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頁
咕不咕就沒想過,玉陽大帝的剪影放出來,會有哪個人認不出來。
她之所以沒放臉,是因為無論是演員扮演,還是古畫留存,都不夠真實,現代又沒有掘開玉陽大帝的墳墓,現代考古是以保護為先,玉陽大帝的墓好好的,沒事兒挖它幹什麼?
沒有骨骼,光靠畫像,實在是很難讓人看清玉陽大帝真正的面貌,還不如將一些留下來的畫中身形,做成剪影。
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玉陽大帝的樣子,自己代入最好。
「話說在千年前的大莊皇宮,一位公主出生了。」
話鋒一轉,咕不咕開始訴說玉陽大帝的生平。
而聚精會神聽介紹的大莊人,則紛紛目瞪口呆起來。
明明是在說大莊的皇帝,怎麼突然跳到後宮公主了?
太子心裡一跳,他有種不祥的預感。
第156章
「她就是我們故事的主角,那個時候的大帝還只是皇宮裡很普通的一個公主,只是她出生後發生的一件事,讓她在後宮中的地位,發生了些許改變。」
「這裡我們不多做贅述,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去查一查野史,因為這段其實是沒有明確的正史記錄的。」
咕不咕此刻在全體大莊人眼中,就是個可恨的謎語人!
為什麼不好好說話!什麼野史正史,他們上哪兒查去啊?
這個公主到底是誰?最後竟然成了皇帝,還被後世人尊稱大帝,聽起來非常厲害。
「大家都知道,大帝行七,是太宗的七公主,太宗十分疼愛七公主,別的公主大多是嫁人才能有封號,七公主不同,出生不久,她就被封為玉陽公主。」
咕不咕接下來的話一點兒都不謎語人了,卻讓天下譁然。
玉陽公主!七公主!
他們不知道太宗是哪位皇帝的諡號,但是他們知道七公主是誰,玉陽公主是誰!
如果說玉陽這個封號,後來的公主又用過,那七公主是玉陽公主這件事,總不可能還一樣了吧?況且太宗這個諡號,自前前朝開始,一般就會留給第二任皇帝了。
凡是對國家有不小貢獻的第二任皇帝,都會被追加諡號太宗。
皇帝沈崇聽到這兒一驚,看向身旁的沈玉耀,沈玉耀迷茫回望,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情況。
沈崇回想了一下過往沈玉耀的行事,實在不明白自己怎麼會將皇位,留給七女兒。
沒有太子,還有其餘皇子呢,怎麼就直接跳到七公主了?
太子也不明白,為什麼最後登基的人不是他,而是他最疼愛的七妹妹。
還沒有被後來的沈玉耀穿過來的七公主,此刻更是一臉懵,她怎麼會去跟太子哥哥搶皇位,而且她完全沒想過自己以後當皇帝啊!
「父皇、太子哥哥,玉陽、玉陽沒有……」
七公主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解釋,解釋未來還沒有發生的事情。
皇帝並沒有說什麼,只是抬手摸了摸女兒的頭髮,「誰都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何事,若真有朝一日,朕將皇位傳給你,你且接著便是。」
他還是比較信命的,仔細想想,從古至今,能一路平穩走到最後的皇帝太子,寥寥無幾。
他又憑什麼覺得他和太子能一直如現在一般,父子情深。
太子聽了這話,只覺得渾身冰涼,他不知道未來發生了什麼,難道陛下對他的不滿,自現在就有了嗎?
那他日後怎麼辦,就這樣束手就擒,等著所謂的天命宣判他最後的失敗嗎?
太子握緊了拳頭,表面上瞧著還是溫和的模樣,實際上心底已經慌得不行,迷茫的找不到方向了。
皇后有些掛臉,她看了眼沈玉耀,隨後眼光如刀一般的看向曲貴妃。
她覺得現在和自己親近的沈玉耀,必定不會背刺她與太子,會引得皇位落在沈玉耀頭上這個後果的人,怎麼想都只有一人。
那就是貴妃曲煙月!
曲貴妃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她隱隱能感覺到皇后對她的敵意,雖然不太清楚皇后是怎麼想的,但不妨礙她內心很快樂。
她就知道,她曲煙月的女兒,怎麼可能一輩子被那對虛情假意的母子矇騙,一直和他們親近。
當初皇后搶走了她的女兒,以後用她兒子的皇位來做補償,曲煙月對這個結果非常滿意。
皇家的風起雲湧,秦國相盡數看在眼裡,他不著痕跡的打量著太子與七公主,微微皺了皺眉頭。
太子怎麼看都是勝券在握,七公主年紀尚小,又無美名傳出,更是從來沒有接觸過朝廷政事,怎麼就突然被選中作為下一任皇帝了?
