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於林拒絕姜王賞賜給他一座將軍府,他將自己得來的銀兩都獻給國庫,只說:「臣想,東宮應當還有臣的一席之地。」
他在朝中向東宮獻忠,為官者都知道這是明智之舉,但只有他於林自己知道,這就是他想要的。
於林已經習慣了戰場,生死間交戰令人膽寒,他也曾在屍山中生畏,有人為君,有人為將,他想青史留名,在他違抗軍令之後,險些被斬首,所幸他有東宮腰牌,以太子威名留得聽聖旨的時間。
「臣,見過主子。」那日,他身上的甲冑還未卸去,頭頂的寶盔蓋住了他的頭髮,只露出一張冷硬的臉龐,邊疆的風沙讓他黑了一些,可五官卻變得硬郎鋒利,濃深的眉,深邃的眼睛,是個意氣風發的神勇將軍,那刀上一旦沾血,他身上的血腥氣就抹不去了。
他連聲音也變了,跟細沙磨過,沉穩擾人。
「卿,瘦了些,卻也更高了。」姜鶴年的手扶在他冷冰冰的鎧甲上,他看向自己時,目光變得蕭索,但瞻仰熱誠卻不減當年。
姜鶴年不厭惡他身上的氣味,能全須全尾的回到東宮,他很高興。
「主子也變了。」於林凝視著姜鶴年,二十有幾的年紀,相貌聲音皆已成熟,他更像是畫卷里的神仙,眉眼一瞥一蹙,都好生清冷像隔了一道萬米高的城牆,主子的身形依然比他要高,但二人已經接近平視的距離。
姜鶴年笑著,他吐出一口氣,「已經三年了。」
「隨孤回宮罷。」
於林沉默地跟在姜鶴年的身後,戰場的習慣讓他行走間也會握緊腰側懸掛的利劍,他像是一隻歸巢的鷹,落回自己曾經的位置上。
他在軍中有了自己的地位,將士信服他,願聽他號令,這三年廝殺也有了生死之交,再回來,他看向那院子,這裡一切的布置都未曾變過。
姜鶴年在東宮為他設宴,叫下人取了酒,只有他,主子,還有公主三人。
他在邊疆時,那裡的冬天很冷,冷得需要酒來暖身提神,燃了把火兒,大老爺們坐一塊兒,那些人其中有的孩子都有膝蓋高了,美妻幼兒在家中等待他們歸鄉,只是能領著軍功回來者卻是少數,他時常和死亡擦肩而過,受過嚴重的傷。
在他疼痛之際,會更加想念姜鶴年。
班師回朝時,弟兄們都羨慕他,說他馬上威風,沒準都能做駙馬,這一句話把他的心思也勾了出來,他不想做駙馬,他想要的人是太子,那夜他飲酒八大碗,他興許是瘋了,才會生出這樣的念頭。
於林不敢在姜鶴年面前飲酒醉,姜鶴年也只飲了小小一口。
於林挑挑揀揀說了一些邊疆的事,他從沒有在信中提及過,如今面對面說出來,反而生動有趣,能引得姜鶴年開懷大笑。
酒碗觸碰在一起,於林盯著姜鶴年,看著他,沒飲酒就覺得喉間辛辣,他仿佛從未如此暢快過,瞧見姜鶴年被酒氣熏得微微發紅的臉,他就被這樣吸引著,難以移開眼。
半月後,北牧使臣入京,對方面見姜王,是為求和,提出的條件是求娶昭平公主,讓公主嫁給北牧君王。
可笑。
