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趙聿辭的作用就在於此了。
戶部之中當然也有他的人了,只是他平素不動,那為數不多的幾個眼線都被視為中立派,比起太子一黨在戶部安插的人,日子好過多了,也更容易打探消息。
「五殿下素來不過問朝中之事,如今何故又來幫助太子殿下。」蔣善如也是謹慎的老狐狸了,自然對不大接觸的趙聿辭保持懷疑態度。
尤其上回走私鐵礦一案,是趙聿辭親手辦下來的,更是查到了太子頭上。
當時蔣善如也是費了一番力氣才替太子把屁股擦乾淨,那時候他一度懷疑趙聿辭是不是已經同六皇子勾結在了一起。
只不過後來趙聿辭依舊低調又不爭不搶,哪邊都不偏幫,才讓蔣善如打消了些疑慮,想著當時趙聿辭應該就是純粹的想辦好差事,所以查的盡心。
但如今趙聿辭忽然示好,反倒讓人生疑。
當年高淑妃和高氏一族是怎麼沒的,蔣善如心裡清楚的很,雖不曉得由溫嬪撫養長大的趙聿辭知不知道真相。
可萬一趙聿辭知曉生母死因。
不過對於蔣善如的疑慮,趙聿辭一句話便就打消了。
「睿郡王生性多疑,偽善而心胸狹隘,若他登基,恐怕往後就沒了我這逍遙自在的日子。」
這睿郡王指的便是六皇子趙聿承了。
說來也可笑,六皇子年歲更小,反倒是已經封了郡王,而趙聿辭至今還是個光頭皇子,並未聽封。
蔣善如多年同六皇子打交道,自然也曉得對方的性子。
在他看來,趙聿辭說的還輕了,六皇子的為人,恐怕是要殺盡皇帝膝下其他所有皇子,讓他變成唯一能名正言順承襲大統的人,才會安心坐上那把龍椅。
兩者相比起來,太子的確是要好應付多了。
當然不是說太子心胸寬闊些,只不過是太子更剛愎自用,不會將趙聿辭放在眼裡,根本不會理會,如此,趙聿辭將來只做個閒散王爺,當然樂得自在。
況且如今太子官司纏身,也確實需要趙聿辭幫這一回,由不得蔣善如不答應。
約莫七八天後,事情便得到了轉機。
首先,六皇子那位戶部尚書的老丈人手裡就不乾淨,之前的舊帳被翻出,他可沒少中飽私囊,還給六皇子填了不少荷包,且這次有故意引導手下官員貪墨銀兩之嫌。
再一個,和太子親近的那些個貪墨了賑災銀的官員們,銀子是拿了,卻並未送到太子手中,太子是不知情的。
太子究竟知不知情那不重要,反正蔣家搜集到的證據證詞,能表明太子無辜,那就夠了。
與此同時,後宮中皇后送到皇上身邊的新寵之一,被太醫診斷出有了身孕,皇帝還沒來得及高興呢,這位新寵在御花園裡散心遇上了錢貴妃,也不知起了什麼矛盾,被錢貴妃的貼身宮女賞了一耳光,回去不久便小產了,太醫說是驚懼交加所致。
為此,皇帝震怒,將錢貴妃給罰了禁足,無召不得出,也不許見六皇子。
前後夾擊,局面突然變化,六皇子也是被殺了個措手不及。
太子和六皇子都牽扯進了貪污一案里,皇帝自然不可能一併將兩個兒子都給處置了,便也只好各打一巴掌,就將此事揭過了。
倆人鬧得厲害,倒是愈發顯得趙聿辭這個老五省心,眼見秋獵還有不到三個月就要開始了,原本是六皇子督辦,現如今他被罰,皇帝便將此事交給了趙聿辭繼續去辦。
趙聿辭也是沒料到,這事情會落到自己頭上。
事實上,前世的確是如此,太子身陷貪污風波,大失聖心,六皇子格外風光,也正是太子勢弱,這樣才讓六皇子更加容易的秘密設計,叫太子險些命喪獵場。
現如今換成了趙聿辭來辦秋獵,事情恐怕就會有變化了。
所以陳知得到消息後,心中立刻思索起來,要如何利用好這次機會,讓趙聿辭獲利。
要是抓到了切實的,六皇子謀害太子的證據,這無疑對六皇子是巨大的打擊。
可他該如何對趙聿辭說呢,總不能直截了當的告訴趙聿辭,他是重生的吧。
那恐怕會被當做裝神弄鬼之人趕出門去,一句話也不會聽他的。
思來想去,陳知決定先自己著手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再稟報給趙聿辭。
想要刺殺太子,還要做的滴水不漏,不會被人察覺,六皇子必定是早早就在著手安排了,如今離秋獵只有三個月不到了,定是已經下了手。
第135章 開竅
「最近忙什麼呢,大理寺的案子都要結了吧。」
晚上用膳時,許紓和主動攀談起來。
陳知點頭,「此案涉及兩位皇子,關乎天家顏面,反倒是不會像之前那般徹查了,估麼揪出幾個貪官污吏來斬了,這事兒就要翻篇。」
「太子和六皇子都吃了掛落,對五皇子來說倒是好事。」許紓和邊夾菜邊道,「瞧著你忙,我就一直沒提,現如今算是步入正軌了,我琢磨著,想把我娘接來,她一個人遠在祁州,我總歸不放心。」
提到這個,陳知便是勾起了唇角,給許紓和碗裡夾了一顆她愛吃的糯米圓子,笑道。
