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庫狄氏
第420章 庫狄氏
長安,萬年縣。
戶司公廨內,萬年縣文吏怔怔望著眼前的一男一女,臉上充滿了懷疑。
「你們真要登記成婚?」
「是。」那男子道,臉上毫無波瀾。
別的男女成婚,男的歡喜,女的羞澀,這兩人卻像兩個木頭人一樣,仿佛成婚的不是他們。
這讓萬年縣文吏更加懷疑,拿著兩人的手實和公驗,又重新看了一遍,隨即朝兩人問:「名字?」
男子道:「唐平。」
女子道:「五娘。」
文吏望著五娘,道:「姓什麼?」
五娘道:「庫狄氏,庫狄五娘。」
文吏皺眉道:「你是庭州人士?」
五娘道:「是。」
「唐裔還是胡裔?」
五娘沉默下來。
唐平挑了挑眉,道:「這位公人,手實上記載了,我家娘子已入唐籍,公驗上也有庭州官府公文。永徽律規定,婚嫁之時,只需有州府公文,雙方手實無誤即可,您何必再多問?」
那文吏哼道:「最近城中細作很多,你娘子又是庭州人,說不定就是外國派在庭州的細作,我當然要仔細一些了。」
唐平眼中露出一絲怒火,伸手摸向腰囊。
五娘卻伸手按住他手背,朝他搖了搖頭。
唐平雖有官職,卻是見不得光的司宮台密探,故而兩人平時都很低調。
五娘制止住丈夫後,朝那文吏道:「我是唐裔,祖上有鮮卑血統。」
大唐李氏便有鮮卑血統,長安也有很多鮮卑貴族後裔,鮮卑在長安城之中,屬於尊貴血脈。
那文吏頓時客氣了幾分,拱手道:「得罪了。」
兩人登記婚姻後,便成了正式夫妻。
因兩人都是司宮台密探出身,做什麼事都不愛張揚,連一場婚禮都沒有準備。
更奇特的是,唐平到目前為止,也只知道五娘姓庫狄,不知她家中情況,也不知她父母是否健在。
兩人默默朝著家中返回,一路上都沒有說話。
兩人住的地方也很安靜,位於大業坊一間小院。
其實兩人這些年來,都攢了不少錢,可以買更大的宅子,但兩人都更喜歡這種清靜的小院。
來到院子外面時,唐平眉毛一皺,只見一名戴著面紗的女子正站在門外,一雙妙目,凝視著這邊。
五娘倏地停住腳步,仿佛被人施了定身術,凝固在原地,怔怔望著那女子。
那女子微微一笑,揭開面紗,露出一張秀麗絕倫的面容。
「阿姊,你可讓我好找!」
……
「呼呼呼!」
茶水燒開,唐平熟練的將茶餅放入水中,不一會,泡好茶,端著茶盞來到正屋,將茶遞給了那名女子。
端茶待客,原本是女主人幹的事,然而唐家小院的女主人,此刻正坐在桌子旁邊,低著頭不說話。
那女子坐在她對面,目光正在打量這間屋子,眼中充滿了好奇之色。
「多謝。」那女子接過唐平遞過的茶,微微一笑。
唐平望了望妻子,見她還是不說話,以為自己在旁邊,她不便開口,便準備出去轉一圈。
五娘卻忽然喊住了他。
「夫君,你留下,我有話說。」
唐平「哎」了一聲,這間小院從無訪客,屋中只有兩張椅子,唐平便在門檻上坐下。
那女子瞧見後,噗嗤一笑,道:「阿姊,你這夫君有點傻傻的哦。」
唐平哭笑不語,他手中可沾了不少人命,還是第一次被人評價為傻。
不過這女子給他的感覺很不一般,身上有一股奔放的野性,眼神充滿侵略性,打量別人時肆無忌憚,顯然不是普通女子。
五娘深吸一口氣,道:「九妹,是父親得知我和夫君的事,派你來抓我回去的嗎?」
