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兩大強國
第459章 兩大強國
小吳王李吉一共有兩個弟弟,兩個妹妹。
他的兩個弟弟隨著年紀增大,都已封爵,搬出去住了,兩個妹妹雖也封了縣主,卻依然和他一起住。
武敏之來到吳王府時,李吉卻有事出去了,並不在府中,只兩個妹妹在府。
信安縣主年紀大一些,約莫十三四歲,她在後堂陪客,宣城縣主則去找李吉回來。
等了一個多時辰,李吉終於回府。
他讓兩個妹妹陪賀蘭敏柔去後院閒逛賞花,隨即拉著武敏之來到書房說話。
武敏之問他剛才哪裡去了。
李吉一邊倒茶,一邊埋怨道:「還能去哪,當然是忙正事啊,最近長安城混進來很多黑戶,你不知道?」
武敏之接過他遞來的茶,笑道:「我又不是雍州府官員,哪裡知道這些?」
李吉詫異道:「你不是內領府的嗎?內領府最近應該也很忙才是啊。」
武敏之愣道:「為何?」
李吉盯著他看了一會,見他不似隱瞞,便道:「你可知道來長安城的那些黑戶,都是哪裡人嗎?」
「不知。」
「都是從西域過來的化外人!」
武敏之心中一動,道:「是不是因為大食的緣故?」
李吉笑道:「你這不是知道嗎?」
武敏之笑道:「我只對大食的情況知道一些。」
李吉解釋道:「這次來的化外人很多,有可薩人、大秦人(羅馬)、柏柏人、勿斯里人、白達人、粟特人、崑崙奴等。」
武敏之道:「這不奇怪,大食人已經結束內戰,即將擴張,周邊國家無不懼怕。那些國家的百姓害怕被逼迫信仰大食教,故而四處而逃,有逃去更西邊的,也有逃來我們大唐的。」
「我就說呢,怎麼突然來了這麼多化為人。」李吉恍然大悟。
武敏之笑道:「你瞧著吧,等大食人開始動手,還會有更多逃難而來的人,你們雍州府以後有的忙了。」
李吉這時也來了好奇心。
他和大部分唐人一樣,對大食人了解的不多,只知道大唐攻打吐蕃時,他們橫插一手,最後被蘇定方給驅逐了。
卻不想他們只是結束內戰,就讓這麼多國家害怕,這麼多百姓逃亡。
「大食人真那麼強大嗎?」
武敏之正色道:「確實強大,我最近負責參與吐火羅復國之事,從一個叫卑路斯的波斯人口中,聽說了很多大食的事。」
李吉正要詢問,忽聽外面傳來敲門聲。
「誰啊?」李吉問。
「阿兄,是我們。」回答的是信安縣主。
李吉道:「進來吧。」
「吱呀」一聲,大門被推開,信安縣主、宣城縣主和賀蘭敏柔一起走了進來。
賀蘭敏柔手中還端著一個托盤。
「阿兄,這是賀蘭姊姊熬製的酸梅湯,特別清涼解渴,所以我們端過來,給您和武郎君嘗一下。」
李吉從賀蘭敏柔手中接過一杯,笑道:「多謝妹子了。」
賀蘭敏柔報以一笑,又遞給武敏之一杯,三女便出去了。
李吉心思都在大食人身上,將酸梅湯放在一旁,繼續詢問大食情況。
武敏之便詳細將大食情況說了,還將大食人舉辦的「啟示大典」也說了,威脅周圍各國,全部參加。
李吉聽他們實力如此強大,行事又如此霸道,不由多了一絲擔憂,道:「他們如今既結束內戰,會不會再來犯我大唐?」
武敏之笑道:「你不必擔心,陛下早就在對付大食了。這次籌劃吐火羅復國之事,就是為了對付他們!況且他們周邊,也有強國制約。」
李吉問:「西域還有別的大國嗎?」
武敏之道:「還有兩個大國,雖不如大食,卻跟高句麗實力差不多吧。」
「是哪兩個?」
武敏之道:「一個是可薩汗國!」
「我知道,這次混入長安的黑戶中,就有可薩人,他們似乎是遊牧民族。」
武敏之道:「可薩人是一個很特別的遊牧國家,他們和突厥人不同,生活在高加索地區,國內有很多種族,比如匈奴人、突厥人、高加索人、月氏人、鐵勒人!」
