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以刀劍教化蠻夷
第452章 以刀劍教化蠻夷
卻說趙持滿回到刺史府後,便抱著李繹真上了榻,一陣纏綿。
李繹真只當他在高句麗戰場上憋得久了,極力迎奉。
一直過了子夜,兩人才終於分開。
李繹真靠在趙持滿臂彎中,側頭觀察他表情,才終於發現了不對。
「良人,你怎麼了,為何不喜?」她伸手輕撫趙持滿的眉梢。
趙持滿側頭望著她,道:「真兒,你回長安吧。」
李繹真變色道:「你要趕我走?」
趙持滿將她摟在懷裡,沉聲道:「不,我只是不放心你待在這裡。這次立功之後,我已升為四品武職,母親給我寫的信中,也說讓我帶你回去,不會再趕你。」
李繹真鬆了口氣,嗔道:「嚇我一跳。我才不回去,你在哪裡,我就在哪裡。」
趙持滿正色道:「我並非開玩笑,高句麗打完後,陛下應該會收拾倭國。我對那幫隼人不放心。」
李繹真道:「你擔心他們又投靠倭國嗎?」
趙持滿冷冷道:「我倒希望他們投靠倭國,如此一來,我就能先宰了他們!就怕他們表面支持我們,卻趁著我們攻打倭國時,偷襲都督府!」
李繹真想了想,道:「那我先去萊州,等你打完之後,我再來找你,可以嗎?」
趙持滿遲疑了一會,終於同意了。
接下來幾日,因為李繹真即將離開,趙持滿也剛從戰場回來,久別勝新婚,兩人日日纏綿,夜夜笙歌。
原本準備四月離開,一拖再拖,都拖到了五月中旬。
趙持滿想著還有一場大戰,不能再過於放縱,便催促李繹真趕緊離開。
這天下午,李繹真收拾好一個小包裹,趙持滿又給她派了四名護衛,正準備送她去港口時,都督府來人,說劉仁願請趙持滿過去一趟。
趙持滿只好讓李繹真等自己回來,朝都督府而去。
來到都督府書房,卻見劉仁願紅光滿面,滿臉喜色,身後還站著一名男子。
「哈哈,趙老弟,你來的正好,那日你受的屈辱,可以報復回去了!」
趙持滿愣道:「都督此話何意?」
劉仁願朝身後那人道:「百濟人,你和趙老弟說一下吧。」
那人朝趙持滿拱手道:「在下道琛,是扶餘福信手下大將,奉我家大王之命,前往長安,歸附大唐。如今陛下已接受我等歸降,派我過來,聽劉都督和趙將軍調遣。」
劉仁願不耐煩道:「哪那麼多屁話,說重點!」
道琛低聲道:「是,據我所知,隼人已經暗中勾搭上倭人,準備共同對付大唐,所以陛下派我過來,是希望兩位將軍小心!」
趙持滿眼中精光一閃:「隼人背叛了?」
道琛道:「是的。」
趙持滿深吸一口氣,朝劉仁願道:「都督,陛下可下了旨意?」
劉仁願咧嘴笑道:「陛下已經派姜恪領兩萬大軍,來隼州支援,到時候,咱們就可以放開手腳,揍那幫狗鼠輩啦!」
趙持滿又問:「陛下可下達作戰方案?」
劉仁願道:「陛下沒說,我想應該是讓咱們自己決定作戰計劃!」
趙持滿目光灼灼的道:「都督,末將想領兵突襲隼人!」
劉仁願濃眉一皺,道:「趙老弟,我知道你想報仇,但也不能太衝動啊,如今的情況下,應該等姜將軍過來,再一起商議。」
趙持滿緩緩道:「都督,我並非衝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
劉仁願先看了道琛一眼,道:「道將軍一路辛苦,先下去休息吧。」
道琛拱手道:「是。」告退離開。
劉仁願這才道:「趙老弟,你且說說你的想法。」
趙持滿道:「如今倭國內部混亂,將士士氣低落,要收拾他們,正可從這一點入手!」
「他們敢繼續跟我們對抗,無非依仗兩點。第一,便是福信手下的一萬多百濟軍,他們以為可以當做奇兵。第二,便是隼人部,他們以為可以當做後援。」