庫狄九娘笑吟吟的道:「如果我說是,你會怎麼辦?」
五娘道:「我當初離開庫狄氏,便與氏族斷絕關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他要逼迫,我只好把命還給他。」
唐平聽到此話,心中一凜,不禁握緊了拳頭。
他已經可以斷定,他這位娘子是大家族出身了。
庫狄九娘凝望著五娘,忽然放聲大笑,笑得腰都直不起來了。
五娘冷冷望著她,道:「有何可笑?」
庫狄九娘笑道:「我只是沒有想到,一向對人冷漠的五姊,竟為了這麼一個普通男人,連命都不要了。」
五娘眼中露出怒色,然而庫狄九娘下一個動作,卻讓她所有的怒氣全部消散。
「小妹恭祝阿姊,喜得良人。」她站起身,朝五娘行了一個祝福禮。
五娘皺眉道:「你這是……」
庫狄九娘莞爾一笑,道:「阿姊,你還是那麼老實,你以為我真是奉父親的命來抓你嗎?他現在忙死了,哪有空抓你?」
五娘道:「他忙什麼?」
庫狄九娘笑道:「當然是忙著抓我咯。」
五娘訝道:「抓你?」
庫狄九娘端起茶杯,輕輕搖晃了一下,望著水中自己的倒影,道:「永徽十二年,我和你一樣,不願接受父親安排的婚姻,逃離家族了。」
五娘凝望著她,過了半晌,輕輕點頭,道:「像是你會做出來的事來。」
庫狄九娘笑道:「你這是褒我還是貶我?」
五娘問道:「那你這些年來,都是怎麼過活的?」
庫狄九娘輕輕道:「我也遇到一個良人。只可惜,他無論身份還是官爵,都高我太多,我只好用特殊的法子接近他,如今在幫他做一件事。」
五娘道:「他是誰?」
九娘笑道:「現在不和你說,等我得到他後,再告訴阿姊。到時候,我將他介紹給阿姊和姊兄認識。」
五娘道:「你不說,我也不逼問你,既然你不是父親派來,那就留下來,多住幾日吧。」
九娘搖頭道:「我這次是趁他回京之便,才來找阿姊的,他明日就要返回安西,我也要跟他一起回去了。」
五娘點頭道:「既是如此,我也不強留你。以後遇到麻煩,可以來找阿姊。」
九娘凝視著五娘,輕輕「嗯」了一聲,又看向唐平,笑道:「姊兄,可要好好對我阿姊哦。」
言罷,告別離開了小院。
夫妻兩人站在院門口,當她的身影消失在大街後,唐平開口道:「五娘,她說的良人,很可能是安西都護裴行儉。」
五娘點點下巴,道:「我知道。」
庫狄九娘雖沒有直接說裴行儉的名字,但透漏了很多重要信息,尤其是對方官高爵厚,回京述職,明日又要返回安西。
夫妻倆都是搞情報的,自然輕易就能猜出,此人就是回京的裴行儉。
裴行儉剛剛在安西打了一場勝仗,活捉康國國王,組建了昭武軍,回京應該是向皇帝詳細匯報此事。
五娘看了丈夫一眼,道:「夫君,你沒有話要問我嗎?」
唐平道:「你若願意告訴我,自然會說,不需我問。你若不願告訴我,我問了也無用。」
五娘橫了他一眼,道:「真是根木頭。」轉身回屋子裡了。
唐平並不蠢,知道妻子是要告訴自己家世,趕忙關上門,回到屋中,坐在九娘剛才坐的位置。
五娘這才將她家中的情況說了。
庫狄氏是鮮卑貴族,庫狄五娘的爺爺,是當初跟著李淵一起打天下的元從禁軍將領。
後來玄武門之變,李淵被逼退位,不少元從禁軍對李世民不滿,曾暗中策劃政變,幫助李淵奪回權力。
結果事情敗漏,他們本要被處死。