「還有匈奴人?」李吉驚道。
武敏之笑道:「據說可薩汗國就是漢朝時期西遷的匈奴人後裔,他們先建立了一個匈人帝國,橫掃西域,被西域人稱為「上帝之鞭」,後來帝國解體後,有一支凶人建立了可薩汗國。」
李吉點點頭,仿佛打開一扇大門,再次意識到世界的遼闊,眼中亮光閃動。
武敏之又接著道:「可薩汗國戰力雖強,國力畢竟有限,也就和當年的西突厥差不多吧,另一個國家的國力就更加強大了,人口眾多,估計不比吐蕃弱小。」
「哦,是哪一國?」李吉忙問。
武敏之道:「便是生活在大秦地區的拜占庭帝國,他們曾經是波斯人的宿敵,據說國祚持續近三百年。」
拜占庭帝國只是羅馬帝國的一個分支,又被稱為東羅馬帝國,如今已是第三個王朝,希拉克略王朝。
他們每個王朝,都會冠以拜占庭帝國之名,不像中原的秦漢隋唐,以朝代名為主。
大秦地區,則是大唐對大食以西地區的統稱。
李吉對大食了解不多,對拜占庭了解就更少了,感嘆道:「原來大秦地區,竟也有如此強大的國家,他們國土也和吐蕃一樣大嗎?」
武敏之笑道:「拜占庭帝國原本的土地並不大,不過他們統治著崑崙奴生活的崑崙地區(非洲),也就比吐蕃要大一些了。正因他們統治著崑崙,崑崙奴才會被賣到世界各地。」
長安城的崑崙奴赫赫有名,李吉還是第一次知道崑崙奴的來歷。
他沉吟片刻,說:「也就是說,大食人除了我們大唐這個敵人外,還有拜占庭和可薩汗國兩個敵人?」
武敏之道:「不錯,這兩個國家的實力,雖不如大食,但關係親密,互為盟友,當年就曾一起對付波斯帝國。」
李吉目光一亮,道:「既是如此,何不聯手這兩國,共同對付大食呢?」
武敏之道:「我也向卑路斯提過這個想法,不過估計很難。」
「為何?」
武敏之道:「根據他的說法,可薩人非常憎恨中原王朝,只怕不會跟我們大唐聯手。」
李吉愣道:「難道他們還在記恨漢朝將他們趕走之事?」
武敏之一攤手,道:「那就不知道了,不過我有點信不過那個波斯人。反正陛下已經派使節去了大食,應該也能見到這兩國使節,到時候就知道了。」
……
高加索,可薩汗國王帳。
可薩汗扎比爾正在帳內欣賞歌舞,一名手下來報,說拜占庭國王「絡腮鬍君士坦斯」來了。
可薩汗哼了一聲,道:「不見。」
話音剛落,帳簾卻被人掀開。
只見一人大步走了進來,哈哈一笑,道:「老朋友,還在生我的氣嗎?」
那人留著長長的絡腮鬍子,棕色的皮膚,身材魁梧,正是拜占庭帝國的君主,君士坦斯二世。
堂堂一國之君主,竟親自來到另一國,由此可見兩國之間的關係。
可薩汗盯著拜占庭王看了一會,揮手命帳中人全部退下,沉聲道:「君士坦斯,你這次必須給我一個交代。」
君士坦斯嘆了口氣,走到一張椅子上坐下,拿起一袋羊奶便喝了起來,喝完還不忘讚美一聲。
「美味!果然只有你這裡,才能喝到這般美味的羊奶。」
可薩汗哼道:「你若是不給我一個解釋,以後別想再來我這裡喝羊奶!」
君士坦斯捋了捋絡腮鬍,緩緩道:「老朋友,我知道你生氣,怪我不跟你商量一聲,就派使節前往大馬士革,但你知道我為何如此嗎?」
「正要聽你解釋。」可薩汗揚了揚眉。
君士坦斯沉聲道:「原因很簡單,現在大食人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大!以前大食人分成東西兩部,彼此不和,你我尚且不能抵擋,如今穆阿維葉整合了大食所有力量,若發動雷霆一擊,足以消滅我的國家!」
可薩汗冷哼道:「說來說去,你還是怕了大食人,你可真令我失望!」
君士坦斯緩緩道:「老朋友,我和你不同,這些年來,大食人的西路軍一直在攻打我,君士坦丁堡幾次被圍,帝國元氣大傷。」
