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頁
為保安全,宋允知還從盧蒙他們手裡借了好些人。
賀延庭對此很是緊張,昨兒晚上臨睡前都在握著李蘭序的手,惴惴不安地問:「允哥兒他們不會去了臨州就不回來了吧?」
那也太可怕了,他可不想被人拋下。
之前都是允哥兒一個人在外打拼,宋叔始終留在了家裡,如今他們父子倆都出門了,連新進門的蘊姐兒也跟著走了,可謂是傾巢出動,賀延庭很難不緊張。
李蘭序白了他一眼:「小叔子如今是丞相,他能跑到哪裡去?不過是放了個婚假回去掃掃墓而已,被你這麼一說活像是他要偷跑出去一樣,瞎擔心個什麼勁兒?」
這句話固然在理,但是仍舊安撫不了賀延庭。第二天一早,他又攛掇著母親,想讓母親跟他們一塊下江南。若不是自己還有公務在身,他都想跟著了。
唐懿蹙眉:「你又在胡說八道什麼?」
賀延庭極了:「萬一他們真留在臨州呢,就算允哥兒為了前程回來,可是宋叔呢,臨州可是他的老家!那里有他的親友!」
好吧,其實賀延庭也捨不得宋瑜,他們這一大家子雖然看上去奇奇怪怪,但是少了一個都不行。宋瑜若是不回來,那他們一家同樣不完整。
唐懿沒有回應,只是垂著眉眼,心下思量,宋瑜會為了那個所謂的故鄉與親人離開他們嗎?
說起親人,難道他們還不夠親?
待宋瑜收拾完後,又吩咐人將行囊放到馬車上了。定好了今日就要離開,但在啟程之前,宋瑜卻繞了路,跑去唐懿的院子裡敲了敲門。
唐懿挑眉望著他。
宋瑜摸了摸鼻子:「允哥兒得回去多待些日子,但我可以少留幾日,家中若是有事的話,可以寫信給我,我提前回來。」
這話其實說的挺心虛的,畢竟家裡有事一向都是唐懿負責解決,他跟庭哥兒貌似對這個家裡面一點貢獻也沒有。宋瑜說這些,只是為了表態罷了。
唐懿也聽懂了他的言外之意,面色輕鬆了些:「放心,家裡有我,你跟允哥兒只管出去玩得高興就行了。」
她親自送一行人出了城,在賀延庭絮絮叨叨的抱怨聲中,優雅地翻了個白眼:「杞人憂天,操心這些還不如想想怎麼升職升得快些。」
賀延庭:「……」
還是不是親母子了?!
自渡口登船後,走水路往臨州便方便了許多。
途中本是無趣,但是有了宋允知謝蘊這對新婚小夫妻感情正好,所以再無趣的東西在他們看來也顯得多了幾分新奇。
溫舅舅看到他們夫妻倆如此,徹底安心了。
他在臨州常收到宋瑜父子倆寄過來的東西,哪怕沒有刻意打聽他們在京城的境遇,單單只看年禮一年比一年豐厚,便知道他們在外面過的應該是極體面的。
允哥兒年少成才,如今又娶了這樣好的妻子,往後更是沒有一點兒值得操心的了。至於子嗣這些,真沒有必要著急。且不說他們才剛成婚,即便成親久了,那也是他們夫妻二人之間的事情,旁人也不該置喙。
個人自有個人的緣法,溫舅舅自認比不上他這個外甥一星半點,所以從來不會對允哥兒的事指手畫腳。
一路南下,抵達臨州後,宋允知一家也住進了溫舅舅家。
等到了第二日,他們便去給祖父母還有母親掃墓了。出發前他們還帶了不少鋤頭剪刀,預備著除草、修墳。但這麼多年未回來,墓地倒是都乾乾淨淨,看得出有人時常過來打理。
宋允知領著謝蘊虔誠地拜了又拜。
在他很小的時候,這些親人便相繼離開了,但是宋允知從他父親那兒知道,他們都是愛著自己的。小時候,宋允知心情不好的時候便會跑過來同他們說話,即便無人回應,可宋允知還是覺得會有人在傾聽。
如今也一樣。
宋允知甚至信守承諾,給母親帶了許多小玩意兒,母親離世的時候比他現在還小,正是喜歡吃喝玩鬧的年紀,宋允知總是會下意識心疼她。
謝蘊正聽著允哥兒同他母親講他這些年的事兒,無意間仿佛瞥見小道盡頭有個身影一閃而過。等她轉身仔細看時,卻發現那邊什麼也沒了。
「怎麼了?」宋允知才說到自己幫朝廷收復北方失地,餘光便發現謝蘊的異樣。
謝蘊搖頭:「沒什麼,還以為是有誰也要來掃墓。」
「看錯了吧,除了咱們還能有誰呢?」
遠處的宋陽一路小跑,氣喘吁吁地回到了家中。
這些年,宋家還是只有他們父子倆,不過自從知道大伯是被父親跟族人聯手逼出去之後,宋陽便單方面的跟他父親置氣,一氣就氣了好些年。
宋陽總擔心大伯跟允哥兒他們在外面過不好,心中甚至盼著他們能回來,或者是向宋家求助,只要他們回來,自己就能順勢勸說父親重修就好。
他相信,父親應該也是後悔了,儘管他從來沒說過,可宋陽直覺如此。
只可惜,大伯跟允哥兒愣是一次也沒服軟過,日子還過得蒸蒸日上。允哥兒中狀元的時候,宋陽歡喜得不行,但是轉念一想,允哥兒都已經成了狀元,肯定不會念著他了。等到前頭傳了消息,說允哥兒被點為丞相之後,宋陽便徹底死心了,知道他們再也沒有了和好的可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賀延庭對此很是緊張,昨兒晚上臨睡前都在握著李蘭序的手,惴惴不安地問:「允哥兒他們不會去了臨州就不回來了吧?」
那也太可怕了,他可不想被人拋下。
之前都是允哥兒一個人在外打拼,宋叔始終留在了家裡,如今他們父子倆都出門了,連新進門的蘊姐兒也跟著走了,可謂是傾巢出動,賀延庭很難不緊張。
李蘭序白了他一眼:「小叔子如今是丞相,他能跑到哪裡去?不過是放了個婚假回去掃掃墓而已,被你這麼一說活像是他要偷跑出去一樣,瞎擔心個什麼勁兒?」
這句話固然在理,但是仍舊安撫不了賀延庭。第二天一早,他又攛掇著母親,想讓母親跟他們一塊下江南。若不是自己還有公務在身,他都想跟著了。
唐懿蹙眉:「你又在胡說八道什麼?」
賀延庭極了:「萬一他們真留在臨州呢,就算允哥兒為了前程回來,可是宋叔呢,臨州可是他的老家!那里有他的親友!」
好吧,其實賀延庭也捨不得宋瑜,他們這一大家子雖然看上去奇奇怪怪,但是少了一個都不行。宋瑜若是不回來,那他們一家同樣不完整。
唐懿沒有回應,只是垂著眉眼,心下思量,宋瑜會為了那個所謂的故鄉與親人離開他們嗎?