後來不知李淵跟李世民達成了什麼協助,李世民放過了這些試圖作亂的元從禁軍將領。
庫狄一族也因此被逐出長安,遷移到庭州居住,因為此事,庫狄一族對朝廷產生怨恨。
到了庫狄五娘父親一代,恰好碰到賀魯作亂,占據庭州,庫狄一族依附賀魯,庫狄父想將五娘嫁給突厥貴族。
庫狄五娘與父親不同,以唐人自居,認為賀魯是叛賊,不願嫁給突厥人。
父女因此產生矛盾,五娘一怒之下,脫離家族,浪跡江湖,後來機緣巧合下進了長秋台。
唐平聽完後,對妻子又多了幾分敬意,抓住她手,道:「五娘,這些年苦了你了。」
五娘抬頭凝望著他,道:「我倒要多謝父親,若非他迫我,我也遇不到你……」
這是唐平第一次聽她表明心跡,心中一柔,走過去,將她抱在懷裡。
便在這時,外面傳來一陣有節奏的敲門聲,打破了屋中溫馨的氛圍。
唐平一聽敲門聲,就知道是司宮台有事,眉頭一皺,道:「請假都不讓人安生。」
兩人為了去官府登記結婚,今日都請了天假。
五娘道:「去瞧瞧吧,也許出了什麼事。」
唐平只好來到門口,開門一看,果然是手下一名密探在敲門。
「什麼事?」他沉著臉問。
那密探氣忿忿的道:「頭兒,那幫內領衛越來越過分了,咱們盯了半個月的人,又被他們給搶了!」
唐平臉上頓時露出幾分怒色。
司宮台和內領府都是皇帝身邊的情報機構。
原本按照規矩,內領府職權確實更大,可向各國派遣密探,協助軍隊在戰場上獲得勝利。
司宮台原本的職權範圍,已經被內領衛壓縮到了長安城,只負責長安城的情報工作和細作偵查。
然而自去年開始,內領府手越伸越長,只要他們盯上的人,就算已經被司宮台先盯上,他們也會爭搶。
雙方時常衝突。
唐平曾向王伏勝匯報過此事。
可王伏勝也沒辦法,最近幾年,內領府幹下不少大事,越來越受到皇帝信任。
內領府的人也變得更加囂張跋扈,根本不把司宮台的人放在眼裡。
甚至還有不少司宮台的得力密探,被內領衛給挖了牆角,王伏勝對此一再妥協,唐平也無可奈何。
再這樣下去,司宮台的職權遲早都會被內領衛搶走,那麼等待司宮台的命運只有一個。
裁撤!
唐平回到屋中,將情況跟妻子說了。
五娘沉默了一會,道:「夫君,此事你我再惱怒,也無可奈何,只能將情況告訴王大監,讓他去應對。」
唐平皺眉道:「我只是擔心,王大監得知後,又是退讓。」
五娘正色道:「他若選擇退讓,說明連他也無可奈何,你官職低微,如何能對抗內領府?」
唐平點點頭,道:「我知道了,那我立刻入宮一趟。」
甘露殿,東北角一間屋子裡。
王伏勝坐在椅子上,望著跟前的唐平,道:「何事這麼急著見我?」
唐平道:「大監,最近內領府越來越過分了,隨意搶奪我們司宮台盯著的人,再這麼下去,屬下擔心……」
王伏勝打斷道:「你怕陛下因此裁撤司宮台?」
唐平不說話,算是默認。
王伏勝端起茶杯,緩緩道:「坐下說話吧。」
唐平道了聲謝,在他旁邊坐下。
王伏勝啜了口茶,緩緩道:「唐平,你知道人為什麼有兩隻耳朵嗎?」
唐平一愣,搖了搖頭。
王伏勝又道:「那人又為何有兩隻眼睛?」
唐平還是搖頭。
王伏勝緩緩道:「因為只有一隻耳朵的話,就只能聽到一個聲音,只有一隻眼睛的話,就只能看到事情的一面。」
「您是說……」