「如今福信已經歸降我大唐,我們再先下手為強,收拾了隼人部,您覺得倭人還敢跟我們對抗嗎?」
劉仁願摸了摸下巴,沉吟道:「倒也有點道理。只是隼人還未背叛,咱們就先動手,是不是不太合適?」
趙持滿挑眉道:「我們跟隼人講禮儀、顯仁義,他們卻依然背叛,由此可見,跟夷人講仁義道德無用,他們只認刀槍!」
劉仁願苦笑道:「我又何嘗不想滅了那幫夷人,可朝中那些相公,甚至連劉都護,都讓我以收服本地人心為主,不可造次。他們未反之前,咱們先行下手,必定落人口實。」
趙持滿凜然道:「此戰,也正是要給劉相公、還有長安城那些相公們瞧瞧。」
劉仁願一愣:「怎講?」
趙持滿道:「在我華夏中原,要想建立王朝,統一天下,確實要以仁義收服人心,這也讓很多人在對待外夷時,依樣畫瓢,卻不知,夷人不知禮法,不通仁義,此法並不適用。」
「我也是文人,曾也有過類似的想法,認為應以禮儀教化蠻夷,他們才能歸心中原,永不再反。」
「但如今我卻覺得,對待某些蠻夷,應以刀劍教化,他們才會主動學習我大唐禮儀。」
「這一戰,便是讓世人見證,哪一個法子更好。若是我錯,頂多我一人受罰,微不足道。若是我對,便能扭轉世人對待蠻夷的態度,也能給後世子孫們打一個樣!」
劉仁願怔怔望著他:「趙老弟,想不到你竟想了那麼多,我還以為你只是想單純報仇呢。」
趙持滿笑道:「也不耽誤報仇。」
劉仁願哈哈一笑,道:「那好,既然你有此決心,我也沒什麼好說的,你想怎麼幹,我全力支持你!」
趙持滿伸出一根手指:「我只要一千精騎。」
……
日州,刺史府。
隼人以前投靠倭國時,部族首領被稱為守護率,官邸被稱為守護府。
後來唐人統治,他們只把牌子改一下,名稱改一下,走個過場,部落依然由本家控制。
和居之內,日向義男正在設宴款待部族中的小貴族。
這些小貴族手中有不少私兵,又被稱為武士,這些武士個個驍勇善戰,裝備精良,不遜於唐軍。
每次打仗時,便是由武士們率領農奴作戰。
私兵只有數百,沖在最前面,農奴們有近萬,跟在武士後面,這是他們從和族處學到的頭雁戰術。
只要有武士們在前帶頭,那些並未經過正規訓練的農奴,也能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
日向部一共有三十多位貴族,他們共同瓜分了日向部的土地。
每一家能養二十多名武士,這二十多名武士便能幫他們管理數百農奴,就像牧羊犬一樣。
所以隼人四大部族,人口雖不多,卻能湊出三萬多軍隊,是唐軍的三倍多,這也是隼人們驕傲的原因。
宴會之上,日向義男雖未直言對付大唐之事,但言辭之中,已對大唐表現不滿。
他手下那些小貴族,皆為他馬首是瞻,聽他口風轉變,便也紛紛斥責唐人。
一名小貴族忽然道:「刺史……」
日向義男冷哼道:「叫我守護,以後我不想再聽到刺史兩字!」
那小貴族忙道:「是,守護,剛剛得到消息,有一支唐人軍隊,穿過肥州,朝我們日州過來。」
日向義男大吃一驚,問:「有多少人?來做什麼?」
小貴族道:「只有一千騎兵,說是巡視各州!」
眾貴族聽說只有一千唐軍,都鬆了口氣。
日向義男冷笑道:「唐人這是向我們施壓來了,哼!區區一千人,以為就能嚇到我不成?」
「守護,滅了他們!」
「對,殺死他們,奪了他們的馬和甲冑!」
眾貴族紛紛起鬨。
日向義男一擺手,道:「不可,唐人人數雖不如我們,但人高馬大,戰力不容忽視。先讓倭人跟他們打,我們再聯合其他幾州酋長,斷他們後路。從今以後,九州都是我們的了!」
眾貴族紛紛歡呼喝彩!