「而你呢?這幾年沒有受到太大的攻擊,據說還有不少部落從東邊遷移而來,併入你的汗國,你的實力反而增加,我沒說錯吧。」
可薩汗沉默下來。
正如君士坦斯所言,這幾年來,可薩汗國的實力增長不少。
八九年前,有一大批突厥人從東方遷移逃亡而來,猶如喪家之犬。
他派人去聯繫他們,得知他們是被東方大唐帝國擊敗的西突厥人。
這些突厥人並不屬於咄陸五部和弩失畢五部,都是一些中小部落,無法與十姓突厥搶地盤,只能西遷。
最終,可薩汗接納了他們。
後來又過了幾年,一群鐵勒人也從東邊遷移過來,也是被大唐驅逐,可薩汗也接納了他們,讓他們融入汗國。
經過這兩次融合,可薩汗國實力大增,這也是他敢強硬面對大食人的緣故。
原本他準備將大食使節殺了祭旗,結果卻聽說拜占庭帝國同意派遣使節,這才勃然大怒。
此時聽君士坦斯解釋,倒也確實是那麼回事。
倘若大食人全力進攻拜占庭帝國,很可能滅其國,到時候自己也獨木難支。
君士坦斯緩緩道:「老朋友,我這次派遣使節前往大馬士革,其實還有一個原因。」
可薩汗問:「什麼原因?」
君士坦斯道:「我最近聽到很多東方來的消息,說東方有一個強大帝國,大食人曾跟他們交過手,並未占到便宜。」
可薩汗沉聲道:「不錯,這個帝國就是中原王朝的新主人,名為大唐,他們雖然可恨,但實力確實強大。」
君士坦斯目光灼灼的道:「既是如此,我們何不派人暗中見見大唐使節,與他們聯手,共抗大食?」
可薩汗冷笑不語。
君士坦斯皺眉道:「有何不妥嗎?」
可薩汗冷冷道:「中原人非常狡猾,跟他們聯手,只會被出賣。」
君士坦斯擺手道:「他們並不與我們接壤,就算想對我們不利,也無辦法,何不試一試呢?」
可薩汗沉吟不語。
君士坦斯又道:「就算不能與他們聯手,也可以挑唆他們與大食人的關係,讓大食人把目標對準大唐,等他們兩敗俱傷,我們也不用怕大食了。」
可薩汗眼中亮光一閃,笑道:「這樣一說,倒有幾分意思了。」
君士坦斯笑道:「那就說定了,你我都派出使節,前往大馬士革。暫且忍耐一時,將來遲早能向大食人討回來。」
可薩汗深吸一口氣,道:「好,這次就聽你的!」
君士坦斯大喜道:「到時若能說動大唐,跟我們兩家聯盟,便能合力消滅大食,我們共分大食土地!」
可薩汗卻忽然潑了一盆冷水。
「這你就別想了。中原人瞧不起所有人,除他們之外的人,都被稱作四夷。他們只會讓我們給他們當屬國,派人給他們朝貢,不可能與我們聯盟。」
君士坦斯眯著眼道:「如此來看,他們與大食也沒什麼區別了。」
可薩汗淡淡道:「估計在他們眼中,大食人也只配當屬國。」
君士坦斯忽然大笑不止。
可薩汗愣道:「你笑什麼?」
君士坦斯笑道:「聽你這樣一說,我倒更有把握了,越是傲慢的人,越容易被利用。」
可薩汗道:「話雖如此,但中原人同樣狡猾,跟他們打交道,可必須小心。」
君士坦斯咧嘴一笑:「你覺得他們比我們拜占庭人更聰明嗎?」
可薩汗畢竟沒有見過中原人,一代代人傳下來的敘事,對中原王朝也只有謾罵和憎恨,並無誇讚。
故而,可薩汗雖覺得唐人狡猾,卻並不覺得他們能有多聰明。
「在這片土地上,誰能有你們拜占庭的人心思多?」
君士坦斯大笑:「我就當你是誇讚我了。對了,我這次又給你帶來了兩千黑奴,就當做我的賠罪吧!」
可薩汗喜道:「太好了,我最近剛從高加索山民手中,奪下一座鐵礦,正需黑奴挖礦,老朋友,多謝了。」
兩人冰釋前嫌,當即在營帳內密議。
一連商議三天,君士坦斯這才離開可薩汗國。
又過半月,可薩汗派出一支使節團,前往大馬士革慶賀。
此時已到十二月,距離大食人的「啟示大典」,只剩一個多月了。