「司宮台和內領府,就是聖人的兩隻眼睛,兩隻耳朵。你覺得以聖人之英明,會自毀一目一耳嗎?」
唐平沉聲道:「可咱們司宮台的職司都被內領府搶走,長期以往,就算聖人不裁撤司宮台,咱們這隻眼睛也瞎了,耳朵也聾了。」
王伏勝看了他一眼,道:「我知道,你覺得聖人重用內領府,輕視司宮台,覺得心理不平衡。」
「但你要記住,天道輪轉,萬事都在不斷變化,有低谷也有高峰,若處於低谷就自暴自棄,處於高峰就得意忘形,必不能長久!」
唐平默默琢磨了一番王伏勝的話,深吸一口氣,拱手道:「卑職記住了。」
王伏勝道:「不必跟內領府爭奪那些外國細作,記住咱們的本分,只要你能打探到聖人想知道的消息,司宮台就不會被裁撤!」
唐平肅然道:「卑職明白了。」
王伏勝忽然問道:「對了,陳王最近有什麼消息嗎?」
唐平道:「陳王在萊州牧治有方,尤其是在安置耽羅、百濟這些東夷裔時,安排妥當,噓寒問暖,使得他們很快融入新生活。如今,萊州無論是大唐子民還是東夷裔,都稱讚他為賢王!」
王伏勝聽了後,面色卻是一沉。
在別的朝代,被百姓稱為賢王是一件好事,然而在如今的大唐,賢王這個稱呼有害無益。
因為不久前,就有一位賢王試圖謀逆!
「派幾個人去萊州,想個法子,把賢王這種稱呼給壓下去。以後我不希望再聽到有人稱呼陳王為賢王。」他吩咐道。
唐平道:「是。」
(本章完)
長安,萬年縣。
戶司公廨內,萬年縣文吏怔怔望著眼前的一男一女,臉上充滿了懷疑。
「你們真要登記成婚?」
「是。」那男子道,臉上毫無波瀾。
別的男女成婚,男的歡喜,女的羞澀,這兩人卻像兩個木頭人一樣,仿佛成婚的不是他們。
這讓萬年縣文吏更加懷疑,拿著兩人的手實和公驗,又重新看了一遍,隨即朝兩人問:「名字?」
男子道:「唐平。」
女子道:「五娘。」
文吏望著五娘,道:「姓什麼?」
五娘道:「庫狄氏,庫狄五娘。」
文吏皺眉道:「你是庭州人士?」
五娘道:「是。」
「唐裔還是胡裔?」
五娘沉默下來。
唐平挑了挑眉,道:「這位公人,手實上記載了,我家娘子已入唐籍,公驗上也有庭州官府公文。永徽律規定,婚嫁之時,只需有州府公文,雙方手實無誤即可,您何必再多問?」
那文吏哼道:「最近城中細作很多,你娘子又是庭州人,說不定就是外國派在庭州的細作,我當然要仔細一些了。」
唐平眼中露出一絲怒火,伸手摸向腰囊。
五娘卻伸手按住他手背,朝他搖了搖頭。
唐平雖有官職,卻是見不得光的司宮台密探,故而兩人平時都很低調。
五娘制止住丈夫後,朝那文吏道:「我是唐裔,祖上有鮮卑血統。」
大唐李氏便有鮮卑血統,長安也有很多鮮卑貴族後裔,鮮卑在長安城之中,屬於尊貴血脈。
那文吏頓時客氣了幾分,拱手道:「得罪了。」
兩人登記婚姻後,便成了正式夫妻。
因兩人都是司宮台密探出身,做什麼事都不愛張揚,連一場婚禮都沒有準備。
更奇特的是,唐平到目前為止,也只知道五娘姓庫狄,不知她家中情況,也不知她父母是否健在。
兩人默默朝著家中返回,一路上都沒有說話。
兩人住的地方也很安靜,位於大業坊一間小院。
其實兩人這些年來,都攢了不少錢,可以買更大的宅子,但兩人都更喜歡這種清靜的小院。
來到院子外面時,唐平眉毛一皺,只見一名戴著面紗的女子正站在門外,一雙妙目,凝視著這邊。