於林位於武將中,輕蔑地看著那北牧使臣,姜鶴年站在群臣前,當使臣說出訴求時,他看著姜鶴年的眼神一點點冷了下去,儘管他嘴角平平臉色毫無情緒,北牧人果真猖狂至極,於林只恨不得拔出寶劍,讓他血濺當場。
和親可以休戰使得雙方修養生息,還能開通商道,北牧能熬過嚴寒的冬天,姜王並沒有立即回絕,這個提議有可取之處。
姜皖已經二十四歲,至今未婚配,若不是姜鶴年一直在其中斡旋,她大概已經被許配給了去年的科考狀元。
姜王在十四歲給她賜了昭平的稱號,也建了公主府,但她自出生起便養在東宮,宮人都說姜王不喜公主,但太子寵愛公主,金枝玉葉已長成,註定要為王室作出犧牲。
「要把我嫁給北牧王?那可是個五十歲的老頭!」公主得知消息,自然大怒,「公主享了福,王子就沒有麼?怎的不將那姜禮許配給北牧的公主呢?」
東宮的下人已經退下,她怎麼罵都成,姜鶴年提起衣袖,給她倒了一盞茶。
「阿兄……」姜皖罵了許久,罵著到最後她自己的氣勢也弱了,她苦悶發問:「我怎的生來是個公主呢?」
「卿以為,我朝與北牧再戰會如何?」姜鶴年未曾勸解公主,轉頭問話於林。
如果說,姜鶴年有什麼逆鱗,那昭平公主便是其中之一,於林深知,以姜鶴年的性子斷然不會讓公主和親,所以,當姜鶴年問出這句時,他心中已有答案。
於林嗤笑一聲:「北牧蠻夷,自然不敵我姜朝戰士,只憑朝中現有兵力,臣也能將他們驅逐回草原。」
「卿有能為之,孤信之。」姜鶴年握著茶盞,他沉著眼盯著盞中搖晃的茶水,說道:「小皖,你不是想去戰場麼?那阿兄就為你做主一次。」
「可父王……」
「孤知道該如何做。」姜鶴年穩重的聲音叫人心安,「丞相幾日前,要獻一把寶劍與孤,豎日夜宴中,他會呈於孤,小皖,替孤握穩它。」
歷朝歷代,沒有哪個太子敢與丞相給帝王設局的,輕則廢黜太子之位,重則死罪,但是姜鶴年堂而皇之地做了。
宮中舉辦夜宴迎接使臣,姜王也會在這宴中下達旨意,姜鶴年不能賭他愛女之心勝過君主的冷血。
當夜,丞相念了祝詞,就叫下人為遞上了一把寶劍,此劍名曰:霸王。
這是把上過戰場的劍,姜鶴年能看見劍身上兇猛的血煞之氣。
群臣皆知姜太子並不擅武,贈劍不過是助君威,誰知姜太子一抬手,起身的成了昭平公主。
「昭平聽聞北牧王年輕時擅騎射,能獵狼王。」姜皖起身,她站在宴席中央,伸手握住劍柄,這千金鐵竟被她舉了起來!
「昭平!」姜王立即呵止一聲。
「父王,母后是將門之女,她未曾嫁與父王之前,替父從軍就得了中郎將的位置,母后英勇無雙,只有嫁與父王才不辱她的英名。」姜皖手持霸王劍,走到了使臣面前,「我昭平自然也要做母后這般英勇之人,而那北牧君王暮年老矣,不配做我昭平的夫君!」
使臣聽了這褻君之言,大怒,可不等他發怒,姜皖猛然提劍,直接朝使臣刺去,眾人始料未及,霸王劍已刺穿使臣脖頸,血濺三尺命喪當場!