除非,太子出了事。
此刻,天幕播放完了一段宮廷里的畫面,就像是唱戲一般,扮著皇帝貴妃裝扮的人,對剛出生的孩子欣喜不已。
「傳聞大帝出生時天降祥瑞,紫氣東來,日月同輝,世間奇景無數!大帝真乃天命所歸之人!」
天幕上播放了各種各樣的奇特景觀,百姓們哪兒見過這場面啊,當即就信了。
活了三十多年的人都在努力回想,十幾年前到底有沒有這樣的景象,可惜無論怎麼想都是一片空白。
年輕的孩子疑惑的問父母,那些奇特景象是真的嗎?
父母對視一眼,短暫迷茫過後,認真的點了點頭。
「是真的,神仙說的話,難道還能有假?」
雖然天幕里明確說了千年前這樣的詞彙,昭示了她後世人的身份,但普通百姓懂什麼啊,他們只知道天幕就不是凡人手段能弄出來的東西。
既然凡人做不到,那做到這一點的,肯定是神仙啊!
無法用常理判斷的一切,通通先歸為神仙顯靈!
「那麼這些奇景是真的出現過嗎?時代太久遠,能考據的歷史資料太少了,我個人認為,這些都是真的。原因很簡單,大帝得位乃是通過正規途徑,當時全國上下都認可了她這位太女,太宗皇帝更是無比滿意,去世前還在為女兒殫精竭慮,排除萬難,所以大帝沒必要再捏造一些奇景來塑造她生來不同的人設。」
事實上呢?
事實上是,這些都是假的。
沈崇到現在還記得沈玉耀出生時是什麼樣,那就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清晨,在第一縷晨光劃破天際,撕破黑夜時,他的女兒出生了。
後世為什麼會傳出這些奇怪的流言,有時候可能並不是帝王自己說的,而是民間為帝王冠上的。
人們都喜歡議論一些人生而不凡,以此來塑造追崇之人的「神格」,當時的玉陽大帝的到了天下人的愛戴,於是就有一些人,將這些神話傳說扣到了玉陽大帝的頭上。
傳到後世,因為時代久遠,後世便信以為真了。
「這都是假的,父皇,請允兒子向天下人澄清此事。」
太子沒忍住,跳出來說道。
百姓愚笨,若是聽信了天幕所言,即使他們沒有親眼看見,也會認為是真的,那到時候沈玉耀在民間的聲望,將會一騎絕塵,太子拍馬都比不上了。
古往今來可沒有任何一個皇子公主,能讓天上的天幕,為他們宣揚美名的。
這跟有神仙背書,有什麼區別?<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之所以沒放臉,是因為無論是演員扮演,還是古畫留存,都不夠真實,現代又沒有掘開玉陽大帝的墳墓,現代考古是以保護為先,玉陽大帝的墓好好的,沒事兒挖它幹什麼?
沒有骨骼,光靠畫像,實在是很難讓人看清玉陽大帝真正的面貌,還不如將一些留下來的畫中身形,做成剪影。
每一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玉陽大帝的樣子,自己代入最好。
「話說在千年前的大莊皇宮,一位公主出生了。」
話鋒一轉,咕不咕開始訴說玉陽大帝的生平。
而聚精會神聽介紹的大莊人,則紛紛目瞪口呆起來。
明明是在說大莊的皇帝,怎麼突然跳到後宮公主了?
太子心裡一跳,他有種不祥的預感。
第156章
「她就是我們故事的主角,那個時候的大帝還只是皇宮裡很普通的一個公主,只是她出生後發生的一件事,讓她在後宮中的地位,發生了些許改變。」
「這裡我們不多做贅述,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去查一查野史,因為這段其實是沒有明確的正史記錄的。」
咕不咕此刻在全體大莊人眼中,就是個可恨的謎語人!
為什麼不好好說話!什麼野史正史,他們上哪兒查去啊?
這個公主到底是誰?最後竟然成了皇帝,還被後世人尊稱大帝,聽起來非常厲害。
「大家都知道,大帝行七,是太宗的七公主,太宗十分疼愛七公主,別的公主大多是嫁人才能有封號,七公主不同,出生不久,她就被封為玉陽公主。」
咕不咕接下來的話一點兒都不謎語人了,卻讓天下譁然。
玉陽公主!七公主!
他們不知道太宗是哪位皇帝的諡號,但是他們知道七公主是誰,玉陽公主是誰!
如果說玉陽這個封號,後來的公主又用過,那七公主是玉陽公主這件事,總不可能還一樣了吧?況且太宗這個諡號,自前前朝開始,一般就會留給第二任皇帝了。
凡是對國家有不小貢獻的第二任皇帝,都會被追加諡號太宗。
皇帝沈崇聽到這兒一驚,看向身旁的沈玉耀,沈玉耀迷茫回望,完全不知道是什麼情況。
沈崇回想了一下過往沈玉耀的行事,實在不明白自己怎麼會將皇位,留給七女兒。
沒有太子,還有其餘皇子呢,怎麼就直接跳到七公主了?
