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父皇本就不喜太子,對我也是淡淡的,若我站了太子陣營,恐怕愈發招致厭惡。」趙聿辭語氣平靜了些。
陳知垂眸,「殿下無需遞投名狀,明著做出選擇,只需要暗中幫忙也就罷了,面上瞧著您依舊是中立的,不爭不搶,想來那兩位鬧得烏煙瘴氣,雞飛狗跳時,皇上自會喜歡有殿下您這般讓人省心的皇子,只是這其中尺度拿捏,還得看殿下了。」
說完這些,陳知又恭恭敬敬行了個大禮。
「殿下身邊幕僚眾多,本不需屬下多嘴,屬下今日之言也恐有不妥之處,還請殿下恕罪,屬下這一點愚見,只想為殿下分憂。」
進言是要做的,可表態也得表,他可不是五皇子請來的謀士,此次張口進言,也是存著幾分私心,想抓住機會表現一二。
既然是想入仕了,陳知可不會做不爭不搶的人,那樣怎麼能混得下去呢。
「你不必緊張,今日你一番話倒也有幾分道理,且容我想想吧。」趙聿辭擺手,「之前交代你的事情繼續做吧。」
「是。」陳知頷首。
隨後便跟著李惑又從密道悄悄離開了。
回了家,便見屋裡燈亮著。
窗戶上隱約印出幾道人影,瞧著是許紓和同兩個丫鬟圍在桌邊討論什麼。
剛進屋,裡頭的人就聽到了動靜,新月和梅香立刻欠身行禮。
「你回來了。」許紓和抬頭,笑著望過來,「來瞧瞧,我新研究的衣裳樣式。」
陳知瞧著暖黃的燭光里,女子一襲淡綠色常服,未施粉黛,素淨又清麗,一雙美眸含笑,唇紅齒白,就這麼輕快的對著他招手,忽然間,就勾動了他的心弦。
「娘子畫的圖紙,自然都是上好的。」陳知勾唇。
這一句娘子喚的許紓和有些起雞皮疙瘩,一時都覺得屋內有些熱。
兩個丫鬟倒是識趣兒,趕忙退出去了,把空間留給兩位主子獨處。
「衙門很忙嗎?今日怎麼回來的這麼晚。」許紓和問起。
陳知點頭,「最近案子多,上上下下都忙,今日當完差又悄悄去見了那位,所以耽擱時間了。」
對於許紓和,他一點兒不瞞著。
「忽然要見你,可是有什麼新安排?」許紓和立即追問。
這段時間她忙自己的事情忙嗨了,都沒太關注陳知這邊的進程,這會子聽聞五皇子召見了,還是有些擔心。
「倒也不是,是我有些政見想向殿下進言,殿下才見了我。」陳知低聲道,「現下京中太子和六皇子正鬥法,是殿下成事的好時機,而且,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馬上要秋獵了,屆時恐怕有動盪。」
今日從五皇子府回來的路上,陳知努力的將前世的事情想了一遍,可惜他從前兩耳不聞窗外事,只埋頭打理自家生意,加上祁州並非天子腳下,京中的事情幾乎也傳不到這邊來,所以他還是沒什麼很有價值的記憶,搜盡腦海也就忽然想起兩樁事。
其一是秋獵時,太子遇刺,險些喪命,這是當年他去探望姐姐陳玉蓉時,發現姐夫不在,順嘴問了問,陳玉蓉才告訴他,說京中出了這亂子,梁景舟暫時沒功夫回來。
再者,他記得今年年底,皇上會封一位道士為國師,聽說此人很精通養身煉丹之道,上一世正是因為這個道士被封了國師,所以舉國上下,道士們的地位跟著水漲船高,遠勝過和尚,鬧得動靜不小,陳知才曉得的。
陳知琢磨著,如今他提前知曉了這兩樁事,可否能做做文章。
第134章
隔日,趙聿辭處終於傳來了消息,陳知的意見被採用了。
其實陳知也沒那麼大的本事,三言兩語就將趙聿辭給說動,事實上趙聿辭身邊也有諸多謀士提過這法子,只是他們比起陳知這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來,進言時總是更委婉溫和些。
加上多少知曉皇后和趙聿辭生母高淑妃之間的恩怨,本來敢提出讓趙聿辭忍辱負重,先假意臣服於太子,這類意見的人就少,提的那些又不敢說的太銳利,這就一直不曾讓趙聿辭往這邊考慮。
畢竟誰又願意對自己的殺母仇人曲意逢迎呢。
之所以決定先扳倒太子,內里也有想為生母和外祖父一家報仇的心思。
但趙聿辭並非聽不進去話的人,仔細一番考量,現如今轉投太子陣營,無異於雪中送炭,太子的性格,必定會收下他的好意,慢慢再將他當做自己的左膀右臂。
到底有些時候,同樣身為皇子的趙聿辭去辦事,還是要比皇后母家這大臣的身份,要好用多了。
做出了決定,趙聿辭的動作就很快。
原本此次事情會鬧起來,就是他給六皇子遞的刀子,這想從中做些什麼,稍加改變局面,自然也沒那麼難。
於是很快,從陳知以及其他五皇子的眼線等地方收集來的,有利於太子脫困的信息和證據,便都送到了蔣家如今的話事人,太子的嫡親舅父蔣善如手中。
如果不能把自己摘乾淨,那往對手身上也潑上一盆髒水,挖出對方的錯處來,一樣是可以讓自己輕鬆些的法子。
比如,六皇子的嫡妻郭氏,那可是戶部尚書的嫡女。
這戶部管錢管糧,是朝廷的錢袋子,郭尚書是六皇子的老丈人,這麼多年,乃至這次賑災銀兩撥發,未必手上乾淨。