姜鶴年隨即站起,問曰:「我朝再戰,可有利劍乎?」
姜皖吞咽了一口氣,她站在屍首旁,骯髒的蠻夷之血濺了她半身,這是她一次殺人,舉劍的手抖了抖,卻很快挺直腰背,怒喊出來:「昭平請戰!」
「放肆!」姜王勃然大怒,他從寶座上站起,群臣立即伏身叩首,他赤紅著眼,手指姜皖,卻遲遲沒有落下重言。
老臣仿佛從姜皖身上看見了先皇后的身影,姜王亦然,他怒火待發,這時,於林也於席中踏出:「臣請戰!臣願領帥出征!討伐北牧!」
「臣請戰!」
「王上!當戰!」宴席中,幾乎有一半的臣子出頭請命。
使臣已死,自沒有和議之說,只是姜皖此舉觸怒君威。
他在朝中向東宮獻忠,為官者都知道這是明智之舉,但只有他於林自己知道,這就是他想要的。
於林已經習慣了戰場,生死間交戰令人膽寒,他也曾在屍山中生畏,有人為君,有人為將,他想青史留名,在他違抗軍令之後,險些被斬首,所幸他有東宮腰牌,以太子威名留得聽聖旨的時間。
「臣,見過主子。」那日,他身上的甲冑還未卸去,頭頂的寶盔蓋住了他的頭髮,只露出一張冷硬的臉龐,邊疆的風沙讓他黑了一些,可五官卻變得硬郎鋒利,濃深的眉,深邃的眼睛,是個意氣風發的神勇將軍,那刀上一旦沾血,他身上的血腥氣就抹不去了。
他連聲音也變了,跟細沙磨過,沉穩擾人。
「卿,瘦了些,卻也更高了。」姜鶴年的手扶在他冷冰冰的鎧甲上,他看向自己時,目光變得蕭索,但瞻仰熱誠卻不減當年。
姜鶴年不厭惡他身上的氣味,能全須全尾的回到東宮,他很高興。
「主子也變了。」於林凝視著姜鶴年,二十有幾的年紀,相貌聲音皆已成熟,他更像是畫卷里的神仙,眉眼一瞥一蹙,都好生清冷像隔了一道萬米高的城牆,主子的身形依然比他要高,但二人已經接近平視的距離。
姜鶴年笑著,他吐出一口氣,「已經三年了。」
「隨孤回宮罷。」
於林沉默地跟在姜鶴年的身後,戰場的習慣讓他行走間也會握緊腰側懸掛的利劍,他像是一隻歸巢的鷹,落回自己曾經的位置上。
他在軍中有了自己的地位,將士信服他,願聽他號令,這三年廝殺也有了生死之交,再回來,他看向那院子,這裡一切的布置都未曾變過。
姜鶴年在東宮為他設宴,叫下人取了酒,只有他,主子,還有公主三人。
他在邊疆時,那裡的冬天很冷,冷得需要酒來暖身提神,燃了把火兒,大老爺們坐一塊兒,那些人其中有的孩子都有膝蓋高了,美妻幼兒在家中等待他們歸鄉,只是能領著軍功回來者卻是少數,他時常和死亡擦肩而過,受過嚴重的傷。
在他疼痛之際,會更加想念姜鶴年。
班師回朝時,弟兄們都羨慕他,說他馬上威風,沒準都能做駙馬,這一句話把他的心思也勾了出來,他不想做駙馬,他想要的人是太子,那夜他飲酒八大碗,他興許是瘋了,才會生出這樣的念頭。
於林不敢在姜鶴年面前飲酒醉,姜鶴年也只飲了小小一口。
於林挑挑揀揀說了一些邊疆的事,他從沒有在信中提及過,如今面對面說出來,反而生動有趣,能引得姜鶴年開懷大笑。
酒碗觸碰在一起,於林盯著姜鶴年,看著他,沒飲酒就覺得喉間辛辣,他仿佛從未如此暢快過,瞧見姜鶴年被酒氣熏得微微發紅的臉,他就被這樣吸引著,難以移開眼。
半月後,北牧使臣入京,對方面見姜王,是為求和,提出的條件是求娶昭平公主,讓公主嫁給北牧君王。
可笑。
於林位於武將中,輕蔑地看著那北牧使臣,姜鶴年站在群臣前,當使臣說出訴求時,他看著姜鶴年的眼神一點點冷了下去,儘管他嘴角平平臉色毫無情緒,北牧人果真猖狂至極,於林只恨不得拔出寶劍,讓他血濺當場。