太子也不明白,為什麼最後登基的人不是他,而是他最疼愛的七妹妹。
還沒有被後來的沈玉耀穿過來的七公主,此刻更是一臉懵,她怎麼會去跟太子哥哥搶皇位,而且她完全沒想過自己以後當皇帝啊!
「父皇、太子哥哥,玉陽、玉陽沒有……」
七公主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解釋,解釋未來還沒有發生的事情。
皇帝並沒有說什麼,只是抬手摸了摸女兒的頭髮,「誰都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何事,若真有朝一日,朕將皇位傳給你,你且接著便是。」
他還是比較信命的,仔細想想,從古至今,能一路平穩走到最後的皇帝太子,寥寥無幾。
他又憑什麼覺得他和太子能一直如現在一般,父子情深。
太子聽了這話,只覺得渾身冰涼,他不知道未來發生了什麼,難道陛下對他的不滿,自現在就有了嗎?
那他日後怎麼辦,就這樣束手就擒,等著所謂的天命宣判他最後的失敗嗎?
太子握緊了拳頭,表面上瞧著還是溫和的模樣,實際上心底已經慌得不行,迷茫的找不到方向了。
皇后有些掛臉,她看了眼沈玉耀,隨後眼光如刀一般的看向曲貴妃。
她覺得現在和自己親近的沈玉耀,必定不會背刺她與太子,會引得皇位落在沈玉耀頭上這個後果的人,怎麼想都只有一人。
那就是貴妃曲煙月!
曲貴妃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她隱隱能感覺到皇后對她的敵意,雖然不太清楚皇后是怎麼想的,但不妨礙她內心很快樂。
她就知道,她曲煙月的女兒,怎麼可能一輩子被那對虛情假意的母子矇騙,一直和他們親近。
當初皇后搶走了她的女兒,以後用她兒子的皇位來做補償,曲煙月對這個結果非常滿意。
皇家的風起雲湧,秦國相盡數看在眼裡,他不著痕跡的打量著太子與七公主,微微皺了皺眉頭。
太子怎麼看都是勝券在握,七公主年紀尚小,又無美名傳出,更是從來沒有接觸過朝廷政事,怎麼就突然被選中作為下一任皇帝了?
除非,太子出了事。
此刻,天幕播放完了一段宮廷里的畫面,就像是唱戲一般,扮著皇帝貴妃裝扮的人,對剛出生的孩子欣喜不已。
「傳聞大帝出生時天降祥瑞,紫氣東來,日月同輝,世間奇景無數!大帝真乃天命所歸之人!」
天幕上播放了各種各樣的奇特景觀,百姓們哪兒見過這場面啊,當即就信了。
活了三十多年的人都在努力回想,十幾年前到底有沒有這樣的景象,可惜無論怎麼想都是一片空白。
年輕的孩子疑惑的問父母,那些奇特景象是真的嗎?
父母對視一眼,短暫迷茫過後,認真的點了點頭。
「是真的,神仙說的話,難道還能有假?」
雖然天幕里明確說了千年前這樣的詞彙,昭示了她後世人的身份,但普通百姓懂什麼啊,他們只知道天幕就不是凡人手段能弄出來的東西。
既然凡人做不到,那做到這一點的,肯定是神仙啊!
無法用常理判斷的一切,通通先歸為神仙顯靈!
「那麼這些奇景是真的出現過嗎?時代太久遠,能考據的歷史資料太少了,我個人認為,這些都是真的。原因很簡單,大帝得位乃是通過正規途徑,當時全國上下都認可了她這位太女,太宗皇帝更是無比滿意,去世前還在為女兒殫精竭慮,排除萬難,所以大帝沒必要再捏造一些奇景來塑造她生來不同的人設。」
事實上呢?
事實上是,這些都是假的。
沈崇到現在還記得沈玉耀出生時是什麼樣,那就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清晨,在第一縷晨光劃破天際,撕破黑夜時,他的女兒出生了。
後世為什麼會傳出這些奇怪的流言,有時候可能並不是帝王自己說的,而是民間為帝王冠上的。
人們都喜歡議論一些人生而不凡,以此來塑造追崇之人的「神格」,當時的玉陽大帝的到了天下人的愛戴,於是就有一些人,將這些神話傳說扣到了玉陽大帝的頭上。
傳到後世,因為時代久遠,後世便信以為真了。
「這都是假的,父皇,請允兒子向天下人澄清此事。」
太子沒忍住,跳出來說道。
百姓愚笨,若是聽信了天幕所言,即使他們沒有親眼看見,也會認為是真的,那到時候沈玉耀在民間的聲望,將會一騎絕塵,太子拍馬都比不上了。
古往今來可沒有任何一個皇子公主,能讓天上的天幕,為他們宣揚美名的。
這跟有神仙背書,有什麼區別?<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