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提醒朕,今晚去承香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21章 提醒朕,今晚去承香殿

  尚藥局,坐診廳。

  費十三正趴在桌子上打瞌睡,旁邊傳來一道低低的喊聲。

  「費御醫?費御醫?」

  費十三揉著眼睛坐直身子,原來是一名文吏在喊他。

  「什麼事?」

  那文吏道:「尚食局來了一位執事,送來了十幾隻雞,說是您的吩咐,讓您過去一趟。」

  費十三精神一陣,興奮的道:「不錯,是我的吩咐,走,快帶我去瞧瞧。」

  尚藥局外的一個小院子處,站著五名宮人,其中四名宮人各提著一個籠子,每隻籠子裡有兩隻雞,全都是黑色的烏雞。

  為首的宮人見費十三過來了,便道:「費御醫,這是您要的黑烏雞,一共十六隻,您請查看。」

  費十三咽了口唾沫,笑道:「不錯,是十六隻,有這些雞就夠我師傅研究一陣了。都跟我來吧。」

  尚藥局西北面,有兩排精舍,全都是宮中御醫們住宿的地方。

  費十三帶著宮人們來到自己的屋子,讓她們把雞都留下,隨即便打發她們走了。

  待她們離開,費十三嘿嘿一笑,燒了熱水,取了一隻烏雞殺死,用一張荷葉一裹,塗上泥巴,埋在後院土地,然後堆砌石頭,在上面烤了一個火堆。

  火足足燒了一個多時辰,破開土,一隻「炮烏雞」便做好了。

  這種炮雞,是根據周朝「八珍」之一的「炮豚」改進而來,江南也稱為叫花雞。

  將泥土敲開,雞毛隨泥土脫去,打開荷葉,霎時間,肉香撲鼻,一口咬下去,入口酥爛肥嫩,齒頰留香。

  費十三最愛吃雞,這烏雞又是雞中極品,頓時大快朵頤,差點連舌頭都吃下去了。

  正當他吃的歡快時,一隻手拍在他後背上。

  「好啊,又躲在這裡偷雞吃!」

  費十三大吃一驚,轉頭看去,原來是師兄孟十一。

  「師兄,你嚇死我了!誰偷雞吃了,這是尚食局送過來的。」

  孟十一哼道:「你以為我不知道嗎?你打著師父名號,說研究這烏雞,可以找到治療陛下頭疾的方法,膽子可不小啊!」

  費十三趕忙遞過一個雞腿,陪笑道:「師兄,我分你八隻雞,你別告訴師父行不行?」

  孟十一道:「我才不和你同流合污。不過你放心,我不會告訴師父。」

  費十三大喜:「多謝師兄。」

  孟十一道:「不用謝我,反正這也是你最後一次騙雞吃了。」

  費十三吃驚道:「最後一次,為什麼?」

  「因為師父要離開長安了。」

  「你怎麼知道?」費十三更加驚訝。

  孟十一道:「上個月,大師兄送來一封信,說河東地區出現一種怪病,大師兄也束手無策,師父收到信後,最近便經常去給陛下診脈,這是為什麼?」

  費十三怔怔道:「師父是想確認陛下的頭疾已經穩定,自己才好放心離開。」

  「不錯。」

  「可師父如今掛著御醫的職,陛下會讓師父離開嗎?」

