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聖心不可測
第515章 聖心不可測
離開皇宮後,裴行儉還有些雲端霧裡的感覺。
原本還以為皇帝再不會用自己,結果轉頭皇帝就對他委以重任。
這便說明,他先前與庫狄氏的猜測完全錯了,皇帝的心思實在讓人難以琢磨。
他搖了搖頭,不願再去深想,與其揣摩皇帝的想法,不如將皇帝交代的差事辦好。
他被冊封為瀛州都護後,皇帝便跟他商議了一下詳細計劃。
這個計劃很對他胃口,相當於是離間新羅和,讓兩國打起來,然後大唐才有機會介入。
李治的計劃只是一個大概的方向,就是利用歸還八令制州之事,挑起兩國矛盾。
具體的實施計劃,需要裴行儉自己去想。
這對裴行儉並非難事,他回到家時,已經想到了三個計劃。
庫狄氏一直在大堂等候,見裴行儉歸來,一邊上前伺候他換衣服,一邊問:「陛下召你入宮何事?」
裴行儉警了她一眼,道:「陛下讓我擔任瀛州都護。」
「這——是真的嗎?」庫狄氏睜大了眼晴。
裴行儉淡淡道:「當然,陛下的想法,不是你我可以揣度的。」
庫狄氏皺眉思索了一會,道:「皇后殿下知道此事嗎?」
裴行儉搖頭道:「那就不知道了。」
庫狄氏道:「那我入宮一趟,將此事告訴皇后殿下,瞧瞧她的反應,如果她也同意,
那才能放心。」
「隨你吧。」裴行儉擺擺手。
他現在一心完成皇帝交給他的新計劃,對皇后的想法不那麼在意了。
庫狄氏被冊封為華陽夫人,有入宮覲見的權力,當即來到立政殿,拜見武媚娘。
當她提起裴行儉被皇帝冊封為瀛州都護時,察覺到武皇后臉上有一瞬間的不自然,這說明皇后並不知情。
武媚娘也沒有隱瞞的意思,問:「陛下為何突然讓裴國公擔任瀛州都護,你可知道原因?」
庫狄氏搖頭道:「妾身也不知。」
武媚娘點點頭,臉上已經瞧不出異色了,朝她笑著道:「再過幾日,便是歲末了,宮中有一場宮宴,到時候你也一起來吧。」
庫狄氏笑道:「多謝殿下恩典。」
一張上好的宣紙被揉成一團,扔到了地上,撞到了另一個紙團。
這已經是武媚娘扔掉的第十一個紙團。
庫狄氏告退後,她便開始練習簡體字,不過顯然有些心神不寧,一直寫得不太滿意。
張多海一動不動的站著,他知道這個時候去撿地上的紙團,就會受到皇后遷怒。
又有一個紙團被扔飛,一路滾到了門口,一隻手將紙團撿了起來。
武媚娘鳳眉一凝,就要發作,不過抬頭看過去時,卻見來人穿著一身明黃色圓袍,披著黑色斗篷,正是李治。
「陛下。」武媚娘過去見禮。
李治攤開紙團看了一眼,笑道:「媚娘,這幾個字寫的不錯啊,怎麼給扔了。」
武媚娘沉默不語。
李治拉著她在榻上坐下,道:「怎麼了,心情不好嗎?」
武媚娘抬頭望著李治,道:「陛下是不是讓裴行儉擔任瀛州都護?」
李治點點頭:「是。」
武媚娘道:「劉仁願當瀛州都護好好的,並無過錯,陛下為何忽然讓裴行儉替換他?
?