「原還想給你一個驚喜,你這會子提了,我就不瞞你了,五日前我已經打發了章平回去接岳母了,想來這安排收拾,再加上趕路,最多還有半個月,岳母就該到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戶部之中當然也有他的人了,只是他平素不動,那為數不多的幾個眼線都被視為中立派,比起太子一黨在戶部安插的人,日子好過多了,也更容易打探消息。
「五殿下素來不過問朝中之事,如今何故又來幫助太子殿下。」蔣善如也是謹慎的老狐狸了,自然對不大接觸的趙聿辭保持懷疑態度。
尤其上回走私鐵礦一案,是趙聿辭親手辦下來的,更是查到了太子頭上。
當時蔣善如也是費了一番力氣才替太子把屁股擦乾淨,那時候他一度懷疑趙聿辭是不是已經同六皇子勾結在了一起。
只不過後來趙聿辭依舊低調又不爭不搶,哪邊都不偏幫,才讓蔣善如打消了些疑慮,想著當時趙聿辭應該就是純粹的想辦好差事,所以查的盡心。
但如今趙聿辭忽然示好,反倒讓人生疑。
當年高淑妃和高氏一族是怎麼沒的,蔣善如心裡清楚的很,雖不曉得由溫嬪撫養長大的趙聿辭知不知道真相。
可萬一趙聿辭知曉生母死因。
不過對於蔣善如的疑慮,趙聿辭一句話便就打消了。
「睿郡王生性多疑,偽善而心胸狹隘,若他登基,恐怕往後就沒了我這逍遙自在的日子。」
這睿郡王指的便是六皇子趙聿承了。
說來也可笑,六皇子年歲更小,反倒是已經封了郡王,而趙聿辭至今還是個光頭皇子,並未聽封。
蔣善如多年同六皇子打交道,自然也曉得對方的性子。
在他看來,趙聿辭說的還輕了,六皇子的為人,恐怕是要殺盡皇帝膝下其他所有皇子,讓他變成唯一能名正言順承襲大統的人,才會安心坐上那把龍椅。
兩者相比起來,太子的確是要好應付多了。
當然不是說太子心胸寬闊些,只不過是太子更剛愎自用,不會將趙聿辭放在眼裡,根本不會理會,如此,趙聿辭將來只做個閒散王爺,當然樂得自在。
況且如今太子官司纏身,也確實需要趙聿辭幫這一回,由不得蔣善如不答應。
約莫七八天後,事情便得到了轉機。
首先,六皇子那位戶部尚書的老丈人手裡就不乾淨,之前的舊帳被翻出,他可沒少中飽私囊,還給六皇子填了不少荷包,且這次有故意引導手下官員貪墨銀兩之嫌。
再一個,和太子親近的那些個貪墨了賑災銀的官員們,銀子是拿了,卻並未送到太子手中,太子是不知情的。
太子究竟知不知情那不重要,反正蔣家搜集到的證據證詞,能表明太子無辜,那就夠了。
與此同時,後宮中皇后送到皇上身邊的新寵之一,被太醫診斷出有了身孕,皇帝還沒來得及高興呢,這位新寵在御花園裡散心遇上了錢貴妃,也不知起了什麼矛盾,被錢貴妃的貼身宮女賞了一耳光,回去不久便小產了,太醫說是驚懼交加所致。
為此,皇帝震怒,將錢貴妃給罰了禁足,無召不得出,也不許見六皇子。
前後夾擊,局面突然變化,六皇子也是被殺了個措手不及。
太子和六皇子都牽扯進了貪污一案里,皇帝自然不可能一併將兩個兒子都給處置了,便也只好各打一巴掌,就將此事揭過了。
倆人鬧得厲害,倒是愈發顯得趙聿辭這個老五省心,眼見秋獵還有不到三個月就要開始了,原本是六皇子督辦,現如今他被罰,皇帝便將此事交給了趙聿辭繼續去辦。
趙聿辭也是沒料到,這事情會落到自己頭上。
事實上,前世的確是如此,太子身陷貪污風波,大失聖心,六皇子格外風光,也正是太子勢弱,這樣才讓六皇子更加容易的秘密設計,叫太子險些命喪獵場。
現如今換成了趙聿辭來辦秋獵,事情恐怕就會有變化了。
所以陳知得到消息後,心中立刻思索起來,要如何利用好這次機會,讓趙聿辭獲利。
要是抓到了切實的,六皇子謀害太子的證據,這無疑對六皇子是巨大的打擊。
可他該如何對趙聿辭說呢,總不能直截了當的告訴趙聿辭,他是重生的吧。
那恐怕會被當做裝神弄鬼之人趕出門去,一句話也不會聽他的。
思來想去,陳知決定先自己著手找到一些蛛絲馬跡,再稟報給趙聿辭。
想要刺殺太子,還要做的滴水不漏,不會被人察覺,六皇子必定是早早就在著手安排了,如今離秋獵只有三個月不到了,定是已經下了手。
第135章 開竅
「最近忙什麼呢,大理寺的案子都要結了吧。」
晚上用膳時,許紓和主動攀談起來。
陳知點頭,「此案涉及兩位皇子,關乎天家顏面,反倒是不會像之前那般徹查了,估麼揪出幾個貪官污吏來斬了,這事兒就要翻篇。」
「太子和六皇子都吃了掛落,對五皇子來說倒是好事。」許紓和邊夾菜邊道,「瞧著你忙,我就一直沒提,現如今算是步入正軌了,我琢磨著,想把我娘接來,她一個人遠在祁州,我總歸不放心。」
提到這個,陳知便是勾起了唇角,給許紓和碗裡夾了一顆她愛吃的糯米圓子,笑道。
「原還想給你一個驚喜,你這會子提了,我就不瞞你了,五日前我已經打發了章平回去接岳母了,想來這安排收拾,再加上趕路,最多還有半個月,岳母就該到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