五娘倏地停住腳步,仿佛被人施了定身術,凝固在原地,怔怔望著那女子。
那女子微微一笑,揭開面紗,露出一張秀麗絕倫的面容。
「阿姊,你可讓我好找!」
……
「呼呼呼!」
茶水燒開,唐平熟練的將茶餅放入水中,不一會,泡好茶,端著茶盞來到正屋,將茶遞給了那名女子。
端茶待客,原本是女主人幹的事,然而唐家小院的女主人,此刻正坐在桌子旁邊,低著頭不說話。
那女子坐在她對面,目光正在打量這間屋子,眼中充滿了好奇之色。
「多謝。」那女子接過唐平遞過的茶,微微一笑。
唐平望了望妻子,見她還是不說話,以為自己在旁邊,她不便開口,便準備出去轉一圈。
五娘卻忽然喊住了他。
「夫君,你留下,我有話說。」
唐平「哎」了一聲,這間小院從無訪客,屋中只有兩張椅子,唐平便在門檻上坐下。
那女子瞧見後,噗嗤一笑,道:「阿姊,你這夫君有點傻傻的哦。」
唐平哭笑不語,他手中可沾了不少人命,還是第一次被人評價為傻。
不過這女子給他的感覺很不一般,身上有一股奔放的野性,眼神充滿侵略性,打量別人時肆無忌憚,顯然不是普通女子。
五娘深吸一口氣,道:「九妹,是父親得知我和夫君的事,派你來抓我回去的嗎?」
庫狄九娘笑吟吟的道:「如果我說是,你會怎麼辦?」
五娘道:「我當初離開庫狄氏,便與氏族斷絕關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他要逼迫,我只好把命還給他。」
唐平聽到此話,心中一凜,不禁握緊了拳頭。
他已經可以斷定,他這位娘子是大家族出身了。
庫狄九娘凝望著五娘,忽然放聲大笑,笑得腰都直不起來了。
五娘冷冷望著她,道:「有何可笑?」
庫狄九娘笑道:「我只是沒有想到,一向對人冷漠的五姊,竟為了這麼一個普通男人,連命都不要了。」
五娘眼中露出怒色,然而庫狄九娘下一個動作,卻讓她所有的怒氣全部消散。
「小妹恭祝阿姊,喜得良人。」她站起身,朝五娘行了一個祝福禮。
五娘皺眉道:「你這是……」
庫狄九娘莞爾一笑,道:「阿姊,你還是那麼老實,你以為我真是奉父親的命來抓你嗎?他現在忙死了,哪有空抓你?」
五娘道:「他忙什麼?」
庫狄九娘笑道:「當然是忙著抓我咯。」
五娘訝道:「抓你?」
庫狄九娘端起茶杯,輕輕搖晃了一下,望著水中自己的倒影,道:「永徽十二年,我和你一樣,不願接受父親安排的婚姻,逃離家族了。」
五娘凝望著她,過了半晌,輕輕點頭,道:「像是你會做出來的事來。」
庫狄九娘笑道:「你這是褒我還是貶我?」
五娘問道:「那你這些年來,都是怎麼過活的?」
庫狄九娘輕輕道:「我也遇到一個良人。只可惜,他無論身份還是官爵,都高我太多,我只好用特殊的法子接近他,如今在幫他做一件事。」
五娘道:「他是誰?」
九娘笑道:「現在不和你說,等我得到他後,再告訴阿姊。到時候,我將他介紹給阿姊和姊兄認識。」
五娘道:「你不說,我也不逼問你,既然你不是父親派來,那就留下來,多住幾日吧。」
九娘搖頭道:「我這次是趁他回京之便,才來找阿姊的,他明日就要返回安西,我也要跟他一起回去了。」
五娘點頭道:「既是如此,我也不強留你。以後遇到麻煩,可以來找阿姊。」
九娘凝視著五娘,輕輕「嗯」了一聲,又看向唐平,笑道:「姊兄,可要好好對我阿姊哦。」
