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頁
一時,天門之下,唯有風聲還在呼嘯,眾人看著那矜貴無雙的人端著謙和的禮儀,朝眾人一禮,而後拂袖朝長階之下走去。
然,天上的仙欲走入人俗當中又豈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一名青年三步走出,拱手見禮,而後朗聲叱問:
「九公子,你身負裴氏榮耀,你若這般走入世人之間,豈不是讓我裴氏一門跟著被天下人唾罵?」
見裴鈺朝他看來,那人下意識欲躲,卻還是立在了原地,一副正義凌然的模樣繼續道:
「裴氏於你有養育之恩,你豈可這般辜負?」
這話贏得了旁人的贊同,一時又有幾名裴氏族人站了出來,斥責裴鈺此行是置裴氏於不顧,非大義之舉。這樣的聲音此起彼伏,不斷贏來他人的贊同,甚至有幾名年輕力壯之人,一副不懼武力的模樣,硬生生攔在了裴鈺下山的道路之上。
趙如勝見此欲命人動手,卻見裴鈺微微抬了抬手,遂又退了回去。
「裴氏是沒人了麼?」
裴鈺尚未開口,便聽聞人群中一道女娘的聲音響起,眾人回首,便見一名年輕女娘走出人群當中,她一襲長裙淑麗,墨瞳如玉,就這般清淺地掃了一眼那些攔路的青年。
「你們自小亦得裴氏教養,敢問諸位,你們又為裴氏做了什麼鬼哭神泣的壯舉?」
阿笙的語氣輕而緩,倒是讓這些人一時語塞,良久方才憋出一句:
「我們天資不如九公子,自然不比他所能……」
聞此,阿笙微微蹙眉。
「他可是天生便能修書撰文?天生便有你們口中所謂的榮光?」
幾名青年在阿笙的質問之下,一時沒了彼時的氣焰。
「他一個人背著你們這一輩人的責任走到今日……」
「你們欲彰顯裴氏禮教之法,他來傳揚;」
「你們欲從天家手中保裴氏長盛不衰,他犧牲自己來成全;」
「諸位,你們捫心自問,自己當真有資格攔他下山的路?」
那青年被阿笙問得頭都難抬,良久,方擠出來一句。
「可那是家主之責……」
這話未完,卻聽得長階之上傳來清朗的一聲。
「既然如此,我願讓賢。」
眾人愕然地朝那人看去,卻見他端著柔和的笑意,若暖風拂檻。
裴鈺不再理會那些人嘈雜的言語,而是抬步走向阿笙,而後微微嘆了口氣,旁若無人地對阿笙淺笑道:
「我有些乏了。」
聞此,阿笙亦沒了片刻前那凌人的氣勢,笑著回道:
「好巧,我有些餓了。」
天光之下,人海之中,他眉眼帶笑,與她一邊聊著城南水月齋的桂花酥,二人一同走下那象徵著賢德的長階,走進市井的煙火之中。
長階旁,聶遠看著走過自己面前的二人,和他們身後的青山軍,心中鼓動。此刻,他心中許多的疑惑已然有了答案,裴鈺與沈自軫這兩個名字,在聶遠的心中終於重疊上了。
長道旁,眾人震驚於裴鈺最後讓賢的話語,而唯有一人,躬身拱手,朝著緩緩下山之人久久鞠了一躬。
第三百二十章 沈裴二人
天光西斜,海生客棧的堂室內又熱鬧了起來,跑堂的小廝端著茶水忙得腳上生風。
許多從天門道上歸來的人將今日的奇事論得不亦樂乎,這最奇之事莫過於眾人於禮畢之後看到的人,那自天門道上走下的人定然是早就「死去」的裴九公子無疑!
當年裴鈺於通州亡故,引得東境千家悲鳴,如今卻道他實則未死,一時讓人五味雜陳。眾人憤怒於他的欺瞞,又不由多問一句,這假死的背後究竟是因為什麼?
客棧角落之內,一名文士打扮的男子將手裡的畫稿放於一旁,而後笑眯眯給身旁的聶起斟了一盞茶,而後道:
「聶兄,我們當中唯有你去過上首,可給兄弟們講講,究竟上面發生了什麼?」
今日的事著實奇了些,他們這些人躲在山道上候著,哪裡窺得了全貌,便寄希望於唯一一個「不守禮法」竄上山的人了。
聶起端起了一副神秘莫測的笑意,喝下了那一杯茶。他刻意壓低了聲音,將山上所見一一道出。
「但此事奇怪,九公子若是詐死,此刻自曝身份豈非刻意迎來天下人的叱責?」
聶起聽聞這話,罷了罷手,他比劃了兩下自己的頭髮,「你們是未見到,九公子這般年紀發色是銀絲難掩,定然是發生了什麼才讓他做出這種決定。」
「再來說他假死,你們回想一下,那個時候先帝對裴氏步步緊逼,假死脫身不失為一計。」
這話未盡,席間眾人倒是明白了他話中之意,顧自琢磨了一番。
「當年九公子之名盛極一時,換作你我可能輕易放棄這般榮光,去做一個見不得光的人?他為了他的家族做得夠多了。」
聶起又想到了什麼,沉沉地嘆了口氣。
「九公子下山之時,裴氏不少人阻攔,看樣子這是他自己的決定。敢獨自直面天下人的質疑,當真是勇氣可嘉。」
說到這,他臉上掛起了笑意,一旁同為三息堂文士的顧盛春見此,不由打趣。
「你這是今日裴九公子的文章看多了,便對其崇拜起來了?」
聶起擺了擺手,「非也非也,你還記得平南學考時那封無名的信麼?」
顧盛春微微一愣,正是因為這封信上的策略他們這所有人才有機會及時參與科考,如何能忘?
