招呼道:「來,上我這舀一碗木蓮凍。」
婆婆做的木蓮凍,晶瑩中泛著點微黃,用勺子刮著,整塊凍便顫顫巍巍的,一點紅糖水和蜂蜜讓它的味道不再寡淡,冰冰涼甜絲絲的。
香秀本來想做的,還沒把木蓮果里的木蓮籽摳出,裹在布袋裡搓出漿水來,倒是在這裡先吃上了。
這個伏天便是在橋洞裡躲暑的度過的,水生拿了根竹竿掛上鉤子釣些魚蝦。香秀偶爾和小桃會坐在船上編些東西,福妞滿船跑,要不坐在一堆老人中間聽她們說話,滿倉和幾個男孩用石頭打水漂玩。
後面也去了荷花盪,荷花開了,蓮蓬也到了能摘的時候,香秀剝了蓮蓬,取出裡頭的生蓮子。
自己嘗了個,生的很脆,沒有綠芯就不苦,新鮮的很嫩很甜。
她走到船頭伸手給了水生一個,水生嚼了嚼說:「等到了秋,荷葉謝了,這裡就都是蓮藕了,到時候我們也焐點糖藕吃。」
香秀點頭,她看著那極深重的綠在眼前盪開,船槳撥開一層層荷葉,行進在荷花盪里,船尾有滿倉和福妞的嬉笑。
夏天便在綠荷葉里漸漸過去了,伴隨著越來越短促的蟬鳴,等到蟬也不再叫了,秋冬如期而至。
小院仍在那裡,兩個人與孩童,依舊三餐四季,布衣茶飯,日子到了這裡走得很慢,卻很有滋味。
——全文完
【📢作者有話說】
這個就是很簡單的故事,有了靈感就抓緊寫了下來,感謝閱讀,夏天裡的小故事就結束在夏天吧。<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忙出了一身汗,各自沖洗了下,趁著沒了日頭,出來吃枇杷,是白沙的,黃澄澄的外殼,果肉顯得有些白。
枇杷得去鎮上買,何家村不種枇杷,香秀剝著皮,對福妞說:「要把房裡的竹蓆子拿出來曬一曬,斷了就再補一補。」
福妞吃的滿手都是汁水,她搖搖頭,「還沒壞呢。」
「再用好多好多年,」福妞大言不慚。
滿倉說:「你用吧,到時候都包成漿了。」
福妞立馬又斜眼看他,不過到了吃完飯去小河裡摸蛤蜊,兄妹倆又相親相愛起來。
隔天吃了爆炒出來的蛤蜊,每一個都開了殼,用肉蘸一點醋,滋味極好。
這段日子過得清閒些,到了芒種地里又忙了起來,日日下田,曬的人都黑一圈。
不過到了端午又能補一補。
香秀和蘭娘一起包了粽子,她只包了紅豆餡的,蘭娘還要包肉粽和蜜棗粽,說她家那老太太愛吃甜的,男人又要吃咸口的難伺候。
不過有個粽子倒是都包了,就是沒餡的白粽。到時候撒點白糖,又或者是前頭剛出來的菜花蜜,放涼了吃,涼絲絲甜滋滋,夏天吃正正好。
粽子要晚上煮,小火煮一晚上,第二天扒開粽葉,裡頭的糯米熟透不夾心。
福妞和滿倉早早起來,福妞說:「我掛艾草。」
端午要在門上掛艾草,福妞對這個活很喜歡,叫滿倉抱著,自己用線粗笨地繞了幾圈,把柱子、門邊、房門口全都掛了個遍。
水生看了眼,「蚊子怕是不敢來了。」
他又說:「你們倆去采些艾草回來,就村頭那。」
等兩人背著兩筐艾草回來,香秀已經敲開幾個鹹鴨蛋,放在盤子裡,她招呼道:「洗了手過來吃,」又問,「要吃什麼粽子?」
福妞說:「我吃白的,要蜂蜜。」
滿倉猶豫了下,「先吃紅豆餡的。」
「最多吃兩個,吃多了撐得肚子難受,」水生敲了敲鹹鴨蛋,對著滿倉說,又喊了句,「阿秀,給我都來一個。」
香秀拎著粽繩拿了幾個粽子上來,轉頭道:「你也少吃點。」
水生全應她的,「我也只吃兩個。」
中午沒吃粽子,吃的拌麵,香秀把生面過了沸水,不住攪動免得粘連在一起,再夾起過冷水。
一旁燉著一鍋澆頭,熬的濃油醬赤,少不得肉沫、筍丁、豆腐粒、蝦干,麵條鋪了碗底,再淋勺澆頭拌了又拌。
水生一個人吃兩大碗,大熱天的還興沖沖帶著兩個小的去河裡釣河蝦了。
這會兒的河蝦大又鮮活,還有不少蝦子,洗出來用鹽水炠熟再晾乾,收到小罐子裡,做湯時放些,湯就鮮美得多。
夜裡香秀品了點雄黃酒,水生拿筷子沾了餵她的,她皺起臉,「不好喝。」