李治揮了揮手,屏退下人,這才緩緩開口道:「因為劉仁願曾受過祚榮的恩惠,而且不善於謀略,故而朕才讓裴行儉取代他。」
武媚娘何等聰慧,頓時聽明白李治言外之意。
「陛下想取?」
「是,瀛州島是我大唐的礦島,豈可讓人占據一半?」李治軒眉一揚。
武媚娘道:「那陛下也可以派薛仁貴呀。」
李治無奈的看了她一眼,道:「媚娘,你不是說已經不計較裴行儉之前的事了嗎,怎麼還針對他?」
武媚娘偏開腦袋,低聲道:「妾身可以不再計較前事,可當年之事,總要讓妾身出口氣吧,妾身剛教訓完他,陛下就對他委以重任,您讓妾身的臉面往哪擱?」
李治笑道:「這麼說來,你慫朕賜婚,就是為了教訓他了?」
武媚娘默認。
李治無奈的道:「如今已經賜婚,你也算出過氣了,就放過他了,行不行?」
武媚娘看了李治一眼,道:「陛下都說到這個份上,妾身若是再不同意,就是無理取鬧了。不過妾身一事不解,希望陛下能回答妾身。」
「好,你問。」
武媚娘一雙狹長的鳳目挑開,緊緊盯著李治,道:「當年妾身讓袁公瑜彈劾裴行儉時,陛下為何要護著他?」
「你想問的就這個?」李治一愣。
武媚娘道:「是的,這件事妾身怎麼也想不明白。」
李治頓時露出為難之色,當時他與裴行儉沒有任何交集,忽然就重用他,確實挺說不過去的。
只是沒想到事情過這麼久,武媚娘竟然還念念不忘。
「陛下不能告訴妾身嗎?」武媚娘一臉幽怨。
李治心中一動,道:「不是朕不告訴你,是怕說了你不高興。」
武媚娘道:「只要陛下肯告訴妾身,無論是什麼緣故,妾身保證不會生氣。」
李治摸了摸鼻子,道:「因為蕭庶人曾在朕面前,提到過裴行儉,對他頗為誇讚,朕就派人去查了一下他,發現他果然不錯。」
武媚娘道:「就這樣?」
「就是這樣。」李治一攤手,道:「當時正是用人之際,朕就想給他一個機會,看他是人才還是庸才。」
武媚娘忍不住哼了一聲,道:「陛下對蕭庶人的話,還真是言聽計從啊。」
李治道:「你瞧,還說不生氣,這不是又生氣了嗎?」
武媚娘也不辯解,微微一笑,起身幫李治泡蜜酒。
庫狄氏回到裴府後,來到書房,見裴行儉正在桌案後寫著什麼,湊過去一看,裴行儉卻將紙遮住了。
「幹嘛,我是你夫人,你還不讓我看啊!」庫狄氏不滿道。
裴行儉正色道:「這是朝廷公務,你不看為好。」
庫狄氏道:「不看就不看,我剛才去見過皇后殿下了。」
「嗯,她怎麼說?」裴行儉問。
庫狄氏道:「她似乎不知道,所以你別高興太早,倘若她去陛下那裡說話,指不定你的瀛州都護又沒了。」
裴行儉淡然一笑:「不會。」
「你怎麼知道?」
「因為陛下要做一件事,皇后也阻止不了。」
庫狄氏一想有理,便不跟他爭了,輕輕道:「那我們下個月就要去瀛州島了嗎?」
裴行儉愣道:「我們?」
庫狄氏道:「當然是我們,我是你夫人,你要去,我自然也要去。」
裴行儉沒好氣道:「胡鬧,薛仁貴出去打仗時,你可見他帶了夫人?」
庫狄氏笑道:「我不管別人,反正我一定要跟你一起去。你不許的話,我就等你先走,然後自己跟過來。」
裴行儉無力的摸著額頭,嘆道:「罷了,隨你吧。」
庫狄氏笑道:「既然我都要跟你一起去了,你要做什麼,也瞞不過我,可以給我看了吧?」
又伸腦袋去瞧。