說起親人,難道他們還不夠親?
待宋瑜收拾完後,又吩咐人將行囊放到馬車上了。定好了今日就要離開,但在啟程之前,宋瑜卻繞了路,跑去唐懿的院子裡敲了敲門。
唐懿挑眉望著他。
宋瑜摸了摸鼻子:「允哥兒得回去多待些日子,但我可以少留幾日,家中若是有事的話,可以寫信給我,我提前回來。」
這話其實說的挺心虛的,畢竟家裡有事一向都是唐懿負責解決,他跟庭哥兒貌似對這個家裡面一點貢獻也沒有。宋瑜說這些,只是為了表態罷了。
唐懿也聽懂了他的言外之意,面色輕鬆了些:「放心,家裡有我,你跟允哥兒只管出去玩得高興就行了。」
她親自送一行人出了城,在賀延庭絮絮叨叨的抱怨聲中,優雅地翻了個白眼:「杞人憂天,操心這些還不如想想怎麼升職升得快些。」
賀延庭:「……」
還是不是親母子了?!
自渡口登船後,走水路往臨州便方便了許多。
途中本是無趣,但是有了宋允知謝蘊這對新婚小夫妻感情正好,所以再無趣的東西在他們看來也顯得多了幾分新奇。
溫舅舅看到他們夫妻倆如此,徹底安心了。
他在臨州常收到宋瑜父子倆寄過來的東西,哪怕沒有刻意打聽他們在京城的境遇,單單只看年禮一年比一年豐厚,便知道他們在外面過的應該是極體面的。
允哥兒年少成才,如今又娶了這樣好的妻子,往後更是沒有一點兒值得操心的了。至於子嗣這些,真沒有必要著急。且不說他們才剛成婚,即便成親久了,那也是他們夫妻二人之間的事情,旁人也不該置喙。
個人自有個人的緣法,溫舅舅自認比不上他這個外甥一星半點,所以從來不會對允哥兒的事指手畫腳。
一路南下,抵達臨州後,宋允知一家也住進了溫舅舅家。
等到了第二日,他們便去給祖父母還有母親掃墓了。出發前他們還帶了不少鋤頭剪刀,預備著除草、修墳。但這麼多年未回來,墓地倒是都乾乾淨淨,看得出有人時常過來打理。
宋允知領著謝蘊虔誠地拜了又拜。
在他很小的時候,這些親人便相繼離開了,但是宋允知從他父親那兒知道,他們都是愛著自己的。小時候,宋允知心情不好的時候便會跑過來同他們說話,即便無人回應,可宋允知還是覺得會有人在傾聽。
如今也一樣。
宋允知甚至信守承諾,給母親帶了許多小玩意兒,母親離世的時候比他現在還小,正是喜歡吃喝玩鬧的年紀,宋允知總是會下意識心疼她。
謝蘊正聽著允哥兒同他母親講他這些年的事兒,無意間仿佛瞥見小道盡頭有個身影一閃而過。等她轉身仔細看時,卻發現那邊什麼也沒了。
「怎麼了?」宋允知才說到自己幫朝廷收復北方失地,餘光便發現謝蘊的異樣。
謝蘊搖頭:「沒什麼,還以為是有誰也要來掃墓。」
「看錯了吧,除了咱們還能有誰呢?」
遠處的宋陽一路小跑,氣喘吁吁地回到了家中。
這些年,宋家還是只有他們父子倆,不過自從知道大伯是被父親跟族人聯手逼出去之後,宋陽便單方面的跟他父親置氣,一氣就氣了好些年。
宋陽總擔心大伯跟允哥兒他們在外面過不好,心中甚至盼著他們能回來,或者是向宋家求助,只要他們回來,自己就能順勢勸說父親重修就好。
他相信,父親應該也是後悔了,儘管他從來沒說過,可宋陽直覺如此。
只可惜,大伯跟允哥兒愣是一次也沒服軟過,日子還過得蒸蒸日上。允哥兒中狀元的時候,宋陽歡喜得不行,但是轉念一想,允哥兒都已經成了狀元,肯定不會念著他了。等到前頭傳了消息,說允哥兒被點為丞相之後,宋陽便徹底死心了,知道他們再也沒有了和好的可能。<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