和親可以休戰使得雙方修養生息,還能開通商道,北牧能熬過嚴寒的冬天,姜王並沒有立即回絕,這個提議有可取之處。
姜皖已經二十四歲,至今未婚配,若不是姜鶴年一直在其中斡旋,她大概已經被許配給了去年的科考狀元。
姜王在十四歲給她賜了昭平的稱號,也建了公主府,但她自出生起便養在東宮,宮人都說姜王不喜公主,但太子寵愛公主,金枝玉葉已長成,註定要為王室作出犧牲。
「要把我嫁給北牧王?那可是個五十歲的老頭!」公主得知消息,自然大怒,「公主享了福,王子就沒有麼?怎的不將那姜禮許配給北牧的公主呢?」
東宮的下人已經退下,她怎麼罵都成,姜鶴年提起衣袖,給她倒了一盞茶。
「阿兄……」姜皖罵了許久,罵著到最後她自己的氣勢也弱了,她苦悶發問:「我怎的生來是個公主呢?」
「卿以為,我朝與北牧再戰會如何?」姜鶴年未曾勸解公主,轉頭問話於林。
如果說,姜鶴年有什麼逆鱗,那昭平公主便是其中之一,於林深知,以姜鶴年的性子斷然不會讓公主和親,所以,當姜鶴年問出這句時,他心中已有答案。
於林嗤笑一聲:「北牧蠻夷,自然不敵我姜朝戰士,只憑朝中現有兵力,臣也能將他們驅逐回草原。」
「卿有能為之,孤信之。」姜鶴年握著茶盞,他沉著眼盯著盞中搖晃的茶水,說道:「小皖,你不是想去戰場麼?那阿兄就為你做主一次。」
「可父王……」
「孤知道該如何做。」姜鶴年穩重的聲音叫人心安,「丞相幾日前,要獻一把寶劍與孤,豎日夜宴中,他會呈於孤,小皖,替孤握穩它。」
歷朝歷代,沒有哪個太子敢與丞相給帝王設局的,輕則廢黜太子之位,重則死罪,但是姜鶴年堂而皇之地做了。
宮中舉辦夜宴迎接使臣,姜王也會在這宴中下達旨意,姜鶴年不能賭他愛女之心勝過君主的冷血。
當夜,丞相念了祝詞,就叫下人為遞上了一把寶劍,此劍名曰:霸王。
這是把上過戰場的劍,姜鶴年能看見劍身上兇猛的血煞之氣。
群臣皆知姜太子並不擅武,贈劍不過是助君威,誰知姜太子一抬手,起身的成了昭平公主。
「昭平聽聞北牧王年輕時擅騎射,能獵狼王。」姜皖起身,她站在宴席中央,伸手握住劍柄,這千金鐵竟被她舉了起來!
「昭平!」姜王立即呵止一聲。
「父王,母后是將門之女,她未曾嫁與父王之前,替父從軍就得了中郎將的位置,母后英勇無雙,只有嫁與父王才不辱她的英名。」姜皖手持霸王劍,走到了使臣面前,「我昭平自然也要做母后這般英勇之人,而那北牧君王暮年老矣,不配做我昭平的夫君!」
使臣聽了這褻君之言,大怒,可不等他發怒,姜皖猛然提劍,直接朝使臣刺去,眾人始料未及,霸王劍已刺穿使臣脖頸,血濺三尺命喪當場!
姜鶴年隨即站起,問曰:「我朝再戰,可有利劍乎?」
姜皖吞咽了一口氣,她站在屍首旁,骯髒的蠻夷之血濺了她半身,這是她一次殺人,舉劍的手抖了抖,卻很快挺直腰背,怒喊出來:「昭平請戰!」
「放肆!」姜王勃然大怒,他從寶座上站起,群臣立即伏身叩首,他赤紅著眼,手指姜皖,卻遲遲沒有落下重言。
老臣仿佛從姜皖身上看見了先皇后的身影,姜王亦然,他怒火待發,這時,於林也於席中踏出:「臣請戰!臣願領帥出征!討伐北牧!」
「臣請戰!」
「王上!當戰!」宴席中,幾乎有一半的臣子出頭請命。
使臣已死,自沒有和議之說,只是姜皖此舉觸怒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