裴行儉還是擋住:「不行!」
庫狄氏盯著他看了一會,忽然一口朝裴行儉耳朵咬了過去,裴行儉吃痛之下,趕忙伸手去她腦袋。
庫狄氏趁他手挪開,瞟眼一瞧,笑道:「原來是對付人的計劃啊。」
裴行儉揉著耳朵,瞪眼道:「你這個瘋女人!」
庫狄氏伸手幫他輕輕揉著,微笑道:「這不怪我,誰讓你不給我看來著。」
這時,管家敲門走了進來,拱手道:「阿郎,內領衛王及善將軍求見,正在外廳等候。」
裴行儉心中一驚,霍然起身,道:「請王大將軍去正廳等候。」
不一會,裴行儉來到正廳,與王及善互相見禮,拱手道:「王將軍找我何事?」
王及善道:「我奉陛下之命,全力協助裴都護對付,剛好最近內領衛查到一事,
也許對裴都護有用。」
「何事?」裴行儉問。
王及善道:「據我所知,金仁問離開長安之前,去見過扶餘福信。」
「那個百濟人?」
「是的,扶餘福信曾投靠過新羅人,與金仁問偶然遇見,說幾句話,原本不足為奇。
不過根據我手下人監視,扶餘福信自從見過金仁問後,身上出現兩點變化。」
「哪兩點?」
「第一,他原本因為官太低,對朝廷頗為不滿,平日借酒消愁,不怎麼與人來往。可見過金仁問後,忽然就四處去拜訪別人。」
裴行儉點點頭:「還有呢?」
「他身上突然多了很多錢,來歷不明。
1
裴行儉微笑道:「看來此人已經被金仁問收買了。」
王及善道:「我也是這般想,如今陛下讓裴都護負責此事,所以我來請示裴都護。」
裴行儉忙道:「王將軍客氣了,依我之見,此人以後也許還有用,暫且留著為好。」
王及善道:「好,那我就只盯不抓。對了,還有一事,要和裴都護說一下。」
「何事?」
王及善便將室韋人散播謠言,說大唐要攻打勒的事說了。
裴行儉皺眉道:「室韋人怎會突然散播這種謠言?」
王及善道:「陛下仇為,背後是人在指使,想試探一下朝廷是否要打。」
裴行儉聽完後,心中一動。
蘇人剛讓散布謠言,聖人就將瀛州都護更換,這應該就是故意做給鞋人看。
皇帝這樣做,有什麼斬意,他一時也看不清。這也沒辦法,他長期待在安西,對與新羅還缺乏了解。
「王將軍,能否問一句,原來的劉都護與人關係如何?」
王及善道:「劉都護與人關係頗為親密。」
裴行儉閉目沉思了一會,朝王及善道:「王將軍,我長期待在安西,對勒和新羅都不熟悉,你那鉛可有兩國手記?」
王及善道:「內領衛有各國手記,我待會就派人將勒與新羅的手記送過來。」
裴行儉欣然道:「多謝。」
鴻臚寺,館驛。
祚榮和野勃都緊緊望著乞四比羽,後者正在閉目沉思。
昨夜他們剛得到消息,劉仁願的瀛州都護被罷免,由裴行儉繼任。
鞋人雖然對裴行儉不熟,卻也知道此人曾打敗過大食,是大唐最頂級的名將之一。
他們剛讓室韋人散播謠言,唐朝便更換了瀛州都護,這中間肯定有某種關聯。
良久之後,乞四比羽睜開雙眼,沉聲道:「不會錯了,兩位王子殿下,大唐要對我們動手。」
祚榮心中一驚,道:「會不會只是故意威我們,讓我們將新羅的土地歸還?」
乞四比羽搖頭道:「不會,亻只是威鑷,罷免劉仁願,讓丙仆滿繼任都護便是,不會特意派裴行儉來倭島。」
野勃一臉認怒,想要說幾句狠話,卻又忍住了,來長安雖才幾天,他便成長了不少。
