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蘇雲廷回到自己馬車上,就開始為打消昌王的疑慮做準備。
前世,他入仕後才認識昌王,兩人第一次見面,也是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但是今生的相見起於偶然,對普通人來說是緣分,但是對於皇家人來說,他們經歷過太多的『機緣巧合』,在他們看來,偶然背後,絕對有一個必然。
昨日偶然相遇,近距離下,對方看到了自己沒控制住的反應,所以蘇雲廷又特意多看了他幾眼。
今天拜訪回來,兩人交流過後,中午在一個城鎮中吃飯的時候,蘇雲廷就寫了一封信,讓書童投遞出去。
下午繼續前行。
昌王馬車裡,曾行雙手奉上一封信件。
昌王看著桌子上的抄錄的信件,好一會才拿起來。
對蘇雲廷,他心裡雖然懷疑,但是內心深處,還是盼著兩人的相遇真就是上天註定。
可惜,他中午讓書童『悄悄』送走的信件,還是打破了自己心裡的期盼。
昌王展開信,看到第一句話就頓住了。
這是一封蘇雲廷寫給秋語若的信,第一句是:愛妻親啟
昌王:……
曾行低著頭,不敢和自家王爺對視。
昌王想:這樣的開頭,難道是一種暗號。
他繼續往下看:
離家一月有餘,沒有你的陪伴,夜枕難安,昨日夢到愛妻,才得以安枕。
昌王再次看向曾行,自己是懷疑蘇雲廷,但是你也不能什麼都抄過來呀!
自己堂堂一個王爺,讓手下抄錄人家寫給妻子的情書來看,實在是……
但是最是知心的曾行,卻一直低著頭。
他這種反應,昌王想著後面應該就能看出蛛絲馬跡了。
他繼續往下看。
後面倒是不再是露骨的思念和愛意,寫的是上個州城的見聞,翻了頁,才看到他提起自己。
蘇雲廷信中寫了昨日差點撞到一個人,看到對方只覺得自己是認識的,但是自己之前二十年的人生中,又確實沒見過他!
後面又寫了兩人幾次偶遇,現在又同向京城而去,路上相聊,只覺得對方近親的很,就像當初還年少時,和孫瑞民相處的感覺一樣。
看到這裡,昌王嚴肅的表情已經變成了會心一笑。
他繼續往下看,蘇雲廷信中寫到:如果不是因為對方不是苗疆人,自己都要懷疑他給自己用了蠱!
昌王看到這裡,終於忍不住笑出了聲……
第72章 看完蘇雲廷寫給……
看完蘇雲廷寫給妻子的信,昌王對蘇雲廷的懷疑雖然還有,但是心裡卻舒服多了。
兩隊馬車依然同行,這次中間休息的時候,昌王主動來找蘇雲廷說話。
這次兩人更是相談甚歡。
在休息將要結束的時候,蘇雲廷卻對昌王說:「後面的路就不與王兄同行了,王兄先行,咱們京城再見。」
昌王開始為他操心:「現在趕去京城時間正好,若非要事,還是儘量不耽擱的好!」
蘇雲廷:「多謝王兄提點,倒也沒什麼要事,只是略微耽擱一會。」
昌王皺眉:「雲廷這是何意,難不成是為了專門避開我?」
蘇雲廷欲言又止。
昌王氣惱:「不想與我同行蘇公子可以直說,王某也不是那涎皮賴臉之人!」
蘇雲廷嘆氣:「我與王兄一見如故,因為視兄如親,才決定不與你同行的。」
他這麼說,昌王心裡的難受勁才算過去了,「你有什麼苦衷只管告訴為兄,我與你一起解決。」
蘇雲廷說不與他同行,為的就是他這句話,現在昌王都說一起解決了,蘇雲廷就把自己看到的修建堤壩不合理,又告訴了張族長的事說了。
蘇雲廷:「張族長今日若有行動,自然會影響到有些人的利益,他們細糾原因,不難找出是我發現的原因。
能影響到工程質量的,權勢絕對不低,若是他們想報復,往後的行程,可能就不會安全了。」
聽完蘇雲廷的話,昌王對他的懷疑倒是消失的差不多了。
若是別人惹上這種事,昌王也不可能置之不理,更何況是蘇雲廷。
昌王:「你只管放心與我同行,為兄身邊的護衛還是能保住你的安危的。」
蘇雲廷:「我擔心連累了兄長。」
昌王大笑:「放心,為兄我家住京城,在京中也是有幾分人脈的。」
蘇雲廷今天之所以沒有喬裝分批而行,就是因為和昌王同行給了他底氣。
現在對方露出一絲家底,蘇雲廷也變得歡喜了起來:「兄長既然心中有數,愚弟就放心了。」