言罷,告別離開了小院。
夫妻兩人站在院門口,當她的身影消失在大街後,唐平開口道:「五娘,她說的良人,很可能是安西都護裴行儉。」
五娘點點下巴,道:「我知道。」
庫狄九娘雖沒有直接說裴行儉的名字,但透漏了很多重要信息,尤其是對方官高爵厚,回京述職,明日又要返回安西。
夫妻倆都是搞情報的,自然輕易就能猜出,此人就是回京的裴行儉。
裴行儉剛剛在安西打了一場勝仗,活捉康國國王,組建了昭武軍,回京應該是向皇帝詳細匯報此事。
五娘看了丈夫一眼,道:「夫君,你沒有話要問我嗎?」
唐平道:「你若願意告訴我,自然會說,不需我問。你若不願告訴我,我問了也無用。」
五娘橫了他一眼,道:「真是根木頭。」轉身回屋子裡了。
唐平並不蠢,知道妻子是要告訴自己家世,趕忙關上門,回到屋中,坐在九娘剛才坐的位置。
五娘這才將她家中的情況說了。
庫狄氏是鮮卑貴族,庫狄五娘的爺爺,是當初跟著李淵一起打天下的元從禁軍將領。
後來玄武門之變,李淵被逼退位,不少元從禁軍對李世民不滿,曾暗中策劃政變,幫助李淵奪回權力。
結果事情敗漏,他們本要被處死。
後來不知李淵跟李世民達成了什麼協助,李世民放過了這些試圖作亂的元從禁軍將領。
庫狄一族也因此被逐出長安,遷移到庭州居住,因為此事,庫狄一族對朝廷產生怨恨。
到了庫狄五娘父親一代,恰好碰到賀魯作亂,占據庭州,庫狄一族依附賀魯,庫狄父想將五娘嫁給突厥貴族。
庫狄五娘與父親不同,以唐人自居,認為賀魯是叛賊,不願嫁給突厥人。
父女因此產生矛盾,五娘一怒之下,脫離家族,浪跡江湖,後來機緣巧合下進了長秋台。
唐平聽完後,對妻子又多了幾分敬意,抓住她手,道:「五娘,這些年苦了你了。」
五娘抬頭凝望著他,道:「我倒要多謝父親,若非他迫我,我也遇不到你……」
這是唐平第一次聽她表明心跡,心中一柔,走過去,將她抱在懷裡。
便在這時,外面傳來一陣有節奏的敲門聲,打破了屋中溫馨的氛圍。
唐平一聽敲門聲,就知道是司宮台有事,眉頭一皺,道:「請假都不讓人安生。」
兩人為了去官府登記結婚,今日都請了天假。
五娘道:「去瞧瞧吧,也許出了什麼事。」
唐平只好來到門口,開門一看,果然是手下一名密探在敲門。
「什麼事?」他沉著臉問。
那密探氣忿忿的道:「頭兒,那幫內領衛越來越過分了,咱們盯了半個月的人,又被他們給搶了!」
唐平臉上頓時露出幾分怒色。
司宮台和內領府都是皇帝身邊的情報機構。
原本按照規矩,內領府職權確實更大,可向各國派遣密探,協助軍隊在戰場上獲得勝利。
司宮台原本的職權範圍,已經被內領衛壓縮到了長安城,只負責長安城的情報工作和細作偵查。
然而自去年開始,內領府手越伸越長,只要他們盯上的人,就算已經被司宮台先盯上,他們也會爭搶。
雙方時常衝突。
唐平曾向王伏勝匯報過此事。
可王伏勝也沒辦法,最近幾年,內領府幹下不少大事,越來越受到皇帝信任。
內領府的人也變得更加囂張跋扈,根本不把司宮台的人放在眼裡。
甚至還有不少司宮台的得力密探,被內領衛給挖了牆角,王伏勝對此一再妥協,唐平也無可奈何。
再這樣下去,司宮台的職權遲早都會被內領衛搶走,那麼等待司宮台的命運只有一個。
裁撤!