宴後,一名貴族來到日向義男跟前,笑道:「守護,我想獻給您一個好東西。」
日向義男笑道:「哦,什麼好東西?」
那貴族拍了拍手,一名女子走進屋中,她與一般倭女不同,身材高挑,比日向義男還高一個頭。
日向義男眼中閃著亮光,道:「這是哪國女子?」
那貴族笑道:「正是唐女!」
日向義男大喜,朝那女子連連問話,問了沒幾句,臉便沉了下來。
「這不是唐女,聲音不對!」
那貴族臉色大變,朝那女子怒喝:「你到底是不是唐女?」
那女子驚懼道:「我、我是高句麗人。」
貴族大怒,便要殺她,被日向義男拉住了。
「無妨,你這份禮物我收下了。」義男微笑道。
到了晚上,義男抖擻精神,力戰至子夜,盡顯神威,方才沉沉睡下。
迷迷糊糊中,他聽到什麼聲音,忽聽「砰」的一聲,大門似乎被人踹開,猛地驚醒。
抬頭一看,一群披甲執銳的唐人走了進來,鎧甲碰撞之間,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音。
為首的唐人正是趙持滿,他冷冷望著日向義男,道:「還認得我嗎?」
義男驚懼不已,顫聲道:「我是大唐刺史,你怎能帶兵入我官邸?」
趙持滿冷冰冰的道:「你這賤夷,也配當我大唐刺史?」
「鏘」的一聲,拔劍出鞘。
義男大懼,趴在地上,叩首道:「別殺我,我知道錯了,我願永遠歸附大唐,再無二心!」
「晚了。」趙持滿冷冷一哂,手臂揮動,白光一閃,長劍划過一道弧線,一顆頭顱滾落在地。
(本章完)
卻說趙持滿回到刺史府後,便抱著李繹真上了榻,一陣纏綿。
李繹真只當他在高句麗戰場上憋得久了,極力迎奉。
一直過了子夜,兩人才終於分開。
李繹真靠在趙持滿臂彎中,側頭觀察他表情,才終於發現了不對。
「良人,你怎麼了,為何不喜?」她伸手輕撫趙持滿的眉梢。
趙持滿側頭望著她,道:「真兒,你回長安吧。」
李繹真變色道:「你要趕我走?」
趙持滿將她摟在懷裡,沉聲道:「不,我只是不放心你待在這裡。這次立功之後,我已升為四品武職,母親給我寫的信中,也說讓我帶你回去,不會再趕你。」
李繹真鬆了口氣,嗔道:「嚇我一跳。我才不回去,你在哪裡,我就在哪裡。」
趙持滿正色道:「我並非開玩笑,高句麗打完後,陛下應該會收拾倭國。我對那幫隼人不放心。」
李繹真道:「你擔心他們又投靠倭國嗎?」
趙持滿冷冷道:「我倒希望他們投靠倭國,如此一來,我就能先宰了他們!就怕他們表面支持我們,卻趁著我們攻打倭國時,偷襲都督府!」
李繹真想了想,道:「那我先去萊州,等你打完之後,我再來找你,可以嗎?」
趙持滿遲疑了一會,終於同意了。
接下來幾日,因為李繹真即將離開,趙持滿也剛從戰場回來,久別勝新婚,兩人日日纏綿,夜夜笙歌。
原本準備四月離開,一拖再拖,都拖到了五月中旬。
趙持滿想著還有一場大戰,不能再過於放縱,便催促李繹真趕緊離開。
這天下午,李繹真收拾好一個小包裹,趙持滿又給她派了四名護衛,正準備送她去港口時,都督府來人,說劉仁願請趙持滿過去一趟。
趙持滿只好讓李繹真等自己回來,朝都督府而去。
來到都督府書房,卻見劉仁願紅光滿面,滿臉喜色,身後還站著一名男子。
「哈哈,趙老弟,你來的正好,那日你受的屈辱,可以報復回去了!」
趙持滿愣道:「都督此話何意?」
劉仁願朝身後那人道:「百濟人,你和趙老弟說一下吧。」