祚榮靜默良久,臉色數變,最後露出幾分決然之色。
「野勃,你立刻返回部落,將此事告訴父親,讓他做士對付大唐的準備,再派出使節,與室韋和新羅聯盟。」
野勃愣道:「找室韋可以,可新羅軍隊那麼弱,找他們聯盟做什麼?」
祚榮沉聲道:「要對尖大唐,就必須聯合一切力量。新羅被大唐逼迫遷亍到倭島,應該也心懷不滿,正是可以拉攏的對象!」
野勃道:「知道了。」
次日清晨,野勃便帶著兩名隨從,從春明門離開長安,朝返回。
離開皇宮後,裴行儉還有些雲端霧裡的感覺。
原本還以為皇帝再不會用自己,結果轉頭皇帝就對他委以重任。
這便說明,他先前與庫狄氏的猜測完全錯了,皇帝的心思實在讓人難以琢磨。
他搖了搖頭,不願再去深想,與其揣摩皇帝的想法,不如將皇帝交代的差事辦好。
他被冊封為瀛州都護後,皇帝便跟他商議了一下詳細計劃。
這個計劃很對他胃口,相當於是離間新羅和,讓兩國打起來,然後大唐才有機會介入。
李治的計劃只是一個大概的方向,就是利用歸還八令制州之事,挑起兩國矛盾。
具體的實施計劃,需要裴行儉自己去想。
這對裴行儉並非難事,他回到家時,已經想到了三個計劃。
庫狄氏一直在大堂等候,見裴行儉歸來,一邊上前伺候他換衣服,一邊問:「陛下召你入宮何事?」
裴行儉警了她一眼,道:「陛下讓我擔任瀛州都護。」
「這——是真的嗎?」庫狄氏睜大了眼晴。
裴行儉淡淡道:「當然,陛下的想法,不是你我可以揣度的。」
庫狄氏皺眉思索了一會,道:「皇后殿下知道此事嗎?」
裴行儉搖頭道:「那就不知道了。」
庫狄氏道:「那我入宮一趟,將此事告訴皇后殿下,瞧瞧她的反應,如果她也同意,
那才能放心。」
「隨你吧。」裴行儉擺擺手。
他現在一心完成皇帝交給他的新計劃,對皇后的想法不那麼在意了。
庫狄氏被冊封為華陽夫人,有入宮覲見的權力,當即來到立政殿,拜見武媚娘。
當她提起裴行儉被皇帝冊封為瀛州都護時,察覺到武皇后臉上有一瞬間的不自然,這說明皇后並不知情。
武媚娘也沒有隱瞞的意思,問:「陛下為何突然讓裴國公擔任瀛州都護,你可知道原因?」
庫狄氏搖頭道:「妾身也不知。」
武媚娘點點頭,臉上已經瞧不出異色了,朝她笑著道:「再過幾日,便是歲末了,宮中有一場宮宴,到時候你也一起來吧。」
庫狄氏笑道:「多謝殿下恩典。」
一張上好的宣紙被揉成一團,扔到了地上,撞到了另一個紙團。
這已經是武媚娘扔掉的第十一個紙團。
庫狄氏告退後,她便開始練習簡體字,不過顯然有些心神不寧,一直寫得不太滿意。
張多海一動不動的站著,他知道這個時候去撿地上的紙團,就會受到皇后遷怒。
又有一個紙團被扔飛,一路滾到了門口,一隻手將紙團撿了起來。
武媚娘鳳眉一凝,就要發作,不過抬頭看過去時,卻見來人穿著一身明黃色圓袍,披著黑色斗篷,正是李治。
「陛下。」武媚娘過去見禮。
李治攤開紙團看了一眼,笑道:「媚娘,這幾個字寫的不錯啊,怎麼給扔了。」
武媚娘沉默不語。
李治拉著她在榻上坐下,道:「怎麼了,心情不好嗎?」
武媚娘抬頭望著李治,道:「陛下是不是讓裴行儉擔任瀛州都護?」
李治點點頭:「是。」
武媚娘道:「劉仁願當瀛州都護好好的,並無過錯,陛下為何忽然讓裴行儉替換他?
?
