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李治的小棋搭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65章 李治的小棋搭子

  來到立政殿庭院中的一個涼亭時,只見太平公主坐在亭子裡,正在看一本小冊子。

  一月時節,春寒料峭,寒風不減,內侍和宮人們怕她受冷,只好在亭子旁擺上屏風,替她擋風。

  李弘有幾日沒見到妹妹了,過去打了聲招呼。

  「阿妹,近日可還安好?」

  「尚可,阿兄呢?」

  「我也好。」李弘回答。

  太平公主點了點頭,又埋下頭看冊,並不起身見禮。

  她這種行為是很無禮的,不過李弘性子溫和,平日又很寵這個妹妹,並不生氣,只是覺得奇怪。

  「六郎,四妹在看什麼?」

  李賢撇嘴道:「棋譜。」

  李弘驚愕道:「她這么小,能看得懂棋譜了嗎?」

  李賢將他拉到一邊,嘿了一聲,道:「兄長,你可別小看咱們這個妹妹,母親雖經常和她吵嘴,背地裡卻總說,令月與她最像。令月也確實聰明,又對弈棋極感興趣,四歲就會看棋譜,也就不足為奇啦。」

  李弘愣道:「可她是女孩,又這么小,怎會對下棋感興趣?」

  李賢笑道:「當然是為了討父親歡心了,給父親當棋搭子了。」

  「棋搭子?那是什麼?」

  「就是下棋的對手啊,這是父親的原話,有一次四妹和父親下了一局,父親誇她進步大,說她已經快成為自己的小棋搭子了!」

  「是這樣。」李弘點點頭,抬頭看向太平公主,見她小臉有些白,便道:「天這麼冷,就算要看棋譜,也該進屋看啊,不怕著涼嗎?」

  說著,就要過去勸她進屋,卻被李賢拉住了。

  「兄長,別去,你勸了也沒用。」

  「為何?」

  李賢嘀咕道:「這小丫頭鬼精著呢,她故意坐在這裡看棋譜,就是想讓父親看到,誇讚她幾句。你過去勸說,便是壞她的事,她能聽你的話嗎?」

  李弘失笑道:「看來小妹真的長大了。」

  李賢掃了他一眼,道:「這么小的年紀,就十幾個心眼子,以後除了父母,估計沒人管得住她啦!」

  李弘笑道:「哪有那麼誇張。」

  李賢見他如此不當回事,心想反正等父母仙逝後,將來要管教她的也不是自己,何必多操心,也就不再勸說。

  「阿兄,你知道我現在最期待的是什麼嗎?」

  「什麼?」

  李賢笑道:「就是盼著小妹趕緊長大,將來跟母親放對,嘿嘿,到時候就有好戲瞧了!」

  李弘沒好氣道:「這叫什麼話,你這不是唯恐天下不亂嗎?」

  李賢瞥了他一眼,道:「你就別假正經了,難道你不想瞧瞧?」

  李弘一本正經的道:「我才不想瞧,她們若是吵嘴,我一定阻止。」邁著大步,朝正殿而去。

  進殿之後,卻見不到武媚娘人影,朝宮人一問,才知武媚娘今日又準備了一種新的膳食,正在偏殿指揮下人們烹製。

  李弘又問:「父親何時過來?」

  宮人答道:「回殿下,張少監已經去喊了,應該一會就到。」

  平日裡,李治就算來立政殿用膳,武媚娘也只會耐心等候,不會讓人去喊。

  今天卻不同,因為明日是上元節,今晚這頓飯就類似家宴,所以才把李弘也叫了過來,就是吃個團圓飯。

  李治這幾天都很忙。

  每年的一月他都會很忙。

  幸好李弘最近越來越能幹了,李治可以將更多的政務送到東宮,讓兒子分擔。

  酉時之前,李治總算將下午送過來的誥書處理完畢。