  孟十一道:「陛下一向對師父非常尊重,應該會同意吧,唉,其實我也想離開皇宮了。」

  費十三愣道:「為何?」

  孟十一在一塊石頭上坐下,說道:「我剛才去給鄭才人例診,發現她手腕上,有一些奇怪的刀傷。」

  費十三道:「什麼奇怪的刀傷?」

  孟十一朝他招了招手,待他靠近後,低聲道:「我懷疑是她自己弄的。」

  費十三變色道:「自殘?」

  孟十一低嘆道:「那鄭才人的容貌你也見過,這般絕色的女子,卻做出自傷行為,你說這是為什麼?」

  費十三變色道:「師兄,那可是聖人的女人,你可別做傻事啊!」

  孟十一沒好氣道:「我只是覺得可惜罷了,也只有皇宮這種地方,才會出現這樣的事。」

  費十一哼道:「那也不一定,長安城中那些權貴家中,這樣的事多得很。聖人只有六個嬪妃,可有的官員卻有十幾房妾室!」

  孟十一怔了怔,嘆道:「是啊,我等雖能替人治病,卻治不了人心之貪念。」

  費十三笑道:「你就別多愁善感了,來,吃一隻雞,心情就好了!」

  ……

  王伏勝回到甘露殿時,李治正在接受孫思邈的例診。

  孫思邈診完之後,捻須笑道:「陛下的頭疾已越來越穩定,只要不出意外,以後該不會反覆。」

  李治欣然道:「這都多虧了孫公,這些年來,辛苦孫公了。」

  孫思邈站起身,拱手道:「陛下,老臣有一事相求。」

  李治道:「請講。」

  孫思邈道:「陛下既已無恙,老臣希望能離開長安,訪山走水,繼續鑽研醫道,編著醫書。」

  李治感慨道:「朕也知道,將您一直留在皇宮,並非您的心愿。朕可以答應您,只是朕也希望您答應一件事。」

  孫思邈忙道:「陛下請吩咐。」

  李治道:「朕希望保留您的俸祿和爵位,希望您不要推辭。」

  孫思邈微微一笑,道:「老臣多謝陛下恩典。」

  李治親自將孫思邈送出了殿門。

  對於這位治好了他頭疾的國士,他其實非常不舍。

  然而他也明白,像孫思邈這樣立志於鑽研醫道、造福萬世的奇人,將他一直困在長安,對大唐乃至後世,都是一種損失。

  回到榻上後,李治依然有些悵然若失,道:「伏勝,陪朕弈一局吧。」

  李治最近已經不和大臣們下棋了,能夠找尋的對手,也只剩下宮中的內侍和嬪妃了。

  王伏勝棋力和李治差距很大,所以李治下的很放鬆,一邊和他下著棋,一邊閒聊。

  不知不覺中,話題被王伏勝引到了萊州,李治便問:「忠兒在萊州,最近可有什麼消息?」

  王伏勝道:「回陛下,陳王殿下頗有善治之名,不僅萊州百姓傳頌,連那些百濟、耽羅的置民,也對新生活非常滿意。」

  李治笑道:「伏勝,你不會故意說好話,哄朕開心吧?」

  王伏勝道:「陛下不信的話,可以派一位黜陟使,去河南探訪一番。」

  李治點點頭,感慨道:「看來當初升他母親妃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想到此處,忽然道:「伏勝,朕有多久沒去承香殿了?」