那人朝趙持滿拱手道:「在下道琛,是扶餘福信手下大將,奉我家大王之命,前往長安,歸附大唐。如今陛下已接受我等歸降,派我過來,聽劉都督和趙將軍調遣。」
劉仁願不耐煩道:「哪那麼多屁話,說重點!」
道琛低聲道:「是,據我所知,隼人已經暗中勾搭上倭人,準備共同對付大唐,所以陛下派我過來,是希望兩位將軍小心!」
趙持滿眼中精光一閃:「隼人背叛了?」
道琛道:「是的。」
趙持滿深吸一口氣,朝劉仁願道:「都督,陛下可下了旨意?」
劉仁願咧嘴笑道:「陛下已經派姜恪領兩萬大軍,來隼州支援,到時候,咱們就可以放開手腳,揍那幫狗鼠輩啦!」
趙持滿又問:「陛下可下達作戰方案?」
劉仁願道:「陛下沒說,我想應該是讓咱們自己決定作戰計劃!」
趙持滿目光灼灼的道:「都督,末將想領兵突襲隼人!」
劉仁願濃眉一皺,道:「趙老弟,我知道你想報仇,但也不能太衝動啊,如今的情況下,應該等姜將軍過來,再一起商議。」
趙持滿緩緩道:「都督,我並非衝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
劉仁願先看了道琛一眼,道:「道將軍一路辛苦,先下去休息吧。」
道琛拱手道:「是。」告退離開。
劉仁願這才道:「趙老弟,你且說說你的想法。」
趙持滿道:「如今倭國內部混亂,將士士氣低落,要收拾他們,正可從這一點入手!」
「他們敢繼續跟我們對抗,無非依仗兩點。第一,便是福信手下的一萬多百濟軍,他們以為可以當做奇兵。第二,便是隼人部,他們以為可以當做後援。」
「如今福信已經歸降我大唐,我們再先下手為強,收拾了隼人部,您覺得倭人還敢跟我們對抗嗎?」
劉仁願摸了摸下巴,沉吟道:「倒也有點道理。只是隼人還未背叛,咱們就先動手,是不是不太合適?」
趙持滿挑眉道:「我們跟隼人講禮儀、顯仁義,他們卻依然背叛,由此可見,跟夷人講仁義道德無用,他們只認刀槍!」
劉仁願苦笑道:「我又何嘗不想滅了那幫夷人,可朝中那些相公,甚至連劉都護,都讓我以收服本地人心為主,不可造次。他們未反之前,咱們先行下手,必定落人口實。」
趙持滿凜然道:「此戰,也正是要給劉相公、還有長安城那些相公們瞧瞧。」
劉仁願一愣:「怎講?」
趙持滿道:「在我華夏中原,要想建立王朝,統一天下,確實要以仁義收服人心,這也讓很多人在對待外夷時,依樣畫瓢,卻不知,夷人不知禮法,不通仁義,此法並不適用。」
「我也是文人,曾也有過類似的想法,認為應以禮儀教化蠻夷,他們才能歸心中原,永不再反。」
「但如今我卻覺得,對待某些蠻夷,應以刀劍教化,他們才會主動學習我大唐禮儀。」
「這一戰,便是讓世人見證,哪一個法子更好。若是我錯,頂多我一人受罰,微不足道。若是我對,便能扭轉世人對待蠻夷的態度,也能給後世子孫們打一個樣!」
劉仁願怔怔望著他:「趙老弟,想不到你竟想了那麼多,我還以為你只是想單純報仇呢。」
趙持滿笑道:「也不耽誤報仇。」
劉仁願哈哈一笑,道:「那好,既然你有此決心,我也沒什麼好說的,你想怎麼幹,我全力支持你!」
趙持滿伸出一根手指:「我只要一千精騎。」
……
日州,刺史府。
隼人以前投靠倭國時,部族首領被稱為守護率,官邸被稱為守護府。
後來唐人統治,他們只把牌子改一下,名稱改一下,走個過場,部落依然由本家控制。
和居之內,日向義男正在設宴款待部族中的小貴族。
