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阿笙並非不知為何安氏會忽然將身邊的嬤嬤支來,不由嘆了口氣。

  「嬤嬤自登船之後便一直心中有事,不若今日說出來,也好過些不是?」

  聽得她這話,嬤嬤欲言又止,而後還是心中一橫,道:

  「姑娘,老夫人與您畢竟隔著一輩兒,有些話她不好與您講……」

  嬤嬤頓了頓,復問道:「您與九公子之事,他可有明確的表示?」

  說著,嬤嬤朝遠處睇了睇眼,這個「他」說得便是裴鈺了。

  嬤嬤這一問倒是講阿笙問得愣住了,見她這反應,嬤嬤不由重重嘆了口氣。她家這二姑娘什麼都好,但卻是從小不在娘身邊長大的,有些男女之事她是當真糊塗。

  「姑娘,裴老夫人此番去淮南,雖是與老夫人說通了,但卻並未帶正式的聘禮,你可知其中門道?」

  聽嬤嬤這般說,阿笙的眉頭不由微微蹙起。

  裴老夫人肯親自去淮南,表達的是對她的看重。但兩族議親,若無正式的聘禮,在承禮司處便算不得正式議親,而裴老夫人之所以這般做,原因無它,而是那聘禮的規格究竟該按何名分送尚未有定論。

  「老夫人道,九公子雖如今不承家主之位,但裴氏對他甚為看重,他的正妻之位當是相當慎重,並非裴老夫人一人可定。」

  嬤嬤說到這裡,甚是替阿笙焦急。

  「姑娘,你須得讓他有個明確的表示,咱們可不做偏門而入之人啊。」

  阿笙順著嬤嬤的目光,看向廂門的方向,她神色幽微,似在細細思索著嬤嬤的話,而後尋回了唇邊的笑意,對嬤嬤道:

  「我知道該怎麼做了,多謝嬤嬤提點。」

  見她開竅,李嬤嬤這才鬆了一口大氣,這一番老夫人交代的話終於算是說全了。

  待嬤嬤離開,阿笙顧自在案幾邊坐了良久,她看著江岸邊不斷划過的精緻,沉思了許久,而後拿起帝京來的那封信,往裴鈺所在的廂房而去。

  阿四見是她來,嬉笑著為她讓路,正欲為她帶上房門,卻見阿笙隨手撐住了他欲關的門,而後如常地與他笑道:

  「還是守些規矩得好。」

  她這話讓阿四愣了愣,但卻也再未有多的話,轉身進了房內。

  此刻廂內的窗戶微開,透入江面之上溜入的光色,照得室內一片敞亮,那人抬眼見得來人,如畫的眉目隨即盛滿了柔和的笑意。

  裴鈺放下手中拿來打發時間的書冊,道:「平城這些時日正好有燈會,可要去看看?」

  聞此,阿笙的目光隨即掃了一眼廂內,裴鈺人未下船卻能得知平城燈會的事,當是瞰衛的信使來過。

  江面之上,裴氏瞰衛多用白毛鷹做信使,那小玩意兒稀罕,阿笙曾想自己馴養,但因這東西是裴氏瞰衛專屬,為了保證瞰衛信息網絡的完整和牢不可破,白毛鷹無法外贈。阿笙明白此事並非兒戲,也就打消了自己馴養的念頭,但每次白毛鷹執行任務,她都不由多看幾眼,可見是真喜歡。

  「別看了,今早便離開了。」

  聽聞裴鈺這話,阿笙抿了抿嘴,一副可惜了的模樣。

  「早晨想讓阿四去喚你,但李嬤嬤道你彼時尚未起。」

  晚起這件事從裴鈺口裡提出來,阿笙略微覺得有些丟人,不由輕咳了一聲,而後一本正經地將手裡的信件遞給了裴鈺。

  裴鈺見她幾分窘迫,便淺笑著接下了信件,並未在先前的話題上多做停留。

  「聖上想讓我請裴院首出面。」

  阿笙說著便在案幾的對面坐了下來。

  「這裴懷恣,你可熟悉?」

  阿笙並不清楚裴氏在他國的一些謀劃,自然也就不知曉這裴懷恣是否與裴鈺有交集,畢竟裴氏當真太過龐大,而此人又並非歸屬於主家一脈。

  她見裴鈺低垂著眉目看信中內容,而後清淺地應了她一聲,遂道:

  「既然如此便不用麻煩裴院首了。」

  第三百二十六章 陳國登岸

  陳國泗水碼頭,一隊兵士快步走來,引得碼頭之上的人頻頻回望。這江水泱泱,也不知到底是哪裡來的大人物,竟然驚動了城防營的人。

  未久,那寬廣的江面之上出現了十數艘玄黑的大船,自南邊浩浩蕩蕩而來,船身之上遙遙可見的弓弩台讓碼頭候著的人不禁握緊了腰間的佩劍。

  城防營的人正欲上前,卻忽而聽聞身後有馬兒的嘶鳴聲,回頭便見一輛寶駕緩緩停下,那拉車的馬兒身形矯健,一身雪色的毛髮卻唯有馬蹄呈黝黑之色,烏蹄駒,那是東宮之師,裴懷恣的車駕。

  裴懷恣未封太傅,只因陳國的小太子與他這師徒關係並非以東宮為尊,而是當年小太子三顧茅廬,才正式拜入裴懷恣的門下,借了裴氏的東風坐穩了東宮之位。

  裴懷恣也是如今陳國裴氏的主事人。

  城防營眾人自烏蹄駒出現之後,便又恭敬了許多,這裴懷恣雖無官銜,但陳國之內卻無人敢對其不敬。

  這烏蹄駒身後跟著的還有幾名青年,他們身姿昂揚卻斂著鋒芒,規距地候在寶駕之外,待馬夫取來馬凳,為首的青年親自上前,將男子迎了下來。

  那是一名儒雅而溫和的人,但卻似乎腳下不便,須輔以木杖前行。

  這番陣仗,讓碼頭之上駐足之人越發多了起來。

  此時,那徐徐而來的船隊已經緩緩靠了岸,碼頭的吏官當即上前去清點核查,未久便見一艘大船之上走下一名管事模樣的人。

  而於此同時,城防營的人卻是走上前去。

  「貴主這船怕是不能靠岸。」

  管事拱手,恭敬道:「這飛渡不過我雲生的普通商船,哪裡不能靠岸了?」

  城防營的人順著他的話又看了看那十數艘飛渡,的確,船上如今並無弓弩劍戟,而雲生的船自然不會允許他們上船去搜羅證據。

  為首的男子指了指船身,道:「這些船的吃水線可不像是普通的商船,船上載了什麼,先生當比我清楚。」

  「還能載什麼?」

  這一聲輕柔,但碼頭的風卻吹不散她話中的力量,眾人抬首便見一個錦衣女娘自船上走了下來,她一襲邀月乘山錦服,帶著謙和的笑意,在一眾侍從的陪同下走到了碼頭之上。

  城防營的人是有眼力的,只一眼便知這華服女娘是誰。央國那位竇二姑娘聽聞是個厲害的,就連渚家二爺也在她手上吃過虧,因此能不得罪她便最好敬著。

  「沒成想二姑娘居然也來了。」

  說完此話,為首那人恭敬地抱拳見了見禮,亦得了阿笙頷首回禮。

  「我自江淮返程,得聞我央國學子北上路途艱辛,便順帶了他們一程,不成想引來幾位大人猜疑。」

  阿笙這話一出,城防營的人方才抬首,便見那十數艘大船之上,不斷有人站上甲板之上,那重重的人影都是作文士打扮,一時讓岸上的人都愣在了那。

  央國之前的風波早就傳回了陳國,城防營倒是沒想到,自家聖上千方百計想要攔截的人,居然被竇氏的船全都拉到了這!

  「二,二姑娘,這……」

  見城防營的人百思尋不得一個合理的藉口拒絕眾人下船,阿笙順勢問道:<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