唐平回到屋中,將情況跟妻子說了。
五娘沉默了一會,道:「夫君,此事你我再惱怒,也無可奈何,只能將情況告訴王大監,讓他去應對。」
唐平皺眉道:「我只是擔心,王大監得知後,又是退讓。」
五娘正色道:「他若選擇退讓,說明連他也無可奈何,你官職低微,如何能對抗內領府?」
唐平點點頭,道:「我知道了,那我立刻入宮一趟。」
甘露殿,東北角一間屋子裡。
王伏勝坐在椅子上,望著跟前的唐平,道:「何事這麼急著見我?」
唐平道:「大監,最近內領府越來越過分了,隨意搶奪我們司宮台盯著的人,再這麼下去,屬下擔心……」
王伏勝打斷道:「你怕陛下因此裁撤司宮台?」
唐平不說話,算是默認。
王伏勝端起茶杯,緩緩道:「坐下說話吧。」
唐平道了聲謝,在他旁邊坐下。
王伏勝啜了口茶,緩緩道:「唐平,你知道人為什麼有兩隻耳朵嗎?」
唐平一愣,搖了搖頭。
王伏勝又道:「那人又為何有兩隻眼睛?」
唐平還是搖頭。
王伏勝緩緩道:「因為只有一隻耳朵的話,就只能聽到一個聲音,只有一隻眼睛的話,就只能看到事情的一面。」
「您是說……」
「司宮台和內領府,就是聖人的兩隻眼睛,兩隻耳朵。你覺得以聖人之英明,會自毀一目一耳嗎?」
唐平沉聲道:「可咱們司宮台的職司都被內領府搶走,長期以往,就算聖人不裁撤司宮台,咱們這隻眼睛也瞎了,耳朵也聾了。」
王伏勝看了他一眼,道:「我知道,你覺得聖人重用內領府,輕視司宮台,覺得心理不平衡。」
「但你要記住,天道輪轉,萬事都在不斷變化,有低谷也有高峰,若處於低谷就自暴自棄,處於高峰就得意忘形,必不能長久!」
唐平默默琢磨了一番王伏勝的話,深吸一口氣,拱手道:「卑職記住了。」
王伏勝道:「不必跟內領府爭奪那些外國細作,記住咱們的本分,只要你能打探到聖人想知道的消息,司宮台就不會被裁撤!」
唐平肅然道:「卑職明白了。」
王伏勝忽然問道:「對了,陳王最近有什麼消息嗎?」
唐平道:「陳王在萊州牧治有方,尤其是在安置耽羅、百濟這些東夷裔時,安排妥當,噓寒問暖,使得他們很快融入新生活。如今,萊州無論是大唐子民還是東夷裔,都稱讚他為賢王!」
王伏勝聽了後,面色卻是一沉。
在別的朝代,被百姓稱為賢王是一件好事,然而在如今的大唐,賢王這個稱呼有害無益。
因為不久前,就有一位賢王試圖謀逆!
「派幾個人去萊州,想個法子,把賢王這種稱呼給壓下去。以後我不希望再聽到有人稱呼陳王為賢王。」他吩咐道。
唐平道:「是。」
(本章完)