蘇雲廷順利靠上昌王,對後面的行程少了幾分擔心。
……
秋語若這邊,當初徐公子在品過平安做的飯菜後,就提出了合作意向。
平安讓人請來秋語若,徐公子就對秋語若表示,自己出資金和管理,秋語若出技術,兩方合作開酒樓,利潤六四分,他占六成,秋語若占四成。
合作開酒樓秋語若還真心動,如果靠著飯館的資金和人員積累,開酒樓最低也得兩三年以後。
徐家,秋語若還真知道,他們家世代經商,生意經營的不錯,名聲更不錯。
和這樣人家的子弟合作,秋語若不怕,更何況蘇雲廷明年就能入仕,自己與人合作,就更不擔心了。
不過酒樓的核心是技術,秋語若沒有答應他的利潤分成,按著自己的想法,應該是五五分成才對,但是蘇雲廷明年就能考中進士,她又往上加了一成,提出自己占六,對方占四的比例。
在徐公子不可思議的表情下,秋語若又加了一句:「想來徐公子還沒有打聽清楚,家夫是今年州府的解元。」
徐公子聽完,先是驚訝,然後就是驚喜。
一府的解元,就算春闈的時候發揮再不好,也是能考中二甲進士的。
徐家世代經商,避免不了和官府打交道,家族生意能一直昌盛,每年少不了要有一大筆銀子往上孝敬。
族裡這些年一直供著子弟讀書,就是想提升門第,門第上去了,往上的孝敬都能降低不少!
只可惜家裡的子弟都不是讀書的料,最多考中個秀才,再往上,就難如登天。
家裡也試圖扶持過有潛力的貧困書生,但是真正有大潛力的,又豈是自家一個商戶能遇到的!
所以徐公子聽到秋語若的丈夫是今年州府的解元的時候,對她提出的分成,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兩人簽訂合約,寫明了彼此的分成,然後就是經營細節。
酒樓如何經營,屬於徐公子的職責範圍。
廚房用人,徐公子不得干預,包括食材的選定,必須要廚房鑑定才行。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前世,他入仕後才認識昌王,兩人第一次見面,也是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但是今生的相見起於偶然,對普通人來說是緣分,但是對於皇家人來說,他們經歷過太多的『機緣巧合』,在他們看來,偶然背後,絕對有一個必然。
昨日偶然相遇,近距離下,對方看到了自己沒控制住的反應,所以蘇雲廷又特意多看了他幾眼。
今天拜訪回來,兩人交流過後,中午在一個城鎮中吃飯的時候,蘇雲廷就寫了一封信,讓書童投遞出去。
下午繼續前行。
昌王馬車裡,曾行雙手奉上一封信件。
昌王看著桌子上的抄錄的信件,好一會才拿起來。
對蘇雲廷,他心裡雖然懷疑,但是內心深處,還是盼著兩人的相遇真就是上天註定。
可惜,他中午讓書童『悄悄』送走的信件,還是打破了自己心裡的期盼。
昌王展開信,看到第一句話就頓住了。
這是一封蘇雲廷寫給秋語若的信,第一句是:愛妻親啟
昌王:……
曾行低著頭,不敢和自家王爺對視。
昌王想:這樣的開頭,難道是一種暗號。
他繼續往下看:
離家一月有餘,沒有你的陪伴,夜枕難安,昨日夢到愛妻,才得以安枕。
昌王再次看向曾行,自己是懷疑蘇雲廷,但是你也不能什麼都抄過來呀!
自己堂堂一個王爺,讓手下抄錄人家寫給妻子的情書來看,實在是……
但是最是知心的曾行,卻一直低著頭。
他這種反應,昌王想著後面應該就能看出蛛絲馬跡了。
他繼續往下看。
後面倒是不再是露骨的思念和愛意,寫的是上個州城的見聞,翻了頁,才看到他提起自己。
蘇雲廷信中寫了昨日差點撞到一個人,看到對方只覺得自己是認識的,但是自己之前二十年的人生中,又確實沒見過他!
後面又寫了兩人幾次偶遇,現在又同向京城而去,路上相聊,只覺得對方近親的很,就像當初還年少時,和孫瑞民相處的感覺一樣。
看到這裡,昌王嚴肅的表情已經變成了會心一笑。
他繼續往下看,蘇雲廷信中寫到:如果不是因為對方不是苗疆人,自己都要懷疑他給自己用了蠱!