  明天是上元節,按照慣例,李治要召開宮廷晚宴,宴請群臣,故而每年的團圓飯,都會提前吃。

  最開始幾年,李治會將團圓飯舉辦成家宴,大家一起用食。

  但後來他發現,人太多的話,家宴和宮宴沒什麼區別,自己不可能顧慮到每個人。

  於是這場團圓飯,他也會分開吃,如此反而更有家宴氛圍。

  今晚便是立政殿的家宴,他離開甘露殿後,信步前往立政殿。

  正行之間,聽到身側傳來呼喊聲。

  轉頭一看,原來是高安公主和義陽公主在喊他,義陽公主手中還提著一個食盒。

  「耶耶,您明日清晨,是在薰風殿用早膳嗎?」兩女走近後,高安公主問道。

  李治道:「是的,今晚在皇后那用膳,明早去貴妃那,中午去賢妃那。」

  高安公主喜道:「那我今晚就去鄭姨娘那睡,明早就可以陪耶耶一起用早膳啦。」

  義陽公主跟著道:「明日中午,孩兒也會去蓬萊殿,陪父親用膳。」

  李治道:「甚好。」

  義陽公主將手中食盒打開,裡面有一盞精緻的琉璃碟,裡面堆放了一迭正方形的綠色點心。

  「父親,這是孩兒做出的桂花糯糕,您嘗一塊吧。」

  李治拿起一塊吃了一口,臉上露出驚異的表情,將剩下的半塊塞入嘴裡,咀嚼片刻,一股香濃滑膩的口感在口腔中飄散開來。

  「華兒,這真是你做的?」李治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

  這糕點味道,比尚食局的專職宮人,做的還要好吃。

  義陽公主輕輕道:「是的,這是阿娘教我做的。」

  高安公主嘟囔道:「母親也教過我了,只可惜,我做不出阿姊那種味道。」

  李治聽完後,默然不語。

  當初蕭淑妃能夠獨受唐高宗寵愛,除了姣好容顏之外,便是因擅做糕點,這一方面連武媚娘也遠所不及。

  李治一言不發的吃著,不知不覺,竟將一碟糕點都吃完了。

  「華兒,你這手藝,去城裡開店都綽綽有餘了。」李治感慨道。

  義陽公主頗為歡喜,微笑道:「父親既然喜歡吃,明日中午,女兒多做一些,給父親品嘗。」

  「那朕早上少吃一點,等著中午大吃一頓了!」李治笑道。

  「父親,您怎麼能這樣?」高安公主不滿道:「明日鄭姨娘肯定也會精心準備膳食,您若是少吃,她會有多傷心。」

  李治無奈道:「那好,朕早上也多吃一點便是。」

  「這還差不多。」高安公主這才滿意。

  與兩個女兒分開後,李治繼續朝著立政殿而行,剛穿過兩道月亮門,就見太平公主坐在一座涼亭內,手中拿著一本小冊子。

  李治大感好奇,走上前去,問:「月兒,你在這裡做什麼,不冷嗎?」

  太平公主從小錦凳上跳了下來,過來抓住李治的大手,笑道:「耶耶,兒在看棋譜,順便迎接耶耶!」

  李治見她小手冰涼,將她抱了起來,笑道:「天氣冷,以後在屋中等我便是,可別生病了。」

  抱著太平公主進入正殿,只見李弘、李賢、李顯、李旦四兄弟都在。

  李弘和李賢在下雙陸,李顯和李旦在一旁瞧著,充當狗頭軍師。

  四人見李治過來,一起過來見禮。

  李治走到圓桌旁坐下,問道:「你們母親呢?」

  李賢笑道:「母親在偏殿準備膳食呢。」

  李治點點頭,道:「都坐下說話吧。」

  四人以李弘為首,按照年齡大小,依次在李治旁邊坐下。

  「弘兒,最近可還忙得過來嗎?」

  李弘道:「還好。」

  最⊥新⊥小⊥說⊥在⊥⊥⊥首⊥發!