  王伏勝輕輕道:「快一個月了。」

  李治點點頭,道:「今晚朕去承香殿,記得提醒朕。」

  王伏勝答應一聲。

  申時過後,李治便把這件事給忘了。

  武媚娘命人將太平公主今日剛寫的一副書帖送過來,李治看完後,龍顏大悅,邁著大步,便朝著立政殿而去。

  王伏勝只好提醒道:「陛下,您說今晚要去承香殿。」

  李治一拍額頭,道:「差點忘了,好吧,去承香殿。」

  時間很快來到深夜,李治與劉充嬡安寢之後,王伏勝退出寢殿,邁步來到偏殿一間屋子。

  屋內桌上又擺上了劍南燒春,還有熊掌、羊舌幾樣下酒小菜。

  只要李治歇在承香殿,雨珠便會在王伏勝的屋子裡擺上酒菜。

  王伏勝平時都只小酌兩杯,今日心中不痛快,便多飲了幾杯。

  當雨珠端著茶進來時,見王伏勝已經有幾分醉態。

  雨珠驚奇的望著王伏勝,在她印象中,王伏勝一向極為自律,這還是第一次見他喝醉酒。

  「寺人,您今日怎麼了?」

  王伏勝瞥了她一眼,招了招手,笑道:「雨珠來了,過來陪我喝酒。」

  雨珠來到王伏勝旁邊坐下,想伺候他喝一杯茶,醒醒酒,王伏勝卻推開了茶,笑道:「我今日不想喝茶,只想喝酒。」

  雨珠無奈,只好陪著他喝酒。

  不一會,王伏勝滿臉都紅了,醉醺醺的道:「雨珠,你覺不覺得我很可悲?」

  雨珠吃了一驚,道:「寺人何出此言?」

  王伏勝抬頭望著天花板,道:「以前,我以為一個人只要憑著努力,就能夠對抗上天給予的不公,然而我現在明白了,很多東西永遠改變不了!哈哈!」笑聲中充滿淒涼。

  雨珠柔聲道:「寺人心中有什麼不痛快,能說給雨珠聽聽嗎?」

  王伏勝看了她一眼,緩緩道:「你知道的,我很小就進宮了,成為閹人,不再是一個真正的男人了。」

  「當時我便咬緊牙關,告訴自己,一個人可以身殘,卻不能志殘,憑著自己努力,我可以克服身體殘缺,成為一個真正的健兒!」

  「在雨珠心中,寺人就是大健兒!」

  王伏勝搖了搖頭,哂笑道:「不,我不是,無論我怎樣努力,在陛下眼中,我始終都是個閹人!」

  雨珠忙道:「寺人何出此言,陛下對您信任有加啊!」

  王伏勝道:「不錯,陛下確實對我信任有加,這皇宮之中,陛下最相信的可能就是我了,可那又如何?陛下依然不會對我委以重任。」

  雨珠忙道:「不是這樣的,陛下不是任命您為內侍監嗎?連皇后殿下,都對您尊敬有加!」

  王伏勝又喝了一杯酒,道:「你不懂,我說的委以重任,不是指的這個。」

  「那是什麼?」

  王伏勝似乎已經完全醉了,趴在桌子上,笑道:「你知道司宮台和內領府嗎?」

  雨珠道:「知道啊,司宮台不就是您掌管的嗎?」

  王伏勝笑道:「不錯,是我掌管。正因為是我掌管,陛下對司宮台一直加以限制。」

  「王及善以前不過是個中郎將,如今掌管內領府後,卻深得陛下信任。內領衛和司宮台是一樣的機構,一樣的職能,卻可以參與各大戰事。陛下甚至還專門設置一個官職,讓長孫無忌都加了進去。」

  「陛下為何如此重用王及善?因為陛下信任他嗎?不,因為他是一個男人,而我是一個閹人,陛下防著我,怕閹人干政,怕我禍害朝廷,哈哈,到頭來,我這一輩子的努力,也不過是個笑話!」

  雨珠大驚失色,王及善這些話若是被人聽到,告訴皇帝,後果不堪設想。

  她趕忙走到門口,推開門,朝外面望了一圈,確認並無人偷聽,這才關緊門窗,來到王伏勝身邊,將一杯茶倒入酒杯中。

  「寺人,再飲一杯吧。」

  王伏勝不疑有他,將茶當做酒喝了,嘴巴依然不停,道:「其實不怪陛下,我也知道,歷朝歷代,有很多閹人干預朝政,禍國殃民。」

  「最可恨的就是漢朝的十常侍,這幫狗鼠輩,只顧貪一時之權,葬送自己不提,在青史留下惡名,害得我們閹人再不能翻身……」

  「寺人,再飲一杯。」

  雨珠又給他灌了杯茶,王伏勝喝完之後,便不再開口了,低聲呢喃著什麼。

  雨珠服侍他在床上睡下,又幫他脫了襪履,幫他蓋上絲衾,望著陷入昏睡的王伏勝,嘆道:「寺人,我們娘子說了,人要學會看著自己擁有的東西,不能總追著無法獲得的東西,希望您早點想開吧。」