李治揮了揮手,屏退下人,這才緩緩開口道:「因為劉仁願曾受過祚榮的恩惠,而且不善於謀略,故而朕才讓裴行儉取代他。」
武媚娘何等聰慧,頓時聽明白李治言外之意。
「陛下想取?」
「是,瀛州島是我大唐的礦島,豈可讓人占據一半?」李治軒眉一揚。
武媚娘道:「那陛下也可以派薛仁貴呀。」
李治無奈的看了她一眼,道:「媚娘,你不是說已經不計較裴行儉之前的事了嗎,怎麼還針對他?」
武媚娘偏開腦袋,低聲道:「妾身可以不再計較前事,可當年之事,總要讓妾身出口氣吧,妾身剛教訓完他,陛下就對他委以重任,您讓妾身的臉面往哪擱?」
李治笑道:「這麼說來,你慫朕賜婚,就是為了教訓他了?」
武媚娘默認。
李治無奈的道:「如今已經賜婚,你也算出過氣了,就放過他了,行不行?」
武媚娘看了李治一眼,道:「陛下都說到這個份上,妾身若是再不同意,就是無理取鬧了。不過妾身一事不解,希望陛下能回答妾身。」
「好,你問。」
武媚娘一雙狹長的鳳目挑開,緊緊盯著李治,道:「當年妾身讓袁公瑜彈劾裴行儉時,陛下為何要護著他?」
「你想問的就這個?」李治一愣。
武媚娘道:「是的,這件事妾身怎麼也想不明白。」
李治頓時露出為難之色,當時他與裴行儉沒有任何交集,忽然就重用他,確實挺說不過去的。
只是沒想到事情過這麼久,武媚娘竟然還念念不忘。
「陛下不能告訴妾身嗎?」武媚娘一臉幽怨。
李治心中一動,道:「不是朕不告訴你,是怕說了你不高興。」
武媚娘道:「只要陛下肯告訴妾身,無論是什麼緣故,妾身保證不會生氣。」
李治摸了摸鼻子,道:「因為蕭庶人曾在朕面前,提到過裴行儉,對他頗為誇讚,朕就派人去查了一下他,發現他果然不錯。」
武媚娘道:「就這樣?」
「就是這樣。」李治一攤手,道:「當時正是用人之際,朕就想給他一個機會,看他是人才還是庸才。」
武媚娘忍不住哼了一聲,道:「陛下對蕭庶人的話,還真是言聽計從啊。」
李治道:「你瞧,還說不生氣,這不是又生氣了嗎?」
武媚娘也不辯解,微微一笑,起身幫李治泡蜜酒。
庫狄氏回到裴府後,來到書房,見裴行儉正在桌案後寫著什麼,湊過去一看,裴行儉卻將紙遮住了。
「幹嘛,我是你夫人,你還不讓我看啊!」庫狄氏不滿道。
裴行儉正色道:「這是朝廷公務,你不看為好。」
庫狄氏道:「不看就不看,我剛才去見過皇后殿下了。」
「嗯,她怎麼說?」裴行儉問。
庫狄氏道:「她似乎不知道,所以你別高興太早,倘若她去陛下那裡說話,指不定你的瀛州都護又沒了。」
裴行儉淡然一笑:「不會。」
「你怎麼知道?」
「因為陛下要做一件事,皇后也阻止不了。」
庫狄氏一想有理,便不跟他爭了,輕輕道:「那我們下個月就要去瀛州島了嗎?」
裴行儉愣道:「我們?」
庫狄氏道:「當然是我們,我是你夫人,你要去,我自然也要去。」
裴行儉沒好氣道:「胡鬧,薛仁貴出去打仗時,你可見他帶了夫人?」
庫狄氏笑道:「我不管別人,反正我一定要跟你一起去。你不許的話,我就等你先走,然後自己跟過來。」
裴行儉無力的摸著額頭,嘆道:「罷了,隨你吧。」
庫狄氏笑道:「既然我都要跟你一起去了,你要做什麼,也瞞不過我,可以給我看了吧?」
又伸腦袋去瞧。
裴行儉還是擋住:「不行!」
庫狄氏盯著他看了一會,忽然一口朝裴行儉耳朵咬了過去,裴行儉吃痛之下,趕忙伸手去她腦袋。
庫狄氏趁他手挪開,瞟眼一瞧,笑道:「原來是對付人的計劃啊。」
裴行儉揉著耳朵,瞪眼道:「你這個瘋女人!」