(本章完)
小吳王李吉一共有兩個弟弟,兩個妹妹。
他的兩個弟弟隨著年紀增大,都已封爵,搬出去住了,兩個妹妹雖也封了縣主,卻依然和他一起住。
武敏之來到吳王府時,李吉卻有事出去了,並不在府中,只兩個妹妹在府。
信安縣主年紀大一些,約莫十三四歲,她在後堂陪客,宣城縣主則去找李吉回來。
等了一個多時辰,李吉終於回府。
他讓兩個妹妹陪賀蘭敏柔去後院閒逛賞花,隨即拉著武敏之來到書房說話。
武敏之問他剛才哪裡去了。
李吉一邊倒茶,一邊埋怨道:「還能去哪,當然是忙正事啊,最近長安城混進來很多黑戶,你不知道?」
武敏之接過他遞來的茶,笑道:「我又不是雍州府官員,哪裡知道這些?」
李吉詫異道:「你不是內領府的嗎?內領府最近應該也很忙才是啊。」
武敏之愣道:「為何?」
李吉盯著他看了一會,見他不似隱瞞,便道:「你可知道來長安城的那些黑戶,都是哪裡人嗎?」
「不知。」
「都是從西域過來的化外人!」
武敏之心中一動,道:「是不是因為大食的緣故?」
李吉笑道:「你這不是知道嗎?」
武敏之笑道:「我只對大食的情況知道一些。」
李吉解釋道:「這次來的化外人很多,有可薩人、大秦人(羅馬)、柏柏人、勿斯里人、白達人、粟特人、崑崙奴等。」
武敏之道:「這不奇怪,大食人已經結束內戰,即將擴張,周邊國家無不懼怕。那些國家的百姓害怕被逼迫信仰大食教,故而四處而逃,有逃去更西邊的,也有逃來我們大唐的。」
「我就說呢,怎麼突然來了這麼多化為人。」李吉恍然大悟。
武敏之笑道:「你瞧著吧,等大食人開始動手,還會有更多逃難而來的人,你們雍州府以後有的忙了。」
李吉這時也來了好奇心。
他和大部分唐人一樣,對大食人了解的不多,只知道大唐攻打吐蕃時,他們橫插一手,最後被蘇定方給驅逐了。
卻不想他們只是結束內戰,就讓這麼多國家害怕,這麼多百姓逃亡。
「大食人真那麼強大嗎?」
武敏之正色道:「確實強大,我最近負責參與吐火羅復國之事,從一個叫卑路斯的波斯人口中,聽說了很多大食的事。」
李吉正要詢問,忽聽外面傳來敲門聲。
「誰啊?」李吉問。
「阿兄,是我們。」回答的是信安縣主。
李吉道:「進來吧。」
「吱呀」一聲,大門被推開,信安縣主、宣城縣主和賀蘭敏柔一起走了進來。
賀蘭敏柔手中還端著一個托盤。
「阿兄,這是賀蘭姊姊熬製的酸梅湯,特別清涼解渴,所以我們端過來,給您和武郎君嘗一下。」
李吉從賀蘭敏柔手中接過一杯,笑道:「多謝妹子了。」
賀蘭敏柔報以一笑,又遞給武敏之一杯,三女便出去了。
李吉心思都在大食人身上,將酸梅湯放在一旁,繼續詢問大食情況。
武敏之便詳細將大食情況說了,還將大食人舉辦的「啟示大典」也說了,威脅周圍各國,全部參加。
李吉聽他們實力如此強大,行事又如此霸道,不由多了一絲擔憂,道:「他們如今既結束內戰,會不會再來犯我大唐?」
武敏之笑道:「你不必擔心,陛下早就在對付大食了。這次籌劃吐火羅復國之事,就是為了對付他們!況且他們周邊,也有強國制約。」
李吉問:「西域還有別的大國嗎?」
武敏之道:「還有兩個大國,雖不如大食,卻跟高句麗實力差不多吧。」
「是哪兩個?」
武敏之道:「一個是可薩汗國!」
「我知道,這次混入長安的黑戶中,就有可薩人,他們似乎是遊牧民族。」
武敏之道:「可薩人是一個很特別的遊牧國家,他們和突厥人不同,生活在高加索地區,國內有很多種族,比如匈奴人、突厥人、高加索人、月氏人、鐵勒人!」
「還有匈奴人?」李吉驚道。
武敏之笑道:「據說可薩汗國就是漢朝時期西遷的匈奴人後裔,他們先建立了一個匈人帝國,橫掃西域,被西域人稱為「上帝之鞭」,後來帝國解體後,有一支凶人建立了可薩汗國。」