  言罷,收拾好屋子出去了。

  次日,卯時三刻,天還未亮,王伏勝便從床上驚醒過來,剛坐起身,便覺頭暈目眩。

  他用力揉了揉腦袋,感覺腦袋像斷片了一樣,根本不記得昨晚發生了些什麼事,只隱約有點印象,雨珠似乎來過。

  他換上衣服,起身出了屋子。

  晨曦未升,整個承香殿依然一片昏暗,已有很多早起的內侍和宮人,在院子裡忙來忙去。

  王伏勝拉住一名內侍,問:「雨司寢呢?」

  那內侍躬身道:「回大監,雨司寢正在西二殿泡漱茶。」

  皇帝嬪妃們起床後,都要飲用漱茶洗口,漱茶比一般的茶還要複雜,裡面加入各種各樣的藥粉。

  雨珠的官職是尚宮局司寢,負責的就是皇帝妃子起來後的洗漱和穿衣。

  所以承香殿的漱茶水,她都是親自準備的。

  王伏勝來到西二殿,只見雨珠正拿著一柄精緻的小秤,將幾種藥粉稱量後,倒入一排已經準備好的茶水中。

  「寺人,您起來了。」雨珠瞧見他後,微笑著打招呼。

  王伏勝道:「雨珠,你出來一下,我有話問你。」

  雨珠將小秤交給一名宮人,跟著王伏勝出了殿,來到一座無人的假山附近。

  「雨珠,昨天晚上你來找過我嗎?」他問。

  雨珠笑道:「我給您送過茶呀,您忘了嗎?」

  王伏勝皺眉道:「那後來呢,我怎麼記不得昨晚發生了什麼?」

  雨珠笑道:「您喝醉酒了啊,自然記不得了。」

  王伏勝心中一驚,猛地想了起來,他因為司宮台的事心情抑鬱,所以多喝了幾杯。

  「我喝醉後,可說了什麼話沒有?」王伏勝一臉忐忑。

  雨珠道:「沒有啊,您什麼也沒說,光顧著喝酒,不一會就喝醉了。」

  王伏勝盯著她看了一會,輕輕道:「是這樣,那你忙吧。」

  不多時,李治起來了,在承香殿用早膳時,一名內侍來到王伏勝身邊,低聲道:「大監,吳王請求入宮,向劉充嬡請安。」

  王伏勝點點頭,來到李治身邊,將吳王請求入宮的事說了。

  李治聽完後,詫異的道:「充嬡,吳王經常入宮向你請安嗎?」

  劉充嬡笑道:「那孩子很孝順,他與忠兒關係好,就經常代替忠兒,入宮來看我。」

  李治點點頭,道:「那孩子在宮中吃過苦,比一般的孩子更懂事一些。」朝王伏勝道:「讓吳王進宮吧。」

  因為李吉要來,李治在承香殿多待了一會。

  半個時辰後,李吉過來請安,李治問起雍州府最近是否有什麼大案。

  李吉道:「回九叔,年初的時候,萬年縣發生兩樁大案,其中一件還是碎屍案,侄兒查了幾日,沒有頭緒,就轉交給大理寺處理,兩日後,狄寺卿就查清楚了。」

  李治問道:「兇手是什麼人,為何碎屍?」

  李吉道:「是一位住在死者隔壁的裁縫,是個很普通的老實人,看起來不像殺人犯,侄兒才忽略了他。」

  「後來才知道,是因死者每天夜裡打鼓唱歌,吵得那裁縫睡不著覺,那裁縫忍了一年,某天夜裡,翻牆過去,用裁布的大剪刀,把死者分了屍,用布裹住,送到一座寺廟,擺放在香案下,過了六天,才被人發現。」

  李治聽完後,感嘆道:「老實人逼急了,往往可能會做一些普通人做不出的狠事,所以不能得罪老實人。」

  李吉道:「九叔說的是。」

  李治很快離開了承香殿,回甘露殿處理政務去了。

  李吉陪著劉充嬡說了陣閒話,便也準備告退。

  行在走廊上時,一名宮人喊住了他,說鄭才人請他過去一趟。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