「錦州墨,價值非凡,非尋常人家能用。彼時我們雖懷疑這其中有世族的陰謀,但死馬當活馬醫,卻不曾想不僅以一出民告官引得朝廷注意,還得來幾位國士為我等發聲。」
見聶起說起這個一副驕傲之色,顧盛春不由失笑。
「你又要說這是那沈大人之舉?從前章兄偏信此人,現下你倒是也偏信他。」
他罷了罷手,「就算帝京解救眾人是他的託付,但平南學考之時他早已辭官歸鄉,再說了眾人皆知沈自軫清貧出身,哪裡有這等人脈手腕?」
聶起笑著將一盞茶推到顧盛春的面前,「顧兄先不要忙著下定論。」
知他這是用茶來堵自己的口,顧盛春倒也不惱,拿起茶盞喝了一口,而後做了個「請」的姿勢,請聶起繼續。
聶起這才將這段時日從沈自軫及裴鈺二人文章當中找到的端倪一一與幾人分析。
「胭脂畫皮,文字畫骨,他人可仿其形,卻難仿其意。當年我就奇怪,沈大人一屆清貧出身,如何能以俯瞰蒼生的視角去談學無貴賤之分。」
他又指了指在座之人。
「譬如你我,我們從前尚需為衣食奔波,我們所做文字多是市井人生,但沈大人登甲榜第一的那篇文章,論的卻是先聖與小兒同學同禮。」
「換作你我,這等文字莫說寫出來,就算是想一想都覺得是在玷污聖賢之名,為何?因為我等生而被教養要仰視聖賢大德,但他不僅敢在恩科之上寫出來,還能以平視的角度,用聖人的語言,將這道理說得人心盡服。這可是一個清貧人家能教養出來的?」
「再說沈大人這兩年仕途,彼時眾人將他罵盡,他做了什麼?他利用中樞職權扶持我們結社之權,彼時不少民社之人罵他是借民社鋪自己的仕途,其結果呢?他是揮一揮衣袖就辭官歸鄉,什麼都未帶走。」<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然,天上的仙欲走入人俗當中又豈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一名青年三步走出,拱手見禮,而後朗聲叱問:
「九公子,你身負裴氏榮耀,你若這般走入世人之間,豈不是讓我裴氏一門跟著被天下人唾罵?」
見裴鈺朝他看來,那人下意識欲躲,卻還是立在了原地,一副正義凌然的模樣繼續道:
「裴氏於你有養育之恩,你豈可這般辜負?」
這話贏得了旁人的贊同,一時又有幾名裴氏族人站了出來,斥責裴鈺此行是置裴氏於不顧,非大義之舉。這樣的聲音此起彼伏,不斷贏來他人的贊同,甚至有幾名年輕力壯之人,一副不懼武力的模樣,硬生生攔在了裴鈺下山的道路之上。
趙如勝見此欲命人動手,卻見裴鈺微微抬了抬手,遂又退了回去。
「裴氏是沒人了麼?」
裴鈺尚未開口,便聽聞人群中一道女娘的聲音響起,眾人回首,便見一名年輕女娘走出人群當中,她一襲長裙淑麗,墨瞳如玉,就這般清淺地掃了一眼那些攔路的青年。
「你們自小亦得裴氏教養,敢問諸位,你們又為裴氏做了什麼鬼哭神泣的壯舉?」
阿笙的語氣輕而緩,倒是讓這些人一時語塞,良久方才憋出一句:
「我們天資不如九公子,自然不比他所能……」
聞此,阿笙微微蹙眉。
「他可是天生便能修書撰文?天生便有你們口中所謂的榮光?」
幾名青年在阿笙的質問之下,一時沒了彼時的氣焰。
「他一個人背著你們這一輩人的責任走到今日……」
「你們欲彰顯裴氏禮教之法,他來傳揚;」
「你們欲從天家手中保裴氏長盛不衰,他犧牲自己來成全;」
「諸位,你們捫心自問,自己當真有資格攔他下山的路?」
那青年被阿笙問得頭都難抬,良久,方擠出來一句。
「可那是家主之責……」
這話未完,卻聽得長階之上傳來清朗的一聲。
「既然如此,我願讓賢。」
眾人愕然地朝那人看去,卻見他端著柔和的笑意,若暖風拂檻。
裴鈺不再理會那些人嘈雜的言語,而是抬步走向阿笙,而後微微嘆了口氣,旁若無人地對阿笙淺笑道:
「我有些乏了。」
聞此,阿笙亦沒了片刻前那凌人的氣勢,笑著回道:
「好巧,我有些餓了。」
天光之下,人海之中,他眉眼帶笑,與她一邊聊著城南水月齋的桂花酥,二人一同走下那象徵著賢德的長階,走進市井的煙火之中。
長階旁,聶遠看著走過自己面前的二人,和他們身後的青山軍,心中鼓動。此刻,他心中許多的疑惑已然有了答案,裴鈺與沈自軫這兩個名字,在聶遠的心中終於重疊上了。
長道旁,眾人震驚於裴鈺最後讓賢的話語,而唯有一人,躬身拱手,朝著緩緩下山之人久久鞠了一躬。
第三百二十章 沈裴二人
天光西斜,海生客棧的堂室內又熱鬧了起來,跑堂的小廝端著茶水忙得腳上生風。
許多從天門道上歸來的人將今日的奇事論得不亦樂乎,這最奇之事莫過於眾人於禮畢之後看到的人,那自天門道上走下的人定然是早就「死去」的裴九公子無疑!