李吉點點頭,仿佛打開一扇大門,再次意識到世界的遼闊,眼中亮光閃動。
武敏之又接著道:「可薩汗國戰力雖強,國力畢竟有限,也就和當年的西突厥差不多吧,另一個國家的國力就更加強大了,人口眾多,估計不比吐蕃弱小。」
「哦,是哪一國?」李吉忙問。
武敏之道:「便是生活在大秦地區的拜占庭帝國,他們曾經是波斯人的宿敵,據說國祚持續近三百年。」
拜占庭帝國只是羅馬帝國的一個分支,又被稱為東羅馬帝國,如今已是第三個王朝,希拉克略王朝。
他們每個王朝,都會冠以拜占庭帝國之名,不像中原的秦漢隋唐,以朝代名為主。
大秦地區,則是大唐對大食以西地區的統稱。
李吉對大食了解不多,對拜占庭了解就更少了,感嘆道:「原來大秦地區,竟也有如此強大的國家,他們國土也和吐蕃一樣大嗎?」
武敏之笑道:「拜占庭帝國原本的土地並不大,不過他們統治著崑崙奴生活的崑崙地區(非洲),也就比吐蕃要大一些了。正因他們統治著崑崙,崑崙奴才會被賣到世界各地。」
長安城的崑崙奴赫赫有名,李吉還是第一次知道崑崙奴的來歷。
他沉吟片刻,說:「也就是說,大食人除了我們大唐這個敵人外,還有拜占庭和可薩汗國兩個敵人?」
武敏之道:「不錯,這兩個國家的實力,雖不如大食,但關係親密,互為盟友,當年就曾一起對付波斯帝國。」
李吉目光一亮,道:「既是如此,何不聯手這兩國,共同對付大食呢?」
武敏之道:「我也向卑路斯提過這個想法,不過估計很難。」
「為何?」
武敏之道:「根據他的說法,可薩人非常憎恨中原王朝,只怕不會跟我們大唐聯手。」
李吉愣道:「難道他們還在記恨漢朝將他們趕走之事?」
武敏之一攤手,道:「那就不知道了,不過我有點信不過那個波斯人。反正陛下已經派使節去了大食,應該也能見到這兩國使節,到時候就知道了。」
……
高加索,可薩汗國王帳。
可薩汗扎比爾正在帳內欣賞歌舞,一名手下來報,說拜占庭國王「絡腮鬍君士坦斯」來了。
可薩汗哼了一聲,道:「不見。」
話音剛落,帳簾卻被人掀開。
只見一人大步走了進來,哈哈一笑,道:「老朋友,還在生我的氣嗎?」
那人留著長長的絡腮鬍子,棕色的皮膚,身材魁梧,正是拜占庭帝國的君主,君士坦斯二世。
堂堂一國之君主,竟親自來到另一國,由此可見兩國之間的關係。
可薩汗盯著拜占庭王看了一會,揮手命帳中人全部退下,沉聲道:「君士坦斯,你這次必須給我一個交代。」
君士坦斯嘆了口氣,走到一張椅子上坐下,拿起一袋羊奶便喝了起來,喝完還不忘讚美一聲。
「美味!果然只有你這裡,才能喝到這般美味的羊奶。」
可薩汗哼道:「你若是不給我一個解釋,以後別想再來我這裡喝羊奶!」
君士坦斯捋了捋絡腮鬍,緩緩道:「老朋友,我知道你生氣,怪我不跟你商量一聲,就派使節前往大馬士革,但你知道我為何如此嗎?」
「正要聽你解釋。」可薩汗揚了揚眉。
君士坦斯沉聲道:「原因很簡單,現在大食人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大!以前大食人分成東西兩部,彼此不和,你我尚且不能抵擋,如今穆阿維葉整合了大食所有力量,若發動雷霆一擊,足以消滅我的國家!」
可薩汗冷哼道:「說來說去,你還是怕了大食人,你可真令我失望!」
君士坦斯緩緩道:「老朋友,我和你不同,這些年來,大食人的西路軍一直在攻打我,君士坦丁堡幾次被圍,帝國元氣大傷。」
「而你呢?這幾年沒有受到太大的攻擊,據說還有不少部落從東邊遷移而來,併入你的汗國,你的實力反而增加,我沒說錯吧。」