庫狄氏伸手幫他輕輕揉著,微笑道:「這不怪我,誰讓你不給我看來著。」
這時,管家敲門走了進來,拱手道:「阿郎,內領衛王及善將軍求見,正在外廳等候。」
裴行儉心中一驚,霍然起身,道:「請王大將軍去正廳等候。」
不一會,裴行儉來到正廳,與王及善互相見禮,拱手道:「王將軍找我何事?」
王及善道:「我奉陛下之命,全力協助裴都護對付,剛好最近內領衛查到一事,
也許對裴都護有用。」
「何事?」裴行儉問。
王及善道:「據我所知,金仁問離開長安之前,去見過扶餘福信。」
「那個百濟人?」
「是的,扶餘福信曾投靠過新羅人,與金仁問偶然遇見,說幾句話,原本不足為奇。
不過根據我手下人監視,扶餘福信自從見過金仁問後,身上出現兩點變化。」
「哪兩點?」
「第一,他原本因為官太低,對朝廷頗為不滿,平日借酒消愁,不怎麼與人來往。可見過金仁問後,忽然就四處去拜訪別人。」
裴行儉點點頭:「還有呢?」
「他身上突然多了很多錢,來歷不明。
1
裴行儉微笑道:「看來此人已經被金仁問收買了。」
王及善道:「我也是這般想,如今陛下讓裴都護負責此事,所以我來請示裴都護。」
裴行儉忙道:「王將軍客氣了,依我之見,此人以後也許還有用,暫且留著為好。」
王及善道:「好,那我就只盯不抓。對了,還有一事,要和裴都護說一下。」
「何事?」
王及善便將室韋人散播謠言,說大唐要攻打勒的事說了。
裴行儉皺眉道:「室韋人怎會突然散播這種謠言?」
王及善道:「陛下仇為,背後是人在指使,想試探一下朝廷是否要打。」
裴行儉聽完後,心中一動。
蘇人剛讓散布謠言,聖人就將瀛州都護更換,這應該就是故意做給鞋人看。
皇帝這樣做,有什麼斬意,他一時也看不清。這也沒辦法,他長期待在安西,對與新羅還缺乏了解。
「王將軍,能否問一句,原來的劉都護與人關係如何?」
王及善道:「劉都護與人關係頗為親密。」
裴行儉閉目沉思了一會,朝王及善道:「王將軍,我長期待在安西,對勒和新羅都不熟悉,你那鉛可有兩國手記?」
王及善道:「內領衛有各國手記,我待會就派人將勒與新羅的手記送過來。」
裴行儉欣然道:「多謝。」
鴻臚寺,館驛。
祚榮和野勃都緊緊望著乞四比羽,後者正在閉目沉思。
昨夜他們剛得到消息,劉仁願的瀛州都護被罷免,由裴行儉繼任。
鞋人雖然對裴行儉不熟,卻也知道此人曾打敗過大食,是大唐最頂級的名將之一。
他們剛讓室韋人散播謠言,唐朝便更換了瀛州都護,這中間肯定有某種關聯。
良久之後,乞四比羽睜開雙眼,沉聲道:「不會錯了,兩位王子殿下,大唐要對我們動手。」
祚榮心中一驚,道:「會不會只是故意威我們,讓我們將新羅的土地歸還?」
乞四比羽搖頭道:「不會,亻只是威鑷,罷免劉仁願,讓丙仆滿繼任都護便是,不會特意派裴行儉來倭島。」
野勃一臉認怒,想要說幾句狠話,卻又忍住了,來長安雖才幾天,他便成長了不少。
祚榮靜默良久,臉色數變,最後露出幾分決然之色。
「野勃,你立刻返回部落,將此事告訴父親,讓他做士對付大唐的準備,再派出使節,與室韋和新羅聯盟。」
野勃愣道:「找室韋可以,可新羅軍隊那麼弱,找他們聯盟做什麼?」
祚榮沉聲道:「要對尖大唐,就必須聯合一切力量。新羅被大唐逼迫遷亍到倭島,應該也心懷不滿,正是可以拉攏的對象!」
野勃道:「知道了。」
次日清晨,野勃便帶著兩名隨從,從春明門離開長安,朝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