這些小貴族手中有不少私兵,又被稱為武士,這些武士個個驍勇善戰,裝備精良,不遜於唐軍。
每次打仗時,便是由武士們率領農奴作戰。
私兵只有數百,沖在最前面,農奴們有近萬,跟在武士後面,這是他們從和族處學到的頭雁戰術。
只要有武士們在前帶頭,那些並未經過正規訓練的農奴,也能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
日向部一共有三十多位貴族,他們共同瓜分了日向部的土地。
每一家能養二十多名武士,這二十多名武士便能幫他們管理數百農奴,就像牧羊犬一樣。
所以隼人四大部族,人口雖不多,卻能湊出三萬多軍隊,是唐軍的三倍多,這也是隼人們驕傲的原因。
宴會之上,日向義男雖未直言對付大唐之事,但言辭之中,已對大唐表現不滿。
他手下那些小貴族,皆為他馬首是瞻,聽他口風轉變,便也紛紛斥責唐人。
一名小貴族忽然道:「刺史……」
日向義男冷哼道:「叫我守護,以後我不想再聽到刺史兩字!」
那小貴族忙道:「是,守護,剛剛得到消息,有一支唐人軍隊,穿過肥州,朝我們日州過來。」
日向義男大吃一驚,問:「有多少人?來做什麼?」
小貴族道:「只有一千騎兵,說是巡視各州!」
眾貴族聽說只有一千唐軍,都鬆了口氣。
日向義男冷笑道:「唐人這是向我們施壓來了,哼!區區一千人,以為就能嚇到我不成?」
「守護,滅了他們!」
「對,殺死他們,奪了他們的馬和甲冑!」
眾貴族紛紛起鬨。
日向義男一擺手,道:「不可,唐人人數雖不如我們,但人高馬大,戰力不容忽視。先讓倭人跟他們打,我們再聯合其他幾州酋長,斷他們後路。從今以後,九州都是我們的了!」
眾貴族紛紛歡呼喝彩!
宴後,一名貴族來到日向義男跟前,笑道:「守護,我想獻給您一個好東西。」
日向義男笑道:「哦,什麼好東西?」
那貴族拍了拍手,一名女子走進屋中,她與一般倭女不同,身材高挑,比日向義男還高一個頭。
日向義男眼中閃著亮光,道:「這是哪國女子?」
那貴族笑道:「正是唐女!」
日向義男大喜,朝那女子連連問話,問了沒幾句,臉便沉了下來。
「這不是唐女,聲音不對!」
那貴族臉色大變,朝那女子怒喝:「你到底是不是唐女?」
那女子驚懼道:「我、我是高句麗人。」
貴族大怒,便要殺她,被日向義男拉住了。
「無妨,你這份禮物我收下了。」義男微笑道。
到了晚上,義男抖擻精神,力戰至子夜,盡顯神威,方才沉沉睡下。
迷迷糊糊中,他聽到什麼聲音,忽聽「砰」的一聲,大門似乎被人踹開,猛地驚醒。
抬頭一看,一群披甲執銳的唐人走了進來,鎧甲碰撞之間,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音。
為首的唐人正是趙持滿,他冷冷望著日向義男,道:「還認得我嗎?」
義男驚懼不已,顫聲道:「我是大唐刺史,你怎能帶兵入我官邸?」
趙持滿冷冰冰的道:「你這賤夷,也配當我大唐刺史?」
「鏘」的一聲,拔劍出鞘。
義男大懼,趴在地上,叩首道:「別殺我,我知道錯了,我願永遠歸附大唐,再無二心!」
「晚了。」趙持滿冷冷一哂,手臂揮動,白光一閃,長劍划過一道弧線,一顆頭顱滾落在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