可薩汗沉默下來。
正如君士坦斯所言,這幾年來,可薩汗國的實力增長不少。
八九年前,有一大批突厥人從東方遷移逃亡而來,猶如喪家之犬。
他派人去聯繫他們,得知他們是被東方大唐帝國擊敗的西突厥人。
這些突厥人並不屬於咄陸五部和弩失畢五部,都是一些中小部落,無法與十姓突厥搶地盤,只能西遷。
最終,可薩汗接納了他們。
後來又過了幾年,一群鐵勒人也從東邊遷移過來,也是被大唐驅逐,可薩汗也接納了他們,讓他們融入汗國。
經過這兩次融合,可薩汗國實力大增,這也是他敢強硬面對大食人的緣故。
原本他準備將大食使節殺了祭旗,結果卻聽說拜占庭帝國同意派遣使節,這才勃然大怒。
此時聽君士坦斯解釋,倒也確實是那麼回事。
倘若大食人全力進攻拜占庭帝國,很可能滅其國,到時候自己也獨木難支。
君士坦斯緩緩道:「老朋友,我這次派遣使節前往大馬士革,其實還有一個原因。」
可薩汗問:「什麼原因?」
君士坦斯道:「我最近聽到很多東方來的消息,說東方有一個強大帝國,大食人曾跟他們交過手,並未占到便宜。」
可薩汗沉聲道:「不錯,這個帝國就是中原王朝的新主人,名為大唐,他們雖然可恨,但實力確實強大。」
君士坦斯目光灼灼的道:「既是如此,我們何不派人暗中見見大唐使節,與他們聯手,共抗大食?」
可薩汗冷笑不語。
君士坦斯皺眉道:「有何不妥嗎?」
可薩汗冷冷道:「中原人非常狡猾,跟他們聯手,只會被出賣。」
君士坦斯擺手道:「他們並不與我們接壤,就算想對我們不利,也無辦法,何不試一試呢?」
可薩汗沉吟不語。
君士坦斯又道:「就算不能與他們聯手,也可以挑唆他們與大食人的關係,讓大食人把目標對準大唐,等他們兩敗俱傷,我們也不用怕大食了。」
可薩汗眼中亮光一閃,笑道:「這樣一說,倒有幾分意思了。」
君士坦斯笑道:「那就說定了,你我都派出使節,前往大馬士革。暫且忍耐一時,將來遲早能向大食人討回來。」
可薩汗深吸一口氣,道:「好,這次就聽你的!」
君士坦斯大喜道:「到時若能說動大唐,跟我們兩家聯盟,便能合力消滅大食,我們共分大食土地!」
可薩汗卻忽然潑了一盆冷水。
「這你就別想了。中原人瞧不起所有人,除他們之外的人,都被稱作四夷。他們只會讓我們給他們當屬國,派人給他們朝貢,不可能與我們聯盟。」
君士坦斯眯著眼道:「如此來看,他們與大食也沒什麼區別了。」
可薩汗淡淡道:「估計在他們眼中,大食人也只配當屬國。」
君士坦斯忽然大笑不止。
可薩汗愣道:「你笑什麼?」
君士坦斯笑道:「聽你這樣一說,我倒更有把握了,越是傲慢的人,越容易被利用。」
可薩汗道:「話雖如此,但中原人同樣狡猾,跟他們打交道,可必須小心。」
君士坦斯咧嘴一笑:「你覺得他們比我們拜占庭人更聰明嗎?」
可薩汗畢竟沒有見過中原人,一代代人傳下來的敘事,對中原王朝也只有謾罵和憎恨,並無誇讚。
故而,可薩汗雖覺得唐人狡猾,卻並不覺得他們能有多聰明。
「在這片土地上,誰能有你們拜占庭的人心思多?」
君士坦斯大笑:「我就當你是誇讚我了。對了,我這次又給你帶來了兩千黑奴,就當做我的賠罪吧!」
可薩汗喜道:「太好了,我最近剛從高加索山民手中,奪下一座鐵礦,正需黑奴挖礦,老朋友,多謝了。」
兩人冰釋前嫌,當即在營帳內密議。
一連商議三天,君士坦斯這才離開可薩汗國。
又過半月,可薩汗派出一支使節團,前往大馬士革慶賀。
此時已到十二月,距離大食人的「啟示大典」,只剩一個多月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