昌王看到這裡,終於忍不住笑出了聲……
第72章 看完蘇雲廷寫給……
看完蘇雲廷寫給妻子的信,昌王對蘇雲廷的懷疑雖然還有,但是心裡卻舒服多了。
兩隊馬車依然同行,這次中間休息的時候,昌王主動來找蘇雲廷說話。
這次兩人更是相談甚歡。
在休息將要結束的時候,蘇雲廷卻對昌王說:「後面的路就不與王兄同行了,王兄先行,咱們京城再見。」
昌王開始為他操心:「現在趕去京城時間正好,若非要事,還是儘量不耽擱的好!」
蘇雲廷:「多謝王兄提點,倒也沒什麼要事,只是略微耽擱一會。」
昌王皺眉:「雲廷這是何意,難不成是為了專門避開我?」
蘇雲廷欲言又止。
昌王氣惱:「不想與我同行蘇公子可以直說,王某也不是那涎皮賴臉之人!」
蘇雲廷嘆氣:「我與王兄一見如故,因為視兄如親,才決定不與你同行的。」
他這麼說,昌王心裡的難受勁才算過去了,「你有什麼苦衷只管告訴為兄,我與你一起解決。」
蘇雲廷說不與他同行,為的就是他這句話,現在昌王都說一起解決了,蘇雲廷就把自己看到的修建堤壩不合理,又告訴了張族長的事說了。
蘇雲廷:「張族長今日若有行動,自然會影響到有些人的利益,他們細糾原因,不難找出是我發現的原因。
能影響到工程質量的,權勢絕對不低,若是他們想報復,往後的行程,可能就不會安全了。」
聽完蘇雲廷的話,昌王對他的懷疑倒是消失的差不多了。
若是別人惹上這種事,昌王也不可能置之不理,更何況是蘇雲廷。
昌王:「你只管放心與我同行,為兄身邊的護衛還是能保住你的安危的。」
蘇雲廷:「我擔心連累了兄長。」
昌王大笑:「放心,為兄我家住京城,在京中也是有幾分人脈的。」
蘇雲廷今天之所以沒有喬裝分批而行,就是因為和昌王同行給了他底氣。
現在對方露出一絲家底,蘇雲廷也變得歡喜了起來:「兄長既然心中有數,愚弟就放心了。」
蘇雲廷順利靠上昌王,對後面的行程少了幾分擔心。
……
秋語若這邊,當初徐公子在品過平安做的飯菜後,就提出了合作意向。
平安讓人請來秋語若,徐公子就對秋語若表示,自己出資金和管理,秋語若出技術,兩方合作開酒樓,利潤六四分,他占六成,秋語若占四成。
合作開酒樓秋語若還真心動,如果靠著飯館的資金和人員積累,開酒樓最低也得兩三年以後。
徐家,秋語若還真知道,他們家世代經商,生意經營的不錯,名聲更不錯。
和這樣人家的子弟合作,秋語若不怕,更何況蘇雲廷明年就能入仕,自己與人合作,就更不擔心了。
不過酒樓的核心是技術,秋語若沒有答應他的利潤分成,按著自己的想法,應該是五五分成才對,但是蘇雲廷明年就能考中進士,她又往上加了一成,提出自己占六,對方占四的比例。
在徐公子不可思議的表情下,秋語若又加了一句:「想來徐公子還沒有打聽清楚,家夫是今年州府的解元。」
徐公子聽完,先是驚訝,然後就是驚喜。
一府的解元,就算春闈的時候發揮再不好,也是能考中二甲進士的。
徐家世代經商,避免不了和官府打交道,家族生意能一直昌盛,每年少不了要有一大筆銀子往上孝敬。
族裡這些年一直供著子弟讀書,就是想提升門第,門第上去了,往上的孝敬都能降低不少!
只可惜家裡的子弟都不是讀書的料,最多考中個秀才,再往上,就難如登天。
家裡也試圖扶持過有潛力的貧困書生,但是真正有大潛力的,又豈是自家一個商戶能遇到的!
所以徐公子聽到秋語若的丈夫是今年州府的解元的時候,對她提出的分成,直接就答應了下來。
兩人簽訂合約,寫明了彼此的分成,然後就是經營細節。
酒樓如何經營,屬於徐公子的職責範圍。
廚房用人,徐公子不得干預,包括食材的選定,必須要廚房鑑定才行。
<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