當年裴鈺於通州亡故,引得東境千家悲鳴,如今卻道他實則未死,一時讓人五味雜陳。眾人憤怒於他的欺瞞,又不由多問一句,這假死的背後究竟是因為什麼?
客棧角落之內,一名文士打扮的男子將手裡的畫稿放於一旁,而後笑眯眯給身旁的聶起斟了一盞茶,而後道:
「聶兄,我們當中唯有你去過上首,可給兄弟們講講,究竟上面發生了什麼?」
今日的事著實奇了些,他們這些人躲在山道上候著,哪裡窺得了全貌,便寄希望於唯一一個「不守禮法」竄上山的人了。
聶起端起了一副神秘莫測的笑意,喝下了那一杯茶。他刻意壓低了聲音,將山上所見一一道出。
「但此事奇怪,九公子若是詐死,此刻自曝身份豈非刻意迎來天下人的叱責?」
聶起聽聞這話,罷了罷手,他比劃了兩下自己的頭髮,「你們是未見到,九公子這般年紀發色是銀絲難掩,定然是發生了什麼才讓他做出這種決定。」
「再來說他假死,你們回想一下,那個時候先帝對裴氏步步緊逼,假死脫身不失為一計。」
這話未盡,席間眾人倒是明白了他話中之意,顧自琢磨了一番。
「當年九公子之名盛極一時,換作你我可能輕易放棄這般榮光,去做一個見不得光的人?他為了他的家族做得夠多了。」
聶起又想到了什麼,沉沉地嘆了口氣。
「九公子下山之時,裴氏不少人阻攔,看樣子這是他自己的決定。敢獨自直面天下人的質疑,當真是勇氣可嘉。」
說到這,他臉上掛起了笑意,一旁同為三息堂文士的顧盛春見此,不由打趣。
「你這是今日裴九公子的文章看多了,便對其崇拜起來了?」
聶起擺了擺手,「非也非也,你還記得平南學考時那封無名的信麼?」
顧盛春微微一愣,正是因為這封信上的策略他們這所有人才有機會及時參與科考,如何能忘?
「錦州墨,價值非凡,非尋常人家能用。彼時我們雖懷疑這其中有世族的陰謀,但死馬當活馬醫,卻不曾想不僅以一出民告官引得朝廷注意,還得來幾位國士為我等發聲。」
見聶起說起這個一副驕傲之色,顧盛春不由失笑。
「你又要說這是那沈大人之舉?從前章兄偏信此人,現下你倒是也偏信他。」
他罷了罷手,「就算帝京解救眾人是他的託付,但平南學考之時他早已辭官歸鄉,再說了眾人皆知沈自軫清貧出身,哪裡有這等人脈手腕?」
聶起笑著將一盞茶推到顧盛春的面前,「顧兄先不要忙著下定論。」
知他這是用茶來堵自己的口,顧盛春倒也不惱,拿起茶盞喝了一口,而後做了個「請」的姿勢,請聶起繼續。
聶起這才將這段時日從沈自軫及裴鈺二人文章當中找到的端倪一一與幾人分析。
「胭脂畫皮,文字畫骨,他人可仿其形,卻難仿其意。當年我就奇怪,沈大人一屆清貧出身,如何能以俯瞰蒼生的視角去談學無貴賤之分。」
他又指了指在座之人。
「譬如你我,我們從前尚需為衣食奔波,我們所做文字多是市井人生,但沈大人登甲榜第一的那篇文章,論的卻是先聖與小兒同學同禮。」
「換作你我,這等文字莫說寫出來,就算是想一想都覺得是在玷污聖賢之名,為何?因為我等生而被教養要仰視聖賢大德,但他不僅敢在恩科之上寫出來,還能以平視的角度,用聖人的語言,將這道理說得人心盡服。這可是一個清貧人家能教養出來的?」
「再說沈大人這兩年仕途,彼時眾人將他罵盡,他做了什麼?他利用中樞職權扶持我們結社之權,彼時不少民社之人罵他是借民社鋪自己的仕途,其結果呢?他是揮一揮衣袖就辭官歸鄉,什麼都未帶走。」<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