  李賢搶著道:「父親,您太小看兄長了,他處理政務可快得很,我今天未時去喊他的時候,他都已經處理完了。」

  「弘兒,是真的嗎?」李治驚異道。

  李弘面色微紅,低下頭,點了點腦袋。

  李治哈哈一笑,道:「看來果然長大了,等你再大幾歲,朕就能夠輕鬆了。」

  太平公主在李治懷裡扭了兩下,嘟囔道:「耶耶,今日是團圓飯,您就別說政務了嘛!」

  李治笑道:「好好好,今日不提政務,你們想說什麼?」

  李顯道:「父親,您好久沒有帶我們去溫泉宮了。」

  他去溫泉宮的時候,只有兩三歲,正是心智剛成熟的時候,對這些記憶充滿懷念和憧憬。

  李旦跟著道:「七兄最起碼還去過幾次,孩兒卻一次都沒去過!」

  太平公主委屈巴巴的道:「對啊,兄長和姊姊們都去過,就只有月兒和阿兄沒去過,月兒好可憐!」

  李治無奈道:「我之前去是為了治頭疾,才順便帶他們過去,如今頭疾好了,自然不用去了。」

  「那您也可以帶我們去玩一下嘛!」太平公主撒嬌道。

  門口忽然傳來一道聲音:「月兒,你已經快五歲了,就算去溫泉宮,也是跟我一起泡湯。」

  眾人抬頭看去,只見武媚娘帶著一群宮人走了進來,每個宮人手中都端著一個托盤。

  李治放下太平公主,讓她和眾皇子一起向武媚娘見禮,武媚娘則向李治見禮。

  敘禮畢,一家人圍桌而坐,太平公主還想膩在李治身上,被武媚娘抱開,放在一張加高的椅子上。

  太平公主不滿道:「人家才四歲,為何不能跟耶耶一起泡湯?」

  武媚娘一邊命宮人擺下飯食,一邊淡淡的道:「宮中規矩,女娃三歲以後,就不能跟父親泡湯浴。」

  太平公主哼道:「那我不和耶耶泡,等耶耶泡完後,我再幫耶耶按摩手引?」

  武媚娘瞥了她一眼,嗤笑道:「就你這小胳膊小腿,能有什麼力氣,也能伺候人嗎?」

  太平公主爭不過母親,便當做沒聽到母親的嘲諷,朝李治道:「耶耶,你能帶月兒去溫泉宮嗎?」

  李治想了想,道:「媚娘,咱們確實許久沒去溫泉宮了,等到了二月,沒那麼忙了,帶著孩子們去玩上三日,你覺得如何?」

  李賢聽到此話,從椅子上蹦起來,大聲歡呼,喜不自勝。李旦和李顯也齊聲喝彩。

  李弘雖鎮定一些,卻也兩眼放光。

  反倒是提出意見的太平公主最為平靜,睜著兩隻大眼睛望著武媚娘。

  她很清楚,父親一向尊重母親意見,若是母親反對,此事就難以成功。

  武媚娘想了想,道:「確實許久沒去溫泉宮了,妾身沒有意見。不過既然要去,貴妃、賢妃、三郎、四郎他們肯定也要同去,宮裡不能一直沒人料理,不如陛下陪他們玩上三日,妾身陪上兩日,就先行回宮。」

  李治微笑道:「好,那就這樣安排吧。」

  因為明日要在薰風殿用早膳,李治在立政殿坐到了亥時,便朝著薰風殿而去。

  半途,他順道去了一趟甘露殿,想瞧瞧有沒有什麼事。

  結果還真在甘露殿碰到了等候的王及善。

  「王卿,這麼晚來見朕,有什麼事嗎?」

  王及善拱手道:「陛下,明日的上元節宮宴,臣覺得可以讓西西斯也參加。」

  這兩年來,內領府一直在為吐火羅復國做準備,如今的吐火羅王,已徹底信奉大食教,不可能策反。

  內領衛在雪娘的建議下,在阿姆河附近,找到吐火羅一支被流放的王族後裔。

  那支後裔只剩一人存活,名叫西西斯,以牧羊為生計。

  去年三月,卑路斯和雪娘就派人把他接回長安,一直安頓在墨佳軒住著。

  接著,他們又派人找到很多吐火羅的貴族後裔。

  這些貴族因不願臣服大食教,與之抗爭,被大食人連根拔起,只剩少數後裔存活。

  這些貴族後裔如今的生活都很不如意,聽說大唐要扶持西西斯登位,為了恢復貴族地位,重拾榮光,自然願意賭上一把,擁護西西斯。

  有了西西斯加上這麼一幫人,到時候大唐才能師出有名。

  李治前幾日見過祿東贊後,便見過西西斯一面,冊封他為吐火羅王,賜給他金印、玉符、節仗等信物,還賞賜了一座府邸。

  西西斯有了大唐冊封的官方身份,便向李治請旨,將手下那些追隨的貴族後裔,也全部冊封。

  李治並未冊封他們大唐官職,而是給了西西斯自行冊封手下官員的權力。

  西西斯當即將手下貴族全部冊封,國相就封了三個,大將軍五個,就連陪伴他的羊、馬、狗,也都封了羊將軍、馬將軍、狗將軍。

  此事在朝野傳開,引起了很大的笑話,不少大唐官員都覺得西西斯並不靠譜,對扶持他心存疑問。

  王及善對此非常惱怒,找上卑路斯和雪娘,質問他們為何不勸阻西西斯。

  兩人也很無奈,西西斯脾氣古怪,非要冊封那些動物,若是他們不同意,他就鬧著要回去牧羊。

  王及善這才決定通過明日的宮廷宴會,讓西西斯與大唐官員們多接觸一下,挽回幾分聲譽。

  李治對此事倒不怎麼在意。

  吐火羅復國之事,西西斯等人只是一個引子,關鍵在於裴行儉。

  裴行儉為此事準備了兩年多,如今吐蕃又答應跳反,局勢目前對大唐有利。

  所以讓西西斯參加宮廷宴會,他並不那麼在意,只是擔心王及善會不會弄巧成拙。

  「王卿,朕可以答應你,不過就怕明日宴會上,他又鬧出什麼笑話,反而不美。」

  王及善沉聲道:「陛下放心,臣已經安排好了,明日西西斯會老老實實向我大唐官員敬酒,絕不會再惹出笑話。」

  李治揮手道:「既如此,那就讓他來吧。」

  王及善應諾告退。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