面上是瞧不出來什麼,可這些老狐狸尾巴藏的再深,只要肯挖,還是能挖出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陳知垂眸,「殿下無需遞投名狀,明著做出選擇,只需要暗中幫忙也就罷了,面上瞧著您依舊是中立的,不爭不搶,想來那兩位鬧得烏煙瘴氣,雞飛狗跳時,皇上自會喜歡有殿下您這般讓人省心的皇子,只是這其中尺度拿捏,還得看殿下了。」
說完這些,陳知又恭恭敬敬行了個大禮。
「殿下身邊幕僚眾多,本不需屬下多嘴,屬下今日之言也恐有不妥之處,還請殿下恕罪,屬下這一點愚見,只想為殿下分憂。」
進言是要做的,可表態也得表,他可不是五皇子請來的謀士,此次張口進言,也是存著幾分私心,想抓住機會表現一二。
既然是想入仕了,陳知可不會做不爭不搶的人,那樣怎麼能混得下去呢。
「你不必緊張,今日你一番話倒也有幾分道理,且容我想想吧。」趙聿辭擺手,「之前交代你的事情繼續做吧。」
「是。」陳知頷首。
隨後便跟著李惑又從密道悄悄離開了。
回了家,便見屋裡燈亮著。
窗戶上隱約印出幾道人影,瞧著是許紓和同兩個丫鬟圍在桌邊討論什麼。
剛進屋,裡頭的人就聽到了動靜,新月和梅香立刻欠身行禮。
「你回來了。」許紓和抬頭,笑著望過來,「來瞧瞧,我新研究的衣裳樣式。」
陳知瞧著暖黃的燭光里,女子一襲淡綠色常服,未施粉黛,素淨又清麗,一雙美眸含笑,唇紅齒白,就這麼輕快的對著他招手,忽然間,就勾動了他的心弦。
「娘子畫的圖紙,自然都是上好的。」陳知勾唇。
這一句娘子喚的許紓和有些起雞皮疙瘩,一時都覺得屋內有些熱。
兩個丫鬟倒是識趣兒,趕忙退出去了,把空間留給兩位主子獨處。
「衙門很忙嗎?今日怎麼回來的這麼晚。」許紓和問起。
陳知點頭,「最近案子多,上上下下都忙,今日當完差又悄悄去見了那位,所以耽擱時間了。」
對於許紓和,他一點兒不瞞著。
「忽然要見你,可是有什麼新安排?」許紓和立即追問。
這段時間她忙自己的事情忙嗨了,都沒太關注陳知這邊的進程,這會子聽聞五皇子召見了,還是有些擔心。
「倒也不是,是我有些政見想向殿下進言,殿下才見了我。」陳知低聲道,「現下京中太子和六皇子正鬥法,是殿下成事的好時機,而且,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馬上要秋獵了,屆時恐怕有動盪。」
今日從五皇子府回來的路上,陳知努力的將前世的事情想了一遍,可惜他從前兩耳不聞窗外事,只埋頭打理自家生意,加上祁州並非天子腳下,京中的事情幾乎也傳不到這邊來,所以他還是沒什麼很有價值的記憶,搜盡腦海也就忽然想起兩樁事。
其一是秋獵時,太子遇刺,險些喪命,這是當年他去探望姐姐陳玉蓉時,發現姐夫不在,順嘴問了問,陳玉蓉才告訴他,說京中出了這亂子,梁景舟暫時沒功夫回來。
再者,他記得今年年底,皇上會封一位道士為國師,聽說此人很精通養身煉丹之道,上一世正是因為這個道士被封了國師,所以舉國上下,道士們的地位跟著水漲船高,遠勝過和尚,鬧得動靜不小,陳知才曉得的。
陳知琢磨著,如今他提前知曉了這兩樁事,可否能做做文章。
第134章
隔日,趙聿辭處終於傳來了消息,陳知的意見被採用了。
其實陳知也沒那麼大的本事,三言兩語就將趙聿辭給說動,事實上趙聿辭身邊也有諸多謀士提過這法子,只是他們比起陳知這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來,進言時總是更委婉溫和些。
加上多少知曉皇后和趙聿辭生母高淑妃之間的恩怨,本來敢提出讓趙聿辭忍辱負重,先假意臣服於太子,這類意見的人就少,提的那些又不敢說的太銳利,這就一直不曾讓趙聿辭往這邊考慮。
畢竟誰又願意對自己的殺母仇人曲意逢迎呢。
之所以決定先扳倒太子,內里也有想為生母和外祖父一家報仇的心思。
但趙聿辭並非聽不進去話的人,仔細一番考量,現如今轉投太子陣營,無異於雪中送炭,太子的性格,必定會收下他的好意,慢慢再將他當做自己的左膀右臂。
到底有些時候,同樣身為皇子的趙聿辭去辦事,還是要比皇后母家這大臣的身份,要好用多了。
做出了決定,趙聿辭的動作就很快。
原本此次事情會鬧起來,就是他給六皇子遞的刀子,這想從中做些什麼,稍加改變局面,自然也沒那麼難。
於是很快,從陳知以及其他五皇子的眼線等地方收集來的,有利於太子脫困的信息和證據,便都送到了蔣家如今的話事人,太子的嫡親舅父蔣善如手中。
如果不能把自己摘乾淨,那往對手身上也潑上一盆髒水,挖出對方的錯處來,一樣是可以讓自己輕鬆些的法子。
比如,六皇子的嫡妻郭氏,那可是戶部尚書的嫡女。
這戶部管錢管糧,是朝廷的錢袋子,郭尚書是六皇子的老丈人,這麼多年,乃至這次賑災銀兩撥發,未必手上乾淨。
面上是瞧不出來什麼,可這些老狐狸尾巴藏的再深,只要肯挖,還是能挖出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