「那喝青梅酒好不好?」水生收了酒,把筍殼包好,笑著問道。
「你喝一小杯,別喝醉了,」香秀手搭在他肩膀上,嘀咕著別喝醉了,一喝醉就是性子上來,不管不顧的。
水生倒是真沒多喝,兩人分喝了一小碗,仍有點酸,梅子味挺足,倒是沒啥酒味。
夜裡兩人相擁入眠後,半夜又下起了雨。
一連十來日都在雨中,到了黃梅時節家家雨的天。
梅雨季讓人心煩得很,潮氣讓被子摸著都有股濕意,雨打的楊梅落了不少。
福妞每日都趴在窗前看天,又嘆口氣,「這雨咋才能停啊。」
她衣服洗了掛檐下都發臭了,而且又悶又熱。
唯有吃熏魚,配清湯白面,或是雪菜肉絲,糯米小圓子,甜酒釀時,總叫這半個來月沒有那麼難度過。
一到放了晴,幾乎家家戶戶都打開屋裡的門,叫潮氣散散,又把衣裳、蓆子等重新漿洗一遍。
出了梅,熱氣便滾燙,曬的楊梅倒是汁水足,熟到發黑,一口一個汁水在嘴裡爆開,甜得很。
桃子也接連熟了,福妞愛吃軟桃,一剝開就皮,肉軟汁水甜的,香秀就愛吃硬桃,爽脆。
她啃著脆桃,扇著蒲扇,屋裡已經待不住了,自打出了梅,步入小暑,真是一天比一天熱,像烤著火。
水生拉她起來,「走,去橋洞下。」
他喊:「滿倉、福妞,你們兩個帶些水跟出來。」
要說這會兒最適宜乘涼的地方,莫過於那些橋洞了,光是船剛划進橋洞邊緣,就有風攜著水氣撲面而來,涼得人舒服極了。
橋洞下已經泊了不少船隻,每艘船頭船尾都坐著人。有的老太太搖蒲扇在說話,有的老頭哼著曲,小孩則趴在船中央睡覺,肚子蓋著一塊布,也有的把腳伸進水裡晃悠。
見了新船過來,又是熟人,有熬了綠豆湯的老太太忙喊,「水生,香秀,過來喝點。」
水生喊她六姑婆,曉得人是真想要幾人去喝點,也不扭捏,劃了船過去停在旁邊,有人笑道:「你們可有口福了。」
六姑婆跟香秀說:「你多喝些,這降火氣最好了。」
香秀笑著接過,六姑婆熬的綠豆湯確實好喝,涼的爽口,綠豆酥爛起沙。
「好吃不?」六姑婆笑眯眯地問。
福妞已經喝了大半碗,她重重地點頭,涼的肚子都很舒服。
一下午在橋洞裡待著,香秀也忍不住靠在水生背上眯了會兒,傍晚回去仍覺得待在裡頭舒坦。
到家她用之前磨好的綠豆面做了些綠豆糕,第二日帶到橋洞分給大家,這種口感很軟又不過於甜膩的,這群老人家都愛吃。
有個婆婆就招呼道:「來,上我這舀一碗木蓮凍。」
婆婆做的木蓮凍,晶瑩中泛著點微黃,用勺子刮著,整塊凍便顫顫巍巍的,一點紅糖水和蜂蜜讓它的味道不再寡淡,冰冰涼甜絲絲的。
香秀本來想做的,還沒把木蓮果里的木蓮籽摳出,裹在布袋裡搓出漿水來,倒是在這裡先吃上了。
這個伏天便是在橋洞裡躲暑的度過的,水生拿了根竹竿掛上鉤子釣些魚蝦。香秀偶爾和小桃會坐在船上編些東西,福妞滿船跑,要不坐在一堆老人中間聽她們說話,滿倉和幾個男孩用石頭打水漂玩。
後面也去了荷花盪,荷花開了,蓮蓬也到了能摘的時候,香秀剝了蓮蓬,取出裡頭的生蓮子。
自己嘗了個,生的很脆,沒有綠芯就不苦,新鮮的很嫩很甜。
她走到船頭伸手給了水生一個,水生嚼了嚼說:「等到了秋,荷葉謝了,這裡就都是蓮藕了,到時候我們也焐點糖藕吃。」
香秀點頭,她看著那極深重的綠在眼前盪開,船槳撥開一層層荷葉,行進在荷花盪里,船尾有滿倉和福妞的嬉笑。
夏天便在綠荷葉里漸漸過去了,伴隨著越來越短促的蟬鳴,等到蟬也不再叫了,秋冬如期而至。
小院仍在那裡,兩個人與孩童,依舊三餐四季,布衣茶飯,日子到了這裡走得很慢,卻很有滋味。
——全文完
【📢作者有話說】
這個就是很簡單的故事,有了靈感就抓緊寫了下來,感謝閱讀,夏天裡的小故事就結束在夏天吧。<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